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西游记人物形象开题报告 西游记中孙悟空人物形象论文提纲 关于西游记的论文题目 西游记的参考文献 西游记论文题目 论文西游记中的哲学

关于西游记相关论文范本 跟铁扇公主和红孩儿形象的图像来源用文物解读《西游记》系列类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西游记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11

铁扇公主和红孩儿形象的图像来源用文物解读《西游记》系列,本文是关于西游记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和来源和红孩儿和红孩儿形象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小说《西游记》中铁扇公主与红孩儿是一家人,其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故事中.笔者认为这些人物形象与小说家平时所见的佛寺中的塑像、壁画及水陆画中的神祇等有关.分述如下:

一、鬼子母

鬼子母,梵文音译为“诃利帝母”.据《佛说鬼子母经》记载:其“多子,性极恶.常喜行盗人子杀啖之”.后经佛劝导并授以五戒,“鬼子母闻佛说是语.即一心自悔……言:‘我欲使与佛结要,我欲报复天上天下人恩.’”于是鬼子母成为儿童的守护神并兼具送子之责,因而受到崇拜和供奉.佛教以鬼子母为诸护法神之一,常见于佛殿中“二十诸天”群像之中.其造像也有被单独供奉者,如重庆大足北山石窟第122 龛就雕造了一身宋代鬼子母坐像(图1),在大足石门山石窟中还有一龛鬼子母与诸孩童组合的宋代造像(图2).

鬼子母故事在流传过程中情节又有所变化:佛将鬼子母幼子(名毕哩孕迦)扣镇于钵中,鬼子母率众魔前来揭钵救子未果.经佛规劝后,鬼子母最终发誓永不杀人,皈入佛门.鬼子得从钵中放出.

在演化之后的故事中,“钵”是一个重要的道具.其本是僧人所用的食器,材质通常为陶瓷、铁、木等;造型为圆形、敛口、圜底.我国的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都沿用了这一形式.如首都博物馆藏一件高8.5、口径9 厘米的明代黄釉“敕建拈花禅寺”钵(图3),其为通体黄釉,敛口、弧腹,口沿下有阴刻右书汉字“敕建拈花禅寺”六字.又如北京民族文化宫博物馆藏一件清代藏传佛教领袖六世班禅进献给乾隆帝的圜底镀珐琅铁钵(图4),其高16、直径17.5 厘米.

以“揭钵”为主题的绘画作品是我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重要题材,现有一系列的作品存世.①其中重要者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五代佚名绘《揭钵图》卷,其纵27.7、横111.4 厘米.②北宋画家李公麟也曾绘制过《揭钵图》.元代朱玉临有李公麟两个本子,其一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另一图曾流落美国,2012 年秋被上海博物馆购回.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有明代画家仇英绘制的《揭钵图》,其纵29.1、横138.3 厘米(图5).③美国史密森尼博物馆藏有清代绢本设色《揭钵图》,纵27.4、横424 厘米.④首都博物馆亦*有一幅明代无款绢本设色《揭钵图》(图6),其纵26.4、横106.3 厘米.这些作品描绘的情景基本一致:画面右侧的主要位置是佛坐像,诸菩萨、弟子及信士们围绕在佛周围.其旁绘有表现环境的山石树木.画面的下方是一透明的覆钵,其下罩着一名幼童.覆钵左侧是鬼子母率领一众鬼兵支起木架,试图利用杠杆原理揭开覆钵.杠杆以横木为力臂,一端用绳索系于钵身,另一段系多根绳索,分别由众鬼兵所持并一同用力向下.鬼子母爱子心切,心急如焚地以手掩口鼻,大气都不敢出.覆钵的上方是风雨雷电诸神居于空中,以烘托紧张的气氛.画面左侧是鬼子母的诸鬼兵、仪仗等.其中有鬼兵擂鼓统一号令并鼓舞士气者,有自远处搬运巨石试图增加己方配重者,亦有驱赶猪、虎、象等畜类前来帮忙助力者.

明代常以包括鬼子母在内的“二十诸天”像作为护法神,其群像常被以造像或壁画的形式安置在佛殿主尊的两侧.由于二十诸天的神格较低,其作为护法神的身份可以与多种主尊造像相组合,常见的主尊造像种类有释迦佛像、观音菩萨像等.如在北京西山大觉寺就有一堂明宣德三年的二十诸天塑像与三世佛像组合,其中就有鬼子母像(图7).⑤又如北京法海寺大雄宝殿北壁的明正统时期壁画《二十诸天礼佛图》中亦有鬼子母的形象(图8).值得注意的是:在壁画中的“ 鬼子母” 持一扇状物; 其子穿一袭红袍, 并作双手合十礼拜状, 戴项圈和手镯.

另外,在北京大慧寺有一堂明代二十诸天塑像、清代天龙八部塑像与明代千手观音菩萨立姿塑像的组合形式,其中儿童( 毕哩孕迦, 头部残缺) 像骑坐在一名鬼兵肩头(图9).这种形象一直影响到清代, 如首都博物馆藏有一幅纵155、横87.5 厘米的清代水陆画鬼子母尊天像( 图10).因此这一特征被认为是对鬼子母像及其所属的“二十诸天”群像进行年代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明代嘉靖年间,嘉靖帝崇尚道教,佛教为了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在“二十诸天”的基础上又吸收了“紧那罗”及另三位道教神灵(紫薇大帝、东岳大帝、雷神)而形成“二十四诸天”的护法神队伍.鬼子母仍是“二十四诸天”之一.

二、善财童子

善财童子是《华严经》“入法界品第三十九”故事中的人物.其故事梗概是:佛在逝多园林,和文殊、普贤等五百大菩萨及大声闻、并无量世主举行法会.法会之后,文殊菩萨和大众辞佛南行,尊者舍利弗和六千比丘也承佛神力发心随同南行.他们行到了福城东,在庄严幢娑罗林中大塔庙处说法.这时善财童子等2000 人前来顶礼听法,发菩提心.其中善财童子一心求菩萨道,说颂问教.文殊师利指示他去求访善知识.善财童子便辗转南行,参访了德云比丘乃至弥勒菩萨等53 位善知识,听受了无数广大甘露法门,最后见到普贤菩萨.由于普贤的开示,终于证入法界.

据记载,善财童子参访的第27 位善知识就是观音菩萨.东晋佛驮跋陀罗译60 卷本《华严经·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八》记载:“(尔时善财童子)登彼山上周遍推求.见观世音菩萨住山西阿,处处皆有流泉浴池,林木郁茂地草柔软.结跏趺坐金刚宝座,无量菩萨恭敬围绕.”人们依据这一记载,创作出了三个新的造像题材:“三大士像”组合、“童子拜观音”组合及组画“五十三参”.

“三大士像”的组合是以观音菩萨像(以犼为坐骑)居中,其左为文殊菩萨像(以青狮为坐骑),其右为普贤菩萨像(以白象为坐骑).这种组合目前虽无明确的经典作为依据,但应与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过程有关:善财童子的参访以文殊菩萨为首、以普贤菩萨结尾,而以观音菩萨为第27 位参访的善知识.数字27 正是从1 至53 的中间,故以观音菩萨像居中设置,另两尊菩萨像分居两侧.三尊像中的文殊寓意是大智,观音寓意大悲,普贤寓意大行(行动).如北京法海寺大雄宝殿内佛坛的“太师壁”阴面绘有明代正统年间的三大士像壁画.又如河北省石家庄市毗卢寺释迦殿“太师壁”阴面塑有三尊北向的明代三大士像(图11).

“童子拜观音”的组合题材,以儿童貌的善财童子双手合十站立,礼拜观音菩萨像为基本特征,如前述的北京法海寺的观音像下就有善财童子作礼拜状(图12),其戴项圈和手镯.画面中菩萨居中心位置,童子(右下)、菩萨的坐骑犼(左下)、护法神韦陀(左上)和白鹦鹉(右上)分居画面四角.另有些壁画或塑像是将“龙女”像与善财童子像相对称地设置在菩萨像两侧.

“龙女”的事迹源自《法华经》卷四“提婆达多品”.故事说,在法华会上,文殊菩萨告诉智积菩萨:娑竭龙王女(即龙女)年甫8 岁,以修行《法华经》故可速得成佛.智积菩萨闻言后甚感怀疑.其时,龙女忽然现于会中,并头面礼敬、以偈赞佛.其时,舍利弗问龙女:“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无上菩提?”龙女即以其身之宝珠献佛,而后问舍利弗及智积云:“我以此珠献佛,佛纳此珠疾否?”智积、舍利弗咸言“甚疾”.龙女又言:“我之成佛尚疾于此.”其时会中大众,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世界,坐莲华台,成等正觉,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以法海寺壁画为据,说明“龙女”像与观音像组合的出现时间不早于壁画绘制的时间—正统九年.

在以观音菩萨像为主尊、以善财童子像、龙女像为左右胁侍的组合题材中,观音像寓意佛教修行中“菩萨行”中的救度、慈悲等含义.善财童子像的寓意在于其修行的过程是逐渐深入的,可作为“渐悟”法门的代表.而龙女像的寓意在于其成佛过程是瞬间完成的,可作为“顿悟”法门的代表.这种组合形式在明代正德以后就较为多见了.如北京大慧寺内建于明正德八年的大悲殿,是专门用于供奉观音菩萨像的殿堂.其主尊造像就是观音菩萨像与童子、龙女像的组合(图13).⑥又如首都博物馆*有一组明代铜漆金的善财童子与龙女像(图14),童子像高21.5、龙女像高21 厘米.

组画“五十三参”系列,是以善财童子的参访为依据进行创作的.如山西洪洞县广胜下寺就*有该寺在殿宇壁面与梁架间的空隙等处绘制“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故事的系列连环画.晚清至民国时期,或许是因为观音菩萨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之故,“五十三参”故事从参拜53 位不同人物演变为53 次参拜观音一人.如江苏省南通市的南通博物苑*有一批绣于1918 年的“五十三参”系列刺绣作品(图15).这些作品的尺寸一致,均为纵96、横40 厘米,皆由南通女工传习所的首批学员完成.绣像的主体均是观音菩萨像.这说明:在民间已经把“五十三参”的参访对象集合为观音菩萨一人了.而这种演变过程的出现时间或许是在明代万历年间.

另外,善财童子虽称“童子”,但其像并非都是幼童形象.如重庆大足石刻第133 号窟又名水月观音窟,窟高390、宽272、深305 厘米,开凿于南宋绍兴年间.窟内正壁雕自在坐姿的水月观音菩萨像,其左侧为善财童子立像.善财像长眉隆颊,满面皱纹,长髯挂腮,形象夸张生动(图16).又如承德“外八庙”的普宁寺中,清代千手观音菩萨立像左侧的善财童子像为年迈的长者貌(图17).这种形象被解释为:善财童子年少时乐善好施,追随观世音菩萨,及老成佛,故为老翁形象.

三、铁扇公主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铁扇公主”的人物原型应是“鬼子母”.这一点已有研究者予以指出了,如田瑞文等认为红孩儿的故事背景与佛经中的鬼子母故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入鬼子母国处》故事的场景相似.⑦在杨景贤元杂剧《西游记》中已明确有鬼子母故事的元素:

“( 佛云)……这妇人我收在座下,作诸天的.缘法未到,谓之鬼子母,他的小孩儿,唤奴儿.我已差揭帝去拿他,在个幽岩大泽之中,即日便到.恐揭帝降不下他,将老僧钵盂去,盖将来.……(鬼子母上,云)颇耐瞿昙老子无礼,将我孩儿盖在法座下.更待干罢?鬼兵那里?随我去揭钵盂去来.”

到了小说《西游记》的“红孩儿”故事中,虽然没有再直接描写鬼子母揭钵的内容.但还是可以看到与揭钵故事有关的遗痕:首先,小说中的鬼子母是普陀洛伽山的守护者之一.小说中孙悟空每次前往观音菩萨道场普陀洛伽山时,都有“二十四诸天”予以迎接并负责通报.为解救被红孩儿捉拿的唐僧时,孙悟空遇到的是“鬼子母诸天”.即点出了红孩儿与鬼子母有某种联系.如:

(第四十二回)直至落伽崖上,端肃正行,只见二十四路诸天迎着道:“大圣,那里去?”行者作礼毕,道:“要见菩萨.”诸天道:“少停,容通报.”时有鬼子母诸天来潮音洞外报道:“菩萨得知,孙悟空特来参见.”

其次,小说中铁扇公主首次见到孙悟空时的情景便是“恨”,这也与“揭钵”故事中鬼子母因无法见到幼子时的情感相一致.由于鬼子母像呈现女性容貌,名号中又有“鬼”字,因而可能被不甚了解佛教的民众理解为“罗刹女”.如:(第五十九回)那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便似撮盐入火,火上浇油.骨都都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口中骂道:“这泼猴!今日来了!”叫:“丫鬟,取披挂,拿兵器来!”

随即取了披挂,拿两口青锋宝剑,整束出来.……罗刹道:“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子?”行者佯问道:“令郎是谁?”罗刹道:“我儿是号山枯松涧火云洞圣婴大王红孩儿,被你倾了.我们正没处寻你报仇,你今上门纳命,我肯饶你!”……罗刹道:“你这个巧嘴的泼猴!我那儿虽不伤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几时能见一面?”

再次,在第五十八回真假猴王相争,最后来到佛祖面前.佛祖有扣住妖怪和“揭钵”的动作.应是作者把原来“揭钵救子”改编成了“揭钵识妖”.如:

那猕猴毛骨悚然,料着难脱,即忙摇身一变,变作个蜜蜂儿,往上便飞.如来将金钵盂撇起去,正盖着那蜂儿,落下来.大众不知,以为走了,如来笑云:“大众休言,妖精未走,见在我这钵盂之下.”大众一发上前,把钵盂揭起,果然见了本象,是一个六耳猕猴.

另外,小说中“铁扇公主”这一名号,应是小说作者见到类似前述法海寺壁画中鬼子母像的持物是“扇”形之故而确定的.这一认识是以往所未被注意和提及的.

四、红孩儿

小说《西游记》中“红孩儿”的人物原型来源有二:善财童子与“鬼子母之子”.首先,故事中唐僧被“红孩儿”捉走,观音菩萨借李天王的三十六把天罡刀“化作一座千叶莲台”并用“金箍儿”降服了红孩儿.但仍因红孩儿“野心不定”,观音菩萨“教他一步一拜,只拜到落伽山,方才收法”.而“那妖精早归了正果,五十三参,参拜观音”.随后作者评述道:“如今说童子拜观音,五十三参,参参见佛,即此是也.”可见,红孩儿的故事是改编自《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事迹的.而且在改编时就已把要参访和礼拜的53 位人物整合为观音菩萨一人了.

其次,在北京法海寺正统九年的壁画中,鬼子母之子像是如图8 中身着一袭红色长衣的儿童.因红色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火”,故这一形象应就是“红孩儿”名号、其洞府名号(枯松涧火云洞)及其使用“三昧真火”的依据.并由此推定:“红孩儿”这一名号在小说家创作时,“儿”字应读作“孩”字的儿化音,即“红孩儿”.后被不了解创作背景的读者们读为了三个独立的汉字.此外,根据前述壁画资料可知:鬼子母之子像与善财童子像均为儿童双手合十站像,且均戴项圈和手镯,这是两者的共同特点.故,小说中以此将二者相联系,把原本两个毫不相干的人物转换了一个人物的前后两个不同身份:

(第四十三回)那菩萨将杨柳枝儿,蘸了一点甘露洒将去,叫声:“合!”只见他丢了,一双手合掌当胸,再也不能开放,至今留了一个观音扭,即此意也.

再次,在佛殿内的塑像和壁画中,鬼子母像旁的儿童像仅有一身.其是鬼子母众多孩子的代表,这应是小说中“圣婴大王”这一名号的出处.

“圣婴大王”这一名号不禁使人联想到在与小说家同时代的多种器物中,都十分流行“婴戏图”纹饰.所谓“婴戏”实际是“童戏”,即一种以小孩为主要绘画对象,描绘儿童游戏场景的画作.其是中国人物画的一种,通常画面丰富,形态有趣.“婴戏图”是宋代以来流行的绘画题材,经常作为装饰题材出现于瓷器、衣物等日用品上.如首都博物馆*的1980 年出土于北京朝阳区洼里的嘉靖青花婴戏图盖罐(图18),其通高45、口径14.5、底径25.5 厘米,直口、丰肩、收腹、隐圈足,宝珠钮盖.器表用回青料绘制纹饰和图案:器盖绘仰莲、覆莲、云纹及折枝花果,肩部绘锦地开光花果,腹部以婴戏图案为主体.又如北京明十三陵定陵出土的一件孝靖皇后的锦地平金绣百子金龙花卉女夹衣(图19).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婴戏图中孩子们的形象通常为身着长袍大褂的大头男孩,人物的头部特别大且后脑凸出是其时代特征.婴戏图的流行既反映了当时传宗接代的观念深入人心,也借此场景寓意社会安定、多子多福的美好生活.故推测:“圣婴大王”的名号或许与当时社会生活中流行此类题材的吉祥图像有关.

在小说第四十二回中,孙悟空去请观音菩萨降服红孩儿之时,菩萨提到了“善财龙女”,并且称其貌美.而在这之前的故事中也曾多次提到过龙女.其都应与前述龙女像与菩萨像的组合有关.如:

(第二十二回)(观音)菩萨正与捧珠龙女在宝莲池畔扶栏看花.

(第二十六回)(孙悟空)早望见落伽山不远,遂落下云头,直到普陀岩上,见观音菩萨在紫竹林中与诸天大神、木叉、龙女,讲经说法.

综上,本文认为明代小说《西游记》中“铁扇公主”的人物形象源于“鬼子母”像.“红孩儿”的人物形象来源有二:一是善财童子像,一是鬼子母之子像.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同事李兵、李文琪和刘轶丹的大力协助,特此感谢.)

注释:

①李翎《鬼子母揭钵故事的流传与图像》,《世界宗教文化》2014 年1 期.

② 资料来源: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e353381d0101mgs5.html.

③ 资料来源:http://jsl641124.blog.163.com/blog/static/177025143201543125925719/.

④资料来源:https://sns.91ddcc.com/t/101341.

⑤姬脉利、王松主编,祁庆国摄影《北京大觉寺诸天造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年.

⑥详见拙作《北京大慧寺相关史料及研究》,《北京文博文丛》2011 年第4 期;《大慧寺彩塑造像定名研究—兼谈“标准器比较法”》,《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年第2 期;《北京大慧寺诸天塑像的后续调查与研究》,《文物春秋》2016 年第1 期.

⑦田瑞文、王蓓蓓《〈西游记〉中“红孩儿”原型在元杂剧中的叙事线索》,《南都学坛》2009 年02 期.(责任编辑:牧风)

上文结论:此文为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来源和红孩儿和红孩儿形象方面的西游记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西游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论《红楼梦》对萧红笔下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 摘要活跃于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的萧红,始终立足于女性视角写作,在继承红楼梦既有创作手法基础上,结合所处时代背景及自身经历,对女性形象塑造加以创新,成为刻画女性形象的突起异军 萧红以红楼梦中的香菱自.

2、 文艺青年的妖魔化形象以《西游记》中的特殊妖精为例 摘 要随着“文艺青年”……词汇的流行和普及,文艺已经不单单的局限于文学和艺术两个方面,而是逐渐的演变成一种文化现象 “文艺青年”这个群体,则主要以&ld.

3、 虚拟网红:形象IP的爆红逻辑和路径 摘 要 熊本熊、Linefriends、小猪佩奇……卡通形象异军突起,成为新生代网红,并衍生出“形象IP”产业模式 文章援引传播学相关理论,从爆红基础、网红打造、粉丝经济三个层.

4、 医疗媒介形象的重构和传播以纪录片《人间世》为例 2017年10月25日,、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其中“健康”一词共出现351次 在十九大报告中,一系列有关“健康中国&r.

5、 对萧红笔下女性状态的审视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生死场》 郑家蔚 西南大学文学院摘 要在20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中,萧红始终坚持以女性视角和女性意识来观察和审视人生,注重从生和死、心灵和肉体……多重折磨层面书写中国广大女性的生存真相挖掘了女性悲剧命运.

6、 《舌尖3》章丘铁锅爆红 因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3而红遍全国的“章丘铁锅”近期成为热搜的“神器”,天猫平台上章丘铁锅的销量同比增长了近6000倍 据说其位于济南的线下体验店,&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