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体育课组织论文 中学体育课教学论文 大学体育课论文 新课改小学体育课教学论文 初中体育课论文 中学体育课改论文

体育课类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跟从体育课到课外身体活动:跨情境转换综述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体育课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24

从体育课到课外身体活动:跨情境转换综述,该文是体育课类论文怎么写与体育课和研究综述和情境相关论文例文.

规律的身体活动对青少年的意

义已得到了研究支持,但我国青少

年身体活动的状况不容乐观,促进

青少年身体锻炼是十分必要的.体

育课是学生参与身体活动的重要途

径,课堂教学能否真正的影响学生

课外身体活动,值得人们关注.在

体育课上存在使课外身体活动形成

和坚持的机制,体育课的长远目标

应该是使学生在未来能够取得理想

的生活方式.目前,国外大量研究

探讨了体育课对课外身体活动的影

响以及两种情境间的转换机制,但

国内研究刚刚起步.本文在综合分

析各方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

发展的建议.

1 身体活动和体育教育

身体活动是指能导致身体能量

消耗高于休息时的新陈代谢水平的

运动行为,既包括体育锻炼,也包

括体育锻炼之外的身体活动.一方

面,有规律的、积极的身体活动对

于身心健康有很多益处,可以促进

能量的消耗,从而降低肥胖问题发

生的概率,保持健康的身体;另一

方面,青少年时期形成和维持良好

的身体活动习惯有利于中老年时期

的身体健康.除此之外,身体活动

对于心理健康具有明显的作用,即

降低消极反应,增加积极反应,同

时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感.

体育课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

情境,在教师和学生间存在着频繁

地交互作用,学生行为更多是受教

师的影响,课堂和课外存在对学生

身体活动相同的影响因素.王佃娥

(2015)的一项研究表明,体育课

学习满意度是预测大学生体育锻炼

态度的可靠变量.其中,教学氛围

与内容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教师的

教学能力,不同体育课学习满意度

的大学生,在体育锻炼态度方面有

明显的差异.学校体育课教育的一

个重要作用是提高学生课余时间的

体育活动参与,体育课上的积极体

验可以促使学生采取一种更加利于

健康的生活方式.近10 年来,对

于体育教育与课外身体活动之间关

系的研究多集中在探索两种行为间

共有的心理特质(自我效能感、基

本心理需要、自主动机、元认知等)

上.同时,该研究还探讨了创设合

理课堂氛围的前因和心理机制,分

析何种课堂环境和教师行为会对学

生课外身体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2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

研究

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

家Deci & Ryan 在20 世纪80 年代提

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

动机过程理论,目前已经被广泛地

应用到竞技、锻炼及学校体育情境

下的动机研究.在教育领域,自主

性动机作为由动机到行为的心理学

元素,研究认为学生课堂上的自主

性动机与最终的学习结果有高度相

关,即具有自主性动机的学生在教

育情境下能更好地发展,教师提供

自主支持时,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

在体育教育领域,Vallerand

1997 年提出了体育课动机系列过

程,整个模型是从社会因素→心理

*→动机类型→结果.该模型可

以被应用于运动和身体活动背景,

所提出的社会支持因素(合作学

习、强调提高、选择感)在学生锻

炼动机的提高中有重要的作用.在

体育课上,其能够提供给学生自主

选择行为和任务,从而增加自主行

为,减少被控制的压力,以便激发

学生的内部动机.另一项研究中,

研究人员从13~17 岁中学生的问

卷调查中发现,自主支持感可以显

著预测动机调节的各个阶段(正向

预测认同和内部动机),最终正向

预测课外身体活动意向.这说明形

成自主动机氛围有利于学生参与到

身体活动中.Shen et al(2007)发

现在体育课上有高能力感的学生更

有可能对课外身体活动有积极的态

度.Barkoukis et al(2009)对希腊

高中生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当体育

课自主需要满足后,通过自主动机

的*作用,可预测课外身体活动.

基于以上多项研究,依据自我决定

理论、计划行为理论以及 Vallerand

提出的体育课动机系列过程,提

出了动机的跨情境转换模型(trans-

contextual model),如图1.

国内研究近几年兴起.孙开宏,

季浏(2010)研究支持了3 种需求

感可以作为自主支持感和体育课自

主动机的完全*,能力感是学生

动机定向最重要的预测因子.同年,

又证明了体育教师的自主支持可正

向预测内在动机和认同调节,而且

进一步验证了对课外身体活动的正

向预测.陈福亮(2014)在此基础

上对两个模型进行了综合,最终得

到了新的模型,即学生知觉到的来

自于体育教师的自主支持感→学生

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学生动机调节

形式→学生课外锻炼、锻炼意向及

情绪体验.但有研究得出不同的结

果,Lim & Wang 的研究显示无动

机对于课外身体活动意向的正向预

测,而笔者认为其研究是由于被迫

上体育课或者认为体育课是在浪费

时间而形成的一种控制性意向,这

种意向不会转化为真正的锻炼行

为,而是对体育课内容不感兴趣造

成的课外弥补式锻炼.只有体育课

动机,并不能完全转化为课外身体

活动,无动机不一定没有身体活动

意向,在这其中个体的自我效能和

教师的效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3 基于三重效能理论的

研究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

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所持的信心,

Lent & Lopez(2002)经过研究发

现,在教育情境下,个体对自己完

成特定目标的信心和有关他人的效

能密切相关.三重相关效能是指自

我效能、他人效能(对和自己有

重要关系的他人所持的信心)、推

论自我效能(感受到重要他人对自

己所持能力的评价),三者之间存

在相互关系,推论自我效能和他人

效能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提高自我效

能.该理论被应用于体育教育情境

下,Jackson & Beauchamp(2013)

研究了三重效能信念对于课外锻炼

频率的影响,发现推论自我效能和

他人效能相关,而且对个人自我效

能有正向预测,最终影响了课外体

育锻炼.

冯玉娟(2014) 系统分析了

体育课三重效能与课外身体活动之

间的联系,研究得出:推论自我效

能和他人自我效能两者之间密切相

关,且都是正向预测自我效能.说

明大学生感知教师的评价高,对教

师的能力有信心,对自己完成任务

的信心更高.随即其提出并验证了

跨情境检验身体活动的5 因素模型

(TEPA),其中自我效能可以直接

显著预测体育活动,而以行为控制

感作为关键的心理机制,实现了体

育课效能的跨情境转移,如图2.

三重效能理论为研究提供了新

的方向.他人效能和推论自我效能

并不能预测休闲时的行为控制感和

休闲时的身体活动,说明教师的影

响并不能在休闲时继续发挥作用.

三重效能理论对于该领域的研究将

关注点集中于学生在体育课过程中

认为教师能做到什么,自己能做到

什么,教师对自己的看法和处理方

式,要求体育教师加强自己的业务

能力来促进学生的他人效能,最终

促进学生的自我效能.

4 基于其他理论的研究

基于成就目标理论的研究,支

持任务指向和自我指向的课堂氛围

通过动机策略对运动满意感、无聊

感产生作用.结果显示,任务指

向的课堂氛围可以正向预测内部和

外部动机,而自我指向的课堂氛

围预测无动机,结果和Ntounamis

(2005)的研究是一致的.该研究

并未将重点放在对课外的影响上,

而是关注课堂上学生的满意感和无

聊感.这是因为有研究发现,任务

指向氛围可以通过学生体育课满意

感预测课外身体活动.Barkoukis

(2015)在一项强调动机氛围和任务

定向重要性的研究中,通过对630

名未成年人的调查,得出元认知是

课外身体活动意向和体育课享受感

的正向预测因子,说明学生对自己

的学习过程有计划和监控,就会享

受课堂并且增加课外活动的意向.

前人研究基于多种理论认为,

对于大学生而言,课外身体活动的

形成很大程度上是起源于课堂.强

调体育教育对于增强大学生休闲时

间身体活动的重要作用.

5 研究不足和未来发展

思考

从上述可以看出,研究着眼于

课堂氛围对课外身体活动的作用以

及体育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但是对

于心理机制的探讨、对于跨情境心

理因素的深入研究不足,没有将核

心变量的发现作为主要任务.模型

的构建较少考虑到不同情境间的交

互作用,体育课和课外是学生参与

身体活动的两个重要情境.研究在

体育课中不断寻找影响学生积极参

与课堂的各种因素,这为体育教师

的教学方法改进提供了支持,但如

何实现从课堂到课外情境的转移依

然是未来研究所应关注的重点.

跨情境研究方法的选用,在已

有的研究中,多数研究采用问卷调

查的方法,实验法和其他方法的使

用不多.调查法对于模型建构固然

有作用,但是实验研究更加有说服

力.目前研究仍然采用横断研究的

方式,而模型构建应采取纵向的研

究方法以研究身体活动的变化,使

得身体活动实现客观化的测量更加

具有说服力,而不仅是自我报告的

方式.

因变量最终落脚点应该在行为

层面,锻炼领域所有的研究最终目

的都是为了促进个体身体活动.在

体育教育领域中,研究者往往将因

变量选取为身体主观幸福感、努力

感、身体自尊、身体自我概念等,

实现跨领域的转换,最根本原因是

为了实现身体活动水平的提高,今

后的研究应注意此方面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自主性动机和三

重效能理论是实现跨情境转换的重

要理论,代表了当前研究的方向,

尤其是三重效能理论的引入,加深

了研究者对核心机制的认识.两者

强调了教师作为课堂重要他人对于

学生的作用,但在所关注的方面又

有所不同.国内对于自主性动机的

研究刚刚起步,三重效能的研究更

是少之又少.未来研究方向在弥补

上述不足的同时,还应关注同伴对

个体参加身体活动的影响,体育课

中的重要他人除教师外还应该包括

一同上课的同龄人.Jackson(2014)

在体育课背景下以大学本科生为对

象的一项研究显示,源于同学的推

论自我效能可以提高课上的自我效

能并且会对课堂表现产生直接和间

接的影响.Whipp & Jackson(2015)

研究了在体育教育情境下,源于同

学的效能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研究

者虽然已经开始关注到这一领域,

但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还比较缺

乏,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是否会对

转换机制有不同的影响,还有待进

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1 ] 张力为,毛志雄. 运动心理学[ M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 2 ] 王佃娥,毛坤,杜发强. 大学生体

育课学习满意度与体育锻炼态度关系的

研究[ J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

学版,2015(6).

[ 3 ] 孙开宏,季浏,王春芳. 小学高年

级女生体育课中的自主支持感与动机定

向之间的关系:基本心理需要的*作

用[ J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5).

[ 4 ] 冯玉娟. 体育课三重效能对大学生

休闲时体育活动行为的影响[ D ].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2015.

[ 5 ] Edward L Deci,Richard M Ryan.

The generalcausalityorientations scale:Selfdetermination

in personality[ 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1985,19(2):

109-134.

上文点评:上述文章是关于体育课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体育课和研究综述和情境相关体育课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农村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俱乐部相结合 黄诚(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天峰初级中学,安徽六安237131)1研究对象与方法1 1研究对象以农村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俱乐部相结合为研究对象 以安徽省六安市农村中学学生为调查对象,以六安市天峰中学1 .

2、 三走背景下郑州大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 2014 年1 月13 日,共青团、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印发了关于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课外锻炼活动的通知,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三中.

3、 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 【摘要】朗读有助于语言的积累,能锻炼学生用语言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能提高听、说和写的能力 因此,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

4、 中学体育教育中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在正常体育教学之外开展的一系列体育活动,是中学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传统体育课的延伸和补充 课外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增强学生体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5、 人类百年身体变化:更高、更胖、更长寿 与100年前相比,人类的身高更高、体重更重、寿命更长 这并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一个世纪的时间还不足以让基因发生改变 大多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身体对自然环境适应的结果,比如用餐习惯、食物营养、医疗条件和卫.

6、 大学生身体活动意向和行为的关系:计划、情感的中介作用 摘要在计划行为理论中引入计划和情感(积极幸福感、心理烦恼、疲劳),探讨促进大学生身体活动意向转化为行为的因素,以提高对行为的解释率,弥舍身体活动意向与行为之间的鸿沟,促进意向转化为行为 测量303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