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教育现代化期刊 商场现代化杂志社 教育现代化杂志 教育现代化杂志社 商场现代化杂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农业现代化杂志 管理现代化投稿须知 商场现代化投稿邮箱 管理现代化编辑部 管理现代化杂志投稿

有关现代化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教育治理现代化:科学内涵、价值维度、实践路径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现代化论文 发表时间: 2023-12-24

教育治理现代化:科学内涵、价值维度、实践路径,本文是有关现代化硕士论文范文与科学内涵和价值维度和实践类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刘冬冬,张新平

(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摘 要]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和应用.要想推进教育治理现代的实现,首先必须科学地把握和分析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其次,教育治理现代化改革是一个教育价值导向调整优先于教育治理技术革新的过程,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和实现需要价值引领;最后,如何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这就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等多元主体,通过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以彼此联动方式,共同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教育治理体系;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简介]刘冬冬(1989-),男,江苏泰州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教育领导与管理研究;张新平(1964-),男,湖南沅江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领导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国家社科教育学重点课题“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AHA160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而深入到教育领域,就是要积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成为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所关注的核心,他们对其理论内容纷纷进行探讨,对其推进的广度和力度甚至是阻碍因素进行透析,但是关于教育治理现代化仍然有一些问题值得厘清,如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内涵是什么?教育治理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治理价值进行引领?在实践层面,我们该如何深入切实地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这就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地重识与重思,本文将就教育治理现代的科学内涵、价值维度与实践路径三个问题作出探讨.

一、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对教育治理体系、教育治理能力及其两者相关现代化的科学内涵的分析和把握,是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前提.

(一)教育治理体系及其现代化的内涵

何为教育治理体系?首先就要对“治理体系”的概念进行厘清,学者们对“治理体系”概念的界定通常表现为两种取向:一是从制度论的视角,将治理体系界定为一种制度体系;如俞可平教授认为治理体系是一系列制度和程序,运用这些制度和程序来规范社会权力的运行以及维护和保障公共秩序的稳定.[1]二是从系统论的视角,将治理体系界定为一种系统;如陶希东教授认为治理体系是一种结构性功能系统,这种系统主要包括治理结构、治理功能、治理制度、治理方法以及治理运行等五大体系.[2]学者们分别从制度论和系统论两种不同的视角,对治理体系概念进行界定,其实质是学者们从学理上对治理体系的内涵作出了宏观与微观层面的阐释.对教育治理体系而言,如果把教育治理体系简单理解为教育治理制度或教育治理机制,显然有点以偏概全,教育治理制度或教育治理机制是教育治理体系的内容一部分,而不能完全反映教育治理体系整体内容.因此,笔者基于系统论的观点,将教育治理体系的内涵概括为是一个由教育治理主体、教育治理客体、教育治理过程、教育治理方式以及教育治理制度等众多要素构成的完整系统.

不同的学者对治理体系现代化内涵的认识有所不同,很多学者普遍认为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制度的现代化,如周毅教授认为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种制度的现代化.[3]还有一部分学者从“衡量标准”的维度来分析治理体系现代化,俞可平认为治理体系是否实现现代化,主要看治理体系是否达到这五项标准,这些标准具体包括制度化、规范化、化、法治化和效率化.不同的学者对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不同认识与探讨,其实质上反映了我们对治理体系现代化美好愿景的一种期待和对治理现状给予强有力回应的具体表现.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和改变的过程,[4]其基本的内涵是“变迁与转变”.对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而言,笔者从过程观的视角,将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涵表述为: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种从“教育管理”的传统形态向“教育治理”现代形态不断变迁的过程,这种变迁过程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转变:一是,教育管理主体的单一性向教育治理主体的多元化转变;二是,教育管理运行模式的强制性向教育治理运行互动性转变;三是,教育管理过程的权力集中性向教育治理过程性转变;四是,教育管理实施方式的控制性向教育治理实施方式的合作化转变.

(二)教育治理能力及其现代化内涵

何为教育治理能力?同样也要对其“治理能力”的内涵给予探讨,学术界对“治理能力”内涵的界定,总体可以概括两个方面:一种是将治理能力理解为治理主体的能力,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治理能力是反映治理主体的整体能力,主要包括政府、社会以及个人的能力;[5]另一种是将治理能力理解为制度能力,主要包括制度形成能力、制度执行能力、制度调节能力等,如江必新教授认可这一点观点,坚持认为治理能力是运用一系列制度来治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6]由此可以看出,前者是从治理主体的角度来界定治理能力,而后者是从制度运行的角度来界定治理能力.就教育治理能力而言,基于制度能力理论的关照,笔者认为教育治理能力其本质是反映教育治理多元主体(政府、社会、学校等)运用一系列的制度、法律来参与管理和规范各级各类教育事务的能力,是将教育治理体系中的治理制度或机制转化为一种能力的过程.具体包括:规范和约束教育主体的权力、维护和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秩序,以及向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利益攸关者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等能力.

对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治理主体的多元能力的现代化,如徐琳教授主张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治理主体的执行力、凝聚力、发展力、创新力等多元能力的现代化.[7]有些学者基于治理体系是一种制度体系,治理能力是治理体系的结果,认为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治理体系在制度性行为方面的能力现代化,俞可平教授坚信这一立场,并认为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指制度建立和执行等能力的现代化.由此可以看出,同样学者们也从治理主体所具备能力和制度运行两个维度来探讨治理能力现代化.现代化是指工业革命后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知识社会转变的历史进程,这种进程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转变尤其是在社会体制、社会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8]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升级、选择和发展的动态过程.对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而言,现代化的动态“过程观”为教育治理能力现代的内涵界定提供了一种分析逻辑框架,把教育治理看作是一个治理过程,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教育治理整个过程所具备的能力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治理起点、过程和结果的现代化,具体表现为教育治理理念现代化、教育治理运行机制和治理方式的现代化、教育治理效益的现代化.

二、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价值维度

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对教育治理现代化实行改革是一个教育治理价值导向调整优先于教育治理技术革新的过程,[9]只有深刻而准确地把握了这一项基本原则,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改革才能够获得社会动力支持与坚持正确地努力方向.因此,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和推进需要价值引领,这就需要对教育治理现代化进行价值重构,这种重构主要包括价值目标、价值尺度以及价值取向等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在价值目标上,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促进教育公平正义实现;在价值尺度上,教育治理现代化是要树立“、法治、科学、效率”的教育治理现代化衡量标准;在价值取向上,教育治理现代化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价值目标

追求公平正义既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深入到教育领域内,就是追求教育公平正义,保证教育权利、机会、制度以及过程的公平.实现教育公平正义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同时也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就目前而言,在不同的区域我国普遍存在着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学校教育资源和教学资源在不同的区域配置不均衡,从而导致不同区域内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二是长期受城乡二元体制制度的影响,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将大量的教育资源投入到城市学校,而对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投入相对偏少,加之对城乡学校实行不同的教育政策,城市学校要比农村学校优先享受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现象.三是在某些地区长期受到群体不公平影响,尤其是各区域内贫富差距不断地拉大,那些社会弱势群体常常不能接受到平等的教育权利,他们接受教育权利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阻碍和影响.四是在农村边远和贫困地区还受到性别不公平的影响,尤其是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比较少甚至没有机会,造成女性教育问题日益严重.所以,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就是要不断地区解决和回应教育领域不公平的问题,同时不断追求和实现教育公平正义的过程.

教育公平是一种确保实现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罗尔斯在《正义论》提出了正义的两个基本原则:机会公平平等原则和差异性原则.[10]第一种正义原则是机会公平平等原则,对教育来说,也就是强调教育机会的公平与平等,确保教育起点的公平,其实质是确保每一位受教育者都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机会和享受均等的教育资源,提供相对统一和一致的学校教育.但是还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机会公平平等不仅要体现在当代人的受教育机会平等还要体现在后代人受教育机会平等.第二种正义原则是差异性原则,这种原则是指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适合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差异性的教育,从而使得每一个受教者都能享受到个性化和优质化的教育,促进每一位受教育者能够实现最大程度地发展.其实质反映了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教育过程公平主要是要保证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被平等地对待,享受学习过程的优质;教育结果公平更加关注的是受教育者的个性化发展,这是优质教育最高境地.因此,教育治理现代化就是要努力促进实现受教者的教育起点、过程和结果公平,从而营造一个相对公平的教育环境.

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尺度

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尺度其实质上可以把它视作为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衡量标准.[11]要想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首先必须解决和弄清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衡量标准(价值尺度)是什么,在促进教育公平正义实现的基础上,从而追求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尺度的实现,其教育治理价值尺度主要包括教育治理化、法治化、科学化以及效率化.要判断教育治理是否实现现代化,主要看教育治理是否具备这些重要特征.

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过程是不断推进和实行教育化的过程,是人民群众通过不同的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对教育治理过程进行决策、执行和监督,从而保证整个教育治理的过程和谐与.从治理主体的角度来看,政府在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应该起到主导的作用,政府应该充分听取并采纳教育直接受益者和利益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平等、协商和共同决策的方式主动参与到学校管理和办学之中,共同治理教育各项事务,实现治教,从而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政府在学校管理上出现的角色错位和行政化的严重倾向;教育治理化还要向社会延伸,充分发挥社会性,尊重和听取社会、市场、教师和家长等多元主体意愿,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事务的各项管理之中.通过建立教育治理的各级各类组织机构,尤其是建立社会*的治理监督机构,从而加大社会对教育管理的参与度,同时接受社会对教育监督;学校的领导层要真正地做到放权,应该主动让教师和学生等教育直接受益者参与学校管理,提高师生治理学校的积极性,真正地让“治校”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不断地彰显师生在学校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从而有利于避免学校内部管理出现行政化的倾向发生.

教育治理的法治化是指依照法律规范,遵守法治的原则和要求建立教育治理体系,提高教育治理能力,真正保障教育治理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需要靠教育治理法治化来提供相应的法律支持和保障,这种法律支持和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加强与教育治理相关的法律体系和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使得治理主体依据法律、规章来治理教育,保障治理过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把教育治理相关政策与制度纳入到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范围之内,为教育治理的实施运行提供法治环境与法理依据;第二,以法律作为教育治理运行的最高行为准则和准绳,根据法律规定要求来对教育治理体系的各项制度进行设计,不断地对教育治理体系进行建构与优化,另外,治理主体应该通过法律法规来不断加强主体的执法和监督等能力的建设,从而使教育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的水平得到提高;第三,通过多种多样的媒体方式进行法制宣传与教育,提高治理主体的法律意识和强化治理主体的治理理念,尤其是将依法治理的理念不断地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最终营造出一种“依法治理”的法治环境与氛围.

教育治理科学化是指遵循教育发展规律,运用科学理念、思维、方法和技术手段来解决教育领域的问题,促进教育治理的科学性.[12]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就是要保证教育治理科学性,本质是要保证实现教育治理的正确性.这就要求一方面合理运用科学的治理理念、治理思维来指导教育体制或机制的改革,从而保障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实现,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过程,是前提与结果、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只有实现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才能实现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终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另一方面,教育治理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建立良好的教育治理体系,用先进的教育治理理论来武装治理主体,不断地促进教育治理主体的能力多元化的提升,从而进一步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因此,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顺利实现需要不断地推进教育治理科学化,保证教育治理的正确性.

教育治理效率化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佳的教育治理绩效,其目的是追求教育效率的最大化,实行高效治理.通俗地讲,高效治理就是要实现治理过程的效率化、治理结果的效益化,其实质更多地是关注治理成本与治理效果的关系,[13]因此,这就需要最大地减少教育治理成本,加大教育治效果的产出,只有教育治理的实施在单位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治理效果,才能说明教育治理现代化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育效率和教育公平是衡量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准指标,在处理二者的关系上,要遵循教育效率服从教育公平和教育公平要优先于教育效率的原则,所以,在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实现的过程中要遵循教育公平优先兼顾教育效率的原则.

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取向

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因此,要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关键主要是在于解决“培养什么人、怎么样培养人”问题上.[14]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指导性作用.具体表现为:在教育应该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坚持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党的教育方针日常化、具体化甚至生活化,不断地贯彻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同时把党的教育方针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方向,这不仅是教育治理的关键所在而且为教育治理现代化走在正确的路线上提供了根本保障.在教育应该怎么样培养人的问题上,一方面要科学地吸收和借鉴域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从而转变人才的培养方式;另一方面,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彰显社会主义的特色与优越性,培养出一批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优秀人才.这对教育治理现代化过程来说,不仅展示了教育治理过程的开放性,自主性,而且也展示了教育治理过程的本土性和优越性,从而避免教育治理越来越趋向于西方化.

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这不仅是一个理论层面所关注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层面所关注的问题,如何把这项系统的工程从理论落实到实践,这就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等多元主体,通过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以彼此联动方式,共同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具体表现为:借助政府之“力”,落实政府责任担当,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聚焦社会之“力”,关注社会支持系统,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增强学校之“力”,提升学校内部治理能力,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

借助政府之“力”,落实政府责任担当,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

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政府的职责和义务,政府在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中应该起到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府要不断地转变其本身的职能、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长期受“管理”思想的影响和观念支配,在教育领域,一直强调政府对教育的管理功能与权威,而忽视政府提供教育服务功能.另外,政府在教育方面扮演着多种角色,直接参与和干涉学校内部事务,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最终使得政校不分,形成政府对教育事务进行垄断和控制的局面.因此,政府要实现职能转变,主要表现为政府由过去的“管理”为中心向现在的“服务”为中心转变,不断地分割政府在教育上的管理权,实行政府的多级管理机制,从而使得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同时对政府在教育上扮演的多重角色进行厘清和重新定位,政府由以前在教育方面扮演的举办者、管理者角色逐渐转变为服务者、监督者的角色.其次,政府在教育管理的方式上应该由之前的微观管理、直接管理、集权式管理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和分权管理方面转变.具体来说,政府综合运用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提供经费支持等一系列措施来管理教育,改变过去单纯的行政管理教育的方式.最后,政府要简政放权,给社会、学校更多的自主权,真正做到将政府所拥有的教育管理权力逐渐转移给社会、下放给学校.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政府要向社会转移权力,长期以来政府对教育实行全面管理,抑制社会组织介入与参与教育管理的积极性,因此,政府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教育管理,把部分权力转移给社会,与社会合理分权,来解决政府“管不好”的事务,充分发挥社会在教育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完善教育*组织的准入、资助、监管和行业自律制度.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15]另一方面,政府要向学校下放权力,我国政府之前一直对学校实行过于集中管理,政府制约和限制学校发展的自主权,尤其是对学校自主办学权的限制.为此,政府应该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与学校合理分权,来解决政府“不该管”的事务,同时通过政府向学校放权,让每一所学校都能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提高学校办学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真正做到让每一所学校成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

(二)聚焦社会之“力”,关注社会支持系统,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

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这种系统把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作为社会支持对象,重视社会组织在教育管理、治理中的作用,以社会参与性支持和社会资源性支持方式来共同管理教育事务,分享教育管理的权力.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教育事务管理应该以政府为主导,积极鼓励和吸引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重视社会组织在教育管理和治理中的作用,如在《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为了促进政府的职能和角色转变,使得重大的决策能够得到科学地论证,要加强社会*组织的建立,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教育管理与决策的作用.”同时建立社会*监督和评估机构,充分利用*组织的专业性优势,通过不同的方式(如合同、协议等)对教育进行全面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教育治理的高效性,这也有利于打破我国长期以来教育管理、监督、评估完全由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实施的局面.另一方面,学校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环境并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社会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外部环境,社会还可以通过向学校提供资源支持的方式来参与到学校事务的管理,进而实现社会参与教育事务的管理.社会将自身所包含的“潜在资源”变成学校所需的“现实资源”,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向学校提供大量丰富而优质的硬件资源,如先进的娱乐设施、教育教学设备和实验仪器等,弥补学校教育硬件资源不足;二是,社会团体、组织及个人通过不同渠道筹集资金向学校提供资助,弥补学校教育经费资源不足;三是,社会中有大量的优质人才,可以向学校不断地输送人力资源,从而来弥补和解决学校教师资源不足.通过这些资源性支持的措施,真正让社会参与到学校内部事务管理之中,从而实现社会参与教育事务的管理.

(三)增强学校之“力”,提升学校内部治理能力,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

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需要不断地提升学校内部治理能力,充分发挥学校在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这也是教育治理现代化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提升学校内部治理能力就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升学校内部治理能力需要学校不断完善和调整学校组织机构或治理结构.对高等学校来说,完善和调整高校的组织机构或者治理结构,是提升高校内部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内容,为此,高等学校应该遵循《高等教育法》,从高等学校的实际需要出发,兼顾精简效能的原则,对高校的教学、科研、行政部门等组织机构和人员进行重新配置,此外充分发挥高校学术委员会的作用,使得大学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既能够彼此分离又能合理结合,从而在高校实现去行政化.二是,提升学校内部治理能力需要学校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学校制度.就我国目前而言,尤其在基础教育学校的制度建设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基础教育学校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对校长的权利和职责进行明确和规范,充分发挥校长在学校方面扮演着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角色;另一方面,基础教育学校应该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家长委员会制度,真正地让教师和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从而实现学校管理的化.三是,提升学校内部治理能力需要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校治理.教师和学生作学校治理主体之一,要积极培养和形成师生参与学校治理的品质与能力,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事务的作用,[16]具体包括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公共事务的处理上具备管理权与决策权,教师和学生有权参与学校的管理活动,学校实施的重大管理活动必须与师生进行讨论,彰显学校管理的公共性特征;学校的重大决策必须尊重和参考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并且教师和学生有权参与学校决策的全过程,保证学校重大决策制定和实施的性.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在学校组织管理中具有监督权,教师和学生要对学校的管理活动措施以及学校制定、执行的管理决策进行监督,以此对学校管理的公共权力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其实质上是对过去学校管理权一直被极少数学校领导者所占有的局面的否定,真正地实现学校管理权下放给教师和学生,从而使得学校的管理、治理从“独治”走向“共治与善治”.

上文评论,该文是一篇关于现代化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科学内涵和价值维度和实践相关现代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工程实践融入基础科学教育:内涵、目标和路径 一、问题提出随着世界文明的飞速发展,技术的进步,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对工程类人才的需求巨大,而我国工程教育主要在高……教育阶段开展,基础工程教育长期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专业追求和职业取向的形成 .

2、 大学资源的系统建构和大学治理现代化: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胡洪彬(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1231)摘要大学治理资源是一个包含物质、权力、人力、历史、理论、社会、制度、组织和文化……资源要素在内的有机系统,大学治理的过程需要基于国家供给型、社会参与型、.

3、 从公众俘获到参和共治:分享服务的内涵、机制和价值 摘 要 分享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公共服务治理模式,实现了公众对于公共服务责任从“俘获”到参与共治的转变,并催生了分享服务的公共服务治理新模式 相对于传统的公共服务.

4、 国际视域下的教育治理:治理、组织和路径 国际视域下的“教育治理”治理、组织与路径①严孟帅(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062)摘要在对“教育治理”基础理论和基本路径的探索中,国内外的研究者意识到了.

5、 平台型治理:内涵、缘由与价值析论 刘家明(江西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摘要平台型治理是公共部门在治权开放共享的基础上利用多边(双边)平台的空间、资源与规则,联接相关利益群体以促进他们之间互动合作、相互满足并创造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