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本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论文采用方法 写论文方法 论文分析方法有哪些 国家级期刊的查询方法 论文调查方法 论文方法有哪些 工程论文写作方法 毕业设计的工作方法分类 期刊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 关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开题报告 论文方法和手段 论文查找资料的方法

关于研究方法方面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和数字人文方法争议以宋词流派特征远距离阅读项目为例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分类:本科论文 原创主题:研究方法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26

数字人文方法争议以宋词流派特征远距离阅读项目为例,该文是研究方法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跟宋词和流派和远距离类论文范文文献.

摘 要文章以笔者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信息学院泰德·安德伍德教授的数字人文课程上开展的宋词流派特征远距离阅读项目为例,综合调研国内外文献,总结数字人文方法应用中的争议点,探讨算法机械性、研究方法与主题互动性弱、人文学科属性遭削减等现阶段数字人文方法弊端.

关键词数字人文研究方法争议宋词流派远距离阅读

引用本文格式苏文成,卢章平.数字人文研究方法争议浅析——以宋词流派特征远距离阅读项目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8(2):22-28,43.

AnalysisoftheControversiesoverDigitalHumanitiesMethodology

——TakingtheDistantReadingProjectofTwoStylesofSongDynastyCi-PoemorExample

SUWencheng,LUZhangping

AbstractTheDistantReadingProjectofTwoStylesofSongDynastyCi-PoemsisconductedinProfessorTedUnderwood’sDigitalHumanitiesCourse,SchoolofInformationSciences,UIUC.Basedonthisprojectandaliteraturereviewofdigitalhumanitiesaswell,thispapermakesananalysisofthecurrentcontroversiesoverdigitalhumanitieethodology,andpointsoutthedisadvantagessuchasthestiffnessofcomputingalgorithms,theweakinteractionbetweenmethodsandresearchsubjects,andthedecreasingshareofhumanisticfeatures,aimingtoimprovethemethodologyandfacilitatefuturedigitalhumanitiesinChina.

Keywordsdigitalhumanities;methodology;controversy;stylesofSongDynastyCi-poems;distantreading

0前言

数字化时代,互联网为学者提供了绝佳的数据供给、分析、利用渠道,媒体交互性愈发增强,数据使用不再遵守线性法则[1].尽管面临着数据质量与持续性衰减、可读性减弱、数字鸿沟等问题,数字人文还是顺应时展的趋势孕育而生,并体现出隐性知识挖掘高效性[2]、研究工具手段多元性[3]、技术方法范式创新性[4]等特征.在国际数字人文领域研究概念逐渐明晰,发展方向重新界定之际,国内开始涌现该领域的初期研究成果[5-7],各类数字人文研讨群组、讲座、会议频出,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然而,任何新兴学科或领域在方兴未艾之时,都会存在由学科内涵到方法论运用方面的问题.本文结合文献调研法与案例分析法,汇总、梳理前人数字人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该方法运用现存的争议点,以笔者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信息学院访学时完成的宋词流派特征远程阅读课上项目为例,归纳总结该研究方法尚存的缺陷与不足,以期从另一个角度来辅助本领域学者规避误区.

1数字人文研究方法争议

数字人文聚焦工具主义,兼具跨学科属性,尽管具备传统人文学科未有的优势,却也带来了方法论运用的新问题.在当下学界对数字人文研究主题热情推广,对数字研究方法高度推崇的趋势下,部分学者展开了对数字人文方法的冷静思考与评判,方法的合理性、科学性遭遇质疑.两股对立的观点由此形成了人文学界对数字人文方法论使用的争议局面.

1.1计算机分析算法的机械性

一项人文领域文化遗产编码项目中暴露出“层次重叠”问题[8],相较于呆板的机器算法,人工编码反而具有更强可自动处理性.数字人文学科过于繁复的数据来源、渠道会限制研究成果的受众,使人文学者群体相互间隔绝[9],可见在选择数字人文分析方法前,需要衡量各类研究工具利弊,并非只要沾上“算法”二字的方法就能解决人文领域面临的问题.

学者注意到阅读行为模式与计算机远读关注焦点的不同,前者聚焦阅读内容元素,后者仅聚焦格式结构.计算机远读算法的文本内容挖掘虽能节约大量时间,提升信息分析效率,但对文本自身缺乏理解,由此得出的分析结果可能并不能产生新的研究结论[10].使用文本分析、主题建模、数据挖掘、可视化等手段对大规模文学文本素材进行分析仅仅只是远距离阅读的开始环节,而不应成为其理论终点[11].因此,无法结合精细阅读的远读研究结论是值得怀疑的,案例章节将就此作重点分析.

1.2数字人文方法与人文研究主题缺乏深度互动

数字人文学者批判传统人文学者太过忽视计算机算法互动[12].

(1)对被批判者——传统人文学者而言,数字人文工具背后的机械逻辑冰冷僵硬、不知变通,研究者没有计算机编程能力改善算法缺陷,众多工具方法的黑箱化处理既使得文史艺术出身的学者操作上手相对简单,又造成研究者对所用工具的一知半解.但有时在获取数据分析结论后,研究者过分依赖分析结果的公正性,对于工具的影响以及实际应用缺乏深入理解,造成分析结论过于根植于个人经验[13].笔者在着手宋词项目分析时,曾对分析软件聚类算法的内核产生过疑虑,但相关介绍并不透明,因此过分信任数字人文软件算法并不是明智之举[14],对软件工具的选择仍应持有批判性思维的态度,充分理解软件工具机理将直接决定数字人文项目开展的方向.

(2)对批判者——数字人文学者而言,现阶段算法智能程度的局限性与其自身对于人文学科内涵理解水平的低下,也可能造成数字人文分析算法与研究项目的不适配.数据学家无疑对于大规模数据集的分析实验具有更扎实的基础,但对如何从数据中推演相关性缺乏训练[15].仅将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应用到大规模人文数据集是远远不够的.

1.3过度推崇数字化对人文学科属性的削减

AlanLiu曾阐述缺乏文化批判主义将造成数字人文学科人文属性的削减[16],数字人文学者的观点一定程度上革新了人文学科的核心价值,部分人文学者开始对数据中心论、重图轻文、重制作轻思想、重编码轻创作推崇备至[17].那么人文学科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它不是实验性的实证去伪思维,而是纯粹的脑力活动,受艺术创作和历史语境的启发,达到增进理解和培育同情的目的[18],这足见数字人文与传统人文学科在研究精神上的巨大差异.

以艺术为例,数字人文艺术与传统艺术学者存在激烈冲突,只因传统艺术学者聚焦于艺术真品,而对于数字复制品毫无兴趣[19].与即将介绍的宋词项目分析类似,强调形式韵味的艺术学研究,其美学内核往往会在数字化手段的剖析下变得支离破碎,过分强调、依赖数字化,只会将人文学科推往偏技术、保守的、基于实验室的实践研究模式,磨灭人文学者的批判性思维[20].数字人文实质上干扰了人文学者的真正研究工作,它只是仓促间整合了披上理论阐述装饰的计算语言学,甚至都不能经受计算语言学自身的检阅[21].不论发声者出于何种角度,人文学者或是数字人文学者都应当警醒,数字人文是否真的在人文学科与理工学科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桥梁,又或者说其实质是疏远了两者的关系,使人文学科在数字技术的引入下完全屈服于科学主义.

2宋词流派特征远距离阅读案例分析

笔者2016年8-11月全程参与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信息学院泰德·安德伍德(TedUnderwood)教授所授数字人文课程(课程编号590DH),该门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以探讨数字人文概念、技术方法(尤其是计算机编程方法)在文学、史学、艺术等学科内的应用为核心.在完成该门课期末汇报任务时,笔者使用远距离阅读法,以中国宋词流派特征分析为题目,对宋词文学艺术流派中的婉约派与豪放派各自艺术特征作二次挖掘、对比,该汇报引起了国外师生的兴趣,从中观视角揭示了数字人文方法在宋词艺术作品分析中应用的另一种可能性.在此课上任务操作过程中,笔者初识数字人文的魅力与价值.

2.1分析工具与原始数据获取

词作为古代诗歌艺术形式,始于唐代,宋代达到顶峰.由于宋词对唐诗的化用,使其沿袭了唐诗艺术的部分特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22].区别于唐诗,宋词的流派边界明显,可按艺术特征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23].

本项目原始数据源自互联网的“唐诗宋词”网站[24],依据随机抽样原则,从词作数量高于10首的词人中随机选取6位婉约派词人与11位豪放派词人(见表1),分析词作分别有436首与440首,对于少数词作语篇中存在的少字、缺字或争议词句(如李纲《一剪梅》“数点梅花玉雪娇”,查阅所有版本,最后一句均已遗失),经反复比较采用流传最广的版本.

2.2数据处理与可视化结果

远距离阅读作为数字人文广为人知的方法,其研究核心在于以各种模型处理“大量未读”的问题.区别于细读,远读从文学整体观入手解读文学作品[25],而非执着于单个文本,忽略文本间关联性[26].本项目使用NVivo11软件的文本词频分析功能,对876首宋词数字文本进行关键词词云分析与关键词聚类分析,以期达到挖掘、呈现宋词文学流派特征形态、规律的目的.

2.2.1关键词词云分析

笔者尝试使用不同分词长度对获取文本进行关键词词频分析,可视化分析结果见图1-2,当最小分词长度为1时,两大流派均出现了诸如“花”“云”“风”等重要关键字.由于中文字义的丰富性,同样的字可能在不同风格词作品中会出现词义的极端反差,如当分词长度设定为2,出现在图1、2中的“西风”与“东风”,尽管同源自关键字“风”,但在婉约与豪放两大派别中却呈现出完全相左的意向.

当然,两大派别的词云也差别迥异:图1中“情”“恨”“愁”“相思”“惆怅”“萧萧”等体现离愁别恨等婉约派主题的关键字词频繁出现;图2中“酒”“醉”“英雄”“千古兴亡”等豪放派词作代表关键词大量涌现.由于宋词词牌名中,以三字词牌名词作数最多(见表2),因此当分词长度设定为3时,云图中出现众多词牌名.

2.2.2词作关键词聚类分析

使用关键词聚类功能对宋词文本进行分析,聚类数设定为2,相似性设定为0至0.9,分别由软件计算出两大流派关键词聚类可视化图(见图3),其中浅色聚类为婉约派词作关键词,深色聚类为豪放派词作关键词.无论分词长度为2或3,豪放派聚类中始终会包含婉约派关键词,“凄凉”“明日黄花”等词在深色聚类中时有出现,反之却并未能在婉约派词聚类中发现豪放派词作关键词.

2.3分析结论

2.3.1流派特征直观性表现

基于上述可视化处理结果,大量流派特征词能够从图1-3中被直接读出,诸如婉约派中,“春”“情”“花好月圆”等字词反映民间世俗感情生活,“愁”“恨”“泪”“憔悴”“柔情似水”等字词频度极高,成为该流派中的主要描写对象,折射了婉约派词人最擅长描述男女恋人离别相思之苦的片段与该派别词作内容的艺术风格.豪放派中,“仙”“旌旗”“华发”“功名”“乾坤”“光阴荏苒”“沧海桑田”等字词,抒发了词作者在爱国理念感召下,抒写壮丽山河、描写历史遗迹、借引典故及抒发光复故土豪情壮志的派别艺术特征.876首宋词在远距离阅读的视阈下,能够被直观辨别出派系,这是数字人文理念给宋词艺术作品分析领域带来的创新性研究视角.

2.3.2豪放派词作者创作风格的两面性

从聚类图3中不难发现,豪放派词作者自有婉约之作,但从词云与聚类结果中,却无法发现婉约派代表作者曾作豪放风格作品.这与豪放派作者社会地位与生平经历不无关系,该派别起源于北宋苏轼,宋朝党争时代大量文人士大夫受竞争对手诬陷、政治迫害而遭遇贬谪,一批官场豪放派词人的词作中时而流露出阴柔之美,忧叹个人政治仕途的波折与政治愿景不得报.同时,自古文人墨客情感生活中难免的波折坎坷也致使豪放派词作中出现诸如“花”“春”“凄凉”“故人”“寻花问柳”等字词.本文的研究立意与视角决定了对于研究发现的解释并非笔者欲挖掘的重点,从数字人文技术所呈现出的可视化流派特征来揭示宋词研究领域中的具体问题表象,才是本文想要向读者传达的声音.

2.3.3基于文本的文学评价分析

受远距离阅读思路的启示,对宋词相关的文学评价、文学批评文本的可视化挖掘同样能够获得与宋词流派相关的研究结论或对已获得的研究发现进行检索和整理.因此,尝试使用NVivo提供的文本关键词词义关联检索功能,对由维基百科获取的柳永与苏轼生平及艺术成就评价文本进行检索分析,使用关键词“影响”进行检索,既能够从宏观视角轻松绘制出受柳永婉约派风格影响的作品与词作者,又能够溯源影响柳永创作风格形成的重要人物或时间节点(见图4).

而词人社交网络关系也能够使用类似的方法来进行文本层面的挖掘,以苏轼为例,图5中清晰地显示了其与欧阳修间的关系,排除不相关关键词关联路径,可以发现婉约派词人代表欧阳修与豪放派词人代表苏轼间在私人生活与官场工作中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也从社交关系与艺术派系风格传承的视角出发,解释了苏轼多有婉约风格作品产生的原因.

本小节仅以网络文本为例,对文本关键词关联功能在宋词流派艺术特征分析领域的应用作初步尝试,未来如能够将创作时间、作者生平经历节点等维度信息与云图同步叠加到分析脉络中,可能将对包括作者创作风格演化过程、词作主题研究在内的宋词艺术史数字人文研究具有借鉴意义,突显远距离阅读优势.

3数字人文方法局限性探讨

本案例使用数字人文研究视角对传统文学形式流派特征进行二次解读,获取的结论基本与已有的研究成果保持一致,因此,本项目更确切说是对前人定性化学术研究成果的复核与肯定.通过反思本案例存在的问题,可折射出数字人文方法应用过程中的局限性.

3.1汉字的多义性提升远程阅读分析难度

由于远程阅读方法对文本的拆解,势必造成分析角度的单一化,尤其是对于汉语,丰富的字义、词义往往会令分词结果的分析无从下手.同时,不同于小说等文学艺术形式,诗词作品的简约与饱含深意,更会放大上述问题,例如宋词五大意向“春”“江”“花”“月”“夜”,仅"月"意向就可分为明月、月满、月黑、冷月、残月、秋月等不同表现形式[27],意向的多向性大大提升了宋词远距离阅读的难度[28],造成研究者或读者的误读,映衬上文争议点分析,计算分析算法的机械性在此暴露无遗.纵使明晰了特定分词的含义,诸如李熠《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中反衬、隐喻等艺术表现手法的应用,同样会使词作的情感、格调发生扑朔迷离的变化.以上所述是文本挖掘算法暂时无法逾越的一道技术鸿沟,在更为智能的文本分析工具出现之前,这一弊端都将存在.

3.2数字化方法与分析主题不适配

有关宋词流派特征的判定问题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29],两派别间固有分明的界限,但也难免有同时具备两面性的词作存在.本项目在处理这一问题时,以学界公认的流派代表词人为界限,进行流派词作的划分,这难免导致如苏轼、陆游这类豪放派词人作品中掺杂有婉约风格词作,造成流派特征分析时的混淆视听.但如若完全以流派为划分界限,学界对于词作所属流派的界定尚不明晰,同样会造成流派特征分析误差.这是由该项目引出的又一问题,即数字化分词方法运用与艺术特征分析主题间的矛盾.综合考虑,以词作风格为划分依据更为合理,但分析的前提应当以智能文本挖掘算法为依托.

3.3古典艺术形式韵味的缺失

诗词艺术作品阅读行为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诗词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的影响、陶冶着无数代读者的审美情趣.文中案例项目对宋词作品的远程阅读分析和流派艺术特征解读,某种程度上实际是对词作自身艺术美感的破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韵味全然尽失,过度推崇数字化必将造科属性的削减,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之美,不细读无以知其所以.

那么,如何在保证文学研究美学意向的前提下彰显远距离阅读的价值?笔者认为,远读为传统文学研究领域带来了全新的中观或宏观解读视角与分析方法.在不同研究维度,细读与远读应该互为补充,细读往往重内,而远读重外,表里结合方能推动传统文学学科的与时俱进,促其由发明逻辑向发现逻辑转化[30].

4结语

笔者通过宋词远读分析工作的操作,验证了传统宋词学者的部分研究结论,实现了研究思维由传统人工细读到基于文本数据计算分析的模式转变,对宋词研究方向提出了新的设想.但文章对于数字人文方法在宋词研究领域的运用挖掘仍然不足,以致研究发现并没有完全凸显数字人文工具的独特魅力.本研究的价值更多地倾向于暴露了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数字人文方法运用的局限性.尽管目前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算法机械性、研究方法与主题互动性弱、人文学科属性遭受削减的弊端,过于将功能局限在人文研究数据的采集与保存、知识的图像化与数量化上[31],但如能正视数字人文给传统人文学科带来的研究方法上的冲击,扬长避短,持续在数字人文项目中应用、改良方法,通过不断挫败与经受批判来逐渐掌握人文学科属性基础上的合理数字化程度,则有助于实现人文学者由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转化.因为应当认识到,纵使数字人文技术不能使人文领域现存的问题神奇地消失,但拥抱数字人文带来的用以解决新问题的可能性,却能使人文学者的研究工作更加轻松便利[32].

参考文献

[1]DanCohenRR.Promisesandperilsofdigitalhistory[EB/OL].[2017-03-15].http://chnm.gmu.edu/digitalhistory/introduction/.

[2]王涛.18世纪德语历史文献的数据挖掘:以主题模型为例[J].学海,2017(1):206-216.

[3][13]ClementTE.Whereiethodologyindigitalhumanities?[EB/OL].[2017-03-18].http://dhdebates.gc.cuny.edu/debates/text/65.

[4][11][16]LiuA.Whereisculturalcriticiinthedigitalhumanities?[EB/OL].[2017-03-17].http://dhdebates.gc.cuny.edu/debates/text/20.

[5]肖鹏,彭嗣禹,王蕾.基本原则与关键问题:学术型图书馆馆员如何启动数字人文项目[J].图书馆论坛,2017(3):1-6.

[6]赵生辉,朱学芳.我国高校数字人文中心建设初探[J].图书情报工作,2014(6):64-69.

[7]崔春,毕强.关联数据在数字人文领域中的应用剖析——以关联爵士项目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4(24):99-105.

[8]SchmidtD.Theinadequacyofembeddedmarkupforculturalheritagetexts[J].LiteraryandLinguisticComputing.2010,25(3):337-356.

[9][15]RobertsonS.TheDifferencesbetweenDigitalHumanitiesandDigitalHistory[Z].2016.

[10]AllisonSD,HeuserR,JockersML,etal.Quantitativeformali:anexperiment[M].Stanford:StanfordLiteraryLab,2011:1-2.

[12]UnderwoodT.Theorizingresearchpracticesweforgottotheorizetwentyyearsago[J].Representations.2014,127(1):64-72.

[14]KoeserRS.Trustingothersto´dothemath´[J].InterdisciplinaryScienceReviews.2015,40(4):376-392.

[17]KirschA.TechnologyistakingoverEnglishDepartments:thefalsepromiseoftheDigitalHumanities[EB/OL].[2017-05-01].http://www.newrepublic.com/article/117428/limits-digital-humanities-adam-kirsch.

[18][31]李点.面对数字人文的幽灵[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1-2.

[19]TerrasMM.MovingForwardDigitalArtHistoryReportfromaUCLDHWorkshop[EB/OL].[2017-03-18].http://blogs.ucl.ac.uk/dh/2015/10/08moving-forward-digital-art-history-report-from-a-ucldh-workshop/.

[20]AllingtonD.NeoliberalTools(andArchives):APoliticalHistoryofDigitalHumanities[EB/OL].[2017-03-15]:https://lareviewofbooks.org/article

/neoliberal-tools-archives-political-history-digital-humanities/.

[21]EnglishJF.Everywhereandnowhere:thesociologyofliteratureafter“thesociologyofliterature”[J].NewLiteraryHistory.2010,41(2):5-23.

[22]陈永宏.试论宋词对唐诗的化用及其文化解读[J].文学遗产,1996(4):30-41.

[23][29]万云骏.试论宋词的豪放派与婉约派的评价问题——兼评胡云翼的《宋词选》[J].学术月刊,1979(4):43-48.

[24]唐诗宋词.唐诗宋词[EB/OL].[2017-03-17].http://www.shiandci.net/wangzan/scqj.html.

[25]MorettiF.Graphs,maps,trees:abstractmodeloraliteraryhistory[M].NewYork:Verso,2005:4-92.

[26][30]高树博.弗兰克·莫莱蒂对“细读”的批判[J].学术论坛,2015(4):99-104.

[27]许兴宝.文化视域中的宋词意象初论[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0.

[28]潘百齐.全宋词精华分类鉴赏集成[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1:209.

[32]VanRuyskensveldeS.Towardsahistoryofe-ducation?Exploringthepossibilitiesofdigitalhumanitieorthehistoryofeducation[J].PaedagogicaHistorica.2014,50(6SI):861-870.

作者简介苏文成,江苏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卢章平,博士,教授,江苏大学图书馆.

收稿日期2017-05-25

(责任编辑:刘洪;英文编辑:郑锦怀)

点评,本文论述了大学硕士与研究方法本科研究方法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宋词和流派和远距离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档案学期刊论文方法应用分析以20192019年《档案学通讯》为例 本文以档案学通讯所刊载的论文为样本,以2014—2016年这三年为时间跨度,通过知网检索得到三年内该期刊共计刊载文章451篇,除去办刊人语、会议通知、征文启事、新闻和专业推荐书目,以及非档.

2、 日本治愈系电影的生命美学特征以四部影片为例 摘要日本“治愈系电影”的研究,习惯于用治愈文化特征来定义,忽视了现代人自身的审美价值取向 实质上不应该是简单的自然美和社会和谐美,从生命美学角度看,其美学特征体现出一种趋向于回.

3、 民间历史文献数字人文图书馆构建----以徽州文书数字人文图书馆实践反思为例 摘 要 随着“向下看”的史学路径日渐成为主流思潮,民间历史文献资源的收藏、利用与数据库开发已成为学术型图书馆的工作重点,数字人文的兴起恰好为这一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系统化思路 文章.

4、 美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人文服务实践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为例 摘要人文学科与学术图书馆有着长期的共生关系,决定了数字人文学科将成为未来图书馆服务的重要驱动力 文章通过网页检索CenterNet 网站中登记的数字人文中心,统计分析美国图书馆参与数字人文服务的现状;.

5、 机读《白石老人自传》艺术史数字人文方法 摘 要 利用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相关工具对白石老人自传进行词频统计、高频分布和语义网络的细读,确认白石老人自传的核心内容是对亲人父母的爱与悔恨,是对无真才实学、恃强凌弱之人的厌恶,据此对齐白石的特定作.

6、 数字人文教学视角下学术图书馆功能探析 肖 奕(1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四川成都 610041)(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摘 要图书馆不仅是支持数字人文研究的重要机构,也是参与数字人文教学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