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全日制硕士论文

全日制专升本论文范文 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模式有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全日制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04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模式,本文是全日制论文范文数据库与硕士研究生和学位和全日制类专升本论文范文.

摘 要: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起步晚发展快,问题出现多,模式不健全.本文通过调研,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中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提出了提高认可度、构建理论实践结合的课程体系、完善实践基地建设和建立考核评估标准体系等对策.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0-0165-02

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以培养具有良好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突出实践能力和优秀综合素质的高层次专业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学位门类.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教育部从2009年起推出了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大举措,从而推动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改革.随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大力发展,在其培养中出现了培养制度不完善、实践教学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其培养质量.本文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其培养模式的改革策略进行初步探讨[1].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社会认可度不足,生源质量有限.全日制专业学位是新生的学位类别,由于实行时间较短,社会认知有限,导致毕业就业率及企业认可度不高,社会接收度差;这一结果又反过来影响优秀本科生主动报考全日制专业学位,录取考生多为学术型考生被淘汰后调剂而来,全日制专业学位生源质量不高,培养出的学生能力有限[2].社会认可度和生源质量这两个因素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使得全日制专业学位难以培养出符合培养预期目标的合格研究生.

2.培养制度不完善,双导师制配备落实不到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还处于不断探索的初级阶段,缺乏针对性的配套制度、课程目标和考核体系.目前的培养方式大都根据学术型研究生的规章制度改编.培养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难以实现.双导师指导负责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本模式,通过校内、企业导师共同协助指导学生以实现其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并完成学位论文.但在实际培养中,由于缺乏校企导师双方的权责规范,双导师指导负责制难以落实.建立在项目合作基础上的双导师联合指导常因为合作企业导师离职或项目中断而大受影响甚至停滞;而校内导师侧重学术研究,课题选择缺少实际应用背景,自身专业实践经验的相对缺乏也导致其指导效果不佳.

3.专业实践教学落实不到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关键教学环节是规定的半年以上专业实践,但在实际教学中该环节的落实却很难到位,这主要是因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规模的快速扩大和校企联合专业实践基地建设速度的有限所导致.已建基地受资金和场地的制约,导致专业实践环节不能落到实处.

在建立校企联合实践基地的同时,部分高校也采用让校内导师自行联系合作企业对其指导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专业实践的方式,但企业往往出于安全、技术保密和自身利益等原因导致这一环节流于形式;部分校内青年导师自身缺乏与企业合作的机会,从而更加剧了专业实践环节不到位这一问题.

4.培养标准考核制度不健全,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作为新型培养模式,目前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标准考核制度仍不健全.如实践教学是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但对论文选题、实践过程、实践效果等没有严格的界定评分标准,大部分高校只以实践报告、实习考勤等作为实践环节质量评定的标准,对课题是否解决工厂实际技术问题等不加以考核,难以客观反映实践教学效果[3].

质量评价是综合反映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水平的最终体现.目前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保障处于零散无序的阶段,尚未形成系统、长效的质量保障机制.在2015年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员会对全日制工程硕士进行的专项评估中,只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作诊断式评价.评估方式也缺乏院校自评及实地考察,忽视了从学生的角度对教育质量进行全程、全员保障的评估.

二、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1.多渠道扩大宣传,提高行业认可度.针对社会认可度和生源质量这一矛盾,高校应对外强化宣传.一方面通过媒体、相互考察等方式在大众和本科生中大力宣传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突出可在修学位的同时锻炼实践技能,更有利于就业择业的教育优势.另一方面,高校应利用校企合作、联合创新创业等机会,在行业内部为全日制专业学位打造良好口碑,使企业意识到学生毕业后不需专门入职培训即可参加企业的实际生产和技术改造的潜力.与此同时,高校应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专门的职业规划辅助和相应就业指导,积极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就业,使其在择业方向更能发挥出有专业实践能力的优势.2.优化课程体系,调整导师队伍结构,改进教学方式.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制定中,学校应重视企业的作用,由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参与教学计划的设置.促成学术前沿类课程和技术实践性课程的有机结合.课程设置上也要围绕具体专业方向发展的特点,增加职业资格认证所要求的课程,让研究生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调整研究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结构.学校应聘请具有一定理论水平,长期在一线工作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作为指导教师;选派有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到相关行业进行技术培训;邀请企业的技术骨干、行业代表到学校进行学术讲座交流;建立校企双导师评价与奖惩制度,提高企业导师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把双导师制落到实处.

3.以校企共赢为导向,完善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不仅有助于校企合作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系统化,为行业发展提供实践人才和智力资源;还有助于校企共享政策扶持和科技转化的成果,实现互利互惠.从学校角度考虑,应选择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实力和代表性的企业合作,且具有长期稳定合作培养研究生意向,有进一步拓展科研技术合作的潜力.而学校要做好实践基地建设的相关预算,落实经费来源,为实践基地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4]从企业角度考虑,可利用校方资源组织和协同双方科研团队联合申报各级科研课题;可优先选用经过实践培养考核的优秀毕业生;可通过技术转让、成果产业化吸纳其他企业的资金投入;可享受在国家税收、政策上对服务教学的企业给予适当的优惠.在保障研究生实践教学的基础上,优化企业运行费用,为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从而实现政策互利、校企双赢的局面.

4. 建立培养标准考核制度,完善质量评估体系.

学校应建立健全一套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尽快完善招生、导师遴选、实践考核等相关制度[5];并和企业联合,制定专业实践各项指标的量化考核标准、培养过程质量监控标准等,重点考核学生在实践基地工作情况、科研实践能力等.明确学生在企业实践的成效,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校企自身联合建立的质量管理和评价体系,也可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或民间组织、工程领域行业协会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外部质量监督保障.通过多元化的质量评估和监督以及及时的反馈,促使高校及时调整考核制度标准和质量评估体系.

三、结语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一种新型教育培养模式,但因发展时间有限存在着诸多问题.要完善发展这一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还需依靠高校、企业、政府、社会的大力参与合作来实现.在实践中努力探索一条更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达到为社会输送更多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最终目的.

本文结束语:此文是一篇关于硕士研究生和学位和全日制方面的全日制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全日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专业学位生培养模式改革探析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 摘要伴随着财经类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财经类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的同时,对财经类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文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从招生规则、导师队伍建设、教学课程体系、实践基.

2、 土木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生培养模式 摘要针对以“基本没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体的全日制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再加之土木工程领域对工程实践经验又非常强调,为提高土木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

3、 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生培养模式和实践以吉林大学为例 梁德东,于爱国,雷连成,李棕松(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30012)摘要根据兽医硕士人才的培养规律,结合全日制兽医硕士培养实践,探索具有特色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4、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生培养模式以广州大学建筑和土木工程领域为例 摘要我国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从2009 年开始招生 为了更好地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各高校根据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探.

5、 政用产学研协同的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模式和实践 摘要 政用产学研协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对比了中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发展趋势,分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提出背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顶层引导、核心实践、需求.

6、 新形势下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生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c 2018 08 024摘要随着我国科技快速发展及企业转型升级,工程类高层次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大,因此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