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世界民族杂志 海洋世界杂志 世界经济和政治期刊 体育世界期刊 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世界哲学杂志 世界民族音乐年会论文集 世界民族杂志社 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论文 世界民族音乐文化论文 世界民族音乐论文 民族本科论文范文

世界民族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与新时期世界民族音乐的新进展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学会第六届年会综述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世界民族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06

新时期世界民族音乐的新进展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学会第六届年会综述,本文是世界民族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跟世界民族和音乐研究和综述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2017年12月1日下午7点,在南京艺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的非洲赞比亚留学生谷弘毅(非洲音乐和非洲鼓的专业讲师)的带领下,在多位留学生带有仪式性鼓舞的短暂而精彩的表演之后,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学第六届年会在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演奏厅拉开帷幕.

开幕式由音乐学院院长周建民教授主持.首先,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冬教授以热烈而欣喜的演说祝贺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学的盛会在南京艺术学院召开.

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学会会长陈自明教授作了大会致辞.他讲道,世界民族音乐学会成立于1996年,大约有四十人参会,而当时全国从事世界民族音乐研究和教学的还不到20人.而今天从大会提交的论文有七十多篇,总的参会人数和影响力逐渐增大,从事世界民族音乐研究与教学的人数也大大增加.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与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合作的《世界音乐周》至今举办了9次,涵盖非洲、大洋洲、日本等地区的音乐.今年的重点为“一带一路”,有印度、伊朗、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等国的音乐家、学者参加,增进了对过去接触较少的西亚、中亚地区音乐的了解.总之,这个新兴的学科和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前途是光明的,面临的任务是艰巨的,也是光荣的.最近中国音乐学院成立了东方音乐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成立了东方音乐系、广东星海音乐学院建立了世界民族音乐博物馆.这些信息都令人鼓舞,预示着多元音乐文化的春天将会到来.由于年事原因,经学会和中国音协同意陈自明教授推举管建华为代会长,负责学会的工作,另外,增加张玉榛为秘书长.最后,陈自明教授对学会的工作提出了建议:按世界民族音乐的11个地区划分小组,独立活动.按音乐、舞蹈、乐器等分类组成小组.如声乐小组对全世界的民族唱法进行比较研究,如约德尔唱法、蒙古呼麦、印度民族唱法等;舞蹈小组对全世界的民族舞蹈进行比较研究,如印度古典舞、印尼舞、非洲舞、拉丁美洲舞、太平洋草裙舞等;乐器小组对全世界的乐器进行比较研究等.各小组在学会年会间进行独立活动,并将研究成果提供给年会.这样做可以使学会的工作更加活跃、更有创造性.

接着,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冬与陈自明教授进行了南艺音乐学院的东方音乐系揭牌的仪式.至此,开幕式进入了年会主题发言,由马克斯·彼得·鲍曼()教授主讲:跨文化合作语境中的“世界音乐”研究.他首先谈到了跨文化合作的一个新的背景,正如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其目的就在于促进欧亚大陆内更加紧密的联系.基于放眼全球的愿景,就要求音乐学科及其分支领域着力研究、保护和促进“世界音乐”的可持续发展,重新思考其建立在平等对话基础之上的工作.由此,音乐研究方面也出现了方法论上的转折,形成了多范式和方法的结合.不仅仅是在世界性框架下探究世界各地音乐的历史,而且也试图将形形色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音乐叙事融为一体.这样,音乐就会产生来自不同视角以及反映民族多样性的研究成果,反映出音乐在各自地区的表达方式和社会语境(归属和生存方式)中的存在,用民族志音乐学的方式记录下来.鲍曼教授的主题发言涉及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我们何以要研究“世界音乐”的历史(以及“世界各地音乐的历史”)?一种摆脱了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的、“世界主义导向的”音乐学在未来如何发展?这种音乐学将区域性、文化间性、跨文化意识结合在一起,将其理解为动态意识流的继续,它关注各地音乐间的融通性,而非排他性.

在鲍曼教授的主题发言之后,泰国武里吞大学的泰国乐团为年会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演出.在开幕式第二天的晚上7点,武里吞大学音乐系主任潘亚教授,带领乐团进行了泰国古典音乐工作坊,向各位代表和观众详细介绍了泰国乐器和乐曲的表现.12月2日至3日上午,会议以五个论题进行了论文宣读阶段.五个论题分别是:

一、世界民族音乐与跨学科研究

张振涛的《作为学科多棱镜的音乐博物馆》认为,对于音乐博物馆有充分利用收集来的乐器充分阐述音乐人类学更多理念,是获得文化族群整体印象的途径.多元世界,多种声音,没有博物馆的时代犹是懵懂.世界博物馆协会于2007年把博物馆定义中的“教育”提到首位以替代原来的“研究”一样,音乐博物馆把“想象的学术共同体”落到了物品上.应有勤的《世界各民族音阶的广义概念》阐述了原生态乐器上的泛音音阶(overtonescale)与世界民族音阶多种多样的产生方式和不同的听觉效果.张玉榛的《建构中国之世界民族音乐学科的话语目标与发展愿景》认为,中国之世界民族音乐的学术研究话语权问题其实实质是学术精神、学术认同问题.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提升世界民族音乐学科在我国音乐学界话语权,建构中国之世界民族音乐的研究与实践范式,建构中国之世界民族音乐的学术研究之共同体.管建华的《亚洲音乐观的当代文化意义》提出,亚洲音乐观有别于欧洲音乐观.它包含音乐语言观;音乐风格观;音乐审美观;音乐理论观和音乐知识观.亚洲音乐观与西方音乐观的平等对话、差异并存,这对人类生态文明的音乐建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世界民族音乐与区域文化研究

赵佳梓的《波罗的海沿岸的音乐文化》对芬兰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康特勒琴(Kantele)作了介绍.传统的康特勒琴是五根弦,有着千余年的历史,它与芬兰的传统民谣,特别是源自大量传统民谣集聚而成的民族史诗《卡勒瓦拉》密不可分,康特勒琴现在几乎成了芬兰传统音乐的象征.赵维平《中国与东亚古谱研究中心的工作及其展望》介绍了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与东亚古谱研究中心,该中心将中国历史上流失于海外的大量古代乐谱收集,建立一个古谱网站,为专业的音乐研究者提供可靠、学术性的原始音乐资料,并将具体论述乐谱的收集、提取、辑录、题解以及重构中国古代音乐的设想.饶文心的《西亚北非乐器生态区系的弦鸣乐器类属》将西亚北非乐器生态区系大体分成两个分区进行了研究:一是伊朗、土耳其和外高加索地区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三个非阿拉伯语国家,另是两河流域、阿拉伯半岛和北非地区操阿拉伯语的国家.尹锡南《印度古典名著〈舞论〉的乐舞特色》认为,《舞论》被视为印度早期音乐理论、舞蹈理论和戏剧理论代表作.因为它是印度古典艺术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视角文化遗产的有机因素,也是当代印度音乐、舞蹈、戏剧、电影艺术存在、发展的“文化水源”的重要文本.朱海鹰《民族乐舞文化链在邻邦南传佛教国家的继承变易》研究了我国与邻邦南传佛教国家相似的乐舞文化链;民族乐舞是严格按古老的文化继承,还是随时代、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碰撞产生变易;各国的民族歌舞有何新的发展动向等.钱建明《塞舌尔群岛的克里奥尔乐舞文化》指出,当地居民以班图人和克里奥尔人为主.塞舌尔群岛的克里奥尔乐舞记载了当地土著居民与外来移民相遇、相知、相容的历史演变和习俗过程:百利西多舞、空干舞、卡拉切普舞、切斯帕舞等不仅具有丰富多彩的岛国情调,而且以特有的节奏形态和身体语言,描述了克里奥尔人在人口迁徙、生活方式、文化变迁等方面的风土人情.郑隽逸的《泰国传统器乐合奏以及其美学价值研究》指出,泰国传统乐器合奏其以木质乐器为主导的音色,与以金属铜锣的爪哇音乐、皮质乐器音色为主导的缅甸音乐共同组成了个性鲜明的东南亚音乐合奏传统.并提出泰国传统器乐合奏中“声音的交互连锁性”“重叠交织的结构形式”以及“文化融合力”等三方面的美学价值.尚建科《波斯古典音乐的审美特征》认为,波斯音乐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在达斯特加赫(Dastgah)基础上的情感性特征.二是以塔瑟(Tasir)为代表的对审美风格的多样性.塔瑟其意义有如印度音乐中的拉斯(Rasa),因此,理解塔瑟这一概念的内涵,对于把握波斯音乐的审美风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展现了东方音乐独有的审美内涵.庄静的《试析北印度塔布拉鼓的格拉纳》介绍了塔布拉鼓格拉纳的六个门派,通过对各个门派的塔布拉鼓手进行采访,梳理了各大门派的历史源流及其演奏技巧及风格的基本特征.陈朝黎的《坦桑尼亚桑给巴尔百年塔若卜乐团易瓦尼萨法(NadilkwhaniSafaa)研究》以这个乐团为例,对桑给巴尔的塔若卜(Taarab)音乐文化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研究.塔若卜的演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纯器乐演出,另一种则带有人声表演的形式.这种以阿拉伯音乐为根源,同时融合了西方因素、印度风格、非洲节奏的跨文化音乐种类在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渐跨越了单纯意义上的融合,形成了特有的音乐风格.张鸾的《斯里兰卡卡维吟唱音乐中的比较研究》指出,卡维是一种泰米尔诗歌的种类,用泰米尔的语言和文学去表达诗歌及演唱,这种用半说半唱的形式表现诗歌的方式被认为是斯里兰卡音乐真正的歌曲形式,有三种不同的种类及表现形式和发展及特点.孙波《秘鲁印第安人民音乐中的传统乐器》讲到,印第安人在古代就拥有了如排箫、盖纳笛和海螺号等乐器.然而,欧洲西班牙人殖民为淘“金”,践踏了璀璨的印卡文明.文章研究了当今秘鲁多元文化背景中的印第安人传统乐器处于何种面貌和他们使用的乐器呈现出的关联.陈国符《基督教对东马卡达山族宗教信仰及音乐文化的影响》研究了东马来西亚卡达山族最初信仰万物有灵,在其信仰体系中最重要的活动是每年丰收节的祭拜稻神仪式,目的是为了感恩传说中神明奇诺英岸(Kinoingan).目前大约95%的卡达山人信仰天主教.这种不同宗教文化的涵化对卡达山传统音乐文化的影响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王旭《2017年9月吉隆坡东南亚音乐教育与合作会议述评》.同时,涉及这一论题的还有:司道锋的《乌克兰传统音乐历史与传承》、曾宪林的《台湾“江之翠剧场”的现代南音艺术与海外传播》、杨元的《印度桑图尔音乐研究》、包青青的《乌珠穆沁长调演唱中“额格希格”的运用》、刘芯的《卡纳提克音乐类型研究》、陈紫嫣的《喜马拉雅山脚下的藏歌梵音》、张思齐的《巴基斯坦四大主要民族的音乐》、宋敏《当代尼泊尔的音乐传统》、的《澳大利亚土著音乐的风格与形成》、张伊瑜《马里阿契音乐研究现状分析》等论文.

三、世界民族音乐与跨文化\跨界族群研究

杨民康的《试析跨界族群音乐研究与世界民族音乐研究的异同关系》认为,跨界族群音乐研究有两翼性:外联世界民族音乐研究,内接汉族传统音乐研究,也是一个既在世界民族音乐研究相关,又与之所有区别的显著的自身学术特点.两个学科方向彼此加强互视和交流,可以起到互补互惠之效.杨曦帆《穿越文化圈与走向世界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认为,“一带一路”贯穿了三个文化圈,使得边疆少数民族和“一带一路”沿线跨境族群语言相通,有着文化心理上的亲近和认同感,这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和世界音乐研究都是新的机遇.麻莉《“世界音乐”中的文化间性》认为,“世界音乐”中的文化间性使得交流打破了文化之间,地域之间以及个人的界限.通过对多个世界音乐案例的分析揭示“世界音乐”中的文化间性对主体与主体的共在,主体间的对话交流与文化融合起到的作用和意义.明立国《跨领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几个案例的经验和反省》论文将以个人实际操作的几个调查研究案例,以不同学术领域对同一主题所处理的内容,做一个实际经验上的讨论与反省,为相关研究的一个参考与建议.陈《双声:东方音乐文化跨界传播的实证》人声双声、人-器双声、器乐双声是西亚、中亚与中国的共生文化.西北、新疆等地的乐器与北方丝路文化交流相关,二者存在基于神话和仪式等信仰层的沟通介质.双声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通过“信仰-仪式-音声”一体传承的典型案例.王俊《桂越沿边峒中壮族与平辽岱族“唱天”音乐特征初探》以我国广西防城港峒中镇的壮族(布偏)“唱天”,与越南广宁省平辽县的岱族(Phen)“唱天”为例,从同源跨境的视角与方法来探究两地族群“唱天”在不同场域中的音乐特征,藉以探讨族群关系、文化背景以及音乐特色之间的相互关系.赵书峰《当下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四个关键词》对跨界族群音乐研究、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历史的民族音乐学研究、音乐与认同四个主要研究维度给予关注,并指出区域音乐文化的形成与文化圈语境下的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积淀关系密切.魏琳琳《跨界族群视野中的世界民族音乐----以呼麦艺术研究为例》认为,呼麦流传于中国内蒙古、新疆阿勒泰以及蒙古国西部、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等地区.蒙古人自身将呼麦的不同国界、不同唱法的差异性不断强化,而局外人则关注呼麦整体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认为呼麦是一种连接人与自然、源于人性深处的声音.钟小勇《跨境族群互动与滇西中缅边境少数民族传统民间音乐研究》以滇西中缅跨境族群互动中的传统民间音乐作为研究对象,对跨境族群传统的内涵,跨境族群传统音乐的社会功能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四、世界民族音乐与“一带一路”战略

贾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华族传统音乐的固守与再造》指出,新加坡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之一,文章在离散理论视野下阐释了新加坡华族歌谣的音乐形态、行为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侯秋婉《怀古论今:世界民族音乐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新出路》提出三个方面:“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贯彻;古代丝绸之路中世界民族音乐的发展;战略背景下世界民族音乐发展的新出路.陈坤鹏《论“竹制管状琴·弦鸣类”海上丝路的传播》认为,“竹制管状琴·弦鸣类”这类乐器从可能的祖居地中国西南地区,渐次传播到越南、菲律宾、台湾、印尼等地区,应是我国海上丝路乐器文化传播的见证.杨丰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入手,对世界民族音乐与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之间的联系进行探讨.

五、世界民族音乐与教学研究

安平《世界音乐教学和传播中的跨文化理解》认为,跨文化理解是指,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在世界音乐的教学中需要具备这种理念和能力,使世界音乐的教学和传播变得亲近而自然,生动而深刻.通过个人多年世界音乐的教学经验,讲述了跨文化理解力的重要性与实用性,以及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的共享和共建意义.胡斌、朱楚仪《从美国密西根大学甘美兰教学谈起》通过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赴美国密西根大学音乐舞蹈与戏剧学院访学期间,对该院在世界民族音乐教学概况、甘美兰演奏课程的师资情况、课程性质、乐器配备、授课方式、授课对象、考核方式、学生反馈、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感受等方面进行了访谈实录.齐江《世界民族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学的价值观》认为,音乐文化价值观念可以影响人们对于世界民族音乐的认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运用的民族音乐学价值观念来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世界民族音乐.胡晓东《世界民族音乐教学如何建构文化的深度认同》认为,世界民族音乐教学应引入表演人类学的理念,通过三阶段:习赏、体认、体悟,实现音乐文化的深度认同.张应华《文化认同视域下东南亚苗瑶族群音乐的课程策略》认为,文化认同是人确认“我是谁”“我属于谁”的心理情感倾向,它与课程研究中所追问的“是谁的课程”“是怎样的社会因素决定了课程内容”两个问题密切相关.该文提出了课程实施的四个方面:从认知到认同;习得到对话;从体验到理解:从创演到创新.李劲松《外国民族音乐课程中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运用策略》认为,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展开与欧洲艺术音乐的对比,理解多元文化、探究世界音乐的学术品质.朱玉江《基于理解范式的世界民族音乐课程建构》认为,“文化理解”是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理解范式”建构的核心思想.它把音乐课程作为一种多样文本来理解,从而推动人们与不同文化中的音乐进行正确、有效地交往.尚永娜《木卡姆在国内外高校传承的世界多元文化教育意义》认为,木卡姆是流传于中国新疆、中亚、西亚、南亚、北非等地的一种独特的绿洲音乐文化.木卡姆在学校音乐传承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涉及这一主题的研究还有:吴梅芬《马来民间艺术形式makyong的变迁及文化价值认知》.何璐的《墨西哥生命运动文化中心音乐舞蹈学校的考察及思考》、王一钦《走向文化理解的乌兹别克斯坦的音乐教学》、于彤《文化理解视域下哈萨克斯坦音乐教学》、高鸽《“世界民族音乐”课程教学综述》、徐菲阳《对世界音乐教育的意义、现状与发展的再思考》对当前“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开拓中国音乐文化交流的新格局,以改变我国世界音乐教育的现状.谭婧慧《马来西亚高校音乐教育考察》等论文.

12月3日临近中午,闭幕式由音乐学院副院长杨曦帆教授主持.南京艺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的蒙古国留学生小乐队表演的呼麦让代表们再次感到了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氛围的景象.接着,由胡晓东副教授和陈国符副教授分别介绍了两天会议的第一会场和第二会场学术论文宣读的情况.胡晓东从研究课题类型的角度作了分析和综述,陈国符则对每篇宣读论文的内容做了简单介绍.

学会代会长管建华教授作了闭幕式学术致辞,他认为,此次年会是紧接十九大后召开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这为新时期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学会的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学会是一个年轻的学会.因此,它需要学习其他学科的成果,如:世界与东方的史学、哲学、美学、文学等等.中国的世界民族音乐研究,与国外的研究相比有很大差距,也需要翻译、介绍和掌握国外的研究成果,为中国学者的实地考察提供文献参考资料基础,为提高大中小学的世界音乐教学提供资源.陈自明教授全身心地为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学会的建立和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对世界民族音乐研究执着的精神、孜孜不倦的努力以及祥和向上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个会员钦佩和学习.

最后,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吉爱民代表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全体师生感谢各位代表所做出的学术贡献以及对南艺音乐学院发展的支持与关心.

(本文图片均为张应华摄)

杨静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刘晓倩)

结论:这篇文章为关于经典世界民族专业范文可作为世界民族和音乐研究和综述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世界民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新时期针对民族预科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路径 杨曼【摘要】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定程度上说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取决于国家的民族团结 高校作为传播知识的摇篮,民族团结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就民族院校而言民族团结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让中国园艺重耀世界舞台 专访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园艺项目黄山集训基地 这个基地环境不一般在一般人的眼中,世界技能大赛的基地,一定是机器成排、马达轰鸣的现场,但走进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园艺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这里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草长莺飞,—栋.

3、 智能时代:新进展、新趋势、新举措暨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在津举行 览智能领域新成果,话智能科技新趋势,绘智能时代新蓝图……近日,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拉开帷幕 大会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科学院、中国.

4、 科技青年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生力军在中国石油学会第十届青年学术年会上的致辞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当前,在举圉上下深入开展学习宣传和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大妤形势下,中国石汕学会第十届青年学术年会在我国最高石油学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胜利开幕了.

5、 新时期高职院校音乐教学和流行音乐融合策略探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科技水平得到了飞速提升,在现在这个生活以及文化进步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满足社会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产生了流行音乐,这种音乐的产生,是为了能够满足商业盈利目的 一直发展到今天,.

6、 新时代,我们来了记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颁奖仪式 “五四”青年节前夕,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颁奖仪式5月3日下午在团机关隆重举行 团书记处书记尹冬梅宣读表彰决定 团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