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生态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和政治期刊 工程经济论文 宏观经济管理杂志社 国际经济和贸易毕业论文选题 金融经济杂志社 家庭经济论文 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状况调研论文 商业经济投稿须知 关于生态经济的论文 关于经济论文的题目 婚姻和家庭心理学论文

关于家庭经济相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与《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测评方案》实践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家庭经济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20

《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测评方案》实践,本文是关于家庭经济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与《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测评方案》和实践和研究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 贫困生认定是学生资助工作的“牛鼻子”,也是精准资助的难点,贫困生的认定实际上是贫困家庭的认定.因此,亟待建立一套信息采集便捷、衡量标准科学、程序规范得当、区分功能明显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测评方案》.研制测评方案应遵循资助与育人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集中采信与动态采信相结合的原则.经过几年的研究,课题组形成了由14项指标、53条标准、“6段14步”操作体系构成的测评方案.该方案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满意度.在资助比例设定为15%的情况下,其总命中率在94%以上,参与测评的全体学生对测评程序、指标与权重、测评结果的满意度在90%左右.《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测评方案》的应用,要注意制度配套、教育跟进和操作的精细化.

[关键词] 学生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测评方案;1453指标体系;“6段14步”操作体系

[作者简介] 刘忠义,常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教师,湖南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常德 415000);苏宏元,常德市教育局副局长.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常德 415000)

一、研制《学生家庭经济

困难程度测评方案》的必要性

贫困生认定是学生资助工作的“牛鼻子”,也是国家精准资助的难点.精准扶贫,首先是“对象要精准,真正使贫困家庭的孩子享受扶持政策,各种优惠政策、扶持政策做到精准到户、精准到人”[1].自1993年起,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学生资助政策,2007年5月13日颁布《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2007年7月教育部和财政部发布《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2011年9月财政部和教育部发布《关于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的意见》.这些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已基本建立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但是,对贫困生认定停留在贫困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2]的定性描述上,没有出台相应的贫困生认定细则或测评方案.特别是国内对中学贫困生的量化测评研究极少,准确认定的难度很大,亟待进行研究.

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贫困生认定方式主要是生源地认定和学校认定两种[3].生源地认定是由学生户口所在地基层组织和政府部门确认,这种认定方式往往因为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认定贫困的标准不一带来很大的误差,顾及情面提供虚明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学校认定现在基本上演变为“学生说——教师定——学校批”的做法,“说”的真实性无法保证,“定”和“批”又无据可依,致使出现“先来后到,轮流享受”、“去高留低,平均享受”、“选举、公平享受”、“领导微调、特殊享受”[4]的做法时有发生,影响了资助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以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

学生就学期间的经济来源是家庭,贫困生的认定实际上是贫困家庭的认定.因此,亟待建立一套信息采集便捷、衡量标准科学、程序规范得当、区分功能明显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测评方案》.本研究定位为高中阶段《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测评方案》的研制,以后向两端延伸,最终形成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的测评体系.

二、研制《学生家庭经济困难

程度测评方案》的基本原则

(一)资助与育人相结合

资助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育人.资助育人像“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一样,是教育的重要途径.首先,测评方案的指标体系和权重设计要科学合理,能真正把贫困学生测评出来,体现资助的精准.其次,测评方案的实施办法要科学合理,体现公平正义,具有教育性.实施办法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实施办法要有利于防止测评工作引发的负面效应,如公平正义原则的失守、学生索取的膨胀、行为的增加、学生隐私的侵犯、自卑感的产生、心理伤害的出现、师生矛盾的引发等.

(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首先,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的认定要实行定量测评,这有利于区分困难程度,对学生的困难程度进行排队,有利于操作的公开、公正、透明,减少评定的模糊性和人情因素.

其次,也要结合定性评定.因为学生的自我评定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准确性和不客观性,加上家庭收入尚不透明,测评指标和标准对特殊情况的考量实难周全,因此,还应要求学生提交原始证明材料,如户口本、低保证、残疾证、重大疾病诊断证明等.学校还要广泛听取班主任和同班同学的意见,组织抽样调查,对受助入围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对学生测评分数和调查结果进行不少于5天的公示.学校要在上级下达的资助指标中划出一定比例的指标作为备选对象,为定性评定留有操作空间.

(三)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

学校是实施主体,家庭是测评对象,社会(区)是不可或缺的参与者.虽然,我国尚不具备完整的社会征信系统,但是政府有关部门、社区基层组织、有关社会团体的一些认定结果是可以也应该作为相关证明予以采信的,特别是社区及其基层组织由于地缘关系,他们对辖区内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比较了解,提供的情况应该有一定的说服力.

随着社会治理进程的加速发展,公民诚信水平的提升,家庭经济状况及人口信息系统的系统录入,社会征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贫困家庭、贫困学生的认定所必需的信息获得途径将更加便捷,更多的、可信度更高的相关信息将可以共享.

(四)集中采信与动态采信相结合

学生资助工作往往是一年集中进行一次,一般是新生到校不久即进行此项工作,此时,获得的信息越多,掌握的情况就越准,应加强这种集中采信.“学校要建立有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5],但是,入学集中采信基本上依靠学生自己提供,难免有不客观的因素.而家庭困难程度是变动不居的,“经济困难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6].基于规避弄虚作假所进行的核查也会使信息的采集打上动态的烙印.所以测评方案应体现集中采信与动态采信相结合的特质.

三、《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

测评方案》的指标和权重体系

(一)国内相关研究的分析与借鉴

1.国内相关研究分析

国内贫困生认定指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陶红丽、郭钟琪在《高职院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精致化模式研究》[7],杨睛在《高校贫困生认定的路径》[8],何倩在《基于层次分析法对高校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的研究》[9],于超美、叶威惠、郑培晨在《基于量化评估的贫困生认定体系探索——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为例》[10],赵炳起在《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优化与重构》[11]分别提出了高校贫困学生测评模型,并各自提出了一些关注指标,如下表1.

表1 国内几种影响较大的贫困生测评模型指标比较

我们认为,表1中一些指标的确能直接地反映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但目前不好采信,如“家庭资产”、“家庭负债”、“家庭收入”、“家庭支出”、“社会资助”等.有一些指标对高校而言可能是必须的观测点,但并不适用于对中学生的测评,如“学习费用来源”、“家庭住地最低生活保障金”、“学校所在地最低生活保障金”、“学习类型”、“专业”等.从实际情况来看,有一些指标的设立没有普遍的意义,如“家庭亲戚经济状况”、“有无特殊性产业”等.有些指标跟家庭经济状况没有必然联系,如“学生学习情况”、“学生表现情况”等.而有一些可能是应该关注而关注得不够的,如房屋情况、政策性优抚等.

2.指标体系与权重的初步建构

2014年10月,参考国内高校的研究成果,结合常德市2011年以来在中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量化测评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在征求学校负责人、资助专干、班主任的意见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测评的一、二级指标体系和权重,编制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测评调查表》,并在全市部分中学试测.其一级指标和权重如下:

父亲职业(5分)、母亲职业(5分)、父亲劳动能力(10分)、母亲劳动能力(10分)、家庭其他成员劳动能力(4分)、房屋情况(6分)、医疗支出(10分)、家庭受灾(10分)、家庭变故(10分)、教育支出(6分)、家庭人口(4分)、学生消费状况(10分)、政策性优抚(10分).

(二)实证研究与专家评定

1.指标体系与权重的调研和修订

2014年底至2015年上半年,课题组首先到石门县、澧县实地走访座谈,召开座谈会5场,走访相关人员30余人,系统听取他们对测评调查表的修改意见.并走访卫生、残联、民政、扶贫办等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征询意见.然后课题组运用头脑风暴法,集体讨论15次,根据试测和各方意见,修订了测评的一、二级指标体系和权重,完善了测评的操作体系.其一级指标和权重如下:

父亲职业(4分)、母亲职业(4分)、父亲劳动能力(8分)、母亲劳动能力(8分)、家庭其他成员劳动能力(4分)、家庭驻地(2分)、房屋情况(6分)、医疗支出(12分)、家庭受灾(10分)、家庭变故(10分)、就学人口(6分)、学生消费状况(4分)、学生健康状况(4分)、政策性优抚(18分).

本次修订加大了“政策性优抚”权重,缩小了“学生消费状况”权重,取消了“家庭人口”、“教育支出”指标,增加了“就学人口”、“ 学生健康状况”指标,其他指标权重也做了相应调整.

2.指标体系与权重的专家评定

2015年9月,聘请22位专家对指标权重进行评定.具体做法是,请专家对每一个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直接权重赋值,然后以专家评判结果的平均数作为各指标的权重.专家评定的一级指标和权重如下:

父亲职业(7分)、母亲职业(6分)、父亲劳动能力(11分)、母亲劳动能力(9分)、家庭其他成员劳动能力(4分)、家庭驻地(3分)、房屋情况(6分)、医疗支出(11分)、家庭受灾(13分)、家庭变故(12分)、就学人口(5分)、学生消费状况(4分)、学生健康状况(4分)、政策性优抚(5分).

专家评定结果与课题组研究结果的最大分歧是政策性优抚的权重.课题组认为,政策性优抚是政府认定的,应占10%-18%.而专家认为,政策性优抚的信息采集信度不高,政府认定的低保户、低收入家庭有的不一定很困难,特别是政府不是每年都重新认定,几年前认定的现在有些已经发生变化,政策性优抚占5%合适.其他指标权重与课题组的赋值有一定差异,但多数有一定的一致性.

3.指标体系与权重的再修订与实践验证

2015年10月,根据专家评定意见,对2015年上半年的指标与权重进行了再修订.分两个时间段,用修订的调查表在常德市城区、澧县选取了7所学校(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2所、一般普通高中学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4所,其中含公办学校5所、民办学校2所)共646名学生进行了测评和满意度问卷,还随机走访了部分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学校资助工作人员.

(三)指标体系和权重的最终确定

2015年11月,课题组根据7所学校试测情况和满意度,再次修订指标和权重,最终确定了由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家庭主要经济支出、政策性优抚几个维度、14项指标、53条标准构成的指标与权重体系,简称“1453指标体系”(见下页表2),并编制了最终的高中阶段《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测评调查表》.其中的二级指标即为评分标准.

(四)信度和效度分析

2015年12月,采用定稿的高中阶段《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测评调查表》,采取整班随机抽样法,对常德市女子外语学校、澧县一中、澧县职业高中3校6个班共287名学生中进行了测评,获得有效问卷281份,有效率为97.78%.以该样本为对象,采用SPSS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

1.信度分析

信度指测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研究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之同质性信度分析,即分析测验内部所有题目的一致性.分析显示,测验的信度系数为0.645.信度系数>0.9信度高,信度系数>0.75信度较高,信度系数>0.55信度在可接受范围内.结果表明,《调查表》的信度符合测量学要求.

2.效度分析

效度是指测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本研究采用内容效度和校标效度来评估测验的效度.

(1)内容效度采用评分者信度来评估,即分析学生自己测评和班主任测评各指标的得分与总分之间的相关性.如果相关系数高,则说明两者通过该指标体系的评定结果一致性好,说明测验的内容效度高.分析结果显示:班主任测评总分与学生测评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53,显著相关.班主任测评的各项指标与学生测评的各项指标除房屋情况、家庭驻地与就学人口这三项指标不相关外,其余均显著相关.而学生测评的各项指标与班主任测评的各项指标除母亲劳动力、家庭驻地与就学人口这三项指标不相关外,其余均显著相关.说明《调查表》的内容效度较好,符合测量学的指标要求.

(2)校标效度的评估采用命中率法,即用其命中的比例作为效度指标,测验的命中率高,说明测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高.本研究在287人中按30%的资助比例划线,按测验分数从高到低排队,获得资助候选对象86人,通过对班主任、同班同学、学生家长、社区、村组的调查核实,通过相关的核查,确认58人为真正需要资助的贫困生,剩下70%的学生中没有需要资助的贫困生,其正命中率PCP等于67.44%,总命中率PCT等于90.24%.按资助比例15%划线,获得资助候选对象43人,经核实,这43人全部为确实需要资助的贫困生,剩下85%的学生中还有15人是需要资助的贫困生,其正命中率PCP等于100%,总命中率PCT等于94.77%.由于校标(真正需要资助的贫困生的标准)是相对的,划线比例也是人为的,所以,测验的命中率(准确性)随贫困生判断标准和资助比例而变化.但本《调查表》在当地贫困生认定常模标准下,在15%-30%的资助比例下,效度还是较高的,特别是在15%的资助比例下具有较高的效度(见下页表3).

四、《学生家庭经济困难

程度测评方案》的操作体系

操作体系是科学测评、确保学生资助工作规范化运行的重要保障.我们从2011年开始进行研究,目前已形成“6段14步”操作体系.

第一阶段:学生申请和测评.

第一步:学生填写《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资助申请表》,作出书面诚信承诺.

第二步:发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测评调查表填写须知》,学生填写《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测评调查表》,提交原始证明材料(如户口本、低保证、残疾证、重大疾病诊断证明等)原件和复印件.

第二阶段:学校审核.

第三步:学校打分排队,编制《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测评得分汇总表》.

第四步:学校审查.从测评高分到低分,按规定的资助人数比例+5%(备选对象)确定审查对象,进行校内调查和信息核实,对部分对象进行抽样实地走访调查.

第五步:学校初步拟定资助名单和等级.

第三阶段:学校公示.

第六步:校长办公会研究确定资助名单和等级.

第七步:学校、资助管理中心盖章后,学校公示5个工作日(若有异议,从备选对象中按得分高低依次递补).

第八步:学校填写学期资助汇总表,*学生资助卡.

第四阶段:中心复核.

第九步:资助中心专干审核.

第十步:学籍管理员审核.

第十一步:资助中心负责人审核.

第十二步:分管局领导审核.

第五阶段:打卡发放.

第十三步:资助管理中心专干、负责人 共同打卡发放.

第六阶段:学校建档.

第十四步:学校资助专干收集有关资料分类整理建档.

五、《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

测评方案》的试测效果与研究反响

(一)测评的满意度和准确度

2015年12月对常德女子外校、澧县一中、澧县职业高中3所学校6个班共287名学生中进行测评、公布测评结果之后,我们又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共发放问卷287份,回收287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66份,有效率92.68%(如表4).结果显示,学生对测评程序、结果、指标及其权重的满意度都是较高的.

1.对测评程序的满意度: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占1.9%,比较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占98.2%.

2.对测评结果的满意度: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占13.1%,比较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占86.9%.

3.对测评指标和权重的满意度: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在6.1%-12%之间,比较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在87.9%-94%之间.满意度相对较低的几个指标为家庭驻地(86.8%)、家庭其他成员(89.1%)和父亲劳动力(89.9%).其余各项指标的满意度均超过90%.2016年5月,我们在株洲市第五中学,株洲市职业中学4个班共162名学生中进行了测评和满意度调查,共发放问卷155份,回收155分,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41分,有效率90.97%.分析结果表明,以上三个方面的满意度比常德市3校6个班的结果更高,均超过91%.

常德市3校6个班班主任测评总分与学生测评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53,学生测评的各项指标与班主任测评的各项指标多数也显著相关,说明测评方案的内容效度较好.在15%的资助比例下,正命中率PCP等于100%,总命中率PCT等于94.77%,说明测评方度较高.在株洲市第五中学,株洲市职业中学4个班测评,也获得了大致一致的内容效度和校标效度.另外,受测学生的满意度高也佐证了测评的准确性是较高的.

(二)研究的社会反响

我们进行的高中阶段《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测评方案》的研究始于2011年,2013年纳入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进行系统.2014年3月,课题组以《维护资助公平,提升资助效益,切实做好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评审工作》为题,在湖南省市州学生资助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介绍测评方案的前期研究情况.2014年6月、2015年6月,课题组先后两次被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邀请分别在成都、北京举办的“全国县级学生资助工作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班”上介绍测评方案的研究与试测情况.福建、安徽、重庆、湖北、广西以及本省株洲、怀化等地学生资助界纷纷前来学习考察有关贫困学生认定的做法.湖南省株洲县在借鉴、实施我市量化测评办法后,对我市的贫困生认定办法作出了“操作性强,认定效果好”的评价.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站“工作动态”栏目以“湖南省常德市探索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6段14步管理模式”为题予以推介.

六、《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

测评方案》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制度配套

《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测评方案》的实施需要有相关制度作保证.如,可以建立学生资助申请制度、学生诚信惩戒制度、实地核查制度、学生家庭重大变故申报制度等,让学生在自我评估的基础上理性地对待资助申报与认定工作,建立学生诚信自我约束机制,完善动态采集学生家庭困难信息的办法,彰显学生资助工作的公平正义和人道主义情怀.

(二)注意教育跟进

学生资助工作的政策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我国的国情和学生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让学生及其家长了解.学校作为《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测评方案》的实施主体,应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利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以诚信、感恩、励志、自强、责任等为基本元素的教育活动,可以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必要时还可以邀请校友现身说法,榜样示范.“教育扶贫必须注重受教育者的自我提高” [12],让学生悦纳自我,做到物质资助与心理资助同步.

(三)注意操作的精细化

要精准认定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需要提前介入,新生入校前即让学生及其家庭就知晓国家的资助政策,学生入校时带齐相关证明材料,建立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档案.在《调查表》、《填写须知》、《计分表》的基础上明晰测评程序、明确相关制度、完善相关资料、提供操作案例,形成《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测评手册》.将《手册》中与测评本身直接相关的部分开发成软件,利用计算机操作,既经济,又便捷.

参考文献:

[1][12]王嘉毅,封清云,张金.教育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J].教育研究,2016,(7):21.

[2]财政部、教育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Z].财教发[2007]8号.

[3][6]夏学花.试析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11,(2).

[4][8]杨晴.高校贫困生认定的路径[J].教育学术月刊,2009,(8):51-53.78.

[5]王平.我国高校贫困学生新资助体系的实施现状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9,(6).

[7]陶红丽,郭钟琪.高职院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精致化模式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9]何倩.基于层次分析法对高校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21-23.

[10]于美超,叶威惠,郑培晨.基于量化评估的贫困生认定体系探索——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6):48-51.

[11]赵炳起.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优化与重构[J].教育财会研究,2006,(4):20-26.

小结:这是关于对写作《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测评方案》和实践和研究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家庭经济本科毕业论文家庭经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吉林省农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且就业困难学生的群体特征与就业能力提升和实践 赵云昌(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118)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调整期,社会整体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尤其是农.

2、 关于搭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志愿服务平台 摘要目前我国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主要以无偿资助为主,文章主要针对无偿资助中出现的资助方与受助学生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不对……、受助学生后续追踪机制不完善、受助学生失范行为时有发生……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在资.

3、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助和经济资助协同机制构建探究 【摘要】本文论述建立心理资助和经济资助互相协调的机制,是解决高职院校家庭经济贫困生面临困境的必然举措;从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全面掌握贫困生心理状况,建立显性资助和隐形资助互相结合的资助方式,建立积极的.

4、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以浙江省某大学为例 摘要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增多,经济困难学生数量也随之增加 如何准确认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源头上保证助、贷学金有效发放仍然是一个难题 本文针对经济困难生认定中定量指标及评议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参考调查.

5、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新策略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全国各高校的资助管理机构承担着将国家资助资源正确引领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的重任,但是如何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目前只有笼统的概述,没有有效的鉴别手段,.

6、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信心现状与一一以昆明理工大学艺术和传媒学院为例 本文为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项目“精准扶贫下”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信心提升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