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初中政治论文我的心理成长历程 关于成长历程的开题报告 汽车历程论文 电子商务历程论文 美的历程论文 英语论文心理成长历程

关于发展历程类本科论文范文 和中国大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历程和未来走向方面本科论文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发展历程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20

中国大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历程和未来走向,该文是关于发展历程类本科论文范文和心理健康和发展历程和中国大陆方面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王恩界 罗雪

(广西大学教育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摘 要]中国大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长足进步,当前已经进入需要反思自身学科发展方向的阶段.依据师资队伍、课程开设、辅导机构设置、学术交流与组织、政策保障等方面特征,可以将之分为重新起步阶段、制度化阶段、普及阶段这三个发展时期.中国大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体制、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活动体系、危机干预及工作条件等方面取得了相当显著的建设成就.尽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师资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但通过逐步探索本土化理论与实践、发展性的教育方向以及全员化队伍建设,中国大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将进入本土化发展阶段,才能真正为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发挥应有作用.

[关键词]中国大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阶段;成就;走向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7)08-0001-06

早在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就指出:健康不仅包括躯体的健康,还应包括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剧烈的社会转型与复杂的人口结构转型,作为我国高水平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与道德发展等方面状况显得格外重要,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正是以之作为核心工作目标.虽然直到现在为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公认的定义,但多数中国学者认为它是“教育者根据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乃至精神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促进体素质全面提高以及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形式”.[1]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未来成为社会各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案例:有的专业人才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表现很突出,最终却由于心理素质差或是社会适应不良而无法胜任工作.因此可以说,涵盖心理健康水平的心理素质状况关系到大学生专业成长与未来成才,高校作为未来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应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并加以重视,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从世界范围来看,高校系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由来已久.20世纪初期,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工作者就认识到心理问题会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因而逐步在各级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美国学者戴维斯(T.B.Dis)在1907年所开设的学校心理辅导课开启了此项教育的序幕,他每周安排一次心理辅导课程用以帮助学生塑造人格,避免问题行为.[2]其后,教育者逐渐开始运用各种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开展以重视学生全面发展、重视生命、关怀价值与信仰的发展性教育模式.[3]随着中国学校开始接受西方教育理念与模式的影响,一些有意义的尝试在1949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做了.例如翻译了一些国外相关书籍,并借鉴了相关的工作经验;1936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其对当时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中国成立之初,政治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国大陆地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被迫停滞了将近30年.改革开放之后又逐渐得以恢复,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地区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不同的态势,本文重点关注1978年以后中国大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历程、成就、存在问题与未来走向.

一、发展阶段划分

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师资队伍、课程开设、辅导机构设置、学术交流与组织、政策保障等维度是分析不同阶段的重要标准,依据这些维度的不同表现可以将中国大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重新起步阶段、制度化阶段、普及阶段.

(一)重新起步阶段(1978-1993年)

1978年,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与世界文化再次相遇、碰撞.当学术交流的大门重新打开以后,很多新兴的心理学理论、心理咨询技术和教育模式逐渐被引入,在此过程中心理学科与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得到了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些出国留学的学者陆续回国工作,有的学者在高校率先发起了大学生心理咨询活动,将美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方法初步运用到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与此同时,一些本土学者尝试性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并发表了一些关于大学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报告.1986年,班华教授所提出的“心育”概念在教育界与德育界都引起较大的反响.[4]

1985年,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这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大陆首个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该机构的成立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呼应,到1986年底就有30多所大陆高校相继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5]心理咨询中心早期作为大学生个体心理咨询的主要场所,不仅标志着我国大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起步,而且通过吸纳相关专业教师组成的心理咨询教育团体还可以开展更多有益的探索.随着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的不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也开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崭露头角.1987年2月,浙江大学率先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课程,这是心理卫生课第一次以独立课程的形式出现在中国大陆高校课程体系之中[6],这一尝试在其后得到了其他高校的普遍借鉴.

1988年6月,全国57所高校的139名代表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了“首届咨询教育与实践研讨会”,会上通过了建立“中国高校心理咨询研究会统筹会”的提议,决定创办《高校心理咨询通讯》杂志,并筹划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心理咨询研讨会、培训班等.[7]高校心理咨询学术共同体的出现,大大推进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重新起步阶段各项工作的开展.截止到1993年,当时的国家教委在北京、上海、武汉、大连等地先后开办了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培训班[6],这些培训班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其后发展提供了亟需的人才基础.1990年,中国心理学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成立,随后一些地区性的学术组织也相继出现,使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起来.[8]

所谓重新起步阶段,是指我国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在1978年再次恢复直到1994年之间的发展时期.在此阶段中,具有留学背景的心理学专业教师引入了国外高校心理健康咨询工作模式;与此同时也有学者基于本土教育实践提出了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尝试.首个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在1985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建立;1987年,浙江大学首次实现了心理卫生课独立设课;1988年,中国高校心理咨询研究会统筹会成立;1990年,中国心理学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成立.在这些专业团体的推动下,各种培训与交流日益增加.综上可见,重新起步阶段的主要特征在于初创了必要的机构、课程与组织,并为后继的发展阶段提供了重要的人员保障.

(二)制度化阶段(1994-2001年)

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蓬勃发展,该项工作的价值越来越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一系列相关政策与条例相继颁布,从而使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步入发展正轨,开始进入制度化阶段.在制度化阶段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主要有两大推动力,一是自下而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实需求,二是自上而下的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与规划.现实需求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化建设存在必要性,而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与指导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化建设提供了可能.

在此阶段有几部重要的国家层面文件得以颁发,这些文件都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各级教育体系中的作用.1994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1995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中也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1998年12月,教育部颁布的《面向21世纪振兴行动计划》强调:实施劳动技能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在1999年6月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也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式纳入政府工作之中,并且强调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重要性.

这些文件颁布之后,全国各地开展了多项专题的培训班,例如心理治疗技术、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心理健康档案建立等,以满足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全面建设的需要.高等教育出版社相继出版了《基础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心理评估》《咨询心理学》等教材供培训班的学员使用.

随着整个社会开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教育管理部门对该项教育工作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学者们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也越来越有影响力.例如卢家媚在1991年出版了《高校教与育的心理学》,邓明昱和郭念峰在1992年出版了《咨询心理学》等.在此期间出现一些专门用于评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量表,例如《大学生生活应激量表》《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和《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等;大部分高校都成立了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或者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专职服务机构,并开始配备专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教师.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化阶段的主要特点在于国家从教育政策层面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工具开发等方面建立了规范制度,这些制度即使在其后发展阶段中也得到了继承与发展.制度化阶段与重新起步阶段相比最大的差异在于重新起步阶段的初创工作往往是从民间发起,其尝试性工作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而制度化阶段所开展的工作基本上是在教育政策所划定的范围内有序开展、稳步推进.

(三)普及阶段(2002年至今)

2002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进一步的指导和规范,这标志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即普及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各项工作不断普及提高,并且向纵深方向发展.在普及阶段中,心理健康教育被纳入高校教育体系之中,完成了从“可选项”到“必选项”的飞跃.

在普及阶段所发生的两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关系密切的重大事件,以问题的形式推进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2002年,媒体报道了清华大学机电系四年级学生刘海洋使用硫酸等物质烧伤了北京动物园的五只熊,并导致其中一只熊双目失明,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公众的强烈愤慨;2004年,云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四年级学生马加爵杀害四名同学后出逃,引起了整个社会的极大不安与震惊.与此同时,高校中屡见不鲜的大学生自杀事件一次次向高校以及社会敲响了警钟.高校与公众开始从现实层面上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在2002年之前,虽然大多数高校已经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几乎都将之定位在选修课上.进入普及阶段以后,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且越来越多的高校将之定位为必修课或者必选课.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从2013年开始,自治区教育厅逐步要求区内各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为必修课,并且通过对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专业评估的形式来检查其落实情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旦成为高校必修课,则意味着需要相当数量的专教师.

为了配置足够数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各高校根据自身资源情况发展出三种师资队伍组建模式:一是依托相关专业来配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例如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系等;二是设置独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这种模式往往需要为中心配备更多的专职教师;三是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咨询中心挂靠在学工部或团委,由学工部或团委在配置一些专职教师的同时从相关学院中招募教师.这三种模式之间没有优劣之分,高校只要能够管理有序、资源配给充足,都可以收到良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2002年上半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推出了心理咨询师职业人员的专业标准,要求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经过考核、评审后才能持证上岗,这标志着我国心理咨询专业正式进入职业化阶段.[8]在2002年之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从业教师是不需要持证上岗的,随着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对管理规范性的要求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校鼓励从事大学生心理咨询或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教师考取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高校通常是要求专职教师必须持证上岗,教师建议持证上岗,在不远的将来教师也很有可能被各高校要求必须持证上岗.持证上岗的要求极大推动了行业协会与高校的心理咨询师培训行业的向前发展.以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为例,仅在2002年到2006年这五年间就为高校与社会培训了数千名心理咨询师学员,使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师资队伍得以壮大.[9]

在普及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得以持续完善.2011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开设目标,要求各高校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结合本校实际,制订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组织实施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保证学生能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当前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中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示范院校经常举办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或者通过开展团体辅导等活动来丰富教育内涵与形式.因此可以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普及阶段中得到不断的完善与提高.

综上所述,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1993年,是我国大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以恢复和重新起步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首个中国大陆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建立,心理卫生课程在高校中首次开设,以及专业的学术组织成立等等,都标志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复苏.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对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加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了制度化阶段,多数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师资培养、课程设置、学科建设等方面有了统一的规划,为其后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2002年至今,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处于普及阶段.此时,几乎所有高校已经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为之配备了专教师队伍,与此同时也对师资队伍的从业资质与专业发展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深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建设成就

我国大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加之国家教育管理部门越来越重视该项工作,经过各高校不断努力,这项事业在教育体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咨询体系建设、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以及工作条件投入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

在教育体制建设方面,很多高校形成了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基本阵地、以二级学院(或系)师资力量为主力、辅之以学生心理委员(或是心理联络员)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机制.[10]网络机制不仅有利于高校开展针对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同时便于高校拓展课堂形式以外的心理健康教育,如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危机干预等.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当前几乎所有高校都至少有一名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大多数高校按照学生数量配备一定比例的专职教师,基本形成了一支以专职为主、专结合、师资队伍相对稳定,并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工作队伍.[11]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主要是在普及阶段建立起来的,各地在这个阶段举办了大量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和心理咨询师培训班等,这些培训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业者在专业理论、咨询技巧和教育经验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提升.与此同时,随着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专业的博士、教授加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其师资的专业水平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式进入高校的课程体系,很多高校启用了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方面有了更多选择;与之相配套的教材也越来越多,仅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名的、具有影响力的教材目前就有十多种,而且大多数是由名校名师组织力量编写的.此外,还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之类专门为课程设计服务的书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还包括其他多种形式,例如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户外拓展等,使大学生能够通过课堂以外的形式接受相关教育.

在咨询体系建设方面,传统的针对大学生个体的咨询类型在得以不断强化的同时,团体心理咨询也得到发展,后者所关注的心理健康主题主要有网络成瘾、人际关系障碍、就业焦虑等.高校个体心理咨询无论是在哪一阶段都占据主要地位,而电话咨询和网络咨询在普及阶段中也逐渐发展起来.在2004年“非典”期间电话心理咨询受到不少学生的欢迎,不少高校专门开设了心理咨询.其后由于电话心理咨询可以让来访者的身份隐私得到保护,所以有些高校依旧保留电话心理咨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也为网络心理咨询提供了可能,使学生可以减轻在咨询初期中产生的羞怯或焦虑心理.网络心理咨询更便于保存咨询记录.

在危机预防及干预体系建设方面,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要求高校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心理危机预防工作则要求一级预防,需要高校把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全做细.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重视此项工作,并为之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作体系,主要针对自杀或自杀未遂等严重的心理危机问题进行干预与帮助.当前的常规工作模式是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者心理咨询中心)作为工作主体,高校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活动,并提供足够的场地、人员等资源与之配套.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大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经过了重新起步阶段和制度化阶段之后,现在已经进入普及阶段,近40年以来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成就,建成了相对完善的工作机制与工作体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领域中能够较好地发挥作用.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尚存在不足,亟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一)基础理论与工作方法存在分歧

我国大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工作方法上具有较强的本土化特色,其工作机制与体系往往是扎根于本土甚至是本地域的工作实践.然而,其理论基础却主要源于西方的心理学体系,尤其是健康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等学科.至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出现一种可以得到国内学者普遍认可的心理健康及教育理论.这就导致本领域在基础理论与工作方法上存在重大分歧,我们既无法完全按照西方的心理健康理论来开展高校教育工作,更无法用本土化工作方法来充分体现西方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这种分歧主要源于在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在理论层面上过分依赖从西方引进相关理论,而忽视了理论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中国的学术界来说本身就是“舶来品”,而在这种新鲜事物面前,高校的管理者与教育者未能根据中国的文化背景与中国人的心理特点提出具有创新性的理论.这一问题最为典型的表现在于我们对于心理健康的定义完全是采纳西方观点的,未能从中国文化的视角指出心理健康的独特内涵,目前用于测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权威量表几乎都是从美国或日本引进的经典量表.在这种分歧的背景下,心理健康专业教师有时候会认为工作体制限制了自身作用的充分发挥,而高校管理者却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效果未能达到预期.诚然,没有一种教育能够解决所有问题,但当前基础理论与工作方法的分歧确实限制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存在德育化或医学化倾向

部分高校可能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性质把握不准,有时会出现泛德育化或医学化的倾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有些高校被视为德育课程,相当比例的授课教师来自德育教研室或者德育专业背景.在大学生心理咨询过程中也较为普遍地存在德育化现象,有些教师虽然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但是专业基础不够扎实,在咨询中无法娴熟使用心理咨询技巧,最终将咨询变成了德育工作.更有甚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学生的*人,而将自己视为高校的*人来从事咨询工作.德育化倾向有时产生于高校管理层的要求,例如多数高校管理者通常不愿意把大学生网络成瘾或退学等现象视为一种心理问题来慢慢加以干预,而更愿意将之视为“行为问题”,通过德育方法来尽快解决这些“行为问题”.医学化倾向是指有的高校倾向于将学生的心理问题扩大化,把大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视为障碍性心理问题,把严重心理问题作为心理疾病来处理,对于高校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也只注重医疗方法,[12]却忽视了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等方法的作用.医学化倾向更容易出现在医学院校,因为这些学校有更丰富的针对生理疾病治疗的专业传统,但医学化倾向可能会让来访者对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产生强烈的排斥感.无论是医学化倾向还是德育化倾向,都反映了部分高校未能准确地把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向,即发展性教育方向.

(三)师资队伍不完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建议给每2000至3000名在校大学生配备1名专职的心理健康专家.目前美国约有2.5万名学校心理学家和7万名学校心理咨询师,这一数量远远高于我国当前水平.[13]当前我国共有各类高校上千所,在校大学生约3200万名,并且根据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经验来看,一般每250至500名大学生配备1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最为合适,按照这一比例则需要64万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大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数量远远不足.与数量不足同时存在的问题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够.

衡量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的常见指标主要有三项:专业背景、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当前有相当比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而以教育学或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为主体,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是他们从业的主要专业资质.多学科背景固然可以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工作视角,但多学科背景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以心理学专业为核心为主体,否则很容易导致工作的专业化不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需要实际工作能力,也对理论性与专业性有较高要求.我国当前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以硕士为主体,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师资相对较少,因此普遍存在专业研究能力不足的问题.职称晋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从业者的职业生涯发展状况,当今绝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没有专门的职称晋升通道,他们要么与心理学、教育学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进行职称竞争,要么只能将行政职称序列作为生涯阶梯,然而这两种方式都难以让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产生必要的职业认同感与归属感.

四、未来发展方向

经历了将近40年的发展历程之后,缺乏本土化的基础理论、工作方向模糊以及师资队伍不完善等问题已经限制了中国大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了突破发展的桎梏,中国高校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至少应该从如下三个方面加以努力.

(一)发展本土化理论

当代社会对心理健康内涵的界定依然会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很大,有些在西方社会中看起来是健康的心理状态,进入中国社会却有可能会无法适应,反之亦然.在中国大陆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非常清楚自己的工作理念主要来自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小到常用的心理健康测量工具,大到指导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宏观理论,基本上都源于中国文化以外的研究环境,中国学者在该领域的学术贡献非常有限.中国大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工作实践中也经常会遇到一些文化冲突现象,而这些理论与实践的冲突只有通过发展本土化理论才有可能得到合理的解决.

中国大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理论的核心非心理健康的内涵莫属,我们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界定不仅要立足于本土文化,同时也要考虑未来全球化竞争对各类人才心理素质所提出的要求,即要立足于未来的全球化挑战,让中国大陆高校所培养的大学生具备成为世界公民的优秀心理素质.然后在这些目标的基础上发展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

在西方化(甚至是殖民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大陆高校学生在心理健康素质方面有可能会是“一锅夹生饭”,仅仅是照搬西方理论与工作方法绝不会让我们超越西方进而走在未来发展的前沿.中国大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学者必须在借鉴学习的同时兼有自己的创见与创造,才有可能实现高水平培养人才的目标.可以说,完全跟随西方的是懒惰的,完全脱离现有经典理论基础则是盲目的.只有将西方的理论、工作技术与本土文化、本土实践结合在一起,才能培养出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人才.

(二)坚持发展性的教育方向

就整体而言,中国大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表现出补救性的教育模式.补救性教育模式侧重于解决大学生群体中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例如针对现存的一般心理问题而提供心理咨询,针对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而设置转介流程,针对自杀或严重抑郁等问题而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等等.这种补救性教育模式可以解决相当一部分业已出现的问题,然而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工作方式很难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其现实后果可能是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工作负荷越来越大.

要走出上述困境只能依靠发展性的教育方向,即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这一基本目标之上,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部具体工作也应围绕这一目标来开展.学者们不但需要分析这些已经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源于哪些因素的复杂作用,而且还要根据各种社会环境的变化来预测今后大学生有可能出现哪些新的心理问题,在具有前瞻性的研究基础上帮助大学生发现自身潜能,更深入地了解自我,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使之具备更好的适应能力.

(三)加强全员化队伍建设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专业性、系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需要家庭、各级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整体配合.家庭是儿童个性培养的关键场所,儿童期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很可能会严重影响其未来发展;到了学龄期之后,中小学教师对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影响力逐渐增加;来自现实社会的重大刺激很可能会改变青少年业已形成的价值观.大学生所面临的大部分心理问题在此前阶段都已经出现过或者有苗头.可见,脱离家庭、各级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配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好在我国具有重视教育的文化传统,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逐渐丰富起来,社会全员化的整体配合并不困难.

此外,全员化队伍建设的第二个内涵是在高校系统内部各部门都应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意识.心理健康教育绝不只是心理健康中心的任务,德育与专业课程体系都能并且应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重要作用.而学校管理人员在树立管理育人理念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自身的服务工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带来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国大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如果能够在本土化、发展性、全员化三个方向开展有益的尝试与探索,那么在今后几年很快会进入到本土化发展阶段.而只有经历了本土化发展阶段,才有可能真正进入到超越阶段,即超越西方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与模式,使之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到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心琦.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8.

[2]简华,胡韬.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经验及启示[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3):38-40.

[3]姚本先,程海云,王东华.国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趋势及启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12):839-841.

[4]班华.德育要适应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要求[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1):31-35.

[5]叶一舵.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48-153.

[6]江立成,魏婷.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6.

[7]李黎.中国高校心理咨询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110-112.

[8]卢爱新.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9]谢春玲.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10] 徐飞,张熠.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J].知识经济,2009(1):160-161.

[11] 宋颖惠,李志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205-207.

[12] 胡燕生,夏婷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研究[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16-118.

[13] 马惠霞,吴捷.对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情况的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2):220-222.

[责任编辑:庞丹丹]

归纳上文,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对写作心理健康和发展历程和中国大陆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发展历程本科毕业论文发展历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辅导员工作中应用的模式 樊瑞华(安阳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河南安阳455000)摘要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充分调动辅导员的力量,使辅导员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在分析辅导员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健.

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摘 要基于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现状的反思,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深度学习的现实要求,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利用现代教学技术,通过依托网络平台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新媒体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提出SP.

3、 积极心理学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仅是对心理问题评估和纠正,也需要关注他们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与发展,这一主题应成为教育者有意关注、精心设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帮助贫困生发展积极心理品质,去获取今后幸福而.

4、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融合模式探究 摘要近年来,高校生命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高校生命教育大多包含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相融合,是开展高校生命教育的良好途径 然而,关于二者如何融合,至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路径.

5、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改革 摘 要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进我们的点点滴滴,而新媒体有着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传播形式,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而高校学生不只要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健康的心理也不可或缺 因此高校.

6、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运用阅读疗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应努力拓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