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红旗杂志 求是杂志社红旗文稿 红旗驾驶员论文 红旗文摘杂志 红旗杂志创刊号

关于红旗类毕业论文范文 和湮没在大漠萧关深处的饥饿之路简析牛红旗《七沟十八湾》类论文怎么撰写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红旗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24

湮没在大漠萧关深处的饥饿之路简析牛红旗《七沟十八湾》,该文是关于红旗类论文怎么撰写跟大漠和《七沟十八湾》和牛红旗相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引子

“起先是一条河.河变成了路.路向四面八方延伸,连通了整个世界.因为曾经是河,路一直没能摆脱饥饿.”

一部长篇小说的开头,如斯,充满魔力而不失磅礴的句式,在我初次读到时立即点中了我.像是腹中的饥饿感被强烈地撩动,那种奇特的感觉促使我很快找到这部尼日利亚作家本·奥克瑞的代表作《饥饿的路》——1991年英语文学最高奖布克奖获奖作品、被奉为非洲英语小说的经典,它应该是我接触到的第一部非洲作家写非洲本土文化的长篇小说.非洲古国尼日利亚素有“非洲黑人文化诞生地”之说,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比较发达的文化.尼日利亚位于西非东南部,自然资源丰富,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250多个民族创造了多姿多彩的部落文化,除了古老的诺克文化、伊费文化和贝宁文化,还有活着的约鲁巴文化,这种文化以民间信仰、民俗和传说为特征,带有神秘、神奇和魔幻性,然而那片辽阔热烈的土地却一直遭受外来侵略和自身的分崩离析,许多年来苦难与欢欣交集.作者本·奥克瑞1959年出生于尼日利亚一个乌尔霍伯族中产阶层家庭,幼年时就深受约鲁巴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和口头文学影响,曾在伦敦读过小学,七岁又返回尼日利亚,十八岁移居英格兰,在一所大学读比较文学.本·奥克瑞在他出版的多部长篇小说及短篇小说集中,描绘了尼日利亚现实中的社会冲突、人性挣扎和日常生活,非洲神话、民间传说常常构成小说的底色,呈现了黑非洲的苦难和历史悲情,这些小说探讨的是非洲人命运的可能性,体现着他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长篇小说《饥饿的路》运用约鲁巴文化中关于“阿库比”(不断转世投胎又不断夭折的婴孩)的神话传说为核心意象,将现实世界与鬼魂幽灵世界混淆起来,通过一个转世投胎到穷苦人家的鬼孩的叙述,构筑了尼日利亚动荡的社会现实,塑造了形色各异却群像雕塑般的人物画卷,小说中苦难和不幸的场面反复出现,神话、梦幻和信念也从未消逝.正如译者王维东先生所言:“整部小说在诉说苦难的同时,更是在讴歌并礼赞苦难.本·奥克瑞用审美的目光看待并再现历史,把苦难视做人类精神历程中的一个永恒现实.”

一、名字:唐诗里的DNA

“一滴水,滴在纸上,向周围扩散,线形依然漫漶./一场梦,落在纸上,是因西海固的深山里,曾经有过一个名叫宝丰的山庄.”

是水,是路(线形),是梦.我把目光落在中国西北部六盘山区的丘陵皱褶里,是因为牛红旗“把宝丰沟底的水捞上来滴在纸上”,因此有了他的这部长篇非虚构作品《七沟十八湾》.

这是宁夏固原六盘山镇,宝丰村是该镇辖下14个村中生态环境最为恶劣的一个,现已整体迁移到了靠近黄河的银川南部山区.不过,有一些乡民却不肯离开贫穷的家园,在疲惫的挣扎中艰辛地活着,他们非老即弱,非残即障,其中有光棍,有夫妻,还有他们十几岁的女孩子,乡政府把这些人集中起来,暂时住进早年的村小里.《七沟十八湾》通过王漠父子一次还乡祭奠先人的活动,描述了那个群体的生活处境,*了宝丰村几代人的生存命运,使人得以从那贫瘠之地领悟一丝精神的亮色和道德的光辉,感触那片沟垴里的生灵气息.

阅读《七沟十八湾》,无法忽略王漠家族上下五代人的名字,这些名字具有鲜明的唐诗“DNA”,令人过目难忘:前两代先人的名字直接取用唐代著名大诗人王勃和王维,自第三代起,即王维的儿孙的名字则出自王维最著名的那首边塞诗章《使至塞上》.不妨先来了解一下这个家族的渊源:

王漠的祖上,是从太爷爷王勃开始落户到宝丰村倒回沟的.这位叫王勃的先人通读四书五经,是清末某年的岁贡,乱世中颠沛流离,与夫人从陕西逃到山西再流落到陕西,又转徙到甘肃平凉,最后落脚于六盘山的米缸峰下,算是来到宝丰沟开山垦地的第一代村民.王漠的太爷爷留有一子,名叫王维.王维一生耕种为生,自幼受父亲教导,修习过不少诗书典籍,为了传承王家的文气人脉和陈明祖上被迫出塞的悲凉境遇,他借同名同姓唐代祖先王维《使至塞上》的诗句,给膝下七个儿子按大小分别取名为:王萧、王关、王逢、王候、王骑、王都护和王燕然.王萧是王漠的大伯,他当过宝丰大队的大队长,他给自己两个儿子分别取了王大有和王作为的名字.王漠的父亲排行老二,是七兄弟中受父亲影响最大、识字较多的一个.这位土秀才本名王关,为回避村中同名同姓地主,后改名王冠.王冠秉承祖训,分别给身后六个儿子依次取名为:王大、王漠、王孤烟、王直、王长河、王日圆.及至第五代,王漠的儿子取名为王胡天.

简直是百余年一个西部家族的史记.王氏几代人的生存史,构成了宝丰沟的变迁史,传承着祖祖辈辈的梦想,以及中原后裔无法抹去的望乡情怀.不能否认的是,在历史长河的演变中,故乡之涵义逐渐发生了变化,抑或是它具有了双重意义:一个是在漫漶的时间里迷失的先祖的原籍,一个是在城市化进程中无奈退出的生养之地宝丰村.我以为没有必要对二者加以甄别,因为无论是哪一种,都已成镌刻在命运里的原乡符号.这样一种惆怅的思乡之情肯定是绵绵不绝的,牛红旗并未从正面渲染,而是顺着王漠这根线索,引领读者逐步探触宝丰村,仿佛身临其境,去亲耳闻听醇厚热烈的西海固方言,去慢慢抚摸历经沧桑的生命,深刻领悟人类依恋的精神家园.

二、先人:古老的呼唤

王漠的几位先人都是读书人,唯独他只上过一年多的一年级,早年在娘娘庙里学下的“万岁”几个字后来也弄丢了.严格地说,王漠是个文盲.在他和董晓红去乡政府领证履行结婚手续之时,因写不出自己的名字“漠”,在未婚妻面前露了馅,闹出了尴尬.然而,这个不识字的王漠,对他师傅于文华朗诵过的故事《在人间》《青春之歌》《人生》,却是极为迷恋,经常复述给枕头边的妻子听.对于自己的没考上高中在食源楼学厨师的儿子王胡天,他盼望他从根子上做人,勤学苦干,不成想,有一回在儿子王胡天面前弄出了乌龙,原因是有一回劝诫儿子时,一本正经说了这么一句话:“借本高尔基的《在人间》看看,看人家保尔·柯察金是怎样锻炼出来的.”结果为儿子所取笑.

这是两个没文化的轻笑话,多少有点儿薄凉的意味.应该说,是地域与现实的交错扭曲造成了王漠少年失学的缺憾,诚然王漠没上过几天学,没学到多少学府里传授的知识,然而不难看出,无论是他的日常言行,还是他潜意识里的理想追求,都呈现出一种朴素和古典的精神的原色.

在王漠早年的恋爱史里,有差一点与他成事的却与过路司机的豆角子,有与担担客怀了娃后不得不作换头亲的孙巧儿,有什字路中学毕业、漂亮能干却多一个小手指头的张喜梅,还有沾上边领了证的、最终成了煮熟的鸭子却飞了的石冬梅,在一段段或短或长、模模糊糊的情感关系中,十七个没成事的女娃子一个个地离开王漠的世界,他逐渐在无奈而痛苦的思虑中得到了冷静,意识到了自己宿命的根源,要怨,只能怨那个流落到关外的太爷爷,也怨自己不该生在既穷困、道路又难走的宝丰沟里.后来因为在冷湖油田做过临时工,他才得以娶到老十八董晓红,在固原城安下了家.无论是青葱岁月朦胧的恋爱,还是二十年平淡无奇的婚姻,这个男人始终保持坚定的行为信条,“别看我斗大的字不识两背篓,别看我往老家领过十八个女娃,别看我和那个卖教辅材料的乔丽姿踏着鼓点子扭脖又甩头,可我绝对不会辱没了宝丰村倒回沟男人的颜面,绝不会给我们王家老先人再把人丢在大众舞厅里.”他习惯把父亲叫老先人,把祖辈称为先人或先人们,在他心里,先人们即便变成了土骨堆,但还跟在后人们的身后睁眼看他.他还告诫儿子:“你大爷当过大队长,你爷爷当过大队长和村主任.如今他们睡了土,你伯伯,你老爸我和你三爸,还有你五爸,往后就只能看你们这一代人了.”王漠深知他本来拥有贵重之物,即他身上流淌的是王氏先祖的血脉,骨血里维系着许多既往的生命,许多未来的生命,他笃信勤勉正直、百折不挠的美好品德.对他来说,虽身居固原城,却对宝丰村魂牵梦绕,对先祖的信奉与崇拜是支撑他安身立命的根本,无论处于什么境地,先人在他心里的位置,都是不可替换的,所以他一直强调“从根子上做人”,教诲儿子以读书上进为荣.祖先是一条河,祖先是一条路,祖先是一场梦,叫一声先人,古老的呼唤从未停息.

三、红母牛:照亮自己的鬼

宝丰沟是生养王漠们的厚土,生者总是虔诚地以先人的鬼魂戒勉自己,不仅是在那坟湾里长眠的先祖灵魂不息,他们还能感受到无形无色无畏的东西的存在,它可能是个强健的动物,可能是一种沙沙沙的声音.这样的一些东西隐匿于内心,就像王漠说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个鬼,只是不敢承认.”因此,他们有所惧,有所敬,有所爱,在我看来最有震撼力的是一头红母牛.王漠的发小王三是这头红母牛的主人,由于命运的牵连,红母牛成了王三和王漠两个人的心病.

个子只有牛腿那么高的王三,早年被迫和两个哥哥分家,包产到户的时候,得到了王家塬最听话、最坚实、下地最肯出力的这头红母牛.有次王三差点深陷沼泽地,多亏红母牛才得以脱险.但是后来,王三经不住哥哥的蛊惑,动了卖掉红母牛的心思,不成想红母牛失足掉进大妖沟,命断身亡.“从那以后,王三脾气暴了,说话倔了,有时候就一个人蹴到没人处,长时间不说话,一棒子一棒子抽旱烟.他大哥说王三是个“瓜子”(傻子).王三去固原城牙匠铺镶假牙,因为拿不出足够的金钱交付的假牙,被迫领走了铁牙匠的残障妹妹铁拐李.王三虽然个子矬,也不愿意领个叫花子样的女人当老婆,班车到宝丰路口时,他假装去解手,把铁拐李给扔道上了.可是,他跑到大妖沟口,猛然看见大妖沟崖面上那片血红色的沟崖,看见红母牛的坟骨堆,突然吓了一跳.这个“心眼多”的矬子害怕了,忽然觉得伴随自己的脚步声不是人的脚步,而是红母牛的蹄音,还有飒飒声,是红母牛的呼吸声.他又骂铁牙匠,骂自己,担心局拿来,怕上公判大会,蹲班房子.于是,他停止了奔跑,“我不能像缠窝蛋那样见死不救.天再黑,也得装作刚拉完屎,也得在爬上候车的土坡前再把裤带系上”.

牛红旗把这个故事写得好看极了,他把这个贫贱的、狡猾的、胆小的、善良的小人物写得活灵活现,在一个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场景里,是沦陷于残酷生活里的自虐式的自娱自乐,欢笑与酸辛杂陈,使人百感交集.红母牛在王三的生活里意义重大,可以说它生是王三的牛,死是王三的鬼.在他心里,红母牛与他相依为命,甚而有救命之恩,他无法原谅自己,认为是他的贪念致使红母牛丧命,由此,红母牛便成了他心中的鬼,使他不敢再做不义之事,不净之事,他扛下了生活不能自理的铁拐李,而她,给他日常生活平添了无尽头的重负,却也给他生出两个如花似玉的闺女:莲娣和胜娣.红母牛是苦难与慈悲的象征,命运给了王三太多的苦难,而苦难并没有使他绝望,总有一种恩慈在生活里面,让人眼里常含泪水.

用王三的话说,他和王漠关系铁得像王朝和马汉;用王漠的话说,他俩从小是一把小葱不零卖.当年王漠失手致使红母牛丢掉性命,他没有勇气对王三讲出实情,红母牛也成了王漠心中的鬼,一想到那只血淋淋的牛眼睛,他就会打冷战,“每一滴血,犹如在他心头缓缓散开的硫酸,让他疼痛不堪.”当年,王漠为了帮王三赶回红母牛,甩出一块石头,不幸击中了红母牛的眼睛,红母牛看不见了才失足跌下大妖沟.此后王漠活在愧疚与悔恨当中,他不敢吃牛肉,不敢在路上碰见牛,甚至听见牛字,都会记起那只流血的牛眼睛,他觉得自己像罪人.在痛苦的忏悔中,王漠逐渐明白了,谁都不可小看那些看不见的东西,只有承认它的存在,“把鬼当作电灯,照亮自己”,“把鬼当武器,让它去战胜歪理邪念”.他崇尚《亮剑》里李云龙式的堂堂正正为人处世的人,在他与“健力宝”女子相处时,对于她暧昧的挑逗,他始终坦坦荡荡,没做出苟且之举.对儿子王胡天的培养,他也有自己的一套道理:“娃娃心里的鬼和娃娃一样,很单纯,也在成长,不早早教育的话,鬼长大了,娃娃吃了不必要的亏,再教育就费力气,就晚啦.”

从红母牛遇难,直到王漠对王三道出真相,总共经过了二十多年,王漠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心灵的自我救赎.实际上红母牛不仅救过王三的命,早在王漠少年时代,就用身体挡过一条来袭的青色公狼,救了王漠和皮筋女女儿.顺便说一句,那个和王漠一起放牛名叫皮筋女女儿的小伙伴,可能是王漠情感萌动时期的朦胧恋爱对象.可以说,这头红母牛是一头英雄的牛、功勋的牛,在王漠的心里,红母牛已然具有了神性,与宝丰沟坟院里躺着的那些先人一样,成为王漠、王三等人心中敬畏的神灵.

四、娘娘神:宝丰沟的保护神

当王三装作解手撇下铁拐李跑到大妖沟口的时候,他觉得铁拐李影影绰绰的笑容似乎在哪里见过,慢慢记起来,这笑,他小时候在娘娘庙里偷吃贡馍时见过.快三十年了,带着这种微笑的壁画在娘娘庙的泥墙上,早就铲除了.“我的娘娘神呀!”他叫.

“我的娘娘神呀!”不仅王三这么叫过,王漠、王三、孙怀锁、田三,缠窝蛋,乃至王漠的母亲林熙凤、王三的大女儿莲娣,当宝丰沟人遭受苦难、走投无路之际,都会不由自主地叫出娘娘神;当他们感到恐慌、叹息的时候,也情不自禁地喊出娘娘神.不觉间,娘娘神成了宝丰村人语言中的一个叹词,成了他们生命中不可剥离的一个符号.

倒回沟是宝丰沟最里头、最难走、最穷酸的生产队,是深沟藏浅沟,土峁连土梁的险僻之境.当年王漠的太爷爷以及这里最早的一家住户,都是循着羊肠小道进入倒回沟,见有娘娘庙才留下的.先人们的祈愿,不过就是延续生命、吃饱穿暖,他们敬奉娘娘神,为的是祈求娘娘神赐福保平安.王漠的母亲林熙凤认为:从先人那里传下来,娘娘神就是宝丰沟唯一的保护神,她既保护女人免遭难产血盆之灾,解消着娃们的热疹冷咳,也兼顾着男娃娶媳妇女娃嫁汉的事.可以说,娘娘神寄寓着代代宝丰人的良愿美景,维系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娘娘神信仰属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神祇信仰的一种,反映了女性崇拜与神化的特征.这种信仰口口相传,并在宝丰沟人的现实生活里得到了充分体现.随便可以列举几例:其一,王漠号称往宝丰沟领回十八个女子,最后娶了老十八董晓红,别以为《七沟十八湾》写了什么故事,事实是,在王漠与二十来个女子是是非非的一段段恋情里,无论是他喜欢的还是鄙视的,无论是伤怀感恩的还是莫名其妙的,他都能够做到对她们举止有度,有时甚至情非所愿地以资财相助,这倒并非意味着王漠属于道德层面的假圣人,而是他基于爱情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自己的妻子董晓红和母亲林熙凤,他也一以贯之地承担、呵护,让他生命里的两个女人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其二,又矬又穷的王三被迫把生活不能自理的铁拐李领回家,以抵顶他无法凑足的镶牙款,虽然生活充满了忙碌艰辛,对未来也充满了忧虑恐惧,但是他始终兢兢业业伺候残障妻子,且从未厌烦、打骂和凌辱过她,其忠厚善良的品质尤为可贵,令人感佩.其三,孙怀锁比之于王漠和王三,算是个有些文化的人,他当过农业学大寨的标兵,当过抗洪救灾的先锋,这么个人末了还是没和恋人王胡兰睡到一个被窝.在王胡兰出嫁头天晚上,他和她躲在娘娘庙上头的草窝子里哭作一团.二十多年之后,孙怀锁自述那一刻“真想把她衣服脱了要了她”,回忆往事仍然是情难自禁,痛苦万分.他说,他和王漠、王三都是宝丰沟的瓜子,傻乎乎放过那么多到过嘴边的肥肉.话虽如此,而他们内心坦荡,问心无愧.如他所言:因为他们的先人都流淌着关内人的血,都生下了不会耍歪把机关的种.其四,窝囊小气的缠窝蛋,其人有次在公交车上窥见了女售票员火爆的身体,面对此情此景,绝对属于异性的正常反应,而这个光棍男在最初的垂涎之后,竟能暗地提醒自己“长盯着瞅,别人会当你是二流子.”还有一回,缠窝蛋与王漠在歌舞厅门口喝啤酒,遭遇几个小姐挑逗调笑,魂吓飞了的他仍然本能地护住自己的衣裤,甚而庆幸没叫人家把裤裆扯了.一段段令人忍俊不禁的情节,都折射出这个男人潜意识里对女性敬畏与悲悯的自知自觉.归根结底,宝丰沟人的女性崇拜是基于对生命的根脉、对大地之母的精神崇拜.

娘娘神终究没有保全宝丰村.再过若干年,宝丰沟将恢复成原始的只有娘娘庙或者连娘娘庙都没有的草木连天的古荒之地.留在宝丰沟人记忆里的娘娘神,可能只是竖在五谷碗里的、像个披着红纱端坐在莲花台上的老太婆的娘娘神尊位.当他们出离生养之地,伴随时间的流逝,附着于其上的娘娘神将会渐行渐远,或将走出他们后辈人的心灵之地.这是令人无限伤感的.

五、米缸峰:宝丰村人的靠手

王漠的祖先在逃荒的路上,被一座上边是雪,下半截长满荆棘杂草,状如倒置的米缸的山峰挡住了去路,它就是米缸峰,在《七沟十八湾》里反复出现的一座山峰.米缸峰连着陇山,身后跟着整个陇山的峰峰岭岭,王漠的母亲林熙凤说:“它多像一个娘母子后面拖着一串儿女呀!”不光老妈如此说,宝丰沟的上了年纪的人常给后辈说:“人在世上都有个靠手,这靠手兴许是一座山,也许是一条河,也许是个望想.宝丰沟里的人最大的靠手就是米缸峰.”

如果说先人、红母牛、娘娘神的意象均是抽象的,那么耸立在宝丰沟人跟前的米缸峰则是具象的,一辈辈人举头仰视它,念叨那个口口相传的故事传说,米缸峰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是道德标准,是生之梦想,而米缸峰下是他们灵魂永久安扎之所.对米缸峰的重要描述,集中在书中结尾部分:

王三的大女儿莲娣五岁那年进城了,不肯再回来了.王三给小女儿胜娣取个小名叫豆豆,想拴住她的心,没想到胜娣离家出走了.为了寻找胜娣,王漠和缠窝蛋走向米缸峰,在峰顶,王漠看见了由近到远一堆堆古墓似的丘陵,仿佛是祖辈流传下来的传说,他也似乎看见了界定塞外与中原的古萧关.那庞大的如一尊倒扣着的米缸的米缸峰,使他悟到了周围十里八乡的人像敬祖先一样,要在三月三给米缸峰磕头烧香,那是因为米缸峰给了他们无穷的希冀.这便是此书对米缸峰的立体的描绘,使读者在其地理意义上,以及具有震撼力的体魄上,领略了它的非凡气度,也体会到它的人格气质.

在米缸峰顶上,莲娣与男朋友为取暖引发山火,幸而得到王漠和缠窝蛋二人救助,化险为夷.已在城里生活十几年的莲娣竟是对男友说出了令人意外的话:“你别认为米缸峰只是一座孤独的山峰,别以为它像个毛毛糙糙的呆子,如果你真正长时间望着它,就会明白,它是有生命的,是神秘的,是神性十足的……”此番话语似乎带有暗示,意味着莲娣的回归,也可看做是宝丰村人的集体回归.向往山外的胜娣逃跑了,然而米缸峰还在那里,也必定还在胜娣的心里,它是全体宝丰村人的心理依托,即便他们走出山外,看不见米缸峰了,米缸峰永远屹立于他们的心灵高地并注视着他们,从而使他们不致失陷于生活的泥沼,永葆精神的高洁.

在扑救山火的过程中,另一个人物缠窝蛋也让人眼前一亮,这个胆小、吝啬、猥琐,鼻子齉齉的男人,因为终日穿着一身带有圣安东尼奥马刺队标志的假运动服,曾为年轻的王胡天所不屑.在米缸峰烈火漫延的危急关头,就连缠窝蛋自己也没想到,他犹如被神力附体,奋不顾身地扑向烈火,最终衣不蔽体,身受重伤,也多亏那身铁皮似的冒牌运动服保护了他.至此,我们似乎明白了标有SPURS水印字母的衣服,当缠窝蛋掏出40元买下它的时候,内心深处潜伏着一些什么.也许连缠窝蛋自己也不知道的,可能正是傲然的米缸峰默默赋予他的难能可贵的根性,一旦命运里时机恰逢,便会自然而然地迸发出来,显示出不可思议的惊人力量.这也是作者将目光投向那个平凡而又低微的群落,专注于叙述凡人世界的深意吧.书中呈现出的这些个体,是实实在在的草根平民,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顽劣品性,他们的故事辛酸中掺杂着诙谐,平淡中激荡出波澜,使人体悟出像野草一样顽强与坚韧的生命,正是这些苦难的群体,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相互照应和成全,共同消长和存亡,让生命具有了更高意义的精神指向.

此外,在宝丰村人与故土的情感纽带上,先祖崇拜是父性的,红母牛、娘娘神二者都属于母性崇拜,米缸峰应是兼具父性和母性崇拜,因它有坚硬、挺拔、伟岸的形貌,也是灵秀、宽厚和慈悲的象征,正是那始源于父系和母系的生命基因,奠定了宝丰沟人的心灵底色,它们一起构架了大漠萧关深处永恒的精神的原乡.

六、回望与致意

从地图上看,宝丰村隶属的固原市泾源县位于宁夏最南端,东接甘肃平凉.历史上,泾源与平凉曾长时期权属同一辖境,这块处于陕甘宁交汇几何中心的三角区域,横跨陇山(关山),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秦风咽喉,关陇要地”之称.陇山关即萧关,秦汉时期四大名关之一,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王维、岑参、卢纶等都写过赞颂萧关的诗作,尤以王维的“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最为著名.唐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途中写下边塞诗代表作《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成为千古名句,清代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里高度评价:“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王维那次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他的诗中也有诗人心境上强烈的悲鸣和空寂.据考证,王维出使河西的路径并不经过萧关,此诗大概是取用“侯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南朝何逊诗)之意,并非写实.

回顾历史,我们的祖先差不多是在年复一年的迁徙中实现对自身和家园的重建,在时间的消耗中,有一些东西变形了、隐匿了,或彻底消逝了,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知道它们是什么,它们去往何处,那些消失的,正在消失的,如风掠过大漠,被湮没的恰如一条饥饿之路.这让我不得不又回到本·奥克瑞的《饥饿的路》,“路”是一个巨大的暗指,也是具有复杂多重的隐喻,在书中,鬼孩的父亲在大病初愈后对妻子和儿子说:“我们的祖先教会我许多哲学.我的父亲‘道路祭司’在我面前出现,告诫我务必把门打开.我的心必须打开,我的生命必须打开.我们的路必须打开.一条打开的路永远不会饥饿.奇异的时光就要到来.”这就是本·奥克瑞想要点明的主题.可是,人类固有的局限性注定这条路是艰难的,饥荒、病痛、贪婪、、背叛、罪恶是人类背负的行囊,本身就是一条饥饿之路,恒久地伴随着人们不停地追逐内心的渴望.“爱比死更难”,爱能消弭苦难,但也会加剧苦难.因此人们总是不断地陷入苦难的轮回,重复一条走过万水千山的路.正如鬼孩在人间历经无数凄惨悲情之后想到的,“我要的是深受禁锢的自由,想从这条饥饿的、拒不转变的路找到或创造出新的路来.”

最后,借助鬼孩的父亲对他的叮嘱:“从今以后,我们必须尊重一切生灵.如果你想让蜥蜴出去,只要命令他走,他就会走.我们必须明智地使用我们的权力.我们绝不能成为暴君.明白了?”我想,这才是那条像河流一样永远奔腾永远渴望的正确的路.

本文无力将这两本书做更开阔的赏析,或许可抛砖引玉,期待喜欢《饥饿之路》的读者也能从牛红旗这部《七沟十八湾》中找到共鸣,成为该部作品的知音.

〔责任编辑 宋长江〕

此文评论:这是适合大漠和《七沟十八湾》和牛红旗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红旗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红旗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梦回萧关(散文) 初冬周末的一个下午,几位朋友相邀去瓦亭古城,一呼即成 驾车从固原市区出发,一路顺清水河谷向南,经二十里铺,翻越开城梁,进入泾河流域 沿河绕过青石嘴,只见河谷逐渐变窄,山势渐次陡峭险峻,此地名曰牛营子,.

2、 萧邦生肖限量腕表 Chopard (萧邦)腕表每年都会从十二生肖中汲取灵感,2018 年恰逢狗年,设计师以亚洲秋田犬为原型,推出L U C XP 莳绘限量腕表 漆艺大师增村纪一郎指导表盘创作,表壳采用18K 玫瑰金材质.

3、 走出误区才能治好类风关 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类风关)虽然难治,但并非不能治 临床上常可看到不少久治无效,甚至终生致残的患者,究其原因是步入了治疗的误区,只有走出误区才能治好类风湿 忧郁恐惧,用药不灵类风关属于与心理因素密切相.

4、 大山深处的纯真年代 图 本刊记者 大食 文 本刊记者 邱苑婷 发自广西靖西编辑 郑洁 rwzkphotosvip 163 com靖西安德镇看起来和中国其他乡镇并无太大不同 全镇只有一条主街道,街边是水泥砌的.

5、 格林德沃之罪,深藏于人类内心深处的隔阂和暴力 格林德沃之罪,深藏于人类内心深处的隔阂与暴力 文 牛岩青 编辑 杨静茹 rwzkhouchuang126 com伴随着雨夜中翻飞的马车和傲罗的身影,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揭开了一场血雨腥风的大戏序.

6、 那些古籍收藏的传统和即将湮没的知识初读辛德勇《那些书和那些人》 □ 周 琼一记忆中,厘正及考订古籍的成书情况、版本源流及相关问题,是当代古文献学家辛德勇先生的长项 除了在版本、目录学上有极高造诣并享誉学界外,他还以爱书、买书、藏书在圈内闻名,是一个“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