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传感器毕业论文 传感器论文 无线传感器参考文献 无线传感器网络毕业论文外文翻译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文献综述 无线传感器论文 无线传感器网络参考文献 无线网络规划论文

无线传感器方面论文范文 和无线传感器应用于古建筑内部环境监测方面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无线传感器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28

无线传感器应用于古建筑内部环境监测,本文是关于无线传感器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和环境监测和古建筑和传感器类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摘 要】 古代建筑内部环境检测系统在我国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个领域仍缺少相关的基础理论及自主的相关技术和策略,导致该类型建筑内部空间的环境检测工作仍欠缺标准的方法,缺少统一的、科学的、精确的保护策略、信息平台与相关软件.文章将无线传感器及网络传输应用于古建筑内部环境检测中,完成了包括传感器节点、网关节点、基站和远程终端检测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并且通过模拟古建筑遗址室内环境参数的监测,验证出设计系统稳定可靠.

【关键词】环境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古建筑遗址;传感器节点

0 引言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普及和应用到了文化遗产领域的各个方面,如文物保护[1-4]、古建筑保护与修复[5-9] 等,并都以自身的学科特色寻找技术与实际工作的切入点.在这一领域,信息技术最显著特点是应用性,如何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其充分发挥作用[10-13],这是值得认真研究探索并付诸实践的重要研究内容.

对于古建筑内部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方案的制定,必须考虑外在环境及人类活动对它的影响,需要对若干客观因素进行准确的信息提取与分析,以保证其预测性与前瞻性[14-15].本文将无线传感器及网络传输应用于古建筑内部环境检测中,完成了包括传感器节点、网关节点、基站和远程终端的检测系统的总体系统方案设计.此系统技术的支持能够在古代建筑内部空间的复杂环境中,通过布置在待保护古建筑上的微型传感器所形成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实现各项关键参数指标,如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的实时监测,精确地提供有效数据背景,并模拟此背景下古建筑的环境形态[16-19].这将给予古代建筑内部环境保护与修复方案制定时必要的技术指标与科学数据分析;同时,能够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项目中,实现运用信息思维方法指导古建筑遗址保护与修复方案的整体策划,以及在古建筑遗址的信息管理、应用及展示时给予可靠的研究基础[20].

1 系统方案设计

在待保护的古建筑内布置若干个无线传感器节点,通过其附带的各种传感器,采集需要密切关注的参数指标,并通过自适应构建的无线网络传递给汇聚节点.随后,汇聚节点根据周边网络情况,通过有限的光纤网络或无线的4G网络将数据传送到云计算的信息服务平台,供监控中心和移动终端用户实施访问和获取数据.

1.1 总体系统方案设计

本文所述的监测系统包括传感器节点、网关节点、基站和远程终端(图1).传感器节点组成结构(图2、3)包括传感器模块(表1)、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其中,处理器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分别采用8051 单片机和CC2530 芯片.网关节点包括处理单元、存储单元、射频收发模块、GPRS 通信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基站包括可以完成数据汇集的节点和一台可以连入网络的计算机,两者通过USB 接口相连接.远程终端连入Internet 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根据远程终端的不同,通过Labview 等软件设计编写图形用户界面,或在Andriod 系统下利用Ja 语言编写软件,用户通过远程终端可以实时查看监测数据信息和发布控制指令,并可以设置预警阈值、下载数据等.

将监控温度、湿度、PM2.5 浓度和烟雾浓度等环境参数的传感器节点部署在最底层,再向上依次布置网关节点、基站,远程终端设备则通过Internet 与基站连接.为了保证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和监控数据的准确性,在古建筑监控区域内密集布置大量的传感器节点,传感器节点可以自组织形成网络,采集信息后向网关发送数据,网关节点与基站之间通过传输网络连接,基站负责收集传输网络送来的所有数据,并且发送到Internet 上传送到一个中心数据库,由中心数据库提供远程数据服务.所有可以连入Internet 的远程终端都可以访问数据库和向基站发布各种命令.

监测系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与有线技术相比,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增加或更换节点相对比较容易,整个网络的拓展性强,也易于维护.此外,传感器节点的采集频率可以人为设定,如初始采集频率可以设置为5s采集一次.如图4 所示,传感器节点只有在采集数据和传送数据时才会被唤醒,在其余时间都处于休眠状态,能耗低,运行成本低.

1.2 供电系统方案设计

传感器节点装置采用自供电和电池供电的组合形式.自供电是指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干净无公害,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可在用电处就近发电,能源质量高.自供电式能量供应则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蓄电池和继电器模块(图5).电池供电则采用电池盒和继电器模块组合的形式.

图6 为系统供电流程图.在太阳能充足的情况下,连接节点负载和控制器的继电器模块1 常闭,而连接电池和节点负载的继电器模块2 常开,此时为太阳能供电;如果因为连续降雨、阴天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太阳能不足,即监测到太阳能供电系统的输出电压< 5V,不能满足节点负载正常工作的驱动电压要求,此时,连接节点负载和控制器的继电器模块1 断开,而连接电池和节点负载的继电器模块2 闭合,采用电池供电的方式;当太阳能供电系统的输出电压≥ 5V 时,继电器模块2 断开,继电器模块1 闭合,又回到初始的太阳能供电方式.通过这种组合供电的形式,既可降低成本,符合绿色产品要求,又可避免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2 监测系统软件平台及结果分析

2.1 系统监测平台

本系统所采用的监测平台是用Labview 软件编写的图形用户界面,传感器节点采集到的温度、湿度、PM2.5 浓度等室内环境参数,均可以在监测平台实时显示,并对各环境参数人为设置上限值,实现超限预警(特别是对CO、SO2、烟雾和震动实现定点超限预警),方便工作人员及时查看.

本文模拟古建筑遗址室内环境参数的监测,通过对室内1 和室内2 的环境参数监测来验证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图7 ~ 10).

2.2 监测数据结果分析

利用本监测系统,分别对西安某历史文化遗产建筑内的两个房间进行了室内环境监测,观察其24h 的环境变化情况(图11 ~ 13).由上述各监测结果曲线图可知,两个房间的室内温湿度和PM2.5 浓度变化比较平稳,温度和湿度均未超过设置的上限值,未发生预警情况,PM2.5 浓度值均小于50ppm,空气质量为优.CO、SO2、烟雾和震动采用的是开关信号传输,由图10 可知,数字“1”表示正常,数字“0”表示不正常.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人为设定阈值,如果监测到的数据超过设定的阈值,输出信号就会由数字“1”变为数字“0”.根据现场监测结果,CO、SO2、烟雾和震动未发生预警情况,所以各环境参数均在正常范围.总之,利用本系统可对古建筑遗址室内的温度、湿度、PM2.5 浓度、震动、烟雾和CO、SO2 等有害气体情况进行监测,系统稳定可靠.

3 结语

综上所述,古建筑遗址内部环境监测是古建筑内部环境保护与修复方案制定的必要技术支持.采用物联网环境感知技术,通过布置在待保护古建筑内部环境中的微型传感器所形成的网络,实现各项关键参数指标的实时监测,将监测数据输送回监测中心进行数据处理和预测,并实现可视化.

参考文献:

[1] 周明全, 税午阳.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关键技术研究[C].2013 年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 2013.

[2] 佘晓岚. 文物信息化建设问题初探[J]. 文物世界,2012(3):74-75.

[3] 韩洋. 基于GIS 系统的吉林省文物资源保护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吉林大学, 2016.

[4] 管瑞龙. 基于ZigBee 技术的文物信息化管理系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

[5] 汪润南. 古建筑修复和保护关键技术[J]. 建筑工人,2014,35(1):34-36.

[6] 胡波萍. 古建筑园林环境的保护及修复的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2015(15).

[7] 吴扬. 数字虚拟技术在古建筑修复中的探索及发展[J].艺术科技, 2016,29(11).

[8] 王汉辰.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修复中的应用[J].人文天下, 2017(20):38-40.

[9] 谢嘉雯.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潇贺古道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J]. 信息记录材料, 2017,18(5):68-71.

[10] 裴张龙.IT 新形势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思考[J]. 艺术科技, 2016,29(2):43.

[11] 白瑞芸. 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信息化建设策略探讨[J]. 旅游纵览( 下半月), 2017(2).

[12] 孙向阳. 数字化技术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以苗族史诗《亚鲁王》为中心[J]. 贵州民族研究,2016(3):67-71.

[13] 吴葱, 李珂, 李舒静, 等. 从数字化到信息化: 信息技术在建筑遗产领域的应用刍议[J]. 中国文化遗产,2016(2).

[14] 杨得鑫. 对于古建保护修复中真实性问题的认识[J].城市建筑, 2016(32):190.

[15] 戎彦宇. 古建筑保护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2017(7).

[16] 沈澍, 蒋维乐, 单玥, 等. 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古建筑健康监测技术[J]. 中国测试, 2017,43(11):64-69.

[17] 薛冰心.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 华中师范大学, 2016.

[18] 陈志超. 基于TinyOS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研究[D].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

[19] 苗春雷.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 环境与发展, 2017,29(10):144.

[20] 刘鹰翔. 古建筑基本信息模型在保护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兰州交通大学, 2016.

结论:上述文章是一篇大学硕士与无线传感器本科无线传感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环境监测和古建筑和传感器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生物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实践研 摘要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越来越严重,所以环境监测工作不容忽视 其中,生物传感器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感设备,在环境监测中起到了重要的帮助作用 基于此,本文针对生物传感器的构成、原理以及在环境.

2、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隐私保护技术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无线传感器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攀升,其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网络数据安全而言,无线传感器的数据安全保护具有着很关键的现实意义,文章主要对该保护技.

3、 新形势下环保监察和环境监测联动机制构建 王建栋(山西省运城市环境保护局盐湖分局,山西 运城 044000)摘 要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种类不断增加的.

4、 如何加强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 王乐毅 孙杰娟 张 旭(西安市环境监测站,陕西 西安 710100)摘 要环境监测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科学技术活动,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环境监测结果 因此,做好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

5、 环境监测档案的管理和利用 【摘要】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是当前国家和人们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 本文分析环境监测档案的现状以及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环境;监测档案;管.

6、 翻转课堂在环境监测课程中运用面临的挑战和建议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能够有效地将教学中单向的知识传输转变为师生互动的双向 学术交流 该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依赖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教师素质与学生学习积极性……因素 本文以环 境监测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