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思政论文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会 大一思修论文2000字 政论文范文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政论文 高校思政论文题目 关于小学生教育思政课社会实践论文 思政论文网 思政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思政类论文发表 思政类省级期刊

高校思政类学术论文怎么写 与身份依赖和行动自觉:自媒体叙事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师的角色转型有关论文如何写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高校思政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30

身份依赖和行动自觉:自媒体叙事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师的角色转型,该文是有关高校思政硕士论文范文与高校思政教师和媒体叙事背景和角色转型方面论文如何写.

摘 要:教育是一种教育性的人际交互及情感传递活动.在自媒体时代,学生的平权意识、个性独立意识日益彰显,思政教师仅仅依靠外在力量塑造的身份权威逐渐被消解.在身份权威遭到排斥乃至抗拒的网络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师必须弱化身份权威观念,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与身份权威的制度依赖,借助最新技术手段,提升网络素养及其行动上的自觉,这是教师形象重塑、角色转型的不二选择.

关键词:自媒体;思政教师;身份依赖;行动自觉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7-0031-02

高校自产生以来,就在制度上享有很高的威望,高校教师也被当然赋予了很高的身份权威.高校教师外在的身份权威的牢固地位得益于其在工业社会集中地大面积技术专业知识传递的需要.在此社会背景下,教育教学过程中专业技术知识的高效有序可控传递就有赖于教师的身份权威的支撑与保驾,赋予教师身份权威也成为对众多不同需要和个性差异的学生进行快捷的知识传递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必须把外在社会控制巧妙地设计并映射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并要求学生处于服从与被支配的地位,而教师则具有绝对的身份权威.

一、高校思政教师身份依赖的惯性与消解

随着青年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增强和价值认知的多元化,网络科技的外部性效应充分释放,迎合了青年大学生的心理需要,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优势,传统的“师道尊严”格局与路径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信息传递与情感交互需要.与此同时,在自媒体叙事语境下,建立在教育主体双方知识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传统教育模式中的相对优势格局被轻易打破,信息的传播方式由单一传递方式变为多向获取,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亦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搜索,学生获取信息来源的多元化与能动性使教师在信息传递中的优势地位被严重削弱.由意识形态、文化传统、非正式制度等外在因素所赋予的教师的身份权威也已发生动摇,教师身份依赖的惯性逐渐减弱且不断褪色,高校教师传统的身份权威也正在被渐进地消解.

随着自媒体的普及与信息传播的现代化,网络及自媒体为大学生的信息选择、获取及判断提供了充分供给,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高校权力集中管理的约束性,亦逐渐泛化了思政课堂中教师灌溉式教育的效果.把传统居高临下“我说你听”式的道德说教演化成为以“平权互动”为特征的话语表达与互动传播场域,传统仅仅依靠身份依赖惯性塑造的思政教育显然已经没有绝对的优势.教师凭借“信息偏在”的信息垄断优势与社会所赋予教育者的权威身份把学生控制在一个有限空域内完成主题鲜明的教学活动并取得教育实效已逐渐失去必然性.在自媒体时代,由信息不对称、不平衡造成的学生对教师的身份依赖被轻易打破,青年学生与思政教师对信息的获得发生可逆性变化不断挑战着“师者”的权威,高校思政教师的身份权威亦不断褪色.

二、大学生自媒体叙事场域的离散与无序

在自媒体时代,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大众有了自我组织知识生产和传播的能力与路径,旨趣的多样性问题便以前所未有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来.其中,大学生在摄取知识信息时表现出的个性化、娱乐化、功利化等特征,使其获取知识信息及解惑的方式往往不是向老师的“请教式”或窝在图书馆的“苦读式”,而是径直转向网络的“百度式”.

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叙事场域的非理性等不断浸润和侵蚀着社会正面的精神价值与内涵.审视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自媒体叙事样本与场域,虽然其一方面实现了知情权、表达权等权利的均等化和任意化,包括青年大学生在内的任何公民都可以在自媒体场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另一方面,它亦让消极文化等边缘文化登堂入室.通过考察,不难发现,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的网络场域表达,带有明显的表演化痕迹.同样,以自媒体为代表的网络叙事场域的离散性、非理性以及无序化特征也无节制地摄入和映射着青年大学生的网络叙事.一方面,各种信息通过网络媒体无门槛无障碍地传播对理性判断力尚不稳定、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大学生造成思想冲击,甚至使其理想信念迷失、价值观混乱、道德观念弱化,当青年大学生从自我需要角度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不符合实际且严苛要求的心理预期无法满足时,其心理即产生对当下思政教育的质疑甚至产生对思政教育的排斥、对抗的演变;另一方面,自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其低门槛几何裂变式的传播容易脱离政府、学校等主要思政教育主体的控制,使参与者的主体地位大大彰显,人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中心,使独立个性意识以及平等自主意识日益彰显的大学生成为“新意见阶层”有了重要可能.他们通过自媒体表达对当下传统的“你讲我听”居高临下式的“灌输式”教育模式的不满、讥讽或愤懑.若教育者缺乏足够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师生双方就可能陷入“势不两立”的尴尬境地,思政课堂也将陷入“自说自话”的尴尬叙事场域.

三、自媒体叙事语境下高校思政教师的行动自觉

从根本上说,高校教师身份依赖的惯性减损以及权威消解,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是现代信息智能化社会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个性化表达及平权意识日益增强的青年大学生对传统教师身份权威的挑战.在自媒体时代,支撑教师身份权威的制度凭借与非正式制度惯性越来越得不到维系.高校思政教师必须放弃依靠意识形态保护其身份优越的心理惯性,必须放弃仰仗教育制度保护其身份权威的心理依赖,而应该通过个人的知识获取与个性表达、行为彰显与人格魅力塑造等内在修养与外在行为等综合素养使师者权威真正地根植于自我的“内功修炼”,提升思政教育教学的情感传递实效,赢得青年大学生内心的尊敬与爱戴.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其社会认知能力尚显薄弱,价值判断能力尚显不够,大学校园又相对封闭独立力尚存在缺陷,因此,科学的引导就显得弥足珍贵.而这恰恰是高校思政教师有为之地———教师应恰当应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竭力引导学生在混杂的信息中做好各种选择,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正如美国学者莫斯森所言:“大学的力量并不在它传播信息的方式上.而是体现在有助于挑选、阐释已获得的信息的方法上.”诚然,网络中裹挟着大量消极负面信息,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但我们不能因当前网络对学生的某些消极影响而漠视其积极正面的意义,循规蹈矩、因噎废食,把某些不合时宜的教条、陈规强加于学生,把学生封闭于网络大门之外,亦非明智之举.相反,利用信息化网络化的积极因素,顺应信息时代学生的发展需求才是教育者塑造自我形象的最佳选择.高校思政教师必须弱化身份权威观念,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与身份权威的制度依赖,自觉借助最新技术手段构筑高效的网络教育模式,学会与青年学生平等对话沟通,倾听青年大学生的所想所感所需,让学生在平等对话式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厚植理想信念,以真切情感呼唤学生自觉的情感体验,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与“育”分离、“自说自话”与“我行我素”的被动格局,使思政教育取得实际的效果和意义.因此,在自媒体时代,教育者的网络素养的自觉培育是塑造其新形象的不二选择.在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思政教师要牢牢把握青年学生易迷恋网络、陶醉于虚拟网络世界的心理倾向这个命脉,以无声的网络语言重塑言者大师的形象,以思政教师生动灵活的网络媒介素养夺取这场博弈中的“大获全胜”.

总之,在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师面对信息化时代自媒体叙事带来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挑战,必须摈弃依靠意识形态保护其身份优越的心理惯性,必须放弃仰仗教育制度保护其身份权威的心理依赖,锐意探索、自我革命,行动自觉.在传统、改革、道德及网络四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下,将过往在制度及传统沿袭保护下的身份权威转化为自我的行动自觉,在自媒体叙事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只有沿着改革足迹,以先进理念与手段涤荡传统教育模式,重塑高校思政教师新形象,才是当下思政教育的应然之策、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上文结束语:该文是一篇适合高校思政教师和媒体叙事背景和角色转型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高校思政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高校思政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新媒体环境下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白振荣1 耿 茹1 朱迎玲2 赫鹏飞1【摘 要】本文通过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拓宽思政课教学新阵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素质、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健全新媒体信息监管机制五个方面的论述,旨在探讨.

2、 四位一体:基于新媒体阅读环境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践 熊晓燕,翟宇(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054)摘要针对新媒体阅读环境下大学生的阅读特点及阅读现状,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构建和并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轴心、.

3、 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高校思政课活起来 摘要本文以高校思政课“活起来”为主题,阐明“活起来”是高校思政课的生命之源,分析“不够活”是高校思政课的问题之根,提出运用新媒体.

4、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路径探析 王妍【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为载体的新媒体迅速普及,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更容易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学生通过新媒体可以自由获取信息与知识,打破了时.

5、 基于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 宋高峰【摘要】信息科技的发展使人们阅读和接收消息的方式和内容有了很大的转变,社会进入新媒体时代 在此形势下,高校学生接触到的信息丰富多样,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下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效性,在学生的学习和.

6、 基于新媒体网络平台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摘 要近几年,新媒体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较大影响,思政教育作为高校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其不仅关系着高校的发展,还影响着学生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面对该种情形,高校要发挥网络平台这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