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图书馆学权威期刊 图书馆学论文 图书馆学编辑部 图书馆学投稿 图书馆学杂志社 图书馆学国家级期刊

图书馆学类本科论文范文 跟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的海外发文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图书馆学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14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的海外发文,该文是图书馆学本科论文范文跟民国时期和学人和发文方面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摘 要文章研究民国时期曾留美的部分图书馆学人1912-1949 年在国外刊物上发表的四种类型的英文著述:学位论文、图书馆学专业论文、国际会议论文暨发言稿和编读来往信函.通过探析这些英文著述,洞察这批民国图书馆学人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及其与美国图书馆界的交流与合作活动,提出目前对民国图书馆学人英文著述研究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民国时期英文著述图书馆学人图书馆学史

引用本文格式朱海燕.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的海外发文[J]. 图书馆论坛,2018 (9):69-75.

0 引言

研究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史必然涉及创造历史的人——一批杰出的中国图书馆学的开创者,通过阅读他们留下来的有关图书馆学方面的英文论著,能清晰地了解我国现代图书馆事业走过的每一步重要的发展历程,厘清相关学者及其学术的历史传承,才能更准确把握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生生脉络.

依据程焕文的“四代学人”理论[1],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者主要构成是“留美的一代”和“文华的一代”.实际上“文华的一代”中有不少学人自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毕业以后直接或者工作若干年后,因各种机缘和资助又前往美国继续深造的.这两批人可以说是我国图书馆界早期的海归学者,留下了许多有关图书馆学的重要的中英文论文和专著,体现了他们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图书馆学造诣.他们在留美期间以及回国任职以后,先后在国外出版尤其是在美国的图书馆学期刊上以英文发表了不少著述,但或许因为资料收集与保存的原因,亦或因年代久远及讯息阻隔,一直以来,有关这批著述的获取和研究都比较少.

1 研究对象

笔者选取“留美的一代”的10位学者[2]以及“文华的一代”中部分有留美经历的、1912-1949 年期间在美国获得图书馆学领域硕、博士学位的具有代表性的12位,加起来共22位图书馆学者作为研究对象,详见表1.

以这22 位学者的英文姓名作为“Author”的选项,以1912-1949 年为设定的搜索年限,在JSTOR 外文回溯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搜索.为挖掘更多相关史料,还将搜索范围限定在“LibraryScience”的学科选项中,依然把年代设定在1912-1949年间,以“China”“Chinese”在“Full- Text”条件里进行扩充搜索.经过筛选后,共获得有参考价值的英文文献21条(其中外国学者论及的中国图书馆及吁请向中国图书馆界提供帮助的短文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经过对获取的英文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学者刊发在国外的英文文章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学位毕业论文、图书馆学专业论文、国际会议论文暨发言稿和编读来往信函.

2 英文著述的主要类型

2.1 学位论文

当年留美且在美国取得学位的图书馆人发表的毕业论文在美国《图书馆学季刊》(The LibraryQuarterly)刊发的“美国图书馆学生毕业论文目录” 中可以部分查到.1928- 1932 年度和1932-1933 年度该刊收录了美国授予图书馆学学位的五所大学的学位毕业论文目录,它们是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皮博迪学院、伊利诺伊大学和西储学院.1933-1935年度、1935-1938年度和1938-1945年度的几辑又增加了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图书馆学校学习并达到硕士要求被授予硕士学位的论文目录,这之中就包括了我国留美学生严文郁、黄维廉、李芳馥、曾宪三、徐家麟的硕士论文,以及吴光清、谭卓垣的博士论文,详见表2.

2.2 图书馆学专业论文

早期图书馆学专业论文是我国图书馆学者在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术水平的重要体现.1933年裘开明在美国《图书馆学季刊》上发表了《中国的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ies in China),描述了从“大清王朝的皇室藏书”到“北平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北平国立图书馆”,再到“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4]共4 个图书馆的历史和现状,包括各自的藏书状况、组织结构、分类方法、服务设施等,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清代至民国图书馆体系的历史沿革和发展.

1942 年谭卓垣在美国《图书馆季刊》上发表《敦煌遗书的发现及其对中国研究的影响》(The Discovery of the Tun-Huang Library andIts Effect on Chinese Studies),它是敦煌学早期的代表论作之一,体现了图书馆学者扎实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功底.这篇论文从“敦煌遗址和藏品的历史”“中文手稿的主要内容”“敦煌手稿的再复制”“八百年敦煌历史对中国文化的影响”[5]等方面对敦煌遗书的历史和影响进行了论述.

1944 年杜定友在《美国图书馆协会会报》上发表的《图书馆人在战时》(A Librarian inWartime)指出:“在空袭和敌人即刻入侵的威胁下,图书管理员应该怎样做才能救他自己或他的书?两者都重要,但书是第一位的,因为即使到最后一刻,人可以逃脱,而书则需要人的努力.作为一个图书馆员应尽的责任就是保护好这些文化财富,使它们安全地从对战争的威胁中撤离.在这一点上,我失败了很多,留下很多一生的遗憾.事情来得太突然,只有三天,三天的时间,将馆藏约21万本图书和9万本期刊的图书馆从战火中撤离.”[6]这篇文章再次让世界看到了我国图书馆界的真实状况,以及我国图书馆人在战时所表现出来的,包括搬迁、临时开馆、读者服务等图书馆组织与管理方面的专业精神.

2.3 国际会议论文暨发言稿

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学人就有参加国际图书馆界会议的经历,并且发表会议论文.1926年由裘开明与桂质柏合作的《中国的图书馆》(Libraries in China)[7]发表在《美国图书馆协会会报》(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上,它也是第四十八届美国图书馆年会的会议论文.裘开明代表中国图书馆协会,而桂质柏当时在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中文馆藏部工作.文章介绍了中国图书馆发展起源与现状,分为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社会及特殊图书馆三部分,包括各自的藏书量、资金来源、开放对象等,还介绍了我国图书馆员的教育和培训、图书馆的组织结构等.

同样是在1926 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举办的这届年会上,以中华全国教育促进会暨教育部代表身份出席会议的著名教育学家郭秉文发表了演讲《中国图书馆的演变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The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Library and ItsRelation to Chinese Culture),文章登在同期的《美国图书馆协会会报》上.他说:“我很荣幸能够出席美国图书馆协会50 周年的大会.之所以参加这个会议,是因为图书馆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图书馆员和其他行业人们的一个共识.虽然我不是专业图书馆员,但是我完全意识到美国图书馆协会在这个国家图书馆事业发展中所起的推动作用,管理的规范化,公共利益的激励,都使得美国成为现代图书馆的典范.而且,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影响早已超越了国界的范围,它穿越了大西洋,使英国、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都感受到.它也越过了太平洋到达亚洲国家,在日本、中国传播.”[8]同时,他还回顾了中国图书、图书出版、多卷巨制的百科全书的编撰以及公共、私人藏书的文化历史.

2.4 编读来往信函

1912-1949 年,我国战火纷纭,图书馆遭受巨大损失,许多珍贵书籍毁于战火.向国际社会发出求援成为当时的一种呼声,当然也因为一些大学图书馆馆长是留美海归,所以无论私人还是都与美国图书馆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39 年,时任中国图书馆协会执行董事会主席的袁同礼致美国图书馆协会秘书长的感谢信登载在《美国图书馆协会会报》上,信里写道:“我们获悉由美国图书馆界捐赠的,超过一百箱的书箱已运往中国,且还有更多箱书正聚积在华盛顿并将成批运送.这对于被迫迁移到西南地区,在缺乏书籍和期刊的情况下继续工作的中国的大学和科学机构来说,这些捐助将极大的帮助到中国的教育和文化事业.现在我们正对刚收到的第一批三十六箱捐赠进行拆箱,在此表达一下我们的兴奋之情和真挚的感谢.我们计划把美国捐赠的图书作一个目录印制出来,相信这将是中美两国在文化知识上合作的一个象征和纪念,它将是一个对我们所有美国朋友的感激之源,也让你们知道即使战争也无法阻挡科学与教育工作,它将一直在中国坚定的发展下去.”[9]

1938 年,杜定友任图书馆馆长的广州国立中山大学沦陷,同年10月迁至云南澄江,1940年迁回粤北坪石.1940 年12 月,杜定友在给《美国图书馆协会会报》的一封信中表达了感谢之情:“我们遭受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它在图书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但是,我们决不可以被击垮.我们坚定信念,努力重建,我们期待战争的最后胜利,坚信胜利必将属于我们.我们衷心感谢你们在我们不幸时给予的同情,并感谢您的不断的帮助和慷慨的援助.”[10]

1944 年12 月,《美国图书馆协会会报》第12期登载了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校长沈祖荣在重庆致美国东方和南太平洋图书馆合作事务委员会主席的信:Thanks from China,在信中,沈祖荣感谢主席先生以政治家的远见设立了东方和南太平洋图书馆合作事务委员会:“我们认为这是整个美国图书馆界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图书馆共同走向国际图书馆馆际合作工程迈出的一大步.人们将越来越意识到,加速国际间的了解与合作,加快世界前进的进步,图书馆将是一个重要的纽带和桥梁,所有的图书馆员都会认同——最好的图书馆服务必须是与时代进程同步的.”[11]他还以文华校长的身份表达了对美国图书馆协会成员给予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的书籍捐赠的感谢.

3 民国时期的海外发文对我国图书馆界的影响

3.1 让国际社会了解到我国的图书馆事业

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学人与国际图书馆界,尤其是美国图书馆界有各种交流,如发表论文、参加国际会议、与期刊编辑或美国图书馆协会的书信来往,这些都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到了中国.比如,时任中国图书馆协会执行委员会主席的袁同礼于1929 年出版了一本同名为《中国的图书馆》(Libraries in China)的40 页的小册子,收录了4篇中国图书馆学方面的文章,这也是为第一届国际图书馆和书目大会所作.书中回顾了过去十年来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进步,同时纪念中国图书馆协会成立十周年.袁先生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国外的图书馆员了解中国图书馆的情况,因为缺乏足够的信息使得他们无法了解到我们的图书馆业.”[12]他希望随着这本英文小册子的出版,中国图书馆的状况会越来越多地被国外的图书馆界所了解,从而使中西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变得更加密切和有效.

1944 年,胡适在《美国图书馆协会会报》上发表《去认识和理解中国》(To Know andUnderstand China),文中谈到:“美国一些很好的图书馆,*了许多非常出色的中文图书,超过了中国和日本之外的任何*.然而不幸的是,这些书只有少数的汉学家才懂使用,它们对广大的真诚希望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美国人是封闭的.因此,在未来的数十年中,帮助美国公众了解中国及其文化成就的工作,必须通过英文书籍来进行.在中美两国人民在世界各地抗争的时刻,这个伟大国家的人民真的渴望了解他们的中国盟友,美国图书馆——图书馆学祖籍所在,应该为美国人民提供一个更好的了解中国的服务.由图书馆员选择和推荐英文的最好的中国书籍就可以很好地有助于加深两国之间的了解.”[13]由此可见,在民国许多著名学者眼里,图书馆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基地,而图书馆界的发声,可以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的文化.

3.2 寻求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图书馆界的援助

民国时期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因为战争,正常的生活和学术秩序难以得到保障,反映在中国图书馆界的现状就是很多珍贵的书籍毁于战火,图书馆舍被迫迁徙,图书馆从业人员离职、转行等种种变故,那时期中国的图书馆界遭受到了各种难以弥补的损失.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校长沈祖荣曾说:“我们遗憾自珍珠港突袭之后,我们图书馆*的许多珍贵的文学和其他参考书被我的敌人劫掠!以我们目前的实力,我们很难再重新获得我们所失去的.我们当前最急需的是基础参考书籍,图书馆学系列图书和期刊,图书馆学校课程研究,试卷和实践教材,重要的图书馆手册、报告和公告,图书馆学工具,参考书目,参考书和论文,以及所有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公开出版物.我们知道完全获得我们列出来的这些选项可能有难度,我们将非常感谢你们给予我们的,认为对我们有用的任何材料.”[14]

向国际社会,尤其是当时与中国没有利益冲突的同盟国——美国寻求援助,是这些曾在美国留学,又回国任职的图书馆学人如杜定友、沈祖荣、袁同礼等在那个时期为救国而作出的举动.通过他们的四处呼吁,不少国家的图书馆协会及各种组织,包括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给予我国不少的图书捐赠和援助.

3.3 海归学者引领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

在战乱频发、社会动荡、国力孱弱、民不聊生的年代,无论是留美的一代还是文华的一代,一批批有志的学子远离故土家人,负笈海外,艰苦求学,这些留学美国的人士留学之前在国内大多有图书馆实际工作经历,所以他们在“西学东渐”潮流下到美国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学到了先进的美国图书馆学管理理念和讲求实用性的技术方法,并且在各自的毕业论文中均以中国的图书馆业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李芳馥的毕业论文选题是《中国公共图书馆的财务》(Financing of Chinese Public Libraries)[15];曾宪三的论文题为《中国清代编目原则与实践研究(1664-1900)》(Study of Chinese CatalogingPrincipls and Practices in the Ch´ing Dynasty(1664-1900))[16];黄维廉的硕士论文是《中国大学图书馆人事研究》(A Study of Chinese CollegeLibrary Personnel)[17],这篇论文的形成过程大体如是:1935年秋天,黄维廉向国内的35所大学图书馆发放了一份印有63 个问题的调查问卷,其中12所国立大学、3所省立大学、20所私人大学,之中13 所是教会学校.之后收到来自26所大学图书馆的回复,其中8所国立大学,2所省立大学和16 所私立大学,占74.3%.黄维廉通过实证调查写就的这篇毕业论文刊发在美国《图书馆学季刊》上,在谈到做这篇论文的目的时,他写道:“在一个图书馆的组织和管理中最主要的三大要素是:工作人员、书籍和建筑.没有合适的建筑,图书馆无法对公众提供有效的服务;没有书,图书馆不成其为图书馆;但是如果没有合格的图书馆员,再好的藏书也无法为它所需要的人服务.当前中国图书馆运动有了快速的发展,对图书馆员这种新兴职业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但是合格的图书馆员需要哪些知识和能力以及前景却又是模糊的.”[18]所以,他的研究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对现有的图书馆从业人员的现状进行实际调研;另一方面可以在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美国图书馆管理理念制定出一个更好的有关馆员入职资格与职责、任命与晋升、学术地位、薪金报酬、工作条件、员工特权和福利等等的人事制度.所以,他们的这些毕业论文,一方面是在理论上对中国的图书馆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另一方面,也让国际同行通过他们的文章对中国的图书馆事业有所了解.

这些留学美国的图书馆人中的绝大部分学成之后都回到国内工作.民国时期,国立、省立以及著名大学的图书馆馆长很多都出自这两批人,如沈祖荣是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校长,袁同礼是北平国立图书馆馆长,杜定友曾是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裘开明曾任厦门大学图书馆馆长,黄维廉曾任上海圣约翰大学图书馆馆长,戴志骞出任过大学图书馆馆长,谭卓垣出任过岭南大学图书馆馆长.他们将自己对先进的美国图书馆学的所学理论,再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运用到中国图书馆管理的再造革新当中,可以说,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迅速发展,与这些海归的图书馆馆长们的引领是分不开的.

3.4 民国图书馆学人海外发文偏少的原因

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学英文论著在国外主要是在美国发表,发表的总体数量偏少,主要原因有:(1)大多英文文献都是由有英文功底的留学海外的学者写作,而非留学人员相对较少,有的几乎没有英文著述.(2)很多海归图书馆学者学成回国后,从洋人馆长手中接过图书馆领导之棒,多忙于实务,而没有精力著书立说;部分学者转向中国文献学;部分学者转行离开图书馆界,如胡庆生.(3)民国时期图书馆多注重实践管理,并没有对衡量学者的学术水平、职称晋升等有发文的要求.(4)政局混乱时期,图书馆舍、图书、人员变动频繁,保存图书古籍的文化传承成为重中之重,图书馆人无暇进行英文著述.(5)因为战争,与国外学界的联系渠道不畅,导致学术交流较少.

4 结语

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人英文著述发表分两种,一种是发表在国外期刊上的,另外一种是发表在国内出版的英文期刊上的,如当时袁同礼所领导的国立北平图书馆出版的《国立北平图书馆英文期刊汇编(全6 册)》,还有The China Critic《( 中国评论周报》) 、The China Quarterly《( 中国季刊》)、Tien Hsia《( 天下月刊》)等多种国内出版的英文期刊也都有图书馆学者发表了英文著述,如袁同礼、吴光清、黄维廉等.本文只是研究了前者.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目前该类英文论著史料来源的获取还有一定的局限,如在笔者所在的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购买的国外数字资源中,有四个文科类的回溯数据库,其中CambridgeJournals Online 回溯库的“Browse Subjects”里没有图书馆学的分类;SAGE回溯库里只有一种图书馆学期刊;Emerald 回溯库在“LibraryStudies”里收录了33种杂志,但是更多的是关于信息、数字、电子方面的杂志,且最早的回溯年份只到1945 年;JSTOR 回溯库里“LibraryScience”收列了14 种,但回溯到1949 年以前的只有7种,最早的年份是1931年.比如1927年裘开明在美国《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发表的文章《中国的图书馆分类》(Classificationin China)就无法在该数据库里找到原文,虽然《图书馆杂志》是创刊于1876 年的一种美国传统图书馆学的刊物,但数据库却没有收录这本杂志.或许正因为很多数据库回溯的期刊年代不够久远,以及在图书馆学方面收录的范围不够宽广,从而造成了人们在研究民国图书馆学人的诸多传记时,对他们个人的英文著述都罗列得不够完备和齐全.因此,我们尚需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更深入细致地开展对该类著述的搜集与整理,将民国时期杰出的图书馆学者的英文著述更全面更详尽地汇集,对研究我国现代图书馆发展进程和这些博学多才造诣深厚的图书馆学人将有重大帮助.

参考文献

[1] 程焕文. 图书馆精神[M].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78.

[2] 范凡.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出版与学术传承[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29.

[3] 陈英. 基于美国影响的民国图书馆事业研究[D]. 湘潭:湘潭大学,2016:32.

[4] A. Kaiming Chiu. National Libraries in China[J]. TheLibrary Quarterly,1933,3 (2):146-169.

[5] Cheuk-Woon Taam. The Discovery of the Tun-HuangLibrary and Its Effect on Chinese Studies [J]. TheLibrary Quarterly,1942,12 (3):686-705.

[6] Ding U. Doo. A Librarian in Wartime [J].ALABulletin,1944,38 (1):4-5.

[7] Alfred K.M Chiu,John C.B.Kwei. Libraries in China[J].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26,20 (10):194-196.

[8] P. W. Kuo. The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Library andIts Relation to Chinese Culture [J].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1926,20 (10):189-194.

[9] T. L. Yuan. Grateful for Gifts to China [J]. ALABulletin,1939,33 (5):352.

[10] Ding U. Doo. From China[J]. ALA Bulletin,1940,34 (12):730.

[11] [14]Samuel T. Y. Seng. Thanks from China[J]. ALABulletin,1944,38 (12):518-519.

[12] Augustine F. Li. Libraries in China. Papers Prepared onthe Occasion of the Tenth Anniversary of the LibraryAssociation of China[J].The Library Quarterly,1936,6 (3):316-320.

[13] Hu Shih. To Know and Understand China[J]. ALABulletin,1944,38 (1):3-4.

[15] Douglas Waples. Graduate Theses Accepted byLibrary Schools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July 1935,to June 1938[J]. The Library Quarterly, 1939, 9(2):199.

[16] Douglas Waples. Graduate Theses Accepted byLibrary Schools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July 1935,to June 1938[J]. The Library Quarterly, 1939, 9(2):202.

[17][18]Vi-Lien Wong. A Study of Chinese College LibraryPersonnel [J]. The Library Quarterly,1937,7 (3):401-432.

作者简介朱海燕,硕士,任职于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收稿日期2018-01-05

(责任编辑:沈丽霞;英文编辑:杨涛)

简而言之,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经典图书馆学专业范文可作为民国时期和学人和发文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图书馆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新时期图书馆服务模式和实践马玥含 【摘要】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李克强总理大力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公共图书馆在“互联网”环境下应该如何创新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文针对新时.

2、 民国时期武术学术与其 张修昌1,唐守彦2摘要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变革趋于稳定的关键节点,以我国固有武术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在“土洋体育之争”中,找到了“兼容并包、东学西渐”的转.

3、 民国时期特种教育在凉山彝区的组织和活动 马林英摘要民国时期,部分彝族子弟求生存和谋发展的愿望被国民党军统组织所利用,他们以招收成都军校学生为幌子,在“乐西公路”筑训班采取貌似自愿报名的公开方式,通过精挑细选和隐瞒真实.

4、 新时期图书馆管理工作之路径 摘要在现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要对自身进行改革,改变管理的形式 图书馆要改变原有理念来适应整个时代环境,并且要调整业务内容,对服务方式进行优化 在新课改这个环境下,图书馆要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和发展,来.

5、 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者的回顾和展望 韦庆媛摘 要 文章从学者的学术经历、学术思想、学术著述、学术流派、代际划分……方面,回顾和梳理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者开展研究的现状,指出未来研究中,应重点关注完善学者生平经历资料、注重对学者著述阅读的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