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大学生发表论文的期刊 大学生毕业论文格式 大学生投稿 大学生小论文范文 大学生时间管理论文 大学生职业和就业指导论文 大学生成长成才论文 大学生成长分析论文 大学生自我成长之路论文 论文写作和大学生的成长 诚信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论文 大学生心理作用和谐健康快乐成长论文

大学生成长方面有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与王阳明育人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指导意义有关开题报告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大学生成长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14

王阳明育人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指导意义,该文是大学生成长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王阳明和指导意义和育人方面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李 勤

内容摘 要:王阳明心学是他在追求“做圣人”的过程中的理论升华和实践经验总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思想,其对当代大学生全面成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心学 育人思想 哲学思想

王阳明(公元1472-1529年),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军事家、教育家,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均有卓越表现,他在融合释、道两家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哲学思想,并在传播、宣讲和实践其哲学思想的过程中又形成了丰富的育人思想.

一.王阳明育人思想的哲学基础

(一)“心、理”学说

“心、理”学说是王阳明哲学思想的基石.他提出“心即理”和“心外无理”等命题.必须指出的是,王阳明的“心理学说”强调的是“心”对于“理”的主体意义和“理”对于“心”的客体价值.王阳明将人的内心对世界感知的能力放在“主”的首位,将具体的万事万物放置到“宾”的客位.在《传习录》中,阳明说过这样的话“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1]但同时必须指出的是,“主”与“宾”是互依互存的,没有“宾”,“主”又是谁的“主”呢?所以阳明也说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这样的话.同理,没有“主”,“宾”又是谁的“宾”呢?虽然是依存,但是以人心为主,这正是阳明心学的特色,阳明先生本身的事功,也印证了这种世界观所造就的人在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时是多么的给力.

(二)“知、行”学说

关于知行学说,王阳明的直接表述是:“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阳明通具体的例子来说明知行合一的观点.他说,看到美色属于知,喜好美色属于行.只要看到美色之时,心中就已经爱好了.并不是看到之后又另外立一个心去爱好.但是,既然知行是一体的,为何世间又有“知”和“行”这两个名称,阳明解释古人将知行分开来说的原因完全是补偏救弊的需要.因为世间有一种人根本不去谋划、思考,一味冥行妄作.必须要有个“知”的指导才能行得正确.还有一种人全不落到实处,只会不着边际地空想.必须要有个“行”才能知得真切.因此,阳明认为知而不行的“知”不是真知,行而不知的“行”不是真行,已经背离了古人说的“知行”观的原意了.阳明强调的知行观一反朱熹的“知先行后”和“行重知轻”的观点,具有强烈的实践色彩.[2]

(三)“良知”学说

王阳明的“良知学说”包括“良知说”和“致良知说”.在阳明的视野中,良知的构成要素离不开两个因素,第一是人心的感触功能,第二是自然如此的本然之理.当然,现代的哲学是将这二者割裂开来分别探讨的.阳明对“良知”的定义可以说成是:人心对自然如此的本然之理在没有私欲干涉之下的真实反映.“自然如此的本然之理”可以说成是一种规律、一种天理.而天理是不分大小和强弱的,正因为天理无小,所以心学的修养功夫就讲究无论大事小事,都要用“敬”心对待,即便诙谐打趣,也不失其道.“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3]阳明心学最核心的思想是“致良知”三个字,就是将“良知”所判断为是善的东西,通过人的实践行动落实出来,就是一个“致”的过程.“良知”人人具有,但是很少有人能时时保证此“良知”能被“送至”,能被“送到”.

二.王阳明育人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以德为先,全面发展

“每日清晨,诸生参揖毕,……教读复随时就事,曲加诲谕开发,然后各退就席肄业”.[4]这就是阳明先生制定的一个教学手册,其中具体说明了老师应该按照什么流程来开展教学活动.阳明这篇教读的开篇,关注的重点就是做人,直接抓住的是学生的思想灵魂,而其着眼点却都是学生身边最切近的事情,培养爱亲敬长,学习待人接物的交接之道,是一辈子都用得上的事情.他认为技能教育完全可以纳入做人教育的范围来开展,学生克服了偷懒怠惰之心,自然知道去学习各种专门的技能;学生有了是非之心,自然知道身无一技,会被他人轻看耻笑;有了笃实诚敬之心,自然知道在没有师长监督的情况下,也要严于自律;人能有真切的求学上进之心,则学什么都可以不待扬鞭自奋蹄.

(二)循序渐进,随人分限

王阳明指出,“……日见一日,私欲之细微,亦日见一日.若不用克己工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终不自见,私欲亦终不自见.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时,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5]又说,“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如此方是精一功夫.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6]王阳明批判一口吃成个胖子的躁进心态,其实也是求学之人的通病,都巴不得在立谈之间,洞悉世间的大道,一劳永逸.所以阳明要求我们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做积跬步,纳细流的功夫.古人将这种教育方法称之为“渐教”,修心和做世间所有事情的道理是相同的,都要从小处着手,容易处开始,脚踏实地,层层递进.

(三)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王阳明说,“圣贤教人,如医用药,……若拘执一方,鲜不杀人矣”.又说,“圣人教人,……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人之才气如何同得?”[7]王阳明善于抓住时机进行有效情景教育.例如,阳明的学生孟源有自是好名之病,阳明曾经多次批评过他,一天阳明的一个朋友谈了近来做学问的功夫,孟源插嘴说,“此方是寻着源旧时家当.”阳明说:“尔病又发.而且打比方说:“此是汝一生大病根.譬如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雨露之滋,土脉之力,只滋养得这个大根……”[8]阳明这里的针对孟源屡教不改的情况,抓住机会,痛下“狠手”,直接指出孟源的问题所在,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问题,就地解决,这也符合阳明“事上磨”的一贯主张.

三.王阳明育人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全面成长指导价值

(一)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提升的重要指导意义

从上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可知,王阳明视野中的“行”的内涵还包括人的意识活动,强调品德修养的“未发之中”,这一点非常重要,这对于促进大学生道德意识的自我觉醒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在品德修养中的正面战场之前就消弭内心的“不善”想法,也就是防祸患于未然.同时,这种强调加强内心“善念”培养的品德修养对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的正效应来说都是最大化的,诚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所言:“……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就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强调道德品质在具体社会生活中的践行,将经“良知”判断为“善”的意念切实贯彻落实下去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发而皆中节”.它需要我们以一颗诚敬之心,时时刻刻,切切实实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武动”,对追求完美的心砥砺得足够久,就能做到心体“皦如明镜……随物见形”,一言一行切中事理.体明则道明,有完美之人格者,必建不朽之功业.

(二)对当代大学生立志成才的重要指导意义

王阳明非常强调立志,虽然他所说立志的涵义和我们现代所说的立志不同:“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阳明说的立志就是“念念不忘存天理”.“立志”这两个字,立的是天理,天理不是人心中主观的我见.但是他的立志的观点对我们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它要求我们立志首先要符合“天理”即事物发展的“规律”,要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这样的立志才具有现实可能性,这样才有下手着力处;其次它要求我们立志要“诚”,要深入骨髓、血液,就是要做到“念念不忘”,这样的立志才具有内驱力;最后,此志还要长“存”,“存”就是存养的意思,它要求我们立志不是为了装模作样给别人看,而是内心自觉自愿的内在要求,不管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还是在斗室暗屋之中,立志的心都要坚定如一,在志不是为人而是为己,为了更加完善自己,所谓的“成功”只不过是这种“立志”实现后所带来的“副产品”,重要的是自己走在了止于至善的人生正途.

(三)对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指导意义

王阳明所说“至善”的意思其实也就是“理”和“心”合一的过程,对“至善”的定义是:人心对事理的反映与本然如此的自然之理重合为一时,那个心之所止的点就是“至善”.可见,“至善”的“善”字,不能误认为是流于了道德判断上的“善与恶”的“善”,“事理”就是唯物主义哲学中讲的“真理、原理、规律”等等在人心的投射,这些东西在没有投射到人心之时的存在,中国古代也用一个“道”字与之相对应.“道”投射于人心就是“天理”,孤立于人心的存在状态就是“道”.科学上的发明,技术上的创新,哪一个不是依据“道”,这些“道”在与人心相切合时,也就是人心在相对领域实现“至善”之时.在从事科技创新活动中,正是对阳明心学的运用.因为任何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也无非是人心对“道”的恰如其分的反映和运用.这种反映和运用,在阳明这里就是“致良知”,“良知”涵盖*却又非“*”所能局限.可见,阳明说的“心即理”,在指导大学生对自然科学领域进行探索时,同样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因为科学探索中的严谨、客观等要求,也正是一个去除自己内心“一己之见”的私欲的过程.

注 释

[1][2][3][4][明].王阳明全集:第2册[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4.142、6、91、101.

[5][6][7][8][明].王阳明全集:第2册[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4.25、110、119、14.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交通学院)

上文汇总:这篇文章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王阳明和指导意义和育人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大学生成长本科毕业论文大学生成长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王阳明致良知的书院教育思想 摘要 王阳明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 在他的亲自主持和大力推动下,明朝的书院教育迎来了新生,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继南宋以来的第二个书院与学术一体发展的趋势 在书院讲学的过程中,王阳明突破“程朱.

2、 《明儒学案》载王阳明余姚籍弟子管州事迹考订 摘 要管州是王阳明亲传弟子,与阳明同为余姚人,属浙中王门 其事迹在明儒学案中仅作附及,寥寥数语,且存有漏误 今以赵文肃公文集、康熙余姚县志、姚江书院志略、阳明年谱……著作所载,进行校正与补充,力求将明.

3、 王阳明《传习录》经典20句 文佚名王阳明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 他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被誉为“真三不朽”者,其思想贡献尤其卓著 其良知心学远承孟子, 近继陆象山, 而自成一家,影.

4、 中西文化视野中的身体哲学思想以惠特曼《自己之歌》和王阳明心学思想为例 郭利云 信阳学院摘 要意识哲学一直是西方文学与西方哲学的思想主流 与这种灵肉二元思维范式不同,身体哲学欲打破主客二分的思维框架,建立从身体出发、强调灵肉一体的新的理论观念 本文通过对惠特曼诗歌及王阳明.

5、 论王阳明文化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摘要王阳明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是明代心学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心即是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以及他的教育思想在.

6、 入湘寻访王阳明 我最早在湖南境内与明代大儒王阳明的行踪重叠,是十几年前在湘西的沅水北岸,沅陵县城西北角虎溪山麓的虎溪书院,书院就设在千年古刹龙兴讲寺内 正德五年八月,刘瑾谋反事发,被武宗处决 王守仁得到平反,正德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