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论文 思想道德论文 有关道德的论文 法律和道德论文 关于道德的论文 道德的力量论文 道德经论文参考文献 道德经读后感参考文献 道德经的论文 参考文献道德经 写一篇道德经论文 1992年花莲师院道德教育论文集

关于道德经类论文怎么写 跟概念隐喻视角下的《道德经》英译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道德经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20

概念隐喻视角下的《道德经》英译,本文是关于道德经类论文范本和概念隐喻视角和《道德经》和隐喻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唐 睿

(宁波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摘 要:认知语言学将概念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来研究,其实质是一个概念域到另一个概念域的映射.根据始源域的不同,可以将概念隐喻分为结构性隐喻、方位性隐喻以及本体性隐喻.本文通过展示这三类隐喻在《道德经》英译本中的体现,分析不同翻译版本的成因,探讨概念隐喻在翻译时的去留问题,为典籍英译中的概念隐喻英译提供参考.文化差异,翻译使用的中文版本差异,《道德经》晦涩的语言及其悠久的历史导致了对其多元化的理解和解释以及多样化的翻译,因此翻译过程中所遗失的信息就需要从上下文语境去补偿.

关键词:概念隐喻 英译 《道德经》 认知

一、引言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经典中最早西传的文本之一,自1788年第一个拉丁译本诞生,二百多年来,新的西文译本层出不穷,逐渐涵盖了欧洲各种语言.米切尔?拉法各(Michael Lafargue)和朱丽安?帕斯(Julian Pas)在《论〈道德经〉翻译》一文中,以“一瓶精致而神秘的陈年葡萄酒”来比喻《道德经》对西方人的巨大吸引力,并将西方不断出现的新译本比作是“新瓶装旧酒”,这个比喻非常生动地传达了18世纪以来中国道家文化在西方展示的魅力.

通读《道德经》便可发现,《道德经》作为哲学经典之一,其语言精练却寓意深厚,哲学理念内涵表达于多种修辞之中,其中有大量的概念隐喻,对《道德经》中大量运用的隐喻修辞进行研究能使语言信息的传递更加完善.对这些隐喻的翻译充分与否,对能否正确理解原文意义的本质,进而在翻译中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描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隐喻翻译最能体现译者翻译过程中的认知思维活动,不同的语言是不同民族的思维反映,具有不同的隐喻构成基础(傅敬民,2009:19).“当代认知科学普遍认为,隐喻在本质上不是一种修辞现象,而是一种认知活动,对我们认知世界有潜在的、深刻的影响.”(王寅,2007:406)莱考夫也认为隐喻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修辞方法,而是一种认知方式(Lakoff,1993:202).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另一类事物,是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映射过程,它不仅是人们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Lakoff & Johnson,2003:14).可见隐喻的贡献远不止文体方面,而是在更深层次的认知方式上,成为人类理解这个世界的工具和结果.在翻译过程中,能否让英语读者体验到和汉语读者一样的认知结果成为评判隐喻翻译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本文基于《道德经》中的大量隐喻现象,结合认知概念隐喻理论,以亚瑟?韦利、许渊冲、辜正坤以及刘殿爵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同时借鉴其他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着重分析《道德经》原著中和英译本中的翻译案例,评判译文是否准确传递了隐喻内涵,有怎样的认知方式,是否在概念隐喻的三个结构层面都有所体现.以此探究翻译语言背后的认知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策略,同时希望有助于中华文明的对外传播.

二、《道德经》中的结构隐喻及翻译

(一)“道”是万物之母

作为《道德经》的一个重要概念,由于其抽象的内涵,“道”之一字非常晦涩难懂,所以学者的诠释总是有所不同.有些人将其解释为“道”,因为字面上“道”是指路,其他人将其理解为“法律”“原则”“自然”“存在”,甚至是“上帝”.至于如何在不同的情况下解译“道”,拉克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启示,“道”的概念也可由其他概念来解释.在《道德经》里,“道”的涵义是通过以“母亲”的形象表明“道”是所有事物的起源,并将一个母亲创造生命的能力映射到“道”.如:

(1)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

(2)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第二十章)

(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第二十五章)

(4)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第五十一章)

(5)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第五十二章)

(6)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第五十二章)

(7)有国之母,可以长久.(第五十九章)

在道德经中,有七处地方用“母”的概念来说明“道”的内涵.在例(1)中,“母”用来表示“道”的其中一个方面——“有”,即所有事物存在的根源(冯友兰,2011:188;詹剑锋,2006:174)由于胚胎在其出生之前是在母亲的子宫内成长,所以在演变成具体事物之前的状态也被老子称为“有”,并以“母亲”作比来指代所有事物的起源.例(3)中明确指出,道是天地之母,代表了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例(5)中重申了这一理念,在例(2)、例(6)和(7)中,直接用“母”替代了“道”,而在例(4)中,“道”被认为是能够生成即创造出世界上一切事物,这也是基于“道是万物之母”的概念隐喻而来的.

以上由始源域和目标域的映射关系如下所示:

图1:

从上图可以看出,通过这种对应作用,母亲是始源域,道是目标域.母亲的孕育生命的能力、母子关系等都可投射到道和万物的关系上.

(二)“道”为“一”

在道德经中,“道为一”这一隐喻被用来说明道是世界万物的唯一起源.此外,“一”还强调道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例子如下:

(8)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第十章)

(9)此三者不可致谙,故混而为一.(第十四章)

(10)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第二十二章)

(11)昔之得一者一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第三十九章)

(1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

在例(8)和例(9)中,“一”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映射到“道”的概念上.在例(10)和例(11)中,“一”是道的同义词,在例(12)中,“一”即“有”,是“道”的涵义的一个方面.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和“道”从逻辑上来说是相同的,它们的衍生义也是完全对应的.(戴建业,2002:42)

此外,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文化中“一”的字面意思是基数词“一”和序数词“第一”,可衍生为所有事情的开始,老子在此将逻辑顺序和生成顺序联系了起来(王英杰,2010:44).也就是说,“一”的两个特征是通过“道为一”这个隐喻反映在“道”的含义里,即作为顺序的“第一”性以及作为整体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三)道为水

“水”是老子建构“道”的另一个重要意象.“道”的范畴的形成来自于对水的认知模式.(梅德明、高文成,2006:42)“道为水”的隐喻广泛用于道德经以展现老子的哲学思想.

(13)渊兮,似万物之宗.(第四章)

“渊”的原义为“水很深”,在此隐喻中用来表现“道”的深厚和深远.

(14)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第八章)

在例(14)中,将“道”与水直接比较.水有两大特点使其与“道”相似,即对所有事物都有益处,而不与它们竞争.另外,水总是往低处流.总的来说行道之人拥有水的六个特质:首先,水流到低处,在实践中执行道的人愿意处于较低的状态.第二,水很深,践行道的人往往思想深刻.第三,水滋养天地之间的万物,执行道的人也是无私奉献的.第四,水真实地反映了事物或人的形象,践行道的人的话也是值得信赖的.第五,水有净化的作用,执行道的人善于无为而治.第六,水的适应能力强.例如,当你把它放在一个正方形容器,它就是正方形的,倒入圆形,它就形成圆形.同样,践行道的人处事灵活且适应能力好.

(四)隐喻处理

因文化差异的问题,外国读者有时候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富有中国哲学特色的概念隐喻,因此在翻译概念隐喻之时常分为隐喻保留和隐喻删除两种处理方式.

1.隐喻保留

(15)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

Tr:The word Existence (Being) may be used to designate the mother of all things. (Gu Zhengkun)

(16)上善若水.(第八章)

Tr:The highest form of goodness is like water. (John C. H. WU)

“母”“水”作为始源域,在英语中有相对应的词“mother”“water”.在以上例句中,这些概念隐喻在译文中都以直译的形式来呈现始源域和目标域的关系,表达原文最原始的含义.母亲哺育生命的伟大以及水是生命之源,是中西文化的共识,因此将此隐喻保留并不会造成理解障碍.

(17)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第二十章)

Tr:Different from others,I value the mother*who feeds. (*the divine law)(Xu Yuanchong)

因为“道为万物之母”的隐喻是老子道德经的一个特殊隐喻,西方读者并没有这样的文化基础将母亲与“道”联系起来,因此译者在保留隐喻的同时使用注释向目标读者详细说明.

2、隐喻删除

在《道德经》英译本中隐喻也会被处理成没有任何隐喻意味的平铺直叙.

(18)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第二十章)

Tr:I am indeed different from them all because I take the greatest interest in obtaining Tao. (Gu Zhengkun)

(19)有国之母,可以长久.(第五十九章)

Tr:When there is the principle of governing the state,the government can long endure.(Gu Zhengkun)

例(18)和例(19)中包含的隐喻是“道是万物之母,万物之根本”,因此在两个例子中“母”都是指“道”. 在例(18)中直接译为“道”,而在例(19)中,它被译为the principle of governing the state.事实上例(18)中的“食母”意为“乳母,生之根本”,例(19)中的“母”亦指根本根基,但如此译法使得此种隐喻的特征以及其丰富的内涵在译文中无处可寻.

三、《道德经》中的方位隐喻及翻译

(一)上、下

方位隐喻,即以方位域为始源域,将方位域的意象图式结构映射到非方位抽象域上的概念隐喻.在许多语言中常见的方位隐喻是上下隐喻,我们在《道德经》中发现的情况也是这样,根据目标域的不同,这些上下隐喻可分为两类:

A.地位较重要是上/地位较次要是下

B.较理想的状态是上/较不理想的状态是下

首先,隐喻概念“上”和“下”映射到目标域地位上,被用来表示较重要的地位和较次要的地位,有时它们往往直接指地位较高或较低的人.例如:

(20)太上,下知有之.(第十七章)

(21)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第三十一章)

在例(20)中,“太上”是指实现了无为而治的远古帝皇,“下”是指与帝皇相比地位低下的普通百姓.在例(21)中,“上将军”的地位就高于“偏将军”.在现代汉语中“上”“下”隐喻地位高低的用法更比比皆是,如上流社会、下层民众、上级、下级等等.

另一方面,“上”“下”也映射到目标域上,表示较理想或较不理想的状态.如:

(22)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第十三章)

(23)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第三十一章)

(24)知不知,上;不知知,病.(第七十一章)

在例(22)中,“下”为卑下的意思,属于并不理想的状态;在例(23)、(24)中,“上”意为上乘,指好的状态.在现代汉语中不乏这样的词汇,如上品、下品、上德、下贱等等.

(二)隐喻处理

1.隐喻保留

(25)上善若水.(第八章)

Tr:The highest good is like that of water.(Arthur Waley)

Tr:The highest good is like water.(Xu Yuanchong)

Tr:Highest good is like water.(Liu Dianjue)

此句中“上善”一词义为“最好的品行”,“上”在此指的就是理想的状态.三种译本不约而同地使用了highest一词来表达此隐喻,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隐喻涵义.

(26)……大者宜为下.(第六十一章)

Tr:…the large state should be more willing to take the lower position. (Gu Zhengkun)

此句中“下”意为较不理想的状态,即较低的位置或姿态.直接译为“lower position”清楚明了地表达了此种方位隐喻.

(27)太上,下知有之.(第十七章)

Tr:The best ruler is vaguely known to his subjects.(Gu Zhengkun)

翻译中用“best”代替原文中“上”的概念隐喻义,是以程度的隐喻代替方位的隐喻,翻译转换非常巧妙.

2.隐喻删除

(28)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第十三章)

Tr:It means that when a ruler’s subjects get it they turn distraught,when they lose it they turn distraught.(Arthur Waley)

在老子看来,得宠是失宠的开始,所以得宠也并不是很理想的状态.然而在译文中也并没有体现‘下’即非理想状态的概念隐喻.在翻译中取消了原文本中的概念隐喻,直接以译者的理解转换为另一种语言,这种译法也表明了原文的基本意义.总体来说,两种翻译都没有直接翻译原文中的“上”,而是通过译者对原文隐喻的认知加工后重新建构了一个表达方式,二者也都明确地表明了原文中的隐喻意义.这种中西隐喻不一致的现象,缘于我们民族认知体验的结果与其他民族不同,所以隐喻的拓展也产生不同的意义.

四、《道德经》中的实体隐喻及翻译

本体性隐喻就是“用关于物体的概念或者概念结构来认识和理解我们的经验”(王寅,2007:410).一般情况下是用现实中的、有形的物体来代替抽象的思想或者情感等不容易表述的概念.本体性隐喻会使得表达更加具体、生动、形象,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因为人们认知世界最直接的方式是本位体验,所以本体性隐喻在语言表现上最为丰富.

(一)实体和物质隐喻

实体和物质隐喻(Entity and Substance Metaphors)是指“把经验视作实体或者物质,通过后者来理解前者,就可对经验做出相应的物质描写”(王寅,2007:410).《道德经》是一部涉及抽象性和经验性概念非常多的哲学典籍,所以实体和物质隐喻的应用也相应更为广泛.“道”之一字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在道德经里老子把道实体化,以“水”“根”“风”“网”等作比,让读者大致了解道为何物.例如:

(29)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第六章)

(30)上善若水.(第八章)

(3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第七十三章)

例(29)中,“道”是玄奇神秘的女性象征,从中绵绵不断地吐出天体日月、星河大地、万事万物,因而叫“玄牝”.玄即玄妙,牝即女阴.在例(30)中,道家看来,水是生命的本源,万物皆生于水,也是生命力的象征.例(31)义为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到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在此老子以天道比“道”来表现“道”之公平公正,不偏不倚.

(二)容器隐喻

容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是指“将本体(非容器的事物、大地、视野、事件、行动、活动、状态和心境等)视为一种容器,使其有边界、可量化、能进、可出”(王寅,2007:410).容器隐喻不是将无形的概念化为有形的概念,而是给无形的概念圈定一个范围,使这个抽象概念看起来不那么抽象的一种隐喻.在《道德经》中,道、天地之间、人的身体以及生活境遇都可看作容器.例如:

(32)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第一章)

(33)出生入死.(第五十章)

例(32)中,此两者是指“有”和“无”两种状态,两者皆源自于“道”,“出”一字是将“道”有形化边界化了.例(33)把人类的生死状态比作容器,以方向“出”和“入”来表示生或死.

(三)隐喻处理

1.隐喻保留

(34)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第五十三章)

Tr:Were I possessed of the least knowledge,I would,when walking on the great way,fear only paths that leads astray.The great way is easy,yet people prefer By-paths.(Liu Dianjue)

例(34)中,将“道”比作“大路”,大路很宽敞,而人们往往偏爱走小路.翻译中直接以“great way”和“by-path”表示“大路”和“近路”,不仅形式上对应,而且也将人们往往贪图眼前利益而忽略“道”之本意的隐喻涵义准确地表达了出来.

(35)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第三十八章)

Tr:The rites are the wearing thin of loyalty and good faith and the beginning of disorder.(Liu Dianjue)

本句中将人的品质如诚信忠诚以“厚薄”来衡量,而“厚薄”是实体事物的特征,这里就是实体隐喻的体现.此译文很好地表现了这一隐喻,将物理性质赋予抽象概念.

2.隐喻删除

(36)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第二十六章)

Tr:As the hey must be the foundation of the light,so quietness is lord and master of activity.(Arthur Waley)

Tr:The hey is the base of the light;the still is the lord of the rash.(Xu Yuanchong)

在这里译文并没有直接将“根”译为相对应的词“root”,而是以“base”和“foundation”替代了原本的隐喻,虽表达了相同的意义,但在形式上并未很好对应.

(37)出生入死.(第五十章)

Tr:When given to birth men live and when being buried they die.(Gu Zhengkun)

(38)民之难治,以其智多.(第六十五章)

Tr:The people would be unruly because they are sophisticated.(Xu Yuanchong)

例(37)包含了容器隐喻,例(38)包含了实体隐喻,然而对应的译文均未表达出隐喻的涵义,直接采取了隐喻删除的手法.

五、结语

在隐喻翻译过程中,“译者通过视觉器官认识原作的语言符号,这些语言符号反映到译者的大脑转化为概念,由概念组合成完整的思想,然后发展成为更复杂的思维活动,如联想、评价、想象等等”(郑海凌,1998:5).《道德经》中处处使用的隐喻,不是老子随意的比附,而是他渊博的学问、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智慧的结晶,其涵义是难以穷尽的.《道德经》英译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其中概念隐喻的翻译.本文就是从《道德经》英译本入手,通过对三种概念隐喻不同方面的理解,描述了英译本对于隐喻的翻译.笔者认为,对于隐喻的翻译,一要隐喻保留与删除兼顾,二要实现概念域之间的映射,根据不同情况调整翻译策略.由于三种概念隐喻对老子哲学体系的建设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观察这些隐喻在英文翻译中的保留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在译本中采取隐喻保留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原文含义.而隐喻删除虽然会失去原文的那种韵味,但对意义还是很好地进行了传达,所以也是可取的.然而,没有了最原始的隐喻意象的翻译,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始概念隐喻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没有将原始文本系统的重要要素提供给目标语言和文化.最后,可以得出结论,在大多数情况下隐喻删除会导致欠额翻译.可能原因总结如下:文化差异,翻译使用的中文版本差异,《道德经》晦涩的语言及其悠久的历史导致了对其多元化的理解和解释以及多样化的翻译,因此对概念隐喻的翻译不能是简单地进行移植,而是要在理解源语言文本中隐喻具体含义的基础上,通过译者的重新建构,再展现在翻译作品中,这样才能使得目标语读者真实地感知源语言中隐喻的真实含义.

该文点评:此文为适合不知如何写概念隐喻视角和《道德经》和隐喻方面的道德经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道德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吴经熊《道德经》英译的文化资本重构 【摘 要】1939年,著名法学家吴经熊主动译介并发表了老子的道德经 作为虔诚的天主教徒和国际知名的法学大师,吴经熊向西方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活动值得深入研究 本文借助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midd.

2、 《道德经》我的生命之书(下) 编者按近期白岩松作客“乌镇文化讲堂”,结合自己的心灵体悟,分享了道德经的文化魅力和诸多启人深思的人生智慧 道德经里的博大智慧道德经第四十一章把人分成了几种,“上士闻.

3、 伦敦地铁口写着《道德经》 2018 年1 月1 日,新年的钟声刚刚响起,在伦敦欧维尔地铁站出口,出现了一块醒目的记事白板,白板上秀丽的文字吸引了无数路过的行人 白板上写的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的一句名言“千里之行.

4、 《道德经》里的宇宙观、人生观、社会政治观 老子著五千言,距今两千四五百年,其间注释、疏解、立说,不可胜数 然而同时一书,有人看来是争权夺势,设陷布险的政治秘笈;而有人看来却是清净自在,无为逍遥的出世宝典;有人看来是诡谲某策,决定胜败的武学兵书.

5、 《道德经》英译文本多样化原因探析 中图分类号H315 9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a 2018 10 077摘要道德经是我国古代的经典著作,代表了东方文化的主流 不同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下,译者创作出了.

6、 《道德经》:德行天下,道传万家 子不语慢,才能保持生机道德经中说“不知常,妄作凶 ”人不能妄动妄作 许多人忙碌了一辈子,究竟是为谁辛苦为谁忙到头来自己都搞不清楚 道德经又言“孰能安以久动之而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