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太极拳论文哲学 大学太极拳文化论文

关于太极拳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与太极拳历史流变与转型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太极拳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20

太极拳历史流变与转型,本文是关于太极拳相关论文范文文献跟太极拳和流变和转型发展有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摘 要:研究了太极拳的历史传承和当展,得出以下4点结论:1)太极拳的主要流派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此之前,太极哲学思想已全面成熟,并在中国文化"下移"的过程中影响到更多地在下层民众中发展的武术;太极拳追求以"整"为基础,以"空"为境界,以"以柔克刚"为技术特征的"技击之道",太极拳初期的演进都以这种"技击之道"为核心,只是后来才发生了价值异化的流变;2)太极拳在民国时期迎来的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大发展,当时的太极拳因集中展现了"以巧斗力"的"技击之道"而得到世人青睐;新中国成立后,太极拳因其套路的健身养生价值被充分开发而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健身运动,从而迎来了第二次大发展;3)当代太极拳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因忽视了原本追求"技击之道"的太极拳而缺乏青少年的身影,二是民间流传的太极拳传承方式落后,传播模式不科学;4)立足于太极拳独特的技击文化,提炼出科学化、文明化的技术体系,开辟青少年市场,是促使太极拳迎来第三次大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太极拳;传承;发展;历史流变;现代转型;技击之道;健身养生;技击文化

中图分类号:G852.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0X(2017)07-0068-06

1太极拳的形成及流变

1.1太极拳的形成及其时代背景

关于太极拳的产生,目前武术界有多种说法.根据目前的史料只能推论:太极拳大致在明清时期经过一个很长的孕育过程才逐渐形成,陈式太极拳、赵堡太极拳的传承最早,但一开始主要在本土流传;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的形成时间较晚,大约在19世纪后期;吴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相对较晚,直到20世纪初才形成.

仅就太极拳的孕育过程而言,应该是在中国传统的太极文化全面成熟之后,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之后."太极"一词早在先秦文献中就已经出现,《周易》中曾8次提到"太极",如"易有太极,是生天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等,庄子在讲"道"时有"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之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之句.由此可见,太极的概念早在先秦就已形成,但当时的太极是一个哲学名词,主要指宇宙的本源.在后世很长一段时间内,"太极"只是被解释,没有向前发展.对自两汉到唐代各位大儒对"太极"一词的解释进行综合,可概括为:太极即"一",是绝对的"一"、整体的"一",是阴阳未分的浑圆统一体.直到宋代,随着理学的形成,太极思想才开始有新的突破.宋明理学之鼻祖周敦颐集儒道两家之长,将道家"无极"的概念引入太极,在其著的《太极图说》提出"无极而太极……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的观点.后来,作为理学之大成者的朱熹,著《太极图说解》,认为:"太极"作为共同之理,即是"天道";阴阳以下属"气"之领域,但皆由"太极"生出;依次则阴阳五行之变化,皆不能不依"太极"之理[1].杨成寅在《太极哲学》中讲:"中国传统主流哲学的思维方式,可以用´太极思维´概括"[2].太极哲学思想的成熟是太极拳形成的大前提.

由于在封建后半程"重文轻武"思想弥漫,所以武术更多地被视为"江湖下技"在普通民众中流传,因此,原来更多地属于社会上层的庙堂文化很难影响到作为"下技"的武术,而宋明理学形成后中国文化的"下移"则为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条件.武术文化在明清之际得到大发展绝非偶然,而是与文化的"下移"息息相关.中国文化特色最浓的太极拳的孕育形成也得益于宋明之际中国文化的"下移".

1.2太极拳的主要特色及其发展流变

太极拳练习首先追求整体合一的完整劲力,其次追求"空灵"的技击境界,这里的"整"即太极思想的"一","空灵"即"无极",这些都与太极思想高度契合.另一方面,太极拳的顺势柔化、以柔克刚、引进落空、对"技击之道"的不懈追求,都是受道家思想影响而形成的典型特色.这些与先秦庄子曾提出的"以巧斗力"思想一脉相承,与明代形成的"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扑"的内家拳遵循几近相同的技击战略.太极拳吸引着无数痴迷者的魅力,正在于该拳种对"技击之道"的追求.这种"技击之道"以"整"为基础,以"空"为最高境界,以"以柔克刚"为最主要的技术特征,这些都是太极拳突出的文化特色.

从陈式太极拳、赵堡太极拳经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到吴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其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对"技击之道"的不懈追求.徐哲东早在20世纪60年代在《太极拳简说--太极拳的全面发展观》(1961年7月24日)一文中就曾针对很多人把缓慢松柔的太极拳视为"卫生拳"的观点而指出:"其实杨、武两家变得轻柔,丝毫没有忽略技击的内容,而是在陈家沟太极拳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练法,这不是取消或削弱了太极拳的技击作用,相反的倒是丰富了太极拳的整个内容"[3].对于这种"丰富",田金龙博士曾从更深层的技术层面进行了剖析,指出:陈式太极拳更突出"抽丝劲",技击时的技法特点是"虚笼一转""多用四隅",而杨氏太极拳则强调"抽丝劲",技击时的技法特点是"小圈转关,干脆直射","多用四正,即引即发"[4];陈式太极拳以"缠丝拧裹"的拧转技术为核心,杨式太极拳以"抽丝直射"的抛掷技术为核心,武式太极拳以"后引下挂"后借势发放的技术为核心,吴式太极拳以"旋转轴滚"的偏转技术为核心,正因为这几式太极拳的核心技法不同,所以同样一个揽雀尾技术,陈式多旋转,杨式求平正,吴式以轴转,武式用沉坠[4].孙式太极拳是形意、八卦、太极的融合,相对而言步法更加灵活,身法更加敏捷.

综上,自清末到民国,太极拳之所以形成各种流派,都缘于对"技击之道"的不断探求.在这个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创新始终没有脱离太极拳最核心的"整""空""以柔克刚",其差异只是又发现了新类型的技术,丰富了太极拳的技击技法.这种对"技击之道"的不懈追求,正是太极拳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这类追求"技击之道"的太极拳也正是太极拳发展的主脉.

有主脉,就有旁支,太极拳发展的旁支因太极拳突出的技术特点及其多元的价值功能而产生.

武术技击向来遵循"唯快不破"的铁律,而太极拳练习却反其道而行之,其单势练习、套路练习、推手练习等常采用慢练的运动形式.究其原因,一方面,慢练是为了进一步体会技术,是追求技术精细化的结果.以起势为例,身体的各个部位是有节律地依次运行,而非同时运行.放松下沉时是按照腿、腰、手的顺序依次而行,上起的过程也是按照这样的顺序依次而行,头领、腰直、背拔、抬臂.有学者将其采用"九层"训练法[5],分9个阶段,围绕不同的重点练习,正是为了充分体会劲力的运行.只有把动作放慢练习,才有充分的时间体会"节节贯穿".另一方面,技击运动除了注重快之外,更注重与对方动作的合拍.明代战将俞大猷在其武学名著《剑经》中早就有"刚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后,彼忙我静待,知拍任君斗"的拍位说,在运用太极拳技术技击时,有时的慢是为了寻求拍位,利用最恰当的时机完成发放,从而达到最好的效果.因此,太极拳的习练者把每一技术动作放慢练习,是有其深刻道理的,同时,这也是道家"反者道之动"思想的又一体现.

与导引术(气功)结合,是包括太极拳在内的各个武术拳种在明清之际发展的又一特色.武术和导引术,一个用于防身自卫,一个用于健身养生,本来是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两个平行并列发展的技术体系,然而,这两大技术体系在明清之际发生了交融.主要表现在习武者为了解决在紧张的武术训练之后更好的恢复的问题,以及更好地提高以气催力的能力问题,而主动吸收了导引术的部分内容[6].这种结合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把练气作为武术训练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少林拳;其二是将练气结合于拳术训练,如太极拳[7-8].武术与导引结合之后形成了武术的"内功",自此,武术由单纯的技击格斗之术发展成为一门"内外兼修"之术.

太极拳的慢练以及与导引术结合而形成的"内外兼修"的特色,为人们利用太极拳健身养生,提供了可能.由此,太极拳的习练者有了两种价值选择:追求技击境界、健身养生.如果说人们最初选择太极拳来健身养生仅仅是价值选择问题,那么,当大批习练者根本不求"技击之道",而以健身养生为唯一追求,并将其代代相传,特别是根据健身养生需要对其进行有目的的改造之后,太极拳技术肯定会发生变形,当其由技击术领域质变到健身术领域时,另一类新的太极拳产生了[9].这类完全以健身养生为价值追求的太极拳是其在发展流变过程中异化而成的一个新旁支,这也即前文徐哲东先生所论的"卫生拳",这种新分支的产生为太极拳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广阔空间.

2太极拳的两次大发展

2.1太极拳在民国时期的第一次大发展

经过明清的酝酿、清末的成型之后,太极拳在民国时期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黄金期.自清末至民国,杨家三代一直在北京传拳授艺.民国时期,杨澄浦还远赴上海、杭州、武汉、广州等地传拳;吴式太极拳创始人吴鉴泉也先后在北京、上海开堂授艺;陈发科也走出陈家沟,将陈式太极拳带到北京,改变了"谁知豫北陈家技,却赖冀南杨氏传"的局面;郝为真、郝月如、郝少如一家三代从武禹襄的外甥李亦畲处学得了武式太极拳,先后将其传于北京、南京、上海等地,使武式太极拳得以广泛传播,其间还有李式、郝式之说;孙禄堂结合形意拳、八卦掌于1918年创孙式太极拳后,于1928年将其带到国术馆,使其得到广泛传播.此外,民国时期出版的太极拳著作共计71部.可以说,民国时期是太极拳的第一次大发展.

太极拳在民国大发展的原因有以下三点.其一,武术地位发生了改变,从江湖下技一跃而成了"国术".民国时期时值国弱民疲之际,武术不仅是提高国民素质、救国图强的手段,更成为了中国文化对抗西方文化的代表.在"以武救国"的政治需要下,太极拳被大力宣扬.其二,太极拳的独特魅力,使其在众多武术中脱颖而出.太极观念早已成为中国人的传统思维观念,太极拳的名字与文化紧密联系起来,已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易被大众接受.太极拳又被称为"哲拳",拳理中所蕴含的太极哲理更是容易被文人学士接纳认可.从武禹襄起,教育界、文化界、政界、军界等各界背景的社会精英阶层均有人加入到太极拳著作作者的行列中来.这些文化名人的加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太极拳向更广的范围传播.其三,各地太极拳组织、国术馆成立后,公开教授太极拳,改变了太极拳推广形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太极拳的发展.太极拳在初期同其他武术拳种一样,主要依靠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而民国时期兴起的学校传承、社团传播、国术馆推广,则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太极拳的传播面,从而促进了太极拳的大面积传播.

将民国时期太极拳的大发展进行总结可知,首先,当时各门各派的太极拳家都身怀绝技,他们都立足于太极拳的武术本质,靠精湛的功夫赢得世人青睐;其次,太极拳与中国文化高度结合,集中展现了"以巧斗力"的"技击之道",作为中华武术高级阶段的产物,作为"哲拳"而受到更多的武术爱好者青睐.这些是太极拳能够吸引众多习练者,从而迎来有史以来第一次大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2.2新中国成立后太极拳的第二次大发展

民国后期,受战乱及天灾影响,太极拳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在太极拳起源地之一的陈家沟,由于连年战事,不少人为了生计背井离乡,当地太极拳几乎走到灭绝的边缘.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太极拳才得以稳定传播,从而进入了历史上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生活稳定,经济发展繁荣,为太极拳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太极拳不仅在国内得到了广泛普及,而且也走出国门,迈开了国际传播的步伐,而且其世界影响力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一张名片.目前,太极拳已传播到世界各地的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组织,仅"日本武术太极拳联盟"就有注册会员1 000万人之众.从2001年开始,国际武术联合会把每年5月确定为"世界太极拳月",世界各地的武术组织在每年5月都举行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等驻外机构也通过各种方式,持续推动太极在世界各地的发展与传播.2015年第八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创纪录的参赛人数超过了5 000人,有41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充分展现了太极拳的发展成果.

新中国成立后太极拳的第二次大发展首先得益于不同时期创编的太极拳健身套路.为响应"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促进太极拳的大众普及,1956年国家体委组织专家以杨式太极拳为基础,结合国外体操专家的意见,创编了简化24式太极拳.为进一步丰富提高,1976年国家体委又组织专家在24式太极拳基础上创编了48式太极拳.其中,动作的衔接在保留24式太极拳立圆抱球的同时,又增加了平圆抹掌,在整体运动风格上保持了24式太极拳的特点.为适应1990年亚运会武术比赛需要,1988年国家体委又组织专家,以杨式太极拳为主基调,同时选用陈式太极拳的发劲、吴式太极拳的细腻、孙式太极拳的开合,创编了一套综合42式太极拳套路.该套路虽然专为比赛设计,但由于技术综合,没有难度,所以自推出之日起就成为大众健身的主要练习内容.目前,在世界五大洲得到广泛传播的太极拳,主要是因健身养生或竞技比赛的需要而创编的这些太极拳套路.

3当今太极拳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今太极拳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两个路径:其一是由国家体育系统和高等院校推动的远离太极拳技击内涵的太极拳健身套路和竞赛套路;其二是由民间力量推动的原本以"技击之道"为追求的太极拳.民间太极拳练习者为强调自身传承的太极拳与国家层面推动的太极拳的区别,把对方称为"学院派",并认为:"学院派"只重理论不重实践,真正的太极拳在民间.而实际上,这两类太极拳的发展都存在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太极拳才能迎来更大的发展.

3.1国家层面推广的太极拳存在的问题

国家层面推广的太极拳主要立足于大众健身养生需要和武术套路竞技比赛需要,仅仅推广了太极拳的套路形式,从而失去了青少年活动群体.民国时期,几乎任何一个太极拳流派,都包含功法、套路(单练、对练)、拆招、喂手、推手、散手等技术训练环节,而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层面推广的太极拳仅仅汲取了其中的单练套路这一个片段,所以这段时期的太极拳习练者普遍缺乏技击实战能力,即使诸多全国知名的太极拳名家、全国冠军,都只会练套路,不懂太极拳技击.如此一来,太极拳逐渐失去了除健身养生之外的独特魅力,渐渐步入"老年拳"行列.另一方面,为适应武术申请入奥的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将腾空飞脚、旋风脚等穿蹦跳跃动作作为区分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难度技术,移植到太极拳套路中,从而形成了太极拳的另一旁支--以艺术展现为主要价值取向的竞技太极拳.由于这类纯艺术化的套路仅仅适合极少数高精尖的运动员练习,无法在广大青少年中推广普及,所以很难占领武术市场.虽然在诸多民间太极拳家的呼吁下,太极推手也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开展,但至今仍在国家层面主推的武术之外,尚未形成气候.缺乏青少年广泛参与的运动必然是后继发展乏力的运动,这正是太极拳表面繁荣背后的最大隐忧.

即使步入"老年拳"或"卫生拳"行列的以健身养生为主要价值取向的太极拳以及由极少数专业运动员练习的以艺术表现为价值取向的竞技太极拳,目前也问题多多.健身养生类太极拳、艺术表现类太极拳是在传统太极拳固有的健身养生和艺术表现价值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太极拳的两个分支,前者应经过科学化改造之后服务于广大中老年群体,后者应投放在艺术领域通过有艺术天赋的极少数专业人才以舞台艺术的形式呈现给观众,而目前的实际状况并非如此.对于健身养生类太极拳而言,国家层面没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完全根据健身养生的标准进行改造和设计,就目前的竞技太极拳套路而言,如果从价值功能角度,应该定位于人体运动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力在于突出个性,最忌陈陈相因,如果把这类本应属于艺术领域的内容放在运动竞赛领域,恰恰会使其丧失生命力,因为竞赛规则的调控最容易使技术向"同一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出现同质化、单一化,而失去个性.之所以会出现20世纪50年代武术竞赛开展之初10个人演练1个规定套路有10种风格,现在10个人演练10个自选套路1种风格的状况,正是竞赛规则调控的结果,因为规则就是方向,冠军就是方向,运动员人人都模仿冠军的技术,久而久之就会发展成一个技术模式.解决健身养生类太极拳的科学健身问题,把目前的竞技太极拳套路推向艺术领域,是国家层面接下来应着重解决的重点问题.

3.2民间太极拳发展存在的问题

民间传统的太极拳没有实现现代转型,没有实现传播方式的跨越,这是制约其飞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西方的拳击、击剑等格斗类运动于18世纪就完成了现代转型,日本各类武打技术中的传统柔术率先于19世纪末完成现代转型,发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柔道,以之为先声,其他各类武技于20世纪初先后完成"从术至道"的跨越,目前形成9大武道连盟.这种转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其一,将其由生死格斗型的实用技击术发展成为具有安全保障的现代格斗类运动,并经常组织竞技比赛或其他交流活动;其二,将其作为一种竞技运动或育人的途径而非防身自卫的实用技能在社会上开展;其三,运用分析分化的现代思维提炼出了简单明了、便于应用的主干技术,应用于技击对抗;其四,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教学,按照相同的模式传播.正因为经过一系列改造之后这些武技不仅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了新的价值定位,而且还形成了可批量复制的传播模式,所以才得到了飞速发展.而对于中国的太极拳而言,由于长期以来国家层面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新编健身套路和竞技套路上,所以太极拳原本的主脉--以追求"技击之道"为内在发展动力的太极拳,主要通过民间拳师以古老的师徒传承模式以慢牛套破车的速度发展,这种发展状况显然被各种国外武技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以"技击之道"为主体追求的太极拳没有实现现代转型,是其当展面临的最主要问题,这正是影响其在当今社会大面积普及的主要因素.

一些民间太极拳师大肆渲染玄而又玄、近乎神化的技术,以类似宗教的模式、类似的方式发展太极拳,这是其今后发展存在的最大隐患.相对现代教育模式,古老的师徒传承的精华在于能够保证技术的本真性,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实现道德教化,然而,如果这种传承方式发展异化,就容易形成各种各样的问题.课题调研过程中(2016.11.5)一位专业院校太极拳名家的愤慨值得深思,他说:现在民间太极拳界乱象丛生,最乱的就是以近似功的模式发展太极拳,无论宣传模式,还是教学模式,组织模式.在宣传上把太极拳无限神话,不仅可隔山打牛,凌空发力,而且还可以包治百病,甚至通过练太极拳人品都能变好;在教学上搞神秘化,描绘出一幅幅玄而又玄图景,让学习者追求;在组织架构上搞无限崇拜,把师父当神来供奉.太极拳界的这种发展状况在表面上特别繁荣,而实际上却仅仅是个泡沫,长此以往,迟早有一天会出事情.太极拳的这种传承方式和传播模式严重阻碍了太极拳的良性发展,这是民间太极拳发展最大的隐患.

4太极拳发展的未来展望

长期以来,太极拳最主要的魅力正在于对"技击之道"的追求,这是太极拳的根脉,是太极拳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对于这类太极拳目前首要的任务是完成现代转型.只有顺应人类历史发展的大潮流,首先完成现代转型,然后将传统的师徒传承与现展模式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既突出传统精华,又具有现代气息的发展之路,太极拳才能够迎来的第三次大发展.

课题组成员通过对全国不同省市地区的多种民间太极拳的传承状况进行走访调研发现,各流派太极拳确实都蕴含着各自的精华,真可以说"太极拳的精华在民间".然而,这些太极拳流派一般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功法、套路入门,把大量时间精力花在套路练习方面,推手练习仅仅是辅助,很少涉及散手训练.这种传承模式的优点是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太极拳的技击精华,并通过"口传身授"完成了道德教化,缺点是成才周期长,成材率低.缩短成才周期,提高成材率,是太极拳的现展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要求从广博的太极拳中探求规律性的东西,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科学化训练模式.在这方面,已经在全国小有名气的"天龙太极"的发展传播模式值得推广.

天龙太极一直坚持太极拳发展的学术化之路,其探索实践主要分三个阶段:其一是对最核心的太极劲的实践探索,其二是对"三摇三摆""四大技法"的技术训练体系的实践探索,其三是对以"己空""法空""彼空"为要素的空劲体系的实践探索.第一阶段是对太极劲的研究,重点探索在传统的太极拳训练模式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太极劲的技理及其练习方式.研究发现:所谓太极劲就是收劲和透劲的吻接,正是在收劲与透劲的吻接过程中实现了内劲的运转变化,由此演化为躯干和四肢的整体配合.在弄清了太极劲的技理之后,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即以太极劲为核心,对传统太极拳的核心技法进行提炼.经提炼发现:在太极推手过程中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是掷、挂、偏、拧四类技法.为了更好地实现四类技法,又运用现代思维对传统的太极拳进行了梳理,从中提炼出"三摇三摆"的训练方法."三摇三摆"属于太极拳的功法范畴,直接服务于技击招法.第三个阶段即空劲体系,即通过己空、法空来实现彼空.所谓"引进落空"即通过一定的技法使对方处于落空的状态.这种对方落空的状态即"彼空","彼空"最直观的表现是脚下被拔根的状态,但绝不局限于此,只要对方脚底下出现了漂移的状态,其技法与其用意不一致,就是空的状态.对方空的状态一旦出现,就应该瞬间把握住机会进行发放,这是对最基本的"有限空"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再向前发展,即追求"无限空",也就是在对方空的一瞬间不发放,让其继续空,再空,再空,一直空下去,从而使对方处于"想进进不来,想退退不出"像被磁石吸住一样的摇摆状态.无限空实际上是有限空的扩大和延伸.实现"彼空"的方法即"法空",即在运用技法时,在与对方的接触点上处于轻轻敷上不着力的"零接触"状态,也即杨澄浦所描述的"其拿人之时,手极轻而人不能过"的状态.实现"法空"的前提是周身轻灵,通过各种功法、套路练习把身体练空,致使对敌时让对方找不到实点,始终处于扑空的状态,即"己空"."三空"是太极拳练习追求的最高境界.

以上三个阶段的探索实际上是运用现代分析分化的思维深入剖析了传统太极拳,不仅建构了最基础的太极拳练习方法,而且还指明了太极拳的最高追求,即清晰地梳理了太极拳练习应该"以什么为基础,通过什么样的练习方法,不断追求什么".作为最高追求的"三空"实际上是对王宗岳《太极拳论》中所言的"神明"之境的细化表达,"三摇三摆"是到达"神明"之境的基础路径,"四大技法"是通向"神明"之境的具体方法.这种现代化的训练体系改变了传统太极拳训练理念不明的状况,改变了传统太极拳练习"今天悟到一点,明天悟到一点,慢慢练,慢慢悟"的状况,是对太极拳进行学术化研究的新成果.不仅如此,天龙太极还改变了传统太极拳以架势风格为区分的传播模式,而是以技法为核心取而代之.天龙太极不是以个人演练风格这些非本质的东西为区分进行传播,而是以太极拳的核心技法为立足点进行传播.天龙太极的发展方向就是把太极拳技法发展成像计算机程序一样可以不断复制、不断向大范围推广普及的技法.

在传播模式方面,天龙太极本着站在一定的学术高度,使学术研究和技法传承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建立分会,以研究会的形式拓展传播.目前,天龙太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很多分会.以无锡分会为例,不仅在当地吸引了大批学员,每周分时间段定期教学训练,而且还面向全国,多次举办短训班.2015年无锡天龙举办了5期短训班,每次都吸引全国各地的众多太极拳爱好者.2016年无锡天龙太极又相继在成都、南京、徐州、温州建立分馆,举办了多次短训班.这些短训班经常出现人数爆满,名额难求的状况.

在全国太极拳呈下坡衰势之际,天龙太极之所以"风景这边独好",就是因为成功地实现了现代转型,发展成为既保留了传统太极拳技击精华和独树一帜的技击风格,又具有现代气息、适应现代人学习的太极拳.对这种模式进行归纳可得到以下几点:其一,立足于太极拳的技击本质,以两两推手、散手对抗为技术主体;其二,把太极拳技术体系化,不是从套路入手,而是从核心技术入手,运用逐层解析的方式教学,实现了太极拳技术的体系化;其三,把反关节擒拿等容易致残的技术放在主体技术之外,而把最精华的引进落空、整体发放作为教学重点,从而改变了传统武术教学"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状况;其四,运用学术化的方法规划出一整套从"基础练习"到"核心技法"练习再到"最高追求"的阶梯型的太极拳练习模式,使太极拳技术不再神秘、玄虚,成为一门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的科学化技术体系.如前所述,太极拳第三阶段的发展只有大力开辟青少年市场,才能够增添应有的生机和活力,而天龙太极正是开辟青少年市场的首选模式.

太极拳要实现第三次大发展,必须首先立足于自身独特的技击特点,将其技击精华充分挖掘出来,其次完成现代转型,使其技术科学化、体系化,并瞄准广大青少年市场,增加活力和朝气,形成武术品牌,使其技击对抗、健身养生、艺术展现等各方面均得到发展.这其中,独树一帜的技击内涵是保持其朝气和活力的最关键因素.只有以广大青少年为重点活动人群,将其传承下去,传播开来,才能使太极拳的当展后劲十足、活力四射,从而迎来其发展史上的第三次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242.

[2] 杨成寅.太极哲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266.

[3] 李宗吾.厚黑大全[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398.

[4]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334,332,331.

[5] 周伟良.中国武术史参考资料选编[M].台北:逸文武术文化有限公司,2009:231.

[6] 田金龙.太极劲技理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0:15,19,25,42.

[7] 徐亚奎,杨建营.太极拳的训练目标及训练程序简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6(8):62-64.

[8] 冯香红,杨建英,杨建营.武术健身养生实践的理性解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6(7):42-46.

[9] 李永明.明代至近代武术与气功的结合与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6):171-174,182.

[10] 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1.

[11] 王晓燕,杨建营.太极拳的现代化分化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4):49-55.

本文结束语,此文为一篇关于对写作太极拳和流变和转型发展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太极拳本科毕业论文太极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论旅游意境流设计以历史文化名城常德为例 旅游实际上是一项以精神、文化需求和享受为基础的,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国际交流……内容的综合性大众活动 常德,是我国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但在旅游文化氛围营造上仍存在文脉继承不够、缺乏个性、未形成统.

2、 经典文献的历史命运和全球流布专题 【主持人语】2018年4月底,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原编译局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中心(现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中心)举办了第二届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国际学术研讨会 与会的近十名国外学者来.

3、 从社区书院的兴起谈社区图书馆的转型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图书馆,福建厦门 361012)关键词社区书院;社区图书馆;社区教育;转型摘 要从古至今图书馆与书院密不可分 新时期社区图书馆与社区书院都是社区教育的重要阵地,社区图书馆是社区书.

4、 岭南大学图书馆藏书的历史特点和作用 周旖博士的著作岭南大学图书馆藏书研究杀青已久,今年将付梓,公诸于世,由此学人可以一览中山大学图书馆藏书的一段文脉 中山大学图书馆藏书乃是中山大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学术重镇并长盛不衰的奠基石和压舱石 自.

5、 美国高校图书馆的转型与其 关键词美国;高校图书馆;转型;资源建设;学习共享空间;学科服务摘要在新信息环境下,美国高校图书馆进入了转型发展新阶段 在转型进程中,美国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进展迅速,信息资源采集覆盖面扩大,信息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