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教学改革论文 科学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外语教学期刊 教学论文范文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教学改革杂志 初中语文教学改革论文 英语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教学改革的论文 民航专业教学改革论文 初中教学改革论文

教学改革方面有关论文范文集 跟《旱农学》课程教学改革类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教学改革论文 发表时间: 2023-12-29

《旱农学》课程教学改革,本文是教学改革类论文范文跟教学改革和《旱农学》和探索类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马超,李友军,张均,焦念元,王贺正,尹飞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摘 要:通过对旱农学在农业发展中的需求、农业人才知识创新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新形势的分析,从构建旱农学新课程教学体系,创新科研成果,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及实践实习教学等几个方面,讨论了新形势下进行旱农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关键词:旱农学;教学改革;兴趣;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121-02

基金项目:河南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5YB-011),农学专业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省级研究项目(2014SJGLX201),河南科技大学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4ZD-014)

作者简介:马超(1984-),男,河南洛阳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作物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李友军(1962-),男,河南宜阳人,博士,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旱地农业与作物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张均(1982-),女,河南洛阳人,博士,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作物根系发育及调控;焦念元(1974-),男,山东平邑人,博士,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产高效复合群体种间营养效应及生理生态研究;王贺正(1969-),男,河南鹿邑人,博士,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旱地农业与作物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尹飞(1978-),男,河南安阳人,博士,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旱作农业与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管理.

一、旱农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旱农学是研究和阐述旱农地区农业生产的理论与技术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土壤学、农业气象、耕作学、作物栽培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在旱农地区的发展和应用.当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气候、水资源等问题日益严峻,干旱问题在农业生产上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也必须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1].因此,作为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的旱农学课程教学,需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和调整,以能够满足和适应新形势下旱区农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当前旱农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轻农思想严重

近年来,由于扩大招生规模,农学专业的学生数量激增,导致原来的教学场所和师资数量紧张,若想在有限的时间、场所及新增的人数条件下完成年度教学,必然消减该课程的学时数和内容,将田间试验与实习更改为生产实践,有些教学内容也由原来的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变成了用多媒体通过声、像、幻灯片进行教学演示,教学效果和专业趣味性明显下降.俗语常说要知梨子的滋味,必须亲自尝一尝,而仅仅通过演示教学,会导致学生对专业失去学习兴趣,进而演变成对农业的轻视,对农业活动的轻视,失去学习的动力与热情.

(二)年轻教师缺乏教学实践,老教师疏于采用现代教学技术

旱农学正在持续的向前探索和发展,其教学的手段和内容应该不断完善和推陈出新,而旱农学的教学队伍也在不断的传承和更替.旱农学是一门教学与科研、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的学科,当前担负旱农学教学任务的资深教师,都曾亲历农业生产第一线,他们阅历多、见识广,在常年的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讲课贴近实际,案例丰富,寓教于乐.年轻教师对旱农学新的理念和技术更易理解和接受,多媒体教学技术更能活跃教学气质,对旱农学的理论基础能够扎实掌握,不足之处是在实践上有所欠缺,对自己所研究的领域较熟悉,对其他领域缺乏了解和学习,精深而不广博,在教学内容上易导致照本宣科,这些情况也会在某种情况下对学生学习农学起到反作用,失去一探究竟的热情.

(三)教师与学生沟通不紧密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生学,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进行课程教学,学生肯定会产生厌烦情绪,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没有和学生及时有效的沟通,就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需求,也不能获取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自说自话,学生三心二意,两者之间基本没有互动,这种状态有学生的因素,更多的因素在于教师如何看待并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应该利用一些课余时间或课外体验时间,实地到农田去观察学习,让学生实地看到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形状、颜色以及它们成长需要的肥料和管理方法.农民现在怎样进行田间管理,学生理论与实践如何联系,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以探究农业更好的发展与创新,使创新思维成为将来学生在农学方面取得成就的条件.

(四)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操作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消化已学过的知识,将理论课内容进一步延伸,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行课程中,学校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相对较少,在实际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在实践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未能进入主动接受知识和训练的状态,尤其在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有待改进.

学校老师应该利用现有条件或创造条件让学生实地观察与感受植物的生长,包括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田间管理的注意事项,或者让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实践劳动,从播种到收获全程参与并自己亲自动手,既使学生更直观、形象地了解农作物的生产过程,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起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三、旱农学教学改革方案初探

(一)构建新课程,创建新体系

旱农学在推动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在课程教学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1)旱农学是农业科学的一个分支,本身涉及范围广、内容多,学科交叉性强,造成课程体系难以把握;(2)旱农学还处于发展期,随着研究和实践的不断丰富,新知识不断出现,在教学中体现这些新进展的随意性很强,在应用和实践中面临的矛盾较多.因此,在旱农学的教学改革过程中,从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和研究型人才的角度出发,把该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等几个方面联系起来,建立更适应现代化需要的旱农学课程教学体系,使体系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易学性等特点,并以综合型、创新型、能力型、研究型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为目标,对旱农学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形成具有特色的全新课程体系[2].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优化和建设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保证[3],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没有一流的教师,就不可能培养一流的学生.高校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知识创新的场所.因此,一名优秀教师不能只满足于看书、备课、教好书,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在研究中加深对本学科知识的认识,在研究中创新本学科内容,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深化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应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全国性教学研讨会,不断进行同行交流、校际间交流,并且积极参加教师业务培训,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三)加强师生沟通紧密度,实施“产、学、研”三结合实践教学

课堂不是教师的“演播厅”,仅仅依靠教师课堂讲授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不可想象的,增加师生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没有相互的理解和交流就没有好的教学质量[4].师生互动不仅是上课提问而已,还有很多模式和方法的互动形式,而且互动也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互动,还有课堂之外的互动,比如课外与学生交流课堂情况,学生及时反馈情况以便于及时调整等.还可以采用课堂讨论、情景设定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气氛生动活泼,使得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另外,积极鼓励学生们去阅读有关书籍和文献,通过学习有关知识,一方面可以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素质,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就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可以通过课堂作业和课程论文等形式鼓励和督促学生阅读和涉猎大量有关文献资料,提高教学效果,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学生生产实践实习安排在基础课程全部学完之后,与毕业环节尚未开始之前这一恰到好处的时机,通过课堂的一个系统的全生产周期的学习,参加过老师的科研课题之后,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一定的农业实践技能.在这之后,进行更深层次的实践,让学生面向农村和基层,实实在在地进行生产实习,真正实现“产、学、研”三结合式的教学模式[5].在教学实习过程中,通过学生和教师间的相互评价,来改正学生技能中的错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改正教师实践教学中与提高效果相冲突的措施,促进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真正达到教学相长,促进旱农学教学改革的不断完善.

四、结束语

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实践探索的过程,也是新时期高等院校内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这一过程既需要教师的精力投入,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响应.旱农学课程教学改革要从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入手,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溶入新的思想和方法,丰富、更新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考核机制的客观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宗旨,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做到因材施教,为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启杰.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2]梁祥凤,裴旭,李玉红.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2005,(4):25-28.

[3]李天来.提高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2,(8):9-12.

[4]张庚灵,等. 实施全面质效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效益[J].高等农业教育,2000,(3):73-75.

[5]刘彬,武建林.《农业生态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5,17(4):89-91.

该文结论: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教学改革和《旱农学》和探索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教学改革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教学改革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基于双师型教学在《沉积学》课程教学改革以石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 李凤杰,向芳,田景春,徐文礼(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9)摘要为了提高沉积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对课程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提出了基于“双师型”.

2、 应用情景模拟法《采购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采购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基于采购管理在实践中地位的提升以及当前学生学习能力现状,尝试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应用于采购管理课程中 通过对两届学生的实际教学应用,证实情景模拟法在.

3、 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应用型本科教学的改革任重道远,教学质量是其立校之本,培养的人才要被社会所认可,必须突出其应用型人才的特色 在教学中,经济类专业的会计学基础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分析了.

4、 报关水平测试改革下高职院校《报关实务》课程教学改革 一、报关水平测试改革前后的分析根据国务院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关于进一步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的有关要求 实施了17 年的报关员资格考试于2014 年也被海关总署正式取消,改为报关水平测试,由中国报关协会.

5、 新形势下高校农学专业《作物栽培》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 摘要作物栽培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综合学科,因此,对其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 本文结合了作物栽培课程的教学实践和课程特点,对作物栽培课程改革中需要把握的三个“统一&rd.

6、 新媒介背景下的《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开放性教学、移动式学习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新潮,教师和学生之间可通过便捷高效传播的新媒介来实现教学的传授与互动 互联网思维、新媒介的应用在高校教学改革和创新中起到了推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