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导演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导演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导演 电影导演系论文题目 舞台导演毕业论文 导演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导演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他们在岛屿写作:和四位导演谈镜头下的文学大师类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导演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16

他们在岛屿写作:和四位导演谈镜头下的文学大师,该文是导演论文如何写与文学大师和岛屿写作和导演谈镜头类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目宿媒体”近几年推出《他们在岛屿写作:文学大师系列电影》,他们主张以纪录片为媒介,透过年轻导演的诠释,把战后最重要的文学家介绍给新生代读者.他们的缘起提到:“藉此永久记录作家的重要事迹,也希望透过这些作品,重燃新一波的书写复兴.”

《他们在岛屿写作》文学纪录片共出了两个系列,以大师为名,选取 13 位作家,并称为港台文学代表,一共拍了 13 部.13位作家是:杨牧、郑愁予、周梦蝶、余光中、林海音、王文兴、白先勇、洛夫、痖弦、林文月、西西、也斯、刘以鬯.

文学迷怕画面毁了大师的文字,镜头打扰大师的生活,四位导演用他们的电影专业告诉你,请放心.

【原编者按】

文学和电影的关系, 历来是备受争议的.相比这时代的许多宠儿,文学的世界更为纵深、隐晦;许多作家更是隐身于文字背后的另一番世界,你在生活的表象中未必能够识见.镜头可以把他们的世界带到我们面前吗? 2013 年,美国导演 Shane Salerno 拍摄了《麦田守望者》作者塞林格的纪录片.文学和电影的相遇,越来越不局限于文学作品本身,还有创作者的人生.2009 年,和硕联合科技董事长童子贤,与行人文化实验室合作成立目宿媒体.创业之作《他们在岛屿写作:文学大师系列电影》,希望通过纪录片为媒介,让年轻导演的电影语言作为引路人,将台湾战后最重要的文学家介绍给新一代读者:“藉此永久记录作家的重要事迹,也希望透过这些作品,重燃新一波的书写复兴.”

时隔三年多,文学大师系列电影《他们在岛屿写作 2》终于在香港上映.第二系列带来六位导演的作品,他们用电影,展现了七位文学大师的魅力.七位大师:白先勇、林文月、洛夫、痖弦、西西、也斯、刘以鬯.他们的魅力不仅在于文学作品,也在他们的人格、品性,以及他们的人生,同台湾、香港两个文化多元、身份复杂之地相映照.

是在拍大师的作品,还是拍这个人?“岛屿”系列的每位导演,都有这样相似的开始.他们知道作家的人生与作品是两回事,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这些大师的人生,也是生动的文学史.

电影和文学不能互相替代,导演们无意将大师的文字视觉化,也并非要解密他们文字背后的日常生活,满足好奇心.而是希望文学和电影,在他们的故事中,做一次有意思的对话.

2016 年 1 月 7 日,香港首映典礼前,端传媒访问了四位台湾导演,谈他们与各自电影主人公的缘分、 互动, 拍摄时的趣事,对自己作品的看法, 以及取舍处理的考量.

以下是访谈摘 要:

邓勇星:陪伴白先勇先生,走进他姹紫嫣红的人生花园

白先勇,22 岁创办《现代文学》,小说《台北人》、《孽子》是一代人的文学记忆.从投身青春版《牡丹亭》复兴昆曲,到近年写作《父亲与民国》、《止痛疗伤:白崇禧将军与二二八》 追忆历史, 邓勇星说:“他在看过这么多人物沧桑,最后沉淀出来的是一丝温暖.”

邓勇星,台湾导演,2002 年推出改编自痞子蔡同名小说电影《7-11 之恋》;2011 年,电影《到阜阳六百里》,获得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单元最佳导演、第四十八届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和最佳女配角.)

端传媒(以下简称“端”): 最早接触的白先勇先生作品是哪一部?

邓勇星(以下简称“邓”):《孽子》,学生时代就看过他的小说.他在我心目中就是台湾很有名的作家,那时候也没有深入研究,就是看一个很好看的小说.

端:拍摄之后对他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邓:之前对他本人没有什么想象.慢慢介入开始交流,这也是第一次.他的人格魅力,是值得我们这些从事创作的晚辈学习的.比如温暖、诚实,他说从事文学,必须要百分之百诚实.任何创作都是一样的.

端: 在片中着重突出的部分有哪些?

邓:拍这部片就像写一本书,他本人就是一本很厚的书.每个篇章都有自己的价值,不太能忽略.他和朋友的感情直接影响他的创作态度;他对父亲的感情;他对民国史、对国家的看法;对昆曲文化的使命感……这些都是构成一个完整的白先勇的部分.篇幅上因为复杂程度,做一些调整而已.但不能用素材在片中的长短,判断我们觉得哪部分比较重要.

端:在拍摄过程中,和他的互动中,你的角色是什么?

邓:我更像是一个陪伴的人.不全然是观察者,也不像我在访问他.片名《姹紫嫣红开遍》是《牡丹亭》当中,杜丽娘唱那一段“皂罗袍”.我接触白老师的人生,就像走进花园的杜丽娘一样,“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他的一生太灿烂了.我陪伴他,让他带着我们在他生命的花园里走一遭.

其中有很多惊喜.比如我从来不知道昆曲这么美妙,我因为想要了解他去看昆曲.昆曲在美学上如此细致、极致,表达情感既奔放又节制,舞台设计既抽象又具体,形成它独特纯粹的美感.这是我以前没有看过的.

再比如,我又重看了《台北人》,这一次又听他讲这一个个故事.发现这么多篇章,是有一个统一的影像意念的.这也很让我惊喜.他在看过这么多人物沧桑,最后沉淀出来的是一丝温暖,这也很像他这个人.

端:一直有人改编他的小说成为影视作品,之后会想拍他的作品吗?

邓:这个要看缘分,不能强求,我未来创作的过程中,如果和他的作品有交集,那才是恰当的时候.硬要规划,反而缺少了水到渠成的美感.

王婉柔:追溯洛夫先生的超现实主义创作脉络

洛夫, 台湾诗人, 从 1959 《石室之死亡》至今,一直在寻找、尝试不同的诗的语言.超现实主义代表诗作影响台湾文坛深远.2000 年,创作三千行长诗《漂木》,打开了华人诗坛长诗的历史新页.将届 70 年的创作生涯,一再突破既有格局.

王婉柔,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毕业,英国 Exeter University 剧本写作硕士.2009年即参与岛屿写作第一系列制作,曾担任郑愁予纪录电影《如雾起时》制片,周梦蝶纪录电影《化城再来人》副导演、剪接、访谈人.

端:最初接触洛夫先生的作品是什么时候?

王婉柔(以下简称“王”):高中就看他的诗, 一直很喜欢. 《他们在岛屿写作》第一系列就觉得要拍他.但是当时目宿媒体刚成立,洛夫老师在加拿大,我们还没有十足把握可以应付在国外的拍摄.

端:电影主要内容包括哪几部分?

王:其实这部片去年在台湾就上映了,庞大的粉丝群也有一些批评意见.主要是因为洛夫的诗作非常多,为什么我比较集中在他的战争题材诗这一块.

他一直坚持创作,有上千首诗作.我觉得作为一个纪录片,在有限的篇幅中,还是要找到一个主轴.最重要是我觉得,奠定洛夫老师的地位,就是他在金门写下的《石室之死亡》.这首超现实主义诗作,也影响了后来很多人.

他自己也在比较晚期的长诗《漂木》的序当中, 写到他的创作, 从 《石室之死亡》到《漂木》可以画出一条轴线,这样一脉相承.从 1959《石室之死亡》到现在,他一直在寻找、尝试不同的诗的语言.所以我觉得这个可以作为主轴.

从金门炮战到越战,他都亲自到前线,在战地创作出非常好的作品.这也是他和其他诗人最不同的地方.

片名叫《无岸之河》,这是他诗集中的一本合集,收录了他早期所有的战争诗.从字面上看,“无岸之河”也有一种超现实主义的感觉.从他的作品谱系来看,也紧扣我这部片子的重点:诗与战争.

除了文学部分,我们也采访了他的太太、孩子.一个诗人的家庭会是怎样的.他太太给他非常大的支持,包揽家中琐事,把他照顾得很好,让他可以专心创作.

他的儿子在台湾是一位很有名的歌手,莫凡.莫凡和袁惟仁曾经有一个组合“凡人二重唱”.他谈到自己走音乐这条路和父亲的冲突,直到后来把父亲的诗谱成曲.

他每年会有一个秋季中国大陆行旅,会回衡阳老家.而且他在写书法,有很多活动,他都把这些集中在秋季.我们跟了一次他的行程.

还有一个意外收获,是有幸拍到洛夫和日本诗人辻井乔对谈.辻井乔本名堤清二,是前西武百货的大老板.辻井乔也写战争诗.这段的珍贵之处在于,辻井乔在诗作中,反省自己国家的行为,他和洛夫,两位同代诗人,关于战争、战争诗能有这样一个对话.

端:拍摄当中有哪些困难?

王:每次去拍之前准备访谈都要很久,很难让他觉察不到,纯然去观察、冷眼旁观.所以我到了现场,跟摄影讨论一下镜位,就要集中精力访谈,他也不会让我们全天可以跟着他拍.

2012 年开始采访他的时候,他 84 岁,两年多拍摄.他这辈子大概被问过太多次,关于他战争经验,和他战争诗的关系.所以我们在采访过程中,有点像隔着一层东西,还触及不到他感受的最里面,就是他当时的状态.

这也是我觉得这部片有点遗憾的地方.甚至我们带他回去,当时在金门写下《石室之死亡》的那个坑道.但就算回到那个现场,我们还是抓不到他年轻时候创作的那个感受,因为时间太久远了.

关于战争,诗人自己讲出来是一个层面,他的诗作是一个层面,而我如何理解他的话语和诗作又是另一个层面.所以我处理的时候,特别小心,不要把诗作视觉化,那个做不好会很拙劣.画面上我尽量写实,而不是模拟他的诗作.

而在写实层面,怎么表达他的“超现实主义”?我选择尽量不要去解读他的“超现实主义”,而是去追溯他的“超现实主义”是在什么脉络下产生的.我找到了他当时接触的“超现实主义”材料,台湾一些诗刊翻译的法国的诗,还有他看过的里尔克诗集.在这些材料中,发现了一些他常用意象的来源.比如,台湾很少看到“豹”,但他的诗中有,在里尔克的诗中也看到了这个.

“超现实主义”还有另一条线索是从日本来的.台湾南部那时有个诗社,风车诗社,其中的很多诗人去日本留学.我们采访到一位成员林亨泰,他是直接接触日本的超现实主义.我去追溯这些脉络如何影响洛夫,而不是解读他的超现实主义诗作.

齐怡:林文月老师的心境,让她的生活可以如此美好

林文月,台湾史家连横之后,生于上海日租界,光复之后举家返台.家学渊源的她被誉为“台大第一景”,更是散文与翻译大家.

齐怡,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毕业,作品包括电视制作《再见美丽岛》、《看见台湾——美学台湾》纪录片,分别获得亚洲电视节最佳新闻节目及入围国际艾美奖. 另有 《诚:董阳孜移动中的雕塑》 、《回头看决策——萧万长公职之路五十年》等十余部纪录片.

端:最早读过的林文月老师的作品是什么?

齐怡(以下简称“齐”):《饮膳札记》.她不是在写食谱,而是巨细靡遗地写人.她觉得做一道菜和写一篇文章,是异曲同工的.从充分准备材料,到完成的过程,她都很享受.

端:拍摄前后对她的印象有什么变化?

齐:看她的文字和拍她,最重要的两个东西,一个是情,一个是生活.她在生命的每一个转弯处,跟人温暖相遇的这些美丽的场景.

她的美丽也是台大当年一景,是很多人的美好回忆.她虽然性格温婉,但文字是刚毅、坚强的.《源氏物语》她翻译了五年半,66 期没有一期间断.这需要很大的毅力、耐力跟恒心.《源氏物语》当中所有的插画都是她画的,素描功底非常好.

她优雅,但也有一点小叛逆,比如考大学时把志愿从“外文系”临时改成“中文系”;不顾父母反对,选择嫁给当时还是穷画家的郭豫伦先生.

她喜欢在家宴客.那时餐厅打烊早,聚会的文人们还没有尽兴,她就常在家做菜,让大家比较自在.当时家宴的座上宾有台静农先生、郑骞先生、孔德成先生等等,三毛、林海音、齐邦媛也都是常客.所以在二十世纪 70 年代,林文月家的餐桌,是台北重要的一处文化风景.

她为了宴客准备不同的菜,都要写卡片.每次请客前,她都会写下客人名单、要准备哪几道菜、上菜的顺序、哪些菜可以先摆好的.上一次有谁来吃过了的菜,这次会换一道新的,她可以细致到这个程度.每个人爱吃什么她都记得.除了做菜的具体做法,她写饮膳更是回忆每一次客人的面孔.

端:拍摄当中遇到哪些困难?

齐:《他们在岛屿写作》第一系列就有邀请林老师,但她两次都婉拒了.2012年,她获得文化奖,我刚好在拍,就试试看能不能继续拍下去.但她还是没点头.将近四个月过去了,后来我专门去了她童年在上海的家,按照她写上海童年的散文中的路径、视角,走了一遍她生活过的地方,回来发了 6 封 email 给她.但还是没能打动她.

我知道她每年过年会做萝卜糕,很想拍到这个场景,但她还没有同意拍摄.直到隔年的 1 月 31 号,她终于回复了我,只有一行字:“我们会在家里等你们,请放心.”

在拍摄的三年当中,我一共和她通了50 多封 email,因为她常住美国,我们很难见面.我希望她能了解我们的诚意,也希望通过她最熟悉的文字方式,和她交流,多了解她.

她是一个优雅、不疾不徐的人,到我们快要杀青,她才告诉我们,其实她心里在替我们着急,怎么还没有完成.她觉得自己好像已经是和我们同一团队的人了.

毕竟她不习惯面对镜头,所以比较难的地方,是我们要有技巧地带她入戏.请她不要武装、不要表演,自然地进入情境.端:电影的关键内容有哪些?

齐:我们一直说她有五支笔:写散文的笔、 写论文的笔、 翻译的笔、 教书的粉笔、画笔,还有一支锅铲.

她是台湾人,但出生在上海.她从小念日本小学,母语是日文和上海话.等到小学六年级回到台湾,日本宣布战败,她以为自己是战败国的人,就一直哭.

隔两天,被告诉说原来她是战胜国的人.身份认同的冲击和多元文化的影响,这种繁复的生命历程在她的身上,都成了创作的养分和能量.

她在香港出过一本自选集,叫《生活可以如此美好》.关键词是“可以”,她的经历中其实有很多磨难,但是她自己的心境,让生活“可以”如此美好.

殖民地的身份,让她从小好像知道一点什么,又不全然了解,只知道自己不纯粹是上海人,或台湾人,或日本人.身份认同的迷思一直伴随她成长.她记得八岁时,听到梧桐叶掉落在石板路上清脆的声响,那声音让她心头微微收紧的感觉.她是敏感、早熟的.

她经历的改朝换代、历史空间转换,也和台湾这个岛屿曲折的身份认同,是扣合在一起的.但她一直想要活出的人生是心地宽朗、美好的.

时空不凑巧的交叠,在她心中落下一个浅灰色的阴影.我问她,你的浅灰色阴影是什么?她说,浅灰色不也是一种颜色吗?她很庆幸生命中有浅灰色,这让她的生命更完整.她有宽阔的心胸,所以她的文字可以打动任何年纪、境遇的人.

陈怀恩:用电影和痖弦老师的诗,做一次有意思的共同创作

痖弦, 台湾诗人, 自1966年后不再公开发表诗作,但一首《如歌的行板》,教人永远记得他诗人的身份.写就这首人人琅琅上口的诗行,此后投身编辑工作,从上一世纪中至今,影响力仍在扩散.

陈怀恩,台湾导演,从事电影工作三十年,包括场记、剧照、副导演、摄影等等,与杨德昌、侯孝贤、张作骥等多位台湾知名导演合作.2007 年自编自导第一部电影《练习曲》,温暖抒情地呈现台湾景观风貌.

端:拍摄痖弦老师遇到什么困难?

陈怀恩(以下简称“陈”):拍了快两年,开始比较苦恼的部分是,他一直在温哥华.他这么丰富的人生,我们却只有一点温哥华的素材.有三四个月被迫要想出新办法,怎么去呈现.隔年 2 月,他突然说要回台湾,我们就又调整.才发展出他比较特别的访友行程,也是片子比较特别的地方.

端:痖弦老师给你的感受?

陈:片中会看到他去拜访很多人.通常德高望重的传主,都是人家来拜访他.他很体贴,怕麻烦人家帮忙他的影片,所以他更乐于去拜访人家.他让晚辈都很自在.这部片子让看的人也感到轻松自在.

其实从头到尾根本搞不清我在干什么, 他有担忧,但并没有拒绝.他很体贴的配合我们.《他们在岛屿写作》第一系列六位作家,大概有四部,他都有出镜作为访谈对象,讲这些老友的故事.我们当时开玩笑说,我们可以直接拍他,就可以知道所有人的故事.

而且他非常会讲,讲到每位作家最精彩的部分.他的确是非常棒的台湾文学发展的见证者,这当之无愧,很少人有这个接触面和角度.这和他长期在副刊工作的经历有关.他看着很多作家成长、成熟.这也是我们最早觉得他最有趣的部分.倒没有想去解构、分析他的诗作.

他看完片子说,文学和电影,在他的故事里, 做了一次有意思的对话,在轻松和乐的气氛下完成.

端:这部片的拍摄构想有哪些调整?

陈:痖弦老师是个很特别的文学家,他最重要的作品集中在 13 年的创作时间,1953 到 1966.这段时间的作品完成了他的诗集《痖弦诗抄》.他传奇的地方是,并不高产,但三十年间都名列台湾前十大诗人.

他的作品不管什么年代去看,都有很独特和创新的地方. 即使现在读,也不会觉得他的诗很老旧.虽然他的作品不多,但这 88 首诗的样貌非常丰富.所以他可以一直是桂冠诗人.我们拍文学家,不想像定论那样给他一个评论、肯定.

如果我对他作品有明确的解读,要按照一个规划去拍, 我也会很小心.因为这不是剧情片,我们不知道作家会展现什么.所以我不想带一个鲜明的主观印象去拍.

痖弦老师和人相处很随和,容易沟通,但他的作品中也会有固执、甚至高傲的东西.他的作品很多是很年轻的时候写的.我开玩笑说,观众都被片子骗了.

因为看完你不会留意,他创作的时间很短,写的作品不算多.因为片子内容很丰富,大家可能也觉得他的作品很多.反而他有限的作品,蛮能把他的一生展现出来.

他的两个诗人朋友吴晟、 席慕蓉,背景非常不一样,他们的交集就是痖弦.痖弦能兼容他们的诗,他自己的作品中同时有两个方向的关照,比如《印度》和《红玉米》.《印度》在讲甘地, 《红玉米》是他思乡的感受,看似全然无关的创作方向.

当吴晟和席慕蓉分别来谈他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就是台湾独特的文化现象.台湾承载的多种文化的冲突,尝试去寻找和谐、互相包容,但可能一开口就会吵架.我们只是用电影去展现事情本身的风貌, 没有注解,主观评断.

刚开始, 还没有正式拍他的时候,没有把他和台湾不同文化对话这个角度联系在一起.当时只是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想象力的现代诗作者.他的诗有很多不一样的主题、形象、语汇.诗作从字面看,和朗诵出来,会产生很不一样的效果.四下无人,在一个很安静的空间,把一首诗读出来,那个东西可能和你产生某种撞击,那是令人享受的被触动的感觉.

那不一定是理解、读懂了这首诗在讲什么.我们开始接触痖弦,也是被他的诗触动, 觉得很有趣, 但不知道为什么.

有些没剪进片子里的素材,我们找了一些喜欢痖弦诗作的文学界的朋友做访谈,也请他们念诗.直到我们请痖弦老师自己念,赫然发现那是另外一个东西.

后来我们才知道,他创作的过程很特别,这影响了诗的呈现.这部分是他口述, 我整理之后的理解, 没有放进片子.不想一个影片太高傲,有种看透一切、解读一切的感觉.我不想做所谓揭露痖弦创作秘辛.

简单来说,他的诗和他小时候听到的地方戏曲很有关系.他会反复朗诵,用很多声音来检验用字.他平时讲普通话,但念诗是用像唱戏一样的调子.所以后来有很多评论说他的诗很甜,充满音乐性,其实都和这个有关.

至于他的创作题材,很难说尽,他作为一个媒体人,什么事情都关心,比较博学.两小时的电影,怎么可能把一个作家一生的东西全部表现出来.

我们只能是从一个我们能理解的、表现的角度,去分享我们对这个作家的感受和想法.这不是一个文学研究评论或者生平传记,更像是电影和文学做的一个有趣的共同创作.

(选自 2016 年 1 月 11 日香港《风物》)

综上资料,该文是关于导演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文学大师和岛屿写作和导演谈镜头相关导演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记叙文写作:描写成就斑斓 夏子杰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学生记叙文的写作要求是“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而对于说明文、议论文,新课标则只是局限于“写简单的.

2、 20写作:元小说还原了写作和阅读的写作和阅读 今天,我们从认识和回家谈起 认识一个人,当然是要和他见面、聊天、共事和感受 但倘若你说你和谁谁是好朋友,相当熟悉,但却没有去过他的家里,不知他的家居布置和他自己在家还原为“自己&rdquo.

3、 网络文学作家:我们根植传统,我们也未来 管平潮,我的仙侠人生他曾是一个理工科的学霸、工程界的精英,弃理从文后在网络小说的世界里摸爬滚打,已经把仙侠小说写的风生水起,在全国也打响了知名度 镜头拉到上个世纪的80年代,在江苏农村,还是学生的管平.

4、 岛屿写作的可能性(评论) 张浩文以往天涯在推举本地作者时,多是以“新人工作间”为栏目,一次一人出镜 可是到了本期却加大了力度,有四位本地作者集体亮相,他们分别是李焕才、符浩勇、吉君臣和陈位洲 李焕才的短.

5、 吴呈杰:被蝴蝶勾引上写作高山 吴呈杰自我期许成为一名忠于自我、忠于内心的写作者“作家最好的状态是追逐蝴蝶的男孩,被蝴蝶勾引上了高山日前,人物杂志刊发了一篇题为奥数天才坠落之后的专访文章引发热议 该专访记叙了国际奥赛冠军.

6、 非虚构写作中的经验、事件和叙事兼评《非虚构:时代记录者和叙事精神》 人习惯于命名,这会让人产生精神的安全感和确定性,这种执着也使人们面对某一对象时首先喜欢思考“是什么” 不过,作为一种思维习惯,这种本质主义的观点已经在众多批判中日渐式微,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