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护理科研论文 循证护理杂志 护理论文期刊 护理论文范文大全 护理医学论文范文 护理论文格式模板 急诊急救护理论文 院前急救护理论文 急救护理的论文 急救护理论文 心外科护理论文 呼吸科护理论文

急救护理类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和不同急救护理模式在危重症患者院前抢救的临床效果比较广方面毕业论文怎么写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急救护理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18

不同急救护理模式在危重症患者院前抢救的临床效果比较广,该文是急救护理类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和危重症患者院和急救和临床效果类毕业论文怎么写.

广明亮范玉梅陈楚云刘畅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急救护理模式在抢救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120转运至我院急诊进行救治的危重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无缝连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比两种急救护理模式的抢救效果、医护人员满意度和患者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入ICU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医护人员满意度:观察组在配合度和熟练程度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家属满意度:观察组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连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改善危重症患者抢救效果,减少患者入ICU时间,提高医护人员配合度方面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标准化;无缝连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危重症;配合度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8.04.060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各种突发疾病和意外事故发生率逐年升高,由于这类患者往往病情危重,病情发展迅速,随时有生命危险,患者及家属具有较高的期望值.所以医护人员需要与时间赛跑,最短时间判断疾病性质,做出全面处理[1].抢救危重症患者分现场抢救、途中监护、急诊抢救等多个步骤,任何一个步骤出现耽搁或差错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传统的急救护理模式由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进行院外抢救和转运,再由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院内抢救,反复交接的过程延长了抢救时间[2].近年来,针对这一问题急救护理模式进行了改进,出现了多种高效率方法.本次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急救护理模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120转运至我院急诊进行救治的危重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无缝连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1.3&plun;14.5)岁;脑血管疾病9例,心源性疾病12例,呼吸系统疾病6例,外伤11例,其他2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3.2&plun;11.7)岁;脑血管疾病7例,心源性疾病15例,呼吸系统疾病5例,外伤10例,其他3例.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实施抢救,具体如下:(1)由120医护人员在现场评估病情并给予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建立有效气道等基本抢救措施,在监护条件下转运并将患者情况通知医院急诊进行人员调动[3].(2)医院接到电话后立即安排相关抢救人员,准备抢救室,通知绿色通道和相关科室.(3)抢救护士根据SOAPIE公式(主诉、客观资料、分析、计划、实施、评价)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4)根据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进行明确分工,急救护理组长负责人员调配,另外安排专门人员负责静脉通路建立、监护、转运.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医师抢救.(5)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或病情需要可转运至相关科室,详细做好交接工作并记录.

1.2.2观察组采用无缝连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流程实施抢救,具体如下:(1)急救网络建立.确定急救小组成员,让急救小组来自不同科室的成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围绕急诊科进行救护工作.同时对整个急救过程中的护理网络系统进行建立:包括各个急救过程的车辆和场所,每个急诊车配备专门的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的同时也负责与120指挥中心联络,同时对急救车上患者的基本情况向院内的急诊科进行详细的反馈,急诊科根据系统信息及时做好早期准备和方案.(2)进行院前抢救.120救护车随行的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同时及时将病情及时反馈给医院指挥部,随后建立静脉通道,维持有效循环.对于创伤性休克患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适量的生理盐水维持患者的生理基本需求并给予一定量的低分子右旋糖酐或血浆等维持胶体渗透压;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控制患者伤口出血,降低由于流血而造成的休克和感染的发生.同时尽量固定患者,减少患者的搬动.入院前实施与院内同步衔接急救方案,有利于缩短患者到院内各环节的时间.(3)进院后急诊科抢救.当患者进入急诊科后急救车上反馈回来的信息,立刻实行提前制定好的急救预案.工作人员分工明确,为了确保急救过程操作流畅,在之前对工作人员进行分工.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气道支持人员:主要是负责患者的吸痰和其他的呼吸支持;循环支持人员:负责胸外心脏按压建立静脉通路用药等;体征监测人员:对患者的体温、血压和其他生命体征进行监测.(4)各科室无缝衔接.部分急救患者需要影像学和血液学的检查时,要为患者开辟急诊绿色通道,缩短会诊时间,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在需要转到其他科室时,由联络人员提前通知相关的科室,由急诊科直接转入急诊转科或直接送到手术室,从而简化了科室间转诊步骤.(5)中转过程监测与生命支持.提前做好转运所需的急救仪器和生命监护装置,同时也需要准备药物和其他物品,在转运过程中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1.3评价标准(1)抢救效果.记录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生命体征平稳时间、入ICU时间.(2)医护人员满意度.向所有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配合情况、分工情况、出差错情况、熟练程度,等级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共发放80份(每组40份),全部回收,回收率100%.满意等于非常满意+满意.(3)家属满意度.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量家属满意度,标尺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刻度0 mm(不满意)和刻度100 mm(非常满意),刻度越大,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等于0.05.

2结果

3讨论

危重症患者存在发病急、主诉不清晰、病情变化快等特点,死亡风险极高,对危重症患者实施何种急救流程可影响患者死亡率.张在其等对我国广州、天津、重庆等八个大中型城市危重症患者的院外抢救情况进行统计,总体死亡率为49.8%,CPR成功率仅为4.94%[4],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他指出降低危重症患者死亡率的决定性因素为缩短抢救时间,急救过程中任何环节出现差错或等待均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在传统的急救护理流程中,120急救中心进行患者院前抢救及转运,院内抢救由急诊医护人员接手,最后再由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对平稳患者进行下一步救治,每一次的转手和交接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而且容易在慌忙状态下出错[5].

近年来,随着危重症患者比例增加和医疗体系的改革,急救护理模式也在进行不断的更新完善[6].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是以现代护理程序为核心,以缩短抢救时间为最高目标,将急救护理、转运护理、临床护理相结合的系统化工作模式[7]与传统急救模式相比,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更加具体,在转运过程中就将患者病情进行系统评估,相关科室和绿色通道抢救人员做好抢救准备,降低了不必要的医疗差错,提高护理效率.标准化的急救流程虽然具有一定的有点,但是近年来标准化抢救流程对于抢救“黄金时间”的延误越来越被人诟病.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是集信息网络告知,院外院内抢救,急诊手术,专科治疗和ICU监护为一体的环环相扣的新型急救模式[8].成立包括120院前急救组、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在内的急救中心单元,打破传统的不同部门相互交接的急救方式,并配备相关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所有抢救人员在上岗之前均接受严格的培训进行上岗,对于专业知识技术要求相对较高.本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入ICU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医护人员配合度和技术熟练程度均较对照组提高,此外,抢救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家属满意度提高.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使一系列抢救工作完美无缝的衔接,大大降低了标准模式下部门之间的不协调,避免了不必要的工作冲突和时间延迟,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张淼研究表明,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黄金时间”内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有效处理和救治,使总体死亡率较传统急救模式降低了10%[9].一体化流程能够将所有急救单元和相关医疗工作进行整合,抢占抢救的最佳时机,最大限度节省抢救时间,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杨云霞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提高患者依从性,缩短了行急诊PCI的时间,使预后得到显著改善[10].

综上所述,无缝连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改善危重症患者抢救效果,减少患者入ICU时间,提高医护人员配合度方面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宁.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抢救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9):134-137.

[2]周仁利,刘永忠,李小珍. 损伤控制策略下一体化急救模式在危重症院前院内急救中的应用实践[J]. 疑难病杂志,2014,13(4):389-391.

[3]刘红霞,严玉兰,袁少枝,等.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在提高危急重患者院前急救质量中的效果观察[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11):1470-1471.

[4]张在其,陈文标,陈玮莹,等.福州市鼓楼区1255例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 广东医学,2010,31(21):2841-2845.

[5]郑进.我国院前急救人员被忽视的若干问题与对策[J].医学与哲学,2012,33(22):66-68.

[6]李利红.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病人中的应用[J]. 黑龙江医药,2015,17(2):449-450.

[7]耿金玲.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4):106.

[8]李轶,李皓月.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2):38-40.

[9]张淼.护理流程优化在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效果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2(15):215-216.

[10]杨云霞.院前与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附 48 例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2):60-61.

(收稿日期:2017-09-09)

(本文编辑冯晓倩)

此文总结,此文是关于急救护理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危重症患者院和急救和临床效果相关急救护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层级护理模式对ICU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摘 要】目的分析ICU 重症肺炎患者应用层级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 方法我院2016 年1 月至12 月收治的90 例ICU重症肺炎患者分为两组,各45 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感染护理方案,观察组应用层级护.

2、 早期康复干预对危重症患者ICU获得性衰弱和并发症的防控作用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干预对危重症患者ICU获得性衰弱与并发症的防控作用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ICU收治的160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3、 舒适护理模式在带状疱疹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在带状疱疹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 年6 月2018 年3 月期间收治的80 带状疱疹患者,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40 例;参照组实.

4、 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在妇科术后患者的应用 摘要目的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在妇科术后患者的应用 方法选择2017 年7 月2018 年7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 例妇科术后腹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 例,观察组50 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

5、 海南卫计委:医院不得以没床位拒收急危重症患者 大医院床位紧张,往往一床难求,碰到急危重症患者就更加棘手 为改变这种状况,近日海南省卫生计生委印发了关于建立医疗机构急危重症救治联动和床位调配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

6、 急救护理流程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摘 要在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过程中,急救护理流程是决定抢救效果的重要因素 急救护理是一种系统的实践活动,包括护理程序、决策制定、分析、科学的思考与探索以及分救 急救护理实践的范围涉及评估、救断、计划、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