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教育的英语论文 教育杂志投稿 师德教育论文 教育杂志社 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小学教育语文专业毕业论文 高中继续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发表等级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论文 西部教育属于什么期刊 法制教育的论文

教育类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跟教育中的恐惧表征与其回应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教育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11

教育中的恐惧表征与其回应,本文是教育类有关本科论文怎么写跟恐惧表征和教育和回应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陈玉华

(华东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上海 200062)

摘 要:当前教育实践面临多方面的恐惧,其基本表征为:在认知领域,对知识盲信与日渐式微的无所适从;在社会交往领域,对社会依恋与区隔渐大的惶然不安;在自我领域,追求自我却又在现代性中迷失的茫然.应对以上恐惧表征,教育应当选择真的、完整的、多元化的知识来应对认知实践中的无所适从;培养儿童的社会性并恰当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应对儿童的人际恐惧;培养儿童自我意识、反思精神与独处能力以应对现代性中的迷失.

关键词:教育;恐惧;认知实践;交往实践;自我实践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5-2232.2016.06.003

情绪常被视为是非理性的、粗糙的、混沌的,常被排挤在理性占据的“科学”话语之外,鲜有进入主流思想的机遇.作为人的一种基本情绪,恐惧更是被看作“坏的”,应驱逐于教育活动之外.其缘由,无非源于以下种种:理智取向的教学认为情绪是靠不住的、低级的、有害无益的;恐惧作为一种“负向的”情绪,阻碍学习进程,应该避开;“对恐惧的恐惧”,使人避之不谈.由此,教育中人们几乎一致呼唤“免于恐惧的自由”.但是,人们追求的“安全”教育,却正以“为你好”之名,让儿童只能在规定的、规范的、看得见的、所谓“安全”的空间,做“安全”的事情,这种人为设定的保护导致教育逐渐呈现窒息状态.如果不予关照,恐惧不会无故消失,它们及其对教育的威胁依然存在.因此,分析教育中的恐惧向度,将其视为真实教育情境和经验中的一部分[1],已成为当前教育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一、教育中的恐惧表征

恐惧在教育场域的渲染与蔓延几乎无处不在;反过来,教育亦在制造恐惧.梳理教育遭遇的现实处境,其恐惧向度主要表现为:在认知实践中,主张知识改变命运又高呼知识无用论;在交往实践中,社会性需求增大而人际区隔森严;在自我内在实践中,崇尚自我又在现代性中迷失.师生身陷以上恐惧之中,饱受恐惧之苦,危及人及教育本身的价值.

(一)对知识盲信与日渐式微的无所适从

人们藉由已有知识来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和创造世界.教育之要务之一便是“借助知识与客观世界对话”.

当下,教育对于多数个体和家庭来说,尚停留于功利层面的追求,被喻为改变个体和家庭命运的重要桥梁.许多学校看起来更像一座小型秘密监狱[2]2,里面通过知识的传递实现或维系未来外在的身份.要想赢取身份,就要遵循现有法则,参与竞争有限的优势资源.在考评主导的学校系统内部,畅行的依然是“分数”.分数在素养和知识区间内,偏向后者.其一,知识与权力关系的相得益彰,彼此促进;其二,教育选拔与区分功能,依据知识便于操作;其三,对知识近似于真理、权威的固有认识,难逃其羁.为此,教育异化为了“知识传递”,学校内弥散着对知识盲目的迷信.知识可以给予师生莫大的安全感,也是“授业”之“业”的重要范畴,形塑着师生的精神生活.

然而,眼下中国社会的转型,乃是一场“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3].这意味着,教育文明性格要由追求权力的文明性格走向追求自由的文明性格.教育的目标就是形塑一种“防卫性的个人自由”对“具有扩展性的公共权力自觉反抗”间的张力性平衡.[4]239-241由此,转型期间,首先,权力与知识互绑的形式依在,自由主义为导向的市场化亦在瓦解和消退权力的关系,促使人们对于知识、权威、信任处于摇摆不安的状态.知识正从“力量”转向“无用论”.其次,危险被视为知识的产物[2]43.现代的危险不再是出于“无知”,而是来自于知识.科学预测风险,同时产生风险;人们越来越依靠科技的同时,也越来越怀疑它难以预料的后果.今天我们所面临的许多不确定性正是由人类知识的增长创造出来的.[5]更多、更完善的知识正在成为新风险的来源,“知识”与“不知”合成风险社会与人的不确定性[6].再次,人们认识的有限性.知识局限于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提供看法,而且是相当有限的看法.[2]45人自身的有限性决定了认识局限,必然有些方面人类尚不知道或不可能知道.已有知识也尚未能够完全被证实或证伪.最后,过分专业让获得可靠知识变得更加困难.每个人的知识因为狭隘的专业化限制着决策的范畴,而变化的世界、膨胀的知识又端赖于多学科的综合作为现实推断的依据.什么知识可靠,成为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综上,与其说对于知识的盲目迷信遮蔽教育中的智慧,毋宁说,转型时代,人们既仰仗于知识而又面临权威知识的式微,人们亟需更大量的知识而又面临对信任系统崩塌后的无所适从,从而给教育带来更多的恐慌.此乃教育中认知向度的恐惧向度.

(二)对社会依恋与区隔渐大的惶然不安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人们藉由社会交往活动来认识他人、理解他人和走向社会.教育之要务之二便是“与他人对话”.

当下,学校中渴求身份、势利倾向、过度期望、精英崇拜[7],无不存在,甚至逼至一极,常态化的病态竞争助长人们之间的不信任.[8]然而,人与人之间区隔愈是增大,个体内心的依恋、关爱需求因匮乏反而就愈加强烈.其一,多元化、专业化分工促使人们之间相互依恋,人们日常交往、生活等已然脱离不开彼此的共享与交换.学校教育作为个体社会化的进程,离不开同伴、专业教师和管理者的互动与对话,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成长亟需成人的引导和关爱,亟需同伴的陪伴、互助与分享.其二,面对未来不确定的风险,人们需要相互依恋才能共度难关.无论对个人还是社群,未知世界永远多于已知世界.社会越是发展,人类的命运越需要捆绑在一起,来应对“可能世界的风险”.作为育人的学校,就是要通过教育,来培养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理解、协商、互动等,发展、实现个体的社会性需求,促进个体、组织、社会更加美好.然而,当前,恐惧几乎渗透进所有教师和管理者的关系中.教师恐惧和异己的“他者”直接相对,不管“他者”是学生、同事、学科,还是一种内心自我矛盾的声音.[9]病态的教育使人与人分离、使教育与生活分离、使人们在自我封闭中更渴望相互关联.其三,普遍的竞争文化促使人际间反协作.为争夺少有的优势资源,人们“各怀鬼胎、心怀叵测、暗自思忖”,不安全感屡屡造就“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信念与行为,人与人内心的区隔以至于追问“你能信任谁?”[2]118-140成人频繁从社交中隐退,像鲁滨逊那样认为,和孤独自己或上帝的交流,或许好过“和世人的社会交往得到的最大享受”[10].学生也在类如“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等氛围下,虚伪中掩埋自我、冷漠中异化他人、精致的利己中逃离实质性社会关系.

面对此境遇,学校试图借助工会、社团、联谊、俱乐部、教研组、家长会等形式和组织来消弭师生既彼此依恋又人际区隔的困境,以调和教师间、师生间、学生间的隔阂,求得团结、互助、和谐、共进的人际动态.然而,调和人际区隔的努力与效果相当有限,每人都面临人际依恋被侵蚀、人与人鸿沟阻隔渐宽、渐深的风险.恐惧文化最不引人注意的后果是它把人际关系看作就是增加危险的方式,以至于“握手也变成一种危险”[2]前言,递给一支口香糖也需要高度警惕,信任作为一种社会资本面临瓦解.无可避免的接触,停留于蜻蜓点水式的表层,灵魂与灵魂的相互摇曳难以成为可能.

综上,人作为社会性的人之存在的前提正遭遇蚕食,孤独与恐惧侵袭而上,“异者”和“他者”未能成为责任*的约束,反致调和人际区隔的文化氛围渐变为新的恐惧的诞生.此乃教育中社会实践向度的恐惧向度.

(三)对崇尚自我与现代性“被抛”的怅然若失

人们藉由反思性实践活动来守得住自我,认得清外界,由内而外、心无挂碍.教育之要务之三便是“与自我对话”.

当下,学校虽然依旧将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放在首位,但是对自我的极度强调却在教育实践中大为推崇.其一,强调自我是现代社会向现代和后现代转型的特征,解构已经成为时代的典型标志,成就自我成为个人追求的首要价值,教育亦不例外.其二,强调创新的教育,同时鼓励自我,与众不同更容易实现“新”突破.其三,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等技术的出现,让“自我”在空间、时间中成为可能.对自我的追求,不仅唤起了个人的觉醒,也唤起了教育的觉醒.

然而,当人类战胜自然,自以为是地宣称人是世界上最独特的物种之后,刚从蒙昧状态中走出,却不料陷入“神”的股掌之中.“上帝死了”之后,人宣称为王,却不可避免地被社会达尔文主义腐蚀,胜者为王,强权即真理,人类在掩埋自己的同类,使一部分人被奴役,被剥夺,被占领.此后,启蒙的呼声促使猖獗的理性像猛兽一般把人类本身置于频频将要灭亡的风险,工具理性再次奴役了人本身.人是一个有限与无限、暂时与永恒、自由与必然的综合[11],然而在现代性面前,“一切坚固东西的烟消云散”[12],人毫无二致地陷入分崩离析的恐惧与迷失之中,成为一个流动的漩涡,不时眩晕.人们在世的被抛感尚未得以着地的踏实状态,又将我们全抛入“无休止的解体和更新、斗争和对立、含糊不清和悲痛的大漩涡之中”[13].任何主义都未能慰藉人的心灵,使其拥有完整、圆融的状态.

当前的教育,在自由主义市场培育“利益主体、竞争主体、契约主体”的教育“博弈范式”[4]149-262中,人习惯性移位与错位,假他人之力当作实现自己意志的手段,使人背离真理、疏离他人、分裂自我.教育中个体“长于算计,而缺少;长于反思各种可能性或途径,却缺少果敢的决断;长于各式的广告和宣传,却缺少实在的行动”[14].于是,教育者一方面寻求安全的港湾,一方面却不得不陷入自我迷失的窠臼,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被高高弘扬,而内在价值与自我价值却被人渴求又长期处于压抑之中.

综上,当个体“我”的放大成为学校乃至社会的普遍性认同,功用取向成为寻求确定性的先在考量,现代性冲击下人之身心不知何处安放,恐惧未曾消减反而愈益纵深.此乃教育中自我内在实践的恐惧向度.

无所适从、惶然不安、怅然若失,皆是恐惧在具体情境中部分的展现与流露.综观教育遭遇的三大范畴的恐惧表征,可见,转型时代的教育既承载着传统惯性的遗留问题,又面临着新的时代呼唤与时代难题.当下的教育既存留对于知识的盲目依赖又质问着以知识为代表的权威,既需求团体合作进、彼此依附生又面临着人际区隔的难以调和,既无处不追求自我却屡屡找不到安放身心的精神家园.恐惧不仅仅是害怕死亡,而是害怕所有存在的基础——无.[15]恐惧的三个向度无不是对知识、关系、自身存在基础的侵袭.这既是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问题,又直接映射教育的内在处境,羁绊着“培育人”的核心工作,摇动着人的存在价值.怎能不予以回应?

二、对恐惧的教育回应

面对教育中存在的恐惧向度,教育应当正视它、面对它、疏导它,让其成为教育契机与生长的发端.针对当下教育遭遇的恐惧向度及其表现,应当在认知实践中抛开对知识的权威或者质疑的追问,选择真的、完整的和多向度的知识来引导儿童成长.在社会交往实践中恰当处理个人和群体的关系,让儿童在个体与关系中取得平衡.在自我内在实践中,教会儿童自我内在提升的基本途径,培育自主意识、独立能力与反思精神.

(一)选择恰切知识,尊重知识本身的价值

知识带有权力的痕迹,内在约束着儿童未来的发展边界,甚至语言也成为了思维的枷锁.但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知识本身就是力量——它具有突破自身边界的力量,是打破不可能、使不可能成为可能的利器.因此,在教育的认知实践领域,要选择真的、完整的和多向度的知识,藉由对知识的学习、经验、思考,察其“真”,穷其“理”,尽其“道”.

第一,选择“真”的知识.一切通过理智的教育与学习都依靠原先已有的知识,而“作为知识,其内在的品格便是具有某种程度的必然性、普遍性,这是由反映人类活动之基本结构的思维形式所决定的”[16].人对知识确定性的寻求,来源于“原始生活避免危险的安全需求”的拓展.面对认知领域对于权威的挑战、质疑、无从信任的恐惧,教育应该选择真实的知识.尊重知识的真并不意味着盲从,而是强调知识的相对客观、普适和可检验,明了知识“是什么”“怎么成为知识”“为何如此”等具体与“背景知识”.真实的知识容易消除儿童认知实践与经验生活的错位,避免错误的知识导致的恐惧.

第二,选择“完整”的知识.完整的知识有助于儿童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联系,消除对于世界不确定性的恐惧.不完整的知识,一般都是脱离情境线索的知识,容易成为被神圣化的知识,容易成为权力大行其事的载体.儿童被这些知识所塑造,容易造成机械、刻板、固执、狭隘,一旦遇到知识所处的原有载体,就容易导致与错误知识所带来的类似结果.采取错误、虚构和被截肢的知识是集权社会常用的手段,其目的就是通过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知识,来限定儿童发展的路线与空间,从而实现控制——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第三,选择“多元化”的知识.由于信仰、文化等影响,选择扎根于自己文化、信仰、价值的知识而排除“异己”的知识,会养成自恃其高、空无他人、固执己见、唯我独尊、野蛮霸道、偏狭苛责的人,也会人为拉大单向度的知识与真理之间的差距.多元化的知识视角不仅是对于真理的接近,也孕育着方法的多元,让儿童和教师可以选择、可以明辨、可以包容,消减恐惧产生的可能.当知识取向从单向度走向封闭,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儿童认识的边界,其危害不亚于错误的和不完整的知识.

在教育中大行其道的被“移花接木、无中生有、信口开河、断章取义、保守封闭”的知识,促使教育自身公信力锐减,教师和学生也会陷入惶惶不安与迷茫.诚然,这样的教育非但不是为了启蒙,极端时可谓是“愚化”与“驯化”,是“反教育”和“非教育”.可见,知识形塑着我们的思维、判断和行为,“选择什么样的知识,怎样选择知识,知识如何呈现”,至关重要.认知领域的教育,回应其存在的恐惧向度,就要重新拾回知识的本原,不仅正视知识的价值,更应在实际中选择真实、完整和多维度的知识.

(二)重构交往文化,促进儿童社会性成长

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其较为重要的领域之一便是“学会与人共处”.社会交往领域中的教育,正是培育人与人之间纽带的桥梁,使人从其中认识、发展人的社会性、政治性,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使个体与社群更有效地互动.回应交往实践中的教育恐惧面向,亟需构建学生健康的人际,这就要求教育要与社会主流文化保持合适距离,要培育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要教会学生在自我立场与他人准则间寻求平衡.

首先,教育要与社会主流交往文化保持合适的距离.学校从来不能置身于社会之外,但完全地与社会现状包括问题同步,也不无问题.目前,教育还偏重于被动适应和应对当前的社会主流交往文化.但教育作为专职“培养人”的组织,不应当完全复制社会主流的人际交往法则,而应在融入社会交往“母体”规则的同时,担任起引导甚至是改造社会交往法则的责任.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既要融入和社会,又要保持与社会的距离.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人性及其人际互动要则,理解社会主流文化中人际行为的复杂现象,唤醒个人构建理想人际法则的意识,并启发其与斗志.师生在教育教学实践同理解和建设健康的、生态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在学会与他人相处中,每位师生要更加包容、多元、,使个体生命更为饱满,使每个个体能够更好地惠及他人及社群.

其次,注意发展与培育儿童的社会性.授受为主的学校教育文化裹挟着有限优质资源的竞争,异化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师要给予学生合作共处的机会,特别是通过设计基于“工作”任务的活动,使学生切实在“做”中,学会人与人间的相处.在合作中,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如何面对差异与冲突,如何捍卫自己的权利.师生可以通过学习人文社会学科,认识人性、权力、意志、冲突、公私、义务、权利、合作等重要概念的相关思想与文化.在多元化状态下,学习如何择取底线与必须坚守的法则,如何又能够使自我、他人、组织、集体共荣共进?在非合理化、强权、裂变、巨大冲突面前,教师和学生又如何与恐惧相处,保全自我和正义?在以上内容、方式的学习中,对于目前存在人际间的区隔有所认知与突破,学会面对教育交往实践中的恐惧向度,坚守社会规则、坚守道德底线、利己利他.

最后,要在自我与社会关系间寻求个体平衡.每一个个体的发展都涉及本我、自我、超我等不同层次,完全利他而没有自我尺度的个体,如同只有自我没有他人一样令人不安.发展人的社会性,理应以尊重每个个体为前提.“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7]尊重与改善每一个“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是人类必须担当的道义职责.[18]交往实践规定了“社会—公民”双向均衡价值取向,但其建基于平等、自由的多元主体间的互动.在传统共同体的生活中,人们总是面临着两难的抉择,“失去共同体,意味着失去安全感;得到共同体,如果真的发生的话,意味着将很快失去自由.”[19]1-2而现代学校的教育培养目标,则是要从上述传统共同体中解放出来,重塑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公民意识.那么,教育在满足个体社会性心理需求的同时,回应交往实践向度的恐惧,就要:其一,以尊重每位个体的独特价值为前提;其二,允许个体有不同程度的私人化空间——要接受儿童个体的差异化表现,要宽容歧见,要给予学生独处的空间与时间;其三,在对个体基本尊重、平等、自由法则的基础上,同质性间求同、互爱与满足,异质性间存异、协商与发展.

正如《淮南子》中所说:“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他人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在倾听他人、与他人对话中,修正自己.交往实践中的人在发展个体社会性的同时,要超越低级、异化的人际关系中的抗拒和恐惧,聆听理解、识别真相、影响他人,引发自我行动,培育1+1>2的人际凝聚力与交往性行为,超度已有社会、时代、教育的交往实践中的恐惧.

(三)发展学生自主意识,应对现代性迷失

人的发展藉由“向外”与“向内”两种路径,如果说认知实践、交往实践的教育是“向外”的探寻,那么“自我内在实践”则是“向内”的求索.教育需要养成学生的自我意识、反省思维、独处能力,来回应个体内在实践向度的恐惧.

首先,要发展学生自主意识.培育一个具备独立判断能力、勇敢坚毅、内心强大的个体,先要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与自己的内心世界展开对话,“通过自我内心的对话,改造自己所拥有的意义关系,重建自己的内部经验.”[20]学生可以认识到自我的独立价值,认识自己的个性、权利、责任,重建自我认同与自我经验.通过自我意识的树立,学生不依附于外在的保护,不盲从于安全幌子之下的束缚,发展并强大自我,从而拥有识别的智慧、行动的勇气与自我觉醒的内在动力.

其次,要发展学生的反省思维.我们所“怕”的东西要么意味着我们的“无知”,要么意味着我们的“无能”,它提请我们注意着我们的“有限”.“留白”与“自我对话”能够促进师生省思——在乎什么,恐怕失去什么,恐惧暗示的所爱、所惜、所痛、所感是什么,以促进个体面临恐惧时,保护自我、适时远离,也提请我们在忧虑中停下来反思与沉淀,日后如何应对.在自我内在的实践活动中,恐惧意味着对自身存在的质疑与否定,也暗示着转变的契机.反省思维意味着自我内在地察觉,在确定情境下洞悉未知情境,从而在暗示、问题、假说、推理、试验间求得“澄明”.如此,能够让个体觉知深层自我,使人在无知中学会谦卑,在未知中追问是非,在有限度的空间促成“我成为更好的我”.

再次,要发展学生的独处能力.人在独处的时候,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面对现代性的冲击,人的存在成为一种虚妄与荒谬.越是在如此现代性的恐慌下不可终日,越是要发展个体独处应对的可能.独处是一种能力,它能够让人发现自己、了解自己,在混乱中厘清,在错综复杂下找寻自我的位置,在痛苦中复原,在孤独中升华、创造与产生生产力.在现代性的洪流中,个体自我独处时的“定静”反而能够触摸最真实的感知力,修复人在惊慌失措中的习惯性反应,回归自我,更有力量.这点在中国文化根基下,更应该遵从教育中学生的个体独特价值,呵护、养成儿童能够独处的能力.

自我内在实践的教育是走向自由的教育,没有个体自我的探寻,就没有个体自由.回归教育的人本立场,意味着个体走向自由与解放,免遭不必要的污染,修复自身的能量源.恐惧意味着自由空间,意味着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变的契机.超越自我内在实践活动中的恐惧,寻求人存在的独特意义与价值,应该成为教育的重要维度.

三、结语

恐惧作为情绪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排除在教育实践范围之外.然而,当下教育所面临的恐惧表征,教育学理应积极地分析并回应.面对知识的盲从与权威的消减、对人际的亟需与信任的崩塌、对自我的强调与现代性中必然的迷失,是教育遭遇的主要恐惧表现.教育不应拒斥情绪的参与,研究与实践也不应逃避恐惧议题,逃避恐惧并不能使我们通向自由.教育内部应该停止制造恐惧,在面对诸领域中的恐惧时,教育者应视之为学习的契机与发展的可能,引导学生从恐惧中走向兴趣、勇气、理性和智慧.师生面向恐惧的向度,乃需要借助于认知、交往、自我实践三维度,发现教育的契机,回归人本立场,促使恐惧成为师生共进的空间.人通过与客观世界的对话、与他人的对话、与自我的对话,能够形成一个蕴含认知、交往、自我的立交式共同体,而这个共同体,“它就像是一个家(Roof),在它的下面可以遮风避雨;它又像是一个壁炉,在严寒的日子里,靠近它,可以暖和我们的手.”[19]1-2这种共同体满足了人们追求确定性与安全感的渴望,给予了人们情感上的归属,消解与超脱了教育中各方面恐惧.

参考文献:

[1]Megan Boler, Michelinos Zembylas. Discomforting Truths: The

Emotional Terrain of Understanding Difference[M]//Peter Trifonas.

Pedagogies of Difference: Rethinking Education for Social Change.

New York: Routledge Falmer, 2003: 107-130.

[2]弗兰克·富里迪.恐惧[M].方军,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3]梅恩.古代法[M].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97.

[4]扈中平,等.教育人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5]乌尔里希·贝克,等.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

传统与美学[M].赵文书,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35.

[6]乌尔里希·贝克, 郗卫东.风险社会再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2(4):46-51.

[7]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M].陈广兴,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

社,2007:3-86.

[8]高德胜.学校教育与恐惧制造[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1):4.

[9] 帕尔默·帕克.教学勇气: 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等译.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8-41.

[10] 李猛.自然社会:自然法与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M].北京:生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6.

[11]索伦·克尔凯郭尔.致死的疾病[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9.

[12] 鲍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 云散了[M].徐大建,等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3:12-13.

[13] 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

社,2001:117.

[14] 孙毅.个体的人:祁克果的基督教生存论思想[M].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2004:5.

[15] 保罗·纽曼.恐怖:起源、发展和演变[M].赵康,等译.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2004:142.

[16] 王南湜.辩证法:从理论逻辑到实践智慧[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

社,2011:283.

[17] 马克思,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编译局,编译.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67.

[18] 施向峰.生存与价值:现代政治道德的基本理路[M].南京:南京大

学出版社,2013:63.

[19]齐格蒙特·鲍曼. 共同体[M].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

版社,2003.

[20] 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

出版社,2004:39.

结束语,本文是一篇关于经典教育专业范文可作为恐惧表征和教育和回应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教育和生活的绵延之美:课堂志的视觉表征 摘要 课堂是社会生活的缩影,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了课堂志的质性研究 本文运用软件Ucinet,对知网上该研究领域1983年至今的1095篇文献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后可以发现课堂志研究具有跨学科.

2、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演进和比较 关键词大数据;高职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演进摘要文章阐述了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演进过程,分析了当前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三种模式的利弊,并对其进行比较研究,最后提出了大数.

3、 面向服务架构的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的构建 王妍1,陈亚珊2(1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图书馆,湖北武汉430205;2 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广西桂林541004)关键词面向服务架构;在线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教育平台摘要文章阐述了我国高校图书馆.

4、 以阅读力为导向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教育效果? 王晓霞(辽宁省交通高……专科学校图书馆,辽宁 沈阳110122)摘 要研究阅读推广的瓶颈, 探讨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教育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需求 对大学生阅读的现实需求与阅读教育现状进行分析, 从明确教学目.

5、 面向大学生的高校图书馆性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创新;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摘要文章介绍了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与要求,分析了高校图书馆面向大学生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研究了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性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指出了高.

6、 医学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 毛军1,陈岩波(通讯作者)1,么雅慧1,张彧2(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2 哈尔滨理工大学图书馆,黑龙江 哈尔滨150080)关键词图书馆;阅读疗法;教育方式;医学摘要文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