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德育论文题目大全 班主任德育论文 德育教育论文 高中德育论文 德育工作论文 德育论文范文 高校德育论文 德育硕士论文 上海高校学术期刊提升计划 社会德育论文 英国德育论文 信息技术德育论文

高校德育方面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和网络社区背景下高校德育生态化的实践路径类论文怎么写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高校德育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29

网络社区背景下高校德育生态化的实践路径,本文是高校德育方面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跟德育和实践路径和网络社区背景有关论文范文素材.

周源源1,2

(1 复旦大学,上海 200433;2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 201620)

)[摘 要] 德育生态理论,作为自然生态理论的延伸,是一种生态视野下的学校德育理论.本文分析了虚拟网络社区背景下的德育“生态危机”:网络社区背景下文化的“沙化”、网络社区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异化”、网络社区成为高校德育的“盲区”、网络社区背景下大学生对各类资源的滥用、网络社区背景下大学生“免疫力”缺失现象等等,在此基础上,探索出虚拟网络社区背景下高校德育“生态化”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虚拟网络社区;德育生态危机;大学生;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7)09-0053-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709011

一、网络对高校德育的影响

互联网给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触角已经延伸到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的架构和形态,影响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也影响了人和人之间的社会交流方式.曼纽尔·卡斯特曾说过:“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时代的支配性功能与过程日益以网络组织起来.网络建构了新的社会形态,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地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与结果.”[1]互联网重构了社会阶层和社会空间感,打破了现实中的社会阶层壁垒,给人们提供了平等参与网络社会生活的机会.也正因为如此,人人皆可平等表达,产生了“处处是中心,无处是边缘”的效果.网络结构的离散特征大大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强制关系,出现了“去中心化”的特征.因此,网络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当然也在所难免.网络无形中给大学生营造了一个和现实情境不一样的“乌托邦”或者理想国.这既丰富了高校的德育环境因素,又给高校德育带来了某些负面的效应,给高校德育的有效开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由于信息的流动不再受到地域或者空间的限制,网络成为西方国家推行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政治模式的重要场所.他们利用信息输出方面的生态位优势,将互联网变成无硝烟的战场,通过影视、文学等作品输出,在网络中掌握话语的主动权,进行全方位的渗透,给大学生的政治信念带来极大的影响.

网络出现之前,高校德育环境相对是封闭和纯粹的,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信息的输入或者输出都是经过过滤或者重组的,在各个重要的节点中都有相应的“把关人”存在.在“把关人”理论看来,信息总是沿着一定的渠道在流动,而这些渠道都是有一定“门区”的,“把关人”就在门区的“关口”那里,对信息进行重重过滤和筛选,对于不符合社会或者群体规范的内容进行堵截或剔除.传统德育这种相对静态的环境,加上对信息进行重重筛选机制的存在,正如工厂里面的产品制造一样,高校也能依据制定的德育目标,将受教者培养成相应理想模式的人才.网络改变了高校德育相对静态的环境,使得当前的德育环境变得日趋复杂.

二、虚拟网络社区背景下的德育“生态危机”

社会型网络社区(SNS)即英文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的缩写,是一个集博客、BBS、校友录、即时聊天工具等传统网络媒介功能于一身的社交网站.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催生出大量的网络社区,当前大学生主要关注并参与的主要有百度等各种贴吧、天涯社区、人人网、开心网、飞信群、群、微博和微信等.这些网络社区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获取信息、人际交流、展现自我的舞台.然而,从高校德育的角度来分析,在这样一个因突破时空界限而把全世界有机相连的网络环境中,却蕴涵了多种生态危机,给高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网络社区背景下文化的“沙化”

1网络快餐文化日益盛行,其内涵缺失导致大学生逐渐偏离传统文化的根基.快餐文化,比喻追求速成、通俗、短期流行,不注重深厚积累和内在价值的文化思潮和文化现象.文化快餐同样存在此类缺陷,既缺乏内涵,也不可能体现和代表主流,多啃也会无益.处于现代快节奏社会里,快餐文化在部分满足了人们追求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人们在网络面前必须飞快地思考,很难有时间来关注其思想,并反思和比较其论据的说服力.

米兰·昆德拉曾经在他的著作《慢》中描述了一个大家非常熟悉但可能并不太在意的场景.描写的是当一个人在路上走的时候,如果突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情,他就会下意识地放慢脚步;相反,如果想要忘记刚刚碰到的不太开心的事情,这个人就会不知不觉中加快走路的步伐,就好像是要快快躲开在时间上还离他很近的东西.因此,昆德拉得出一个结论,认为这一现象暗示的是思想与速度的神秘密关系,他把这一联系总结为存在主义的两个数学方程式:慢的速度会导致记忆更好,快的速度导致遗忘速度更快.从这个公式来分析网络给文化带来的影响,就不难看出,网络环境下的文化底蕴是难以沉淀下来的.人们在稍纵即逝的信息面前,通常来不及思考,只能在快速获取信息的时候快速地消化,很难在大脑中留下较深的痕迹,也很难有时间来关注思想,并反思和比较不同论据的说服力.因此,网络文化的快餐化导致了人们思考的浅显化和表面化,在大脑皮层的短暂兴奋之后便撂到一边;要么跟着大环境人云亦云一番,无意中为注意力经济或者点击经济做出自己的贡献.

2网络“泛娱乐”文化大行其道,其不当倾向导致大学生限于低水平的感官满足.在商业化和娱乐化模式运作的网络中,网络空间充斥着娱乐和恶搞,甚至被称为“娱乐至死”.“娱乐至死”最早由美国传播学者尼尔·波兹曼提出.他以美国社会为例,认为美国社会电视的娱乐活动变成了生活的全部,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将在没有思想、没有个性和灵魂中“死去”[2].

从搜狐网的主页信息可发现,其传播内容的80%都属于异类文化和边缘文化的范畴, 如草根哄客文化、暧昧文化、八卦娱乐文化、煽情社会文化等等.而旨在弘扬真、善、美等主流文化的版块, 却仅占据主页左上角的一小块区域.在新浪微博推出的关注度排行榜上,前十名中有八名是演艺明星,人们对娱乐的兴趣空前高涨.娱乐化的微博,成为粉丝随时围观名人的新阵地.当微博的碎片化文本、娱乐化信息以“侵略”的姿态占据人们的生活时,大众会陷入到无意义信息的语境中,甚至被微博“娱乐至死”.

3网络文化呈现碎片化和微化趋势,消解了多元文化间的关联和相互作用.“碎片化”原意为完整的东西被分割成诸多零块,是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理论的研究重点.网络社区文化的碎片化和微化趋势,消解了多元文化间的关联和相互作用.碎片化阅读使得片段信息迅速复制传播,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导致读者患上了惰性思维症.信息碎片化带来的是阅读碎片化,人们的关注点像镜头一样不断地切换,从一个关注对象跳到另一个关注对象.这与传统的阅读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即在阅读期间注意力持续地集中在同一个内容,这说明在上网时,人们很难深入阅读和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文化碎片化还源于网络用户阅读时间安排的碎片化.网络的便捷性使得阅读变得随时随地都能进行.因此,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也成为了现代人争分夺秒进行学习或者打发无聊时间的方式,但由于时间的碎片化也会导致思维被不停地打断.和碎片化时间阅读相比,如果人们安静地专心于某本古典文学名著的阅读,就必须使自己内心保持平静,不受外界干扰,思维的连贯使内心完全沉浸在精彩的文本中,并能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最终获得精神和心灵的愉悦.

(二)网络社区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异化”

1网络负面事件的“替代性强化”,导致道德判断的“异化”.“替代性强化”是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指的是榜样替代的强化,即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的行为获得奖励,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如果看到失败的行为受到惩罚,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即通过学习者的观察、体验而转化为学习者自身的动机作用.在网络社区中,人们接受信息或者选择交流互动的过程完全处于自身的偏好以及事件本身的吸引力,某些网络主体为吸引更多的受众,常对某些有道德争议的事件予以过度的渲染.如2008 年“彭宇”事件引发的道德大讨论,网民们滋生了大量的非理性情绪,表面上是在揭示社会黑暗面,实际上确是在传递一种较为现实的价值倾向,导致冷漠的人情观和负面的社会态度等等.在2012年的彭宇案二审开庭前夕,彭宇已经承认当时确实是与老人发生了碰撞,但这一结果却鲜有人关注,事件引发的道德印记已经深入人心,很难改变.这种类似的网络负面事件的“替代性强化”,将会导致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异化”.

2网络多元文化的盛行和冲击,引领不当导致价值认知的“异化”.正是因为虚拟网络社区的开放与自由,国外一些错误的社会思潮和腐朽的价值观念会通过无屏障的网络进行渗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虚拟网络社区也在发挥着塑造思想和建构观念的政治功能,这种功能的发挥几乎不受任何社会体制的控制.主流价值观在这里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多元化的价值观在这里得到尽情的体现,在主流舆论之外发生作用、不断扩张,产生的意识形态产品错综复杂、高度离散,无法归入特定的政治思想光谱,与主流意识形态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而由于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心智还不是特别成熟,这就导致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力和辨别力还处于相对较弱的水平.同时,他们又是接受力强、创新性强、表达强的群体,在多元文化的盛行和冲击下,如果引导不当,将会导致他们价值认知的异化.

3网络自身具备的“平等、自由”等权利,处置不当导致道德行为的“异化”.虚拟网络社区给了学生自由平等的观念,却也容易使他们对自由盲目崇拜、藐视一切权威,滋长极端个人主义观念.也正是在这样一个相对不受约束的虚拟社区,平等、自由等价值观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化.为实现在现实生活中相对较为压抑的权利,部分大学生会对国内外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发表各种看法和见解,有些人甚至会因为自己的大胆言行成为某个社区群体的意见领袖.

(三)高校德育主体间能量传递的生态困境

1高校传统德育的“传者本位观”产生弱势的心理能.当前的高校德育,与所处的网络环境格格不入.一方面,在网络时代,人们开始追求一种从内而外的自我体验和成长,个人的需求和动机成为信息获取的重要标准.而另一方面,不管是中小学还是大学的道德教育,却还在通过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传播着规范式的价值理念.道德教育强调的还是一种从外向内的灌输与约束,而忽视了个体从内而外的养成和培育.如果在德育的过程中忽视了受教育者个体的需要或内在动机,那德育的形成就会严重缺乏内在动力.马克思就曾指出:“任何个人如果不是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3]由于我国当前德育的目标更多地体现了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很少涉及与个体生活幸福相关的内容,这种道德教育是他律性而不是自律性的.因此,个体在道德形成中的内驱力会表现出一定的不足,尤其是千篇一律的德育内容被机械式地反复传播时,甚至会被个体的心理系统挡在心灵之门的外面,无法和受教育者的心理系统起反应而内化成他们的道德体系,更别提进一步外化成他们的道德行为.

2非实名制下教育者介入的迷茫与实名制下大学生的习惯性防卫.由于技术或者监管缺失的原因,社会型网络社区中的完全实名制登记难以实现,难以做到线上线下的完全接轨.于是,在非实名制登记的网络社区中,由于网络主体身份的隐匿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便很难介入其中.而在某些需要实名制登记的网络社区,因为担心自由或者平等的权利受到监视,加之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工作者和大学生们主体地位的不对等,大学生们会出现习惯性的防卫,一旦发现自己的言行处在教育者的监控之下,他们就会选择逃离或者沉默.

(四)大学生“免疫力”缺失的现象

1网络社区中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模式失效,导致出现教育生态的花盆效应.花盆效应又称局部生境效应.花盆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境,在一段时间内作物和花卉可以长得很好,但一离开人的精心照料,经不起温度的变化,更经不起风吹雨打.在社会型网络社区中,由于教育者难以介入以及大学生的习惯性防卫,与现实社区相比,学校、社会以及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在网络社区中难见其效.

2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特点,使其成为网络社区中高受益性与高风险性的群体.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指人们正确地判断和估计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被引申为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社会型网络社区中信息量大,开放和自由并存.由于大学生的年龄和智力特点,他们的接受力强、创造性高,但辨识力还不成熟,媒介素养的养成还不成熟,而这些特点一旦融入当前并不乐观的新媒介文化生态, 便使大学生在网络社区的利用上陷入高受益性与高风险性同在的矛盾.

3网络社区给大学生心理养成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大学生们青睐于这种摆脱熟人目光、摆脱他人舆论的快餐式交际方式,但是在这种“隔断异化”的情形下,个体的责任和义务将会相对缺乏.因此,大学生们一旦在此平台上遭遇交际挫折,就会容易滋生多疑、恐惧、敏感乃至麻木、冷漠等心理特点.

三、高校德育生态化的实践路径

(一)丰富大学生的文化内涵

1开展通识教育,提高大学生对文化的鉴赏力与辨别力.由马修·阿诺德多方倡导的现代大学“通识教育”影响广泛,备受关注,逐步受到世界知名大学的认同.通识教育有利于多元文化的整合,为大学文化创新奠定了理论和思维基础;有利于促进大学文化均衡发展,弥补大学文化片面发展的不足;有利于国际文化交流,为大学文化创新创设了共同的语境;有利于形成人才的创新文化属性,为大学文化创新提供能力支撑. 由此,为应对在网络迅猛发展的时代出现文化“沙化”的生态危机,提高大学生对于文化的鉴赏力和辨别力,这种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的人文教育为网络文化的“沙化”提供了很好的解决途径.

2通过网络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网络具有资源丰富、信息畅达的特点,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利用网络的这些优势,开展积极的、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网络互动,繁荣校园文化.校园网络活动应以满足大学生精神上的需求为核心,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比如建立以班级、学生组织或各种兴趣爱好为基础的群组,定期开展群组活动,开通网上聊天室、论坛,建立网络专栏等,促进学生群体内部的沟通交流,扩大学生的现实交往范围,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

(二)提升大学生媒体使用的免疫能力

媒介素养在英文中叫“media literacy”,即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 “当大众媒介普及的速度超过大众媒介素养储备的时候,媒介的负面作用就更为明显,至少是与正面作用呈交错抗衡的状态.”[4]

首先,要在接受、分析、评价和传播环节上提高大学生的能力,掌握媒介接触的技巧.在接触媒介时最难于把握的是媒介表面活动背后隐藏的东西.其次,要掌握不同媒介的具体特性.媒介的多样化、多元化是目前的发展趋势,接触媒介的复杂、多样也是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特点.作为已经成年的大学生,应了解、熟悉各种媒介的特性,了解各种媒介的传播、接收信息的特点.再次,要强调大学生作为传播者的道德义务.在媒介环境中,大学生不仅仅是单纯的受众,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完整、正确、恰当地将自己的意思、态度和想法传达出去,这样才能真正称得上媒介的主人,是具有媒介素养的人.

(三)建立多位一体的育人模式

1在社会型网络社区中建立“学校——家庭”沟通平台,完善全员育人的格局.随着网络和通讯技术的进一步融合,飞信、微信等社会型网络社区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平台,这也使得通过网络建立的群组的实时沟通变得越来越便捷.高校应该利用这些社会型网络社区提供的平台,建立和健全全方位、立体化的“学校——家庭”沟通平台,促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互相渗透,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了无时差、无盲点、全方位、立体性的学生日常管理体系,使每一位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全方面发展.

2实现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有效对接,打造全方位育人环境.Leltt和Whisler研究考察了被试上网前后一两年社会交往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大量地使用网络造成了社会参与活动的下降,与家人交流的减少以及当地社交圈的缩小,也增加了个体的孤独感[5].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应该将现实的情境与网络进行对接,如通过建立网上班级与实体班级对接,通过建立网上党校与实体党校对接,形成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有效对接,既满足了大学生在网络社区中的各种需求,又使得他们能在现实世界中找到真正的归属感,为高校德育提供一个全方位的育人环境.

(四)大力开展朋辈教育活动

1运用社会模仿学习理论原理,发挥朋辈的教育功能.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班杜拉十分重视榜样的作用,榜样必须具有积极性,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榜样必须具有代表性,符合受教育者的年龄特点等等.

朋辈教育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重要途径.由于同龄伙伴之间通常有共同的爱好、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彼此之间容易理解、沟通,所以当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受挫时,可由身边的同龄人出面加以鼓励安慰,进行心理辅导,这样大学生就不会把自己所有的情感寄托在社交网络中.如果大学生的一部分伙伴能养成良好地使用网络自媒体的习惯,对其他大学生也会施加一部分积极的影响,养成和谐的用网氛围.在虚拟网络社区中,高校德育应用朋辈教育的模式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群体之间的平等交往、激励优秀大学生自我加压、弥补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缺失.

2.培养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引领网络的舆论导向.网络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之中,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施加一定影响的*角色.由于网络意见领袖具有话语优势,其言论常被广大学生认可和追随.所以,挖掘和培养一部分网络意见领袖,让他们在所属的群体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能在潜移默化中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对网络舆论导向能起到良好地引领作用.

(五)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延伸工作平台,运用网络社区开展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利用微博、微信等即时交流模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为这能突破传统德育载体的限制,可以即时地将信息传递到每一个用户手中.由于直接与移动电话绑定,只要单位内每个个体(当然包括教育者)都互相跟随,就可以不受空间、平台的限制进行交流,也就是说,利用网络社区可以随时随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此外,可以发挥网络社区的多媒体特性和优势,借鉴利用各种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努力使思想教育内容的形态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变为动态.在利用网络社区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教育对象进行平等性地引导和帮助.注意教育宣传的语言艺术和方法,空洞的说教在网络社区中只会成为没有跟随者的独白,只有平等地尊重和关心大学生,才能利用好网络社区聚拢的“人气”,从而提高网络教育的吸引力.

2运用立体交互法,通过网络社区开展隐性德育工作.立体交互法是指教育主体运用网络的及时性,对被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著名社会学家奈斯比特认为:“计算机将摧毁政治领域的金字塔”. “去中心”网络社会的结构使得组织结构更为扁平,因为在网络互动过程中,现实生活中的等级身份被虚拟的网络身份取代,彼此之间的关系并非是上下级的点对点的关系,而是平等对话的关系.在这种平等的网络社区中,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社区,切合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通过新颖、多样化的表达方式让受教育者沉浸在虚拟情境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567.

[2][美]尼尔.波兹曼,章艳译.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86.

[4]田维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现代传播,2004(6)

[5]Leitt H J,Whisler T L.Management in the 1980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9,36:41-48.

上文结论:上述文章是关于高校德育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德育和实践路径和网络社区背景相关高校德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生态文明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改革,中国从我.

2、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科国际评估和实践 摘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1】 建立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教育评估体系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学科国际评估”作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

3、 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新路径 一、高校法治文化的科学含义(一)法治文化近几年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政策提出的影响下法治文化成为学者们积极探讨和研究的词汇 法治文化区别于法律文化 法治文化和法律文化的区别主要是法治文化是一种先进的、.

4、 互联网背景下提升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水平的实践路径 【摘 要】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更是对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互利网背景下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到了提升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水平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互利网 民办高校党.

5、 虚拟社区背景下高校易班社区建设突破瓶颈的应略 摘要新媒体时代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的革新,也使高校学生对网络虚拟社区产生依赖 “易班”社区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举措、新阵地,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

6、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实践和以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抓住机遇,勇敢面对新的挑战 文章以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了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莲花街校区中心馆的基本情况,并从RFID自助借还、自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