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本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 综合实践小论文 综合实践论文 教育实践和杂志 经贸实践杂志 翻译理论和实践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题目 综合实践论文格式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文 综合实践论文题目

综合实践方面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与德育视域下的综合实践育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德育指向有关论文例文

分类:本科论文 原创主题:综合实践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10

德育视域下的综合实践育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德育指向,本文是综合实践方面有关论文范文和德育视域和综合实践活动和育人相关论文如何写.

魏德营

(苏州市吴中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江苏 苏州 215111)

摘 要: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德育,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在教育追求.作为实践性课程,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有德育指向,要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结合课程资源和对象确立德育目标,实现活动与教育的无痕迹、无缝隙对接.将德育融于活动体验之中,发挥综合实践在育人中的特殊作用,从而实现实践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综合实践;德育;实践育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33-0004-04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的永恒追求.树什么人以及如何树人是教育永恒的探索.总书记勉励青少年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作为实践育人重要载体的综合实践课程,在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活动的育人指向,注重德育渗透,用德育的视角开发和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发挥综合实践的德育功能,寓德于“动”.

一、德育是综合实践的内在价值追求

和国务院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强调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科学定位德育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要求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掘各门课程中的德育内涵.

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德育是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在要求,综合实践与学科课程在育人的本质上也是一致的.

二、注重资源开发,延展德育时空

综合实践在确定和设计活动主题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活动主题的育人指向是什么,另一方面要考虑活动的主体——学生,努力实现课程的“私人”.只有符合学生特点和需要的课程才能真正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课程于学生就如同衣服一样,只有合适的衣服,学生穿上才能得体.适合学生,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学生只有真正参与了,才能有真的体验、真的感悟、真的建构、真的教育.否则就是伪参与、伪体验、伪感悟、伪建构、伪教育.

综合实践具有开放性的课程特点,相比学科课程,课程的学习资源更丰富,学习空间更广阔,学习方式更灵活.作为综合实践课程的老师要有课程意识和德育意识,善于挖掘资源的课程价值,发挥资源的育人作用.

教师在进行活动设计和实施时,可以更加开放和自主,既可以根据社会资源设计课程和活动主题,也可以根据课程和活动主题的需要选择确定社会资源和活动场所,实现课程主题和社会资源的统一.

(一)延展德育时间因时制宜

教育没有课程的壁垒,育人没有时间的限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言处处是课程,时时是教育.

例如,同样是农业探究课程,由于农业的生产和农作物的生长有其自身的周期性,学生来我校的时间不同、季节不同、所面对的农作物不同,即使是同一农作物也是不同的生长阶段.如果用同样的课程面对不同的学生,就像同样尺寸的衣服给不同身材的学生穿,这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在课程上就进行了区分,设计“链式课程”,不同时间的同学有不同的实践内容.如农业探究课程——黄瓜的生长,开始来的学生进行黄瓜种植前的土壤测定,接下来的学生进行翻土和做畦,再接下来的学生进行黄瓜的穴盘育种,再接下来的学生进行黄瓜的移栽定植,再接下来的学生进行黄瓜的管理: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等,根据不同时期进行不同的主题设计,让学生在不同的体验活动中进行不同的品质养成.如,土壤测定中的科学精神,翻土中的劳动锻炼,生长期的观察记录,对比实验中的数据分析等.同时,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整个过程从黄瓜田的土壤测定、到翻土做畦、到育种发芽、到移栽定植、到开花结果以及管理情况记录下来,不同时期来的学生负责不同阶段的管理,就像接力棒一样,这样所有学生就共同构成了黄瓜生长的全过程,并且都可以观察到整个生长过程中每个阶段实践活动的情况,这就为学生探究性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活动的教育指向是什么,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如何在活动中渗透德育等,只有这些问题考虑到了,综合实践活动才更有教育性.所以,活动前的价值指向对教师来讲是活动开展前的首要问题.有了好的设计,才能有好的教育形式.教师勤思考,学生才能有更多收获,活动才能有更多的教育意义.

(二)开发德育资源因地制宜

和国务院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把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国防资源、科技资源等社会资源纳入到学生的学习领域中去,使之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在课程开发和资源利用上学校要努力发现家门口的资源,善于发现家门口资源的育人价值,善于挖掘生活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深度认识家门口的资源,深刻理解自己生活的文化,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自信,培养对家乡的情感.

许多学生对家门口的资源“看”多了,错误地认为没有什么可看的,更没什么要学习的.如果是抱着这样的想法,那么活动的确没有太多的意义和价值,也很难激起学生参与的兴趣.所以,学校在开发周边资源的课程时就需要注重挖掘这些资源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注重与学科知识的对接,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努力实现实践学习与学科学习的无缝对接.这样活动才能成为学习活动,而不单纯是看的活动.如龙洞山的地质地貌是什么?这种地貌有什么特点?太湖石的地质特点和文化,暴士昭与廉洁文化等.带着问题去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完成这些任务就不能仅仅用眼睛看,更要动脑思考,这样,这些资源点就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大课堂,而不只是学生旅游的景点.

再如,学校的课程资源点——穹窿山,是《孙子兵法》的诞生地,被誉为“天下第一智慧山”.引导学生到穹窿山研学,那么研学什么?只是看看孙武的雕塑和毛草房吗?当然不是.研学前就要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确立与孙武相关的研学主题,如“孙武小故事”“孙子兵法与战争”“孙武的时代”等,并根据不同研学主题编制研学单.同时,对主题进行分类,如兵法类、历史类、文化类等.这样实践活动就有了任务、有了导向、有了目的、有了问题、有了教育意义.

老师对活动的教育内容考虑的周全,学生的活动才更有教育性,同学们的活动参与和体验才更有价值,才能发挥活动的教育功能,才能真正实现活动的教育化目的.

(三)差异德育内容因生制宜

学生作为德育的主体,在课程内容和实施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地域等差异化条件,努力做到差异化设计、差异化教学.

吴中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有专门为学生提供农业实践体验学习的“新生农场”,在农业探究实践课程的设计中,根据不同地域(城乡)和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特点对农业探究课程进行了差异化和梯度化设计:小学生学农,初中生识农,高中生研农.针对小学生,学校设计了较为简单的农业实践活动,如锄草、做畦、穴盘育苗、移栽定植等活动.对初中生则设计了土壤测定与分析,果树、蔬菜的嫁接,水培等实践活动.对高中生则设计了农作物对比实验等探究活动.

三、注重德育指向,落实德育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教育课程,在课程目标上追求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和创意物化,所以作为教学活动,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在教学设计的时候也要考虑活动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德育目标,多问自己一些活动的德育追求,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希望学生体认什么价值,感悟什么道理,培养什么品质和能力,指向哪些素养,学生能够自我生成什么样的经验,获得什么样的收获等.这样,再开展教学活动时就有了方向和目的.

德育目标的确立可以根据不同活动内容进行选择.学生们用KEVA积木动手搭建桥梁、高塔、房屋等建筑形式,从中感受严谨、耐心、细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通过锄草、翻土、做畦、育苗等农业实践活动,体会劳动的艰辛;通过玫瑰精油的提取实践活动,感受科学实验的严谨.

综合实践活动中德育目标和育人指向不是空洞的教育追求,要能够落地,要具体,要有载体,要能够外显,想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那么在课程和教学设计时,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关键能力有哪些内容,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关键能力培养的路径和方式,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四、注重活动导向,内化德育体验

(一)课程导向,自主体验

课程是综合实践的育人载体,活动是综合实践课程的主要实施形式,这也是与学科课程之间的重要区别.但综合实践的活动是教学活动,要有育人指向.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关键能力培养,要考虑活动的德育目标指向,不能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

德育重要的不是认知,而是唤醒.德育的目标也不是让学生认识或记住几个德育概念,而是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德育情感,而唤醒最好的方法和路径是自己的内心体验.因此,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体验过程,达到情感触动的目的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路径.只有“真”参与、“真”体验,才能有“真”触动、“真”感受,才能算是真德育.所以,在综合实践的活动中一定要注意活动的德育指向和教育追求,注重活动的“课程性”.

(二)过程导向,自主生成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要充分考虑活动内容主题和形式与学生的关系,设计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的活动形式,创设合适的活动情景,努力引导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进行活动,自然地生成自我经验,完成活动主题和内容,真正实现实践育人.

《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关键能力.其中,合作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但合作能力的培养不是躲在自己房间里学习,而是在与人交往中自然习得.团队是学习合作的温床,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与能力,只靠说教是绝对不行的,要让学生在集体和团队中,在与人的交往中自然地养成.如吴中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开展的击鼓颠球、动力绳圈、消防总动员之密室逃生等课程,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体验中就能够自主感受到团队的合作.

再比如学校开设的《创意纸模》课程,通过小组设计、制作、展示、分享等活动,学生在设计中能够感受到创意无处不在,在制作中就知晓了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在活动中就明确了自己的责任,这些不需要老师过多的说教学生就能够自然而然感受到.所以,过程的参与和教师的引导是实现真德育的重要路径.

再如,全社会都在关注环境保护,提倡低碳生活.让学生坐在课堂里听老师讲环保,摘抄并背诵环保概念,那效果肯定可想而知.吴中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开展了“垃圾去哪儿了”考察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走出去自己看、自己问、自己调查、自己分析,这样的教育活动要比坐在课堂里“听”环保效果好得多.

(三)评价导向,自主内化

活动评价要坚持学生成长导向,通过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观察、记录、分析,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为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提供依据.因此,评价中要更多关注学生活动过程及表现,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活动.活动的过程既是学生参与的过程,也是学生发展的过程,更是学生表现变化的过程.因此,在评价时要关注学生表现的亮点,及时鼓励与肯定,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价值,引导学生正能量的发挥.

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提出综合实践“四基”评价:基于数据、基于证据、基于案例、基于表现.对于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评价,教师要有整体评价、多元评价的“大评价观”,注重评价的多元化.要避免评价过程中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看成绩、不看问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现象,辨证看待活动的预设与生成.

德育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在教育追求,综合实践课程在活动设计和教学组织时要充分考虑课程的育人指向,考虑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培养的指向,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将德育融于活动体验之中,发挥综合实践在育人中的特殊作用,从而实现实践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小结,上文是关于对写作德育视域和综合实践活动和育人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综合实践本科毕业论文综合实践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实践育人视域下思政教师专业化路径探究 摘要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思政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更加紧迫,以实践育人为目标的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也开始为更多人所关注 育人为本的思政教师队伍建设,要凸显时代特征,要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以提升教师专.

2、 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一历史综合实践活动以《苏州民生百年变迁》一课为例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215000) 殷莲子摘 要历史是一门缤纷多彩、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 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新热点,开展丰富的历史综合实践活动,拓展了高中教学活动的途径,也提升了教学有效性,有.

3、 协同视域下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架构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协同创新视域下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的内涵,分析了目前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有利于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创新的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方法并就协同创新机制下实践教学体.

4、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和实践 钱薇薇摘 要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与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单元为整体,.

5、 基于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汉英翻译和实践 前言就目前来看,我国对外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也愈加频繁,而为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形势,不断巩固与夯实我国在国际舞台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汉英翻译工作也应注重跨文化交易理念的引入及推广,.

6、 契约论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学业诚信教育探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由此可见,贫困生资助工作越来越受重视 同时,越来越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