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建设生态文明论文 生态文明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文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题目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网站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发表邮箱 和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的论文题目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发表格式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期刊投稿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参考文献

关于生态文明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一带一路战略下粤桂两地加快构建生态文明共建共享机制探析方面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生态文明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05

一带一路战略下粤桂两地加快构建生态文明共建共享机制探析,本文是关于生态文明相关论文怎么撰写和共建共享和生态文明和战略方面本科论文怎么写.

[摘 要] 当前,在“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引领下,粤桂两地统筹合作,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共建共享意识不到位、区域联动管理不统一、利益整合机制不协调、经济发展方式较粗放等因素制约生态文明共建共享建设.为了进一步加快粤桂两地生态文明共建共享步伐,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多层次跨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构建多元化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强化联合立法力度,构建跨区域生态法律法规保障机制,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绿色生态循环发展的保障机制,提高公众参与度,构建生态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动跨省际、跨流域实现生态文明共建共享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粤桂合作;生态文明;共建共享;区域合作

[中图分类号] X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053(2017)05—0084—06

  粤桂两地地跨珠江-西江经济带,生物种类多,具有丰富生态资源和独特生态系统类型.2014年7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标志着珠江-西江经济带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同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也对推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区域的深度合作,实现粤桂两地区域化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的一体化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不仅凸现珠江—西江流域具有重要的区位战略作用和“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意义,突出了国家对跨行政区域、跨流域协调一体化发展重视.在“一带一路”重大战略背景下,加快粤桂两地生态文明共建共享建设不仅对推动跨省际、跨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对加深粤桂两地的合作程度和加快两地的对外开放步伐,以及促进粤桂两地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从而对提高粤桂两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加快粤桂两地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共建区域生态廊道,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首先,强化粤桂两地生态文明共建共享,有利于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共建区域生态廊道.粤桂两地处在珠江—西江经济带,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城镇化的快速扩张,粤桂两地也逐渐面临着很多资源环境问题,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比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石漠化、环境污染等生态恶化问题,这不仅破坏了我们的生产生活环境,也深深地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加强粤桂两地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不仅能利用统筹协调多地区的优势资源,实现优劣互补,资源和信息共享,共同促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推进全流域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同时,在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理念引领下,强化粤桂两地生态文明共建共享,也有利于完善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粤桂两地生态协同建设和综合治理,从而实现跨区域保护好生态资源和推进跨区域重大生态环境保护,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跨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其次,强化粤桂两地生态文明共建共享,有利于能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共同保护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区域生态环境系统是紧密相连的联体,周边地区生态环境之间对彼此的依存度高.加快粤桂两地生态文明共建共享,有利于构建多层次合作机制,包括跨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区际协调机制、生态利益共享机制等长效机制,协调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矛盾,快速协同妥善地控制和处理流域的生态安全问题,从源头上共同推进跨区域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推动生态开发与生态保护,维护生态安全,共同保护好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这既贯彻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要求,也体现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新要求.

  (二)有助于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在很大有意义上,生态环境是一种隐性的重要生产力,保护好、发展好生态环境才能推动粤桂两地区域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粤桂两地的珠江流域和西江流域不仅是极高经济价值的“黄金水道”,也是富有独特生态价值的“生命水道”.“生命水道”是“黄金水道”发展的基础.“山清水秀生态美”的良好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是粤桂两地最富竞争力的独特资源和宝贵财富.但是,近年来,粤桂两地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未能很好地发挥,反而出现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推进协同发展仍面临很多发展的困难和挑战.

  加快粤桂两地生态文明共建共享,不仅能带动和促进粤桂两地乃至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其他地区把握好“黄金水道”和“生命水道”之间的发展平衡点,实现经济与生态最大化的均衡发展,有利于粤桂两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推动产业绿色化发展,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同时也能优化生产力的布局,促进粤桂两地乃至珠江-西江经济带省际之间、地区之间实现跨区域合作共赢和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同可持续的协调发展.

  (三)有助于深化对外合作,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粤桂两地处于作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的珠江一西江经济带,具有独特和重要的区位优势,在“一带一路”重大发展战略和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是连接珠三角和西南、中南腹地的桥梁和枢纽,能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的区域协调发展,不仅事关国家改革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局,同时也事关人民群众的福祉.

  加快粤桂两地生态文明共建共享,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有利于以促进粤桂两地区域合作协调发展,也为珠江-西江经济带区跨省区、跨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示范和发挥榜样作用.同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共建共享,有利于粤桂两地形成整个区域联动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一带一路”东西部联动发展和互利共赢.此外,也为强化珠江—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当中全方位地深化区域对外合作,构筑西南、中南腹地开放大通道,共同打造面向东盟开放合作新高地,推动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保障.

  二、粤桂两地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粤桂两地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当中,广东和广西两地于2012年11月共同签署了《关于建设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的指导意见》,加强区域合作,推进区域生态文明互动发展,打造西江流域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探索跨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综合治理新机制,加强试验区内西江流域水环境协同监测、保护和治理,成为西江跨区域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生态文明走廊[1].2013年8月,粤桂两地党委、政府签订共同治理九洲江跨省流域水污染合作协议,联手推进跨省区小流域治理和环保合作的示范工程,并共同设立合作资金,从2014年至2017年两省各出资3亿元治理九洲江,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3年9月,广西与广东、江西、湖南四个省区在贵阳共同签署《推进粤赣湘桂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规划编制和建设工作备忘录》,进一步推进生态功能区基础设施相互衔接与发展,建立完善区域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共同开展建立生态功能区信息库、生态功能区规划编制前期研究、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旅游资源区域合作开发和规划编制生态功能区重大项目等工作[2].同时,粤桂两地也逐步推进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此外,粤桂两地还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扩大区域合作,共同推进构建跨省际、跨区域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机制、生态补偿机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等各种有效体制机制,大力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和培育生态经济,并逐渐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促使从而促使粤桂两地经济一体化不断得到发展.

  除了和广东等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之外,广西也强化了区内生态建设和保护,首先,强化重点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尤其是西江流域各级政府逐渐加大重点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实施力度,比如注重造林绿化、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等生态建设和保护[3].此外,西江经济带内29个县(市)从2009年起逐渐建立了重点生态功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估考核机制.其次,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生态建设的政策文件,进一步强化生态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监管,严格把控好资源开发的准入机制,同时,也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环境安全隐患开展大排查、大整治,确保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落实.

  三、粤桂两地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的主要制约因素

  整个珠江—西江经济带地跨多个省市和地区,因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导致生态文明建设也出现不均衡现象,尤其是粤桂两地在生态文明共建共享方面仍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和面临着诸多挑战.

  珠江—西江流域中的各省区虽然紧紧抓住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发展机遇,积极利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发展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并也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成效,但整个珠江—西江经济带地跨多个省市和地区,因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导致生态文明建设也出现不均衡现象,尤其是在生态文明共建共享方面仍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和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共建共享意识不到位

  生态文明价值观是区域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的关键,是生态意识的核心.在很大意义上,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和观念决定区域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的效果.目前,粤桂两地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无论是在政府官员层面,还是在广大人民群众层面,很大程度上在区域生态文明共建共享方面观念和意识方面还是比较局限.

  首先,在政府官员层面,主要受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传统单一经济指标考核的影响,地方政府官员乃至地方政府,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政府及政府官员,还对区域生态文明共建共享存在模糊认识,往往只重发展经济而轻生态建设,有的地方政府和官员认识和意识到通过保护生态环境来促进区域经济互动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甚至个别只热衷于经济发展而不惜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追求个人的政绩工程,思想上没有把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系统从全局上加以保护,缺乏行政区之间生态保护的合作观念[4],这与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尚待进一步提高.

  其次,在民众层面,受传统的生态发展的观念和意识影响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很多群众对生态文明共建共享意识还是比较淡薄,仍然具有很大的滞后性.由于对区域生态文明共建共享认识不足,很多群众只停留在简单的、个体环境卫生层面,往往只会“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更难以谈得上生态文明共建共享.同时,粤桂两地当中也有很多欠发达比较落后的地区和民众,对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的认识偏低.他们也会认为生态文明共建共享只与国家和政府部分息息相关,而与他们毫无关联.因此,他们参与生态文明共建共享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二)区域联动管理不统一

  首先,粤桂两地生态文明共建共享受到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加强粤桂生态文明共建共享合作建设涉及到多个地区政府和部门,需要省区政府之间与部门之间联动协调合作才能顺利地推动和打开生态文明建设的局面.这不仅涉及到纵向行政部门的合作,同时也涉及到横向行政单位之家的配合.

  其次,行政区域的差异化也会制约粤桂两地生态文明共建共享过程中的区域合作.加强生态文明共建共享区域合作的主要目的是联合各行政区域,促进“优势互补、优势共享、优势叠加”,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利益的最大化[5].但是,就目前来说,粤桂两地既含有一些发达城市和地区,也包括一些欠发达地区和山区.由于受到了地方性的经济发展水平、生态资源数量、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技术高低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的限制,粤桂两地受到一定的行政区域差异化因素的制约,尚未形成系统管理机制,导致以流域为单元的管理不到位,上下游之间、左右岸之间、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缺乏有效协商机制,难以从全局上统筹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

  (三)利益整合机制不协调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受多元化的利益目标分化,粤桂两地当中的很多地区和政府会从维护本地利益出发,防止利益的外溢,容易产生合作中“分工不合作”的本位主义,这是阻碍粤桂两地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的重大制约因素.

  同时,过度地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必然会导致粤桂两地生态文明区域合作出现排他性竞争.这必然导致更多的地区主动抢占更多的生态资源来追逐和满足各自的利益需求,容易导致出现在在不付出任何成本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享受“搭便车”带来的巨大收益,最终导致资源争夺、市场壁垒现象的发生.

  此外,利益整合机制不协调容易产生生态协同治理乏力无效.生态环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其地域和边界既可能是以一定的地域和边界存在,同时也可以是跨地域和跨边界的形式存在.然而,相对于行政区域来说,粤桂两地当中的省区和地市的行政辖区是有其明确的边线和界限.由于跨界生态环境的产权难以确定,加之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的分割,且置身事外、彼此推诿、推卸责任现象频发,容易导致粤桂两地跨界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处于“真空地带”.这就成为粤桂两地推进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的一个问题区域.

  (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较粗放

  经济快速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仍是现阶段粤桂两地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的矛盾.粤桂两地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较粗放,对粤桂两地实现生态文明共建共享存折很大的挑战.冶金、煤矿、制浆造纸等传统产业占据了主要地位,资源型、粗加工型工业占主导地位,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综合利用程度较低.同时,产业布局和产业主体发展水平和质量不高,产业集聚化程度不高,新兴行业及高技术行业所占比例较低,与生态环境支撑能力不相协调.此外,局部地区生态环境破坏较严重,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比如粗放式矿产资源开发导致造成了生态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比如百色、崇左、来宾等矿产资源,但由于开采技术落后,环保设备简陋,破坏了表皮植被,加速了水土流失、石漠化速度,开发形成的废渣、废水会对大气、河流、地下水、农田等造成污染,对生态环境破坏很大,极易对脆弱生态系统造成影响,部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弱甚至丧失,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这些因素对加快粤桂生态文明共建共享存在很大的阻碍.

  四、构建粤桂两地生态文明共建共享机制的对策

  (一)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多层次跨区域合作协调机制

  加快粤桂两地生态文明共建共享,必须转变跨区域合作政府职能,消除行政壁垒,构建多层次深化合作机制.这就需要粤桂两地的广州、佛山、肇庆、云浮、南宁、柳州、梧州、贵港、百色、来宾、崇左等城市和地区的政府转变职能,从经济带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的全局利益出发,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打破行政区划的条块分割管理的局限,创新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思维,强化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协调一体化发展.可以通过建立健全跨区域多层次的联席会议制度,围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开放合作等问题,定期召开主题会议,解决经济带生态文明共建共享出现的分歧和重大问题,并对区域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的发展规划、重大改革、发展政策等方面内容和情况进行协同部署.同时,也建立完善跨区域生态协同治理机制,提高多地区、多部门联动协作治理经济带生态环境和生态发展等各种问题.此外,也要建立跨省际、跨区域领导间的高层对话机制,减少各地区摩擦与分歧,共同协商解决经济带区域间生态环境问题和商定生态文明共建共享重大问题,协调各地区各方利益,共同推进粤桂两地生态文明共建共享.

  (二)统筹协调,构建多元化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原则,粤桂两地要着力构建多元化、多维度的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才能实现经济带内生态文明共建共享.这就需要从政府、企业、居民、资源等多个不同层面,立足于满足现实与发展需要、输出与受益之间的关系、产业分工和利益分配关系等方面情况相结合,分类别提出完善补偿机制的措施,建立健全多样化的生态保护补偿、政策法律补偿、资金实物补偿、服务补偿、税收补偿等方面的生态补偿机制,并发挥市场的杆杠作用,不断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环保融资渠道,以“谁排污,谁纳税”为指导,进一步完善生态税收制度,并依据排放的数量设立纳税级别,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是粤桂两地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通过建立健全跨区域多元化、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生态利益共享机制,引导经济带各地区之间、上下游之间、输出与收入之间建立公平合理的区域补偿协调机制,同时也要进一步探索异地开发、产业共建、生态资源交易等多种生态补偿方式,协调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的空间矛盾,从根本上解决了区域合作中利益冲突方方面面的问题,实实在在地协同发展和落实区域生态利益共享,保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合作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都能平等合理地实现利益最大化.

  (三)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绿色生态循环发展的保障机制

  首先,优化主体功能区布局,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城乡总体规划,把握好经济发展和生态资源承载力和承受力的匹配度,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加大建设对生态环保基础设施投入,避免生态资源耗竭与生态环境污染,提高区域生态资源利用率和再利用率,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区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其次,打破利益保护和市场保护壁垒,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走经济与环境协调、开放开发与可持续开发的良性循环道路,加快建立生态循环经济体系.这就需要粤桂两地要按生态循环原则,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提高产业的生态化,在区域经济市场机制作用下,调整产业的结构及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加快循环型经济区的规划和建设,使人才、物资、资金、信息等自由流动,大力发展生态科技、生态产业、循环经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进而优化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生态产业集群优势,从而实现生态产业的集聚效应和递延效应.

  (四)强化联合立法力度,构建跨区域生态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加快粤桂两地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尤其是要跨省域跨区域立法力度,确保为经济带的生态文明共建共享保驾护航.这不仅需要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制度体系,出台一系列的节能减排、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相关的政策支持,也要不断健全促进经济带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将生态文明共建共享建设纳入法律化、制度化轨道上来,在尊重各自立法权自主性的前提下,强化跨区域生态立法协调机制,形成统一化的相关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为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具体而切实的法律保障.这就需要跨区域成立立法协调机构,强化跨区域立法上的交流与合作,在全局和整体角度负责协调统筹和商定经济带内包括粤桂两地在内的4省11地市的生态文明建设立法,避免地区之间存在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矛盾、相冲突的情况出现,同时,根据粤桂两地的实际情况,需要查找和对比各地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整理和修改完善,清除地区之间重复性的法律法规,填报跨区域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的空白地带,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此外,也要强化跨区域联合联动执法,进一步健全完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和处罚力度,可以联合设置区域性和流域性的执法机构,负责跨地区、跨流域的环境管理和执法问题,规范治理经济带生态环境.

  (五)提高公众参与度,构建生态激励和约束机制

  首先,制定差异化的激励机制.粤桂两地各地政府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生态功能定位、生态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承受力,实行给予差异化的激励政策,创新政府间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引导企业产业转型升级,促使民众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并发挥其示范和带动作用,扩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大力推动全区域、全社会、全民众都能广泛地参与到生态文明共建共享当中来.

  其次,完善社会监督体系.大力鼓励民间组织或协会对粤桂两地生态文明共建共享进行监督,积极开展资源回收利用活动、清洁工程、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环保志愿者行动等活动.同时,也发挥媒体、报刊、记者等舆论监督作用,对生态文明共建共享进行宣传教育,扩大民众在生态文明共建共享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并且也对种种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进行,增加监督和约束力度,切实维护生态文明建设当中的合法权益.◇

注释

[1]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总体发展规划[N].广西日报,2014-05-08.

[2]粤赣湘桂携手打造南岭生态功能区[N].江西日报,2013-09-09.

[3]自治区政协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专题调研组.加强珠江—西江经济带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N].广西日报,2014-09-02.

[4]金波.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M].北京:编译出版社,2012.87.

[5]杨洪星.海峡西岸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研究[D].山东省:中国海洋大学,2011.

参考文献

1 刘铮.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2 张可云.生态文明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 杨洪星.海峡西岸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研究[D].山东省:中国海洋大学,2011.

4 黄勤.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实现及运行机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02).

5 徐印州.论珠江—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J].改革与战略,2015(08).

6 自治区政协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专题调研组.加强珠江—西江经济带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N].广西日报,2014-09-02.

7 刘东燕.把经济带建设成为千里绿色生态走廊[N].广西日报,2014-11-18.

[责任编辑:一然]

  

此文点评,此文是一篇大学硕士与生态文明本科生态文明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共建共享和生态文明和战略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一带一路战略下江苏科技合作现状 摘要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加快了全球创新网络的建设,使科技创新合作更为便捷 作为江苏“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带一路”下江苏科技创新合作现状的研究.

2、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综述 李雯璐(大理大学,云南大理671000)摘要“一带一路”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它开创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关键词对外开放“一带一路&r.

3、 一带一路战略下对外贸易相关法律问题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在与沿线国家对外贸易过程中,发生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在“一带一路”这种特殊的跨地域性区域合作中,如何做到在面对水平层.

4、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际经济规则 曾 党庶枫摘 要 “一带一路”战略是推动亚洲区域经贸合作的顶层设计,也是中国主导、诸多发展中国家合力拓展南南合作的重要环节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经贸法治.

5、 论和一带一路战略对接的六大金融支持 林 川,杨 柏,陈 伟(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重庆国际战略研究院,重庆400031)摘 要“一带一路”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一.

6、 一带一路战略下应用型高校本科人才国际合作培养路径 孙丽莎1,阎军2(1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大连116034;2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116024)摘要“一带一路”战略是总书记提出的强国兴邦的振兴战略 “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