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校园暴力论文 校园期刊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大学生校园安全论文 校园杂志 校园好听的期刊名字 关于校园暴力的文献综述 校园暴力开题报告 中日校园暴力论文 校园暴力3000字论文 小学校园暴力论文 校园暴力的法学毕业论文

校园暴力相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与国内校园暴力问题述评类论文范文素材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校园暴力论文 发表时间: 2023-12-29

国内校园暴力问题述评,该文是校园暴力类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和校园暴力和述评和问题研究类毕业论文范文.

王国明2 付洪1

(1.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071;2.中国民航大学党委组织部,天津300300)

【摘 要】近年来频发的校园暴力以其“手段非人化”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学界对此也予以深入的探索.对1996-2016年“中国知网”关于“校园暴力”问题的研究数据分析表明,目前的研究现状落后于形势发展和社会现实需求.本文对校园暴力的内涵、特点、成因和治理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并且对校园暴力的整体发展趋势和研究趋势进行了前瞻.一方面为后续研究提供资料积累,另一方面为各方处理校园暴力事件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国内;校园暴力;述评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166(2017)05-0035-08

doi:10.3969/j .issn .1003-0166.2 017.05.008

近年来,借助于网络平台,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日益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中,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近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此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2016年11月1日,教育部更是联合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等九部门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由此,校园暴力问题的严重性可见一斑.

1校园暴力研究文献简析

本文以1996-2015年“中国知网”文献检索数量为数据蓝本,对校园暴力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

从表一可以看出.关于校园暴力问题研究文献的检索数量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某种程度上显示出学界对该问题的关注度日趋提高,高度契合了社会的现实需求.同时也彰显了学者的责任感和敏感度:虽然对校园暴力概念至今没有形成权威界定.但表一显示出学界中校园暴力概念的使用率要远高于校园欺负、校园欺凌和校园霸凌等相近概念,校园欺负、校园欺凌和校园霸凌等近5年才开始显见于学界.

从表二可以看出,将我国学术研究总体发展水平考虑在内,关于校园暴力问题的研究则增速明显略缓,远无法满足形势发展和社会现实需求,提示当前和今后校园暴力问题研究任重而道远.汪敏基于中国知网1990-2015年关于校园暴力的研究数据认为,近15年来校园暴力研究成果快速增长,说明了校园暴力问题正从社会焦点向学术焦点转化[1].只有不断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总结,提升到理论高度,再以系统化的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经过如此的循环往复,才能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达到新的高度,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从表三可以看出,2014年前对校园暴力问题的研究除2010年有一个明显增长外,其余年份则相对平稳;2015和2016年增速明显,尤其是2016年,远远超过往年的发文量:这种增速可能与当年发生的现实事件和国家的重视程度高度相关,要想有效推动校园暴力问题的解决.则需要对此的持续关注而不能仅仅依靠阶段性的热情.

基于上述认知和现实需求.有必要对校园暴力问题的研究现状做一述评,一方面为后续研究提供资料积累,另一方面为各方处理校园暴力事件提供经验借鉴.何谓“校园暴力”?校园暴力的病灶到底在哪里?校园暴力发展趋势和研究趋势如何?

2校园暴力的内涵

“校园暴力”一词虽在媒体、杂志和文献中被愈益频繁的使用,但迄今为止依然是众说纷纭.有的默认字面含义直接展开论述,有的根据自身的视角和理解予以界定,不论是界定还是未界定的,综合起来看,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使用.

1)很多媒体甚至学者在使用它时,根本不予以明确的界定.这种情况多见于报纸和杂志上的调研类、时评类、随笔类文章,这类文章对概念的使用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随意性和模糊性.无明确的内涵界定,对文章的理解要通过关键词和前后语境.埃米尔·迪尔凯姆在《自杀论》中谈到类似情形造成的困境时说道:“某些不同范畴的事实被不加区别地归人同一个类别,或者性质相同的事实被冠以不同的名称圈”.且此类文章对事件的描述性内容多,而缺少对事件的深层次挖掘和理论探讨.

2)有些学者将校园暴力完全等同于校园欺凌或校园欺负. 国内多用校园暴力( campusviolence). 国外一般称作校园欺凌或欺负(schoolbullying).但笔者以为,如果仔细分析,二者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欺凌或欺负从词义上看有一种强对弱的关系,是单向度的,而暴力可能是单向度的,也可能是双向度的,更特殊一点甚至可以是自我的,其内涵更加广泛.

3)校园暴力的定义之争,实质上乃是校园暴力的构成要件之争,对构成要件及其范围的不同界定,形成对这一概念的不同认知.姚建龙从主体、地域、行为方式和危害对象的角度认为,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中小学、幼儿园及其合理辐射地域,学生、教师或校外侵入人员故意攻击师生人身以及学校和师生财产,破坏学校教学管理秩序的行为.刘焱、李子煊在拓展主体和地域的基础上从危害程度的角度分析,认为当前我国校园暴力的概念是指,发生在各类型学校校园内部及有限辐射地域,师生、其他工作人员或校外进入人员采用达到一定恶性程度的暴力方法攻击他人人身或财产,学校财产或严重破坏校园教学管理秩序的暴力现象.王鹏飞使用取代传统“校园暴力”称谓的更全面的“涉在校学生暴力行为”的称谓,指发生在校园内外的,针对在校学生或在校学生实施的,造成一定的身体伤害、财产损害或者精神伤害后果的各种形式的暴力行为.相较于其所谓的传统称谓,地域进一步扩大,并且将精神伤害涵盖其中,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对校园暴力内涵界定的层层递进的关系.孙振军同样认识到精神危害的严重性.指出它往往是潜在的、与被害者相伴终生的,甚至能改变、决定一个孩子对人生、对教育的看法,从而派生出一系列对社会、对他人的仇视心理.

综合以上观点,本文对校园暴力的内涵形成了以下几点认识:1)校园暴力的角色体现.主要包括施暴者、受害者、围观者.施暴者又包括主体施暴者、协助施暴者和被动施暴者.三点值得注意:一是被动施暴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受害者,参与事件可能出于胁迫而非本心:二是从单一事件来看,较易区分施暴者和受害者,但若从一系列连贯事件看,二者的界限就没有那么清晰,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全面了解情况,否则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可能促使事件恶化:三是围观者在事件发展过程中可能有意无意的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目前网上的视频中,周围的喧嚣刺激了施暴者的暴力,同时也不同程度的加重了受害者的心理创伤.2)校园暴力主体.不应当仅指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同时应当包括师生之间、校外人员(与校内师生有关联性、与在校师生之间所实施的暴力行为,本文倾向于将自我的暴力也包括在内,如自残、自杀等.3)校园暴力的地点.虽然前提冠以校园,但实际由于校内受到相对较强的监管,暴力程度高的事件发生在校内的可能性反而小于校外,一般以校外的约定地点为主.

3校园暴力的类型和特点

3.1校园暴力的类型

彭拥兵按照主体对象要素将校园暴力的类型划分为学生之间学生家长对教师、教师对学生、社会人士对在校师生、学生对学校和师生财物、学生对社会人士人身及财产六种.梅志罡、汤志超研究发现校园暴力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八类:1)同学间的小纠纷;2)恃强凌弱,发泄不满;3)好斗好胜心理;4)索利型;5)报复型;6)与异往过程中出现的异常行为;7)狂型;8)充当社会黑恶势力的代言人以牟利圈.阙政、刘绮黎通过文字和图画将校园暴力具体化为六类:1)肢体方面的推、踢、殴打、抢夺财物;2)关系方面的排挤同侪、散播不实谣言;3)言语方面的讥笑、谩骂、言语刺伤、取绰号、威胁恐吓;4)性方面的取笑性取向、取笑性征、性骚扰、性侵害;5)网络穷面的获得他人隐私、通过网络社交媒体散播不实谣言;6)反击型方面的受虐后反击欺负他的人、受虐后欺负比他更弱势的人[9].

3.2校园暴力的特点

杨伟荣认为,青少年暴力事件之所以层出不穷,是因为在固有疑难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新的困境,他所谓的新困境也就是新特点,主要在行为趋向、行为方式、行为心理、行为主体、行为辐射等五个方面表现为低龄化、极端化、“病态化”、非单一化和网络化.黄行福早前就精炼的指出三大特征,除施暴主体低龄化外,还包括群体攻击和与社会密切相关.群体攻击的特征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戴维?迈尔斯在研究群体影响时指出.群体有社会助长和懈怠作用,社会助长引发唤起状态,社会懈怠导致责任扩散,一旦二者结合在一起,“常规的约束就会变小,后果可能令人震惊”.刘黎明在中国法院网上发文对校园暴力的特征做出了较全面的总结,并初次使用了“施暴手段非人化”的陈述131.

杜立认为,当前的显著特征是女生的积极介入.李琳更进一步强调了校园暴力中女生的主体性,并总结了三点特征:1)起因一般为日常琐事;2)行为方式表现为聚众性、性和持续性;3)会对受害人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秦秀清认为校园女生暴力除具有性和持续时间长的特征外,一般还和性有关r161.

刘宪林、李振林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园暴力还出现了“互联网+”的时代性特征,他们所谓的“互联网+”模式是指校园暴力实施者或围观者将受害人被欺凌的图片或视频上传至网络予以公开传播,由此使得校园暴力演变为网络暴力,其迅速传播和易被模仿两个特征将危害进一步扩大化.校园暴力在现实和网络间的互动关系和运行规律,也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这更多的体现出时代性的要求.

张雪梅从校园暴力的形式、要素、危害以及原因等多方面对其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1)主要表现为打架斗殴、敲诈勒索、辱骂、拍裸照等违法行为;2)初中阶段暴力行为最多;3)施暴地点以学生宿舍和教室为主;4)女生施暴行为应引起足够重视;5)造成身心伤害,甚至会引发违法犯罪[18].

4校园暴力的成因

恩格斯在论述历史的创造过程时指出,历史是不以我们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而是无数力的平行四边形形成的合力的结果191.将其运用于对校园暴力问题的分析,同样适用,校园暴力的形成过程中,个人、同辈群体、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每个因素都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又不单独起作用,是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各种力的一个“合力”.但郭立场认为,由于没有明确落实到人、具体到事的报告、干预和疏导机制,各方都普遍抱有集体的“责任摊薄”心理,都有责任异化为都没有责任,都不愿主动站出来担当责任.有的研究文章选择面的论述,强调研究的整体性,有的则选择点的论述,强调研究的深入性为减少重复,本文从点人手进行总结.

1)从个体的角度看:瞭望新闻周刊2004年第47期关于暴认为力文化诱发校园暴力的文章中.孙智俊说道,青少年表现出来的缺乏控制力,感情用事,攻击欲等行为的本能驱动力,与暴力文化存在某种顺应关系,并且积淀了暴力心理基础l21].学者汪琪的研究还显示,学生的暴力认知、情绪控制、自我意识、沟通能力和偏差行为均对校园暴力行为产生影响l221.实际上,年龄、性别、性格等因素都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

2)从同龄群体角度看:郑杭生将同龄群体定义为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的结成的社会群体l231.王琳、谭丙华认为.同辈关系在青少年时期的关系网中是最为重要的情感支持与意见引导的力量,更容易发展出亲密、分享、合作等积极的友谊幽.梅志罡、汤志超同样认识到同龄群体的重要作用,对个人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同时群体规范和价值判断也是个人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参照系.旁观者作为目前校园暴力的重要角色,其主要来源于同龄群体,宋雁慧对校园暴力旁观者进行研究综述时指出,旁观者不仅仅是一个消极的看客,通过他们的作为和不作为.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校园暴力是否发生和怎样发生,甚至可以影响到其持续性和烈度.

3)从家庭的角度看:家庭作为孩子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家庭为孩子后续发展描绘了底色,离开了家庭教育,或者家庭教育不足,或者家庭教育失当,那么孩子选择暴力的可能性极大.胡琨在其关于家庭对初中生校园暴力行为的影响的实证研究中指出,家庭结构、家庭子女数量、父亲职业以及父亲受教育程度对初中生校园暴力行为具有显著性影响,贡献率为24.8%关颖从家庭教育方式的角度认为,父母教育中的暴力倾向会影响孩子的脾气秉性,当遇有人际关系不如意或外界不良刺激时,易产生攻击行为.长期以往,甚至会形成暴力倾向的人格特质.在家庭里,暴力的结果往往是新的暴力.

4)从学校的角度看: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学校多重视学习,缺乏情感的沟通.孙云晓从教育内容的视角认为,生命教育的缺失,会使他们在暴力行为出现的时候无所顾忌,而如果生命教育到位的话,他们会对生命怀有敬畏,任何一个生命都会有敬畏,我再不喜欢这个人,我不能伤害他的生命,我没有权利伤害他的生命,这就是一种生命教育的结果.胡童从学校的教育方式的视角认为,当学校持续地对暴力学生施以粗暴的训练方式或体罚的,不但无法抑制学生重演同样的暴力行为,还会使学生对学校产生敌意和疏离感.从化解手段的视角看,专门设置课程、配备专业师资、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的学校并不多,即使是开展心理教育和服务的学校,也存在人手有限、缺乏重视难以普及的问题.

5)从政府的角度看:张爱军通过罗尔斯《正义论》的理论视角认为,校园暴力的根本成因是制度出了问题.有什么样的制度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家庭.制度对社会、家庭起着决定性的第一位的作用.是制度没有把生命放在一个神圣的位置上来对待,才导致整个社会、家庭对生命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方芳从法律的视角认为,由于立法的滞后与缺失以及执法不严等因素,导致校园暴力未上升到法律层面,长期停留在道德层面,低犯罪成本无形中产生了放纵作用.戴维·迈尔斯在谈到攻击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时也指出,像很多社会行为一样,当看到别人表现攻击行为并没有受到惩罚时,我们会习得攻击行为.储殷认为由于制度建设并没有跟上快速变化的社会事实,从而造成了在“校园暴力”现象中,较为普遍的法律缺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未成人违法犯罪的主观恶性估计不足带来的刑事责任缺位;(2)对校园暴力的社会危害性估计不足带来的保护缺位;(3)对校园暴力治理资源投入不足带来的纠治缺位.

6)从社会的角度看:由于校园暴力多发于具有学生身份的青少年中.我们常常会忽略其社会镜像,而简单的将其归结为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这不利于究根溯源,从而制定系统的解决方案.关颖认为,现在的孩子是与电子媒介一起成长起来的,他们一出生就生活在电视、互联网等各类电子媒介的包围之中.他们从中开阔了视野、得到娱乐、受到教育,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许多“儿童不宜”的东西,其中暴力行为被成年人编导成孩子喜闻乐见的内容广为流传.上网的时间、地点、目的、对上网的态度等均与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存在明显相关.

7)还有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综合观点:我国学者李长伟列举了下列几条校园暴力的成因:1)中国教育史上的体罚传统;2)虚拟世界的教育负功能是校园暴力的助推器;3)教师软件、硬件的缺失是校园暴力的内在之源l361.新馨通过一个国际性的调研项目,将造成校园暴力的原因总结为9条,主要包括:1)家长的暴力;2)家境极度贫困;3)缺乏良好的教养;4)文化水平低;5)渴望受到激励;6)容易陷入心理压抑;7)同辈群体有暴力倾向和社会压力;8)移民难以融人社会;9)媒体的影响.

5校园暴力的治理

1)从家庭的角度看.张美英认为父母要懂得青少年青春期发育的规律.对孩子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生理、心理现象给予正确引导38].能区分哪些现象是正常的,哪些是需要干预的,干预要注意方式方法,适度增加感情的投入,平等对话.并要以身作则,让孩子生活在轻松、和谐、愉悦的环境中,孑L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孩子的很多不良行为习惯都是从父母身上习得的.

2)从学校的角度看.阳荣威认为,任何文明社会,防止暴力事件的手段不外乎两种:一是通过感化、教化,培育人性中的善良品质,遏制恶念:二是通过法律惩戒产生强大的威慑力.学校能够做的就是通过情感教育来防治校园暴力.(1)改变教育观念,推进情感教育;(2)心灵的沟通是情感教育的基石;(3)将情感矫治和情感发展结合起来;(4)用团体方式进行情感教育l391.宋晔结合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阐述也认为,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是通过频繁的心灵对话完成的,校园内“具有高度情感素养的教师,会根据眼神流露出来的对思想、感情和感受的反应,感觉到人的内心世界”,并在这样的前提下“教会学生用心灵去感受别人的内心世界”,教师的关怀会成为学生的体验,学生在这样的感受中生长为具有*性的主体.宋雁慧根据学校暴力的发生率分为三个层级:第一级不严重的绿色安全学校;第二级比较严重警告学校:第极为严重红色警戒学校.在学校安全分层的基础上,将校园暴力的防治措施也分为三类:对一级,以普通的预防措施为主,即只需要采取基本的安全防治措施就可以;对二级,除了普通的预防措施外,还应当采取选择性预防措施:对,除上述两类措施外,还应当重点采取指向性预防措施[41].

3)从政府的角度看.周松青在对中美校园暴力法律规制比较的基础上认为.在针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立法精神上,中国的立法精神以教化为主,惩治为辅,保护性立意占据主导地位.美国的立法精神以惩罚为主,教化为辅,并受到惩治犯罪公共政策宽严波动的影响[42].失之于宽,成本较低,难起威慑.失之于严,有违初衷.实际上我们应当根据形势的需要,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宽严相济方为治本之策.佟丽华认为要通过家庭教育立法,将家庭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通过政府提供的各种公共培训,提高父母的家庭教育能力431.方芳也认为,只有从法律上构建校园暴力防治体系,明确规定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法律程序与法律救济,才能切实解决校园暴力问题,预防青少年犯罪.一方面,通过修订已有法律,完善现有立法;另一方面,可以制定出台专项法律,有针对性地规制校园暴力行为.从立法内容上来说,一是要明确各方职责,一旦失职要追究法律责任.二是要明确应对措施及处理程序.三是要明确对施暴者的惩戒措施和处罚程序,同时给予受害者充分的救济渠道.江畑颐、李凤津、吴玉萍等人认为,应当加强法院与学校的沟通、协作,通过庭审观摩、模拟法庭等方式带给未成年学生最直观的法治教育.增加他们的法律知识和守法意识.建议法治教育的重点向学校和家长倾斜,特别是组织现有教师参加法律知识专业培训,提高教师法律素养和法律知识水平451.

4)从社会的角度看.刘海明认为媒体应在下面两项有所作为,对一个事件进行追踪报道,让施暴者受到法律的惩罚.警示其他人不敢轻易伤害幼儿和中小学生,同时避免因为报道给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许诺则通过对《南方周末》在校园暴力事件报道中做法的具体分析,认为应当学习其在处理此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1)会“关怀”的报道者;(2)有头脑的观察者;(3)有正义感的批判者;(4)理性的建设者471.杨岭、毕宪顺认为社会可以在以下六方面有所作为:(1)公众舆论导向;(2)社会文化防控;(3)社会秩序重构;(4)社会协同教育;(5)增强社会支持;(6)社会治安营造.

5)从国外的经验看.吕君从韩国校园暴力应对政策中得到四条启示:(1)推行政府主导的校园暴力应对政策,明确细化各方职责;(2)设立咨询中心,配备专任老师;(3)增强各方治理合力;(4)建立系统化的防治体系[49].杨益琴从美国校园暴力应对政策中得到启示:(1)健全校园安全的法规政策;(2)加强社会文化的控制性预防工作;(3)加强学校德育;(4)重视教师培训;(5)完善预防制度;(6)设立咨询机构;(7)发挥家校合力50l.尹琳从日本校园暴力应对政策中得到五条启示:(1)制定相关法律,为治理提供法律依据;(2)增强各方合力,建立长效机制;(3)完善心理咨询,建立警民联络机制;(4)加强学生的规范意识;(5)针对问题严重的学生设置矫正的辅助设施[51].史景轩、王印华从日本教育的矛盾与冲突的角度总结出四条经验:(1)每年开展校园暴力现状的调研并公布统计数据;(2)明确教育的真正目标;(3)建立健全应对体制;(4)增进师生间的互信感521.

6校园暴力的研究趋势

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对于校园暴力问题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和理论探索,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但由于此项研究起步较晚.在内容的广度和理论的深度上还都亟待加强.

1)校园暴力的整体发展趋势.一是在缺乏对校园暴力影响因素的清晰认知和制定系统性的治理措施的前提下,未来一段时间内,校园暴力问题可能会进一步的严重化和恶性化.甚至可能呈现加速演化的趋势,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及校园的和谐稳定.不过长远来看,校园暴力在各方尤其是国家的愈益重视之下,应该会得到有效控制.二是严重的校园暴力可能成为引发校园群体事件的重要诱因,尤其是校园网络群体事件.目前,学生都是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网络已经融入他们的血液,成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追求更多的话语权,拥有议程设置能力,对主流舆论的解码也呈现多元化趋势,网络预防引发校园群体事件的重点领域.

2)校园暴力问题的研究趋势.一是研究视角的拓展.校园暴力形态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决定了该问题的研究必须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所以,各学科的介入性、学科间的联动性会不断加强.二是研究方式的协调.目前关于校园暴力问题的研究仍集中于理论研究,缺乏实证研究,缺乏定量分析.提出的对策缺乏后续的效果追踪、评价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出于种种原因,研究人员一手资料获取不足,经典个案止于事件报道,缺乏深入的分析.三是研究范围的细化.农村和城市,中小学和大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泛泛的研究提出的策略的可行性会大大降低.以农村为例,中小学留守儿童的数量远远高于城市,但他们相对城市来说熟识度高、联系更加紧密,这些因素应当如何考量,权重如何,都对我们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大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更加丰富,思想和行为更加成熟,关注点和兴趣点更加广泛,相对中学生来说,他们呈现怎样的特性.口

此文结束语:上文是关于校园暴力和述评和问题研究方面的校园暴力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校园暴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校园暴力预防基于中日校园暴力起因的对比分析 李吉桢(天津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天津 300387)摘要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未来 近年来,我国校园暴力事件中的很多施暴者将其施暴过程录制成视频上传、分享.

2、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暴力预防策略 陈晓玲 师步越 王润存【摘 要】当前的中……职业教育对学生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劳动技能型人才,招生也转变为几乎不设门槛的登记入学,所招录学生大多数学习能力较差,文化基础知识薄弱,较多一部分学生行为习惯和纪.

3、 高校校园暴力预防机制 摘 要高校校园暴力行为正严重威胁着我国的高校校园安全,其影响之恶劣也为我们的和谐社会增添了很多不稳定因素 本文将从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方面对高校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加强高校思想教育强.

4、 多维度和范式转换:国内关于治疆述评 【摘要】近十几年来,中国大陆学界在关于“治疆”问题的探讨上呈现出多维化的研究趋势,而台湾地区的相关研究也日渐多元化与客观化 此外,两岸学者在一些具体问题的认知上逐渐趋同 国内关.

5、 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了解贵州省中学生校园暴力的影响因素,为预防中学生校园暴力提供相应的对策和依据 方法采用中学生暴力行为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447 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1)中学生核心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