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本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出书投稿 杂志书 毕业论文任务书模板 毕业论文任务书怎么写 书刊号 论文的任务书怎么写 怎么投稿出书 毕业论文评定书 可口可乐论文任务书 论文答辩决议书 日语书的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任务书模板

弥赛亚书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和弥赛亚书方面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本科论文 原创主题:弥赛亚书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18

弥赛亚书,该文是弥赛亚书论文写作资料范文跟弥赛亚和弥赛亚书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1

自《等待戈多》诞生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其意义的诠释,大多聚焦于对其荒诞性的解读,并将贝克特冠之以悲观主义、虚无主义、荒诞派戏剧的代表甚或鼻祖等,《等待戈多》亦因此成为一部被世界公认的荒诞主义经典作品.

而显然,这一切似都在有意无意地忽略着其荒诞背后的多重意味,这样整齐地止步,不由引人猜想,是源于其表象传达的意义之过于强大,还是其深层意义的模糊难辨?

事实上,以贝克特醇酽深邃的哲学涵养,我们不难想象,此间的荒诞及一切因荒诞而引发的虚无、绝望与幻灭,也许皆是其所要借助的种种貌似荒诞的表象,而隐匿于其背后的无限深意,这深意也许更值得我们持续打量与探究.所谓荒诞,大多时候正如贝克特自己所言,应指“世界的混沌、虚无、未知、神秘的混乱与不可解”,但人类万千年来恰于此生息流转,而敢于将虚无与荒诞从容彻底地表现出来,本身就是一种对荒诞及虚无的对抗,是一种审视世道人心的思想格局、目光和勇气.

也许正是这样的审视,这样的目光与勇气,申明了其精神深处的意义指向,那应该就是对希冀的恒久瞩望,以及给予人类寻找希望与意义的无限可能.

莎翁借《李尔王》中的埃德加之口说过, “一切能够说出的糟糕,就还不是最糟糕的时刻”,悲愤哀痛中的埃德加,无意中道出的竟是哲意或真理的一种.贝克特以《等待戈多>所对世界的发声,也许便是如此这般充满哲意的勇敢昭示.

“看一个作品是否有诗意,要取决于文学标准,但要看一个作品是否伟大,则要看高于文学的宗教和哲学标准.,艾略特坚持将宗教与哲学作为判定一部作品是否伟大的标准,可谓无比恰切,此刻没有什么比这样的准则更能凸显《等待戈多》的精神品格,混乱中的深刻,寂灭中的希冀,残酷亦深情,幽沉复奇异.关于宗教,贝克特的一生与缔造了“天堂图书馆”的博尔赫斯极为相近,博尔赫斯以自己先知般的灵魂,穿行于多个宗教派别之间,但他毕生不曾与任何一种建立亲密联系,酷喜泛神主义的博尔赫斯, “相信一切神明皆存在于每个个体之中”,想来这应该是对起源并盛行于17世纪的“万物有灵论”的承袭与深入,贝克特亦然.他创作了大量宗教题材的作品,但却终其一生亦未曾皈依任何宗教派别,想来皆因他的精神思考之深广浩繁,己然无形中超越于既有的宗教与哲学之境域,并因而仿佛覆盖于这一切之上.应该没有哪个单一的宗教或思想能够解决他的问题,能够满足他对世界及人类终极疑问的思考,没有什么能够满足他,除了他自己.

不难发现,恰因为这些思考,贝克特成就了自己于艺术世界的地位与成就.

上世纪60年代末,诺贝尔的颁奖词以感人至深的审美结论,精准地阐释了贝克特的写作:“他以崇高的艺术表现人类的苦恼,以形式新奇的文学与戏剧作品,使人从困顿的绝境中获得振奋.”不由想起,有人说“契诃夫与伦勃朗一样,都是执意将人从黑暗拉向光明的人”, “从黑暗拉向光明”, “执意”,这些神明似的伟大生命,显然在这个伟大的行列中,必须要以贝克特的加入而完成一种接近理想的完美.

这颁奖词更加几近对《等待戈多》的最完美诠注,因为我们从剧中获得的更多是对生命与意义的思索,对命运的源头、归宿的探寻,以及对希冀的恒久期许等等这些与宗教及哲学息息相关的庄严命题.

带给观众这样的思考本身,就是这部作品的意义之一,每个看过这部作品的人几乎都会发现,谁是戈多已然不再重要,戈多来与不来亦不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我们的生命,仿佛因这部戏而分为截然不同的两部分,戈多之前,与戈多之后.

一切应该不一样了,生命的内涵与属性,或是被唤醒,或是被赋予,总之如此不同.

以其对灵魂的深刻昭示,对人生境遇的奇异呈现,以及对希冀的深情追索, 多年来, 一直深觉《等待戈多》的贝克特是小说中“百年孤独”的马尔克斯,是绘画中“执意将人从黑暗拉向光明”的伦勃朗,是音乐中创造《马太受难曲》的巴赫,是哲学中的苏格拉底,是《圣经》中执杖而行的摩西.

贝克特自绝顶聪明的青年时代对人的轻蔑与冷漠,绝望与幻灭,到刻意对人群的疏离,从而演变成一种不可释义的生理病症,直至于战争中改变了这一切.

战后的贝克特变得细心、善良、积极、谦逊.他开始关怀整个世界,既坚毅果敢,亦不缺失深刻与思考,或者说深刻得更加深刻,思考得更为深邃与彻骨,以至成为彻悟后的悯人悲天.他的善良与慷慨,已然是当时盛行一时的传奇,他极善施舍,他说他知道乞丐中有人是假的,“但我不能冒这个险,以至错失了真”,并因此时而被欺骗也浑然不觉,他“相信人总是好的”.

宁愿被骗亦要对人类满怀信任的贝克特,与其说是善良与悲悯,毋宁说仍然是对世界对人类灵魂的不灭的希冀.唯有这样恒久的希冀本身,方能予人以决绝的神秘力量,建构一种与灵魂相生相知的许可,允许后人以绝对的形而上的心神进入作品,进入一个生命的内部,从而抵达冒昧解读的一种可能.

2

在很多关于贝克特的著述中,读者若用心则都会有一个同样的发现,就是他对舞台的关注,或者说他对舞台震撼力的强烈关注,同时亦源自他对语言的不信任,抑或说他从来对语言就是怀疑的.他强调“语言是一种自满的形式”,甚至他一直在期待着一种“非语言文学’’的诞生.他最为迷恋的,也许是试图对“存在”的极致表达.在他看来, “存在”是一种“无形的、混沌的、神秘的、谜一样的东西”,语言的表达似乎根本无力可及.而唯有形象,这种比语言强大、清晰、有力的东西,才能胜任表达存在的一切野心.

事实上果然如此,语言本身的局限性,以及不同种类语言之间的交流障碍,决定了其实所有的艺术作品从其诞生之日起,将面对的所有命运中,必有一种宿命的悲情,那就是无可规避地将被误读,被相同语言读者的思想误读,被传译者的语言误读等等.想来文明的传承,几乎是以讹传讹的,或者说人类的大部分文明,就是在这样的以讹传讹中绵延而来,并将继续绵延而去,也许这才是人类孤独的极致.

小说《三体>中有这样的对话:“人类的交流器官,不过是一种进化的缺陷而已,是对你们大脑无法产生强思维电波的一种不得已的补偿,是你们一种生物学上的劣势,用思维的直接显示,当然是效率更高的高级交流方式.”

此外众多科幻类的艺术作品中,均有过如此的表述.

每次听到看到,总不由清晰也慌乱地意识到,人类赖以交流、文明赖以传续的语言,在宇宙文明的大语境下,竟如此尴尬难堪,既不是人类精神的避难所,亦并非人类文明的荣光.反而沦为一系列局限的标识.古希腊的先哲先知们,亦早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初的远古以远,就表达过对语言的不满,他们认为语言的出现,以及语言本身,恰恰就是自身永远无法弥补的致命缺陷,这几乎成了悖论.

当人类开始借助语言延续人类的文明火种,似乎并未清醒察觉到,语言的局限性、误读性、时效性等等,正引着人类文明步入了倒退的暗轨道.

1937年,在写给朋友阿克塞尔·考恩的信中,贝克特甚至顽劣却无比深刻地说:“我们也许不能马上消除语言,但是我们可以尽我们所能,让语言渐渐声名狼藉.”

1952年, <等待戈多》证明,事实上他的确无与伦比地做到了.

众所周知,戈多的剧情尽是一场场莫名的等待,它混乱模糊、语不达意的台词,不仅丝毫无助于剧情的发展与明晰,甚至反而正因为这些支离破碎的语言,完成了预想中的剧情的支离破碎,从而抵达一种引人深度警觉的混乱、荒谬、绝望与虚无.

而完成这样的支离破碎,事实上并不是他的目的,仅仅是他的手段而已.

他的目的该是借这些语言的破碎感,而提供对破碎的全新指认,或者说,他意在说明的,绝不是舞台上看似荒诞不稽的表演和貌似混乱的台词,而恰是这一切背后的东西.

这些背后的东西,既有那些台词中暗藏的美妙诗意,有如森林中的露珠,闪闪烁烁.更有着其形而上的终极意义指向,那些未被言及的意义,就仿佛暗藏于沙土中的金子,石头中的宝玉.应该说,贝克特在《等待戈多》中,终于完成了自己创造“非语言艺术”的理想,抵达了自己“令语言声名狼藉”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抵达了这一切之后的灵魂再生.或者说借执意“令语言声名狼藉”、揭示生命的虚无与荒诞,他意在指出的是语言对表达的局限,以及人类生命表象背后的精神,以及那些精神中真正神秘宏阔的蕴涵.

去除语言之外,沉默也是贝克特对戏剧的挚爱手段.

对荒诞的认知与对抗本身,就是对意义的刻骨吁求与指向,就仿佛沉默本身,才是最隆重的声音.相较于剧中的所有场景,我们会发现,其实沉默在《等待戈多》中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那些贝克特刻意置放的沉默片段,散落于剧中,每一次出现都满含巨大的苍茫,并完整而彻底地抵达了他的戏剧初心:“唯有沉默,才可以捕捉到隐藏在其下的力量,同时创造出强烈的舞台艺术效果”.以至于他的多部剧中,都有对沉默的刻意设置,而在《等待戈多》中,沉默显得尤为重要,用他自己的话说,“沉默涌进了该剧,就像水,涌进了沉船.”

3

不可否认,《等待戈多》中台词奇异的荒谬性与混乱的剧情结构,绝不仅仅是贝克特一种戏剧技艺上的艺术创新,或一种区别于以往舞台艺术的新奇的表现形式那么简单.

这样的荒诞与混乱,在深具多重意蕴的同时,亦深怀一种宏阔的隐喻,便是人与人之间其实永远无法真正沟通.

这样“百年孤独”式的隐喻,将人类的绝世、宿命的孤独,传递得冰凉而彻骨.

当剧中人个个深陷混乱与纠缠,舞台下的人们终于意识到,人与人的不可沟通性,宛如人类社会的一种绝症,无从跨越亦无法阐释,无从征服亦无从治愈.准确地说,事实上每个人都是无法与他人真正沟通的.人们对萨特的“他人即地狱”,曾经有过多种诠释,但猜想其本意,也许同样倾向于这种人类巨大的孤独感,除了孤独,其实没有什么更仿佛地狱.一直觉得,世界上如今犹如烈性传染病的抑郁症,应该就是源于极致的孤独,因而于抑郁症的患者而言,生活的世间已然如地狱,因而那些悲情哀伤的灵魂,才会决绝地奔赴意念中的天堂,前赴后继,义无反顾.

孤独不只是说无法与他人真正沟通,甚至于都包括人类与自己的灵魂,同样无法真正彼此洞悉.

除去舞台这样刻意地提醒与表达,生活中稍加用心便会发现,其实同样的隐喻,生活早已以自身的智慧同样安置得比比皆是:大人听不懂孩子的语言,孩子只好以哭来表达绝望与哀伤;人类听不懂动物的语言,因此错失了世间多少美好与惊奇;人们彼此之间的误解,永远大于有限的相知,甚至就是那一小部分相知,也可能有着误读的尴尬在里面,而人们最不了解的,还有自己.

自己的疼痛、追索、需求,孤寂、恐慌等等,统统不知晓.我们几乎就是蒙着眼睛,在宇宙的时间与空间的黑暗隧道中前行.

于宇宙而言,我们不过一直仿佛初诞生的盲童,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已有的渺茫的一点点知晓,其实也就连一只虫蚁的感知力都不如.唯一能够对地球确切感知到的,就是她也是宇宙中的一颗孤单星球.

如若人类世界就是一个宇宙,那每个人必定都是这样一颗星球,孤零零地在宇宙中流转.唯因此,我们有了渴望,渴望相知、相爱,渴望有一种存在的方式叫做彼此;渴望温暖、渴望爱与被爱;渴望光亮,区别于黑暗的光,也叫做美,并借这渴望,诞生一种与人类的孤独一般永恒的东西,就是希望.

人类的所谓存在,其实也许只是在说希望的存在.

个体生命的希望,全体人类的希望,如出一辙.

唯有确认希望的存在,人类才有着存续下去的可能.缺失了希望的生活,无疑则必将凋敝.想象一下关于希望,那该是一种源于心脏的力量,经由眼睛,化作一束光,唯有这束光,可以穿透一切蒙昧与黯然,恒久而深情地投射到远方,并永远不会被任何的“他人”误读.唯有希望,方结构出世界应该有的样子, 结构出人类未来的模样,哪怕那被希望沐浴的金子般的未来,一直就在抵临的路上.

舞台上戈戈和狄狄的等待还在继续,并将在未来的无限时日中继续,而当贝克特藏匿于剧中的希望之光,穿透时间与存在照临到我们的头顶,眼前这些无休无止的混乱、狼藉与无意义, 赋予我们的便是重生般的战栗.

当舞台的灯光熄灭,世界重归于黑暗与静寂, 这刹那的黑暗与静寂中, 似乎仍缭绕着绝望与幻灭的硝烟.而逶迤的硝烟之后,我们重返红尘人间,就仿佛一柄剑,撕开阴霾,我们会呼吸急促地发现,我们开始经历一种或突然而至或缓缓蕴藉的光的灼照,就仿佛忽然的彩虹,刹那将尘世的生命映耀成庄严的七彩图谱.就是说,一场声势浩大的荒诞与绝望之歌,事实上非但没有令人们于生活中持续剧中的绝望,却相反,已在观众的灵魂之巅点燃浑然不觉的希望的灯火.

这灯火唤醒的是黑暗中久违的深入骨髓的思索, 对人生、人性、生命、存在与时间、宇宙与世界、生命灵魂的源头与归宿,此时与未来,在场与缺席,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毫无疑问,这舞台之下漫长而执意地对人心的启蒙与刺越,就是贝克特送给整个世界的戈多.

我们等来了戈多.

因而有必要向贝克特手书一信,以表敬意,并感谢他创造的谜一样的戈多,以及藏匿戈多的舞台,不是黑暗与晦涩,反而是一种异样的诗意,一种辽阔而陌生的诗意,向世界表达着别样的人间深情.

《等待戈多》不是闹剧,不是莫名、晦涩的荒诞, 更不是单纯的悲剧,巨大悲情下是浩大的光明指向,是无端引人心酸,却会于泪水中微笑的那种——“正如药不能治病就无用一样,不能解决精神苦难的哲学也是无用的.”古希腊的伊壁鸠鲁认定,不能通过解决精神苦难而拯救世界的哲学,不叫哲学.

那么是否同样,不能令人产生希望的绝望,不配称为绝望,绝望的意义,就在于因它而诞生的从未有过的希望.

犹似被钉于十字架上的人,因为有三日后的复生,这一切才有了终极意义,否则不过是一场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的死亡.博尔赫斯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引用过卡夫卡的一句话:种种花吧,未来已经没有希望了.而彼时种下的花种,那本身不就是希望吗?

所以假以时日,若当我们某一刻觉得未来已然希望不再,我们就一边在卡夫卡的花园种花,一边看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你会发现,原来希望,就是那些好看的小花朵,经由时间或长或短的孕养,而倏然破土的须臾一瞬.

4

《等待戈多》中所有的等待,指向的仿佛都是荒诞与虚无,舞台上凌乱无序的生命个体,仿佛无非都是受难者般的虚无之欢.执意到木然的等待与反复而诡谲的失约,同样是一种隐喻,类似一种令人哀怨的不公.而这世界存在本生就是一个巨大的绝对的不公,这是全人类必要知晓并理解的生存前提.

亦正是因为这不公平,世界得以存续.

当然这是另外的哲学命题,于自己显然过于专业与隐晦,且不深言.作为普通人,我们要明了的也许只要一个致命的道理足矣:在巨大的绝对不公平之间,是具体而相对的公平保障着普通人的生活延续.必要以此来置换思维习惯中那些一度仰仗的短暂经验,从而方有可能回到贝克特的“存在”本身.

贝克特醇厚的哲学蕴含,令其在文学与戏剧中,一生都倾心于对世界的思考,迷醉于对其必中“存在,的探询与追索.

他以各种艺术形式揭示虚无与荒谬、混沌与无序,但他深知人作为世界存在的灵魂,既不像莎翁在《麦克白》呼叫的“熄灭吧,熄灭吧,短暂的烛火,人呵,只不过是行走的阴影”,更非永远无法实现理想的维特根斯坦:“其实一个男人的梦想几乎是从来不会实现的,或者说人类的梦想几乎是从来不会实现的”.同时他亦深知人类生存的隐秘秩序,同样并非加缪流散于《西西弗神话》中的幻灭:“创造者对自己创造的人物的回答,即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基里洛夫的回答实际上可以这样概括:生存是骗人的,而且是永恒的欺骗.”关于这一切,贝克特一生思考与艺术成就,似乎更近似于塔可夫斯基的话:“世上各样的灾难越多,人们就更有理由去探求和创造美与希望.这可能更为困难,却也更为必要……艺术是祈祷的某种形式.没有祈祷,人类也就无法存活.”

祈祷,多么及时,也多么必要.这里的祈祷,也许便是对希望之光的不朽期许,是无论何时何境,无论绝望如何将人覆埋其间,仍不弃绝的等待的信仰般的力量.

贝克特对绝望或等待的解释,有着自我的独特建构,却无形中与王尔德对爱的声称如出一辙: “ 一旦你确实需要爱,你就会发现它正在等待你”.王尔德必定是在对爱的希冀中等来了自己的爱, 复有此慨叹, 而同样,贝克特从未令世人失望,因为他,每个观众应该都等到了自己的戈多.

大多数的等待也许皆源自人性深处的荒寒与孤独,而孤独又似与一切无关,唯只关乎灵魂.若于哲学的重大语境之下言及,人类生活中的每个人必都是宿命的败者,只说这刹那一生对自己生存世界的无知,便足以为证.如果神秘是宇宙之恒久真相,那么失败与孤独就是人类之恒久宿命,贝克特必然深知这一切充溢的浩大悲情,方会以此剧诠释荒诞.因而真正的荒诞,当是灵魂的无序与哲学的有序,是无声的信仰之祷歌,是天下诸相的万法归一.

《圣经》中关于等待, 被称为“ 弥赛亚” , 是人类对神的永世期盼,对救世主的恒远等待,更是诸神赋予人间的永恒希望之光.

不难想象,如果贝克特的等待是有着音乐的旋律的,应该就是巴赫的《马太受难曲》, 这恒久的艺术圣曲, 饱浸彻骨之痛, 而哀绝血泪之间, 满怀的却依旧是对弥赛亚的希冀与憧憬.爱因斯坦说过,“对于巴赫,只有聆听、演奏、热爱、尊敬,并且不说一句话” , 这样的沉默本身,是否就是一种感恩与祝祷,是人类不息的等待,等待那些永不可能来临的奇迹,亦因此在与失望、幻灭的对抗中仍不断流转, 等待命运的戈多,等待弥赛亚的降临.

而每当《马太受难曲》响起,便仿佛人类灵魂渴望的弥赛亚神,那恒久无尽的希冀之光,在抚慰人类孤独而荒寂的命运之旷野.

5

毕生对哲学与宗教的双重追溯,使贝克特的思想与作品,皆早早脱离于艺术幻想的乌托邦,在与荒诞、虚无及绝望的抗争中,他的灵魂一刻也不曾停止对高贵与深刻的警醒.

上世纪80年代初,晚年的贝克特在给他的朋友詹姆斯·诺尔森信中,引用了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柏的诗篇《笨伯咏》中的诗句:“去你的,名声”;在对朋友帕特里克布尔斯说到: “我们的时代欠缺的就是精神,人们已经习惯不再与自己的精神交流了.然而,于人类而言真正重要的就是精神.”在他与朋友的信中,大多是这样对精神的深度探究.而在致另一位友人乔斯林·赫伯特的信中,他像个孩子似的,认为“人们小题大做,将他的75岁生日搞得就像百年诞辰一样轰轰烈烈”,所以计划在生日庆典那天消失.去哪里他自己也不知道,“也许要去中国的长城吧,躲在长城背后,直到大浪淘尽为止.”

似这般对精神的呼唤,无异于对希望的吁求,因为于人类的精神而言,还有什么比希望更能完整地表达精神的蕴意与初心.

对希望的力量,不止令他的作品呈现出异乎寻常的哲学与宗教的审美传统,同时亦消解了人类灵魂投射到作品中的荒诞、虚无主义,与极难规避的绝望气息.

“在地中海岸边的山峰下,当夜色淹没了海湾那无瑕的曲线,你就会领悟,如果希腊人知道了绝望这件事,他们一定将通过智慧和神性来使之升华,不像我们的时代,绝望总离不开丑和无助”,有时候,当巨大的美降临人间,比如这话语中流溢而出的智慧与神性所创造出的美,以至连虚无主义的加缪,也如此清丽、温情而满怀诗意.

当然这几乎就是在描画贝克特,一如稀有的希腊之魂,清醒、丰富而自由.这人们习惯了冠之以“荒诞主义”的时候,这世上的一切都横遭质疑的存在,贝克特灵魂中的“智慧与神性,,以及因此而沐照世间的光亮如此不可争辩.

等待,就是等待救世主“弥赛亚”的到来,众生的等待,就是等待令一切人得救的亘古希望.等待,也许是除了人类生命赖以栖息的土地以外的,安放灵魂与希望的唯一次大陆.

此刻《等待戈多》中貌似含混的台词己然亦并非纯粹的语言或文字,而仿若是一种介于言说或沉默之间的权宜之计,此计甚妙,时而昭示出神秘宏阔的信息量,时而隐于“海水般涌进剧本和舞台的沉默”之内,寂静中,有如闻得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再度响起,就总有一种永恒的亲缘似的神恩,穿越漫长的存在与时间抵临心魂.

无比钟爱这样的艺术审美语境,这样允许被诠释出无尽意义,于繁复的指向中,得以觅见多重释义的精妙结构,引人如此心神迷乱却又心满意足.

倘使可以将人生比拟于海上行舟,那么我们要做的,无疑是时时识别波澜的险恶, 与险境与绝望对抗周旋, 但却务必, 在有可能的每个时刻,将目光长久地于远处的灯塔,以及头顶苍穹里恒久的星辰.

这也许仍旧是等待,是对弥赛亚的永恒呼唤.包括马尔克斯的《拉丁美洲的孤独》中的活着, 无疑亦是等待:“无论我们有多孤独,面对压迫、掠夺和遗弃,我们的回答是:活下去.无论洪水、瘟疫还是连绵不绝,永不停息的战火.”连同莎翁的《李尔王》,葛罗斯特死了,科迪利娅死了,李尔王也死了,肯特也要登程上道,于是莎士比亚给这个旷世悲剧留下了小小的希望,让悲情英雄埃德加成长起来:“一切能够说出的糟糕,就还不是最糟糕的时刻”.

当然,在所有的等待中,贝克特为世人建构的等待永远是最为厚重的审美生命.

戈多从来不是虚妄,目光张望的彼岸亦不是枉然的狂喜,而是以其智慧与神性之灵魄,赋予世人的深邃而广袤的哲学与信仰般的命题,因而无疑,他已然如同世人的先知.

《圣经》中有先知以赛亚执笔而成的《以赛亚书》,是为诲人度命的经卷,昭示神的审判与救恩,而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更仿佛一卷“弥赛亚书”,或者更近似于一封寄自从前的手信,满怀对世人的刻骨关怀与悲悯.博尔赫斯曾于青年时下了《布宜诺斯艾利斯》, 其中一诗句极简, 却神异地缤纷如贝克特之心魂,亦复如弥赛亚般的《等待戈多》,更如同只为贝克特而作.

尚未及考证,这诗句是否如传说中一样,救赎过一些于*黯淡徘徊的不眠之人, 但它确凿地终结过我的长久深重的困惑与焦虑,此刻且以此句献给先知贝克特,感谢这位将无数人深情地从黑暗拉向光明的伟大灵魂: 以前我喜欢忧伤,现在我喜欢黎明……

责任编辑 杨献平

该文结束语:该文是大学硕士与弥赛亚书本科弥赛亚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弥赛亚和弥赛亚书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广发卡联合亚马逊助力99公益日爱心加倍书路计划 在广发信用卡慈善基金成立十周年之际,广发信用卡为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儿童的阅读条件,联手亚马逊中国在今年99 公益日期间(9月7 日至9 月9 日)发起“书路计划”爱心加倍捐赠活.

2、 亚历克斯赛普库斯:纽约街头的随性风 都市剧中女主角凯莉(Carrie) 曾说“在纽约你永远不会孤独,因为城市就是你的伴侣 ”在纽约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繁华景象24 小时上演着,你可以接触到时尚的尖端,欣赏到艺术的浪.

3、 一本历史书 九岁的伊曼纽尔对他所见到的一切都感到好奇 这一天,他与哥哥跟着爸爸到公园玩,看见邻居维克多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书 维克多是一位年近八十的老人,伊曼纽尔小跑着来到老人身边,跟老人打招呼“您好!.

4、 阅读的人文情怀和学理以徐雁的《书来话多》《书来话长》为中心 摘要文章比较徐雁的书来话多书来话长两部读书随笔集,解析其读物选材、文风学风、人文哲思……特点,探讨阅读的情怀与学理之间的关系,呈现当代书评、阅读研究及阅读推广的丰富样貌 关键词 阅读的人文阅读的学理.

5、 那些古籍收藏的传统和即将湮没的知识初读辛德勇《那些书和那些人》 □ 周 琼一记忆中,厘正及考订古籍的成书情况、版本源流及相关问题,是当代古文献学家辛德勇先生的长项 除了在版本、目录学上有极高造诣并享誉学界外,他还以爱书、买书、藏书在圈内闻名,是一个“古.

6、 历史书读什么,如何读第四届中国好书历史类盘点 历史作为一门学科,与所有学科一样,存在着专业与非专业之别 历史学很多专业课程,比如史学概论如果让非专业的人去听去读, 一定会产生“受罪” 之感 相应地, 这样的书籍,让非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