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广州化工期刊 广州大学毕业论文引文 广州大学毕业论文管理系统 广州大学课程论文封面 广州大学论文管理系统 广州大学硕士论文格式 广州政治小论文作品

关于广州类论文例文 与慈善超市困局进入广州13年,不少沦为救济物资派送点方面开题报告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广州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07

慈善超市困局进入广州13年,不少沦为救济物资派送点,本文是广州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和救济和派送和物资相关论文例文.

2016年8月30日,《慈善法》实施之际,广东省民政厅提出要加快慈善超市的建设步伐,2020年完成一县(区)至少有一家慈善超市的目标.

其实,慈善超市进入广州已13年,但是大量慈善超市面临着“造血不足”等老问题,不少最终成为特困户物资发放点.这是一个普遍现象.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慈善超市不断开张,但是在开张之后,无法造血、经营惨淡等状况总是重复上演.实际上,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相关管理部门.2014年,《民政部关于加强和创新慈善超市建设的意见》开始执行,《意见》要求逐步把慈善超市交给社会组织、居民自治组织或市场主体去运营,在发挥困难群众救助功能的同时,提供更多便民服务,提高慈善超市的独立运营能力和造血能力.

然而,意见实施两年以来,慈善超市却仍然转身困难.对此,专家建议,依托社区,才能真正激发慈善超市的活力.

冷清

只重“慈善”,不重“超市”

越秀区光塔路,越秀区慈善超市搬迁至此已有10个年头,和一旁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热闹相比,这间占地20余平方米的铺面显得有些冷清.

2016年11月8日下午3时,家住盘福路的刘姐提着袋子进店,经过20分钟的对比后,最后选定了一箱面饼和一瓶50 的食用油.为了购买这些物品,她需要花掉“30分”.

《广州市越秀区慈善捐助超市管理办法》规定,凡拥有越秀区户籍,持有“广州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或“广州市低收入困难家庭证”的困难群体领取积分后,可以在慈善超市内兑换所需商品.

3年前,刘姐和老伴成为低保户,从此,她便成为越秀区慈善捐助超市的常客.但是,尽管常来,真正买东西却只是少数.因为“分不够,一人每年仅有120分”.

慈善超市的货架并非像普通超市一样填满琳琅满目的货物,相反,这里货架常常空置,而剩余的货架上则有米、面、食用油、洗发水、香皂,加上拐角架子上的几件棉衣,这是刘姐可以选购的所有商品.

当日下午,刘姐在选货时,看到这次进的大米“不错”,但是因为分数太高,最终放弃了这袋“大件”,而是带走些低分“便宜”的食品.

刘姐光顾的越秀区慈善超市于2003年7月开市,是广州首个慈善捐助超市,由越秀区慈善会运营,区民政局分管.

尽管看起来门庭冷清,但是超市每年却仍承担着近百万元的物资发放.越秀区慈善会副秘书长钟穗鹏介绍,慈善超市每年发放给困难群众的物资总值近100万元,其中10万元来自彩票公益金,87.5%来自企业和社会团体捐赠,个人捐赠仅占2.5%.

而资助范围上,区慈善超市则涵盖全区,资助困难家庭5000多户,受惠群众1.1万人.

作为广州首家慈善超市,越秀区慈善超市目前仍由政府监管、官办慈善组织运营,物资来源为政府拨款和企业捐赠,受惠群体局限于社会低收入群体.

个人捐赠虽然被提倡,但大多数情况下仅接受款项捐赠,“二手旧衣物等物品,即使拿过来也没人要.”钟穗鹏告诉记者,每年过年都会有善良市民前来捐钱,而这些资金则最后用于超市物资的采购.

除了福利彩票公益金外,政府能为慈善超市提供的最大支持,来源于场地和人工.越秀区慈善超市所在位置,是该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内,换言之,这场地来自街道的支持.

2016年10月,越秀区民政局贴出招聘启事,招收一名慈善超市的工作人员,和该超市的目前几名工作人员一样,工资由民政局和慈善会开支,以保证超市募集来的善款都能够用于为困难群众购买物资.

“更像是救济物资的发放点.”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研究员杨永娇说.在2013年12月31日出台的《民政部关于加强和创新慈善超市建设的意见》(下简称《意见》)中,把这种状况描述为“只重‘慈善’,不重‘超市’”.

怪圈

高调开张,惨淡经营,悄然关门

在网络上检索“慈善超市”,经常都会有全国各地又有新的慈善超市开张的消息.

2016年8月,广东省民政厅在《慈善法》实施之际提出,“将加快慈善超市的创新发展.”省民政厅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广东省“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社会化运营为方向,以增强慈善超市社会服务功能为目标,加快慈善超市建设步伐,力争到2020年每个县(市、区)至少有一家以上的慈善超市,努力把慈善超市建设成布局合理、功能多样、充满活力、运行规范的城乡基层公益慈善综合服务平台.”

实际上,每个区都有慈善超市这一目标,在2003年广州首家慈善超市开业后不久,老八区很快都实现了.近年来,随着南沙、从化等地的慈善超市开业,每个区都有了自己的慈善超市.

除了区慈善超市以外,共和街、华林街等不少街道都开设了慈善超市,据此前媒体统计,全广州有近30家慈善超市.

然而由于缺乏超市的独立运营机制,有些超市索性摒弃了交易形式,把慈善超市变成救济物资的堆放仓库.越秀区梅花村街慈善捐助超市,如今就是这般光景.

2016年11月8日,记者来到梅花村街共和西社区中心,发现该社区的慈善超市竟藏身于社区中心二楼的一间办公室内.除了办公室门前的慈善超市招牌外,这个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根本无法从外看出是一个“超市”.

房间平日大门紧锁,在记者的请求下,管理员邹女士才打开门.房间内,堆积着用来为低保户和困难户发放的油和米,货架上摆放着数年前周边小学捐赠的文具,以及附近居民捐赠的衣物、电器等物品.而这些学校捐赠的用品虽然与其他物品一样也“明码标分”,例如一个书包56分、一盒象棋10分.但是,自捐赠后,这些物品实际上无人问津,一直就只陈列在货架上.

当提起居民如何在此购换物资时,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这里的读卡机已经不用了,居民想要使用卡内的积分兑换物品,则需要到光塔路越秀区慈善超市.

“我接手这里两年来,售货机就没有用过,低保户也不能凭卡来兑换物品.”邹女士说,“这些以前捐赠的物资,我们也不能卖,只能放着.”而地上堆放的粮油,也只是共和西6户低保户的救济物资.“他们每个月来领一袋米和一桶油,逢节假日我们也会上门发放.”

“高调开张、惨淡经营、悄然关门”,这是中国学者对传统慈善超市经营现状的总结.

尝试

市场化探索,实现“自我造血”

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慈善超市源于20世纪美国的“好意慈善事业组织”.一般采用“前店后厂”模式,主要业务是接收、翻新、销售市民们捐赠的二手物品,并将销售这些物资所得到的善款用于为残疾人、失业者、孤儿、新移民等社会困难群体兴办福利工厂、职业培训机构、学校和就业安置场所等.国外的慈善超市一般由独立的慈善组织运营.

慈善超市落地中国后,服务群体从社区所有居民变成社会低收入困难人群;慈善循环机制,从慈善组织将超市自我“造血”所得用于公益事业,变成始于政府拨款,止于救济物资发放;经营管理主体,也从独立慈善组织变成政府部门.

“政府如果支持,慈善超市一下子就成长起来了;政府如果一放手,慈善超市就慢慢经营不下去了.”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研究员杨永娇如此评价.

不少街道自办的慈善超市,因为无法造血,近年来已接近停滞.民政部门似乎也看到了政府独揽慈善超市运营管理的问题,于《意见》中提出,要坚持慈善超市的社会化方向.加快民政部门职能转移,逐步把慈善超市交给社会组织、居民自治组织或市场主体去运营,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参股、租赁、并购、合建等方式参与慈善超市建设.

而慈善超市如何自我造血,各个街区都在尝试.位于荔湾区兴贤社区的华林街慈善超市,通过将慈善超市门店出租,用租金来维持社区内贫困户的物资购买发放.

2016年11月21日,记者在华林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门前,看到8家以慈善命名的商铺,其中既有慈善粮油店等生活必需品店铺,更有慈善成人用品店、慈善福彩店等多种服务的店铺.

对此,街道社工负责人熊哥告诉记者,华林街开办慈善超市以来,通过将物业出租的方式,反哺社区的慈善工作.记者现场了解到,这些店铺每间的租金约为每月3000元,而收回的租金,经过街道统筹后,对社区内困难人群400余人进行平均发放,每个帮扶对象每月会得到40元左右的消费券.拿着这些消费券,就可以在这几间商铺内当使用.

“他们可以在这里买到米面油,甚至彩票.”熊哥告诉记者,这一模式是华林街首创,8间商铺所在地原是市属的直管公房,因年代久远,此前已属危房之列.2011年,随着改造完成,华林街慈善超市借地在此开业.

相较于其他慈善超市,熊哥介绍,华林慈善超市除了前期改造投入约40万元外,政府不需要再像往常一样补贴,8家商铺收取的商铺租金扣除管理成本后,获得的纯利润每月有6000~8000元,连同从社会募集到的各类慈善物品,作为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物品和服务的固定投入,从而实现“自我造血”.

变革

围绕居民需求,借力社区转型

“要转身,扎根社区是关键.”杨永娇认为,这是决定中国慈善超市市场化转型能否成功、是否能够自我造血的关键.

比起纯粹的零售商店,已运营过百年的西方慈善超市更像是社区居民互动、交流的场所.而记者走访广州多家慈善超市发现,大多因其单一的帮扶对象,差了点“人气”.

英国智库Demos 2013年的调查报告显示,每5个调查对象之中有1个表示曾在慈善超市与陌生人交谈,30%的调查对象表示慈善超市为居民提供了社交互动的机会,29%的调查对象表示慈善超市培养了居民的社区意识,25%的受访者认为慈善超市增加了他们所在社区的凝聚力.

在杨永娇看来,慈善超市绝不仅仅是困难市民的专属,而是向社区内所有人开放的场所,即使不是困难户,他们也可以在这里捐赠、做手工、做公益.“市民在慈善超市中有所得,才有向超市捐助的动力,这也可以改善目前中国慈善超市个人捐赠不足的问题.”

海珠区凤阳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内的凤阳街慈善超市从2012年5月开始运营,是政府购买的凤阳街家庭综合服务(下称“家综”)的一个板块.目前,该街道的慈善超市已经化整为零,从一家店面变成覆盖整个社区的捐赠、服务通道.

起初,凤阳街慈善超市设立于凤阳街家综中心一楼,开设店面并摆有货架,摆放的大多是来自居民捐赠的小摆件、油画等非日常生活用品,采用无偿领取方式经营,但几乎无人问津.

该街道家综中心张主任表示,开设店面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符合条件的居民可免费领取物品却无人问津,这样的尴尬局面让海珠区凤阳街家综中心不得不摸索发展慈善超市的新模式.

随后,凤阳街慈善超市的“捐赠入口”开始多样化,不少企业、居民都加入捐赠行列,资源也更加多元化,覆盖米、油、成人尿片、简单的医疗器械等实用性较强的物品.此外,“捐赠出口”也更加畅通,凤阳街家综中心各个服务板块在探访相关人群时会了解低收低保、残障人士、孤寡长者等特定人群的领取需求,将物品有针对性地派发.

在“捐赠入口”和“捐赠出口”成功对接后,凤阳街家综服务中心于2015年9月关闭了凤阳街慈善超市的经营店面.“我们关闭了经营店面,对慈善超市采取简约化管理方式,极大减少了运营成本.同时,慈善超市与家综充分内化,现在,家综服务的每个板块的每名社工都会接触慈善超市的工作,物品也能有效派发,达到了更好的运营效果.”

张主任表示,开设经营场所有诸多的地理限制,而需要物资的弱势群体本身对信息的接收比较困难,较少人能了解到慈善超市;而利用家综服务的每一个板块搭建通道,通过“社工探访、征集居民需求、提出申请、调出慈善超市物资、配送到有需要的家庭手中”这样一种运营模式,让物资的发派更加有效.

“凤阳街慈善超市如今没有经营店面,但并没有改变慈善超市的初衷、宗旨、内涵、原则.把受捐赠的物资无偿供给到有需要的家庭,这是慈善超市的核心内涵.2015年,我们的慈善超市惠及2300多户家庭,派发了价值6万多元的物品.”张主任告诉记者.

杨永娇还认为,慈善超市的培育一定要基于不同社区的需求,不能无差异化地全面铺开.

2016年初,她开始进行民政部慈善超市创新和发展理论研究部级课题.在实地调研中发现,一些民间慈善超市的运营模式,或许能为中国传统慈善超市的转型提供参考,这些民间慈善超市都是在瞄准目标人群需求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售卖商品和提供公益服务.

就在中山大学内,一所由学生创办的慈善商店就是这一发展方向的典型.记者在慈善商店内看到,各个专业学生所捐赠的书籍、日用品、电脑等堆满店内.

2016年11月16日下午,大一新生阿华正在店内看店,写完作业后,他开始整理货品.因为在该店学校会奖励公益,所以目前已吸引近30名学生在此.

店内最畅销的就是二手教材,不少外文图书原价不菲,而在店内通常可以用1/3的买到.而二手物品所得的收益,则全部用于资助校内病患或有困难的学生.

“但是转型的过程中应更进一步明确慈善超市的定位,依托社区,真正满足居民需求.”杨永娇说.

对于慈善超市以后的发展,杨永娇表示未来可期,“我们的慈善超市毕竟才发展了13年”.

本刊整理自《南方都市报》

综上资料,上述文章是关于救济和派送和物资方面的广州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广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慈善超市主体的角色定位 摘 要 本文首先对慈善超市现存的政府主导、非营利组织运营无力……问题进行内在原因剖析,其次借助福利多元主义分权和参与的理念,以及供给、融资、规制三维度分析法,明晰慈善超市的两大主体,政府和非营利组.

2、 输血方式,拆解民企融资困局 近期,青岛农商银行创新推出“银关保”“税e贷”“中企云链”三款产品,积极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全面的金融支持 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

3、 2019年形势已定,如何打破困局? 2018年,是农资界躁动的一年,是多数厂家、渠道商以及种植户来说艰难的一年 笔者认为,农资界的2018年是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一年,原因如下一是国家下调大宗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 粮食下跌已成定局,在粮.

4、 你走了13年,女儿也穿上了警服 作文君2005年1月19日下午,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局刑侦大队民警、警督章秀成在追捕杀人凶犯途中不幸因公牺牲,年仅39岁 2018年1月19日是章秀成烈士牺牲的第十三个祭日,他的妻子王芳苹写下了这篇深情.

5、 砍掉兴趣班,13岁女孩攀岩夺冠 近日,网络上曾针对一千名中小学生父母做了这样一份问卷调查你的孩子参加兴趣班了吗其中,90的家长表示他们的孩子参加至少一门多达五门不……的兴趣班,只有4的家长没给孩子报任何兴趣班 英语、舞蹈、绘画更是占.

6、 冯均松广州青少年宫,三十五载情 故事要从1957年8月说起我从广州市第一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南区(今海珠区)纺织职校任教师 1958年“火线入党”,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 1959年2月,我被调到团市委广州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