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汪曾祺论文 汪曾祺参考文献 论汪文宣的形象论文 写汪曾祺毕业论文选题 汪登斌硕士论文 陈介祺学术思想与成就会论文集

关于汪曾祺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和汪曾祺文学原生态人文地理汪曾祺全传?第一章方面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汪曾祺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10

汪曾祺文学原生态人文地理汪曾祺全传?第一章,该文是关于汪曾祺类专科毕业论文范文跟人文地理和汪曾祺和原生态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中国最古老的运河是邗沟.公元485年,吴王夫差为北伐齐、晋,下令调集民力开凿沟通江淮的运河,因“傍邗城(今扬州)东”而得名.它从清江直通到淮阴杨庄,沿途沟通了江淮平原的众多湖泊,高邮湖即是其中之一.高邮湖乃全国第六大湖泊,因为历来只统计前五名而不甚著名.在高邮湖与邵伯湖交界的新民滩,还留下了吴王夫差金戈铁马征战大江南北的遗迹——“吴王墩”.在高邮湖的北岸,坐落着著名的古城高邮,由于地处低洼,素有“盂城”的别称.它南靠扬州,北衔宝应,东临兴化,西接天长等县市.隋代京杭大运河开通之后,古老的邗沟被称为里运河.由于黄河改道,淮河泛滥,运河时时受到崩溃的威胁,加上长期泥沙淤积使河床逐年增高,成为悬浮的空中河道,经常泛滥成灾.清政府为了保证漕运,在高邮以南的里运河东堤修建了“归海五坝”,目的是大灾之年分泄淮河洪水东入大海,保证里运河不至全线溃决.里运河泄洪的下游地区,民间习惯称之为里下河.明代洪武年间,设高邮州,下辖宝应、兴化两县.民国改制撤州,高邮降为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承民国的行政体制,迫于统筹防洪的需要,20世纪50年代初里下河地区成为一个特殊的行政地理的概念.20年代初,高邮境内居民近一万二千户,有五十六万人之多,包括汉、回、蒙、满等近十个民族.①

1920年,这座四周遍布水网的古老小城里,诞生了一个未来的优秀作家——汪曾祺.

高邮古称高沙,是一个具有璀璨原始文明的地区.早在七千年以前,一支崇拜龙的原始人类追逐着太阳,从河南桐柏山脚下辗转千里跋涉到高邮境内的龙虬庄一带,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与密布的湖泊之间安顿下来.他们由渔猎到农耕、制陶,创造出一整套灿烂的文化.大约是公元五千年前,连绵不断的自然灾害降临江淮平原的东部,气温下降、淫雨不断、洪水经久不退,他们被迫迁徙,也把稻种和水作栽培技术传播到四面八方,高邮是上古文明的摇篮.相传尧的出生地“三阿之南”,也在高邮境内,许多学者考证是在素来被神秘地称为“淮南众山之母”的神居山一带.和以龙为图腾的龙虬庄人不同,稍后的考古发掘中出现了具有文字性质的石刻符号,这支部落以鸟为自己的图腾.这样的千古之谜,至少具有神话的性质,保存在高邮的地名中,巫术的想象力必然会影响到民间的风气②.汪曾祺经常被人称作“文狐”,应该与这神秘的乡土文化氛围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物产丰富、水陆交通便利,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把这里赐给他的儿子子婴为封地,境内至今有一条河名为子婴河,旧时还有子婴庙③.嬴政于公元前223年在这里修筑高台,上建邮亭,始称高邮,别称秦邮④.修复的秦邮亭墙体庄重敦厚,重檐规整谨严,飞檐却小巧灵动,屹立在大运河的岸边.堤下街市的拐角处,还保留了建造于明代的盂城驿完整的建筑群,尽管是经历了倭寇焚毁之后,重新修建的,里面仍然保存着自秦开始各个时代遗留的文物.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化名西周生所做《醒世姻缘传》,在八十八回中,详细地描写了盂城驿丞升堂断案的过程.明代有朝鲜人记录了自己深夜访盂城驿,受到接待的事情.几千年过去了,盂城驿是保存较为完好的古代驿站,成为中国邮政文化的标本,1995年被印制成邮票,像名片一样通行世界各地⑤.汉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高邮设县,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著名的神居山出土了柏木垒成的巨大“黄肠题凑”⑥,是汉武帝之五子广陵王刘胥夫妇的豪华墓穴⑦,也印证着这个地区早期的开化,以及原始文化的信仰与封建文化的融合.高邮保留完好的城墙是宋初修建,名将韩世忠在高邮抗金,屯粮于驿站之中,并重新加固修葺城墙.道光年间又再度修城,城墙周长十里有余,高二丈五尺,面阔一丈五尺,可以想见当年的壮观景象.元代著名诗人萨都剌途经高邮,登临远眺,写下《高邮城晓望》,内有:“城上高楼城下湖,城头画角晓呜呜”的诗句⑧.元末,泰州白驹场人张士诚,率领不堪奴役的盐工造反,攻占高邮之后,在承恩寺里称帝,以诚王自号,也说明当时高邮地理位置的重要与经济文化的发达,不愧为“江淮名区、广陵首邑”.祖籍高邮的辽东人吴三桂,反叛清廷,在云南衡州称帝,自号周王.也可以看到封建文化对于高邮民间风气的深刻影响.用汪曾祺的话来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弊乡二百六十年之间出过两位皇上……大概曾经有过一些‘王气’的.”⑨可惜都是短命的皇帝,所谓的王气也只是昙花一现.但是尚武的风气深入民间,高手们就是在错过了考武举的时代之后,在民众中仍然有很高的号召力.战乱不断的历史使水乡的民风自有其雄强的一面,而水性高超的能人也是高邮民间传奇的重要角色,这是比王气更久远的精神命脉.清代康熙六次南巡都经过高邮,第一次到这里,就震惊于水患对于民生的影响,留下《高邮湖见居民天庐多在水中,因询问其故,恻然念之》.以后的五次南巡,康熙分别在不同的码头登陆.他初次泊舟登岸的码头,至今被称为“御码头”,传说自从他登临以后,这一带就没有了蚊虫⑩,可见皇权影响的深入人心.这种历史沿革的乡土记忆,对于汪曾祺具有重要的影响,他一生对历史情有独钟,多次在文章中以历史人物自况,所到之处必访古迹,考查历史人物的史实,都和故乡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有关.

和所有开化较早的地区一样,宗教活动在高邮也非常昌盛,而且主要是佛教的影响,其次是道教,儒教则相对比较薄弱.在汪曾祺的文章里,可以看到有一座叫“赞化宫”的道观,是当年高邮唯一的一所初中的校舍;另有一处练阳观已经是的处所,可见法事已经荒疏.而孔庙的主体建筑、祭孔的“明伦堂”,成了这所学校的大礼堂.先师们的牌位迁入了校长室,供牌位的地方挂了孙中山的像.在汪曾祺的著作里,出现的道士远不如和尚多,而且多数隐居民间,兼营其他行业以谋生,而和尚则以主持重大法事而参与地方的大型民事活动.至于儒家的思想,则主要是通过一些旧学人物的道德文章传达出来,比如《徙》中的高北溟先生等.这有历史的原因,佛教在有清一代几乎是国教,渗透了皇权的影响,道教则比较边缘化,属于民间的宗教.对于民众影响最大的要数佛教,特别是在女性中,因为儒教是歧视妇女的,即使曾经有孔庙也不会允许女人出入.高邮城内外曾经遍布寺庙,著名的如建于唐代的镇国寺,因为里面屹立着被称为“南方大雁塔”(西塔)而著名.这座古寺最早的主持是唐僖宗之弟,御赐法号“举直禅师”,大约也是沾染了“王气”香火不断,且地处偏僻而能保存至今.始建于宋代初年的护国寺,也因为地处古镇而免于毁灭.在漫长的历史时间中,由关帝庙沦为宦官魏忠贤的生祠,阉党失势后才恢复旧称,到乾隆年间,有一个看破红尘、皈依佛门的乡绅捐赠地产、改名护国寺,以弘扬禅宗来光大法力.与镇国寺遥遥相对的净土寺,则仅仅剩下孤零零的一座“东塔”,50年代,在上面的葫芦顶上,曾经发现了珍贵的宋刻本佛经等四十余卷,可想见当年的规模不会很小.而民间称西塔与东塔为雌雄宝塔,且有小宝塔出世的传说,也体现着原始佛教文化泛性的联想方式对民间思维方式的影响.

在这样浓厚的宗教文化气氛浸润中,高邮民风质朴,即使在市井居民中,也以古老的本色昭示着人生的智慧.原驿丞旧宅中堂一幅保留至今的对联,可以看出基本的宗旨:“淡泊养志安静养神忠厚养子孙元气;道德润生诗书润屋文章润宇宙太平.”儒、释、道兼容并蓄,穷宇宙人生之理.从封建皇权到宗教思想,影响了高邮民众的精神情感与行为方式,孕育了古城的民风.汪曾祺晚年一再强调文学的教化功能,作品“要有益于世道人心”,在强调自己尊儒的同时,对于佛老又暗自心仪,而且宣称自己的创作是“人间送小温”,都可以追溯到早年乡风的精神濡染.

高邮历来就是一个文风昌盛的地方.婉约派词宗秦少游的故乡,在距高邮城二十五公里的武宁左厢里(今三垛镇秦家垛).秦观祖辈世居此地,曾建有秦家祠堂,挂“淮河堂”匾额,其楹联为“龙图世泽,淮海家声”.“”被拆除之后,许多秦氏后裔仍然以此句书春联.80 年代,在那里发现了两套清刻《秦氏家谱》.位于城内,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原为东岳(泰山)庙,里面有秦观的读书台.因为苏轼过高邮,和当地乡贤孙觉、秦观、王巩等聚会,饮酒论文,成为一时雅事而得名文游台.从此这座依庙而筑的高台声名远播,吸引了不少骚人墨客登临怀古,留下不少千古不朽的诗文.著名如清代大文学家王士祯的名句:“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而且,后人还修建了四贤祠以凭吊,也可见对于文采风流的推崇.明代的著名散曲作家王磐也是高邮人,他家境富有却厌弃功名,在高邮城西临运河僻静处筑楼而居,与当时名士谈咏其间,取名西楼,自号亦西楼.他以诚笃的感情,把民间的疾苦编入散曲的形式歌咏之,流传甚广,被誉为南曲之冠.王西楼还是一个画家,关于他的画有近于神话的叙事,保留在高邮八景之一的“露筋晓月”中,但是却没有作品流传下来,只有高邮民间的一则歇后语至今被使用:“王西楼嫁女,画(话)多银子少.”他编过一本《野菜谱》,收五十二种,都是自己目验、亲尝、手绘,且自费刻印.而且图文并茂,以押韵的通俗词句,说明采摘的时期与食用的方法,目的是帮助百姓度荒,同时也表现了灾荒之年黎民百姓流离失所的艰难生活.江南仕风的遗韵泽被后世,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汪曾祺的心灵世界中,滋养了汪曾祺艺术风格的婉约特征和民间情怀.

在这样悠久的历史文化氛围中,子弟好学成为高邮的乡风.明代高邮市民自发捐助,在宋代的城墙上建造了魁星阁,祭拜主宰文章兴衰的魁星.高邮至今流传着魏源放树劝学的故事,激发年轻人好学上进,当年的乡试中,高邮即有文武考生人高中,此后,科甲登第者源源不断.在高邮的历史上不乏学而优则仕的达官显宦,著名如蝶园主人王永吉,明代官至蓟辽总督、顺治朝官至国史院大学士等职务,死后还被追封,按一品例祭葬、立碑.可谓恩荣两代,也因此为民间的高士耻笑.在以中原为政治中心的中古时代,江南地处边缘,又是吴越文化的故地,对于中原的政权更迭乃至文化规范本不十分在意.加上读书人“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还报知遇之恩等等文化心理的积习,恩荣两代的失节也不是不可以原谅的过失.高邮在有清一代,大家纯儒不断地涌现出来.有靠了文采学识深得康熙欣赏、一路飙升到上书房行走等要职的贾国维,担任了《佩文韵府》与《康熙字典》的编纂官.最著名的当属乾嘉时期,训诂学家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王家自王安国开始,祖孙三代均中进士,报喜的到王府,便有了“喜钱照旧”的吩咐.至今高邮民间流传着一条歇后语:“王引之中探花——喜钱照旧.”后来,王引之之子王寿同又中了进士,龚自珍有诗赞誉“儒林几经传苗裔,此福高邮冠本朝”.王氏父子潜心训诂音韵之学,著作颇丰.梁启超曾经把训诂学称为“王氏高邮学”,更有人把他们的四种主要著作称为训诂学的经典著作,正所谓“一家之学,海内无匹”.国学大师章太炎认为,训诂学到了王氏父子基本已经分析就绪,留给后人只是些修补的工作,这些都可以说明王氏父子在学术上的精深造诣.这样的乡学传统对于汪曾祺有着激励的作用,他十九岁就只身外出求学,政治上受到冤屈之后为文之心不改.他一生好推敲文字,写过多篇关于汉语规律的文章,从字形到语音格律都整体联想.就连他在爱荷华写作中心的发言,也是以汉语的几大特征为主题,当然不是古代学术的表达方式,更多现代语言学的方法理念,但是对于语言中文化精神的探幽发微,应该说和王氏父子的工作是相通的.当然,人类近代文化史的学术潮流经由五四的变革之声,对于就读于西南联大的青年汪曾祺也有启蒙的作用.正是中华古老学术思想与世界文化思潮的撞击汇合,激发了他融合中外的学术理念,特别是对于汉语的感悟.

高邮“地当广陵,涟水交衢,两京通津”,因驿兴市,带来了这里中古时期市井的繁华与市民文化的发达.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著作中,称赞高邮“范围很大,很繁华”.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化名西周生的《醒世姻缘传》中,也有“那高邮州人生活在一个古今繁华所在”,可谓言简意赅.清初荷兰人尼霍夫路过高邮,激赏这里商业的繁华:“几处郊区人烟稠密,商业繁华,景色优美……”高邮主要的商业区集中在南门大街,位于古城南门外,是纵贯古城南北长街的一段.这里东临盂城古驿站,西傍京杭大运河,沟通下河水道,襟带苏皖两地,是水路通衢要道,物资集散的市场.从古到今,各种商业设施齐备,由此而生的旅店、饭铺、茶馆、浴室、烟馆等第三产业也很发达,以及不可或缺的烟花柳巷.林立的店铺,繁忙的码头,就是在清末裁驿之后,作为中转之地,这里的人气、商气和市气,也一直都很旺.作为水陆交通的枢纽,高邮最多的是粮食经营*的陆陈行和粮食堆栈.他们货自苏皖,销往江南沪上等地,每年成交量三十多万担.其次,则是因水而出的鱼行、渔业工具行及运输行业.据统计,至现代总共有一百五十多家.大大小小的商人和服务于商业的各种技术工匠,构成高邮城居民的主要成分.明清时期砖木结构的民居,至今高邮还大量地保存着,是市民社会重要的物质形式.这样繁荣的市井风貌,给汪曾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是他重要的生活基础,许多平凡的市民人物鲜活地走进了他的作品.在中国现当代的文学史中,表现市民的生活,特别是江南市民的生活,无有出其右者.

高邮的水力资源极为丰富,水域占全市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点一.京杭大运河之西,高邮湖碧波万顷漫无涯际;运河以东,成片的滩荡中河渠交织成网.高邮城不仅如秦观所赞“环以万顷湖,无粘四无壁”,而且城关内外、市井之间,也河港纵横清流汤汤,一如杨万里诗句:“城里城外四通水.”水给高邮人带来无尽的福祉,丰富的物产与发达的商业,带给他们较为富足的生活,著名的双黄咸鸭蛋因为品质的细腻而声名远播,其他青虾、银鱼、螃蟹等水产品也闻名遐迩.富饶的高邮湖水质良好,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是各种水生植物、鸟类和鱼类栖息的天堂.迷人的风光养成了高邮人智慧、平和、勤劳的性格,形成了他们洁净、细致的生活习惯.而悬浮的运河与高邮湖不时决堤的惨祸,也给高邮人带来刻骨铭心的记忆,这使他们关于自己家乡的叙事总是与水密切相连.“邗沟烟柳”还仅是对于独特风景的自豪,充满了诗情画意的优美感受,而刻有铭文的铁铸镇水神牛,则记录了高邮人与水患搏击的漫长历史,据说是刘伯温的发明创造,里面是金胆银心,可以吞吸波涛.抗战时期,占领高邮的日军听信民间的传说,欲得神牛中的金银,用钢炮对着牛身轰了一炮,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得到,只在神牛的肚子上留下一个不小的窟窿.清水潭长年碧清沉静,却是古邗沟最危险的地段,不少治水的官员河工丧身其中.连驻幕高邮知州府的蒲松龄,也多次到清水潭查看灾情,并做《清水潭记》等诗文.水深不可测量,民间传说潭底通到东海龙宫,用七七四十九两麻线放下去也到不了底.为了治水,高邮人历来不乏急公好义的杰出人物,古平津堰是最好的见证,从土筑到砖砌,上书集资,变水害为水利.这样的水乡历史风情人文养育了汪曾祺的人格,给他提供了大量独特的故事与细节,也奠定了他美学风格的基调.他明确地说:“我的家乡是水乡,我是在水乡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作品的风格.”“上善若水”、“智者乐水”的古老格言,都以高邮的自然人文为载体,体现在汪曾祺不可模仿的作品中.

在高邮人对于水亦喜亦悲的古老记忆里,各个阶层的人都赋予水独特的想象.高邮八景的第一景“甓湖珠光”载入了沈括的《梦溪笔谈》,传说扬州有一颗类似日光的大明珠,由天长县水域出现转入甓社湖(即高邮湖),居民行人多有亲眼看见.目击者中有沈括之友、著名文人,也是文游台四贤之一孙觉.他在湖上书斋夜读,目睹了这颗巨珠由隐而显、从蚌壳中脱出、光照天地、飞行而去的全过程.他当年秋闱高中进士,人们传说是神珠预兆了祥瑞.他的女婿黄庭坚还赋诗寄赠:“甓社湖中有明珠,淮南草木皆光辉.”尽管今人有以为此珠是飞碟者,而且是中国关于飞碟的最早的民间记录,但是神珠的传说主要表达的是读书人的梦想.而高邮八景之一的《耿庙神灯》则是百姓的心愿,特别是渔民的信仰.山东梁山伯人耿德裕,宋仁宗时官至通判,在兄弟中排行老七,人称七公.弃官后皈依佛门,隐居高邮,多行善事,座前长明灯彻夜不息.传说他经常坐在一个蒲团上,在高邮湖上飘来飘去.八十一岁去世,高邮人在他经常游憩的湖边造庙,皇帝一再加封,更使他的神灵不断显现,保佑了高邮人.1180年,海风大作,高邮州所辖诸县及周边县份备受其害,高邮人向七公祷告,得以免于其难.耿庙前的大石柱上,长年挂有两只大红灯笼,成为风浪之夜渔民的灯塔.庙已被拆除,但石柱仍然保留,崇拜耿七公的信仰也随之流传,渔民至今每年做七公会,祈求他保佑幸福安康.而“露筋晓月”的传说中,把王磐捉弄富商的故事说得有声有色,则体现着市民阶级的爱憎、智慧与想象力,促狭中不乏诚实,恶意里包含着良厚.这些亦真亦幻的传说,构成了汪曾祺从童年到青年时代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意义空间,也是他像水一样灵动的艺术思维形成的乡土文化风土.他初学篆刻,便自称“湖珠人”,晚年赠高邮文联的诗中有:“江山代有才人出,不负神珠甓射光.”几多自豪,几多自信!盖源于故乡文化精神的维系.他在推崇现实主义的同时,对于现代主义的诸种流派兼收并蓄,立志衰年变法的主要途径是多吸收西方现代主义的手法,并且认为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历来就有,不能不说和高邮民间夹杂着神话想象的历史叙事方式,有着丝丝缕缕精神血脉的联系.

高邮地处水乡,生产活动大多与水相关.城乡水网相通,农民与市民往来密切,民间艺术也体现着城乡渗透的特点.高邮的民歌十分丰富,主要是农民的艺术.而且,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有男女对唱、七字的《调情调》,有类似道情的七字《西凉月》(这有点像曲牌),有七字五句夹三字在倒数第二句的《五句半》,还有插入五字对白的《七字对唱》,还有《转串十字》的复杂调式.最著名的是劳动号子,其中以《数鸭蛋》最体现水乡生活的特点:“小小鸭蛋两头光呀,什么人收来上炕房,抱上一对黄鸭子呀,癞鹰叼在云头上.呱呱.咦滋滋嘞,咦滋滋嘞,呱来呱去不成双.咦滋滋嘞,咦滋滋嘞.”汪曾祺一生钟情民间艺术,对于民歌尤其激赏,在小说的民间生活场景中,经常穿插民歌来烘托气氛,和家乡高邮的民歌传统有着直接的关系.

戏剧也是从农民到市民都喜闻乐见的艺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东岳庙即泰山庙,就是文游台傍靠的那座庙,是最集中的演出场所.因为据说那里供的是《封神榜》中的黄飞虎,主管人的生死,每逢初一、十五,上香的人都很多,到了东岳大帝的生日就更加热闹,是戏班子演出的好机会.正殿的对面有一座戏台,观众多数站立观看,也有从家里扛来凳子的.演出的都是草台班子,因为走不出下河一带,也被称作“下河班子”.唱的主要是京剧,也唱徽调,京白与韵白都带着下河地区的口音.演出的多是《扫松下书》一类简单的剧目,而且十分随意,没有准调准词.偶尔也会有落魄的坐科出身的演员出场,能唱些经典剧目.高邮人真懂京剧的不多,更多是看热闹,一直到30年代,依然如此.此外演出场所还很多,城隍庙里也有戏台.比如给汪曾祺留下深刻印象的螺蛳坝.坝下一片空场,前面有几家人家,织芦席的,开茶炉……门前有相当宽绰的瓦棚.里面用木板垫高,摆上长凳就是“座”.这样的演出大约是纯粹商业性的,而最早的戏剧演出多与祭神有关,所谓“唱大戏”.譬如,盂城驿的马神农历六月二十三日过生日,主祭的知州沐浴整冠、焚香跪拜,除了用羊祭之外,唱大戏是必不可少的节目.这和龙虬庄人祭神的篝火晚会上的歌舞异曲同工,在民间一直是戏曲活动最初的理由与日程安排,在江南尤其盛行.娱乐神的同时,也教化了民众,当然也释放了观众压抑的情绪,或者“移情”,或者“游戏”,“人神共娱”的戏剧是重要的民俗活动.在高邮,还有一些民间的小戏流行.比如萨满教的香火戏,娱神的功能已经基本消逝,只是娱乐的形式,当然,在娱乐中也有增强凝聚力的文化功能.最为罕见的是由剃头师傅兼任的吹鼓手们演唱的古曲,以神仙道化的内容感叹人生无常,有古诗《薤露》《蒿里》遗意,古于昆曲,汪曾祺推断大约是元曲.此外,宗教的仪式也是民间艺术的主要内容.佛教、道教的法事中,都有独特的音乐辅助,营造一个超于现实的氛围.寺庙里的各种壁画和雕塑,也是民间艺术中的造型艺术.高邮宗教的发达,这样的场所和场合都不会少,构成了市井文化中最醒目的风景.最盛大的宗教活动是迎神赛会,娱乐的对象是城隍,有道士主持.每年都万人空巷,锣鼓齐鸣、细乐不断、鞭炮声响彻长街.聚集在城隍经过的街道,连楼上的窗户也全部敞开.音乐蓬子、几十个人的茶水担子、花担子穿插在仪仗队中,舞龙,舞狮,大头舞,跑汉船,跑小车,站在成人肩膀上的儿童扮演各种戏剧人物,踩高跷……然后是城隍老爷的仪仗,从虎头牌到万民伞,最后才是八人大轿抬着的城隍老爷塑像.这样隆重的娱神活动,是民间艺术集大成的展示,娱神的同时也娱乐了人.听书也就是高邮人生活中主要的艺术享受,这是比看戏更具有市民特点的艺术,因为需要有闲暇,不用考虑农时.婚丧嫁娶的仪式中,几乎涉及了各种艺术形式,比如音乐、绘画、刺绣等等.其他如民居的形式、室内的布置、民间的绘画形式,以及刺绣、服装的样式、各种质料的头饰、富于形式美的工艺,各种与民俗相关行业的技能(比如制造烟火、捏糖人)等等,都给汪曾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为他成长为一个风俗画式的抒情诗人准备了丰富的素材.

地处交通要道的水陆码头,随着流转四方的货物而来的还有各种文化思想.这使古来就见多识广的高邮人特别善于包容吸纳新的人物与事物,而且善于变通.就是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已呈边缘化趋势的近代,外来的东西也很快融入古老的人文传统.电的传入大概是最基本的变革,作为粮食转运的重要码头,电动磨面取代传统的石磨成为历史的趋势,电动的机械取代脚蹬手摇的机械也是重要的变化.其次,作为水乡则是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轮船公司的设立与航道的开通,逐渐改变了几千年来木船行驶的局面.其他如各种现代的商业设施,现代的邮政机构、金融机构纷纷建立,由此带来服务行业的改革,诸如理发店、西式设备的旅社、照相馆、过路的马戏团等等,都对高邮人的生活发生了影响.但是,留声机一类现代器物的传入可能给高邮带来新的技术行业,流行的时装会引起着装的变化,却没有根本摧毁他们商业文化的诚信传统,比如铺保的制度.最大的震动,大概要数1905年,清廷宣布废除科举制度,阻断了读书人“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上进路线,这使一向学风浓厚的高邮子弟陷入窘困.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权,取消了帝制,大概对于高邮人的精神具有灾难性的打击,使一向尊崇皇权的民间社会丧失了精神的依托.王朝的更迭对于祖祖辈辈当顺民的高邮民众来说算不了什么,难以忍受的是没有皇帝的惶恐.精神信仰的需要也只好向原始宗教中寻找寄托,出现了新旧杂陈的时代特色.职业化僧侣形成的历史还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时代,而道士举行各种仪式如客串的市民,城隍塑像的排场比县长还大,理发师兼营吹鼓手,尽管有了科学的理念民众仍然迷信起课算卦,则是高邮这个时期的独特现象.当然,新式学校的建立是除旧布新的大事,高邮从幼稚园、小学到初中,在县级城市应该算是建制完备.而且幼稚园的老师是幼师出身,受过专业的训练.这些现代文化的因素逐渐渗透在高邮的传统文化中,使善于变通的高邮人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完成现代的转型,几十年间人才辈出.

而作为文学艺术家的汪曾祺尤其深受其惠,赶上了新旧交替的时代,从小受的新式的教育,一直读到西南联大,十九岁以前又浸染在乡土社会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摆脱了鲁迅一代人的压抑,激荡的历史割断了他与乡土的联系,严酷的生存也销蚀着他对乡土的眷恋,没有沈从文那样挽歌式的忧患.只有记忆的宝藏在封存了四十年之后,被心灵之光开启,时代昭示的曙色、生活的转机,都使他勃发出诗性的联想,在旧日的故乡风情中寄托心灵的柔情.这有些像“老夫聊发少年狂”,也有些像陈酿出土开封.几千年不遇的历史机遇,高邮现代新旧杂陈的纷繁世相,玉成了他的艺术,他以对旧日故乡生活的深情凝视,成为逐渐溃败离散的乡土文化的祭奠者、最后一个旧日人物的抒情诗人,而吟唱出文化史上的绝响.

汇总:这篇文章为大学硕士与汪曾祺本科汪曾祺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人文地理和汪曾祺和原生态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人文地理和城乡规划专业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摘要本文在分析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与指导思想、学科特色领域和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础上,构建了“学生 学科 教师”三个“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并以衡阳师范学院.

2、 地方高校人文地理和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以韶关学院为例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科特性及其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以地理学为背景,以人地关系与区域规划理论为依托,以现代信息管理和3S 技术为支撑 其核心知识体系涵盖地理学、数学与信息学.

3、 英美文学中人文思想渗透 摘 要英美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既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动丰满的故事情节和任务形象,又渗透了很多的思想感情 英美文学中的现代主义、浪漫主义、和谐化情感……方面的渗透起到了很多的作用 .

4、 人文地理王阳明游览小车河 早在五百多年前,小车河以及流经的“太子桥”(今“太慈桥”)就被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王阳明先生游览过,并写下了“太子桥”一诗,.

5、 作家人文地理和田,慢慢的四季 和田背倚昆仑,面朝沙漠 昆仑是仙境,沙漠似地狱,和田在天堂与地狱的夹缝中安然地过着人间的日子 和田一年遭遇风沙侵害多达二百多天 二百多天啊,一年中的三分之二,城市乡间朦胧混沌不明,像总也醒不了的梦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