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农业技术杂志 农业和技术杂志社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和技术杂志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 农业和技术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投稿须知 设施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技术经济杂志 现代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发表 农业技术和装备杂志社

农业技术方面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跟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和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模式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农业技术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0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和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模式,本文是农业技术方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跟东盟国家和农业技术和倡议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摘 要:中国借“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越来越紧密,新阶段迫切需要对双方合作模式与经验进行总结.本文阐述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动机、历程与现状,从双方合作的主导力量视角归纳双边技术合作过程中的合作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与东盟国家现有农业技术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即技术合作服务平台尚不成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难以平衡、科研单位参与度不够等.由此,提出未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应创新和完善农业技术合作服务平台、突出农业企业的主体地位、夯实科研机构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农业技术合作;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模式;“一带一路”

DOI:1013856/jcn111097/s201809004

农业技术合作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合作发展的核心内容,“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加强农业合作带来新机遇.2018年4月,中国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再次明确了继续扩大开放程度,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东盟成员国大部分是以农业为主导的国家,也属于中国近邻,在中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农业资源条件既相似又有互补之处,农业技术合作力度在不断加强.新时期,在中国与东盟(10+1)合作框架下,中国对东盟国家开展了大量的人员培训、技术交流与合作、境外小型合作示范项目等形式的农业合作.中国针对东盟国家的技术培训与技术示范有成有败,部分农业技术在当地得到了较好传播,部分项目收效甚微.因此,有必要对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的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农业技术合作面临的挑战,为正在深化的双方合作提供策略建议.

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日益密切,双方农业领域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在第五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农业被确定为面向21世纪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农业领域的经贸关系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有学者指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业合作项目虽说投资力度较小、难以发挥规模效益,但是由于东盟国家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充足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业合作潜力巨大\[1\].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业合作不断深化,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业技术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对东盟国家

农业直接投资规模在区域分布中占有较大比重,仍有很大提升空间\[2\].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已经开始面临优惠政策激励效应递减和制度红利消耗殆尽的问题,农业技术合作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3\].2013年以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业技术合作有了进一步加强的态势,农业技术合作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最具发展潜力的合作领域之一.东盟国家农业技术水平差别加大,发展参差不齐\[45\],双方开展农业技术方面的合作可以使双方受益,有较大的合作潜力\[6\].然而,目前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的规模仍较为有限.农业具有弱质性,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需要双方政府更多的支持,也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以政府为主体的农业技术输出多是些援助性的项目,输出条件极为优惠\[7\].企业技术转移、扩散和交易空间大,决策灵活,企业将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的主力军\[5\],但目前企业“走出去”步伐缓慢\[8\].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业技术合作可以整合多方资源,由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协同推进双方农业技术合作\[910\].现有研究对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合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投资、贸易等宏观层面上,鲜有文献对双边农业技术合作模式进行探讨.新时期经济与政治格局正在发生剧烈变化,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赋予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全新的含义,农业技术合作是促进双边共同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对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的历程与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当前双方农业技术合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双方技术合作模式改进的策略建议.

1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的重要动机

11实现农业共享式发展,促进经济共荣

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能提升合作双方的农业技术与管理水平,实现农业发展经验共享.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农业发展与管理经验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东盟除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以外,农业技术与管理水平相对落后.通过农业技术合作,东盟国家能与中国共享农业技术与管理经验,共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根据中国与东盟国家整体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11\],1991—2007年,中国与东盟国家整体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2%,在2002年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加速增长,2007年达到18%的最高增长率.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了“东南亚山区可持续农业生产系统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和“中国—东盟热带农业技术研讨会”等多期农业技术论坛和研讨会,在会上各国的农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交流,促进了农业技术的传播,带动了各国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共享农业发展经验.

12带动农产品贸易,稳定经贸关系

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将带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双边农产品贸易,建立稳固经贸关系.双边农业技术的革新与共享能够释放双方农业发展的潜力,加快农业产业发展,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2004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总额为58亿美元,到2016年增加至299亿美元①.经过10多年的贸易往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取得了迅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在中美贸易战格局下,中国将继续扩大开放,同东盟国家建立稳固的贸易伙伴关系.

13促进农业投资,提升资本利用效率

①数据来源:《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月度统计报告》(2004—2016).

②数据来源:《2016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将扩大中国与东盟国家双边的农业投资,提升资本利用效率.东盟大部分成员国在农业方面存在技术和资金的双重短缺,农业发展缓慢.在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全面农业技术合作后,为了能够化解东盟国家的资金压力,中国对东盟各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2016年,中国对东盟10国的投资流量为10279亿美元,其中农业投资374亿美元,占36%,主要分布在缅甸、老挝、新加坡、柬埔寨等农业资源丰富但农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②

.农业技术与资本配套,提升资本的利用效率,能更多地吸引农业投资,保障农业企业“走出去”战略顺利实施.

2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历程

21萌芽阶段(1991—2001年)

东盟国家是中国重要的周边国家,由于地缘关系,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广西就与越南开始了农业合作,主要表现为两国人民间的边境贸易.1991年,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立对话关系,双边的农业技术合作进入萌芽阶段.1994年中国—东盟科技合作联委会成立,为双边的农业技术合作奠定了基础.1999年7月,中菲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菲律宾共和国政府关于农业及有关领域合作协定》,翻开了中菲农业技术合作的新篇章.该阶段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业技术合作主要是民间基于地缘与血缘自发形成的合作,国家层面形成的正式合作较少.

22起步阶段(2001—2011年)

中国与东盟国家正式的农业技术合作可以追溯到中国刚加入WTO之时.当时,由于中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期,中国加入WTO会给东盟各国贸易带来一定压力.2001年,在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上,时任国家总理朱镕基发表了《携手共创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新局面》重要讲话,建议建立中国与东盟国家自由贸易区,发挥双方在农业领域的互补优势,深化农业与贸易合作.2002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涵盖了农业合作的相关协定,为中国与东盟国家进行农业技术合作铺设了道路.

23快速发展阶段(2011年至今)

2011年,第十四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经时任国家总理温家宝倡议后,2012年中国科学技术部开始启动“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其中农业的农作物育种与栽培、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化与土壤改良等技术被列为重点技术领域.“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的启动,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业技术合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为了响应该计划,2013年9月,中国成立“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CATTC),该平台的建设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业技术合作提供了高效率的对接渠道,大大促进了双方的农业技术合作.

3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现状

中国以农业技术示范、技术培训与指导等形式、依托国内不同省份与东盟各国开展了广泛农业技术合作.东盟国家中的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和泰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自然条件和农业资源优越,但农业基础设施差,农业机械设备陈旧,对农业技术的需求较大.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农产品种植、养殖、农业机械和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积累了较为实用的技术资源\[12\].中国与东盟国家资源互补,双边农业技术合作符合各方发展需求.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合作的不断深化,双方农业技术合作也在快速推进.中国通过在东盟各国的40多个农业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展示中国优良品种、农业机械与栽培管理技术,并组织了60多次农业技术培训活动,为东盟各国培训了1000多名农业领域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13\].截至2015年,为在国内给东盟国家举办培训班,普及农业科学技术,中国农业部共投入资金5400多万元,开设了160多个培训班,培训涉及农作物种植、农田水利、农业机械以及农村可再生资源和农业信息化等多个领域,吸引了3200多名来自东盟国家的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参与\[14\].由于中国广西和云南与东盟国家相邻,具备地缘和资源优势,是双边科技合作最有条件、最有需求、也是最容易推进的领域,双方国家的农业技术合作大多集中在广西和云南两个省份,其他省份也有参与,但是与广西和云南相比,参与项目少,程度低(表1).

4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模式

41政府主导模式

(1)合作论坛和展会.合作论坛和展会的开展能够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进行农业技术交流.在论坛上,各方代表可以交流各自的技术经验,并从中寻求新的技术突破.在展会上,各国展示其先进农业技术,同时获得其他国家较新的农业技术信息.

2013年至今,由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CATTC)举办的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已举办至第五届,第一届大会中方提出共建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科技协作网络,推动各国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业附加值的建议,往后4届的主题都离不开现代农业以及再生新能源、可持续发展能源在农业发展及推广中的作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在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从2004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各国提供了农业技术合作的良好平台,双方农业技术合作出现了快速发展趋势,通过博览会实现的技术相关贸易成交量逐年攀升(图1).博览会农业专题展,集中展示了中国和东盟各国的新特优农产品,双方都能在展会上寻找到合作机会.越南等国家在展会上对新特优农产品感兴趣,并当场达成合作协议,回国进行该技术的运用与推广.

(2)农业技术培训班.中国在广西、海南等地专门设立了针对东盟国家农业技术人员培训的农业技术培训班.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中国储备了大量实用和先进的农业技术,东盟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农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为了促进农业合作与共享发展,中国聘请国内的农业专家为东盟国家的技术人员传授知识和讲解重点技术.例如,2008年,由海南省商务厅申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实施举办的“东盟国家天然橡胶生产与加工技术培训班”,针对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形势,对橡胶育种技术、胶园营养诊断技术和施肥技术、橡胶加工技术等相关内容进行交流与培训.

42企业主导模式

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离不开企业的参

图1中国—东盟博览会技术相关贸易成交量

与.与政府相比,企业更加灵活和机动,可以采取更多样的合作方式.首先就是投资,在中国与东盟国家进行农业技术合作时需要新的农业技术产出,双方要对新技术的试验和推广进行投资.但是,在试验和推广过程中,政府主导的项目资金有限,企业的参与可以增加投资额,从而加快新技术试验与推广的速度.其次是在进行农业技术合作时,政府间的合作虽然具有众多优势,但是由于企业直接面对市场,相对于政府而言更容易了解当地的情况,企业间的合作更能够促进技术的交流.如2015年,中国广西万川种业有限公司在越南合作推广新杂交水稻品种1200t、玉米500t、蔬菜200t,该公司已经成为广西出口东南亚国家数量最大的种子企业\[9\].

43研究机构主导模式

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研究机构是农业技术研发的主体,各国都有一定数量从事农业研究的科研机构,并能够及时更新农业技术.由农业研究机构主导的农业技术合作可以将各国比较前沿的农业技术推广到他国从而实现技术共享.东盟国家与中国农业研究机构合作涉及多个领域:①在农业设施领域,如2003年,中国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与越南开展的畜禽饲料成套设备示范项目等.②在农村能源领域,主要是研究将新能源运用到农业方面.如2016年,广西科学技术厅举办的中国与越南技术对接会,会上征集了中国的新能源技术以便于越南方面学习借鉴.③在经济作物领域,包括果蔬、橡胶、园艺等方面的合作,如2004年,海南省农业厅主办的东盟国家橡胶技术培训班等,都是由研究机构主导的合作.

5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业技术合作主要集中在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等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15\],尽管双边农业技术合作力度在迅速加强,但合作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51技术合作服务平台尚不成熟

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农业技术合作,应该重视技术合作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线上与线下合作对接,有学者认为构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是稳固和确保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合作的必由之路\[10\].当前,跨境农业发展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应利用国内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助力“互联网+”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合作方式创新\[9\].虽说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已于2013年在广西南宁挂牌成立,并通过信息发布实现了双边农业技术的供需对接,为农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发展提供了平台.但是,该中心处于逐步发展阶段,信息更新缓慢,技术培训与技术展示基本都以中方为主导,且参与者以企业和政府层次的管理与技术人员为主,其运营模式尚未成熟,服务效率有待提升.

52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难以平衡,可持续性差

目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业技术合作国家政府占主导地位,双方政府为合作主体的农业技术项目以技术培训、示范园区建设等援助性项目为主,能够带动地方农业技术水平的和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主要发挥的是社会效益.然而,由于合作项目规模小而分散,东盟部分国家政府机构参与主动性不高、办事效率低等原因,项目实施效率大打折扣,使得项目实施缺乏周边辐射能力,社会效益得不到彰显.此外,政府主导的农业技术合作项目资金有限,项目的可持续性存在问题,不少农业项目在项目结束后面临应如何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是否具有经济效益是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企业的参与能够推动项目经济效益的实现.但是,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实际合作中,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大多数时候是作为活动的协办方或合作方,很少有企业单独主办与东盟国家的农业技术合作.

53科研机构参与度不够,技术合作研发力量不足

在农业领域,科研机构始终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动力,理应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业技术合作中发挥基础支撑作用.然而,从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所构建的中国协作网络可以看出,农业领域的相关科研机构参与程度不足,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还停留在展览交流层面,跨境合作研究还比较少.在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涉及的主要领域中,热带经济作物领域包括园区园艺、麻类、橡胶、木薯等.技术方面的援助、交流、培训等仍是双边热带农业合作的重要内容\[16\].

6对策建议

61创新和完善农业技术合作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效率

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业技术合作领域,中国—东盟博览会是双边合作的重要机制,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为双边技术合作提供了信息共享平台,但是由于这个平台成立时间较短,平台建设不够完善,涉及的内容较少、更新慢,应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解决双方农业技术合作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双方农业技术合作的市场风险.“互联网+农业跨境合作”不仅包括信息共享,品质管控和流程监理也是其核心内涵\[9\].双方在进行农业技术合作时,项目实施进度和实施效果难以监管,在完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同时,应加强农业项目监管平台的建设.除此之外,应将社会化服务体系纳入中国—东盟农业技术合作服务平台建设中,鼓励和引导行业协会、社会团体、援外志愿者、援外专家参与双方农业技术合作,创新农业技术合作服务平台.

62突出农业企业主体地位,实现农业技术合作的可持续性

通过农业企业实现农业技术的经济效益转化,才能实现农业技术合作的可持续性.农业企业种植养殖具有规模效应,农业投入大、周期长,具有较大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对农业技术要求相对高.但是,东盟部分国家参与主动性不高、政策稳定性差,这影响了当地农业企业技术合作的参与热情,也增加了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难度.对于东盟国家而言,当地的农业企业才是农业技术需求的主体,先进的农业技术可以使他们获得市场优势地位,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农业技术合作才具有可持续性.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业技术合作中,应突出双方农业企业的主体地位,政府应为农业企业提供相应的体制保障,简化审批手续,加强金融体系的支撑作用,培养懂外语、国际法、国际政策的复合型技术人才,鼓励中方农业企业“走出去”,促进东盟国家的农业企业参与合作.

63加强科研机构技术合作研发,夯实科研机构支撑作用

农业研发投入大、回收期长,大多数农业企业在农业研发领域投入积极差,科研院所、研究型高校成为农业科技研发的主导力量.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业技术合作中,双方有必要充分利用科研机构的力量,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先进农业技术上的区域性合作研究,实现科技研发支撑下的农业合作,共同应对中国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问题.双方科研机构可以在种质资源、品种实验研发、设备仪器共享等领域进行合作,通过合作与共享研发出适用于各自的新品种、新技术.当然,在双方科研机构进行农业技术合作研发的过程中,应注意物种入侵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农业知识产权方面搭建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框架、基本原则和一体化争端解决机制雏形,但各国关于农业技术知识产权的立法与保护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异\[17\].今后在双方科研机构合作的过程中,必须明晰知识产权主体归属,有效认证和合法保护知识产权,为双方的农业技术合作提供法律保障.

该文结束语:上述文章是关于农业技术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东盟国家和农业技术和倡议相关农业技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和泰国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与潜力 摘要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中1996—2015年的中国与泰国农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 研究表明,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越大,两国间的农产品贸易流.

2、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广西和东盟国家贸易过程中税法差异 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也逐渐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与诸多东盟国家缔结了良好的外贸盟约 以跨境电商和出口贸易的形式为双边经贸合作的规模拓展提供了实际帮助 随着经.

3、 一带一路倡议和日中两国在第三国家展开合作的可能性 近一段时期,日本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界,都对“一带一路”倡议有了积极的态度 两国政府也达成了一些协议并将展开一些推进合作的措施 今年5 月中国总理李克强访日时,日中政府签订了&l.

4、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实现经贸精准合作 摘要得益于连接亚欧大陆的枢纽地位,中东欧区域内的16个国家均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成员,也成为“一带一路”重点建设和大力扶持的区域 因此,如何和中.

5、 澳大利亚主流纸媒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建构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积极参与21世纪全球治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家顶层战略设计 自从主席于2013年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该倡议在世界范围.

6、 一带一路倡议下区域图书馆专题数据库建设 2013 年习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构想,强调从政治、文化、经贸……多个方面,实现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交流 “一带一路”发展倡议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由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