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图书馆文献 图书馆期刊 图书馆论文发表 图书馆学刊 图书馆杂志 图书馆建设杂志 图书馆管理系统参考文献 图书馆管理本科论文致谢 南林大图书馆约有电子期刊多少种 图书馆管理论文写作技巧 国家图书馆论文查重 图书馆投稿

图书馆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和润物有声: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声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图书馆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29

润物有声: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声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文是图书馆方面毕业论文模板范文跟图书馆和声音资源和物有声方面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王 铮

摘 要 在历史上,声音与阅读关系密切,人类的阅读行为经历了从朗读到默读的演化进程.当前声音资源的积累和公共阅读的回归促使图书馆思考声音对阅读推广的作用.已有研究提供了阅读推广的一般理论框架,但对图书馆音频资源的研究主要停留在保存的层面.已有实践案例提供了阅读推广中声音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图书馆可以探索形成阅读推广中声音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

关键词 图书馆阅读推广 声音资源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图书馆用户服务 朗读者

引用本文格式 王铮. 润物有声: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声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图书馆论坛,2017(10):86-93.

0 引言:声音与阅读

眼睛横扫书面,舌头静止不动,沉默而又专注——这是当代习惯乃至默认的阅读方式.而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在《阅读史》一书《沉默的读者》一章中指出,上述这种熟悉的默读方式直到公元10世纪时才在西方世界普及,在此之前大声朗读才是正常的阅读方式[1].

在尼采看来,阅读方式的不同是古人与现代人极为重要的差异:前者出声朗读,后者则沉默面对文本[2].西方中古研究的主流观点认为,朗读是古人正常的阅读方式,与之相对,默读则由一种异常现象演变而来.西方世界与东方世界共同遵循着人类进化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以其问答反诘法(Elenchus)著称,他向学生柏拉图强调口述的重要性,且反对书写和默读[3],而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则以“对话体”和“口语体”为主要特征.在文明轴心时期,我国的孔子同样强调“述而不作”,认为学习要首先“入乎耳”,继而“着乎心”.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声音都是历史上创作、交流、教育、学习和阅读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无论是古代神话史诗,还是民间传说故事;无论是我国古代的《诗经》、古希腊的《奥德赛》,还是古印度的《摩罗衍那》,都是首先靠口耳相传,然后才有文字记录和文献整理[4].我国的唐诗、宋词、元曲无不和音律、节奏、吟咏等声音元素相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无不吸收整理了话本的内容[5].

在希腊语中,阅读是指“我读,我认识,我大声朗读”;在苏美尔文化中,书写的目的是大声念出;在古埃及,阅读是一种口头行为,文本的产生主要来自对主人口述的记录[5];在《说文解字》中,“读”的解释是“诵书也,从言卖声”.

从以上这些历史文化叙述中,是否可以“听”到人类悠久阅读历史中传来的“回音”?特别是对以“安静”为最显著感观特征的当代图书馆来说,当我们一边基于图书馆实施或促进阅读行为,一边面对着图书馆中司空见惯的“保持安静”标志时,是否可以考虑回溯阅读行为的本质,探索阅读行为的趋势,进而以新的视角来思考这一存在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对图书馆服务特别是阅读推广来说,这方面的关注与思考必要且紧迫,因为当前面临的阅读生态(包括内容、载体、用户、行为、活动)正在发生新的变革.

1 研究背景:声音力量的复兴,公共阅读传统的回归

笔者首先整理了一组2010年之后发生的看似和图书馆并不直接相关的事件:

(1)2011年1月21日,微信(WeChat)由腾讯公司正式推出,其特征之一是能够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的语音短信.根据2016年底腾讯发布的微信数据报告,微信日登陆用户达7.6亿,每日音视频通话总数同比增长180%,达到1亿次[6].受微信冲击,三大通信运营商基于文本的传统短信业务直线下滑,人们感叹“短信已死”.

(2)2011年10月,苹果公司发布iPhone 4S手机及其Siri语音助理,其前端核心技术即基于云计算的语音识别及语音合成.Siri被誉为人机交互历史上的“语音革命”.

(3)2016年10月,罗永浩在锤子手机发布会上演示讯飞语音输入法,语音识别准确率逾97%.2017年3月,讯飞语音输入法用户总量已达4.3亿[7].

(4)截至2016年,我国最大的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FM的总用户数在3年内增至2.2亿.根据喜马拉雅FM发布的音频用户收听习惯图谱,睡前听书、通勤路上听书、亲子听书等移动音频使用场景迅速增多,“听”已经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需求[8].

(5)2017年2月18日,第1期《朗读者》节目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节目邀请各领域有影响力的嘉宾和普通民众朗读精心挑选的经典美文,反响强烈,豆瓣评分高达9.5.互联网上随即出现每期的朗读清单和书目,节目组录制音频的“朗读亭”开始进入图书馆、高校、企业和社区,吸引大批市民前往朗读.而在此之前,充满音韵感的《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等电视节目已经风行,通过声音和文字的结合为社会文化生活带来感触和温度.

以上事件尽管发生在不同领域,却反映出两种趋势.

1.1 声音力量的复兴

人类近现代从“朗读模式”到“默读模式”的转变中,在“声音”逐渐从阅读行为中消退减弱的过程中,技术发展是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伴随着造纸术与印刷术的诞生和全球传播、图书文献出版技术的发展,文献量和知识量大幅度增长、人们识字率提升,社会的阅读方式和学习方式逐步发生改变[5],阅读行为开始成为比较单纯的视觉感官活动.同样地,技术的发展也使声音力量的复兴成为可能.早先人类发明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希望对转瞬即逝的语音信息进行认定、保存和传播,而1877年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使人类记录声音成为可能(留声机发明的最初目的并不是为了播放音乐或消遣娱乐,而是为了留存声音).声音处理技术经过100多年发展,特别是经历近几十年从物理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正在重新改写人们对声音的感知和传播方式.飞速发展的数字化音频识别技术、计算技术、存储技术和传播技术分别解决了声音在判读、转换、记录、存取和传递方面的问题.技术变革推动了声音力量的复兴,从信息管理角度看,其本质是声音正成为信息资源中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出版业来说,近10年有声出版物的市场份额迅速上升.美国音频出版协会(Audio Publishers Association,APA)2016年发布的年度报告《有声书稳健增长的又一指标性年份》显示,2011年有声读物出版数量为7237种(比2009年增长57%),而到2015年增长到35574种[9],见图1.需要注意的是,这段时间正是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从兴起到兴旺的时段.

伴随上游信息资源供给的变化,图书馆面临的音频资源和潜在处理对象正发生空前变化.这些声音资源包括:(1)传统的以模拟信号记载的音响制品出版物(如磁带、唱片);(2)音频资源数据库(如音乐数字图书馆);(3)来自捐赠、采集或原生的各类音频资源(如演讲记录、采访录音、戏曲音乐记录,乃至对自然界声音的记录);(4)传统上面向视障用户群体形成的特殊音频资源;(5)社交媒体、网络电台、用户大众等生产的新型语音资源(如语音通信记录、播客)[10].面对如此多元的声音资源,图书馆要做的不仅仅是变革馆藏资源建设策略,还应考虑如何将声音资源与原有的文本资源*进行整合,以及如何将声音资源运用到用户服务及阅读推广之中.

1.2 公共阅读的回归

借鉴知识治理的观点,知识资源形态、技术规则和服务组织形式之间往往存在着紧密的相关性.当声音资源和声音技术出现重大变化时,图书馆的阅读服务形态是否应该有所拓展?

回到阅读史与文化史的研究中,“朗读”与“默读”可以视为两种阅读模式,分别对应着“公共阅读”与“私密阅读”.所谓公共阅读,来源于古希腊的传统,即在公开场合为公众诵读自己的作品,乃至直到中世纪,阅读仍是一项集体活动和分享行为,如诵读宗教经典[3].而默读更多是一种私密体验,注重思维过程.借鉴野中郁次郎的知识管理SECI模型,默读乃是对书面上显性知识的内化(Internalization),而公共阅读可以实现知识体验外化、融合和群化(Externalization、Combination、Socialization)的全程.

回想央视《朗读者》节目,朗读者将个人经历、个人情感与经典文本相结合,借助极具影响力的媒体平台和网络平台,让朗读在更大的社会群体中引起共鸣,这种效应不正是“公共阅读”内涵的当代反映吗?

对图书馆阅读推广来说,基于上述认识,所需思考的问题是:长久以来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究竟是在“默读-私密阅读”模式下还是在“朗读-公共阅读”模式下?每种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而在当前趋势下,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是否需要考虑在空间配置、馆藏配置、服务模式上针对“朗读-公共阅读”需求给予回应?况且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尽管做得“声”势浩大、有“声”有色(如书目推荐、新书导 读、阅读竞赛、荐书、书评),但最终仍落脚于“默读-私密阅读”模式.

2 研究问题与概念定义

在以上背景下,面向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研究与实践,本文探索性地提出下列议题,并尝试做出初步的解释和讨论,以期引发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更多关注与探讨:(1)如何定义当代环境下的公共阅读?公共图书馆在公共阅读活动中应发挥什么样的角色和作用?公共图书馆如何促进公共阅读?(2)公共阅读与社会化阅读的关系与整合.(3)图书馆面向“朗读-公共阅读”模式的资源规划、资源配置与资源保障.(4)图书馆声音资源的管理与建设(不仅包括声音内容本身,还包括录制设备、存储设备、播放设施、场地和相关专业人员等).(5)图书馆文本信息资源和声音资源的整合发展.(6)如何实现图书馆声音资源在读者服务特别是阅读推广中的开发与运用.

根据以上议题,本文形成了“朗读-公共阅读模式的兴起→模式的资源保障→图书馆声音资源建设与发展→声音资源在阅读推广中的开发利用”的思路,并形成了本文的核心议题: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声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该议题中,需要对两个核心概念进行定义:

(1)图书馆阅读推广.综合王波[11]、等[12]、谢蓉等[13]的定义,本文将图书馆阅读推广界定为:图书馆利用其信息资源、设备设施、专业团队和社会关系等,培养各类人群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并提升其信息素养的一种图书馆服务,重点基于图书馆馆藏,重点面向特殊群体,目的是使不爱阅读的人爱上阅读,使不会阅读的人学会阅读,使阅读有困难的人跨越阅读障碍[14].

(2)图书馆声音资源.综合张鹏等[5]的观点,笔者认为图书馆声音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图书馆声音资源主要指以音频格式存储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在记录形式上包括传统基于磁性或感光材料的声像型文献,以及数字环境下产生的数字音频文件;在来源上包括图书馆采购、自建、用户贡献等多种形式.广义的图书馆声音资源包括声音内容、声音设备和音响设施、专业人员等.

3 研究回顾和理论基础

2015年初美国华盛顿大学图书馆发布的《声音记录馆藏危机》指出,在互联网时代,大量的音频内容无法由图书馆获得,使得图书馆用户获取音频资料的权利和图书馆保存音频资料的职责受到威胁[15].王铮等总结了当代图书馆音频资源建设面临“版权与授权”“格式与载体”“筛选和揭示”等三重危机[10].兰宇琳提出数字图书馆音频信息资源版权保护的策略[16].竺亚珍提出高校数字图书馆视音频编目技术方案[17].高媛介绍了图书馆音频资料数字化的案例[18].但是,以上研究仍停留在图书馆声音资源“藏”的层面,较少讨论“用”与“服务”的层面.总体上,近10年来我国关于图书馆声音资源建设、开发和利用的文献数量有所不足.

其实按照近年来形成的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框架,声音资源在阅读推广中的作用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实践前景.范并思指出,信息技术对阅读推广具有全面的促进作用,音视频服务是当前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主要类型之一[19],阅读推广活动的“声音”(读书声、说话声、欢笑声、音乐声)颠覆了图书馆原有“宁静”状态的现象[20];在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中,图书馆需要进行阅读环境设计和服务资源配置[21],如添置设备、设计服务空间、改造服务场所.这些研究都可以作为面向阅读推广的图书馆声音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

笔者认为,除了一般性的阅读推广理论,还需要扩充以下方面的理论基础:(1)阅读行为和认知学习方面的研究,重点是人脑在阅读过程中对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的处理,及其对阅读效果的影响;(2)阅读史与文化史研究,重点是朗读与公共阅读的内涵、效果、历史地位与历史演变;(3)对声音形态和音频记录的研究,重点是新型数字格式、用户生产内容(UGC)的研究;(4)知识产权的研究,重点关注基于“作品”的声音演绎与诠释(如朗读、转录、开发有声书)的保护问题;(5)基于音频的内容服务模式研究,重点对当前以喜马拉雅FM、得到、罗辑思维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音频内容提供商的服务模式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基于声音资源的阅读行为、阅读文化、阅读活动、阅读效果的研究实践体系.

4 阅读推广活动中声音资源的开发利用案例

在本节中,笔者收集并呈现了3个和阅读推广相关的声音资源开发利用案例.它们有些并不是由图书馆主导,有些并不是出于阅读推广的初衷,但是都在客观上对阅读推广发挥了促进作用,并和图书馆相关联,可以为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声音资源开发利用带来有益参考.

4.1 喜马拉雅FM及其“美声图书馆”项目

2016年8月,喜马拉雅FM上线“美声图书馆”.这一项目借用了“图书馆”的概念,旨在将优秀经典文字实现数字音频化,使得传统文化以声音的方式流传有序.该项目的实施方式是邀请知名的播音员主持人朗读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篇章,录制有声课本,并通过互联网广泛传播,以满足中小学生和家长等用户群体对课文标准普通话版本的长期渴望.在未来,该项目将逐渐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声音百科,为传统文化的流传增加新的传播方式[22].

Library一词有“文库”的含义.而喜马拉雅FM的这一项目可以让人们对Library的认识拓展到“声音库”.该项目也反映出喜马拉雅FM作为音频内容平台的两个重要特征:(1)PUGC模式,即专业用户生产内容(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Content).这一模式是UGC(用户生产内容)和PGC(专业内容生产)的结合,由具有专业素质的用户自己制作,生成声音内容[23],在丰富性和专业性之间实现平衡.在喜马拉雅FM中,从广为人知的罗振宇、郎咸平到知名的草根主播等都是这一类专业用户.(2)基于文本生产声音,基于声音推广和“加值”文本.在喜马拉雅FM的音频资源中,有声读物占首要地位(其次是主播原创的原生声音内容),因此大量的声音是基于已有的文本作品形成的.为此,喜马拉雅FM非常重视和图书出版机构的合作联动.在“美声图书馆”项目中,声音丰富了学生对课本及课文学习的体验.以曾经在喜马拉雅FM平家播出的《罗辑思维》为例,该节目打造了音频与出版联动的新商业模式,不仅带动了新书销量与阅读风潮,甚至将市场上的绝版书和冷门书复活为畅销书,而且更以“阅读行为”和“读者用户”等下游元素反向介入和直接驱动图书策划编辑和出版发行等上游环节[24].这种声音平台与图书出版机构之间的互动值得图书馆借鉴.

4.2 央视《朗读者》节目与图书馆的参与

2017年2月开播的央视《朗读者》节目为图书馆阅读服务带来了多种启示和机会.《朗读者》节目以经典文本为纽带,以朗读之声为主要表现形式,同时辅之以访谈对话、舞台艺术、音乐艺术,通过国家级的媒体和网络平台塑造出一个更大范围的公共阅读空间.在这样一种场域中,实现作品的原作者、台上的朗读者、广大的听者与读者在情感上的沟通与共鸣.这是默读无法带来的效果,而作品与阅读的价值也在这种公共阅读中得到彰显和升华.

“电视节目活动化”是近几十年来电视节目发展的重要形态,这对节目的主题策划、品牌塑造、主持人控场能力、嘉宾参与程度、观众互动程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25].传统的读书类节目收视率不佳往往源于表现形式单一、观众参与度和互动性不强、受众定位模糊等[26].《朗读者》的成功之处就是围绕“朗读”进行系统全面的活动设计,增强了阅读行为的仪式感、吸引力和交互性.

图书馆阅读推广主要也是以活动化方式进行的[27],因此《朗读者》可以给图书馆很多的经验借鉴,甚至提供直接的活动对接机会.《朗读者》的活动效果已经超越了每周末两个小时的电视节目本身,在每期节目播出之后,网上都会整理当期的书单书目,图书馆也可以在同期的导 读、图书推荐、图书配置和排架方面对节目有所呼应.另外,作为节目的延伸,供民众录制音频的朗读亭已现身于上海、浙江、陕西等多地的省级公共图书馆门前.朗读亭与图书馆共享着相同的阅读文化,共同传递着对于文本与文字的尊敬与热爱,亭内的声音与馆内的肃静在同一个时空内组成了阅读的完整内涵.笔者认为,朗读亭或与之类似的“朗读空间”“朗读场所”不应只是流动的一时风景,而应该成为图书馆设施与服务的常设元素,图书馆可以为“朗读者”提供更多场地、阅读资料、阅读指导等方面的支持.

4.3 南京市金陵图书馆的“朗读者”项目

早在央视《朗读者》风行之前5年,图书馆界已出现以“朗读者”命名的阅读服务活动,即南京市金陵图书馆于2012年推出的“朗读者”项目.该项目通过志愿者朗读,将纸质文献录制成声音记录,供视障人士及其他有需要的人群“阅读”.截至2016年,“朗读者”项目已经开展到第五季,志愿者人数从最初的百余人发展到2014年的4000余人,再到2016年的8000余人,涵盖社会各界人士;服务内容从个体朗读到成立“朗读者艺术团”(公益演出)以及“朗读者盲人剧场”(依托图书馆馆藏及空间开展影视、戏曲、话剧等一站式服务),举办各类活动120余场[28].2016年“朗读者”盲人剧场活动项目获得中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全民阅读案例一等奖.

作为图书馆主导的朗读与声音资源开发利用项目,金陵图书馆“朗读者”项目具有推广价值:(1)通过建立有声文化服务平台,激活读者对图书馆的使用热情[29],开拓出图书馆资源开发利用的蓝海.“朗读者”项目吸引更多读者和志愿者关注和参与图书馆的服务.围绕“声音”表达,图书馆开发了空间设施的新功能,强化了“公共文化空间”的属性.(2)图书馆成为开放生态下声音资源的整合者和中心角色.金陵图书馆联合南京广播电台开通“朗读者”微电台,同步上线金图微信、喜马拉雅FM、荔枝FM等音频分享平台.在资源提供者方面,“朗读者”获得诸多作家的作品授权,以及专业主播和专业演员的“献声”,图书馆成为社会上各类传统和新型声音资源的整合者,并最终服务于社会.(3)逐步打造出声音资源开发利用的全流程.在“朗读者”项目中,图书馆首先向志愿者分发符合版权要求的朗读篇目,志愿者自行朗读录制并提交有声作品,再由图书馆进行集成用于服务[29].在这一过程中,期初的朗读环节可以完成阅读推广与指导、社会教育等职能.比如,一位志愿者参与朗读可能带动整个家庭的阅读意识与习惯.录制并集成后的朗读作品会传递给盲人学校、企业和团体,并进入图书馆盲人阅览室和视听阅览室,发挥服务特殊群体的功能.此外,这些有声资源将会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数据库,并纳入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30],实现资源建设的目的.(4)拓展“听众”群体,扩大声音服务范围.“朗读者”的受众不应局限于视障用户群体[31].在传统的声音服务群体(如盲人、学前儿童、老年人)之外,当各种互联网数字产品对“眼球”的争夺进入白热化时,对普通大众“耳朵”的吸引成为新的市场和战场.“朗读者”项目已经积累声音开发利用的经验,而利用声音资源服务于普通人,不失为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新路径.

5 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声音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探析

结合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案例经验,可以尝试构建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声音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本文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设计包括主体、内容、渠道和活动、用户等核心要素,如图2所示.

5.1 目的

声音资源作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以其不同于文本资源的特征带动了图书馆服务上下游的变化,并且有助于图书馆阅读推广目标的实现.声音资源与有声服务不仅可以使具有阅读困难的人士跨越阅读障碍,还可以使不具备外在阅读条件的人士享受阅读乐趣,使因工作繁忙丢掉阅读习惯的人士重拾阅读,使具有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人士发挥更大的价值和影响力.因此声音资源的引入可以扩大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内涵和功用.

5.2 主体

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声音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应以图书馆为主导,坚持公益性和平等性.当前环境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声音生产者和有声服务提供者,并产生了各种基于音频服务的商业模式,声音正从资源变为资产.图书馆应当保持在社会文献信息服务中的定位和功能,有效配置有声资源,整合声音信息和文本信息,保障用户获取声音的渠道畅通.

5.3 内容和载体

图书馆需要健全信息资源配置策略,将声音资源纳入其中,有效保存馆藏有声资源,有效揭示和组织开放声音资源,并尝试优化声音基础设施,如声音采集、录制、播放、保存的设备和场所,为提供有声服务打下基础.

5.4 渠道和活动

为实现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目的,需要将线上与线下、到馆服务与推送服务、馆藏图书文献与有声资源结合起来,以有声服务带动馆藏文献的利用,以服务推送吸引更多人走进图书馆.到馆服务包括优化图书馆内外的视听空间、朗读空间、表演场所等,并提供相关的培训指导.推送服务包括在线上建立图书馆主播电台、发送语音信息、制作有声节目等,在线下组织面向特定对象的演出、朗读活动进社区等.

5.5 用户

有声服务并不仅仅面向视障人士[29],图书馆需要充分认识到广大用户对于声音资源的需求以及声音资源对于阅读推广的作用.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可以借鉴喜马拉雅FM等音频平台的做法,根据用户特征、场景、需求和习惯,对用户群体进行细分,进而针对不同用户对象以有声服务带动个性化、化阅读推广服务.

6 结语

艾伦·雅各布斯在《消遣时代的阅读乐趣》一书中写道:我们与书的第一次接触是通过其他人的声音完成的[32].事实确实如此,在每个人的年幼时代,启蒙者讲故事的声音将我们游移的注意力吸引到了童书的图画上,继而关注于文字,并逐步形成阅读的能力.

声音之于阅读的作用,对初次阅读的人们是如此,对重拾阅读的人们情况或许也类似.在今天,有多少人是听到蒋勋在网络电台讲解《红楼梦》之后开始拿起这本巨著?又有多少人是听到《罗辑思维》之后开始翻开《人类简史》?已有市场商业数据表明,当今网络音频平台的各类知识网红(如罗振宇和他的《罗辑思维》)所做的图书推荐、评论与解读能够有效带动图书销量.在未来的研究实践中,希望图书馆界通过实证研究观察这些声音对图书馆借阅量的影响.

当然,图书馆要做的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是,大英图书馆2015-2023年战略规划《生动的知识》(Living Knowledge)指出,未来首要的馆藏工作就是对音频文化遗产的保存,并实现音频资源开发利用和公共享有的目标,该规划还指出大英图书馆未来将建成开展“辩论”“讨论”“对话”以及实验的中心[33].毫无疑问,未来图书馆中将有更多声音要素进入.尽管如此,未来的图书馆并不会从一方“静”土完全变为喧嚣之地,人们仍需要在喧嚣中有一处宁静的阅读场所,而且并非所有的文本体裁都适合出声朗读.但是,在声音资源快速积累爆发和公共阅读传统回归的多重背景下,这些新“声音”为图书馆用户服务,特别是新型的阅读推广服务带来了诸多想象、尝试和实践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阿尔维托·曼古埃尔.阅读史[M].吴昌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 黄晶. 古代的朗读与默读[J]. 书城,2012(11):74-82.

[3] 阅读的历史:从朗读到默读[EB/OL].[2017-04-01].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2-07/27/c_ 123477233.htm.

[4] 曹广英. 成人自学“听书”和图书馆“声书”业务的新拓展[J]. 中国成人教育,2002(3):54-55.

[5] 张鹏,王铮.“听书”形态的起源、发展与趋势——兼论图书馆面对新型音频资源的应对策略[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3):8-12.

[6] 2016微信数据报告发布[EB/OL].[2017-04-01].http://tech..com/a/20161228/018057. htm#p等于1.

[7] 科大讯飞:2016年净利4.84亿 讯飞输入法总用户超4.3亿[EB/OL].[2017-04-01].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17-03-20/doc-ifycnpvh5093952.shtml.

[8] 喜马拉雅研究院首次发布中国移动音频用户收听习惯图谱[EB/OL].[2017-04-01]. http://money.163.com/ 16/0303/15/BH8AFSAO00253B0H.html.

[9] Audio publishers Association. Another banner year of robust growth for audiobook industry [EB/OL].[2017-04-01]. https://www.audiopub.org/uploads/ pdf/ 2016-Sales-Survey-Release.pdf.

[10] 王铮,刘红煦. 图书馆音频资源建设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以欧洲Europeana Sounds和美国《国家录音保存计划》为例[J]. 情报资料工作,2017(1):75-81.

[11] 王波. 阅读推广、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定义——兼论如何认识和学习图书馆时尚阅读推广案例[J].图书馆论坛,2015(10):1-7.

[12] ,范并思.图书馆阅读推广基础理论流派及其分析[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4):23-29.

[13] 谢蓉,刘炜,赵珊珊. 试论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的构建[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9):97-98.

[14] 范并思. 阅读推广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问题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9):4-13.

[15] Sound Recording Collecting in Crisis [EB/OL].[2015-08-24]. http://guides.lib.washington.edu/ imls2014.

[16] 兰宇琳. 数字图书馆音频信息资源版权保护研究[J]. 数字图书馆论坛,2015(1):42-46.

[17] 竺亚珍. 高校数字图书馆视音频编目技术及应用研究[J]. 图书馆杂志,2012(4):56-59.

[18] 高媛. 图书馆馆藏音频资料数字化实践与创新[J]. 科技展望,2017(2):230.

[19] 范并思.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发展趋势[J]. 图书馆杂志,2015(4):11-15.

[20] 范并思. 阅读推广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问题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9):4-13.

[21] 范并思. 阅读推广的理论自觉[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6):3-8.

[22] 喜马拉雅FM独家上线“美声图书馆”:百位主播献声[EB/OL].[2017-04-01]. http://www.donews.com/ net/201608/2937706.shtm.

[23] 周银. 移动音频APP的崛起之路——以喜马拉雅为例[J]. 新媒体研究,2016(9):64-68.

[24] 张耀辉,段弘. 移动互联时代的信息生产与知识运营——以“罗辑思维”为例[J].出版广角,2016(5):30-32.

[25] 卢宏,国海晨. 电视节目活动化的实践与思考[J]. 山东视听,2005(3):11-15.

[26] 李佩佩.新媒体形势下电视读书节目的发展之路[J]. 视听,2014(12):26-27.

[27] 范并思,王巧丽. 阅读推广的管理自觉[J]. 图书馆论坛,2015(10):8-14.

[28] 金陵图书馆“朗读者”盲人剧场荣获2016年全民阅读案例一等奖[EB/OL].[2017-04-01].http://www.nanjing.gov.cn/xxgk/bm/wgxj/201610/t20161009_ 4205508.html.

[29] 杨长进,张婕. 公共图书馆服务成果成功案例——金陵图书馆“朗读者”公益活动[J]. 图书馆界,2015(1):55-58.

[30] 尹士亮. 一座沟通与交流的文化桥梁——金陵图书馆“朗读者”活动概述[J]. 图书馆论丛,2013(3):27-30.

[31] 葛穗. 面向视障人士的公共图书馆服务——金陵图书馆“朗读者”活动及启示[J]. 公共图书馆,2014(3):58-61.

[32] 艾伦·雅各布斯. 消遣时代的阅读乐趣[M]. 魏瑞莉,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33] Living Knowledge:The British Library 2015-2023[EB/OL].[2017-04-01]. http://www.bl.uk/britishlibrary/ ~/media/bl/global/projects/living-knowledge/documents/living-knowledge-the-british-library-2015-

2023.pdf.

作者简介 王铮,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后,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收稿日期 2017-04-30

(责任编辑:何燕;英文编辑:杨继贤)

回顾述说,该文是一篇关于对写作图书馆和声音资源和物有声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图书馆本科毕业论文图书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阅读推广,推动文化传承第二届全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大赛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会 摘要 阅读推广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宗旨,培养大学生阅读兴趣、提供学生的阅读水平,是高校图书馆推进全民阅读的重要职责 笔者对本次阅读推广案例大赛30款不同类型入围案例进行分类介绍,尝试着对优秀案例进行分.

2、 新世相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和 周琼(无锡市图书馆,江苏 无锡214023)关键词“新世相·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公共图书馆摘要“新世相·图书馆”是自媒体.

3、 总分馆建设背景下县级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 摘要介绍了总分馆建设背景下县级图书馆的阅读推广优势,并对其管理模式进行了细化研究,提出了县级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应当建立在管理、技术和协同发展的基础上 最后探索了总分馆建设背景下县级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服.

4、 新媒体和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融合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 摘要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开放性、融合性、超文本性、分众性以及个性化特点,并以宽泛的环境和强大的智能冲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限制,将用户由信息接受者转变成为信息参与制造者和发布传播者,尤其是图书馆开展各项阅读.

5、 基于内涵的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 关键词阅读推广;发展模式;内涵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摘要文章以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以该馆20132014年、20142015年及20152016年三个学年读者的到馆人数、借阅册数和借阅人数.

6、 基于不同群体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 以山西省图书馆为例 关键词不同群体;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摘要文章概述了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划分不同群体的必要性及不同群体的划分依据,以山西省图书馆为例分析了公共图书馆面向不同群体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