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学科导论论文 电气工程学科概论论文 语文学科渗透德育论文 中学生学科论文 政治学科期刊 高中英语学科论文 法学学科导论论文 小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论文

关于学科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跟体育院校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学科效能理念视角相关论文怎么撰写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学科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12

体育院校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学科效能理念视角,该文是学科类论文范文集和理念和指标体系和效能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贾珍荣

JIA Zhen-rong

摘 要:学科评估是大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反馈机制、激励机制、参考机制和导向机制.以三家评估机构为代表,对当前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特点和共性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学科效能概念,对学科效能理念指导下的体育学学科评估体系建构进行展望和阐释,提出了体育学学科评估体系指标设置总体原则,体育学学科评估体系构建必须超越传统问责逻辑,体育学学科评估价值取向要从结果评估向效能评估转变等几点设想.

关键词:体育学;学科评估;学科效能;问责逻辑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8)01-0128-06

Abstract:Discipline assesent is the feedback mechani, incentive mechani, reference mechani and guidance mechani of university(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As an example of three university rating agencies,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discipline efficiency on the base of analysiing the characteristic and common problem of current discipline assesent index system,and look forward and interprete the construction of P.E discipline assesent index system under the idea of discipline efficiency,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principle of P.E discipline assesent index system;construction principle of P.E discipline assesent index system should transcend the traditional accountability logic;the P.E discipline assesent value orientation should shift from results assesent to efficiency assesent.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discipline assesent;discipline efficiency;accountability logic

收稿日期:2017-10-13

作者简介:贾珍荣(1976-),男,湖北京山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大学的学科既是按知识门类划分的学术体系,又是一个组织实体,有自己的机构建制、力量配置、运行机制等,它是高等教育系统中最基本的学术组织,是大学各种功能的具体承担者.因此,所谓的大学排名实质上是学科水平即学科评估结果的排名.学科评估可以测量、考核、评价过去的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工作绩效、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办法.学科评估实质上是大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反馈机制、激励机制、参考机制和导向机制.因此,学科评估排名对推动高校学科建设,宣传学科发展的成就,提高高校办学质量的社会透明度等,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体育学科也不例外,一个科学合理的体育学学科评估体系对推动体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意义重大.现行评估机构对体育学的评估存在不少令学界质疑的问题.比如有学者指出,主要问题有评估的目的不同;评估理论研究不足;没有针对性的评估指标体系;体育学科的不同层次采用相同的评估指标体系;参评的对象与评估结果代表性不足;评估结果起伏较大;每年一轮的评估不符合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规律.面对这些问题,体育学学科评估如何走出困境并构建一套适合体育学学科特点的学科评估体系,这是摆在体育学人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

早在2000 年,中国网大就曾对13所体育院校进行学科评估并公布了最终排名.随后,学位中心、武书连大学排名、中国校友会网、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即武大评价中心)等机构相继在不同的年份对体育学科进行了评估排名.比如,武书连大学排名从2002年开始对全国144 所大学体育学科的排名;学位中心在2004年、2009年和2012年对体育学一级学科的排名;武大评价中心从2006 年开始发表体育学科排名.时至2015年,这些机构几乎每年(学位中心至今只实施了三次)都公布体育学学科评估结果和排名.

本研究在对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即武书连大学排名)、中国校友会网等三家机构的评估体系及其对体育院校排名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学科效能概念,并探索性地对学科效能理念指导下的体育院校学科评估体系建构进行展望和构想.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第34卷第1期2018年2月 贾珍荣体育院校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设想No.1 20181三家主要评估机构评估体系简述

1.1武书连大学排名的评估体系

武书连大学排名的学科评估体系主要由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个一级指标构成,其中人才培养包括本科生培养和研究生培养两个二级指标;科学研究则分为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两个二级指标.这些二级指标下又由若干具体的指标组成.

以2015年的评估结果为例,武书连大学排名最终给出了全国734所普通高等学校12个学科门类等级排名,以及322所独立学院12个学科门类排行榜.与往年相比,武书连大学排名的评估体系变化不大.需要注意的是,武书连大学排名虽给出了独立学院教学科研效率前100名的排名结果,但是这个教学科研效率是“将每所学院的教学科研总得分,除以教育部发展公布的各独立学院专任教师数量(其中教师每2人折合1人),再将结果降序排列就得到中国322所独立学院教学科研效率排行榜”.所谓效率应该是产出和投入之比,而不是产出与总人数之比.因此,这种计算方法实质上是教师教学科研产出的平均数,而不是效率.总体而言,武书连大学排名仍然没有解决“重规模而轻质量”“重总量而轻效率、效益”的问题.当然,类似这些问题学科评估机构可能也意识到了,但如武书连所言,两难权衡之后往往是退而取其易.

1.2中国校友会网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体系

自2003年起,中国校友会网已连续11年与国内多家新闻媒体合作开展中国大学评价研究工作.2015年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排行榜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影响三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分别设置了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培养基地;科研成果、科研基地、科研项目;办学定位、社会声誉、国际影响.中国校友会网的评估坚持分区、分类、分级和分层的原则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区域、不同特色的大学进行评估.它们连续6年发布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同时采用星级评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两岸四地大学办学特色和成就.这种评价方式和理念是值得肯定的.其中,一个值得肯定的指标就是“国际影响”,这符合学科国际评估这一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就体育学科而言,该机构根据体育学科专业设置和毕业生职业发展领域的特点把体育院校划分为特色专业型院校.2015年中国校友会网对12所体育院校的评估结果显示,北京体育大学荣获中国六星级(中国顶级大学)大学美誉.但其他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中的体育学专业如何评估?如何体现体育学科的特色?如何体现大学学科建设的效率和效益高低?从中国校友会网的评估方式和指标体系来看,这些问题仍然没能解决.

1.3学位中心评估体系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学科评估体系主要由是个四个一级指标构成,即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声誉.每个一级指标下又划分出若干二级指标.教育部学位中心的学科评估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教育部作为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机构特点.比如,不同于另外两个机构,它在一级指标中设置了师资队伍与资源.这可能与教育部对这一指标数据占有具有优势有关.不过,学位中心所属的教育部监管者属性也导致了一种质疑的声音,即教育部“不能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另外,在一级指标中设置了“学科声誉”这一主观性评价指标,意在强调客观数据和主观判断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值得肯定的是,学位中心在学科评估中强调,要在“比总量”和“比人均”之间找到“比质量”这个平衡点,这与学科评估改进方向和理念是一致的.比如,二级指标中的“C6.授予学位数”设置了“上限”.

在学位中心的评估体系中,体现体育学特色的指标只有两处,一个是在人才培养质量下设置了“学生体育比赛获奖”这一二级指标;另一处是“专家团队情况”这一二级指标中设置了“规定范围内的优秀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但从整体指标体系及权重来看,这些指标的权重可谓微乎其微,很难凸显体育学科特色.

总体而言,三家学科评估结构的指标体系各有千秋.尽管所有评估机构都在通过指标设置及权重的调整来弥补原有评估体系存在的不足和欠缺.比如,中国校友会网就通过“分区、分类、分级和分层”的评价方法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大学、不同等次和层次的大学分开排名.学位中心也提出了指标设置突出“质量、成效、特色”的五大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有评估体系存在的某些具体问题,但一些根本性问题仍然悬而未解.

2学科效能概念的提出与依据

2.1对现行学科评估体系共性问题的追问与回应

目前,学科评估存在的共性问题是指标体系绝对性比较,不同评估机构设计的评估体系差异也仅限于指标的不同和权重的高低,没有相对性、动态性和综合性比较.这使得评估结果和最终排名都是基于总分和总量的比较之上,实际上也暗示了学科建设的规模效应,忽视了学科建设效能.正如有学者指出,只是简单地以产出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来看待学校学科的实力变化, 已经造成学校规模越大学科实力越强的假象.而且在这种假象的欺骗下(也许很多大学本身也深谙这种欺骗),大学势必追求规模大,盲目加大投入,不顾产出,造成教育经费和学科发展资源的巨大浪费.目前我国教育经费的财政支出水平与国外相比本就较低,这种学科评估理念亟待纠偏.

质言之,与传统的体量大小的学科评估和排名逻辑相比,学科效能本身就暗含了问责的逻辑.也就是说,传统的体量大小的大学排名只是把学科建设资源的投入和产出混为一谈的结果,而学科效能则将学科建设资源的投入和产出分开来看,投入大产出必须也要大,只有大投入却忽视产出,或者说在较大投入的情况下较小的产出这一违背学科建设的问题或者事实很可能淹没在体量比较之中.对学科建设资源的投入问责就在无形中被淡化甚至忽略掉了.因此,如果不评估其学科效能,这些学校很有可能是在规模效应的作用下只是取得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成绩假象.这种假象式的评估结果的作用就不是指导而是误导问责主体.正如武书连在解释2012年浙大排名第一时指出,在位居前列的规律永远是:比其他学校付出更多的有效劳动.有效劳动实际正是科学效能的重要内涵之一.

鉴于上述问题,有不少学者提出学科投入-产出理念以应对学科评估中对学科建设效率、绩效等的忽视.其中有很多提法,比如,学科投入-产出效率、学科投入-产出绩效、学科建设投入产出效益、学科DEA有效性等.但无论是效率、效益、绩效还是DEA有效性都不能准确、全面涵盖人、财、物、时间、信息等多方面学科资源的投入所产生的学科产出的能力、效率、效果、效益等综合情况.比如,效率强调的是单位时间里的产出量;而绩效则强调的仅是“人的绩效过程”;DEA有效性代表的“仍然是效率的概念”.那么,如何采用一种相对性、综合性比较的评估体系,对现行评估体系加以纠偏或补足,尽量避免学科发展的“马太效应”造成大学(学科)发展资源的过度集中,使得不同地域和不同层次大学的相对均衡发展?如何让学科评估发挥其导向和激励作用,让学科发展张力的动态平衡为相对落后的大学带来后来居上的机会和可能?正是基于这些问题的追问,本研究提出了学科效能评估理念以作回应.

2.2学科建设和学术团队的特性是其理论依据

无论是体育学科还是其他学科,学科建设发展的投入-产出之间都表现出“迟滞性、非直接关联性、非逻辑性以及异质性等特点,很难直接对重点学科的产出成效进行定量评估”.这四种特性启示我们,学科建设仅通过静态评估其投入-产出之比来衡量学科的强弱高下,不仅违背学科发展的规律,而且违背科学的精神.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就曾指出,在不符合科学精神的评估及评价体系下,大学很有可能沦为大学排行榜里的大学,“一流大学”成为指标化和数字里的“一流大学”.因此,学科评估必须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尤其是学科建设投入-产出之间的这些特性.否则,最终的大学排名与学科评估的根本目的将是背道而驰的.

投入-产出的迟滞性是指学科发展投入的资源不可能像公司企业可以创造立竿见影的效益,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使得这个“产出”是滞后的,有其特殊的周期性.相比目前很多评估机构每年一次的评估和排名,国外学科评估则要显得严谨得多.比如,美国博士点评估,其评估过程从前测到具体实施约4年,其中,前期方法研究和预测时间约2年.因此,延长评估周期,尤其是重视学科评估的前期方法和理论研究,这是遵循投入-产出的迟滞性特性的做法,也是学科效能理念和精神理论依据之一.

投入-产出的非直接关联性、非逻辑性和异质性反映的是学科建设的投入形式与产出形式之间并非直接关联,性质也不同.比如,投入的是物态资源,产出的是精神成果.物质的投入和精神的产出之间并非是基础设施建设逻辑.因此,单纯基于投入和产出数量上的测量结果的比值来评估学科效益或是效率都不符合上述投入-产出的几种特性.

另外,学科建设的主体归根结底还是学术团队,学术团队的规模也对学科排名有着较大影响.比如,2015年武书连大学排名中,浙江大学再次失去综合实力第1名的主要原因仍然是教师数量不断减少.然而,从投入-产出视角看,学术团队的规模与其生产能力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普赖斯在论述由优秀人才组成科学研究的团体时说:“当这样的团体发展成为一个结构紧密的集体, 并提高它的效率及协调众多人的行动和他们的科研项目的能力时, 那么这个团体的力量就比其自身的规模增长快得多”.学术团队规模与其“力量”之间的这种非线性关系提示我们用静止的、线性的指标体系来评估学科必然产生较大的系统性误差.因此,基于学科效能理念的学科评估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这种误差,使得学科评估更加符合学术团队规模与其生产效能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2.3中美体育学学科发展现状对比结果是其现实依据

就目前我国体育学科发展现状来看,在规模效应的导向作用下,我国体育学科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体育院校和院系的同质化现象严重.比如,专业特色不鲜明,学科建设只追求规模,开设专业“一拥而上”导致“产能过剩”.这种错误的引导不利于鼓励高校探索学科特色.此外,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仍然将“人才培养与竞技体育直接对应”,至少在观念上仍然保持这样的认识.这不仅反映了我们对体育院校和体育学科的偏狭理解和认识,而且“有碍于高等体育院校作为大学发展”.

相比而言,从美国排名前十的大学重点体育专业来看,美国体育学科建设和发展体现出突出的专业特色,这些重点体育专业不仅在全美国都具有较高的影响力,成为体育学科建设的基础专业,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总体上看,美国大学的体育学科呈现出明显的科学取向,与健康、和谐、健身、营养、医学、治疗、娱乐、表演、管理等普遍结合.

中美体育学科发展现状对比结果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在目前我国体育学学科评估体系下,尽管大学排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科地位,但这种笼统宏观的结果和排名其实践指导意义有限.比如,不同的体育院校的体育学科中的不同二级学科的水平不同,有些整体水平不高的院校可能某一个或两个二级学科的质量和水平较高.也就是说,规模指标无法比较行业高校与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质量差异,从某种意义上看,这种评估方法是拿一所高校和一个院系进行比较.因此,如果体育学学科评估细化并照顾体育学的二级学科,甚至细化到二级学科下的专业层面,比如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其评估结果更能体现学科发展规律,实践指导价值更高.从这个角度看,学科效能理念正是迎合了这种要求.

3学科效能理念下的体育学学科评估体系构建设想

3.1体育学学科评估体系指标设置总体原则

第一,突出学科效能原则.指标及其权重规定了学科评估的内容、范围和尺度,是学科评估基本理念具体和直接的反映.因此,在学科效能理念的指引下的体育学学科评估体系构建必须体现这种理念的内涵和价值——突出学科效能.统括地讲,评估指标分为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在选择和确定学科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时,一定要围绕学科效能,即学科建设效率、效果、效益以及学科建设能力等做文章.尤其要注意学科投入的指标不宜设定为学科产出指标,学科产出指标也不能设置为学科投入指标,否则难以突出“效能”特点.比如,按照目前的评估机构的指标体系来看,体育场馆、仪器设备等物质性学科基础和硬件资源往往被累计为综合实力.而从学科效能理念来看,学科的综合实力并不能完全代表学科效能(比如学科能力).因此,这些资源应该设置为学科投入,而不应该成为功利性的学科产出指标.按照这种思路,甚至包括生源质量、师资水平等在前测中就应该列入学科投入指标中.

第二,突出学科特点原则.学科评估理应对评估对象,即学科的特点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站在整个科学系统的高度看,大学的所有学科发展有其共性的、普遍的一般规律.比如,前述学科投入和学科产出之间的四种特性;大学的基本职能对学科发展提出来的要求;大学作为教育机构理属性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但是,我们还必须认清不同学科特有的建设、发展规律才能评估出学科效能,让学科评估回归评估价值本位.比如,体育学学科评估绕不开的一个问题就是学术和竞技两方面的指标及权重的平衡问题.对体育学的发展而言,学科评估同样具有反馈、激励、参考和导向的作用.因此,按照学科效能的理念,在体育学学科评估中对学术性和竞技性指标的平衡问题不能走“一刀切”的老路子.比如,我们可以借鉴中国校友会网的“分区、分类、分级和分层”的评估思路来评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区域、不同特色的体育院校.

第三,突出学科为本原则.这里之所以强调这个众所周知的道理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学科效能理念指导学科评估的需要,因为学科效能理念与学科为本原则是契合的;另一方面也是对我国体育院校发展现状的观照.我国体育院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长期存在着学科和术科之争.这种矛盾有其历史原因,但根本症结在于我们对体育院校的大学特性和体育特性视为对立的关系所导致的.我们对学科和术科有机统一的关系认识不充分,使得体育院校陷入学科和术科的内耗式矛盾之中,严重影响了体育学科的整体发展.从体育学的发展表征来看,对学科的轻视和挤压使得术科在师徒模式上重复,学科本身也发展缓慢,以致于“中国的体育学至今仍未获得具有普泛性意义的学术身份认定”.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科的发展才能带来术科质的飞跃,实现学科和术科的有机统一,才能最终实现体育学的整体进步.因此,学科为本的原则也尤其重要.

3.2体育学学科评估体系构建必须超越传统问责逻辑

除了学科投入产出的四种特性之外,学科效能理念还是基于另外一个事实的逻辑推演结果.即,当学科国际评估已然成为高等教育的趋势和潮流时,未来大学的“教师和学科将始终处于评估之中,而且很多是来自国际评估”.这实际上是学科评估问责主体多元化的趋势.

从传统的学科评估和大学排名的问责逻辑来看,由于受制于行政主导的体制,中国大学往往只看重政府(行政部门)问责,而忽视社会问责.而且传统的政府主导的学科评估以问责为结果和目的,抑制了大学学科建设的主动性.因此,传统问责逻辑主导的学科评估显然很难适应问责主体多元化的趋势.学科效能理念则将学科评估变为一种过程和手段,进而引导大学对学科效能的关注,让学科评估的问责逻辑由被动变为主动.易言之,学科效能理念下的学科评估要求大学重视学科建设的效能——苦练内功,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部的评估,从而超越传统的学科评估问责逻辑,从外部的社会问责变为内部的主动问责.

随着高等教育的变革,尤其是高校“社会化”程度和社会关注度(这种关注本身也是一种问责)越来越高,决定高校学科建设中的资源配置的行政主导的逻辑将逐渐被市场的逻辑(比如,优质生源的争夺就是一个重要信号)所取代.通过一种市场的逻辑来激发和调动大学学科评估的主动问责动力,建立内部的、主动的问责机制是大学发展的大势所趋.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学科效能作为一个重要参照指标,可以衡量大学在学科建设中如何充分发挥市场主导的学科资源配置能力.从这个角度看,通过学科效能理念引导中国大学学科评估的变革,是一个解决当前学科评估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的有效着力点,是一个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的明智之选.

我国体育院校(学科建设和发展)势必面临问责主体逐渐多元化的局面.主动应对显然比被动接受更为合理.比如,有教育学专家呼吁建立一个多元的高校问责主体群(评估客户),如人大、政府、政府委托人或机构、基金组织、*组织、与学生相关的组织、捐助人、校友会、家长、与雇主相关的组织、赞助机构、专业组织、与教师相关的组织、工商业界等.总体上看,这个问责主体群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大学自身,二是大学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个人和组织.学科效能理念体现了学科评估对评估客户利益诉求的充分尊重.对前者而言,学科效能理念可以超越传统问责逻辑更好地推动学科建设;对后者而言,学科效能理念契合了他们在决策和选择时的需要.因为“理性决策可被视为由两类不同前提推出的结论,这两类前提就是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而学科效能理念不仅可以严谨地提供事实前提,而且还能客观地保证价值前提.

总之,体育学学科评估必须超越传统问责逻辑,在学科效能理念的指引下,按照市场的逻辑积极适应社会需求.

3.3体育学学科评估价值取向要从结果向效能转变

传统学科评估的政府问责逻辑使得大学管理者更为理性和功利.在理性和功利心态的作用下,评估体系必然会对大学管理者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往往会受到学科评估价值取向的影响.是只考虑评估结果还是更重视评估过程,这个问题就反映了学科评估的价值取向.如果评估体系更多地关注终端结果,那么学校管理者可能将教育投入更多地倾向于为结果服务;如果评估体系更关注过程,那么学校管理者就会考虑有效地、持续地改进策略,把管理的“力”用在组织效能上.因此,学科评估必须观照大学管理者的功利的心态,通过指标体系的构建来引导大学处理好结果评估与过程评估的辩证统一关系,从只关注评估结果转变为更重视评估过程.这也是实现学科评估价值的必由路径之一.

学科效能理念下的学科评估要求评估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学科效能原则,不仅仅只是关注评估结果,更多的是评估过程本身,强调的是学科建设中所表现出的效率、效益、能力、影响力.就体育学特点来看,其学科产出主要包括学术性产出和竞技性产出.其中竞技性产出往往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正所谓竞技成绩是王道.因此,在选定体育学学科评估指标及其权重时必须考虑到竞技成绩的相对性和过程性、竞技性产出的社会效益等因素.同时,还应考虑竞技成绩背后的学术性含量的高低、竞技性产出带来的学术性产出的数量和质量,体现体育院校将竞技性与学术性有机统一的价值取向.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除了学科能力和学术影响力之外,学科效能理念要求体育学学科评估必须强调社会性的学科能力和影响力的产出,即体育学的学科特色和社会影响力.欧美国家的体育学科发展的经验表明,体育学科通过专业特色化道理来满足社会需求的趋势日益明显,且取得了显著的学科效能.同时,体育本身具有深广的涵摄能力、国内体育产业发展的态势已然清晰.尤其是随着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之后,体育产业的巨大体量势必为体育学科适应社会需求、社会服务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和可能.在国外体育学科发展经验启示和国内体育产业发展的态势启发下,未来体育学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强化体育学科的社会影响力、为社会服务的意识.通过学科评估的反馈、激励、导向机制作用,将体育学科的发展引向既关注学科建设的特色和社会服务,又能将学科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学科建设之中;既能发展体育院校的体育特性,又能观照体育院校的大学特性,从而实现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学术性和竞技性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冯向东.张力下的动态平衡:大学中的学科发展机制[J].现代大学教育,2002(2): 67-71.

[2]林梦泉,姜辉,等.学科评估发展与改革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0(21):43-44.

[3]李慧林.当前我国体育学学科评估存在的问题[J].体育学刊,2009(5):49-52.

[4]武书连,吕嘉,等.2010 中国大学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4):5-13.

[5]王洪礼,李怀宇,等.基于DEA的省级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投入产出效益评价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54-57.

[6]郭新立.基于DEA 的学科有效性评价[J].中国管理科学,2003(12):77-80.

[7]杨清华,孙耀斌.试论重点学科建设中的绩效评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5):57-58.

[8]蒋林浩,沈文钦,等.学科评估的方法、指标体系及其政策影响:美英中三国的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4(11):92-101.

[9]易剑东.对中国体育学科发展中两个问题的审视[J].体育学刊,2013(4):5-7.

[10]周光礼.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有效性:中国的问题与对策[J].复旦教育论,2012(2):10-14.第34卷第1期2018年2月山东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ndong Sport UniversityVol.34 No.1February 2018

本文总结: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理念和指标体系和效能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学科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学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民族地方高职院校学生课程学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引言在我国于2010年7月29日正式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中,提出了改革职业教育的教与学的质量评价问题 提高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具有迫切的现实.

2、 职业院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究 摘 要职业院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从投入与产出的内在逻辑关系去探究,既要考虑国家财政对其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也要兼顾职业院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职能目标绩效的产出 通过立体式、全方位指.

3、 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阶段划分以大西安为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城乡交错区,在这些地区,城市与乡村的界限变得模糊,出现了互相融合的现象 因此,本文基于当前背景,以西安为例,进行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阶段划分的相关.

4、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贾 雪(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作为储备人才的当代大学生,发展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由于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和多样化特点,英语.

5、 视域下高校优秀班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摘要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并将“创新”理念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开始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大学班级是.

6、 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干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摘要我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干预研究兴起,而评价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干预项目的完善与推广 采用文献分析和德尔菲法,构建基于REAIM框架的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干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检索并筛选出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