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火车站调车科技技术论文 写月经不调论文的目的 汽车装调工技师论文 变频调速异步电机的电磁设计开题报告 大学生心理调文 调速系统英文文献

关于古调独弹方面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与古调独弹类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古调独弹论文 发表时间: 2023-12-29

古调独弹,本文是关于古调独弹方面论文范文例文和古调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1

自从知道马一浮的名字,便开始留意他的各种遗迹.最初是在南方一家博物馆里看到他的手稿,古拙中幽思流传,起伏的墨迹间拽出一片灵光.那字很是自然,看不到匠气与俗气,在静穆里升起一股暖意.细看章法里透出的一切,仿佛也有佛音的缭绕,旧文脉悠然流动着.友人说沙孟海对他的书法评价很高,以“凝练高雅”视之,看得出来其修养之深.

江浙一带的文人欣赏马一浮的都是书斋气浓厚的人,丰子恺、叶圣陶、夏丐尊都写过关于他的文章.但这些文章只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阅读,传播的范围有限.有一次遇见一位浙江老友,忽说起这个话题.他也觉得奇怪得很,虽有阅读马一浮的渴望,但却没有什么门径.马先生留下的一切,众人都很陌生.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那些纠缠着生存隐秘的语言,已经没有谁能够听懂了.

那个时候我也是如此,在杭州西湖边上,至今还流着他的某些故事.有一次造访他的故居,所见不过几道痕迹,远去的人影,飘忽而朦胧.西湖边上的人,和我一样,很长时间未必懂得马一浮的价值.我们这一代人觉得这个人物太1日,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在面临他的文字的时候,仿佛有什么挡住了自己的视线.

也许冥冥中的机缘,那次杭州之行后,我很快得到了一套马一浮的著作.有一令在邮局工作的小友,因为取稿费而得以认识,交往的时间也有十几年了.他懂得中医、研习佛学,业余时间多在北京广济寺里读书.他知道我从西湖归来不久,就劝,读读马一浮好,会让自己静下来.于是把自己珍藏的厚厚的三卷本《马一浮集》赠给了我.

小友没有读过大学,但真的学识很深,他在杂览中形成的学识,带出了一股仙气.比如对于新文化的认识,对于儒学和佛学的看法,都非流行的调子,好似也染有马一浮的气味.他不太看得起学院派的人们,以为真的学问不是操作出来的.我们聊天的时候,发现其思考的问题很深,谈及一些话题时,完全是另一套话语.

我后来想起此事,觉得有趣得很.不是学界的朋友推荐马一浮的书,竟是民间的读书人暗自传播马一浮的思想.这与马一浮本身的经历,似乎很是相似.章太炎说学在民间,真没说错.

而我身边的朋友,与我一样都是新文学的研究者,对于国学领域的一切知之甚少.马一浮一生所思所写,都不是时代流行的,与新文化不在一个层面上.说他是一个旧式人物也是不对的,因为他又是懂得西学的人.只是其目光不在今天的热闹的世界,在他那里,有着另一种梦想.

张中行对于马一浮的学识佩服得很.他在一篇文章里,大致勾勒其学问的特点,在诗文方面也有人不及的地方.他认为马先生才高,学识过人,又言行一致,走的与古人为伍的路子.这在当代是一个奇迹,在新文化席卷天下的时候,实在是特立独行的人.

我开始搜集他的相关资料后,发现了解他的困难.在我们被历史惯性驱使下前行的时候,他却反转着身子,走到清冷之地.那是鲜为人知的所在,问津者寥寥无几.可是马一浮坚定地认为,要疗救国人之病,自己的选择或许有些用处.

因了对于马一浮的补课式的阅读,我突然感到,研究新文化的人,如果不了解相对立的一些重要人物,那么对于现代中国的理解是片面的.当与其文字相遇的时候,完全是一个别样的世界.在古奥的词语间,历史空白深处的一片被忘却的绿地渐渐显现.我很快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对他的隔膜,恰是对古老文明的源头的无知所致.马一浮对于我们而言,是打通古今的一座桥梁.

2

可惜他留下的资料太少,右时只能从有限的手稿与图书里猜测他的形影.他个子不高,身上有着南方人的特有的气质.因为留着美髯,言行中便有古风流转.面对所留下不多的著述,如果玩味起来,则非今人的哲学语言可以说清.

马一浮1883年生于四川成都,祖籍绍兴上虞,逝于1967年.他很小回到绍兴,在那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898年在绍兴县应县试,他得了第一名,而鲁迅、周作人则名排其后较远的地方.他少时读书甚多,有许多知识是无师自通,后来渐渐有了大名.看相关的材料会发现,许多读书人见到他,都被那气质所吸引.李叔同、谢无量、宗白华对其颇为尊敬,且受到了他不小的影响.在杭州一带,他像似一个传奇,以逆时风的方式,拽人们反身自望,在远世风的地方深味世风,留下不少的趣谈.

从年谱中知道,他在1899年赴上海,接触法文、英文、拉丁文.后来与谢无量、马君武等编辑《二十世纪翻译世界》,也算是睁开眼睛瞭望世界的人.1903年,他得到清政府驻美国使馆的信任,去圣路易斯留学生监督公署任中文文牍.此后去过英国、德国、日本,阅读西洋图书时的快慰,从字里行间均可感到.他的文字古朴有韵味,非细心留查者不能解之.而一旦会心一二,便发现其间不可言说的妙处.

但域外的生活经验并没有引其到西学的路上,反而对于国故有了更为亲切的感觉.与鲁迅完全不同,不是急于从译介中输入学理,促进国人的进化,反而意识到中国社会的问题在于古代文明的迷失.而重新换回儒学与佛学的精神,对于现代国人而言,其重要意义并不亚于西化的选择. 这在那个时代是一个特例.我阅读他的日记,觉得在美国的日子里他的观念出现了变化.但也由于身体欠佳,衣食住行的不方便可能影响了他对该国文化的判断.他观察西方文明的路径时的一些思考,有着多维的思维方式,而个体生命的感受形成的西方文化印象,影响了他后来的道路选择.

马一浮去美国只有一年的时间,还担任过万国博览会中国馆的秘书,所以没有像胡适那样在校园里受到完整的教育.不过他的阅读却十分丰富,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赫胥黎的《天演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斯宾塞《*学原理》、拜伦的诗集、马克恩的《资本论》,各类精神线索悉人眼底.他在美国的时候,对于国人的看法有了深入之处.比如看见留学生对于皇权的暖昧,便深觉其间的奴性之深.回顾历史时,对于旧的儒生掩饰不住自己的失望:“宋明以来,腐儒满国.”他看不上历代文人对于世间生活的解释.而在根本层面上,“中国数千年来,被君权与儒教之轭,于是天赋高尚纯美勇猛之性,都消失无余,遂成奴隶种性,岂不哀哉!”这种看法,是大凡留学美国、日本的青年都有的,可以说是社会观、文明观的类似表现.我们对照鲁迅、钱玄同、胡适留学的感受,几乎没有多少差异.

但从日记上看,身体欠佳的马一浮,不都沉浸在外在理论的思考里,他对于生命本身的体悟,也带有玄学的意味.他的感怀亲人的文字,敏感而切肤,文人柔软的东西很多.而刺激他发现故国文明的,也是域外的某些思想.养生与养心的内在体察,在其意识里也有闪现.1903年11月12日的日记写道:

近日,英国某医士论曰:以历史上,社会上之观察,人长寿者,以悭俭之人为多.盖其性不衍欲,勤谨谋生活,作息有时……多怨恨则令人瘦,发热惊恐则伤脑,伤心,能令人痴,为害最速者,莫过于忧愁,多忧愁则肺血少,舌本强结语塞,而目生翳,久之必死.(《马一浮集》第二册,281页,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日记心得与中医养生的理念类似,马一浮关注这类问题,就萌生了对于人生哲学的顿悟之意.这留下了其思想变化的伏笔.中国文明的问题,大约是心性偏差,走到伤脑、伤心的地步,而疗救此病,不得不从治心开始.

在国外一年的生活中,他受到的冲击是多方面的,从美国宗教活动里嗅出初民精神信仰的气味,忽然怀念起春秋时代中国文化的图腾意识.日俄战争前后的日本人的爱国意识,则使其意识到国人眼光狭小的可悲.也是那个时候,陈独秀在《安徽白话报》上对比中日国民性,也说过和马一浮类似的话.马一浮感慨社会的沉沦,连带出己身的悲哀.他不像陈独秀、胡适向外求索真理的冲动,其文字中内倾的因素甚多.生命感受有时候多于对社会生活的感受.正月二十八的日记写道:

人生之快乐有五:一曰“荣誉”,二曰“优厚”,三曰“健康”,四曰“美丽”,五曰“平和”.对于此快乐而生之痛苦亦有五:一曰“毁辱”,二曰“贫穷”,三曰“疾病”,四曰“丑恶”,五曰“争斗”.此二“五”者,殆与人类社会相始终乎?社会之中,快乐之量多,而痛苦之量少,则为幸福进步;多痛苦而少快乐,则为罪孽堕落.今日中国之社会,五痛苦备之社会也,社会堕落,个人未有不堕落者,故即个人之身能自营快乐,亦一刹那顷即便消失不能保也.彼白种人能造快乐之社会,而自身亦享有社会之快乐.中国人不顾社会之苦痛,而唯知营自身之快乐.不知当为多量之苦痛所侵,终不得享有,岂不哀哉!(《马一浮集》第二册,306页)

感叹里对于国民性的失望一望丽知.但这些没有激励其走向反抗之路,却从学术的角度出发,以为是国人的教育出现问题.在马一浮看来,中国的衰败,问题复杂,仅仅以西方的方式疗救社会,都是皮毛之见.中国未来的教育,尤其是人文的教育,不都是西学的引进,而是对于传统的回归,即中国不是急于模仿西方,而是回到自己过去良好的传统里.因为宋明以来,中国好的传统其实已经断送掉了.

那时候到域外留学的人,都希望引进外国的思想,以解决中国的问题.西方的历史有自己的逻辑点,但马一浮认为西化派的人只见其表,难解其里.而就哲学的层面上讲,东方思想与西洋文明在根底上亦有相似之处.英法的文学,流淌着希腊的乳汁,东方的艺术,与《诗经》的传统有关.“希腊古诗歌,洒然有《风》《骚》之遗,英法诸家篇什所祖.德最晚起,制作斐备,尔雅深厚,乃在先唐之上”(《马一浮集》第二册,350页).这是类似于西方古典学的感叹,在学理上可以说是一种灼见.从源头上思考文明的起伏之路,至少从教育理念上讲,是说到了问题的本质.

他虽翻译过一些域外的文学作品,但并没有模仿这些篇什去从事写作,也未沉浸在西洋艺术的美意之中,而是越发体味到传统诗文的好来.这从其诸多诗文可见一二.他并不想置换审美酌元素,反而愈加感到远古的表达有纯然的美质.就那些文字的修养而言,非常人可及,精神越发带有六朝前的意味.在面对西学东渐的大潮的时候,他的选择也有很大的挑战性.

我们这一代对于他的转化很难理解.他由西学反观国故,回到传统文化的路径去,是不同于那些遗老遗少的.人格上,他非趋时之人;学识上,南学、北学尽在胸中.就文章气韵与格局看,马一浮的世界里其文也悠悠,其思也漫漫.多年过后,那些即使西学的成就很大的人,面对他也不得不持礼以待.

然而,能够在心灵层面与之交流的人还是太少了.

3

有一次阅读博物馆藏的《青年杂志》,意外发现了谢无量遥致马一浮的诗歌.其调颇为诚恳,挚意中流溢着仰慕之情.陈独秀刊载这首诗,也有对马一浮致意的意思.陈独秀当年在杭州的日子,与马一浮有过许多交往,对于其学问的欣赏是不难看出的.谢无量与陈独秀、马一浮都是朋友,他在杂志上透露出的信息,依稀让人想起民初文人间的特别的友情.

谢无量的才学不俗,他与马一浮有许多相近的地方,比如都懂儒学,对于先秦诸子的文本极熟,可说有许多心心相印的地方.他们一同在上海从事翻译工作的时候,彼此颇为相通,内心互感的地方殊多.大约在1904年,两人在日本再次见面,他们之间对于学问的感觉,都在交流里彼此分享过.如一起言及佛学,都是在儒家的语义中思考问题,以儒人佛是一致的.而面对儒家哲学时,思路也有重叠的地方.马一浮谈论国故,从整体上言之,大处着眼,微观落笔.讨厌近代以来“私智小慧”,所以常常见出天地之气.谢无量无论讲哲学还是文学史,也是纵横捭阖,洋洋兮有阔大的情怀.而他们于古诗文和书法上的心得,也彼此映照,各得妙处.今人研究马一浮,不得不读其写给谢无量的信札,其间流露的思想很多,民国学术的另一景观,于此可以*点滴.

谢无量与马一浮聚少散多,对于老友牵挂很深,这实则是学术境界接近的缘故.他们对于历朝诗文的见解,尤其对于文化走向的思索,多在陈独秀、胡适这些人的话语逻辑之外.新文化人引西学人中国,乃是填补国故的不足,比如对于科学思想的引介,对于民俗学、人类学的翻译,都填补了空白.但马一浮与谢无量,是在寻找传统失落的东西.传统的衰败,乃外因、内因交织的结果,但传统美好的一面,其实与古希腊文化庶几近之,只是没有被发现罢了.马一浮要做的是,重新发现儒道释内在的伟力,并于荒漠之地唤出远古的灵思,给我们心灵以可以栖息的地方.

有趣的是,我所在的中文系,曾是谢无量工作的地方,冯其庸回忆青年时代与谢无量的接触,感到其身上的奇气.在研究谢无量时,不能不提与马一浮的关系.由谢无量推及到马一浮,那代学人的品位,当能够浮现很多.马一浮一生写给谢无量的信件最多,留下的有一百一十一封.他们间的诗文唱和精神对接,颇多温情.这和一般的旧文人的互往很像,但又多了近代人才有的开阔的视野.1908年的一封信中写道:

瘗影陋巷,忽荷赐诗.耀灵惊天,九幽以烛.何期候蛊之鸣,仰承河岳之应.其文则葩,其志则圣.曹刘有所未能,无论晋宋.向妄以三谢为比,吾知过矣.杨雄岂唯西道孔子,直是汉兴一人,非今日无量之谓而谁谓乎.(《马一浮集》第二册,352页)

这是对于朋友的夸赞,都非溢美之词,就学问的深与词章的雅而言,谢无量的成就,在彼时确高人一头.他的《中国大文学史》也是鲁迅研究文学的参考书,至于《中国哲学史》《中国妇女文学史》《佛学大纲》开创性研究,也是引领风气的.

那信的最后,马一浮谈到了自己的状况:

索居累载,望道如雾,思退就北面,讲问所业.奉令德之之薰闻,窃余光以自照.(《马一浮集》第二册,352页)

看得出马一浮在朋友面前的谦逊与坦诚,谢无量以世界眼光治国学,境界与情怀均大,让自己内省者多多.不过谢先生虽学识过人,但哲思方面,没有马一浮深切,即对于历史与哲学没有整体性的独特的思考.马一浮虽然著述不多,但心绪里有广远之气,站在了孔子、释迦牟尼、老子的层面,以原初式的生命体验与智慧表达,重塑着衰败的民族里的文明.真是“深之以玩索,通之以博喻”.

其实对于谢无量而言,马一浮比自己更有分量,因为其思想与人生态度,乃世间罕有的存在.在他眼里,中国学术的中兴,非有这样的人物不能为之.他们之间探索的问题,各有特点,而马一浮的凸显的价值,谢无量是深味一二的.

《青年杂志》后来更名《新青年》,编辑的思路,与最初有很大的不同,谢无量也不再给陈独秀投稿.至于马一浮,始终没有在这个平台出现过.本来,蔡元培欲请马一浮来北大主持文科工作,不料遭到拒绝,陈独秀后来上位,带出新文化运动来.马一浮虽然与陈氏亦有交往,但对于陈的选择,颇多保留.这本杂志成了新文人的园地,未能听到马一浮式的声音,说起来也是大大的遗憾.

当胡适、陈独秀、鲁迅这些人轰轰烈烈开展着新文化运动的时候,马一浮却在故土的小屋里独自徘徊于古人的诗文之间.他认为外面进行的世界在远离圣人之思,文明之树的枝枝叶叶,都与根本有关,而自己要扣问的是人类最为本然的存在.本然缺失,乃无根的漂泊,而那时候的中国,正在这样的漂泊之中.至少在他的眼里,迷路的人所依靠的参照,还是过于简单.

4

我注意到,叶圣陶曾与马一浮有过一点交往,赞佩之余,也觉得有不可思议的地方.这代表了许多新文化人的看法.民国建立初期,马一浮曾应邀到教育部工作过,细想起来,当与鲁迅在同一时期人职,彼此都是知道的.但马一浮很快辞职,他突然发现,教育部并不是适合自己工作的地方,时代的话语与自己的差异太大,而理想又不在一个空间.后来蔡元培又希望他来到北京加入北大行列做文科学长,他也拒绝了.

这个选择看出他的性格的独异,如此有学识的人却隐居起来,自然有很深的缘由.马一浮不愿意到热闹的地方,觉得中国最需要的可能不是蔡元培眼里的事业.在他眼里,无论教育部还是北大,都在按照西洋的理念在改造中国,而不是激发国故中最重要的遗产.后者才是他最看重的事业.

新式学堂的逻辑,能否解决人的灵魂问题,在他看来是一个问题.几年后,北大卷起新文化运动风云,白话文渐渐取代了文言文,西学开始置换古老的国粹.马一浮看见这些,有点不以为然.他知道社会的变化常常从流行的观念中出发,可能还在表层结构里.他没有意识到,无论蔡元培还是陈独秀、胡适、鲁迅,都非一般的学人,他们的学术之梦,都在催促更为健康的文明.从教育和文学领域,拉起启蒙大旗,对于国人是一种新的引领.而马一浮的隐居思索,多在修身的层面,能够辐射到社会的机会,还是有限的.

不过那些喜欢清静和独思的人,倒是十分欣赏马一浮的姿态.李叔同就从其身上得到一股澄明之气,他出家的前后,也有一点马一浮的影响.而丰子恺的创作也得到了马一浮的点拨,对于其文笔与思想,多有垂恩之见.这些朋友,都懂一点域外的文学知识,又带有佛门的清音.李叔同出家后,时常感怀的就有马一浮,至于与丰子恺的友谊,已成美谈.他在朋友的行迹里,感到自己期许的某些东西,这些被其肯定者多多.在为丰子恺《护生画集》写序的时候,流露出很深的感触.他由佛理进人人小,从构图看出爱意,念及佛学里的自我净化和超脱之思,自乐于修身者的审美静观的美意.他从丰子恺的童心看出人性未得污染的可贵,又从李叔同的真挚选择中体察到中国人心性自洁的可能.推及此类风尚,马一浮觉得文化终究还有希望.中国民间的类似的存在如果多了起来,复兴文化旧业当并非空梦.

在马一浮眼里,现代教育不太容易造就心性完美的人格,反而是传统书院的方式可能通往圣人之路.1930年代,浙江大学多次递去橄榄枝,希望他能够到该校任教.起初他并没有答应.可是后来日本人侵略中国,山河破碎,他的济世之情开始萌动起来.1938年,他终于接受竺可桢的邀请,出任浙江大学教职.

但这个选择是有一些条件的,即试图从事另类的教育尝试.战乱时期,浙大辗转外省,生活很苦.这些并没有影响他的教学热情.起初他随学校迁移到江西泰和,不久,又与师生们到了广西宜山.此间为学生讲述古代经典,所用方式不同于那些新式学人,带有书院的某些遗风.而能够像传统学人那样授课,是他的一个梦想.这个期间书院教育的念头便强化起来.1939年,教育部邀请他赴四川讲学,他关于书院办学的理念被接受.不久,复性书院正式创办,地址选在乐山县乌尤山的乌尤寺.

书院在风景如此美丽的地方出现,看得出创办人的浪漫之思.这个地方“方志以为汉楗为舍人注《尔雅》处”.与新式学堂不同的地方在于,一切都与古风接近,课程设计和授课方式,不求功利,乃纯粹的精神冥思之所.我看到所邀请的学者名单与授课内容,暗自觉得这是逆时风的一种选择.随着熊十力、钱穆等人的到来,书院有了活力.西学所漠视的,被其所重.对于蔡元培式的教学理念而言,马一浮做了一次痛快的反动.

那个时候他的许多思想,都表现在《泰和宜山会语》《尔雅台答问》里.了解这两本小册子,其基本的精神都尽在眼中.不过要吃透他的思想,并非易事,他的学识与考辨,我们需细细体味方可悟明.

他认为要治国学,需先明四点:

一、此学不是零碎断片的知识,是有体系的,不可当成杂货;

二、此学不是陈旧呆板的物事,是活泼泼的,不可目为骨董;

三、此学不是勉强安排出来的道理,是自然流出的,不可同于机械;

四、此学不是凭藉外缘的产物,是自心本具的,不可视为分外.

由明于第一点,应知道本一贯,故当见其全体,不可守于一曲;

由明于第二点,应知妙用无方,故当温故知新,不可食古不化;

由明于第三点,应知法象本然,故当如量而说,不可私意造作,穿凿附会;

由明于第四点,应知性德具足,故当向内体究,不可徇物忘己,向外驰求.(《马一浮集》第一册5页)

开篇的几句话,乃治学态度的表述,当可窥见其走进国学的内在心境.远古的一切,不都是沉睡的什物,与今人也是息息相关的遗存.人类进化,总要失去一些人性的光泽,而国学里保留了先民的诸多美好情思与诗意,倘能一一勾勒,变陈为新,深嵌于人性内部,则国艮精神当能保持温润之色,不再枯槁干瘪.

马一浮引用张横渠先生的四句话,指出立志的重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方为有大志向者的目标.这一切,不能不从国学中求之.那么,国学的基本框架如何?青年要掌握的精神要义是什么?马一浮认为,有一个可以统摄诸学的存在,那就是“六艺”.“六艺者,即是《诗》《书》《礼》《乐》《易》《春秋》也.此是孔子之教,吾国二千年余来普遍承认一切学术之原皆出于此,其余都是六艺之支流.”(《马一浮集》第一册,10页)在讨论“六艺”的时候,马一浮目光四射,好似被远方的神圣之音所唤,内心萦绕着无边的爱意.他在阐释以“六艺”统摄诸子,以“六艺”统摄四部,以“六艺”贯通人心与西学思想时,不乏灼见,言他人所未言,谈古人所罔见.剔除了孔教的陈腐意识,仿佛还原了先儒的话语环境,让我们聆听了消失在时空里的远古圣音.

没有几个人对于先秦诸子的理解是这样的思路.在其述学的文字里,被凌迟的儒家学丰满地显出姿容,而各个时期的思想的短板与瑕疵亦不被放过.在马一浮眼里,今人对于儒学与诸子百家的理解存在问题,不能明晰地见到古人的真意.而面对古人学说,倘不能优劣互见,高低悉明,总有一些问题.言及百家之学时,他曾说老子得《易》为多,而流于阴谋;庄子得之《乐》之意为多,而失于流荡.这些古说如不辨明,当存问题,可能被引入歧途.准确把握诸子思想,以“六艺”观照一切,当会有百家之思归一,殊途而同归的收获.

复性书院的开办方式与新式学堂不同,所学内容被看成老朽的存在,被新文化吸引的青年不免对于这种办学理念存在疑问.马一浮其实不断在回应各种质疑,特别是对于新文化运动诸君的选择,表述自己的看法.而他在讲学中也在阐述自己的思想与新学并非完全隔绝:

六艺之道是前进的,决不是倒退的,且勿误为开倒车;是曰新的,决不是腐旧的,切勿误为重保守;是普遍的,是平民的,决不是的,不是贵族的,切勿误为封建思想.(《马一浮集》第一册,23页)

他站在历史的高处呼唤1日影的重来,期待儒学的复苏,不能不说也有乌托邦之想.这些精神,青年一代要真正理解,其实需要时间.他明知此处的难处,但愿意帮助他们扫除障碍,用心之真,感化了多人.我们现在阅读《尔雅台答问》,彼时的情形,便可略知一二.

《尔雅台答问》中的文字,看出他对于青年的循循善诱,表达间多心血酌倾注.学生们来书问询学理的难题,回答间温情流转,词语间大有孔子的暖意.他认为明清以来的学者对于儒学的看法近于狭窄,而西方社会学对于人生的阐释也多简单之处.学问的根本是求己,而非媚外.他说:

象山有言:“宇宙内事,即吾性分内事.吾性分内事,即宇宙内事.”此语简要可思.故不明自己性分,而徒以观物为能,万变侈陈于前,众惑交蔽于内,以影响揣度之谈,而自谓发天地万物之秘.执吝既锢,封茚益深,未见其有当也.足下‘唯欲’之说,或远为东原所误,近为西洋社会学家浅见所移.将来学如有进,必翻然悔之,望勿墨守以为独得也.(《马一浮集》第一册,51 7页)

此段陈述既有学理的阐释,也是其人生哲学的注解.一问一答中,阐远思之妙义,述己志于爱中.他对于儒道释的看法,与时风大为不同,在平淡中读出幽玄,于常态里梳理歧义.从词义的遗失间看出今人的短见,又能去蔽见明,得趣望道,把心学的隐秘一一道来,画出美丽的人文地图.这种书院里的交流和沉思,与都市里的学校的分科教育,真的有不同的意味.

我们想象一下,在蜀国的山林之地,细雨蒙蒙中,书香飘动.马一浮静谧的身影,以及学子们闭户读书的样子,一定是有趣的景象吧.他的不动声色的表情里,流劫着远古的洪亮之音,孔子的率真之态与释迦牟尼的慈祥的目光,都在其形影里折射出来.他那么虔诚地遥望远去的灵思,以招魂的方式,使懵懂的学子得以温情地沐浴.与新文化运动者和一些保守主义的文人比,他拥有的是不属于时代的、超越于左右的另一种境界.

5

但复性书院的命运多舛.开学不久,敌人投下的炸弹毁坏了许多房屋,有多人受伤.地方虽美,却并非世外桃源.马一浮文章里描述了乐山的地貌与水系,那些古朴美丽的精致蜀国风光,在战时多了忧戚之调.

抗战不久,国民政府颇为支持办学,所应允的条件,也使他有了信心.可后来发现,负责教育的官员还是老爷作风,对于办学的辅助力度渐渐减弱,而且倒是衍生出许多矛盾.先是教课人的理念与自己吻合的不多,教育人员的理念与其颇多差异.教育部还下令书院填报各种表格,上报材料,马一浮认为是干涉办学思想,影响精神自由,对于行政管理颇多怨语.时间一长,学生中能沉潜下来认真思考问题者又少,这使马一浮颇为伤心.还有一个是出现资金的紧张,为了刻书,不得不卖字筹款.一向崇尚纯粹精神的马一浮,无奈陷于俗务之中,现实的一切使自己感到,扰扰时风下并无清雅之地,欲救人于苦海的确大难.

最初的时候,他踌躇满志,在《告书院学人书》里,他说:“凡我书院同人,故不宜妄自菲薄,卒安于隘陋;亦不可汰然自许,有近于奢夸.”(《马一浮集》第一册,692页)而学问的长进,不是靠外力催促,而是自我的体味,学习主要是读书得间,在词语里玩味义理.所以他不求新式教育的知识的把握,而是心绪的安宁里的精神的完善.这在读书人间,已经不易做到.马一浮没有料到,自己的学生中能有自悟定力者,其实并不太多.他先前的设想,过于乐观了.

从给不同的人的信件中可以看出,他的工作极为认真,对于书院的设计和教学都有自己的逻辑.但周围人对于教学的理解与其相左,以至于一些理念并不能都贯彻下去.茌致钟泰信中,他写道:

弟意但欲得一二真正学子,伏处山谷,陶然自修,无声无臭,不涉丝毫功利之习,庶不失古人之用心.而友朋间持论往往不能尽同,独谣寡和,深有寂寥之感.乃知诚不能动物,学不能及人,过不自量,徒然犯手.将求闭门杜口,势又未容遽辍,风雨飘摇中,不敢妄期久远.然一日存在,弟不能不竭一日之诚.(《马一浮集》第二册,714页)

他那么热情,为了书院几乎倾注了所有心血.我们今天阅读他与各类官员和学者通信的内容,当可见其用情之深.但不久,他很快意识到自己走到一片沼泽之中.在给谢无量的信里,他开始流露出不快的情绪,觉得自己多做所为,能够得到的回应甚少.“书院亦是不得已而后应,事至浅薄.且古调独弹,每为俗耳所诧.”(《马一浮集》第二册,361页)他坦然,人蜀之后,苦多乐少,办学中的苦楚一言难尽.“书院虽至浅薄,以浮之固陋,未足以继先儒素业,徒为时人訾,颇悔不遵括囊之训.”(《马一浮集》第二册,363页)从资料看,马一浮没有行政上的能力,或者说不善于教学管理.而与外界的交流亦非所长.这些都可忍受,但让他失望的是,学子中的俗音亦多,以功利之心来到书院,其实所得有限.他在给学生的信里一再强调与世俗的距离,但是在孤独的山中,他的表述随风而散,教学的隔膜之状,是他先前没有料到的吧.

最让其伤心的是好友熊十力与他的分歧,使书院计划蒙上暗影.早在多年前,熊十力到杭州拜访马一浮,两人遂成为朋友.熊氏那本《新唯识论》还是马一浮写的序言.他们在对于佛教与儒家思想的汇通,有相近的看法,彼此都有欣赏对方的地方.当复性书院创办的时候,他最早想起的教员便有熊十力.起初彼此甚欢,都在全力工作.但后来对于办学方式与教学方案,各自感想不同,矛盾渐渐显出.熊十力是个颇有个性的人,他对于马一浮的意见甚多,便告辞远去,使书院有了不小的震动.马一浮与朋友谈及此事,黯然神伤,这对于他都不能不说是一种打击.

马一浮的困苦在于,一方面以为学在民间,从自由的理念出发从事教育,另一方面不得不受到外力的援助,否则无立锥之地.但接受援助,则不得不做些妥协,可是自己又讨厌变为外在的附庸.那么自由的办学之梦,也便慢慢破碎了.在内忧外患的抗战时期,他的设计只能在幻影之中,现实出现的是另一个世界.他对此完全无能为力.

儒学的复杂,后人一直说不清楚.作为修身之学,自有可贵之处.一旦沦为强制性灌输的工具,则亦演变成为奴牲之学.儒在民间,则思想自由的空间大,走到庙堂,情况就大不相同.马一浮自己身上民间的痕迹很浓,这与康有为提倡读经的出发点存在不小的差异.但是因为儒教的清理工作在那时候还没有完成,马一浮教学理念不免旧式的独断因素,当他不能包容异己的思想的时候,与周围环境的紧张便不可避免.

这个时候的他,精神的脆弱还是流露出来.他其实遇到了新文化人相近的困境.如果不解决陈独秀、胡适、鲁迅所直面的问题,国学的复兴也是很难的.新文化人要铲除的社会积弊,也是马一浮要克服的障碍.但他似乎没有《新青年》那批人的锐气,选择中未必没有困顿之苦.书信里透露的心境和其梳理国故时的心境不太相同,回到古人的词章里的时候,比面对现实要惬意得多.

书院的不顺,没有影响其学识的进步,而词章的表达日益精进.他的序跋与笔谈,文字古雅从容,见识都在逆俗之境里.而诗歌中忧患之思,显得比先前更为浓烈.外敌人境,炮火声中,杜甫式的悲慨流水般溢出.阅读他留下的文字,能够感到作为学者、诗人的马一浮清若林中之溪,明如夜幕之星.他在无趣里得到的有趣,也驱走了心头的缕缕愁云.

这是选择的代价,他所付出的心血,比起谢无量、陈独秀这些老友不差.与《新青年》那些作者叱,他的挫折感,也同样强烈.

6

马一浮感动我的地方,除了儒学与佛学的造诣外,是他的文史修养里的境界.从他与弟子的交流里可以看到,晚清以来形成的史学观与文艺观,与他不在一个时空里.而对于新文化人的盲点,有时也持保留的态度.对于中外审美意识的差异,他颇为清楚,而理解历史,也非《新青年》诸人简单的思路.

就思想史而言,他觉得清代以来成就不大,唯顾炎武可驻足一观.章实斋《文史通义》开了不好的先河,“六经皆史”的思想,便使理学蒙羞,诱导后人对文化的理解出现偏差.他觉得章太炎、胡适都是走章实斋的路子,把经学的恒定的价值颠覆了.至于梁启超新史学中的理念,也是弱化了儒家的精神.到了顾颉刚那里,疑古之思漫漶而不得要领,就没什么价值了.现代文人,喜欢谈史,贬斥读经.马一浮认为,中国历史有自身逻辑,以西学的方式描绘当有问题.“今世自名为史学者,每以乱世夷狄之俗妄测古事,淆乱是非,不唯厚诬古人,亦深为心术之害.如以周公佐武王伐殷,拟于侵略,谓周人待殷人至残酷,周人为统治者,殷人则为被统治者,如此瞽说,不如不读古书之为愈.”(《马一浮集》第三册,975页)他所以抨击新史学的思想,可能与自己的理学意识的浓烈有关,看得出在基本文化走向上,他是逆晚清学术潮流而行的一个人.

马一浮谈诗学的时候,平和之中见出雅趣,其语不逊于王国维诸人,见识也在常人之上.他对于诗歌的法度颇为关注,汉语词章的内在性因由烂熟于心,故能言他人未言之理,于神悟里敲开审美之门,微茫之间飞出妙谛.他阅读古人,点滴心得亦有奇处,不以古人是非为是非:

后山学少陵,极有功夫,亦失之于瘦.其生处可学,涩处不可学.山谷才大,有时造语生硬,亦病于涩.东坡亦才大,但多率易,则近滑.从宋诗入者,易犯二病.少陵虽有率句,却不滑;虽有拙句,却不涩.义山丽而近涩,香山易而近滑.此亦不可不知.(《马一浮集》第三册,989页)

先生对于古代诗歌的体悟,都来自内心的咀嚼,故行文里多的是生命的温度.对比王国维、顾随的文章,马一浮自有高处.或说与他们并驾齐驱也并非不对.他自己善写1日诗,五言、七言均有佳句,诗经的韵味与唐诗之调款款而至,成为难得的诗入.

在西方学术长驱直人的时候,教育与审美都渐渐脱离1日轨,新学术层出不穷.在马一浮看来,西学自有自己的长处,但西方人对于中华文明隔膜的地方殊多,也不能以他们的观点简单勾勒自己的历史.他说黑格尔赞佩中国的丧礼,但却无法深知《祭仪》这类典籍.伏尔泰欣赏《赵氏孤儿》,却不知其在中土并非一流之作.在他看来,西方学者关于中国文化的研究有时停留在浅显的结构上,同样,我们要真正理解西方,也不能从“流”开始,而应注重的是“源”.他说:

西人所译中国经典,或纰缪百出,或礼俗不堪.吾人如能自译,庶几此学可明于海外.顾此亦大难.中国学术固需通明,西洋文字尤贵畅达,能通希腊、拉丁文,则西文原字不敷用时,不防自铸新词.中国人能为拉丁文者有马相伯,而年事过高.又于中国书阅读太少,亦难着手.林语堂等英文虽好,而见解错误,但足以欺西人耳.(《马一浮集》第三册,1043页)

可以说,在文化转型的现代,马一浮面对滚滚潮流,岿然不动于江心孤岛,看风云流散,帆影隐没中,孤身回望远祖遗绪,心系儒、释遗风.泼墨为文时,其语也诚诚,其意也深深.在国学日渐衰微之时,自成曲调,如幽林微火,给肃杀的时代以希望之光.如今阅读他的遗文,更能够感刭在学术的层面,他的思想走在了许多人的前面.

近几年国内许多学校开办古典学专业,西方古典学与中国古典学并行,有些思路就是马一浮思想的延伸.他提倡的学问,如今被许多人所认同.据说浙江大学已经成立了马一浮研究院,那也是学术生长的必然.在面对传统的时候,我们现在已经找不到这样的人物了.

遥想胡适、鲁迅、傅斯年、江绍原当年的国故研究,走的是逆传统的路径.他们多做社会学与民俗学的思考,或者引进考古学的思路,搜寻的是非正宗文化里的因子,以弥补旧文明之不足.那些学人在旁门左道里亦有心得,填补了文化研究的空白.但马一浮以为正音失之,旁门不通.需要的是雅音的建立.新文人的癫狂与诙谐之言,其实也是亵渎假正经的文化流脉,要恢复的也是古人的真音.彼此道路不同,内心有交叉之处.我们过于看到彼此的对立,而不知“道通于一”的道理,也不能不说是认知上的偏差.我爱鲁迅,但不拒绝马一浮.互补的精神,才可能避免了独断主义.马一浮的精神所具有的“纠错”隐喻,今人其实已经看到了.

7

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来说,他在许多地方像似恪守经典的犹太人,内心有一个不变的经文.我的这种感受来自一次以色列之行.大约七年前,因事造访了耶路撒冷.到哭墙下参观的时候,天色已晚.朦胧的灯光下,带着小帽的犹太教徒在那里默默诵经,有的热泪盈眶,不时见到目光虔诚的青年闭目沉思,好像在与远去的灵魂的对白.这时候,我想起中国的儒学大师们,那些稍有一点原教旨意味的人,也是如此吧.马一浮的形影也在那一瞬间出来.每个民族,都有为古代经典殉道的人,只是我们中国,现代以来少了许多.

大凡希望以古典学资源激活人类现代生活的人,多少是个乌托邦之人.传教士是一种类型人物,书斋里的一些学人也是这类人物.不过有人从雅正的方面出发为之,有的则从非正宗的路径里,壮大思想的道路.但其间不免流血、受难,或者遭遇难忍之苦.走在这条路上的人少,原因也可想而知.

恪守元典的人的可爱与悲壮是并行的时候居多.他们有时看对了目标,却走错了道路;或者颠簸在苦路之上.郭愈于平庸之世期冀儒家道统的再生,柳宗元在妥协里也不忘古训的吟哦.他们能够于流放、受难里保持心性的自然之态,实在是内心有着古代圣者的精神的召唤在.为之而不失儒者的本态,乃中国脊梁们的伟岸之处.

我有时候想,马一浮一生隐居于世,不与他人为伍,抗战时的那次出山,却以失败告终,那是一种宿命么?李叔同先生说,失败与不圆满,才有自新的动力,以便更好地改过迁善.马一浮不因挫折而气馁,由此而更为精进,颇多远思,眼光在云雾之外,可谓定慧之人.但他的缺失,也带了一些启示,比如:为什么儒学无法在今天复兴起来?

先生对于儒学的态度,与孔教的维护者不同,不肯用后世的词语描述孔学,是看到思想的本源.但他没有料到,每个时代的表述都有自己的特点,模仿古人,未必得到真纯之意,反倒影响了传播.与胡适、陈独秀、鲁迅比,精神未必没有暗区在的.这从反面证明了中国文化为何与犹太文化不同.我们一直在失去过去的错位中延伸自己的历史.

胡适、陈独秀、鲁迅对于传统的态度固然有偏激的地方,但他们在面对儒教时,与马一浮的看法很近.只是不是回到孔子那里去,而是走出儒家的语境,创造出一个新的天地.在面对传统的时候,许多新学人的研究值得关注.比如鲁迅似佛经语言与尼采词章重塑汉语,对于华夏文明的表述亦有内力,发展了孔学的表达.徐梵澄的《孔学古微》,就在基督教、佛教、印度教和德国哲学的维度里重新审视,就多了浑厚气,儒家的美质也飘然而至.马一浮的恪守家法,因与时代过于隔膜,不被青年接受,自然是一大损失.而五四新文化人在思想上的古今衔接、中外悉通,其要义他没有看到.

每每想到此点,都不能不为之感叹再三.不过,马一浮的目光,往往落在时代之外,的确也映出时代的暗影.由于战乱而衍生的思想意识,在他看来可能都偏离了心性的中道,滑落于深谷之中.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喜谈马一浮、熊十力、梁漱溟,可能是那身上不变的儒者的气质,恰是今人缺少的存在.学者刘梦溪在《马一浮与国学》一书里称赞这位思想家,是一个“儒之圣者”.其一是有超越性的光泽,其二有“内在精神的净化”.这两点十分重要,可说谈到了其精神的根本.

经历了百年的风风雨雨,我们走了那么多弯路,猛然回首,发现那个独自隐去的学人,早已说出了生活的某些谶语.脱离时代语境的人,可能更切中时代病脉.如此说来,他也是先知先觉的思想者吧.

我后来才觉得,一味喧哗者,有时不知思想何为.默默独行的人,却有明辨歧途的眼光,虽然他也有滑人歧途的危险.国人曾经那么钟情于现代性的道路,而马一浮的逆向而行的非现代性的沉思,却拧痛了现代性生长过程中病态的神经.他活着的时候,人们听不懂他,尚可原谅,因为黎明前里的人们看不到己身.今天的我们,终于从其飘逝的影子里看到那些失去的光泽.历史的前行,不免要遗漏珍贵的东西,马一浮就是那历史的拾遗者.他在趋同的时代,敢于大胆立异,即如《楞严经》所云“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在理解他的时候,我将此语看成了其精神的一个注解.然而也深深知道,自己的诸多感慨,也未必不是一种空谈,抵达他思想深处的,可能不太会是我们这一代人.

孙郁,学者,现居北京.主要著作有《鲁迅与周作人》《张中行别传》等.

简而言之,上文是一篇关于经典古调独弹专业范文可作为古调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古调独弹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不着调的老李 杨智昊“丁零零”,上课铃响了,李老师健步走进教室 “老师好!”“同学们好!这节自习课大家写上午指导过的作文,我先简单再说一下同学们需要注意的.

2、 勃拉姆斯不弹G大调 我从八岁开始,就跟着师父学琴 那时候我就已经有一个师兄和一个师姐 师 哥叫江寄年,是师父的亲儿子 师姐是和他同岁 的青梅,有个美好温婉的名字,徐静娴 师兄是我亲师兄,师姐是我亲师姐,我希望 他俩过得好.

3、 陈熙:调素琴、阅金经,感受乡居的宁静和美好 或许有不少人对陈熙并不陌生,他参与了无数个希尔顿五星级酒店的设计与建造,并创立自己的山水间系列,经手的项目覆盖闽浙皖多个地区 身为福建人的陈熙,始终对承载古徽州文化底蕴的黄山有着一种割舍不断的情结 他.

4、 夏季养生重四调 入夏后天气逐渐变热,此时的养生有其特殊性 这一时期需做到“四调”,即精神调养、起居调养、饮食调养、运动调养 精神调养夏属火,与心相应,所以在赤日炎炎的夏季,要重视心神的调养 素.

5、 男人的调情之路 作为女人,我和很多女性朋友讨论过,我们到底希望男人如何调情 说真的,我们并不奢望像爱情电影里一样浪漫惊喜,我们想要的其实是恰到好处地拿捏分寸 在工作场合,我们只需要谈工作,不需要打情骂俏 请不要谈论我.

6、 我国高职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与服务现状调杏 李宏芳高海燕张凤娟(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江苏南京211188)摘要图书馆作为高职院校的文献信息保障中心,其特色资源和服务应与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水平协调统一 笔者通过对全国示范高职院校图书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