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硕士论文盲审严吗 严复天演论文献综述 韩复龄学术论文 电大专科毕业论文要求严吗 党校硕士论文严吗 写一篇寄黄几复的小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查重严吗

严复类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与严复:难享的齐人之福有关论文范文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严复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13

严复:难享的齐人之福,本文是严复类有关论文范文资料与齐人之福和严复方面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游宇明

中国著名翻译家和教育家严复应该算是个很有艳福的人.1900年天津水师学堂在义和团事件中为炮火摧毁,46岁的严复仓皇逃到上海.某个黄昏,他去广东路、河南路口的同芳茶居喝莲子羹,发现邻桌搁着一本他翻译的《天演论》.严复拿起书随手翻起来.读到精彩处,严复不由得拍案叫好.正在他沉迷的时候,一名20来岁的女子像风一样飘到他面前.女子明眸皓齿,笑容如菊.原来这本书是她不小心落下来,走到半路上才想起,故折回茶居来取书.严复饶有兴致地跟女子交谈起来,女子也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女子叫朱明丽.不久,严复就娶了她做妻子,这是他的第三次婚姻.

按照一般人关于才子佳人的想象,严复这次婚姻应该极其幸福.要知道1900年的时候还是晚清,女子在生活中毫无地位,而朱明丽居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可以看懂严复翻译的书,两人的相遇又如此浪漫,足以给婚姻添些调料.然而,事实却告诉我们:严复的第三次婚姻并不顺心,原因是严复还有一个小妾江莺娘.

严复娶江莺娘为妾有几分无奈.1892年,严复38岁,正是干事业的好时节,妻子王氏却离他而去.王氏12岁就走进了严家的大门,没有什么文化,却极其贤惠,上侍公婆下抚儿女,使严复得以天南海北地去追求人生理想.她这一走,严复的生活变得乱糟糟的.为了有个人管家,安葬完王氏,严复娶了年仅15岁的福州女子江莺娘为妾.江莺娘不识字,内向寡言,脾气暴躁,严复有些受不了她,曾直言“哪一天我不受她一两回冲撞”,“此人真是无理可讲,不但向我漠然无情,饥寒痛痒不甚关怀”.看到朱明丽来得最晚,却做了正妻,江莺娘极为不满,严复给朱明丽的信中这样说过:“至汝来后,(江姨)更是一肚皮牢骚愤懑,一点便着,吾暗中实不知受了多少闲气.此总是前生孽债,无可如何,只得眼泪往肚里流罢了.”为了消除“内忧”,再加上理财方面考量,1901年至1910年,严复在外地任职时仅带莺娘同往,而将明丽留在上海.1909年冬,严复任职于学部名词馆,萨镇冰送给他一些西洋参,他托莺娘寄回上海,结果莺娘只寄给自己的孩子.不明真相的朱明丽写信指责严复偏心,严复不得不写信反复解释.在这场纷争中,严复深有感触地说:“世间惟妇女最难对付.”此外,在金钱安排、儿女教养等方面,莺娘与明丽也不时发生冲突.

1910年5月,江莺娘大病了一场,在莫名其妙地大骂严复一通后,负气离京.严复长舒一口气说:“今日即算与伊永别,不但今生不必见面,即以后生生世世,亦不必窄路相逢罢了.”此后,严复每月“付姨太40元”.后来江莺娘有意返家,严复断然拒绝.

作为一个脑瓜子非常灵光的人,严复的生活本来非常惬意,他的一生绝大多数时间在外面为官,有一份较为稳定的工资收入;在上海还经营着一家规模可观的黄包车行,每年都可以取得不少利润.然而,无休无止的妻妾冲突却极大地损害了他的健康,十年之后,严复在上海孤独地离开了人世.

概括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严复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齐人之福和严复相关严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由鲁迅而与章太炎和严复 台湾学者黄克武先生所编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严复卷卷首有黄著“代导言”一篇,名为开启民智、会通中西——严复与清末民初的历史变局,文中有言  .

2、 李开复:未来名存实亡的十种工作 一些人类看上去很难的工作,在人工智能看来可能非常简单;一些在人类看上去很简单的工作,可能却是人工智能的死穴 未来30年内,人工智能可能带来太多人类目前还不理解的社会现象,不理解就可能会带来麻烦甚至是.

3、 调查显示:40%的男性糖尿病人不性福 中国人民解放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母义明糖尿病性功能障碍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一种,但却没有被引起足够的重视 患者像鸵鸟一样把头扎在沙子里 糖尿病病友相见,什么问题都可以拿出来交流,唯独有一样难以启齿,那就是.

4、 基于变译语料库的严复译名观以?原富?译本为例 摘要 近年来严复译名观一直受到各方学者的持续关注,但目前的研究多暴露出研究案例经典化、语料收集不足、术语筛选标准缺失以及研究结果重复……问题 以严译原富为例,自建原富全译文变译语料库,以经济学术语为切.

5、 严经纬:创建爱心助学团队10余年帮助干名学子 严经纬是马鞍山市花山区国税局职工,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尽心尽责地为纳税人提供高效服务 业余时间里,他十几年如一日为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孩子读书奔走不息,每年拿出万元工资资助贫困学生,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