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发展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赋予包容性新内涵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发展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25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赋予包容性新内涵,本文是关于发展大学毕业论文范文跟理念和共同体和包容方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内容提要 包容性发展理念是人类进入21世纪后,为了克服现代文明困境而由一些国际组织提出来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而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使得包容性发展理念有了更高的价值定位和更大的逻辑框架,并转化为新型现代文明的重要内涵之一,也为包容性发展理念得到有效落实提供了制度性和组织性基础.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容性发展;制度性基础;组织性力量

DOI: 10.19422/j.cnki.ddsj.2018.07.001

包容性发展是人们为了克服现代文明发展中的根本性困境和不足而提出来的一种新发展理念.但包容性发展的概念要从理念到现实,还需要在更宏大的逻辑基础上,通过相应的战略、机制与组织予以推动.由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方面从构建新型现代文明形态的高度落实包容性发展,使包容性发展概念成为新型现代文明形态的重要内涵,从而提升了包容性发展的境界与意义.另一方面,中国不仅在国内提出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还在全球范围内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而为在全世界范围内贯彻落实包容性发展理念提供了制度性和组织性基础,做出了独特的国际贡献.

包容性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新理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进入到现代之后,在资本逻辑的作用下,科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由此带来生产力空前提高.同时,人的交往方式和生存形态也呈现出全新的内容.生存形态开始从共同体化向原子化转变,生存空间不再局限于传统狭窄地域内,开始逐渐扩张到全球范围.[1] 总之,现代文明的出现使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带来了物质财富的高度繁荣,同时也促进了全球范围内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交往空前密切,人的发展也因此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然而,现代文明的发展是在资本逻辑主导下取得的,因此也存在着许多先天不足.由于资本是逐利的,因此,现展常常为了利润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略了人的发展命题;或者只是关注某一部分人的发展,而对大部分人的发展漠不关心;甚至以相当一部分人的不发展作为前提条件,以保证资本的增值.由此导致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紧张.同时,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累积,罔顾生态环境的承受力,由此带来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紧张.

随着现代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种基于资本逻辑所带来的问题,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伴随着整个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这些问题不断引起人们的反思.在此基础上,以人为中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包括GDP 增长指数、人类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幸福指数在内的全面发展,不断被人们所强调与重视.[2] 因此,进入21 世纪后,以上述理念为主要内容的包容性发展概念就开始被一些国际组织所提出,并被许多国家所接受,中国就是其中最为积极的倡导者.包容性发展理念的提出,实际上是对现代性发展不足和困境的一次反思与纠正,标志着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受到重视,开始推动以资本为中心的发展向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的转变.包容性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一种新发展理念的出现.

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理念,包容性发展虽然受到许多国际组织和相当一部分国家的支持和认同,但要在全球层面得到落实,还应该建构更大的逻辑框架,并需要相应的战略、机制和力量予以推动.而由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相应的推动措施,为包容性发展的落实创造了上述条件.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新型文明形态构建

在现代文明各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人类社会的全球化进程取得了巨大成就,不同国家之间、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特别是现代经济和现代市场,将这种联系推向了十分紧密的状态.20世纪90 年代以来,互联网的出现更是将人类社会的彼此间关系提升到“地球村”的状态,不同国家和不同社会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使地球上的人们有着共同面对的危险、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共同发展的命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总书记不只是停留在对当前以及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状态的描述和哲学层面的思考,而且还在实践层面,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等措施,从而成为中国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具体行动.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不是要建造中国的“后花园”,而是要打造沿线国家的“百花园”,要让世界人民共享中国发展的红利.[3] 同时,在与沿线国家以及其他国家合作互动过程中,我们坚持义利兼得,以义为先,在服务好合作国家的人民和国家发展过程中获得双赢.我们不接受别人向我们输出的模式,我们也不向别人输出中国的模式.[4] 在合作过程中,尊重所在国家的人民和国家的意志,在与世界各国和人民合作过程中,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这就意味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之后,在工业化条件下,以资本为中心,为实现资本最大化,不断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全球化进程.这一方面取得了现代文明的诸多成就,但另一方面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包括殖义等在内的悲惨遭遇.以人民为中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中国人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成果,是在解决中国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理念的基础上,为适应深度市场化、全球化和网络化所带来的“地球村”现象而倡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全球治理和全球发展理念.这就意味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在技术革命背景下,为正在生成的新型现代文明形态而注入的相适应的价值理念,从而标志着面向未来的人类现代文明新的形态进入到全面建构阶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包容性发展赋予了文明性意义

包容性发展是现代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了扬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困境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包容性发展所强调的内容,体现了以人为中心;而由中国所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也同样体现了包括造福全世界人民在内的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因此,包容性发展的理念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有其内在的一致性.

不过,我们还应该看到,包容性发展更多着眼于具体发展的理念,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涉及具体发展,而且还着眼于新型文明形态的构建.这就意味着,包容性发展可以很好地借助和融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使自身拥有更高的价值定位和更大的逻辑框架.而将包容性发展理念纳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框架之内,实际上就是将包容性发展理念转化为新型文明重要内涵之一,从而使包容性发展获得了文明性的意义.

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和落实,使包容性发展从等待资本的自觉转向依靠人民的努力.由于现代文明是由资本的逻辑推动而生成与发展的,虽然人类已经开始对现代文明的发展困境进行反思,并提出包容性发展的理念,然而如果没有寻找到新的推动力量,依然依靠以资本为中心的力量,将只能被动等待资本的自觉才能落实包容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以人民为中心,又重视发挥资本的作用,在扬弃资本先天缺陷的过程中,推动资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就意味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在充分发展现代文明的基础上,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基础上,通过发挥资本的作用,并扬弃资本的不足,来切实推动包容性发展的落实.

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和落实,使包容性发展从惠及某些国家的人民开始扩大到惠及世界各国人民.包容性发展理念在一些国家内部也受到重视并惠及本国人民,但在国际范围内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包容的现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和落实,使得包容性发展的理念不仅可以在某些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得以落实,而且还将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大成果惠及各个国家的人民.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包容性发展创造了制度性基础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和落实,不仅使包容性发展具有文明性的意义,而且还推动包容性发展从观念性倡导走向行动性落实.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使包容性发展不是简单依靠资本的自觉——其往往是非包容性的,而是依靠以人民为中心的各方面力量,从而为包容性发展由理念走向实践提供了逻辑上的依据.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和落实,没有停留在理念层面,而是具有了由中国倡议和推动的明确方案,从而使包容性发展有了现实的推动力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和落实,使包容性发展在全球范围内的实现有了制度性和组织性基础.

在制度性和机制性基础方面,包容性发展理念已经被联合国等许多国际组织写进相关文件,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被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所采纳.这就意味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来推进包容性发展的落实,已经成为国际层面上的一种共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框架内落实包容性发展,具有了全球治理体系范围内的制度基础.

如果说上述的制度性基础是由相关国际组织所提供的话,那么由中国所倡议的“一带一路”建设,就是由许多主权国家基于本国发展需要而采取的全球层面的制度安排和实现机制.由国际组织提出的倡议虽能够体现相关国家的共同意志,但要付诸于实践,依然需要靠各国作为行动主体予以落实;而“一带一路”倡议是由各主权国家基于自身发展而形成的合作,具有更为切实的利益和民意基础.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及其相应举措的落实,已经客观上为包容性发展奠定了共识性和行动性的制度基础和实现机制.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包容性发展提供了组织性力量

任何理念和制度的作用要得以发挥,都必须依靠组织性力量予以落实.因此,践行包容性发展的理念并使得相关制度性基础获得成效,都需要相应的组织力量予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和落实,为包容性发展理念落地与发挥相关制度的作用提供了组织性力量.具体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由中国首先提出,也是由中国积极倡议和推动的.这就使得中国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框架下,践行包容性发展理念的最重要的国家组织力量.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跃升,在全球范围内推动践行包容性发展理念的组织性动力就会大大增强.二是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形成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一系列国际性组织.这些国际性组织成为推动包容性发展理念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框架内得以落地的重要国际性组织力量.三是由中国提倡并主办的“中国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启了通过构建新型政党关系促进新型国际关系格局形成的新篇章,进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新的国际关系机制.这就使原来仅仅局限于国内空间的政党,开始走向全球空间.由于新型政党关系是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形成的,这就使政党也成为推动包容性发展理念落地的组织力量之一.四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人民为中心的,而人民的组织化形式就是社会.因此,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必然有更多的社会性组织力量参与其中.而包容性发展理念的落地,还将获得来自各类民间社会组织力量的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配合和支持.

结 语

包容性发展理念是人类进入21世纪后,为了克服现代文明的困境而由一些国际组织提出来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而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使得包容性发展理念有了更高的价值定位和更大的逻辑框架,并转化为新型现代文明的重要内涵之一,也为其得到有效落实提供了制度性和组织性基础.上述这一现象的启示是,作为推动新型现代文明形态生成的参与者与引领者,中国的实践和理念,可以对现有的各类国际层面的观念和认识注入新的意义和新的内涵,从而成为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新型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参与和引领方式.

(作者系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苏童)

上文评论,本文是一篇关于发展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理念和共同体和包容相关发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后苏联空间的传播和认同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的提出,是在世界权力由西向东转移之际中国话语的一次创新,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和为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亚洲到世界、从现实世界到虚拟空间,总书记已100多次提到&ldq.

2、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辩证统一性 〔提 要〕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的理论创新,蕴含着丰富的辩证统一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从国家利益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权责平衡、原则规范、价值.

3、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中国国际话语的历史穿透力 2018 年1 月23 日至26 日,主题为“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的世界经济论坛2018 年年会在达沃斯举行,呼应了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 年年会上提出的构建人类命.

4、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路径 内容提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总书记对当今世界性质和人类未来走向的重大判断和指导新时代中国外交的行动指南 对于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问题,学界形成了外交路径论、发展路径论、综合路径论三种观点 .

5、 人类思想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观照和哲学 口郝雨沈亚文“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哲学史以及人类思想文化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文化内涵及意义极为高远丰富 这一思想主张在今天的提出,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思想流脉,是一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