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本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论文 论文翻译公司 关于公司治理的论文 论文润色公司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论文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论文 上市公司财务管理论文 会计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毕业论文 关于上市公司的毕业论文 上市公司参考文献 上市公司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财务论文

上市公司相关论文范文例文 跟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主要方法与选择相关论文如何写

分类:本科论文 原创主题:上市公司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14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主要方法与选择,本文是上市公司相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跟盈余管理和上市公司和选择类论文范文资料.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日益显现,成为会计界研究的新课题.盈余管理本身具有正反两方面作用,我国盈余管理被上市公司广泛应用,它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业界人士目前迫切需要对这一管理行为进行规范,文章在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治理方法.

关键词: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 主要方法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8)10-086-02

盈余管理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盈余管理最初被定义为管理层运用其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旨在影响报告中会计数字形成的契约效果或者误导那些关注公司根本经济利益的利益相关者(Healy,1999).经过近十几年的研究,我国学者对此也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为了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和(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而进行的会计选择.(陆建桥,2002).而章永奎、刘峰(2002)则认为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为特定目的而对盈利进行操纵的行为”,并特别指明“盈余管理并非限制在公认会计原则或会计方法内”.朱静笑(2014)特别指出在盈余管理中,高管通过操纵应计利润等行为误导企业利益相关者,从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企业信息披露和报告的过程中,作为理性经济人的管理层,利用信息优势,为自身牟利从而导致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受损的一种行为.笔者更赞同后两者观点,即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不违反现有会计准则的前提下,有目的地运用多种手段,达到期望报告盈余的行为.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方法探讨

  从理论上来讲,盈余管理包括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应计盈余管理主要是利用会计准则中的自由选择权,通过会计政策等调整会计数据,进而操纵会计信息;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调整的是当年发生的真实交易,通过操控销售行为、生产成本以及可自由支配支出等,以满足企业的自身利益.

(一)应计盈余管理

1.利用收入、费用调节利润.收入是影响利润的重要因素,许多企业借助收入的确认调节利润.具体手段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调节收入确认的时间,提前确认收入或延迟确认收入,是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之一.按照会计核算的要求,只有在满足以上四个交易条件,才可以确认收入;交易完成后收入确认的条件全部满足后,也不允许不确认收入.但许多企业为了进行盈余管理,往往采取一定的手段调节收入的确认时间.

  (2)虚构收入.企业为进行盈余管理的需要可能会通过制造经济交易的手段,人为地增加收入,从而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如许多企业在年底虚,达到虚增当期利润的目的,次年初再以不合格(销货退回)为由冲回收入;还有企业先与第三方签订“卖断”资产收益权的协议,然后通过租赁方式向第三方支付定额租金,转移利润.

  将费用作为利润的“蓄水池”.主要有以下手法:

  其一是提前确认费用.提前确认费用的手段很多,许多企业大量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超出实际可能损失金额.如现行会计制度允许计提八项减值准备,像坏帐准备可以对无望收回的应收款项全额提取而不受比例限制.

  其二是费用资本化或递延当期费用.许多企业为了实现当期利润,对于发生的费用予以资本化,如借款费用,不论借款的性质和用途如何,全部将其借款费用资本化,减少了当期确认的费用总额.还有研究与开发费用,现在一般作为当期损益处理,但企业为了递延确认费用,也把该项支出资本化.

2.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以及或有事项调节利润.通过企业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来调节利润,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固定资产计提政策和计提比例的变更;坏帐准备计提比例的变更;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变更;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

  企业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负债数额,应是清偿负债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预计负债的确认和计量,主要依赖于企业管理当局的职业判断和会计估计,因此容易受到盈余管理因素的影响.常见的或有事项有未决诉讼、未决仲裁、商业票据背书转让或贴现、产品质量保证等.

3.利用潜亏挂账调节利润.企业的资产账户中,有些资产被称为不良资产.不良资产是介于资产和费用之间的一个概念.虽然它仍是资产,但基本上已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者已基本上不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它接近于费用,但又可以不在当期确认为费用.一般来讲不良资产项目包括两类:第一类是那些名义仍然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但可能难以为企业带来相应的经济利益,如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长期积存货、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以及已经丧失生产能力的固定资产等;第二类是企业实际已定性的经济利益流出,但可以不在当期确认的费用,如其他流动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为提升当期的经营业绩,对不良资产项目不进行处理,使其长时间挂在账上,这种行为被称潜亏挂账.

4.关联交易方法.通过关联交易来管理盈余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关联方之间的物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关联方之间的资产转让,债务重组,计收资金占用费,委托经营与受托经营,合作投资,资产租赁,关联方承担费用、关联交易非关联化.

(二)真实盈余管理

  管理层进行盈余操纵的方式不是只有对非正常的应计项目进行操纵,除此之外还会利用真实交易实施操纵.由于会计行为的日益规范化和监管的严格化,利用应计盈余管理方法调节利润的空间被压缩,所以企业在真实盈余管理上展开了初步探索.

  1.利用销售量操控利润.销售操控是管理层为了提高本期的销量,在短期内通过给予上的折扣或是宽松的信用政策来刺激客户购买大量产品,从而达到增加本期收入的目的.企业会在期末进行促销活动,上的优惠使得消费者的购买增加,产品的销量也迅速上升.但这一上升的时间是短暂的,促销活动结束后产品恢复,由于优惠与原价之间的价差影响,销量情况会因为价差的影响又迅速缩回到优惠活动前的状态甚至低于之前的状态,在较长的时间内销量也难再次提升,未来的销量也就此被牺牲,因此企业大幅度的折扣造成了经营流的减少.

  另外一种销售操控的方式则是利用宽松的信用政策,也可以通过刺激购买欲提高销售收入.零售企业在年末时的销量没有达到预期水平,此时企业可能会给顾客提供较大的销售折让或折扣,或是提供分期付款方式,或以较低的利息促使顾客消费,而这种情况引发的后果则是使本期的流减少.一般来说,和平时的销售情况对比下,对于销售活动的操纵会使生产成本较高而本期的经营流较低.

  2.对于酌量性费用的控制.酌量性费用是一个公司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所需要的费用支出,具体包括研发支出、销售和管理费用、广告费用等.管理层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些项目的开支进行自由控制.这些费用都是在发生时直接计入损益的收益性支出,但却在未来释放利润,所以若使将这些费用减少或推迟发生从而能够让利润达到盈余目标时,管理层会进行对酌量性费用操控的动机就更明显.如果当管理层需要向上进行利润调整时,通过降低酌量性费用的方式进行盈余调控的可能性就较高,而且这些费用的实现通常都是或等价物,其对流量净额的影响也很大,所以想使流量净额增加,最好的选择就是减少这些费用的支出.

  3.加大生产量调节利润.用降低成本和增加收入的方式都能够使利润增加,当增加收入的方式无法达到目标时,管理层会选择大规模增加产量使成本降低的方式,使利润增加达到预期目标.但这种情况也会造成库存增加、资金流动性变差,使资金的使用效率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会计报表中则表现出存货偏高而营业成本和经营流较低.

二、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逻辑关系

  基于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笔者发现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之间为替代关系,后者的水平与年末前者未实现的结果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年末上市公司的管理者会根据真实盈余管理的结果调整应计盈余管理的水平.两者的替代关系表明,只关注一种盈余管理方法并不能完全解释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活动.两类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并且这种替代关系与两类盈余管理的成本相关,关于盈余管理的成本问题会在文章的下一部分会进行介绍.

三、上市公司对盈余管理方法的选择

  目前学术界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与监管方面的问题.但管理者就如何在两种盈余管理方法中进行权衡选择这一问题未做深入讨论.

  笔者认为,两种盈余管理方法的权衡与两者的成本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上市公司追求的是增加收益,追求对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盈余管理手段,操纵真实活动和应计项目从而达到自己想要的财务报告.目标确定后,实现的手段也是管理层需要考虑的,而这一过程中成本大小备受关注.真实和应计盈余管理作为现代企业常用的两种盈余管理手段,两者的运用将产生不同的盈余结果,同时受不同因素影响产生不同的盈余成本.企业为追求成本优势在选择两种盈余管理手段上会考虑两者的成本因素.

经过调查,笔者发现那些可能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倾向选择真实盈余管理,因为他们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审查,以前年度应计盈余管理程度较大,或是经营周期较短;而愿意选择应计盈余管理的往往是因为其行业市场竞争力较弱,财务健康状况较差,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

四、结束语

  本文首先在给出盈余管理涵义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法进行论述.其次,在厘清两种盈余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对二者逻辑关系进行了简单分析.最后经过相关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后,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方法选择进行归纳总结.

  盈余管理是一个中性概念.但在我国盈余管理实质上多数背离了中立性原则,其负面作用远远大于其正面影响,需要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治理.对于监管机构来说,越来越多的审查或限制会计工作的自由裁量权并不能完全消除企业的盈余管理活动,可能只是改变了管理者对不同盈余管理方法的偏好.监管机构根据管理者选择盈余管理方法的过程分析,可以采取更有效的监管.

参考文献:

[1] 赵海林.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研究.经济学研究,2006(7)

[2] 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述评.会计研究,2000(9)

[3] 任春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制定.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4.

(作者单位:1.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6,2.云南大学经济系 云南昆明 650000)

(责编:李雪)

此文总结,本文论述了大学硕士与上市公司本科上市公司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盈余管理和上市公司和选择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媒体关注度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 媒体关注度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郑彧豪 佟爱琴(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92) 【摘要】文章以20132015年经过删选的A股680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媒体关注对上市.

2、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对盈余分布状况的影响 陈雪,朱婧仪(1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四川成都610052;2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四川成都611731)摘要文章通过对中国、美国上市公司盈余分布的分析和观察,发现零阈值处有明显分布断层,这是进行.

3、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摘要】首先,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基本理论研究的回顾,分析了目前在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指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在中国的不真实,不充分和不规范不及时……问题 然后分析公司内部原因和外.

4、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对其融资的影响 摘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抉择,即直接影响着上市公司的融资水平,所以目前不仅投资者越来越重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上市公司自身也越来越重视本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 本文构建了上市公.

5、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与相关问题 【摘 要】股利分配是上市公司财务关注的焦点 恰当的股利分配,可以使上市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增强广大投资者对其进行长期投资的信念,促进股票市场功能的发挥 但我国上市公司不完善的治理结构和盲目追求利润最大.

6、 我国上市公司高送转行为动因基于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频繁实施“高送转”股利分配政策,市场反应强烈,但"高送转"概念往往与市场炒作联系 以历年的最高送转水平为例,该水平从2010 年每10 股送转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