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calis高校学位论文库 高校辅导员学刊 高校辅导员期刊 高校辅导员杂志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会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中国高校名称的翻译开题报告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高校海外论文 高校自建特色论文库 高校师德师风论文 上海高校学术期刊提升计划

高校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和走出高校的曹霞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高校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23

走出高校的曹霞,该文是高校硕士论文范文和曹霞和高校和走出类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很早就知道青年评论家曹霞——一位来自四川宣汉、家居北京、在天津南开大学教书的川妹子.初识曹霞的时候,只觉得看上去年龄很小、眼睛闪亮、说话尾声上扬的她,身上散发着浓烈的书卷气,看不到一点儿市井里弄的喧闹,也没有灶台旁的烟火味,似乎在她周边矗立着一堵高耸的围墙,身材瘦弱的她眷守在围墙里面,那堵围墙的上面,分明书写着工工整整的“高校”二字.

开始熟悉曹霞,是两年前在天津的一次作品研讨会上,只是当时并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真正了解她,则还要更晚一点儿——不久前得到了她的两本理论、评论专著.我是认真的人,只要朋友送我的书,我都会看,要是极好,还会认真写个短评;即使有的书写得一般,也要看一看,还要整齐地码放好,绝不丢弃,我觉得那是对赠书者的一种最基本的尊重.

曹霞的书我是认真读了的,她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研究》和《文化研究与叙事阐释》,不仅显现出作者浓厚的理论素养,最为关键的是还拥有自己鲜明的观点,并且这些观点用独特的视角、严谨的论述加以承载,阅读下来感觉她的文章有一种内在的力量,也可以说非常结实有力.

我喜欢由书识人.因为读了一本书,进而去了解一个人,无论多少年过去,即使是在忙碌的清晨或是惆怅的黄昏,都会从心底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

先后就读于中山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曹霞,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文学与文化思潮和女性文学.她也曾主持过国家课题、教育部课题以及她工作的南开大学课题.从这些大致情况来看,无疑能够觉出曹霞心境的安然.得出这样的判断,还因为在过去的日子里,我很少看到她的文章热火朝天般地出现在文学杂志或是报纸的版面上.在文坛上,她没有闪转腾挪地寻找射灯的光线,然后硬挤上台去拼命地亮招儿,而是舍弃了许多抛头露脸的机会,让自己的身影不断地退后,一直退到浩瀚的书海中,退到专心研究学问的高楼里.显然,这在当下“全民明星”时代,每个人都在借助博客、微博、微信来不断证实自己存在的年月里,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正是这样的“不可思议”,却又显示了这个四川女子独特的学者个性.

正是在这样的个性导引下,曹霞安静地做着学问,所以才有了在批评界让人耳目一新的“后革命叙事”的论述.这一命名与论述首先来自不声不响的曹霞,来自她潜心研究之后的学术论断.

正像高校里所有对自己要求严格、学术严谨的学者一样,学问的梳理一定要一清二楚,不能有丝毫马虎,否则不可能让自己的文字变成白纸黑字——曹霞就是这样阐述她“后革命叙事”的.

曹霞说,现代“革命”的概念引自西方,在西方长期的历史变革中,其意义也逐渐衍展.汉娜·阿伦特对“革命”进行了追溯,认为从18世纪以来,“革命”均含暴力之意.到黑格尔的历史“必然性”和“规律性”论中,则发展到极端.紧接着,曹霞又引述雷蒙·阿隆的论断,重新阐释了“革命”,即是“在社会学的术语中,革命指的是通过暴力,快速地以一个政权取代另一个政权”.随后曹霞又讲,“后革命”一词由德里克提出,认为这里的“后”有“之后”和“反对”的两层意思.

年轻的曹霞就像生活中“宽打地基窄垒墙”的睿智老者,在讲述了“后革命”的历史脉络之后,开始真切、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论述.对于当下中国文学中“后革命叙事”是如何呈现的这个问题,她干净利落地给了三个关键词:告别、反叛和颠覆.她以几位风格鲜明的作家为例,并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解读,用以说明、阐释这三个关键词,这几位作家又恰是我喜欢的作家——韩少功、艾伟、格非、林白——这就让我的阅读呈现了一种快意.曹霞说,这几位作家用他们的作品,对传统“革命”的书写,进行话语和叙事的颠覆,也是一次意味深长的“改写”,表明了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历史乐观主义和宏大线性叙事观都遭到了否定、批判和解构.

曹霞是如何解读这几位作家的作品的?暂且不论.还是先说说曹霞本人吧,否则这篇文章就会变成一篇评论而不是“印象记”了.

我试图去想象二十多年前曹霞在中山大学中文系读书时的样子.当然,这样的想象肯定会依托曹霞本人的各种回忆,我一定不会像写小说那样去虚构.在找到她的回忆文字之前,我以为她的记忆会是从图书馆回来时校园里的灯光、寝室里同学们的欢笑,还有郊游时的流连忘返以及写作论文时的焦灼开始.但是没有.这些大学时代一个小女生常有的庸常而又幸福的记忆,在曹霞稀少的回忆文字中都没有,留给她的记忆却是导师程文超跨上讲台时的姿态——轻俏的跃步、普希金式的卷发和气质、丰沛的声音和明亮的目光.我从这样深刻的记忆中,能够猜测出来,学生时代的曹霞是一个认真读书的学生,或许是一个稍微有点自闭的人;再做一个大胆的推测,有可能在爽朗的笑声中,她内心呈现的却是离群索居的个性,这似乎也成为她日后在校园里安静做学问的最好前注.当然,这也显示了曹霞知恩图报的个人品行.在她的《文化研究与叙事阐释》一书的扉页上,赫然写着“献给恩师程文超教授”.她把自己的著作献给一位去世的老师,献给一位再也不能给她帮助的人,单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曹霞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一个遵从内心感受的人,一个没有功利心的人.

慢慢翻阅曹霞自己书写的44年的“人生履历”,感觉像是阅读麦克尤恩的小说《甜牙》一般,“一章一章的读到最后,等待结尾向前文的反戈一击,等待你刚读完的那个故事,突然被赋予崭新的意义”.本来我先前推测她“稍微有点自闭、离群索居”,但她后来的经历,完全让我的推测变得滑稽可笑.因为自从1995年她写下第一篇文学评论之后,就迅疾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经历——读书、工作、辞职读研、再工作、再辞职读博、然后再工作,行迹遍及大江南北,并且还有过天天都要与人接触的记者工作,直到现在,天天又要教授来自各国的留学生.但,唯一不变的也是没有推断错误的,那就是曹霞始终没有离开文学.她始终站在文学评论的海潮中,不断地向前冲击,不断地用文字当作舢板去迎风破浪,最终到达自己的理想彼岸.

现在可以开始说了,曹霞是如何用文本来阐述她的“后革命叙事”理论的,看她如何细细捋顺自己的观点——仅以韩少功风靡一时的《马桥词典》为例.

面对曾经引起文坛诸多争论的韩少功的《马桥词典》,曹霞有一个宏观的把控.她认为“这篇小说以‘词典’形式对马桥的‘革命生活’进行了戏谑式描写,从而使那些在传统小说中被视为正统化和神圣化的‘革命运动’成为片断化与民俗化的存在”.随后她又进一步分析:“韩少功创造了一个异质性的词语世界,这些词语扎根于马桥人的深层意识和文化传统之中,却溢出了公共话语系统之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较之语言,作者更重视言语;较之概括义,作者更重视具体义”.接下来,曹霞牢牢抓住“语言”和“言语”、“概括”和“具体”,再进行深入细致的解释.她举例说,在《马桥词典》中,那些词虽然还保持着汉语词汇的原有形态,但其意义与我们日常理解的意义已经大相径庭.例如,“科学”被马桥人释为“懒”,“醒”被释为“愚蠢”,“觉”被释为“聪明”.是呀,醒着没事可干,那不是愚蠢是什么?还不如安心睡觉;安心睡觉对于无事可做的人,那不是聪明吗?在这些通俗易懂的“反说”中,《马桥词典》顺利地脱离了公共话语和社会共识,成功地与个体生命历程变得息息相关.

我记得毕飞宇在解读《促织》一文时,曾首先表明自己的态度,大意是:我是一个小说家,我不是评论家和理论家,我要做的事,那就是从文本上去探究、去阐释.评论家曹霞似乎也在做着一个小说家做的事,但她可能更加“扩张”一些.她透过微观的猫眼,展现宏观的局面;通过宏观的整体,去深挖微观的细微之处.

在对某个具体词条解释之后,评论家曹霞进一步阐述,《马桥词典》用几个词语重点描述一个人的生活和命运,使得人物故事各自呈现为相对独立的块状;在块状和块状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线性叙事带来的盲点.她最后总结,《马桥词典》的叙事者,不再像传统小说的叙事者那样讲述故事,塑造生活,“词典体”决定了叙事者是一个生活既定状态的收集者、编纂者和释义者.

曹霞在文本与理论之间,架构了通畅的桥梁,从而清晰地完成了理论的舒展铺排.我相信,她的分析,普通文学爱好者都能看懂、都能理解,而不是像有的评论家那样,故意用理论去阐释理论,从而显得自己高深莫测.

显然,曾经固守在高校围墙里的曹霞,也在发生着变化.比如她开始走出校园,出现在一些研讨会上.虽然之前也曾在全国性的论坛上亮相,但毕竟不像有些评论家那样频繁.她在“接天”的同时,也在真切地“接地”.2016年岁末,她刚在北京的一个大场面发了言,之后又来到天津的千年古镇杨柳青,在北方的寒风中,为基层作者把脉.面对一位八十多岁老者的第一部长篇作品,她面带笑容,没有一丝一毫的居高临下,眼角、嘴角处也没有显露一丝的敷衍应付,而是在认真评论,并且还写了书面文字.面对文坛作家和普通文学爱好者,她真实、真切,朴实而自然.

我喜欢平和、低调、谦虚但又拥有才华的人,面对这样的人,无论年龄大小,无论社会地位高低,我都从心底尊敬,并且愿意奉献美好的赞誉.因为讲完这些赞誉之后,我的心情也会无比的愉悦.

有一点我坚信,将来曹霞无论怎样“出走”,她的心都会留在高校.“走出”不过是一次短暂的休息,她不会变成聚光灯下的人,她还是喜欢安静地去做一些学问的研究.

周末的下午,是曹霞最为愉快的时刻.她要撇下所有的事务,坐上京津城际列车,迅疾赶往北京的家.因为在京城,有她温暖的家,有她心灵休息的地方.我能想象出来,在风驰电掣的列车上,曹霞依然是平静的,因为无论内心怎样波澜,她都会呈现一样的笑容.她会将内心所有的忧郁和怅然,让时速三百多公里的列车统统吹走.

然后,转过头来,依旧笑容灿烂,把所有应该倾诉的东西,全都深深地埋在心底.

结论:上文是一篇关于经典高校专业范文可作为曹霞和高校和走出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高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调研中国菠萝最大镇为农民走出滞销困局建言献策 调研中国菠萝最大镇为农民走出滞销困局建言献策  为响应党的乡村振兴战略,帮助农民“菠萝滞销”的困局,同时展示现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由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10名大学生组成的暑假实.

2、 走出伞下的勇气 嗒,一个雨点,在马路上印出一个斑点 嗒,又一个雨点,马路上又一个斑点 声音微小难以察觉,约三五秒之后,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无数个雨点砸下来,浸染了马路这块白布 不到一.

3、 如何走出估算教学的误区 摘要估算,即大致推算 教师们普遍认为估算教学可以大幅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数感的敏锐性 但不少教师对估算的认识有失偏颇,以至于陷入纯娱乐性的估算游戏而不自醒;热闹有余,而益智不足 教师可从估算教.

4、 走出一条直线 冬天,父亲带着儿子去看梅花 由于雪下得很大,整个大地都是白茫茫的一片,美丽而圣洁 父亲看到不远处就是那株盛开着清香梅花的老树,对儿子说“咱们来比赛吧,走到前面那棵梅树下,看谁在雪地上走出的.

5、 走出沉迷健康成长治理中小学生沉迷网络问题刻不容缓 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情况呈逐年上升趋势,加之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终端的发展,成瘾性网络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网……不断出现,对尚不具备完全分辨是非能力的未成年人而言,造成一些中小学.

6、 走出误区才能治好类风关 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类风关)虽然难治,但并非不能治 临床上常可看到不少久治无效,甚至终生致残的患者,究其原因是步入了治疗的误区,只有走出误区才能治好类风湿 忧郁恐惧,用药不灵类风关属于与心理因素密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