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专题论文 专题论文格式 德育专题论文 采矿工程专题论文 什么事是专题文献综述 物流师专题论文 幼儿园专题论文 毕业论文专题是什么

专题相关硕士论文范文 与《新周刊》专题策划有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专题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04

《新周刊》专题策划,该文是专题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专题策划和《新周刊》和研究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内容摘 要:《新周刊》以其新锐专题赢得了广泛关注.本文尝试对2017年《新周刊》部分专题展开文本分析,以框架理论为研究视角,重点探讨其专题策划特色,最后简析该杂志专题策划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周刊专题策划

《新周刊》自1996年8月18日创刊以来,历经二十余年发展,已成为中国社会变迁敏锐的观察者与记录者,它展现了“一本杂志和一个时代体温”的关联.《新周刊》始终践行“观点供应商和视觉开发商”等“四商”原则,开设封面、新媒体、锐词、语录、专题、社会、生活和文艺等专栏,用新锐观点解析时下社会热点,其专题内容是杂志核心,它与封面共鸣,从不同角度切入同一话题,言语辛辣态度明确,常能引导舆论风向标,《文汇报》对其评价:“以强调策划力而著称的新一刊人,用港式热闹和京式调侃抢占了新型文化刊物可读性的制高点”[1],可见同行对其专题策划的认可.

《新周刊》专题策划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初期以热点和重大事件为主,比如,1997年的专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珠江三角洲迷恋都市化》和《国企改革备忘录》等;进入21世纪后,该杂志把城市发展和人的生活现状作为讨论重点,2000年的专题:《飘一代》、《住得像个人样》和《新三十而立》等;2017年,《新周刊》更是紧跟网络热点,推出了《人民需要老戏骨》、《共享主义社会来了》和《嘻哈现实主义》等.它的专题利用新锐而又富有特点的话语表达,成功吸引了目标受众,在国内杂志市场中脱颖而出,实现了较为理想的传播效果,该报刊《2000大盘点》曾获得第十五届奥齐奖,可谓国内杂志设计精品.

一.2017年《新周刊》的具体内容简析

本文以2017年2月15日至2017年12月1日《新周刊》的20个专题作为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重点探讨杂志专题策划的特点,具体内容可见下表:

从上述表格可知:2017年《新周刊》的专题大致可分为四类,依次是社会文化、情感、人物和城市,其中社会文化类专题居于首位,总数10个,所占比例为50%;人物类专题5个,占样本总量的20%;情感类和城市类专题数量相同,各占样本总量的10%.从样本题材分布情况来看,2017年《新周刊》主打社会文化类专题,符合该杂志“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的定位.

《新周刊》对历史文化事件关注较少,专题重点多为社会时兴的网络文化,上述20期选题中网络热点所占比例近一半,可见其专题策划的新潮时尚性.《三联生活周刊》长于文化教育,专题策划多与历史勾连,其主编朱伟曾言:“没有选题就到历史中去找”[2],该刊曾以抗日战争60周年和西南联大八十周年为专题,深挖历史人文底蕴,同时定期刊发文化人物专题,如《鲁迅之疑》和《身为村上春树》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和《北大的门槛》等教育专题也是《三联生活周刊》的探讨重心,《三联生活周刊》长期固定报道某一领域,逐渐形成了历史、文人和教育三位一体的专题策划形式,这足以拓深杂志的文史厚度.

与此相比,《新周刊》专题策划工于求新,但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这与其受众定位有一定关系,《新周刊》读者以职场白领和年轻“有闲阶级”为主,它以调侃、批判甚至谩骂的形式制造话题,生产“态度新闻”,进而扮演个性张扬的舆论领袖,代替受众表达新锐时尚甚至具有情绪宣泄性质的观点.过于沉闷古板的话题难以调动受众积极性,在网络碎片化信息中寻找策划创意,是制造传播卖点的好方法,如《新周刊》专题《尬》与网民情绪契合,一个“尬”字简洁明了,直指网民某种情境下的心态,但其专题具体内容思考流于浅层,论述功底欠缺,过于情绪化的表达容易令人产生偏激或作秀之嫌.这仅是一例,《新周刊》多期专题都以网络框架为文本叙事方案,导致其专题零散,常与往期断层,长此以往,难以形成系统化的专题内容.

二.具体专题的策划特点

(一)社会文化类专题紧跟热点话题

随着编辑重心由时政转向城市生活,《新周刊》的专题策划也随市民关注点发生改变.专题《人民需要老戏骨》命名借用热播剧《人民的名义》部分字词,既能借热度造势,又直白表明杂志本身观点.该刊还通过强化标题、引文和重要段落等,对专题内容加以重复,这种文本组织形式在文艺类题材中尤为突出.比如,《人民需要老戏骨》中以“小鲜肉”天价片酬为切入点,以“老戏骨”受热捧为噱头,借导演、演员和编剧等人之口阐述各方观点,“网红达康书记”曾在文中寄语:“人民需要工匠精神和老戏骨”,标题、引文和观点三方强化,表达了杂志强调“演技与工匠精神最为重要”的倾向,这与批判小鲜肉演技堪忧的网络舆论不谋而合.

而在《古典范儿》中,《新周刊》同样借热门节目“中国诗词大会”造势,这期话题反向而行,并未跟风推崇古典热,反倒批判时下“诗词热”和“国学热”,以其擅长的榜单形式罗列九大伪古典行为,警醒读者不可盲目学古;《哪座城市值得歌唱》以民谣爆火为契,将“乡愁”和“情怀”糅合在专题中,试唤醒读者的情感共鸣;《越读越性感》响应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将“阅读”和“性感”结合构成标题文本,这两大关键词似乎相悖,但这种专题策划形式,反能勾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二)人物类专题多采用创新词

在专题《飘二代》中,《新周刊》延续用概念反映观察的做法,继创造“飘一代”热词后,又创造了“飘二代”,该词符合青年一代的精神气质和心理需求,与“精神上可以飞翔的飘一代”[3]相比,这些在各大城市飘荡的新青年,改写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自由流动的社会机制,《新周刊》独具创建性地提出此类原创概念,呈现社会人物百态,说明其善于用创新意识树立潮流标杆,《新周刊》主笔胡赳赳曾指出:“《三联生活周刊》坚持新闻专业主义,《新周刊》坚持传播专业主义”[4],正是这种将传播效果置于首位和力求出新词的专题策划形式,为《新周刊》制造话题和夺取眼球效应立了大功.

“'92四无青年”也是《新周刊》的原创词,它指“无公害、无国界、无禁忌和无的'92四无青年”[5],他们是职场青年和互联网使用主体,还是杂志的目标受众,这种精准营销方式为打开杂志市场铺设了道路.专题中《92一代生活方式报告》采用该刊擅长的报告形式,呈现了“92一代”喜欢吃甜食、习惯于网络购物和喜好二次元等特点,后文将话题顺接至无消费,与时下热门的线上支付对接,展现了期刊的热点挖掘力.

(三)情感类专题以反向策划为主

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喜欢使用特定诠释框架来理解日常生活,[6]例如中国儒家文化推崇孝道和妇女贤良淑德,这几乎是常人的内化观念,也其诠释性框架.人们常把这些观念用来解释亲情和妇道,但随着社会进入转型期,各种新观念和新思潮涌入,人的价值取向也随之发生改变,《新周刊》借此顺势而为,试图为受众构建不一样的诠释框架.通观2017年《新周刊》的情感类专题可以发现:跳出传统故作惊人之语是《新周刊》策划专题常用手段之一.杂志反向而行,把“温情脉脉的家庭关系”改为“亲情杀”,把“相夫教子的慈母”改为“疯狂的妈妈”,虽与传统观念相悖,但能反映亲子关系不融洽的亲情问题,折射网络时代人际淡漠和代际隔阂日渐加深的社会现状,及时捕捉中国社会情感痛点,此类专题以点及面,能够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和反向思考,进而达成有效劝服.

专题《亲情杀》即为一例,杂志连续刊登三篇控诉父母亲情成为子女羁绊的文章,最后一篇专访《“父母皆祸害”豆瓣小组:“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是个伪命题》直接将舆论推至风口浪尖.文章重点讲述了80后女孩康莫被父母软禁、没收财物和送往精神病院治疗的极端事例,侧面抨击儒家“愚孝”.专题后又在《你怪父母陈腐,他们怪你轻脱》中提供了改善亲子关系的方法,即施展同理心以及子女用实际行动宣告独立,这与大多数年轻人的亲子观不谋而合.

(四)城市类专题策划采用迂回战术,重点转向“县城”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的建设进程跟国民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息息相关,城市不仅仅是各个景观组成的实体空间,更是时代信息与社会文化相互沟通交流的符号系统.《新周刊》自2001年第三次改版之后,便专设“城市”专栏,每期专栏都有1至3篇深度报道,图文并茂,对城市发展问题和城市人文生态进行批判.

而在专题《县之荣耀》中,《新周刊》再次反向而行,不是将重点聚焦于大城市,而是以肯定态度展现“小”县城对城市和市民的贡献.框架理论认为:长期狭隘的程式化报道会使受众产生刻板印象,[7]《新周刊》若常以训导口吻剖析城市问题,受众不免会对城市产生刻板印象.在《县之荣耀》中,《新周刊》放弃其惯用的撰文模式,采取迂回手法批判城市.它在榜单《中国县城贡献榜》和反思性文章《县城到底为大城市贡献了什么?》中,列举了著名小县城的特色:福建服饰和“桐庐系”快递小哥,试说明县城为大城市贡献了物产、人力和美食等,县城作为大城市外溢功能的承载区、产业转移的集聚区和创新模式的复制区,足以担当“荣耀”二字,这类报道是《新周刊》突破固有新闻报道模式的体现.

多样化的题材选择、创新报道方式和强烈的视觉冲击让《新周刊》在同类杂志中独树一帜,更令读者耳目一新,但该杂志的专题策划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2017年城市类专题中,虽然弃选大城市而选用了县城,但该专题仍是用县城反比城市,这与往期的城市专题构思大同小异,有“新瓶装旧酒”的痕迹;在人物类专题中,《新周刊》大力宣扬90后别样的消费观念,实则向受众传达享受物质生活和超前消费的理念;而在《亲情杀》专题中,杂志花费太多笔墨渲染亲子矛盾,有放大问题和刻意制造话题的嫌疑.

针对上述问题,《新周刊》应作出适当调整,比如:扩展选题,放弃反复策划某一选题的做法;还应遵循杂志文艺本真,倡导精神文明,不能一味宣扬物质和消费至上的理念;最后应增强人文关怀,语言表达理性适宜,跳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题怪圈.

注释

[1]王晓:在“新锐”的背后——《新周刊》品牌与消费文化,苏州:苏州大学,2003:第10-14页.

[2]艾霏霏:《新周刊》封面专题策划探析,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4:第46页.

[3]张晓源:专题策划:《图书馆论坛》与《新周刊》的比较,《图书馆论坛》,2006年第12期,第117页.

[4]陈莹莹:解秘《新周刊》与北京首席记者胡赳赳对话,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05-06/15/c_132572572.htm.2005-11-12.

[5]新周刊编辑部:《'92四无青年》,《新周刊》2017年第490期,第10页.

[6][7]孙彩芹:《框架理论发展35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11年的问题和建议》,《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9期,第18-24页.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本文总结:上文是关于对写作专题策划和《新周刊》和研究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专题本科毕业论文专题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创建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主要刊物的比较以《新青年》和《星期评论》为中心 江巍【摘要】创建时期,涌现了很多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当属新青年和星期评论 新青年一直被视作近现代史上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长期倍受关注;而星期评论则因种种原因,在国内知名度一直不是很.

2、 韩国电影《新世界》画面内容和音乐应用探究 摘要新世界是一部反映黑帮卧底题材的韩国电影,被视为韩版无间道 2013年2月,电影上映后,受到众多影迷推崇,豆瓣评分更是高达8 5分 一部优秀的电影,必然是多方因素的综合表达 如果说画面内容是一部电影.

3、 简论《新青年》中的个体价值诉求 摘要个体价值是从西方国家传入中国的,“个人”指的是相对于群体的一己之私 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开始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 本文从分析.

4、 百年后重读《新青年》 1900 年,梁启超创作了散文少年中国说,“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由此成为了百年来国人追求的“中国梦” 1915年,陈独秀创办.

5、 《新农业》2019年理事会单位 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辽宁丹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辽宁东北丰专用肥有限公司辽宁佳园软枣猕猴桃研发有限公司辽宁锦天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西喷施宝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华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禾丰农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