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民族团结论文 民族艺术期刊 民族文学杂志社 世界民族杂志 民族文学杂志 民族论文发表 民族团结参考文献 民族团结的论文 有关民族团结的论文 民族团结教育论文 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论文 论文大学生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类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和民族院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影响与其探析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民族团结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11

民族院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影响与其探析,本文是民族团结类硕士学位论文范文和非正式群体和民族团结教育和对策探析有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摘 要:民族团结教育是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各民族繁荣发展、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根本之策.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与否直接关系其自身的成长,关系着新时代中国特色杜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维护及传播.本文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入手探讨民族院校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民族团结教育 非正式群体 影响 对策

民族团结关系到国家统一、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及各民民族的共同繁荣与发展.在中国的领导下,各高校坚持系统、有效、扎实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这既是一项现实的紧迫工作,更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民族院校作为主要培养少数民族各类专业人才的综合性高等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其他高等院校无法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一般都在60%以上,其办学定位和特殊使命决定了民族院校相对于其他普通高校需要更多的关注民族团结教育.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

非正式群体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乔治-埃尔顿·梅奥通过“霍桑实验”提出的,非正式群体是一种自然结合、成员活动和成员相互关系无明文规定、组织结构无固定形式的群体.高校中存在各种非正式群体,基于情感、爱好、态度、倾向或利益相同等为基础而结成,主要形式有同乡会,基于某个少数民族的团体、以寝室为单位的小团体、网友、书友,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学习小组、兴趣小组,及其他三五成群的小团体.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样性的需求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在满足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后,便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如交往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后获得自我实现的需要.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追求情感寄托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即社会需要)、文化适应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成长关照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的过程中,向各种非正式群体靠近[1].

(二)民族院校独特的民族背景

国家民委规定,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必须到70%,其他五所委属的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必须达到65%以上.这一规定使得民族院校内部各民族学生呈相对集中的状态,民族背景犹如一面旗帜,具有天然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相同的民族文化心理背景像磁石一样把同一民族的同学吸引在一起,那些散居各高校的民族同胞往往也以“同族相亲”作为其人际交往的第一选择.

(三)民族院校内部正式群体内聚力的弱化

民族院校内部正式群体在适应形势要求和突出时代特点时的滞后,正式组织的软化,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学生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要,其内聚力在一定程度上、一些方面弱化.“而现今少数民族大学生大都年龄偏小、依赖性强,很多还是第一次离开家乡、独自远行,对学校正式组织寄予很大希望,当这种希望和欲求不容易被满足时,便倾向于投入非正式群体的活动.”[2]

二、民族院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影响

(一)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组织条件

非正式群体是大学生扩大人际交往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在民族院校,大多数非正式群体中夹杂存在不同民族的学生,这一现象有利于不同民族的同学增进交流,互相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培养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包容心.在非正式群体的活动中,各民族同学相互合作,相互帮助,有利于学生自身的成长,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

(二)促进民族文化传播,以增强文化认同

非正式群体通过参与校园活动,或者在群体内部进行各种活动,实现传播民族文化的目的,分属不同民族的成员在参加以民族文化为依托的活动时,都会极力展现自己的民族文化,以获得其他民族对自己民族的了解或者认同,从而实现宣传和理解的目的.

三、对策

正确引导和把握民族院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消解它在组织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消极影响,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为民族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一)加强“五个认同”教育

加强民族团结,要不断增进各族学生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引导他们正确解读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倡导民族平等和团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

(二)引导非正式群体向正式群体转变

高校应该合理地建设多种多样的正式群体,满足大学生的各种发展需要,减少学生对非正式群体的依赖.要正确对待不同类的非正式群体.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一般目标与正式群体相符,要鼓励、支持、保护其存在发展,并引导其向正式群体发展转变.中间型非正式群体,具有双面性,不利的引导可能促成其向消极型甚至是破坏型转变.消极型非正式群体,是与正式群体的目标不符的群体,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更加重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对这类群体应该加强教育,对其错误目标进行矫正,做好其思想政治工作,使其行为导向符合学校管理目标.破坏型非正式群体,聚众、寻衅滋事、打架酗酒,严重干扰校园正常秩序,对这类群体要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性质恶劣要给予处分警告,本着教育帮扶相结合的原则,促使其向好的方面转化.

(三)做好意见领袖的思想政治工作

非正式群体是以影响力来领导的,每个非正式群体都有其核心人物,这些人的决定往往就代表了整个非正式群体成员的意愿,他们能力强、威信高、富有领导力,其价值观和行为取向都会直接影响其他成员.要准确把握意见领袖的心理特点和思想状态,将其吸收到正式群体,不断地对意见领袖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其组织领导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消解非正式群体对民族团结教育的消极影响.

(四)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的情感教育理念

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民族团结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以情感为依托的教育.民族团结教育要重视情感教育的力量,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要进一步完善民族团结教育的体验活动,通过民族历史、民族文化的宣传,使各民族大学生充分感受和了解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更要守好教学课堂这一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阵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育者的情感素质和能力;高校教师尤其是辅导员要真诚地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引导学生理解其他民族的民族情感、提升学生的感情控制能力,提倡各民族学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精神.

民族院校是各民族骨干成长的摇篮,在民族院校深入、持续、有效的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具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提高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民族关系稳固是党的执政基础、是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的法宝.民族团结教育要合多方力量,集合各种优势资源,在管理好正式群体的同时,还要重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积极引导其健康发展,不给任何民族分裂势力有机可趁.

参考文献:

[1]雷奕敏.民族院校大学生老乡会的影响和引导[J].亚太教育,2016(1).

[2]杨胜才.少数民族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1998(2).

作者简介:王春凤(1990-),女,土家族,湖北宣恩人,硕士研究生,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概括总结: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非正式群体和民族团结教育和对策探析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民族团结本科毕业论文民族团结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新时期针对民族预科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路径 杨曼【摘要】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定程度上说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取决于国家的民族团结 高校作为传播知识的摇篮,民族团结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就民族院校而言民族团结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技工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调查和分析 文陈秀华 叶青林摘 要技工院校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非正式群体”就是其中之一 本文对浙江建设技师学院“非正式群体”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分.

3、 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民族团结教育的路径 小编语专题教学、乡土史串联,袁绍佳的课堂真有点不一样 一位老师,应当如何看待自己所授的课程应该如何整合课内课外的资料应该如何探索多元的授课方式应该怎样协调兴趣与知识点的关系如上问题,小编觉得袁绍佳给出.

4、 永远在路上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新故事 2016 年 9 月,大理白族自治州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成为了大理又一张亮丽的名片 进入新时代,更要有新作为 作为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近两年来.

5、 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同心共筑中国梦银川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撰文,马元文摄影,李君杰银川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也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和多民族聚居地区 下辖三区两县一市,世居散居少数民族46个民族 全市实有总人口317 86万人,其中流动人.

6、 媒体感赞宁夏民族团结工作 撰文、摄影,李君杰近日,国家民委开展的“媒体民族地区走基层”活动走进了宁夏 本次活动由国家民委文宣司副司长李志伟带队,共有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人民广播电台……主要新闻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