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本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生命的意义论文 生命科学杂志 生命科学论文 生命科学论文2000字 关于生命的论文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 生命在于创造论文 学生生命教育论文 生命健康德育论文 小学生命安全教育论文 生命科学投稿 生命科学概论课程论文

生命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与生命经验:接着生命美学讲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分类:本科论文 原创主题:生命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08

生命经验:接着生命美学讲,该文是关于生命方面学年毕业论文范文与美学和生命经验和接着方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生命美学是改革开放后美学学科的重要成果,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互补的趋势,但还有待于继续深化.审美是生命经验向意义的形式生成,应强调审美活动中人和动物的连续性,物我之间的包孕性和审美经验的聚集性.只有强调动物和人的连续性,关于美感的起源形成才有活水源泉;只有强调审美活动的包孕性,才能跳出主客二分的两极性思维;只有强调审美经验的聚集性,才能回到审美活动的浑整性.

关键词:生命美学;生命经验;实践美学;生存美学;生活美学;身体美学

任何美学,都是关于生命的美学,这个命题说起很简单,但作为学理论证却显得异常艰难.美学研究者都不得不承认,所有的美学都是关于人的生命的美学,但大家常常觉得“生命”作为逻辑起点失之过宽.但是,当他们想在其中寻找一个更加有逻辑起点性的着陆点时,许多美学研究者却又不知不觉地偏移了“生命”这个言说的场域,一旦滑出了“生命”场域去寻找一个外在的概念时,这时的美学已经开始忘记了生命自身,成为悬置了生命的无根的美学.只有始终不离开人的生命来言说美学,美学才始终是“人”的美学.如何不脱离“生命”去寻找一个更加有力的抓手作为逻辑范畴和起点,这是一个有待深化的问题.

改革开放对于美学学科来说,其重大成果就是后实践美学的崛起,而生命美学又是最早出场抗衡实践美学的.此前的社会政治生活中之所以发生许多非人性事件,是因为在各种集体事件中,个体是被遮蔽甚至被牺牲的.宏大叙事的艺术消退之后,必然是个体生命的觉醒.北岛的宣言式诗歌吊诡地以宏大代言的方式叙述个体生命的自觉: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境遇中,生命美学得以诞生.生命美学作为自成体系的美学,其首倡者是无可否认的潘知常先生,他常常以个体生命故事的方式讲述他生命中的美学事件①,并撰文说:“生命美学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1985 年)登上历史舞台……在1985 年我发表《美学何处去》(《美与当代人》1985 年第1 期)”[1].生命美学作为以美学体系的姿态进行宣言式的诞生是1991 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潘知常的专著《生命美学》,潘知常旗帜鲜明地陈述了其生命美学立场:“美学必须以人类自身的生命活动作为自己的现代视界,换言之,美学倘若不在人类自身的生命活动的地基上重新建构自身,它就永远是无根的美学,冷冰冰的美学,它就休想真正有所作为.”[2]2“‘生命美学’,意味着一种以探索生命的存在与超越为旨归的美学.”[2]13 从这个核心宣言可以看到几个迹象:一是隐约可以看到西方叔本华和尼采生命哲学对黑格尔理性主义哲学的反驳,对生命的感性关照取代了冰冷的理性推演.这与1980 年代对此前三十年的社会政治生活的反驳是相似的.二是该宣言预设的言说对象是实践美学,实践美学的核心资源是马克思的实践观和康德的主体论.实践美学强调了人在世界面前的主体性地位,但是,却忘记了实践主体的生命存在.三是,这个宣言的根基虽然是“生命”,但没有完全接着叔本华、尼采、狄尔泰、柏格森等人的生命美学所思考的时代命题讲,只是回到了生命本身,其旨归是存在主义的超越性诉求.因此之故,潘知常先生的生命美学始终具有海德格尔后期的诗性气质.

潘知常先生的生命美学体系和结构,我曾撰文提炼为三大点:“生命建基——信仰补缺——境界超越”,即“审美活动是其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个体的觉醒和信仰的觉醒是其逻辑前提,审美超越是其美学旨归”[3]19.“生命”是其美学言说的起点,个体的觉醒和信仰的觉醒为两翼,以境界作为生命的旨归.可以说,潘知常先生所有的美学研究都是在为这个大厦添砖加瓦,具体论证我们就不展开了,详见拙文[3]13-19.

但最近,他又在撰文回应批评者指责他对“生命”概念没有解释清楚,他自己的回应则是说他的“生命”概念就是指“人的生命”.其实,确实有人将他的“生命”概念误解为“生物共有的生命”,但即便如此,“生命”作为一个概念,并没有比“人”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多少,这恰恰才是研究者觉得“生命”作为范畴概念失之过宽的地方.或者说,“生命”何以“美学”?二者之间的转换逻辑和关系才是拷问“生命美学”的地方.

可以说,生命美学的另一重要代表封孝伦先生则直面“生命”的真相:人有“生物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他在宏观上指出了生命的三个维度:生物性、精神性和社会性.这既强调了人的生命与生物的生命之间既有的连续性,又强调了人猿揖别后人对生物生命的超越性.封孝伦先生在界定自己的“美本质”时显得特别警惕:“美是人的生命追求的精神实现”.“生命”和“美学”之间的逻辑转换在于生命的“需要”,审美是生命需要的实现.他的基本阐释是,“人是三重生命的统一体.人有现实的物理时空,又有非物理的精神时空.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生命的需求,审美活动也是,只不过它是以精神的方式或在精神的时空里实现的.生命美学主张,美是人的生命追求的实现,为了区别于善,也可以说,美是人的生命追求的精神——以精神的方式或在精神的时空里——实现.”[4]51 这个命题严谨,似乎难以找到破绽.审美活动和所有人类的生命活动一样,都是生命追求的满足方式,但审美必需是精神实现,人类总是通过精神追求和动物渐行渐远,审美是其精神追求的实现和满足.

生命美学近年来进行了自我批判与反思,这有利于生命美学自身的深化与调适.封孝伦指出了潘知常生命美学的问题:“按照潘知常最早的描述,美学必须以人的生命作为逻辑起点,来进行理论的构建, 没有这个逻辑起点谓之‘无根’,同时也难以对人的生动的美感作出解释,成为‘冷冰冰’的美学.很可惜的是,他并没有按照这个思路,建构起一套区别于实践美学的‘生命美学’理论体系.在这部著作里,潘知常说出了一种真切的感悟——当然是一种十分准确和深刻的感悟——即,美与人的生命有着分割不开的血脉联系.到《生命美学》的终了,需要用一种陈述,或者说一句话来说明‘美是什么’的时候,他仍然把美的本质说成是‘自由’,说成是‘对象化’后人在观赏中获得的‘自由’.其后他写过很多论及‘生命美学’的著作,都没有对‘自由’这个十分滥用的概念进行过反思,也一直回避对‘美本质’进行重新思考.正是在这两个关键点上,他一直没有点中‘实践美学’的要穴.”[4]44-45 封孝伦先生认为,人在本质上是不自由的.说“美是自由的形式”或者说“美是自由的象征”,将美学放入了一个没有边界的自由概念里去,自由成为一个人人都能够言说却又无法言说清楚的概念.实际上,生命肯定是不自由的,这是事实,但事实本身并不就是审美,自由是生命的诉求,依此,美学才有关怀生命的温度.

问题的矛盾性恰恰在这里:一方面,固然是要强调人的生命与动物的生命的不同,但稍不留神就忘记了人的生命的生物学基础.从古希腊的“人是理性的动物”到现代社会的“人是符号的动物”,可以说,整个西方美学史的思维预设都是强调人与动物的不同,极力拉开人与动物的距离.但吊诡的是,以艺术为核心对象的审美事实是,艺术的创作和欣赏恰恰在于恢复人的本真性灵,甚至是激活人的生物感官经验.整个现代主义艺术,都致力于往源初方向回溯,以期回到人类源初时最鲜活的生命经验.另一方面,强调了人的生命与生物的生命的连续性,稍不留神就将“人”本身取消,让人的“生命”消失在“生物”这个更大的概念里去.生态美学里看不见“人”也看不见“生命”,更看不见美学作为“知情意”三大结构之“情”.取消了“情”也就取消了“美学”.

美学当然要圈定在人的视域下来谈,离开了“生物”与“人”的连续性,许多问题就成为无源之水.体质人类学的古人类学和灵长类动物学研究发现,在“前人类”的灵长类动物中已经有文化的习得和共享行为.只有先理解人类在早期与灵长类所共享的特质,才能够理解人类进一步的发展是因何而变得与动物不同的.动物是否具有美感这个问题是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命题,因为人不能将自身的经验置换为动物的,正方和反方都只是一种预设.如此,将美学划入人类这个范畴才有言说的边界,否则美的本质就成了一个悬而未决的先验命题.美感和审美意识的形成是在动物性基础上积累发展的,说不清楚人的形成就说不清楚美感的形成.也就是说,审美的共通感是一个可以证实的命题.这样,关于康德所言的“主观的普遍必然性”才是可解的.如此,美学也才是可解的.

潘知常先生和封孝伦先生作为生命美学的两大代表,各自的美学思想又形成了某些特别有深意的互补性.首先,他们俩都将“生命”作为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一生致力于生命美学的建基与搭建,虽然各有一处自己的美学景观,但都是从“生命”这个根基上生长出来的.潘知常首先在1980 年代指出了实践美学的问题在于忘记了“生命”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但一直没有将“生命”内涵细化,在这一点上,封孝伦先生可以说直面人的生命的真相:生物性、精神性和社会性.将生命的复杂性化简为三个互动的层级,又将美本质框定在精神领域(“精神实现”),避免了美学问题的动物化倾向.其次,生命美学都将实践美学作为思考美学问题的标靶,包括整个“后实践美学”这个命名本身也是预设了一个对象“实践美学”的存在.虽然生命美学是应该接着实践美学讲,但若对美学问题的思考总是将“实践美学”作为“对象”的话,就会限定了自身思维的局限.这一点,封孝伦先生就指出了潘知常先生的问题:“他想逃离实践美学,但涉及到美本质陈述的时候,却又不知不觉来到实践美学的营地,使用着实践美学的话语体系.”[4]45

“美本质”问题,作为学科思维是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学科的本质性研究.但是,“美本质”的答案不在首倡者柏拉图的“理式”那里,也不在黑格尔的“理念”那里,也就是说,不存在一个“永恒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绝对的美本质,那样的理式和理念都是不存在的.“美本质”问题的解决路径应在康德那里,在“主观的普遍必然性”这个命题里,但答案并非一个“先天的共通感”就能解决.也就是说,美本质不是固有的,既不是对象(客观派)固有的,也不是主体(主观派)固有的,而是物我包孕后生成的,但不是主客体思维所说的“统一”(主客观统一派).美学问题和美学学科都是认识论思维提出的问题(柏拉图)和学科(鲍姆加登),但解决之道不是认识论思维能解决的.正因如此,后实践美学才将“是什么”(认识论)命题转换成“怎么样”(价值论)命题.也就是说,真正的美学问题是康德提出的“主观的普遍必然性”,审美的领域是“主观的”(感性认识),本质是探讨这种“主观”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作为这种主观所共有的普遍性才是美本质要去追寻的.探讨人类美感的本质何以具有共通性是可能的,而不是对象的本质产生的共同性.因此,需要一种包孕物我的概念范畴才能跳出诸如1950 年代“四大派”美学的各执一端.

实践美学把“实践”作为逻辑起点,是看不见“生命”的,它要么落在思维的这边:主体(人),强调人作为主体的本质力量;要么落在思维的那边:客体(对象),它预设了一个客体的存在.“实践”作为一个概念和范畴进行言说时本身就预设了一个“对象”的存在.其核心性的思维方式是主客二分,主客二分之后再求统一时它就必然去寻找到一个居中的概念:“实践”,依此,实践美学关于“美的本质”界说就必然是在主客体的“之间”来言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主体)——“对象”(客体)“化”(实践).很显然,“实践”并不就是“审美”,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将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活动.它是一个人作用于对象的单向实践,缺乏一个对象返回人的间性互生通道.审美是包孕物我的整体性活动,不是单向的对象性知识.

生存美学/ 超越美学受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观照到潜在的生命的存在,关注人的存在性以及美学对这种有限生命的超越性.生存美学将逻辑基点设定为“生存”,将审美诉求设定为“超越”.杨春时说:“生存是我们能够肯定的唯一实在,这是哲学思考的最可靠的出发点,……生存是一种社会存在,但其本质是个体性的.生存要立足于现实,但其本身是超越性的,它指向未来,指向自由.审美是最高的生存方式,它最充分地体现了生存的精神性、个体性和超越性.”[5]实际上,生存美学强调的超越性是对人的有限性的预设和解决,强调的是审美的功能性向度,忽略了审美的感受性维度.

“生存”这个概念并不比“生命”概念具体多少,甚至更宽泛了,或者说更形而上.再则,对生存超越性的强调与实践美学对自由的强调如出一辙.生存是生命的价值维度问题,旨在探讨生命的意义问题.审美虽然受价值意义的制约,但意义不是决定审美活动发生的关键.

生活美学是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化”现象的时代回应,研究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研究目的:“‘生活美学’这种崭新的美学观念,无疑是顺应新的历史语境而产生出来的,它试图来阐释(当代文化的)‘生活审美化’与(当代艺术的)‘审美生活化’这两种逆向的运动,从而在理论方面试图对西方美学的两种基本观念——‘审美非功利’(Aesthetic disinterestness)和‘艺术自律’(the Autonomy of Art)——进行‘解构’.”[6] 可以看出,生活美学是美学的一个领域问题,不是美学的本体问题.研究者试图在生活日常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的当代语境里面,顺时提供一套美学理论秩序的建构和解读,但不管其提供的西方现代哲人所提出的回归生活和中国过去如何具有生活审美化传统,这两个理由都不足以给我们提供一个美学学科问题的阿基米德点.

“身体”美学比“生命”美学更加有可以把捉的抓手,身体不仅是主体的身体意识,还是审美的对象呈现,更是审美的媒介载体.人将他的身体随身携带到任何一个进行审美活动时的当下,这种身体的处身性对于审美意识起源特别具有启发性.康德美学中对非功利性的强调从某种角度就是预设了身体的动物性为言说对象的,其实也遮蔽了身体的在场性.

对原始艺术的美学观照如果只看到石器,就会只观照到其作为工具活动的“实践”,这样,身体就沦为了主体.这些都可以看到身体美学带来的可能性.目前,国内身体美学还处于进行之中,主要朝着三个方向发展:一是将身体作为对象置于消费文化语境之下进行文化批判;二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重新爬梳身体美学资源;三是对于整体的身体美学进行体系梳理和建构.但是,国内身体美学研究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对舒斯特曼的感性学初衷有所疏离,舒斯特曼说:“身体美学……它所探讨的主要是身体本身的内在感知与意识能力.”[7]10“身体美学课题的部分目标是探索锤炼或提高身体意识水平的原因和方法,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自身,更好地促使哲学完成其传统目标,诸如获得知识、认识自我,追求德性、幸福和正义.”[7]7 国内对于身体美学的定位模糊:身体美学是美学的分支学科?身体美学就是美学?身体美学只是审美的对象领域?身体美学只是新的话语形态?如此等等,都有待商榷.生命美学有待于对身体美学进行整合,以使生命具体化.

审美是一个整体性的经验,不能落入“审美关系”的“主客两分”里去,只有“生命经验”才是主体和客体聚集的场域,依此,才符合审美活动既主客两忘又主客两有的特点.生命经验有三层含义,一是经历,二是技巧,三是体验.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打交道形成了经历,身体是其经历的载体和容器.身体的处身性比生命更具有优先性,身体首先是一个有边界的物理存在,它依赖感受器官感知外在世界的信息.

英国心理学家汉弗莱(Nicholas Humphrey,1943— )将感觉和知觉分为向外和向内两种情况:感觉是对“在我身上发生了什么”这个问题提供答案,知觉是对“在外界发生了什么”这个问题提供答案[8].审美作为“感性认识”之所以具有理性认识贬斥的混乱性和低级性,就是因为它更靠近动物性的身体经验,始终关注“在我身上发生了什么”,这种经历可能是无意识的当下活动甚至是本能活动,这种经历活动本身是否具有审美性质,在于它是否形成感受性的判断.不可否认,在这个层面会有最基本的生理需要的实现,这种动物性的满足具有审美性质的基础,舍此,精神层面的审美实现就没有身体的来源,比如阳光、空气、食物等在满足时的快慰,比如味觉经验的“羊大为美”就是先民饮食之精神快慰,但我们并非都将此类身体经验斥之为动物的功利性追求.尽管是动物性的满足,却蕴含所有审美要素,甚至有时就是动物性和精神性同时具备的审美活动.康德将非功利性作为审美判断契机的“质”,这是深刻的,但却并非是审美活动与否的唯一标准,它可以作为精神向度的诉求,不可作为发生的条件.

经历的多次积累就成了技巧,这时的含义接近于我们平常所说的“经验”.技巧是人与世界打交道中通过身体经验的多次积累摸索到的某类活动的规律.美国心理学家迈克尔·托马塞洛认为,人类认知的文化起源归因于一种“积累性文化进化”,即人类的某个个体或群体发明一种产品或实践形式,被后来的使用者采用或改进,从而形成一种“棘轮效应”[9]5.这个积累过程在人类史前时期是非常漫长的,经历了几百万年.在最近200 万年以前,人类的认知技能和大猩猩没有任何区别,人类独有的认知技能出现在智人形成的25 万年前[9]3.这个阶段正是人类和动物共有并逐渐分化的时期.漫长的经验积累就积淀为“技艺”,这种技艺活动减轻了认知世界的难度,产生了身体上的轻松感和精神上的快感.中西方“艺术”在字源上的最初含义之所以都是“技艺”,就是因为技艺活动的积累性.这种积累是基于成员之间的习得和共享,由此形成了所谓的文化.在这个文化系统中,语言和艺术只是一种文化形态,在最初都是前理解的想象和直觉状态,审美作为情感判断就具有直觉性和想象性.艺术和审美始终是以身体的处身性处于生命经验的现场,它保留了实践经验的鲜活性和直接性.审美和艺术也就成为文化系统中不同于后来形成的理性活动的一种独特形态.

如果说生命经验的向外积累形成了技艺技巧的话,向内积累就形成内心经验的体验.体验是一种感知经验的积累,在每次审美活动中,通过记忆沉淀下来的心理意识都被激活.一些经验会被记忆唤起,一些则进入无意识深处.无数的经历所形成的感觉和知觉积淀成为意识,成为情感和思想以及理解的基础,成为通过记忆和遗忘保留下来的心理体验.“正因为我们可以把储存在记忆中的经验积累作为参考,我们才能感同身受,理解发生在他人思想中的感觉、情感和过程.”[10]37审美的共通性和普遍性来自于经验的相似性和认同性.文化的习得和共享其实就是对某种经验的意义认同.认同的基础来自于类意识:“现代人进化出了‘认同’同物种成员的能力,这就导致了把自己的同种理解成与自我一样的具有意向性和心智的生命体”[9]10,“如果把自己的同类理解为像自己一样有意向性/ 心智的生命体,也就拥有了对自己社会中的、在历史上构成的认知产物进行社会认知的钥匙,他们就能够参与到被认为是人类认知的集体活动.”[9]7 人类与外界环境在漫长的相处经验中,摸索到了工具的物性和规律性,并对这种认知达成共识.语言的诞生之所以是约定俗成的,就是对语音能指的所指内容达成某种经验认同,一种可以离开某次经验现场后的能指认同.关于事物的意义和关于内心的经验逐渐积淀在符号载体中,艺术的诞生成为可能,生命经验的习得、共享和传播成为可能.人类学家由此才说:“艺术都不是一种独立实体,而是一群人共同达成的心理构造.”[10]6 也就是说,艺术是一种经验和意义的集体认同.

审美是生命经验向意义的形式生成.这种生成如果是精神层面的生成,就是审美;如果是物质层面向形式的生成,就是艺术.康德认为,审美是对形式的观照,这是深刻的.但是,还要继续思考人类形式感的形成过程.人类对形式的获得感应当是在对内容实体的经验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对能指的认同和对内容的抽离之后审美经验在形式上的逗留.因此,并非只有绝对超功利的“纯粹美”才是审美,“依存美”这种审美活动虽然有功利性,但仍然属于审美,这种审美活动中的功利和非功利性是交织在一起的.对纯粹美的迷恋只能作为一种审美的诉求,甚至超越美学、自由美学、境界美学都只是一种审美诉求,只有这种审美内涵的丰富性才能包容审美活动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这样才不会走向对肉身满足的简单否定,也不会走向对精神追求的单向肯定.

整个传统美学都可以称之为是静观美学,静观美学将审美活动作静态处理,以审美超功利性强调审美对主体的精神升华,特别害怕审美过程中主体的功利性沉沦,其背后的逻辑预设就是强调人与动物的不同,以审美强调人对动物的超越性.在上古时代的神话想象中,人类普遍具有的人首兽身形象都映射了人类极力要摆脱兽性时代进入人的时代,都通过否定人的肉身满足肯定精神追求来强调人与动物的不同,在“轴心时代”就体现为“人是理性的动物”这样的人本观.试图在精神层面建立一个稳定的秩序以驾驭世界从而获得内心的安顿.对艺术的“技艺”本义就开始强调“技近乎道”“美是理式”等精神层面.因此,静观美学是一种理性美学,强调理性对感性的克制;静观美学是一种距离美学,强调生活和艺术的距离、功利与非功利的距离、人与动物的距离;静观美学是一种精神美学,害怕对肉身的肯定将审美摆渡到动物性深渊.

我们倾向于强调审美活动中人和动物的连续性,审美活动的包孕性和审美经验的聚集性.只有强调动物和人的连续性,关于美感的起源形成才有活水源泉;只有强调审美活动的包孕性,才能跳出主客二分的两极性思维;只有强调审美经验的聚集性,才能回到审美活动的浑整性.

注释:

①“在1984 年的 12 月 12 日,是我 28 岁的生日.也就在那天晚上,在中原寒冷的冬夜我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在那个夜晚,我第一次意识到了审美活动与个体生命的逻辑对应# 美学之为美学,应该是对于人类的审美活动与人类个体生命之间的对应的阐释,这就是我所提出的生命美学所要面对的美学问题.后来正是在这一内在生命感悟的基础上,我写就了第一篇美学札记: 《美学何处去》,开始关注生命的自由表现,关注生命的存在与超越如何可能,这就是后来为国内学界所熟知的所谓生命美学”.参见潘知常,邓天颖. 叩问美学新千年的现代思路——潘知常教授访谈[J]. 学术月刊,2005(3):108-114.

参考文献:

[1] 潘知常. 何谓生命美学[EB/OL].[2017-7-23].http://pan2026.blog.hexun.com/112218656_d.html.

[2] 潘知常. 生命美学[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3] 刘剑. 生命建基·信仰补缺·境界超越:潘知常生命美学思想述要[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3-19.

[4] 封孝伦.“实践美学”的逃逸者——生命美学与生态美学比较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2018(1):42-53.

[5] 杨春时. 生存与超越[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47.

[6] 刘悦笛.“生活美学”的兴起与康德美学的黄昏[J]. 文艺争鸣,2010(3):12-20.

[7] 舒斯特曼. 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M]. 程相占,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8] 汉弗莱. 一个心智的历史:意识的起源和演化[M]. 李恒威,张静,译.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25.

[9] 托马塞洛. 人类认知的文化起源[M]. 张敦敏,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0] . 审美经验:一位人类学家眼中的视觉艺术[M]. 吕捷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作者简介:刘剑,博士,贵州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执行主编.研究方向:美学与艺术学.

此文结束语,该文是一篇大学硕士与生命本科生命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美学和生命经验和接着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非遗保护管理的广东经验:精细管理 摘要非遗保护实践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科学、规范的管理 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广东在非遗保护的科学化、规范化……方面做了一些开拓性工作 在政策制定、管理培训、研究、传播和教育……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形成了.

2、 姜山老街:怀旧主义美学 河畔的盛世月光在传说中,位于鄞州南部的姜山镇,因镇南面有座孤山,其形状如生姜,故名为“姜山” 这个被誉为“鄞南重镇”的千年古镇,在农耕时代堪称鄞县粮仓,.

3、 日本治愈系电影的生命美学特征以四部影片为例 摘要日本“治愈系电影”的研究,习惯于用治愈文化特征来定义,忽视了现代人自身的审美价值取向 实质上不应该是简单的自然美和社会和谐美,从生命美学角度看,其美学特征体现出一种趋向于回.

4、 生命美学视域中的文学论纲(一) 文肖祥彪摘 要在生命美学的视域中,生命是文学的生命,文学是生命的文学 生命发展的需要是一切精神力量之源,亦是文学之源 作为生命的一部分,文学理应为生命的勃发作出努力,而文学的言说正是履行着这样的职责.

5、 临终关怀:我希望生命的尽头安详且有尊严 文/本刊记者康琴四月的一天,记者来到与成都市植物园一墙之隔的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这里因为有一个特殊的科室而为人关注——临终关怀科 在这里,它被称为“宁养中心&rdq.

6、 张雪峰:把考研课讲成单口相声 他凭7分钟解读34所高校的视频走红,学生称其是“被教育事业耽误的段子手” “政治不会你可以瞎乱写啊,英语作文不会你可以抄阅读理解啊,数学大题不会你可以写个&ls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