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 马克思主义投稿 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杂志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硕士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论文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题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改革开放论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论文

关于马克思主义相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与近10年国内生态马克思主义综述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马克思主义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21

近10年国内生态马克思主义综述,该文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与马克思主义研究和综述和生态类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摘 要:近10 年来,国内对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学者们从不同维度对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代表性人物及其文本、对当今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性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研究成果.文章在梳理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几点相关的思考,以此加深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欧洲工业革命以来,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攫取自然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高度膨胀的消费驱使人类不断向大自然索取,而忽视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随着生态问题的日渐突出,在西方学者中兴起一股分析资本主义危机的理论热潮,称为生态马克思主义,亦称为“生态危机理论”.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学者本·阿格尔兴起,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流派,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揭示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并通过重建马克思的生态唯物主义哲学,探索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国内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的90年代,随着当今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得到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使得生态文明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国内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

近10年来,国内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呈上升趋势,出版的代表性相关专著有李宏伟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当代中国实践》(2015),王雨辰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研究》(2015),曾文婷、郭剑仁、徐艳梅、钱振华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比较研究》(2015),沈月的《生态马克思主义价值研究》(2015),张云飞的《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2014),郑湘萍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批判理论研究》(2013),等等.除了上面提到的专著作者外,国内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学者还有北京大学的郇庆治、复旦大学的陈学明、东南大学的叶海涛、吉林大学的王传玲、辽宁省委党校的康瑞华、西南财经大学的蒋南平、社会主义学院的张立影,等等.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对于我们在理解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概念、价值、影响等方面给予了非常大的启发.

二、国内生态马克思主义主要的研究内容

1.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有影响的思潮之一,旨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批判功能与人类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相结合.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以生态批判为切入点,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展开生态批判、技术批判和文化批判,寻找能够指导解决生态问题及人类自身发展问题的“双赢”理念.

综观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分析批判理论,一致认为今天全球所关注的环境恶化直至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无限扩张和逐利性使得对大自然的掠夺处于一种野蛮和不加控制的盲目状态中.奥康纳在《自然的理由: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指出,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生活水准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全球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的衰竭、可再生性资源的减少以及对全球民众生存权利的掠夺”[1].他把生态危机跟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的二重矛盾紧密联系在一起.佩珀也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及其全球扩张是环境破坏的根本原因;不应该把生态危机的根源归因于个人的贪婪,而应该从分析社会生产方式入手找寻.莱斯认为,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自然控制”的观念,要把“人类中非理性和破坏性的方面置于控制之下”.他又在《满足的极限》中,阐述了一种新型社会方案即“简易生存社会”,指出人的满足不是来源于无穷无尽的消费活动,而是生产活动,要到自己从事的活动中寻找.与奥康纳从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运动揭示生态危机发生的必然性不同,福斯特、本·阿格尔、高兹则注重从分析资本的内在本性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来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态危机发生的必然性.

对于如何解决迫在眉睫的生态问题,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给出了答案:变革社会制度.陈食霖在《当代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理论评析》中指出,当代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继承发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危机理论,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实施生态转化战略,走向生态社会主义.因此佩珀提出:“社会主义的人本主义道德将创造一个所有人都能自由发挥他们的潜在创造力、理性、创造性、基于个人愿望的选择能力、感知的培育以及和谐社会与‘自然’的关系.”[2]他认可并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学思想.张立影指出:“在佩珀看来,马克思主义既不赞同对资本主义技术中心论的批判,也不认可生态中心论的阐释,认为应在尊重和掌握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支配自然.”[3]

2.对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的代表性人物及其文本研究

当代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的代表性人物,有本·阿格尔、莱易斯、福斯特、奥康纳和佩珀、休斯、高兹、格伦德曼、本顿等人,国内学者从不同深度和途径对其单个人或者几个人的文本进行研究,从中发现他们思想的异同点,启发我们对于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单个代表性人物的研究.例如,温晓春在《安德烈·高兹中晚期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一书中,对法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安德烈·高兹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脉络进行了深入挖掘.刘顺、胡涵锦《为什么要生态革命: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福斯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归》通过对福斯特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研究,认为“当今生态危机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的制度危机,制度危机转嫁到生态领域”[4],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本身具有的“物化强制性”,使得人对自然的战争无可避免,只有通过生态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社会才能从根源上解决生态危机.王圣祯、张鸿冰也对福斯特生态思想做了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主张通过革命的手段,使得“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取代物本主义”[5],从而构建“以和谐为基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5].何林研究了佩珀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从中分析利弊,对于我国从科技创新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借鉴意义.李霞则从乔纳森·休斯的《生态与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英国的生态马克思主义,休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与生态学之间存在着明确的相关性,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下能够分析和解决当代的生态问题,从而进一步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对不同代表性人物进行比对研究,分析其异同.如郇庆治在《从批判理论到生态马克思主义:对马尔库塞、莱斯和阿格尔的分析》中,对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马尔库塞、莱斯和高兹的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他们作为第一代生态马克思主义者,都不仅把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归结到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与文化制度本身,而且明确提出对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的社会主义替代是克服生态环境危机的必由之路”[6].张立平、徐春艳在《论奥康纳和福斯特关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三大分歧》中考察了奥康纳和福斯特在唯物主义和生态的关系问题上的不同看法,在关于马克思主义是否存在生态思想、研究方法侧重点及解决生态危机三个方面进行比对研究.

3.生态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当今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意义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生态环境对今天各个国家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内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今我们国家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所发挥的积极意义和有益启示.

首先,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李宏伟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当代中国实践》一书中指出,“人与自然的矛盾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的发展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环境的有限性的矛盾”[7],他认为,从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对资本逻辑的批判和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方式造成的全球生态危机的揭露中,有两个方面是值得我们反思的,第一是“人类要走适度发展的道路”[7],二是“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7].曾德华多角度考察了生态马克思主义在分析生态危机根源的理解上存在的不足,指出只从资本逻辑的角度对生态危机的分析是不够的,要深入资本运作的内在运行机制和生态危机所彰显的文化问题两方面.学者韩秋红、杨赫姣从生态马克思主义提倡整体性思维和整体性社会发展理念的角度出发,认为这种思维方式“为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视角,为‘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8].

其次,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等其他方面的启示.蒋南平、谭琼深入研究了生态马克思主义从早期、发展期到成熟期的低碳消费思想,运用他们的理论成果反思我国低碳消费问题,为促进我们的经济向低碳、节约节能、绿色环保的道路提供新思路.生态马克思主义也不单单停留在理论研究层次,王雨辰指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力图把生态运动引向激进的阶级运动,建立生态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之间的联盟关系”[9],从而变革社会制度,建立更为进步文明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王小刚指出中国环境问题持久得不到有效解决的一个方面,在于“中国现在的政治制度很难做到以人为本,真正贯彻科学发展观”[10],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化进程,让老百姓自觉乐意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让我们的政府“成为一个可问责、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10],从生态问题反思我们的政治体制建设.此外,生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价值观领域也掀起革命.陈学明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的是“核心价值观问题、人的灵魂问题”[11],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伟大的思想革命,“目前世界上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程度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堕落的程度成正比”[11].因此,要“创建与当今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11].康瑞华、李英等通过研究生态马克思主义中蕴含的环境公正思想,指出环境公正是“实现科学发展不可或缺的生态维度”[1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此外还有学者针对我国生态道德建设提出相应看法.

三、对国内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综述的思考

在为国内学者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欢欣鼓舞的同时,还有一些问题尚未取得共识,我们应该在梳理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注重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第一,对“生态马克思主义”这个核心概念进行进一步的辨析,在国内学者对这一概念的使用频率上来说,是最高的,其次还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的提法,内涵是否一致,如果一致是否要统一?要避免造成对此学科概念使用的混淆.第二,国内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研究成果数量还不是很多,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中是否存在生态思想也持不同看法,国内学者支持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的人也不在少数,可以在他们的著作中拓展研究的数量,进一步与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比对.第三,结合中国传统的生态思想,以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研究中国人与自然的关系,或者以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儒家思想等思想流派反观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使得生态马克思主义“西学中用”,更好地指导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美]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 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刘颖,译.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181.

[3]张立影.生态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弘扬与重塑[J].广西社会科学, 2012, 23(10):12-16.

[4]刘顺,胡涵锦.为什么要生态革命: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福斯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归[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22(6):100-110.

[5]王圣祯,张鸿冰.福斯特的生态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生态道德建设的启示[J].学术交流, 2013(8):12-15.

[6]郇庆治.从批判理论到生态马克思主义:对马尔库塞、莱斯和阿格尔的分析[J].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03).

[7]李宏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当代中国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8]韩秋红,杨赫姣.从结构化思维到整体化思维——基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社会发展思考[J].晋阳学刊, 2014(1):64-68.

[9]王雨辰.论西方绿色思潮的生态文明观[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7).

[10]王小刚.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当代中国的启示[J]. 现代经济探讨, 2008(11):23-27.

[11]陈学明“.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8-17.

[12]康瑞华,李英,迟晓蕾.生态马克思主义环境公正思想与中国环境公正问题[J].科学社会主义, 2013(5):131-134.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综上而言,此文为一篇关于对写作马克思主义研究和综述和生态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马克思主义本科毕业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 马克思认为“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所以,生态自然规律制约着人类的实践活动 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够任意.

2、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绿色理念刍议 面对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而带来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党和政府审时度势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生态文明社会,提倡全社会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这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部署举措,.

3、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生态思维 罗昌勤(河池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宜州546300)摘要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整体、联系和动态平衡……生态化特征 从生态思维的视角审视,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生动力.

4、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和 ■欧泳敏/广西师范大学摘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阶段,改革开放40年以来,在我国经济不断快速增长的同时,生态文明的建设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和机遇 在本文中,我将从.

5、 生态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视阈下的互联网和生态治理 王芳a,于少青b(华东理工大学 a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b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7)摘要在推动“互联网”的时代浪潮下重新考量互联网与生态治理在价值层面上的融合,是一.

6、 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和中国化后的马克思主义关系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来审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实践活动更是相继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自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