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论文十二章翻译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 人生十六七杂志 十分钟写论文 关于十八大的论文杂志发表 十八大论文发表查重复率要求 学术论文写作五十讲 写七十周年的论文 十八大形势政策论文毕业发表

关于十弦琴的古往今来论文怎么写 和十弦琴的古往今来类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十弦琴的古往今来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23

十弦琴的古往今来,本文是关于十弦琴的古往今来专科开题报告范文和古往今来和弦琴有关本科论文范文.

文/金海鸥

2015年11月23日,中国湖北编钟国乐团刘芷含老师来电话说:“我们湖北编钟国乐团想要一批瑟还有十弦琴,都是要仿曾侯乙墓出土的.”我说:“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造型和纹饰都非常精美,在造型、纹饰方面可以参考它,但是发音原理上不能参考它的.出土的曾侯乙的乐器不是当时的大司乐所制造,有部分乐器在某个程度上只能作为陪葬而用.今天我们不能完全按照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原样复制,否则肯定是会失败的.因为你们以前演出用的大部分乐器完全按出土原件复制,最终都成了道具.”

我在电话中问她:“目前为止,国内以前在舞台上用的仿古代的乐器,基本上都采用道具加录音.你们这次要做的是道具还是乐器?要做乐器可以来找我,道具的话就不必了.”刘芷含老师马上说:“这次我们想用真正的乐器了.”第二天一早来电话说,在3天内开车赶往苏州来见我.26日,一行四人开车赶到苏州已是傍晚5点半左右,一到我工作室马上投入工作状态.当他们听到我做的古琴和瑟的高、中、低声部的通透性及音色和穿透力时,纷纷露出惊讶的表情,并表示那种浑厚、圆润、通透及悠远之音色以及琴、瑟之和谐,确实是他们从来没有听到过的.感叹道:“就是太可惜我们国家对民族乐团的拨款太扣紧,远不如交响乐团的一个零头,往往交响乐团一件乐器的投资就可能顶上一个民族乐团的全部投资.”确实很可悲,但是我们民族乐器的声学品质也确实令人失望,民族乐器在中国人自己眼里都成了一个“落后”的代名词,这点确实让我心中感到非常内疚,不知别人怎么想.

我们今天的行为宗旨,是为中华民族的子孙能千秋万代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而做些基础工作.

所以我在研究、设计、制作中都围绕这三大原则来推进.家家都希望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国家也希望培养好自己的国子.我己迈入古稀之年,只是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尽量多接纳些体制外有思想、有良心、有智慧的中国人.

十弦琴是中国礼乐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乃是七弦古琴的父辈.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十弦琴就是“成于乐”的重要乐器之一.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出土的琴长92厘米,宽35厘米,应属大琴或次大琴,这就应证了宋《书·乐志》和《陈暘乐书》中曾经谈到的“大琴、次大琴、中琴、小琴”了.

明堂位曰:大琴大瑟、中琴小瑟四代之乐器也,后世有雅琴雅瑟、颂琴颂瑟,豈其声合于雅颂.为什么出土的不是七弦古琴,而是十弦琴呢?

曾侯乙出土的乐器和史料告诉我们,伯牙弹的《高山》《流水》用的应该是十弦琴(中琴),因为伯牙弹琴时我们有“大琴、次大琴、中琴、小琴”完美的东方琴制体系.《刘恕外纪》:伏羲氏斫桐为琴,绳丝为弦,弦二十有七,命之曰離.说明中国古人早期还曾经斫的低声部琴,是二十七弦,《陈暘乐书》:大琴、次琴、中琴、小琴;蓋五弦之琴,小琴之制也.两倍之而为十弦,中琴之制也.四倍之而为二十弦,大琴之制也.古者大琴二十弦,次者十五弦,其弦虽多少不同,要之本与五声一也……以其大小得中而声音和.大声不喧哗而流慢,小声不湮灭而不闻,固足以感人善心,禁人邪志.《宋书·乐志》:神农所造尔雅大琴,曰離,二十弦,今无其器.

《宋书·乐志》:至道元年乃增作九弦琴、五弦阮.均配十二律,旋相为宫.隔八相生,並协律吕,冠于雅乐.史料告诉我们,2500年前中国的琴已形成四代之乐器.而西方提琴系列形成四代之乐器才400多年,相比至少晚了2000多年.2500年前中国的琴已形成了四代之乐器,是为自娱自乐而作吗?显然也不是.它是用于礼乐教育之用的,在3000多年前,周武王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说:“淫乐亡国,礼乐才能兴邦.”所以兴建了“大司乐”,用礼乐教育国子.造就了圣人倍出的历史时期,使当时的先民享受着800年的安居乐业的生活.这说明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弦琴,谓中琴之制,完全合乎礼乐的规制.这才是我们真正要寻找的中华国乐之器.同时说明我们的祖先在2500年前,早就完善了中华礼乐的高声部、中声部和低声部的全面发展等问题.不愧为设计、制作礼乐之器的先辈,乃是培养圣人的“大司乐”的老师.只是这些乐器失传的时间离我们太久远了,知情者少之又少,更没有人会花精力去潜心研究.客观的讲,这种科题也确实太难研究了,直到今天,“乐之器”中国人在研究,日本人在研究,韩国人在研究,西方人也在研究,而且都设立了专门机构,组织了很多专家在研究.只因为乐器的声音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我国历朝历代的音乐人,为之付出了一生心血.为了贪求简单,就不问青红皂白,拉到篮里就是菜,不管音色和不和,便一头扎向现有的西洋乐器,民间乐器把它们凑合在一起,拿来就用,因乐之器音色不和,造成了独奏尚可听,合奏即崩溃,导致我们礼乐兴邦的梦想始终没有成功.

1983年,在曾侯乙编钟的启示下我成功地破译了双音编钟之谜以及编磬、皮革鼓类乐器、西南地区的定音铜鼓系列、琴、瑟、筝等弹拨乐器系列,正在逐步解开中国“礼乐时代”的“乐之器”.这失传2000多年的神秘面纱被静静揭开.

湖北省编钟乐团的演奏家们来到苏州,见到我们研制的各种失传的古代礼乐之乐器,包括钟、磬、鼓、琴、瑟、筝、柷、敔等等音色之美,穿透力之悠远,为之振奋.同时对十弦琴信心还是有些不足.因为他们十八年前,也曾多次复制,但均以失败而告终.为什么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仿照它的做法都走了弯路呢?其一,因为曾侯乙只知礼乐器之外型,而不知道该乐器的内在,更不知道乐器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只知道丝桐合谓琴,却不知道琴发声的各个声部分别在哪些区域产生,它的原理是什么.从50赫兹到3000多赫兹,怎么能让它都能均衡地发出其最佳音色?就要像歌唱家的嗓子一样,高音高得上,低音低得下,高中低音都能非常通透;其二,歌唱家要练习三段气.头腔、胸腔、腹腔,三腔共鸣在音乐厅就不须要扬声器了.而我们琴的设计者,就要把琴的三段气设计并制作出来.这二大核心技术,至今在全世界上尚未有人解密,所以世界上的乐器品质都在中、低端水平上.扬声器是西方人发明的,至今才140多年,而且扬声器发出的是音频电能通过电磁、压电或静电效应,使纸盆或膜片振动并与周围的空气产生共振(共鸣)而发出声音,又怎么能够与天籁之音相比美?其三,和谐,中国人一直在讲琴瑟和鸣.作为合奏,整个乐队在音色上的和谐十分重要.西方交响乐团采用了统一的、高亢明亮的音色,所以合奏时音色丰富而统一,达到了和谐的效果后听起来就很美.而我们当今民族乐团的音色丰富而不统一,因为它组成的乐器音色很杂乱,其中有浑厚、圆润、通透而悠远的乐器,有西方借鉴过来的那些高亢明亮的乐器,还有一些音色很平的少数民族乐器,以及一些转调很不方便的民间乐器.这些乐器独奏都可以,合奏就乱套了.我们礼乐的音色要求是统一的,“浑厚、圆润、通透而悠远”的乐器.

我们在设计十弦琴时保留了复式音箱的“时代”设计原理,使其音色更加完美,穿透力更强.

今天我们设计、制作的十弦琴等乐器,由湖北省歌舞剧院、编钟国乐团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随出访澳洲.我希望它能真正代表中国礼乐文化,展示在国际友人面前,而不失中国人的体面.

今天,无论是国内阅兵时还是对外迎宾时,都可以用我们自己民族的乐器来伴奏.所以我在研究和展演中,都希望树立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我们希望有朝一日,我们的国歌和国家迎宾曲都能用上我们东方的乐器,奏出东方之强音.更为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用东方的礼乐器来接受教育,以此为培养出时代的圣人做物质上的准备.“攻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乐器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亚于高科技的研究,只是我们当代人还没有看到它的重要性.

本文评论,上文是关于古往今来和弦琴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十弦琴的古往今来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十弦琴的古往今来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赵桂琴:十指春风,成就女红之巧 文秦改梅“绣圣”沈寿曾说“天壤之间,千形万态,但入吾目,无不可入吾针,即无不可入吾绣 ”刺绣对于赵桂琴而言同样如此,心中浸润着对世间万物欣赏的美,万物之.

2、 弦音回响岁月峥嵘工国潼八十华诞岁月回响音乐会听后感 2018年4月14日晚,二胡艺术家王国潼先生八十华诞“岁月回响”二胡音乐会在广州星海音乐厅精彩呈现 音乐会以独奏、协奏、重奏、齐奏……多种形式再现多部二胡经典名作,光明行二泉映.

3、 二十年如一日 老师与师母结婚已二十年有余,而夫妻的情爱二十年如一日,令人遗憾的是他们至今还没有孩子 老师五十寿辰,同学们设筵为他祝寿 酒过三巡,老师慢条斯理地从口袋里摸出一支手表,亲自给师母戴上,说“你.

4、 廿载文心归雕龙《〈文心雕龙〉三十说》读后 姚爱斌在10卷本童庆炳文集中,文心雕龙三十说也许是童老师最费心血的一卷 作为一部“龙学”专著,其撰写的时间跨度在童老师所有著作中应该是最长的 从1994年秋童老师给他当年的博士.

5、 我国图书馆RFID的十年实践(2006~2019) 摘 要 我国图书馆引进RFID已有10余年历史,大体可分为早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期的标准化建设,以及目前的逐渐推广三个阶段 文章从技术管理与技术史两个角度,对我国图书馆引进RFID的实践探索历程进行.

6、 东西方建筑的巡游和评汉宝德《东西建筑十讲》 □ 刘珊珊 黄 晓东西建筑十讲,汉宝德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欧亚大陆作为地球上最大的一片陆地,孕育了人类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两大文明,二者恰好处于大陆两端,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