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毕业以后论文还会查重吗 出版论文集后还能发表在期刊上吗 论文盲评还查重吗 出版的论文集还能发表 评定职称论文还没收录 张益唐论文为什么还没有发表

关于秸秆还田类本科论文范文 跟2019年秸秆还田氮肥调控中稻试验类本科论文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秸秆还田论文 发表时间: 2023-12-31

2019年秸秆还田氮肥调控中稻试验,该文是关于秸秆还田方面函授毕业论文范文与秸秆还田和中稻和氮肥类本科论文范文.

[中图分类号] S511.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156-01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安排在黄陂区前川街杨垸村,供试土壤为水稻土,土壤理化性质见表1.

试验田块为三熟轮作,前茬作物为水稻,供试水稻品种为黄陂区主推品种, 2016年6月10日移栽,10月5日收获.移栽密度为1.76万蔸/亩.

1.2 试验处理及田间设计

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具体试验安排和肥料用量见表2.

供试肥料品种分别为尿素(含N 47%)、过磷酸钙(含P2O5 12%)、氯化钾(含K2O 60%).

还田秸秆为水稻秸秆,养分含量和投入量见表3.

腐熟剂用量:还田各处理2 kg/亩.

小区大小要求:各处理不设重复,用50 m2大区,水稻试验小区间用宽30 cm、高30cm的土埂隔开,上覆盖薄膜,防止串水串肥.同时整个试验区用土埂围起,与保护行隔离,有独立的灌/排水沟,防止保护区肥水串进试验各小区.小麦试验开沟将各小区分开.

水分要求:水稻试验腐熟剂同秸秆一起翻压施用,灌水7-10cm泡田.

1.3 田间调查取样

在水稻成熟期时每小区随机选取6蔸有代表性的水稻植株,悬挂,风干,分稻谷和秸秆并分别称重,测定各部分养分含量,计算谷草比.稻谷产量以各小区实际收获产量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及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3次施N11+S处理水稻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最高,分别为587和1420kg/亩.等氮量投入下秸秆还田相比较秸秆不还田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差异不大.3次施N11处理相比较2次施N11处理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均无差异,说明氮肥分次施用增产效果不明显.秸秆还田条件下前期增施氮肥对提高产量变化不大,而地上部生物量有所提高.

2.2 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对水稻各部位养分含量影响

表5可以看出,各处理水稻各部位磷钾含量变化差异不明显.就氮含量而言,等氮量投入下秸秆还田相比较秸秆不还田处理、氮肥分次施用均表现出茎秆氮含量有所降低,籽粒氮含量无差异.2次施氮配合秸秆还田相比较3次施氮茎秆氮含量有所提高,而籽粒氮含量未产生差异.秸秆还田条件下前期增施氮肥籽粒氮含量有所增加,茎秆差异不大.

2.3 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对水稻各部位养分积累量的影响

从表6可以看出,各处理水稻各部位磷钾累积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就氮素累积量而言,3次施N13+S处理水稻氮素累积量最高,为13.73kg/亩.3次施N11+S相比较3次施N11处理水稻各部位及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均有提高,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增加1.03kg/亩,而2次施氮秸秆还田增幅效果不明显.3次施N11相比较2次施N11处理水稻各部位及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均有所降低,说明氮肥分次施用效果不明显.秸秆还田条件下前期增施氮肥地上部氮素累积量有所提高.

3 试验总结

验结果表明,等氮量投入下,3次施氮配合秸秆还田相比较秸秆不还田处理水稻产量、地上部生物量和氮素累积量均有所提高,而2次施氮配合秸秆还田增产效果不明显.氮肥分次施用对于提高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效果不明显.2次施氮配合秸秆还田处理相比较3次施氮处理产量和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均有提高,说明秸秆还田条件下减少氮肥的施用次数可以保证水稻生长.秸秆还田条件下前期增施氮肥地上部生物量和氮素累积量均有所提高,水稻产量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本文结论,此文为一篇大学硕士与秸秆还田本科秸秆还田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秸秆还田和中稻和氮肥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和秸秆还田技术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摘 要为了更好地提高土壤地力与作物产量,从充分发挥地膜覆盖与秸秆还田两种技术优势的角度出发,将秸秆还田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结合,于2009年4月试验开始,探讨两种技术的耦合对玉米产量、土壤肥力的影响.

2、 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与 摘要 正确利用秸秆还田技术,能够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从而有效提高农业产量 但是,现在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 基于此,本文分析农作物.

3、 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与小麦产量的影响 摘要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需求量高,使得作物高产成为农业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 秸秆还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技术措施,在保护生态环境、培肥土壤及增效节本……方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就分析秸秆还田对.

4、 关于土地深耕深松和秸秆还田的调研报告 一、调查情况(一)土壤既深耕秸秆又还田的田块土壤疏松,含水量较高,耕作层明显加深,平均深度为30 cm,土壤保水保肥性明显增加 玉米生长势较强,叶片数8叶1心,平均株高51 cm,平均根系数19条,植.

5、 秸秆还田技术与应用进展 摘要现代农业生产中,化肥肥料的频繁使用,而造成土壤环境的不断恶化及人类生态环境的破坏 就此,秸秆还田被民众所关注,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平衡土壤酸碱度,增强土壤.

6、 秸秆还田机的操作和保养 一、秸秆还田机使用前的调整1 安装前准备 (1)打开变速箱上盖,在传动箱内加入齿轮油 齿轮油加入量以淹没主传动箱一轴锥齿三分之一处为宜,驱动变速箱以油面达到第一级传动轴为好,重新装配齿轮箱上盖并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