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知识产权论文选题 知识产权论文题目 知识产权论文 关于知识产权的论文 电脑知识和技术杂志 电脑知识和技术期刊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文献综述 知识产权毕业论文题目 开题报告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法语关于知识产权的论文 知识产权毕业论文选题 知识产权相关参考文献

知识产权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与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有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知识产权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19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本文是知识产权有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知识产权保护和蒙古族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布陶格斯图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西安市(710000)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信息资源,更是一个民族历史的真实见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在我国文化战略布局层面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良好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因此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也变得刻不容缓.当今国际社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知识产权相结合,实行一种双轨制的保护模式.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完善,在本文中笔者本着使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更加完善的原则将浅显的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和现状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

1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蒙古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展现了蒙古族悠久的游牧文化特性,它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积累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是蒙古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不断碰撞而产生的火花,是祖辈们遗留下来的珍贵资产.蒙古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被称为是蒙古族活态的“基因库”.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其表现形式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形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蒙古族人民以自己的姿势动作、表情神态作为表现形式的文化艺术.具体有蒙古族摔跤博克、舞蹈、杂技、魔术等.最具代表性的则是蒙古族安代舞和筷子舞.第二种是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蒙古族人民用本民族语言以说、唱、颂等方式来表述经过记录和整理以及原生态形式的未被书面记载的作品的文化艺术.具体有蒙古族神话传说、传统历史人物故事、民间谚语等.典型代表为蒙古族民间文学《江格尔》以及蒙古族长调民歌.第三种是造型技艺文化遗产,是指蒙古族人民把生产生活中所总结出的经验智慧通过不断地摸索和实践而造就的手工技艺和手工物品.其中蒙古包制作技艺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手工技艺.

2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2.1传承性

所谓传承性,就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被人类以群体、团体或个体方式一代接一代受用、继承或发展的性质[1].这种传承性就是我们先辈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将自己的经验积累通过子孙一代代的以传授的形式流传下来并加以改进,逐渐形成今天的风俗、技艺.由此可见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是具有遗产的本质属性的.它是蒙古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祖先创造文化历史的印证.

2.2口述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是通过传承来实现的,而传承的形式主要分为口述传承和书面传承.长久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并未受到相应的重视,在有关的历史文献中也难得有记载,它的传承形式主要靠口传心授、言传身教,因此具有很强的“口述性”.由于蒙古族游牧的特性,使得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和流传于牧区,绝大多数的继承人因为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而没有足够的能力将自己所掌握的技艺和习俗整理成书,因此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们只能采取口述的方式.这种口述的形式无形之中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增添了几许神秘的色彩.

2.3可塑性

所谓可塑性,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可以随人的智慧经验做出相应的改变,是“动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管经历多少风雨变迁,它都不会脱离各族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独立存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以口头或形态方式相传并创造出新的文化内容,在其传承传承过程中就具有了一定的可塑性.也就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人的经验智慧创造出来的,对于先辈们流传下来的技艺可以凭着个人及集体的力量加以创新改进,让它的发展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可以说,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区域历史文化的 “活化石”.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表演形式、社会风俗、节庆礼仪以及传统工艺技能等表现形式中,这种“可塑性”表现得尤为突出.

3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截至2015年底,蒙古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有“呼麦”和“长调民歌”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372 项中,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共 44 项,占全国总数的 3.2% .传承人方面,国家公布的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蒙古族传承人占2.7%的比例[3].就以上数据来看,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还是可圈可点的,呈现比较乐观的趋势.然而就是在这乐观的大环境下还是暴露出一些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足之处.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实践的结合下所暴露出的主要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最大的“拦路虎”就是经费不足.资金不足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普查工作效果甚微.一些“热门”的非遗项目在保护和发展上一直做得很好,甚至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链.而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并不乐观,例如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蒙古包制作技艺,由于开发较晚,不具备足够的商业价值,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因此政府的投入和商业实体的资助就很少.其次,代表性传承人方面出现老龄化趋势.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口耳相传”,毕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是依赖于人的生产生活,并且以图像、声音、肢体形态和技艺为表现形式,通过“口耳相传”来保留的.如果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日益减少,那么它就有可能将要面临失传的危险.当前,因为传承人老龄化趋势明显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宏观形势上并不乐观.截至今年1月底,公布的4批1488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已有多人离世.在世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周岁的已占到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这些数据不禁使人唏嘘之余,重新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最后,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薄弱也成为制约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与保护的瓶颈之一.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接触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本身较少,或者说接触的人不少,但真想要了解学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却少之甚少.特别是既拥有传承技能又具备相关法律保护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非常匮乏.

4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

4.1专利制度的利用与完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想要通过专利制度来全面实施是十分有限的.但是专利制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某些层面还是可以做到兼容性保护的.在专利权保护方面,对于一些在家族内部人员之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为外界所知悉,但传承人只要符合专利的申请条件,便可以通过申请专利来保护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代表性传承人的不断学习和实践,工艺与技术都有突破和创新,这些创新出来的产品或方法可通过申请专利权予以保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由于传承原因或传承规则而不为公众所知悉的部分,由于其具有一定的价值,符合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传承人完全可以采取商业秘密的方法加以保护.

4.2著作制度的利用与完善

我国《著作权法》中明确规定了要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在传承过程中所创作的作品可界定为《著作权法》中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据此,传承人可以享受相关著作权方面的权利,发生纠纷可寻求著作权司法保护.著作权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完善还可以从著作者身份的认定为着力点来实现,具体实现方式就是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者的身份认定.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力主体在通常情况下都被认为是传承人,但是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汇聚了众多劳动者的劳动成果的,比如蒙古族的民间文学作品《江格尔》,对其进行加工创作的民间著作人就有很多,这种再加工是基于原有作品基础上的.因此可以把作品近期著作者和整理人一同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主体,让他们具有和传承人一样的相关权利.

4.3商标制度保护的利用与完善

商标权制度可以非常有效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动态保护.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群体所有,所以难以确定具体的权利主体,商标权制度中的集体商标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权利主体难以归属于具体某个人的问题可以进行有效的解决.传承人可以将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册为集体商标,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商标的引入能更好的刺激实用性艺术作品在市场领域的竞争性,给相关传承人带来利益的同时,能更好的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型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诸多内容都具有明显的商标价值属性,一旦进入到商业领域,形成一定的经营规模,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所具有的一个比较鲜明的形象设计出一种商标,对于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

5结语

随着现代化社会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文化生态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化的脚步逐渐呈现跟不上经济步伐的趋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因此受到了猛烈的冲击,许多具有珍贵历史文化价值的资料遭到毁弃或遗失,许多传统技艺面临消失的风险.一些依靠形态和口述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消失殆尽.所以,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以知识产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已成为国际趋势.我国一直致力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只是其中的一个层面,甚至说只是一个微小的部分.相比起专门法的保护,知识产权的保护更带有一种辅助性.我们应充分发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现行知识产权法相互结合的交叉式保护模式,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延续和发展得到更有效的法律保障.明确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主体,从而有效避免因其他主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肆意开发和无度的商业化利用而产生的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2]肖远平 王伟杰 柴立.《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3]肖远平 王伟杰 柴立.《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该文总结,本文论述了适合不知如何写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知识产权保护和蒙古族方面的知识产权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知识产权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对十九大报告中文化自信的认识 摘要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宝库里的瑰宝,伴随着社会的变革,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困境,在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的新时代,非物质.

2、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困境和保护 满英子 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摘 要目前,我国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困境,其保护措施力度相对较为薄弱,尤其是民间文学类,具有传承单一的特性导致其保护效果不佳 目前,针对我国关于民间.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概述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民族性特点 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族都会有着同其它民族截然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由此也使得其在文化表现形式方面同其它民族文化形式存在着鲜明的区别 具体.

4、 融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摘 要中国自2006年公布的518项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至今已经达到1372项,虽则名目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传承与创新却处于“危机重重”的环境中,如何在.

5、 社会信息化环境下数字文化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摘要在分析数字文化产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社会信息化环境下数字文化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通过立法、防护技术和防伪技术……数字文化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对策,提高了数字文化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