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校园暴力论文 校园期刊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大学生校园安全论文 校园杂志 校园好听的期刊名字 关于校园暴力的文献综述 校园暴力开题报告 中日校园暴力论文 校园暴力3000字论文 小学校园暴力论文 校园暴力的法学毕业论文

校园暴力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跟高校校园暴力预防机制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校园暴力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23

高校校园暴力预防机制,该文是校园暴力方面有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跟校园暴力和高校和预防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摘 要:高校校园暴力行为正严重威胁着我国的高校校园安全,其影响之恶劣也为我们的和谐社会增添了很多不稳定因素.本文将从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方面对高校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加强高校思想教育强度,提高思想教育实效性,加强大学生法治观念培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自身素养和转变德育理念等方面研究对高校校园暴力现象的预防机制.

关键词:校园暴力;高校校园暴力;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7-0129-02

2016年12月18日,齐鲁师范大学一名大二女生*坠楼,该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经过调查,警方向社会公布该女生为自杀,但大多数网民认为此案疑点重重,猜测此事很可能与校园暴力事件有关.事实上,近年来高校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因此提及校园暴力,很多人反应十分强烈,例如2004年发生的马加爵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但现在提及仍令人心生恐慌.由此可见,校园暴力的阴影不仅对高校学生的人身健康和学习氛围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而且严重威胁了高校校园安全.

一、高校校园暴力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将暴力定义为:“蓄意地运用躯体的力量或权力,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益的剥夺.”此定义将暴力结果限定为“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益的剥夺”,相对来说比较宽泛,囊括了暴力对人所造成的所有危害后果的可能性,是目前为止对于暴力最为科学的一项定义.

广义的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高校校园内及校园外的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在这里要强调一点,即校园暴力与校园欺凌不同,我们可以认为校园暴力是校园欺凌行为的升级版,其危害后果更为严重.本文以高校校园暴力行为为研究对象,探究高校校园暴力的成因和预防机制.

二、高校校园暴力成因

(一)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我国的传统教育极为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从而忽视了从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乐观积极的心态.作为家长而言,更有可能在把精力放在学生学习成绩和自己工作的同时忽视对学生心理变化的关注.

家庭不良环境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家庭作为学生的第一成长环境,父母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往往不能重视自身行为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其次,我国存在不少贫困、暴力等特殊家庭,根据全国妇联的统计显示,我国有24.7%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有的学生因从小适应这种用暴力争取话语权的习惯,长大后产生了用暴力解决问题的不良倾向.因此,家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或过于溺爱,或关心不够,导致因为家长不合理的管教行为使学生产生不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不良观念长期存在,故而外化于行,产生校园暴力行为也不足为奇.

2.学校环境.中国法院网发布的2013到2015年各级法院审结生效的100件校园暴力刑事案件中,针对人身的暴力伤害案件比例最高,其中,故意伤害罪占57%、故意杀人罪占6%、寻衅滋事罪占10%、性侵与侵财犯罪各占12%、聚众斗殴罪与绑架罪分别占2%和1%[1].发生了如此严重的人身伤害行为,体现出暴力事件的发生与校方的不作为有最直接的联系.现实中校方为了息事宁人,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想法,没有将学生反映的学生内部矛盾进行足够的重视,结果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导致更加恶劣的情况发生.试想,如果齐鲁师范大学能够及时发现和重视学生之间的争吵行为,或者能够做好足够的安全防范措施,是否能够阻止惨剧的发生呢?

3.社会环境.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和完善的重要时期,在大学学习阶段,大学生个体往往产生对人生规划的迷惘阶段,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这个阶段,大学生们存在着迫切想要接触却又害怕接触社会的矛盾心理.

现代社会,想要接触更多的信息,最简便的途径便是上网.对于大学生而言,且不说网络游戏和动漫影视等暴力影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单是网络信息真实性的辨别就足够难住他们了.事实上,几乎没有人具备完全辨别信息真伪性的能力.虽然我国对于增加社会正能量的工作乐此不疲,但网络上的负面消息和评论层出不穷,而负面能量的增加会减少正能量的传播强度,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每当我们打开网络评论时满眼都是负能量的现状.这样的现实生活导致了我们如今的社会不仅不能与“礼仪之邦”相媲美,反而有进入“戾气时代”的危险,不良的社会风气正在侵害大学生的心灵.

(二)个人因素

高校校园暴力行为的个人因素主要包含个人认知失调和承受挫折能力差两个因素.首先,大多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的一刻从事事依赖父母的家庭中心角色突然转变为一个淹没于众多优秀学生的独立个体,自己不再是家庭、班级甚至是学校的中心.这样的变化使大学生们感到极大的无助和恐惧感,甚至对未来的人生充满了不安和恐惧,而这种不良情绪的长期积压也有可能使人处于崩溃的边缘.其次,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使得独生子女数量庞大,家长溺爱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使得有的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很差,缺乏快速重建自信心的能力.“研究表明,如果大学生个体受挫折后不能通过一定的方式发泄内心的不满,那么挫折经历往往会增加暴力行为的可能性.”[2]

三、高校校园暴力的预防机制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同志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校,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学习阶段.这一阶段要用思想政治教育来为其保驾护航.那么,如何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呢?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年轻化.第一,与大学生年龄差距较大的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往往不能充分了解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而同龄人则会更好地理解并为他们遇到的问题提供更有效的建议或解决方案.第二,中老年教师往往更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年轻教师则不会给他们太大的心理压力.第三,更小的年龄差距会平衡师生之间的上下关系,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的同时也会令大学生们敞开心扉,更有效地处理各种矛盾关系,免于发生校园暴力事件.

其次,坚持以情感人与以理服人相结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纯粹的理论知识灌输往往显得尤为枯燥,而如果教师在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掺杂着情感熏陶,则效果往往会好很多.此外,坚持以情感人与以理服人相结合的做法,更容易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教师不仅有传道授业的职能,他们还能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指明正确的路,使学生们未来在与社会接触中更加游刃有余.

再次,坚持广泛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大范围的传授书本知识的教育模式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某些正在经历某些困惑的学生来说,适当的个别或小团体的辅导更重要.校园暴力往往是由一些小事日积月累,得不到有效解决而发生的,例如宿舍矛盾.思政教师或辅导员往往会忽视这种“小矛盾”的危害性.长此以往,欺人者恒欺人,被欺者恒被欺,或有朝一日“走投无路”成为加害者.所以,尽早地进行重点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校园暴力现象扼杀在摇篮中,是预防高校校园暴力的有效方式.

(二)加强大学生法治观念培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绝大部分大学生在大学入学时已满18周岁,他们不会再享受到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换言之,他们将承担全部的法律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因此在此时加强对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让他们了解到法律的底线在哪里,违背法律的后果是什么,不仅对树立和强化大学生的法治观有重大意义,更对违法行为产生强大的威慑力.

要加强大学生的法治观,首先应当开展并完善法治教育课程,在大学课程中增加法学基础教育为其必修课程,以体现国家和学校对加强法治教育的决心.其次要加强和完善立法并落实,对高校校园暴力有专门的处罚原则和模式,不仅是为了对犯罪行为的预防,更是为了保护大学在校生的安全.

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尽可能有效地开设一些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课程,完善高校心理辅导室并加大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以免心理健康辅导室只是成为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另外,思想政治辅导员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对于自己所产生的负面情绪进行有效的宣泄,进行情绪的自我平衡和积极的心理暗示.

(三)提高大学生自身素养

许多高中教师对学生灌输的观念是大学生活有多么轻松和惬意,加之大学考入难而毕业易,导致许多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时期对自己要求过低,行为上过于懒散.而校园暴力的发生通常是需要精力和时间的,可以认为,校园的欺凌者通常是“太闲”.因此,如何增加大学生们的课内和课外活动,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成为解决校园暴力的又一有效途径.

学校和学院可以组织一些活动,用各种方式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可以增强同学之间的友善关系,以便分散大学生的多余精力.最重要的是,任课教师应当负起责任,注重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做出规划并鼓励他们为之努力奋斗.应当注意,适当的目标树立可以给学生以积极的行动表现,但如果发现目标的设立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则应当及时进行目标的矫正或补充.

(四)转变德育理念

预防高校的校园暴力行为,应当从小将德育放在思想教育中最重要的位置,然而,新中国成立短短几十年,教育正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应当借鉴许多国外学校的做法,转变德育理念.“许多国外高校依据新时期本国社会发展需要,转换德育理念,其中民族精神的培养成为高校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3]我们应当将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包括幼儿园),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和加强“同胞”的概念,这样,从小培养的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人的博爱之情使他们必然不会做出像校园暴力之类的恶性行为,校园风气必将和谐.

高校校园暴力危急的形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有效措施防止这一类恶性事件的发生.因此应当注意的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应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希望通过以上预防机制研究,能够给以启示,从而形成高效、立体、全方位的高校校园暴力预防体系,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些许贡献.

参考文献:

[1]沈亮,杜国强,冉容,赵俊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校园暴力案件的调研报告——完善制度强化治理有效遏制校园暴力[N].中国法院报,2016-06-02.

[2]王炳芳.浅析大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成因[J].安康师专学报,2004(4):100-102.

[3]李朝祥.国外高校德育发展的新趋向及启示[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3(3):113-118.

评论:该文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校园暴力和高校和预防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校园暴力本科毕业论文校园暴力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校园暴力预防基于中日校园暴力起因的对比分析 李吉桢(天津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天津 300387)摘要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未来 近年来,我国校园暴力事件中的很多施暴者将其施暴过程录制成视频上传、分享.

2、 关于构建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机制 文 杭 瑛摘 要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是确保高校安全稳定、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必要手段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办学的日益社会化和开放化,引发了诸多校园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带来.

3、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暴力预防策略 陈晓玲 师步越 王润存【摘 要】当前的中……职业教育对学生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劳动技能型人才,招生也转变为几乎不设门槛的登记入学,所招录学生大多数学习能力较差,文化基础知识薄弱,较多一部分学生行为习惯和纪.

4、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路径探究 摘 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出诸多复杂的特征,影响高校网络舆情研判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高校网络舆情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高校作为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场所,必须创新管理机制,善于利用数.

5、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馆员培训机制探究 文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 候立杰【摘要】在当代图书馆转型的过程中,培养具有开阔视野、新型知识结构与创新发展能力、适应知识服务与新型图书馆发展要求的新型图书馆员已成为每个图书馆面临的重大问题 本文分析了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