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艺术当代杂志 艺术科技杂志 艺术导论论文 领导艺术论文 艺术教育杂志 艺术期刊 数码艺术设计杂志 公共艺术作品论文 园林艺术论文文献 公共艺术设计论文 论文艺术 平面艺术设计毕业论文

歌剧艺术相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与论中国戏曲和西方歌剧艺术形式的差异相关论文范本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歌剧艺术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17

论中国戏曲和西方歌剧艺术形式的差异,该文是歌剧艺术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跟歌剧艺术形式和戏曲和中国戏曲类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蒋 明 (吉林艺术学院 130021)

摘 要: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是两种有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态,在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由多种表象手段相融合的音乐艺术形式.本文试图从两者的艺术形象存在方式、艺术形象审美方式、审美内涵的不同体现等方面进行比较,从中探求他们的差异其及各自的特点.

关键词:中国戏曲;西方歌剧;艺术形式;差异

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虽然形成的年代各有远近,戏曲形成于12世纪初,歌剧形成于16世纪末,但数百年来,都由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及民族风格而逐渐进化沉淀的艺术形式.两者虽同属戏剧形式的范畴,存有一些共同性,但其差异性却显而易见.

一、戏曲与歌剧的特征

作为与古希腊戏剧(悲剧和喜剧)以及印度戏剧(梵剧)比肩而立的中国传统戏曲,被誉为是世界戏剧史上最具古老文化底蕴的标志戏剧模式,同时又是当今世界戏剧的两大基本系统之一,也是现在世界唯一还活着的古老戏剧.中国戏曲艺术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先秦时期《诗经》里的 “颂”,《楚歌》里的“九歌”,这种艺术是戏曲艺术产生的根源.中国的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根据统计资料记载,中国戏曲的剧种有360多种,然而中国戏曲剧种是根据各地方言、语音、音乐曲调的异同以及流布地区的不同形式的各种中国戏曲艺术品种的流称.大多以地域语音和音乐为特色相区分的民族戏曲剧种.中国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象现实生活,既歌舞的手段,也就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唱、做、念、打,除此之外还包含了文学、音乐、舞蹈、舞台、美术、武术、杂技以及人物扮演等各种因素的综合性艺术,是唱、念、做、打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

西方歌剧的发展我们可以从古希腊悲剧中寻根溯源,最早在雅典的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狂欢合唱中可以找寻歌剧音乐的雏形.这个过程从10世纪末的宗教剧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再到15世纪末的幕间剧和牧歌,最终我们在16世纪末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迎来了最早的歌剧,在当时被称之为田园剧.西方歌剧是将音乐、戏剧、诗歌、舞蹈、舞台、美术等多种形式荟萃精华融聚而成的综合艺术,歌剧体裁样式样式广泛,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进程中经历了正歌剧、轻歌剧、喜歌剧、大歌剧等各种类型,形式多样,舞台表演艺术形式通常以歌唱为主,由于表演的需要歌唱形式又以宣叙调、咏叹调为主.从古典主义时期开始,合唱、重唱也开始成为歌剧中渲染剧情的重要形式,歌剧音乐则由序曲、间奏曲以及舞曲音乐等形式组成,当然舞蹈表演也是歌剧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艺术形象存在方式上的差异

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与西方歌剧艺术形式在分类上自然同归为一个音乐艺术大类,但通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沉淀形成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以及特征,使得两者在审美体验、审美内涵和审美要求等各个方面存有差异,这些差异自然会带来两者在舞台表演和舞台时间空间上的差异.虚拟表演形成了中国戏曲独特舞台风格和美学特征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被看作中西戏剧舞台的最基本差异之一,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虚拟的动作上,由于西方歌剧的特有艺术风格而不需要采用虚拟表演,从而也鉴定了中国戏曲的表现性和西方歌剧的再现性.

舞台上的戏剧表演空间以及时间的转变这两项是戏剧表演艺术的中枢,我们可以非常肯定的说整部戏剧的架构其实就是舞台时空的基本架构,戏剧演出时所体现的时空就是演员二度创造的时空,剧情所展示的时空,则是剧作家一度创造的时空.每部歌剧的戏剧架构可以说就是歌剧表演者再度架构,当然也可以形容为是脚本作者曾经打造的时空二度呈示.这个时候,表演者已经转变个体身份成为审美主体,他们所向观众再现的舞台物质,能够使得观赏者在欣赏时可以直接从舞台的物质再现上感受脚本作者层面提供的时空感受,思维逻辑趋于简单而又直白.这样的审美体验与中国传统的戏剧艺术比较而言,表演者所能带来的二度架构时空更多的主要呈现出的是一度创造的时空,完全符合脚本作者的架构,使观赏者只能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来得到个体的审美体验,演员的表演可以使剧情内容极度升华,主要表现为刻画剧种人物的“情境”和“心画”,通过演员的精湛演绎之后,观众更多感受是富有想象力的二度创造,这就达成在脚本作者所提供的时空感受基础上拓展开来的个体审美体验.所以,作为西方歌剧的舞台时空,是舞台物质的再现,中国戏曲的舞台时空却是演员表演的表现,它们全依据审美主体审美方式的不同而呈现差异性.然而西方歌剧的舞台时空表现为一级传递,既舞台时空环境到观众,而中国戏曲的舞台时空主要表现为二级传递,舞台的时空环境到剧情中人物的表演再到观众这样的一种传递关系.因此,依据舞台时空相对固定和流动,形成了西方歌剧艺术正观式的动态再现和正观式的静态再现,中国戏曲艺术反观式的动态表现和静态表现.

三、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艺术形象审美方式的差异

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欣赏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侧重音乐式和侧重表演式两个方面.侧重音乐式对于观赏者来说需要更关注纯音乐的音响欣赏,通常是将注意力集中到音符的流动、旋律的走向,调式的改变等方面来更进一步的加以欣赏.如科普兰的《怎样欣赏音乐》中提到:“音乐作品都是经过音乐表演这一中间环节传达的,但是由于欣赏者只专注于作品本身,而把表演者当做是当然的事情不加思索地加以接受,在音乐欣赏中是很常见的情况.”歌剧更多的以歌唱为主的戏剧形式,并且歌剧的序曲就是一首完整乐曲,纯音乐的形式,因此,人们在欣赏歌剧时,是一种对构成音乐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体验欣赏,把注意力放在对音乐内涵的体验上,旨在充分体验音乐艺术中情感内涵的基础上,还得运用想象去追寻音乐所表现的形象和情境.同时歌剧中融入的戏剧情节和舞蹈插段,也不同程度的影响着观众的注意力,但是这种影响很局限,欣赏者更多的是还是侧重音乐本身的赏析.

侧重于表演式欣赏,就是所谓的欣赏者只是停留在外部形象或表演技巧的片面欣赏上.通过对中国戏曲特征的解读,发现中国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象现实生活,更多侧重于表演技巧和舞台风度.早期人们把戏曲这种艺术形式作为很普及的各阶级的休闲娱乐项目,更多人看的是热闹,是各种舞蹈、舞台、美术、武术、杂技以及人物扮演等表演形式,而音乐只是充当一小部分配角,并不注重音乐艺术的表现.因此,中国戏曲逐渐趋向侧重于表演式的艺术形式,特别是在杰出造诣的音乐表演艺术家或明星的表演,会使欣赏者不由自主地把欣赏侧重于他们的表演.如中国传统戏曲欣赏中的“戏迷”,对四大名旦、四大名生的不同表演风格和唱腔韵味的品评和鉴赏,基本上是侧重于表演式的欣赏,人们会从戏曲中表演者的表演技巧、舞蹈风姿、艺术造型、道具特色以及音乐风格等各个角度仔细用心体会和品味.

四、西方歌剧艺术与中国传统戏曲审美内涵的不同体现

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两者在悲剧表演中也显现出来的多方面的差异,主要从悲剧冲突、悲剧角色、悲剧结构、悲剧形态、悲剧价值来进行两者之间的比较.在悲剧冲突上中国悲剧冲突可称之为评判性的冲突,带有鲜明的*批评倾向,并侧重于展现苦情的冲突历程,所以又称中国传统的悲剧戏曲为典型的苦情戏.中国传统的戏剧悲剧主要是通过剧情故事的剧烈冲突展开情节的方式,剧中人物命运多舛且多具有鲜明的理想主义性格特征,冲突双方人物的品格表现为单向性.西方悲剧冲突可称为挣扎的冲突,表现人对于其命运、性格、社会的挣扎.而悲剧冲突追求人物个性的多侧面复杂性和人物多少带有某方面的致命缺陷.在悲剧角色上中国悲剧一般要求悲剧角色具有弱小温柔善良的素质,强调悲剧人物的无辜性和正义性,从而更富于人情味,与此相应的是,悲剧主人公多半女性,并且主人公的地位和悲剧效果与悲剧感的关系不成正比,而是一定意义上的反比例—逆向性.而与之形似的西方歌剧艺术形式中的人物通常都具有典型的英雄模式,通过不断强调悲剧艺术形象的权利与地位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强大的个人力量,因此剧中演员形象多为男主角,并且主人公的地位和悲剧效果与悲剧感在一定意义上的构成正比关系.在悲剧结构上中国悲剧结构采取曲线波浪式的逐步推进方式,要求剧情发展上的对比性和情节布局上的拉伸型,并以此获得“苦尽甜来”的对比风格,和悲欢离合的蔓延性质,结构形态是“苦尽甜来”.而西方悲剧结构采取大跟头式的推进方式,其内涵的二方面意义是:情节发展上的纯正性,情节布局上的浓缩型,并以此获得“一悲到底”的纯正悲剧风格和从西到北的强雷突变性质,结构形态是“一悲到底”.在悲剧形态上中国悲剧追求舞台表演外部形式的美化感,形态上的美学原则是美.观众在欣赏中国悲剧上的审美、感受是品赏性,审美愉悦是随着对情节内容的熟悉,而凸现出外部形式的审美作用和越增兴味,理智的思考是越益让位于形式的鉴赏.因此,中国悲剧打动的是观众的感情.西方悲剧则追求舞台表演外部形式的逼真感,形态上的美学原则是真.观众在观赏西方悲剧上的审美感受是刺激型,悲剧随着对情节内容的熟悉而逐渐消退,伴随而来的是对于审美内涵的追求往往会超过对表演形式的观感体验,所以,更多的是从本质上打动观众;在悲剧的审美体验上中国传统悲剧打动观众情感更多的是以崇尚审美体验上的善,大部分观众在欣赏剧情时会依靠演员演绎出来的高尚品德所打动而获得道德上的狡猾.因此,观众的同情是因审美观照中对剧中主人公美善行为的赞赏而求得.西方悲剧价值通过恐惧与怜悯得到心灵净化,其关照美学上的意义是崇高.观众因其恐惧而得到心灵上的震颤.因此,观众怜悯是因审美观照中的同情模仿而获得.通过多方位对西方歌剧艺术与中国传统戏曲审美内涵的诠释,从而也使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差异性.

中国戏曲艺术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进程中,以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最终凝结成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无论是在脚本题材、舞台表演、时空体系、舞台造型、道具装饰以及音乐风格、唱腔等诸多方面都形成差异.就是因为这种种的差异性,对于中国戏曲艺术来说,在有些外国人眼里,倒反而更容易看出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差异:“在中国传统戏剧的一切因素几乎都有它自己的特色.它的剧本有自己完全独特的结构原则;它的舞台表演特性、时空观都有它自己的固有的规则;它还有自己的独特的表演法则.”中国戏曲艺术与西方的歌剧艺术的区别,不仅在于歌唱的歌剧和又唱又打又做又念的戏曲,不仅在于两者综合性艺术形式,中国戏曲综合性最根本性的特点,包括着一些为西方戏剧所根本没有的因素和表现手段,而这些因素和表现手段不仅在演员表演中,就是在剧本的戏剧结构中都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在当今全球各种文化开放式的氛围里,这两种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艺术形态的综合性艺术任然互相渗透、相互影响.

作者简介:

蒋明,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西方音乐文化.

上文评论:此文为一篇关于对写作歌剧艺术形式和戏曲和中国戏曲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歌剧艺术本科毕业论文歌剧艺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和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差异宗教绘画当中绘画艺术形式的比较与审视 一、人文主义与儒家人本思想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便遵循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但中国拥有着自己独到的儒家人本思想 自己认为,儒学并不能称之为宗教,但在文化思想方面儒学不得不被承认为一种经典流传于世 西方的.

2、 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中国戏曲艺术的纪录理念和再度传播央视纪录片《京剧》评析 汤天甜方堃摘要消费社会视阀下,文化风险在转型期的中国表现越发突出,尤其表现为传统高雅文化的缺失…… 央视纪录频道推出大型电视纪录片京剧,因首次对京剧艺术的全景展示、节目内容的人性表达、叙述策略的高超,.

3、 线的形式语言在中国意象油画中的应用 摘要线是一种造型手段和形式语言 线的形式语言是中国意象油画创作的核心,在经营位置、塑造具有意境美的形体、表现时间的延续和空间的层次感、增加画面的视觉冲力和表现内心情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意象油画.

4、 望江挑花艺术形式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望江挑花是安徽第一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术,以其独特有的民俗特征、深厚的文化内涵而被各界关注 当代社会对于挑花艺术的保护提出了创新传承,本文提出将挑花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使挑花艺术在当代.

5、 求同之美和变化之美中国古琴和西方鲁特琴的审美比较 文赵媛媛摘 要古琴与鲁特琴分别作为中西方古典音乐文化中的代表乐器,通过对其起源、环境的梳理分析,发现在审美文化内涵中两者具有相似的高雅,在审美理想中古琴追求一种求同之美,而鲁特琴追求一种变化之美 关.

6、 中国戏曲文化周:国粹和园林的交融 金秋十月,黄金周,位于北京丰台的园博园,游人络绎不绝 人们欣赏着园林秋色,感受着国粹戏曲文化的魅力,收获了全身心的感官体验 作为“梨园之乡”的北京丰台,为戏曲文化搭建了一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