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小学数学教师杂志 小学数学教育杂志 幼儿教师评职称论文 数学小论文三年级 中学生数学杂志 南朝祖冲之撰写的数学论文集是 初中数学教师论文题目 小学数学教师毕业论文 小学数学教师杂志投稿 小学数学教师教育论文 高中数学教师论文 学前班数学教师论文

关于数学教师论文范文资料 和国培和卓越数学教师协同培养模式探究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数学教师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05

国培和卓越数学教师协同培养模式探究,本文是关于数学教师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跟卓越和数学教师和国培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张之正,聂淑媛

(洛阳师范学院,河南洛阳471022)

摘 要:构建了国培计划和卓越数学教师的协同培养模式:教学型数学教师和学术型名师协同培养的培训目标;师范生和国培学员职前职后的协同培训;理论和实践同步进行的培训内容;固有经验和自我更新理念紧密结合的培训过程;本土学者和知名专家共同构建培训师资团队;传统模式和网络媒体协同利用的培训方式;对培训效果的评价实行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立体化相结合.讨论了协同培养模式在高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创实践教育基地、推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国培计划;卓越数学教师;协同创新;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2-0070-03

收稿日期:2016-04-25

作者简介: 张之正(1964—),男,河南新乡人,洛阳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数学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卓越数学教师培养和国培计划的‘三维协同 多元评价’模式研究”(2015-JSJYZD-037);2016年度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基于高校和中学联盟的卓越数学教师培养工程建设”(2016-JSJYYB-063);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数学专业师范生和教育硕士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2015-JY-006)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4年8月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特别强调,教师教育要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力争培养一批基础扎实、能力突出,能够适应和引领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卓越教师.同时,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4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中也明确指出,创新培训模式、优化项目管理体制是推进“国培计划”综合改革的关键.学界针对国培计划和卓越数学教师培养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王北生探究了“国培计划” 教师培训模式的优化及创新问题[1];解书构建了“任务驱动式”教师高端培训模式[2];余新设计了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导图[3];陈昌发、刘晓燕分别以重庆市和安阳师范学院为例,探索了有效国培课程模式[4-5];王宽明、郑晨、周建华等分别调查了贵州省中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和高中数学骨干教师的国培现状[6-8].

洛阳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自2011年开始承担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送培到县”、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短期集中培训项目和洛阳市“美丽园丁教育基金”等教师培训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培训经验,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协同创新培训模式.

一、面向国培计划和卓越数学教师的协同培养模式设计

卓越数学教师培养工程和国培计划项目不仅关注教师的数学专业知识、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更注重教师的成长、成才过程,以及取得教育成效的有效方式等.协同创新旨在通过共享、合作、融合等机制,积极探索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以此理念为指导,我院以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过程、培训师资、培训方式和培训效果评价七个维度为基本层面,构建了国培和卓越数学教师协同培养模式,其具体协同模块和主要内容见表1.

二、协同模块的建构思想与内涵

(一)教学型数学教师和学术型名师的协同培养

以“为什么培训”为出发点,从社会、学员工作单位和学员个体三个角度深刻挖掘培训意图和培训需求,结合学员的知识结构、岗位要求、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水平等个性特征,明确定位教学业务型数学教师和学术领袖型名师的协同培养目标,根据不同培养目的,提供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培训课程,内容设计可参见表1,以凸显培训的有效性和个性化.

(二)师范生和国培学员职前职后的协同培训

本培养模式注重协同安排卓越数学教师的职前培养与国培计划中教师的职后培训,职前培养以在校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研究生为对象,以“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为教育理念,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开放性培养模式,与国培计划的置换脱产研修、返岗实践、顶岗实习和顶岗置换等项目紧密结合,通过组织优秀师范生和国培学员集体备课、同课异构、角色互换、结对子、共同参与科研课题等多种互动,实现优势互补、职前职后协同发展.

(三)理论和实践同步进行

为强调现代卓越数学教师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在培训内容上必须兼顾理论和实践的同步进行,我院实行数学专业知识、文化素养教育和教师教育“三三制”模式的理论基础教育,坚持实践教学全程一贯制、教学技能达标一贯制和艺术才能培养一贯制的三个一贯制实践培养方案,积极组织中学名师论坛、游学、借读、访学等活动,通过专家论坛、专题讲座、名师示范课、案例学习、问题研讨、听课评课、实地考察、真实课堂现场诊断和素质拓展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熟练驾驭课堂、切实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操作能力.同时,针对“准”教师和在职教师通常教学和教材意识强、课程意识淡薄的现状,本培养模式以教育硕士为平台培养其课程意识理念,力争打造理论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卓越数学教师.

(四)固有经验和自我更新理念的紧密结合

在培训过程中引导学员注意其“前经验”和自我更新理念的有机结合,在充分调研学员教育教学背景、受训经历和校本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体验式观摩、参与式讨论、合作学习、影子实习、与名师面对面交流等,引领学员积极参与基础教育改革和相关课题研究,加强其对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修,以逐步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学生观,树立终身学习的专业发展理念.

(五)本土学者和知名专家共同构建培训团队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有效培训的重要保障,为发挥团队的专业引领作用,我院在全国范围内遴选数学教育专家、教学名师,特别注重整合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专家资源,组建省内与省外、高等院校与中小学校、本地学者与外地专家、教育管理人才与数学教研员、一线数学教师比例均衡的培训团队,强调团队的教育背景、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年龄分布、职称比例和专业特长等,从而高效地促进学员教育理念的更新和专业知识结构的调整.同时,对在校师范生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由院系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硕士生导师作为校内导师,本地优秀的基础教育教师担任校外导师,通过院校培训、校本培训的方式,力争培养出一批能引领数学学科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卓越教师.

(六)传统培训模式和网络媒体的协同利用

随着培训规模的扩大,国培项目在加强传统面授教学和管理的同时,更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完善和扩展中小学教师远程学习模式.本培养模式构建开放的自主学习,学生除参与课程资源的浏览学习外,还要积极参与作业、日志、论坛交流、专家答疑、学科主题活动等.

(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立体化相结合

对卓越教师和国培项目培训效果的测度与评价,不仅包括学员出勤率、提问次数、学习专注程度、提交作业情况、小组发言内容等日常表现情况和学员学习能力的提升程度等,而且包含社会、用人单位、同行业专家、同级别高等院校对培训机构、国培项目总体工作绩效的第三方评价,评价方式更强调常规性评价和专题性评价的结合,注重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与终结性、成果性评价的结合.同时,以我院应用统计学专业为依托,探索性建立科学、客观、严谨的定量评价机制,以教师的科学素养、教学能力、教学表现和专业成就作为一级评价指标,下设职业道德、数学专业知识、文化素养、教学设计、有效课堂教学、教学反思、学生学业质量等二级评价指标,灵活地使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法等统计方法,和描述性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实现全方位、全流程的动态评价.

三、协同培养模式的建设与思考

卓越数学教师和国培计划协同培养模式的核心思想是三个一体化,即高等院校、地方政府和基层学校互动合作的机构管理一体化,在校师范生职前培养与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有机衔接的教育过程一体化,高校教师、中学教师与师范专业学生合作学习的专业发展一体化,其发展目标是架构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桥梁,培养一支相对稳定、教育理念先进、教学水平突出的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为此,必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统筹规划,高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开发创新实践基地、合理优化资源配置,为协同培养模式提供技术服务、物质环境、可持续发展空间等三个维度的坚实保障.

(一)高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协同培养的育人范式

21世纪的教育面临着知识经济化、国际化和终身学习的空前挑战,特别是教育信息技术的变革更是剧烈冲击着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方式.现代教师置身于“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之中,必须具备非线性访问、高水平获取、快速处理海量信息的能力,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

面向国培计划和卓越数学教师的协同培养创新模式,以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为理论指导,紧紧围绕“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思想,坚持“以应用驱动改革、以机制推进创新”两手抓,通过建设“网络全覆盖、数字全应用、信息环境全天候、云平台教学全个性”的教学体系,大力培养学生的四个能力,即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有效交流沟通能力、高效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无论是对于在校生的师范技能训练,还是对于国培学员的实践教学服务,甚至是师范生教育实习的远程指导,都充分发挥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虚拟学校、虚拟课堂、模拟演练和模拟操作等信息技术功能.我院的教学云平台不仅涵盖了电子双板教室、数字化微格教室、数字化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施,更包括专家教授别具一格的个人教学空间、专业核心课程资料翔实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等软件环境,一方面可高效评估、监管教师和学生课前的准备与预习、课中的教与学、课后的反思与回顾等教学活动全过程,另一方面,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创新体制的过程,也是师生专业成长、终生学习的过程,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教师、高校学生和培训学员在“科研、教学、技术、应用”四个方面的深度融合.

(二)积极开发创新实践基地,保障协同培养的物质基础

实践教育基地是培养中学卓越教师的重要支柱,洛阳市第一高中、洛阳市第五十五中学等本地重点中学史悠久、基础教育研究成果丰厚,储备了大批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的学科专家、教学名师.我院积极联盟这些地方知名中学,开创主基地、辅基地等多种模式的实践教育基地,进行深度合作,一方面,要求中学的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教法探索、教学反思等各类资源向我校学员全方位开放.另一方面,我院负责邀请国内著名教育专家、学者,通过现场指导或远程视频等不同方式,以学科前沿讲座、名师经验谈、点评公开课和观摩课等多种形式,对中学在职教师和实习生进行引领培养.同时,协同培养模式特别注重吸收中学教师和优秀国培学员共同参与相关教育教学课题项目研究,使基地不仅是师范生扎根中学一线进行“教、学、教改研究、职业技能化”的实践环境,更是中学教师和国培学员向卓越数学教师专业奋斗的重要平台.

(三)合理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协同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受场地和时间因素限制,实践基地通常不能安排所有实习生进驻,国培学员也只是各学校根据国培计划遴选的部分优秀教师,协同培养模式特别强调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实验班学生和国培教师对本地师资培养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座谈、作报告、公开课、交流反馈等各种形式,大力推广和普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方法,以实现其可持续的发展.

基于国培计划和卓越数学教师协同培养创新人才,不仅是高等院校开门办学、积极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师范院校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更是政府、社会与学校共同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和促进基础教育改革的一种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王北生,任青华.“国培计划” 教师培训模式的优化及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4,(9).

[2] 解书,马云鹏. “任务驱动式”教师高端培训模式的实践探索[J].教育研究,2014,(12).

[3] 余新. 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导图[J].教师教育研究,2012,(4).

[4] 陈昌发. “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有效课程模式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

[5] 刘晓燕. 面向卓越教师培养的国培课程体系探究[J].教育探索,2015,(2).

[6] 王宽明. 贵州省中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对“国培计划”服务质量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3,(4).

[7] 郑晨,付军. 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国培计划”培训模式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6).

[8] 周建华. 高中数学骨干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2012,(2).

[9]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中学数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4.

本文总结,这是一篇适合卓越和数学教师和国培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数学教师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数学教师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探究以黑龙江大学为例 栾 芳(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80)摘要社会工作专业是我国的新兴专业,探索一个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与实务能力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务之急 文章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现.

2、 中德合作办学背景下双能型教师的培养模式 【摘 要】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多领域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支撑并推动德国各方面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源动力便是人才,其中应用型人才的作用尤为突出 随着德国与中国两大重要经济体.

3、 基于企业家精神的普通高校管理专业人才协同培养模式以大连工业大学为例 摘要通过分析高校管理专业人才的企业家精神培育内涵,阐述管理专业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的必要性,构建了基于企业家精神的高校管理专业人才协同培养体系,并从满足各方主体利益诉求的驱动力、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过程.

4、 翻转课堂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究 摘要本文基于翻转课堂的理念,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大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新模式探索,完成大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的搭建,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

5、 广西乡村中学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国培计划为例 邓甜/广西师范大学摘要乡村教师培训是乡村教师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改善乡村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直以来影响着教师培训实效性的提高 在实际的参与与观察中发现广西自治区的乡村教.

6、 即兴口语课程学生表达非即兴储备能力培养模式探究 曹培培/海口经济学院摘要文章主要这对即兴口语课程中,学生表达的“非即兴”储备能力培养模式进行分析,结合当下即兴口语表达发展现状,从生活经验与素材的积累储备、专业技能的积累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