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改革论文 政府会计改革论文 改革开放的参考文献 改革和开放杂志 教育改革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必要性论文摘要 中国深化改革和世界论文 有关深化改革的论文 十八大深化改革论文 关于深化改革的论文 深化改革促进社会稳定论文

关于深化改革方面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和中国自由贸易港建设和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的策略方面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深化改革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24

中国自由贸易港建设和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的策略,本文是关于深化改革方面硕士论文范文与自由贸易和深化改革和策略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党的十九大指出: 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这是新时代承续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推进新的创新载体建设的重要战略安排.本文从区港两个层面开展分析, 评估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成效和不足, 研究自贸港的国际经验和重要意义, 比较两者差异, 提出自贸港建设和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的策略建议.

一、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实践评估自2013 年中国(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至今, 各自贸试验区围绕制度创新这个核心, 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市场, 开展了一系列先行先试和复制推广, 发挥了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 总体达到了预期目标.

(一) 建设成效

1 创新和推广了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监管服务制度

建立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并在全国范围覆盖, 实现了多功能基础上的各部门申报信息对接.推出了一批先导性贸易便利化措施,包括“先进区、后报关” 等海关制度, “一线检疫、二线检验” 等检验检疫制度.信息化作业和物联网运用深化, 通关无纸化率超过90%, 通关时间和成本大幅降低.推行了区内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初步实现了由保税向混合的功能转型.促进了服务贸易和新贸易业态发展, 保税期货交割、保税展示交易等贸易方式推陈出新, 文化贸易和科技创新取得较大发展

2 创新和推广了更加符合开放环境的投资金融管理制度

放开了投资限制, 形成内外资本集聚和准入市场统一效应.对外商投资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方式, 并逐步推广到全国.至今已出台四版负面清单, 新的负面清单(2017 版) 仅有95 项特别管理措施.创新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开放制度, 自由贸易账户体系(FT 账户) 建成运行,推广开了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全面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等制度安排.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开放度进一步提高, 原油期货交易、黄金集中定价交易、保险交易都已正式运营.

3 创新和推广了与开放型市场相适应的政府管理制度

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全面实施“证照分离”, 推出了先照后证、注册资本认缴等举措.创新了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深化, 建立了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实施了分类综合执法体制改革.逐步确立了法治保障,国家立法层面, 外商投资四法的修正案草案以及一系列部门规章, 为制度创新提供了法律依据.地方立法层面, 各地政府公布了自贸试验区管理办法, 地方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自贸试验区条例, 司法保障、商事仲裁和调解机制也基本建立.

通过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成效分析, 可以看出三个明显特点: 坚持制度创新, 而非政策驱动; 坚持便利共享, 而非倾斜支持; 坚持内外并重, 而非单纯区内.

(二) 发展不足

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成果有目共睹, 但是对照目标设计的“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 也存在发展不足.这与我国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基本国情有关, 也与相关体制兼容性有关.

1 承载的试点任务比较繁重

自贸试验区的地域范围有限(120 公里), 经济社会条件有差异, 有的基础还相对薄弱.目前从各地政府的期望以及做出的方案安排来看, 都是“求全求大”,希望所有项目都能够推开或承接,由此引发一些管理上的困境: 有些片区仍有招牌意识和路径依赖,寄希望于政策扶持; 有些片区建好了硬件或平台, 却难以落实企业主体或对接当地需求; 有些片区推出的新制度缺少实际内容和效果.

2 区域功能定位缺乏特点

自贸试验区规划未突破所在区域原有的功能定位,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各类开发区仍然维系原有的区域管理体制, 这就使得自贸试验区划分为彼此独立的保税区和非保税区, 很难实现清晰可见的一线、二线和区内.事实上, 学界津津乐道的“境内关外” 在自贸试验区制度条件下并不存在.非保税区自然属于我国统一的关税区; 保税区仍由海关监管, 处在《海关法》法权范围内、知识产权等各项边境保护范围内.所谓保税货物, 无论其采购国产化和产品内销比例怎样扩大, 其状态仍是两头在外的海关监管货物.所谓保税, 并非无税,只是海关税收的暂缓缴纳.所以,保税区也属于我国统一的关税区,在现有制度条件下难以实现真正的“一线放开”.

3 港口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很多自贸试验区都包含有港口或具备口岸功能的片区, 比如洋山港、浦东机场、舟山港、东疆港等.但在制度创新过程中,这些港口被赋予更多的保税意义和区域意义, 与其他区域一个尺子管理, 其作为物流集散、仓储、运输基地的特色功能并未发挥,与之相关的制度创新也不足.由于无法做到“境内关外”, 使得在岸港口不能实现国际货物的自由进出, 在和其他国家枢纽港的竞争中存在制度劣势.

综上, 我国一方面继续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 扩大制度创新成果, 另一方面也应建设新的功能性开放区, 优化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条件.这就是自贸港建设的由来.

二、自贸港建设的国际参考和重要意义

自贸港是设在一国境内关外、货物资金人员进出自由、绝大多数商品免征关税的特定区域, 是目前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在我国建设自贸港, 首先需要厘清其概念渊源和价值作用.为此, 本文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开展分析.

(一) 自贸港建设的国际参考

自贸港和自贸试验区的概念渊源都来自世界海关组织(WCO)《简化与协调海关制度的国际公约》(即《京都公约》).1973 年《京都公约》提出了“自由区”(Free Zone)概念,1999年《京都公约》(修订)专项附约四第二章对“自由区” 做出定义: “自由区” 指缔约方境内的一部分, 进入这一部分的任何货物,就进口税费而言, 通常视为关境之外.但这个“自由区” 与我国的“自贸试验区” 并不完全相同.“自由区” 主要相对于税费而言, “free”一词本身即有免税之义, 具有关外特征, 所以是免税区; 而我国目前的自贸试验区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立, 在功能定位上以保税(bonded) 为主, 具有关内特征, 是保税区, 达不到“自由区” 的免税功能和关外要求.相反地, 自贸港设立后, 因其功能制度的特殊性,可以发展成为更接近“自由区” 特征的新型功能区.

自贸港建设可以适当借鉴国际标准和管理经验.目前世界上约有不同种类的“自由区” 1200 多个,普遍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 的制度, 通过税制、监管等方面的便利简化措施, 体现“境内关外” 的功能设计, 对我国自贸港制度设计有参考意义, 但是在模板选择上需要慎重, 以我国为主找准契合点.目前的国际自贸港以中国香港、新加坡、迪拜等为典型, 其经贸、物流、港口特点都不同于我国.比如中国香港和新加坡都是港口式的小型经济体, 其国际依赖程度高, 基本实行全域开放的自贸港方式, 不符合我国的外贸大国定位.而迪拜等转运消费型自贸港以及其他地方以离岸为主的自贸港方式也不符合我国港口特点.从经济规模的相似性来看, 还是美国的“对外贸易区” (Foreign TradeZones) 更近似于我国自贸港的预设功能.尤其是“对外贸易区”关于区内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的模式, 较好地解决了港区内各种物流的综合问题, 既可以保留我国具备经验的保税和口岸功能, 还能够最大程度吸引国际货物, 值得充分借鉴.此外, 诸如舱单申报、税收优惠、中转管理等国外制度经验也可以吸取.

(二) 自贸港建设的积极作用

一是有利于维系和增强世界航运强国地位.发展开放型经济, 必须有开放型的港口作为承接载体和流转节点.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港口与对外贸易发展进程高度同步,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港口国和海运国.世界集装箱吞吐量十大港口, 有七个在中国, 其中上海港连续八年高居世界第一, 并于2017 年突破4000 万标准箱(TEU), 创下全球港口集装箱运输史最高纪录.我国的国际班轮航线遍及全球各主要航区, 对接214 个国家和地区的500 多个港口.北京、上海、广州等机场的国际航空枢纽地位也非常突出, 中欧班列和跨境铁路公路运输增长很快, 水空铁公的多式联运网络覆盖面广, 这些都表明了我国巨大的航运优势.但是, 我国港口开放不够、发展不足的短板也非常明显.比如国际中转集拼占比太小, 配套增值服务少, 大量国际货物乃至国内货物在釜山等周边海港完成中转.又如口岸作业流程复杂, 多部门执法造成合规成本大.通过自贸港建设, 打造先进便捷的国际物流枢纽, 能够提高航运管理质量和国际规则话语权, 使我国的航运优势进一步集聚和增强.

二是有利于“一带一路” 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 是开放之路, 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 无论是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 都需要具备复合功能的港口作为支撑.通过建设自贸港, 改善口岸通关设施条件, 促进通关换装、多式联运有机衔接, 将有力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同时我国的独特地理位置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决定了广大内陆腹地需要通过港口来带动经济发展.这方面以长江经济带建设最为迫切.由于长江航道和海运航线的水位、流速、净空、宽域等运输条件差异, 江海不能互通, 必须通过上海、舟山等濒江海港完成换装和转运,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黄金水道” 作用的发挥和扩大开放.通过沿海沿江自贸港的建设,创新江海联运及功能性支持制度,再造新的物流规律和服务优势, 必将使占全国四成经济量的长江经济带赢得新的发展空间.

三是有利于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在前些年,我国依托巨大的低要素成本优势, 大力吸引外资和发展代工为主的加工贸易, 成功跃升为国际经贸大国, 也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目前的自贸试验区, 某种程度上仍是这种发展模式的升级, 即通过制度平台, 大量吸引外资和发展保税产业.但随着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内分工的兴起, 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已经更多转化为规则主导权和创新力博弈, 各种要素的跨境流动性从来没有如今天这般频繁而剧烈.自贸港具有动态物流优势, 相比静态的自贸试验区, 有着制度创新、资源集聚的更大便利.而且我国属于发展中大国, 国内区域具有多样性和互补性, 回旋余地非常大, 完全可以利用好我国丰富的岸线资源,建立与主流经济发展模式不同的另一块“试验田”, 将更多的物质、资本、人才、技术集聚起来, 大胆参与国际标准的对接和国际规则的构建, 为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三、自贸港和自贸试验区的比较

自贸港和自贸试验区既有着制度设计上的相似性、相关性, 也有显著不同.通过比较区港的差异,可以更好地实现两者之间的合理分工、错位发展.为此, 本文建立了差异比较表, 如表1 所示.

通过分析比较表1, 可以得出四个判断.

(一) 自贸港具有比自贸试验区更鲜明的“自由” 特征

自贸港在关境管理上实现了真正的境内关外, 一线放开程度高,货物赢得更高的流通自由度, 集聚平台优势非常明显.再加上服务、投资、金融和人才的开放自由措施, 自贸港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小型现代化治理体系, 达到甚至超过国际最先进标准.

(二) 区港可以形成优劣势的互补

同样作为复合型经济环境, 突出区的话, 与腹地市场的关系紧密; 突出港的话, 与国际市场的关系紧密.由于区港的功能定位不同, 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形成优势和劣势的互见.比如自贸试验区物流条件相对不足, 存在要素流转的困难, 但经济规模大, 容纳能力强;而自贸港面积有限, 承载加工余地小, 但物流条件发达, 配套要素活跃.两者倘若形成联动和支持, 则可以互补短板, 互长优势, 共同发挥对国内国际开放的促进作用.

(三) 自贸港建设必须把握关键环节

自贸港能否成为预设的最优功能区, 需要在几个重要制度方面突破常规.其一, 大胆把一线真正放开, 建立以舱单申报为主的进出境管理机制, 通过管运输工具来管住货物, 转变我国多年来的海关监管、检验检疫、贸易管制和贸易统计传统方式; 其二, 实行多种状态的货物准入和管理, 推动自贸港由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拓展, 创造更开阔的发展空间; 其三, 与自贸试验区成功避免税收洼地不同, 自贸港作为“无税之地”, 需要有特定的税收政策作为支持, 在保持国家税法税制统一的基础上, 创新税收制度.

表1 区港差异比较表

(四) 自贸试验区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自贸试验区承载着巨大的经济规模和人口就业, 经济门类齐全,改革创新和引领发展的作用突出.可以说, 自贸试验区是主力军, 引领我国开放型经济的总体发展; 而自贸港是突击队, 对先进制度进行集中试点.总体而言, 区港犹如发展之双翼, 都是非常重要的功能区,共同作为下一步建设和改革的重点.四、自贸港建设和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的策略建议

(一) 对标国际最高水平建设自贸港

考虑到自贸港制度完全不同于现有制度体系, 因此应分批探索、逐步推开, 把握一线放开、分类监管、税制创新、航运服务等重点,突破现有制度的瓶颈, 创建不同于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条件.

1 自贸港布局及建设步骤

自贸港应优先在已经具备基础的港口建设, 避免过大的制度转换成本.因此, 自贸试验区内的保税港区是试点的重点, 上海自贸试验区3 0 版本已经对洋山保税港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建设自贸港提出了原则性要求, 而浙江自贸试验区全境设在舟山, 功能定位上以自贸港为方向, 其他自贸试验区的保税港区也有优先试点的良好条件.试通制度后可以不限于自贸试验区, 在更多港口试点.在港口类型上, 考虑到地域环境、物流运量和经济影响力, 自贸港应以水运口岸为主体; 运量较大的航空口岸、铁路口岸、公路口岸可作为特殊功能的自贸港进行试点.水运港口中, 海港的岸线条件更好, 功能更全面, 但内河港也可以发展全程联运、服务贸易为主的自贸港, 形成江海联动格局.至于内地“无水港”, 可发展多式联运自贸港, 在风险可控条件下尝试, 但不宜过多.

2 实施更高标准的一线放开

重点是创新几项制度.一是所有一线货物进出境仅实行舱单申报.舱单是国际航运中必不可少的数据, 也是供应链环节产生的商事凭证, 舱单申报不会额外增加企业义务.目前我国实行舱单传输, 而非国际通行的舱单申报.为此, 可推进与国际接轨的制度安排: 企业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的运输工具申报功能, 申报一线进出境舱单信息, 并作物状态声明,一般不再履行其他申报手续、不递交纸质单证(选择保税状态需要进出口报关报检).海关、检验检疫、边防、海事等部门全部在后台作业, 通过数据验证和风险分析,筛查安全准入物项.除非有违规证据, 口岸部门不进行正面干预和货物检查.二是舱单申报内容需要调整.目前舱单格式和内容都太简单, 没有详细的货物信息, 而报关单基于征税和贸易管制的8/10 位商品编码又太复杂, 合规成本高.“一增一减” 综合起来, 舱单可以适用6 位商品编码, 对进出口货物进行相对完整的申报, 基本满足贸易管制和二线征税的需要.三是改变口岸监管制度.在自贸港免除滞报金制度, 便利国际货物在口岸停留和分拨处理.改变贸易统计方式, 自贸港统计口径由一线统计转为二线统计, 实现外贸进出口数据的精准化, 在自贸港不实行“一日游” 等无效物流.改变贸易管制方式, 对现行3 类禁止措施和57 项许可证进行清理, 依据商品大类设置贸易管制标的, 在自贸港取消经济限制类的许可证.在自贸港一线不进行商品检验.但出于国家总体安全观要求, 应保留边境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强制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的执法, 实施精准式布控、一站式作业、高效率验放, 不作担保和暂扣要求, 最大程度降低通关制约.

3 实施货物状态分类管理和港区内自由

对自贸港内的国际货物、保税货物、国内货物和口岸货物, 分别实施不同的管理方式.国际货物的来源地和目的地都是境外, 适用于国际中转、集拼、仓储、分拨、期货交割及服务增值货物.海关等部门不作正面干预, 依据舱单信息和经营者诚信开展风险管理.保税货物是用于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的货物, 来自境外, 目的地待定.海关等部门开设独立的电子帐册, 开展工单式核销、联网数据比对和“进、出、存” 实时管理.国内货物是非保税货物, 来自境内港外, 从二线进港不退税、出港不征税, 从一线出境视为出口.海关等部门按照国内货物流转管理.口岸货物是港区内未完成进出口手续的货物, 处于联运状态或待通关状态.海关等部门按通关流程*, 或将存疑的其他状态货物转为该状态, 适用通关一体化和“双随机、一公开” 执法.港区内自由, 不仅是指货物可以自由改变位置状态、物理状态和经济状态,更重要的是自由改变管理状态.货物所有人可以就此提出申请, 海关等部门在结清现状态的溯及义务后, 执行新的管理状态.

4 创新灵活多样的税收制度

适应自贸港的物流特点, 税收制度创新重点应放在流转税方面.其一, 对于国际货物, 在进出境两道都不征税(例外情况: 境外进港的涉及倾销、补贴、热钱流入等风险的货物, 在贸易调查后征收特别关税).其二, 自贸试验区创新的税收征管制度, 例如在二线出区选择性缴纳关税, 都在自贸港施行; 国内对于特定区域、特定企业、特定商品的税收优惠政策, 也在自贸港施行.其三, 对于港区内加工制造并经二线进境的货物, 应执行比应缴最惠国税率更低的税率, 其税理可参考《京都公约》指南.港内加工制造货物的界定标准可以参考原产地实质性改变的国际规则: 需完成税则的四位类别变化并实现增值30% 以上.其四, 简化船舶吨税, 吸引国际航运能力来港泊航.可将现行的优惠税率和普通税率合并为一档, 也可以直接降低税率或放宽泊期执照限制.其五, 加大多样化退税力度.扩大启运港退税地点, 各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互为发接港时, 都可以实行启运港退税; 区分由二线入港的国内货物和口岸货物, 实施不退税或者退税的“选择性退税”; 对经济欠发达的岛屿型自贸港, 可以实施“离港退税”, 个人凭港内专门商店的购物凭证, 在离港时可以退还一定额度的进口税.

5 大力发展以中转集拼为主的航运服务

将境外货物经过国际航线运至自贸港, 以及国内通过直运或多式联运转至自贸港的货物进行拆箱分拨, 根据不同流向, 重新装箱组合后再运送进出境.一方面, 优化监管服务.简化作业模式, 推进口岸部门协同执法的大通关建设, 免除企业非违规口岸收费项目, 降低企业成本.确立港口运营的市场化竞争机制, 消除垄断定价现象, 降低对中转集拼货物的收费标准.搭建国际中转集拼物流交易一体化平台, 将自贸港的物流集散功能向金融、贸易方向拓展.另一方面, 加强航线建设.优化国内航运体系,调整完善航线设置及内支线班轮布局, 常态化开行“江海直达” 航线, 推进自贸港之间以及与其他口岸港的航线畅通.加快“宜江适海” 的功能型运输船舶的研发和批量生产, 打通江海互转的瓶颈.合理规划港口定位分工, 减少“一城两泊” “近港互转” 等现象.

(二) 以更大改革自主权建设自贸试验区

自贸试验区即将进入第四个阶段, 4 0 版本应协同国家战略, 进一步彰显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考虑到与自贸港的错位发展, 自贸试验区应着重在集聚要素的区域性功能上发展.

1 自贸试验区布局及发展规划

下一批自贸试验区在建设中应更突出主体功能, 不必过于强调多片区的布局方式.设区地方有什么发展需求和改革方向, 就设置什么样的功能.比如专业性的工业园区, 可以发展供应链配套的自贸试验区; 市场采购类型的商品市场,可以发展国际分拨的自贸试验区.在发展规划上, 充分考虑风险压力测试和补齐国内制度短板, 增强各部门协同, 更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

2 加强各类改革的系统集成

实施更加开放透明的投资市场准入, 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对各类市场主体实行统一的管理标准.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保障企业登记自主权, 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改革试点, 统一实现社会信用代码在各许可管理环节的“一码贯通”.建立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业监管制度, 优化生物医药、数控机床、通信设备等研发制造业监管模式.完善创新要素的市场配置机制, 深化科技金融联合中心模式创新, 支持外资企业设立联合创新平台.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体系, 优化知识产权审查注册流程、服务标准、快速维权机制.深化金融开放创新, 建设人民币全球服务体系, 深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试点.

3 创新跨境经贸合作模式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加快推进金融保险、文化旅游、教育卫生等高端服务领域的贸易便利化.提高与服务贸易相关货物的暂时进出口便利, 建立兼顾安全和效率的数字产品贸易监管模式.支持保税区拓展全球检测维修中心功能, 放开国际和自产产品零部件出入区维修.建设国际期货交易枢纽, 落实按结算纳税, 适当放开舱单质押融资的金融限制, 合理赋予收付汇主体资格.完善文化贸易产品进出口协调机制, 适度放松文化贸易管制, 落实数字产品按介质载体和实际*税收.为服务“一带一路” 建设发挥桥头堡作用,加强自贸试验区与沿线及其他国际口岸的信息互换、标准互认、服务共享, 探索互联互通监管合作新模式, 扩大亚太示范电子口岸范围.加强与境外人民币离岸市场战略合作, 开展国际融资服务, 扩大投资、出口等方面的综合保险范围.

4 打造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先行区

进一步取消和简化审批事项,健全跨部门许可*和监管协同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大数据分析为支撑的“互联网+政务服务” 体系.探索形成市场主体信用等级标准体系, 培育发展信用信息专业服务市场.在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监管方面, 落实保税货物、口岸货物、国内货物的不同状态, 实施多票一报、集中申报, 扩大企业申报自主权.对保税货物实施“联网监管、动态管理、工单核销、实时核注” 的海关监管模式, 简化备案核销单证和环节, 推进智能化自动作业.通过转变政府职能, 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现代化治理体系.

本文结束语,上文是关于自由贸易和深化改革和策略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深化改革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深化改革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下出口食品备案注册与监管模式实践和 【摘 要】舟山检验检疫局在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大背景下,积极探索出口食品备案注册及监管新思路、新模式,提升备案注册及监管工作质量,守护舌尖上的食品安全,通过实践取得一定成效 文中分析对备案注册及监.

2、 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自贸试验区建成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据新华社电 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日前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5 年来,各自由贸易试验区.

3、 博鳌之声: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4月10日上午, 国家主席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 并发表主旨演讲 向世界明确表态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中国人民将继续扩大开放、 加强合作, 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4、 对话自由贸易试验区 5月1 1日,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在西安开幕,作为本届丝博会重要主题内容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论坛在陕西省商务厅的精心筹备下顺利召开 与会的专家对内陆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可谓真知灼见,对.

5、 中国服务贸易:特征、形势和建议 摘要近年来,我国一直保持贸易顺差,而且贸易顺差额不断增加 尽管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贸易顺差有所减少,总体来看基本处于稳定状态,然而在巨额的贸易顺差背后仍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 笔者从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张.

6、 打造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海南范例 “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4月13日下午,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