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论文 企业人才管理论文 土木工程进程与人才培养论文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开题报告简报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文献综述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参考文献 国际化人才培养论文

关于人才培养类论文如何写 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机制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关论文如何写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人才培养论文 发表时间: 2023-12-23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机制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是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范文和人才培养和认证和教育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摘 要: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法和未来改革的新方向,它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和持续改进为手段,旨在培养优秀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基于高等工程教育对工程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不足,探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为构建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机制专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理念

中文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计划的版布和实施,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需要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资源作保障.我国从2013年6月19日成为《华盛顿协议》签约预备成员到2016年6月2日成为正式会员,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并向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实质等效性”迈出了重要的步伐[1-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以下简称机制)专业作为我国工科类院校开设最广泛的专业之一,传统的以理论讲授为主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如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不清晰、学科与课程设置不合理、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不注重实践环节培养,创新能力不足等弊端,已经很难适应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以产出为导向”教育理念的需求,它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模式.

多年来,上海电机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从2004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高校,机制专业被列为学校优先重点发展专业,到2007年荣获上海市第二批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2008年荣获上海市第三批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2009年荣获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首批试点专业,同年12月荣获教育部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由于一直坚持培养模式的创新,于2013年正式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从2016年开始,着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工作.如何培养适合工程教育认证的机械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我校高等工程教育亟待解决和急于探索的教育问题[3-5].

二、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坚守“以学生为中心”人才培养理念,优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以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前提,借鉴国内外相关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积累的先进经验,依据机制专业的特色进行合理定位,不断提高全体学生的培养质量,拓展全体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了能真实体现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应具备的综合能力或职业要求,在制定培养目标时,特别邀请例如上海电气、上海第一机床厂、上海曲轴长、上海汽车等机械制造等企业的专家参与,共同制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与国际接轨的培养目标.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和探讨,最终将我们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坚持“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方略,服务上海及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工程技术能力与人文综合素养协调发展,能够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机械产品设计、机械产品制造过程、制造自动化与质量控制、项目管理与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针对毕业要求的综合能力要求不全面和缺乏工程创新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培养目标修订中的学生毕业要求,切实贯彻《华盛顿协议》提出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中的12条毕业要求,即:(1)工程知识;(2)问题分析;(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4)研究;(5)使用现代工具;(6)工程与社;(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8)职业规范;(9)个人和团队;(10)沟通;(11)项目管理;(12)终身学习等方面.这些标准弱化了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重点规范了毕业生必须掌握的知识要求(1-5、11条)、能力要求(9、10、12条)和素质要求(6-8条).因此,在制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时,必须以毕业要求为前提,来设置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确保毕业要求能够通过实际课程或环节来落到实处.

(二)贯穿“以产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重构机制专业的课程体系

在重构机制专业的课程体系时,针对课程体系中知识结构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将每门课及其知识点设置等与工程教育认证中的12条毕业要求相对标,删除与能力培养关联不大的知识点及课程,重开或整合毕业要求相关的课程,优化调整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注重参照国内外名校的机制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论证标准将整个课程体系设置为以人文社会科学类、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工程实践类等六大类课程,合理优化配置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科学比例,分别将人文社科类课程占15%,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占15%,工程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占40%,实践教学环节与毕业设计占30%的比例进行设置,实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培养模式.

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针对理论课程体系专业特色不明显的问题,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根据课程设置要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满足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原则,设置培养目标矩阵和毕业要求的能力矩阵,优化重建以“数字化设计”和“智能化制造”为核心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其中“数字化设计”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与机械设计和控制理论或技术相关的课程,如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夹具设计和CAD/CAM等;而“智能化制造”课程课题则主要包括与制造过程等相关的如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逆向工程与快速制造技术等课程.

针对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和工程实际实践能力培养创新不足等问题,建立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专业能力训练为导向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重视基础、培养能力为目标,优化机制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贯穿到认识实习、技术实习、大学生科创、参与教师科研、综合实训、生产实习等都环节中,构建完善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应用与创新能力.

(三)坚持走“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化制造”专业特色之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上海电机学院机制专业有专任教师35人,实验教师1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21人(占比60%),具有博士学位22人(占比62.9%),其中部分为“双师型”教师.拥有上海市教学名师1人,上海市育才奖教师1人.

针对目前部分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缺乏工程背景的现状,为了提升师资队伍的的工程实践能力,多年来我们采取了多种可行的措施:①践行上海市教委师资队伍培养计划,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产学研践习的人才计划;②鼓励青年教师走进企业,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③加大具备工程背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④加强校企合作,实现“送教师下企业”和“聘请企业专家到课堂”相结合的双向策略.

(四)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培养

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必须打破传统的各专业知识点相互独立的惯例,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突出将工程教育回归实践的理念,将设计与技术在内相关工程知识和工程实际问题相糅合来开展课程建设.打破以垂直思考、简化分析和独立思考等的传统教学模式,根据面向工程实践等的需求,在课程教学中,进行探索“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工程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以解决工程实践中遇到的复杂问题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切实笃行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中所遇复杂问题等能力的提升.

在课程讲述时,倡导教学内容的工程化,在课程内容中引入大量的实际工程问题;将课堂带入到实验室、车间甚至是工厂,实现讲、学、练相结合;开设符合实际问题的工程实验;课程设计内容紧扣“学科竞赛”、“工程实践”、“大学生科技创新”;以企业实际生产的典型零件的制造为例,将零件设计、零件图纸绘制、工艺路线设计、工艺参数确定、数控编程、数控机床加工等机械设计与制造的所有环节综合起来,加强学生的工程意识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素养.另外,为了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加深学生多所学知识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比如采用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慕课、翻转课堂、项目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相结合等多种方法.

(五)加强校企联合,构建具有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化制造特色的实验室

机制专业针对目前实验室资源不足等问题,校级、院级和系级别领导特别重视实验设备的购买、整合和相关实验室的联合共建.近年来,围绕机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学校专项建设、国家卓越计划建设、上海市高原学科的建设及与企业共建实验室等多种策略,在原有实验室建设基础上,采取了如下措施:①建设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等具有机械设计制造特色的实验室建设;②逐步建立大学生工程实践训练中心,为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校内实训平台;③加强校企联合,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与企业联合共建实验室.

针对实习基地或场所不足等问题,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建设具有机械设计与制造特色的校外实训基地.目前,机制专业已与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汽轮机厂、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临港乘用车分厂、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船用曲轴有限公司、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等14家单位签订实习协议,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外实习实践平台;同时建有2个国家级、省市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针对大学生生产实习效果比较差的问题,正在逐步建设校级实训中心和实习基地,培养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维护和运行设备的能力,保障并改善学生的生产实习条件,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总结

随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不断发展,在全球工程教育认证的大背景下,探索机制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已成为国内各大院校正在探索的重大教育课题.为了保证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我们必须以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通过修订机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重构课程教学体系,夯实符合工程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实践环节,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依托校企合作,实施多层次多样式的产学研结合,改变传统的的单一教学方式,倡导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为推进我国机制类人才的培养培养质量提供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吴启迪.稳步推进专业认证工作提升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9,2:17-19.

[2]朱高峰.论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方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4:1-4.

[3]林健.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质量评价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35-45.

[4]贾卫平.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应用型机械类人才工程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1):38-40,47.

[5]周天文,艾长胜,朱绍伟,杨婷松.基于创新实践能力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研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15,2:28-29

基金项目:

上海电机学院重点教研教改项目(A1-0224-17-009-04);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资助(ZZSDJ12008);上海电机学院重点培育项目(12C110);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资助(14YZ158);上海高校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2013);上海电机学院科研启动经费项目资助(1315);上海电机学院登峰学科建设项目(16DFXK01).

作者简介:欧阳华兵(1980-),男,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本文结束语:这是一篇关于人才培养和认证和教育方面的人才培养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人才培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罗中华,云立新,张维(甘肃中医药大学经贸与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摘要医学模式的变化和卫生事业发展对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向应用型培养模式.

2、 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新疆为例 摘要随着新疆矿业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采矿技术发展的需要 本文依据新形势下矿山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对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技能以及其培养模式进行了.

3、 工艺美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工艺美术专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工艺和造型上的不断更迭、创新 因为唯有创新,方可传承,并且能继续发扬光大 然而,当前高校对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与企业对工艺设计人才的需求情况不相适应,市场紧缺高质量的设计人.

4、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自动化专业持续改进策略 摘要本文以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分析自动化专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定位情况,以国际化的改革视角从学生人文素质、师资创新培养和教学管理工作……方面进行持续改进策略的全面探索,有利于促进自动化专业建设的工.

5、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引言旅游行业的发展使企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要求也更加严格 我国的旅游行业发展起步晚,因此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相对来说也较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不完备、不成熟是其主要的缺陷 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