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生态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和政治期刊 工程经济论文 宏观经济管理杂志社 国际经济和贸易毕业论文选题 金融经济杂志社 宏观经济编辑部 当代经济投稿邮箱 块状经济论文 商业经济投稿须知 关于生态经济的论文 关于经济论文的题目

经济发展相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跟邵阳布袋戏的传承保护和邵阳旅游经济类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经济发展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13

邵阳布袋戏的传承保护和邵阳旅游经济,该文是关于经济发展方面硕士学位论文范文跟邵阳布袋戏和传承保护和经济发展类本科论文怎么写.

[摘 要]文章在方言与地域文化的视域下,探讨了邵阳布袋戏发展的瓶颈和传承保护的途径,在寻找保护途径时,巧妙地结合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使得地方戏曲的保护和地方经济的发展相得益彰.

[关键词]邵阳;布袋戏;保护;旅游经济;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1242

布袋戏又称布袋木偶戏,是一种用双手控制木偶在戏台上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相比于其他种类的木偶戏,布袋戏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整台戏都是由一个人独立完成的,包括唱、念、做、打等,表演者需要同时完成多项任务,这也就大大地增加了表演的难度.

邵阳布袋戏是我国布袋木偶戏的一个分支流派,以其传承地湖南邵阳冠名而得.邵阳布袋戏艺术在湖南已有数百年传承和发展的历史,它集木偶雕刻、民间音乐和戏剧表演于一身,不仅汲取了湖南民间文化艺术的精华,也充分展现出了我国民间艺术最丰富多彩的一面,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正因为如此,它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手机的普及,邵阳布袋戏的观众越来越少,曲目创新不足,传承后继乏人,邵阳布袋戏日趋衰落,它的传承与保护势必提上日程.邵阳布袋戏已有成果大多从布袋戏历史来源、演唱特征以及木偶雕刻等加以研究,本项目在方言与地域文化的视域下,来探讨邵阳布袋戏发展的瓶颈和传承保护的途径,在寻找保护途径时,巧妙地结合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使得地方戏曲的保护和地方经济的发展相得益彰.

1布袋戏的发展瓶颈

据现有的历史资料和传承人的口述资料考证,现在的邵阳布袋戏源于江西省,大概是在元末明初时,大批江西人迁移至湖南境内居住,各种民间艺术也随之传入湖南.邵阳布袋戏就是这股艺术洪流中的一支,随刘公在现邵阳县九公桥镇白竹村燕窝岭一带扎根,独立发展成一支,并在之后直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数百年里,不断壮大.最盛时曾出现过农忙过后,百余副担子走四方的盛况.但是现在已经盛景不再了,如今的邵阳布袋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和发展危机.为了更好地了解邵阳布袋戏的生存现状和发展瓶颈,我们把邵阳布袋戏(以下简称布袋戏)和当地另一个地方剧种——花鼓戏从几个方面加以比较.

11方言演唱,难以拓宽演出市场

邵阳布袋戏采用邵阳县方言来演唱,虽然邵阳市方言差别不是很大,但到底还是有差异.存在一些地方不是完全能听明白.如果到邵阳以外的地方去演唱,当地的群众就很难听得懂,这样布袋戏就难以拓宽演出市场.花鼓戏在方言演唱中参杂有普通话,容易听明白一些.

12演出人员少,传承人缺乏

邵阳布袋戏的演出人员一般是一个人一台戏,有与口技艺术同样的妙处;而花鼓戏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需要众多演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相互配合演出,因此一次演出需要整合多方资源,后来形成了剧团.虽然花鼓戏演员比布袋戏要难整合些,但是花鼓戏中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特定的角色种类,相对专一,平时练习可以专攻一个方向;可是布袋戏的表演者需要精通各种角色的表演技巧,同时,还要很好地掌握许多乐器的演奏技巧,这就大大增加了表演者的练习难度.这是学习这门技艺的人太少、学成出师的人更少的原因.表演技术花样多,难度较大,这就成了限制布袋戏表演者群体增长的一大客观因素.另外,布袋戏的传承方式遵循 “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传统,也导致它的传承人不容易寻找.虽然这种传承方式能够保证布袋戏在一个家族里传承,但它可能限制了更多兴趣爱好者、优秀表演者的加入.尽管近几年这种传统有所突破,布袋戏还是后继乏人.

13演出剧本陈旧,缺乏创新

不像布袋戏,花鼓戏的剧本不全是取自历史事件,也有生活题材的通俗剧版,例如刘海砍樵等,布袋戏的剧本大多取材历史事件,虽然也加入了诙谐通俗的语言,但总体是为了传播正能量教育人们的.相比之下,花鼓戏的剧本灵活多变,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花鼓戏参与创作的作者也众多,风格多样,又接地气.布袋戏,剧本多为口耳相传,多年来很少有人整理剧本,尤其是很少根据社会的发展而创作新的曲目,从而导致布袋戏的发展长期停滞不前,逐渐落后于时代.

14商业性不强,难以适应市场竞争

目前地方戏曲的演出中,红白喜事的演出占大多数.作为红白喜事的举办者,请布袋戏还是请花鼓戏?他会更倾向于哪一个呢?布袋戏表演的场地一般设在不太宽阔的堂屋里或者小平房里,因为场地大了,声音又传播得不远,后排的观众可能就会听得比较模糊,也就不利于观众看戏.花鼓戏的舞台就要大得多,并且一般选择在大礼堂的舞台上进行演出,演员众多,声势浩大.因为舞台大,即使站在几十米开外,也能看得见,听得清.相比之下,能够很明显地看出花鼓戏更能够吸引观众,同时也能容纳更多的观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举办方选择的时候考虑更多的还是观众多少的问题.观众多,热热闹闹,才有气氛.所以红白喜事的举办者多半会选择花鼓戏.另外,从演出的收入来看,花鼓戏演出场数多,收入也多;相比而言,布袋戏演出场数少,收入也不多这直接打击了年轻人去学习的兴趣,给传承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15历史“禁演”,难以恢复元气

历史问题也不容忽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期,布袋戏遭遇“禁演”,布袋戏太早,随之瓦解,之前的布袋戏表演者们纷纷改行,布袋戏记忆也就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直到“”结束,虽然有了政府的扶持,但是遭受重创后的布袋戏已经很难再有当年的生机,这也让人倍感惋惜.而花鼓戏比布袋戏要幸运一些.

2邵阳布袋戏的传承保护与邵阳旅游经济发展

邵阳布袋戏是一种传承于湖南省邵阳县白竹村刘氏家族中民间戏曲艺术,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传承模式等因素影响下,邵阳布袋戏至今原汁原味地保持了六百多年的历史,并于2006年被确立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也由于它闭塞的生存环境,原始的艺术形态等因素的限制,邵阳布袋戏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对此,我们科研小组几次前往布袋戏“非遗”传人刘永章老人的家里进行采访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邵阳布袋戏.结合邵阳旅游经济发展,我们制定了如下保护性措施.

21创新剧目内容,融入地方与时代特色

邵阳布袋戏应该顺应社会的发展,创作一些符合时代主旋律,迎合各个年龄阶层审美需求的新剧目.

211以伟人入戏,打造地方特色剧目

任何一种地方特色文化都植根于当地土壤之中,打造地方特色文化需融入只有当地有而其他地方不具备的特殊历史文化因素.具有地方特色的邵阳布袋戏,其剧目内容自然也不能脱离邵阳这方水土.

同时,以伟人入戏,总能唤起当地人的自豪感和保护意识.在邵阳这块人杰地灵的地方,伟人层出不穷,如魏源、蔡锷、吕振羽、贺绿汀等,创作一些歌颂伟人的剧目,以邵阳布袋戏的形式表现出来,充分利用伟人效应,不仅可以让邵阳人们更好了解和传承布袋戏,还可以让邵阳布袋戏走入各个旅游景点,让各地游客品味邵阳布袋戏的精彩,景仰邵阳历史名人,促进邵阳旅游经济的发展.

212抓住时代脉搏,创造内容多样的剧目

邵阳布袋戏现存的很多剧目大多只符合了老年人的审美需求,而忽略了作为时代主体的青少年的审美需求.任何一种文化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抓住时代的脉搏,才不会被时代淘汰.在面对审美需求多样化的今天,邵阳布袋戏只有创作出一些内容多样,迎合各个年龄段的大家喜闻乐见的剧目才能历久弥新.当下,是我国全民都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抓住时代的热点话题入戏,总能引起共鸣.近几年邵阳飞速发展,沪昆高铁、雪峰大桥、桂花大桥通车,成功申报国家文明卫生城市,三馆一厅开放等事件可以入戏.现在很多青少年都爱看动漫,让动漫人物成为邵阳布袋戏中的人物,相信很能吸引青少年的好奇心.

22打造布袋戏保护基地,集保护、旅游、美丽乡村建设于一体

邵阳县白竹村是布袋戏的发源地与传承地,它有着近400年的传承历史.因此,邵阳布袋戏在白竹村是发展得最为成熟.在采访中我们发现,村里的乡亲都说传承人刘永章爷爷的布袋戏表演得好,是白竹村的文化遗产.还有几位传承人也在白竹村,因此在白竹村建立布袋戏的“根据地”,培养布袋戏的传承人,以促进布袋戏的发展、传播.在白竹村着力打造邵阳布袋戏保护基地,集保护、旅游、美丽乡村建设于一体.白竹村山清水秀,适合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让游客观赏自然美景,品尝农家饭菜,欣赏邵阳布袋戏.通过展示布袋戏表演、制造布袋戏玩偶、传授布袋戏表演艺术,可以让游客在现场感受到布袋戏的魅力、亲身体验布袋戏表演.通过布袋戏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23打造发展平台,拓宽布袋戏的传播渠道

在县市区内,政府可以利用现有的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等一些文化场馆,在里面设置定期的免费表演,或者通过科技方式将布袋戏表演投影出来,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另外,在火车站、汽车站、公园、广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政府也可以定期组织布袋戏表演,逐步让布袋戏回到人们的生活中.在一些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如邵阳崀山等地,我们可以通过布袋戏表演向游客传播布袋戏文化,由专门人员讲述布袋戏历史来源以及故事,还可以将布袋戏的周边玩偶作为纪念品销售,从而更好地发展布袋戏,同时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近几年来,邵阳崀山旅游景点发展后劲不足.这与崀山旅游景点缺乏文化品牌有密切的关系.桂林阳朔的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主要在于张艺谋导演打造的文化品牌“印象刘三姐”山水实景.我们设想如果在邵阳崀山旅游景点打造一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心,比如布袋戏演出中心,也可整合邵阳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把特色地域文化融入自然景观之中,更好地、更持久地吸引游客,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

针对邵阳布袋戏发展的瓶颈,我们结合邵阳旅游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创新布袋戏剧目、打造布袋戏保护基地、扩宽布袋戏传播渠道,这样就能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日趋衰落的邵阳布袋戏,同时又能让布袋戏增加邵阳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促进邵阳旅游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潮邵阳布袋戏当前现状之调查研究[J].星海,2013(7).

[2]吕琼,黄迅邵阳布袋戏木偶艺术的动画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2(1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10547002)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王梦玲(1996—),女,汉族,湖南邵阳人,邵阳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通讯作者:吕俭平(1974—),男,汉族,湖南邵阳人,邵阳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方言与地域文化.

此文总结:上述文章是大学硕士与经济发展本科经济发展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邵阳布袋戏和传承保护和经济发展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侗戏的传承和保护之我见 陈 诚(广西艺术学院 民族艺术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22)【摘 要】侗戏是侗族的传统戏曲剧种,广泛流传于贵州黔东南、广西三江、湖南通道……侗族聚居区 2006年侗戏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

2、 柳琴戏的传承保护 【摘 要】柳琴戏是流行于山东和江苏的民间戏曲剧种之一,是我国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保产护名录的项目 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当前柳琴戏的发展面临着各种危机 文章重点剖析柳琴戏传承与发展遇到瓶颈的原因,.

3、 从台湾黄氏家族对布袋戏的看传统文化脉络的延续 布袋戏又叫掌中戏、小笼 对于名字的由来,布袋戏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戏偶由于身体用布缝制而成,中间是空的,形似布袋,故名布袋戏;一种说是由于传统戏棚下有一个可以随手丢置刚下戏的戏偶的布袋有关;还有因最初.

4、 罗平县马街镇泥勒村彝族歌舞与其传承保护 摘要彝族文化是中华文化资源宝库的一支奇葩,尤其彝族歌舞文化,在民族文化宝库中享有独特的地位 本文以罗平县马街镇泥勒村为例,极为丰富多彩的彝族民间歌舞艺术,通过对经典的歌曲取初、麦初调;舞蹈彝族&ldq.

5、 南坪小调的保护和传承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非物质文化中的瑰宝,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而且与人民群众实际生活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而且,非物质的优秀文化遗产是极为宝贵的文化资源 南坪小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内容,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