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艺术当代杂志 艺术科技杂志 艺术导论论文 领导艺术论文 艺术教育杂志 艺术期刊 数码艺术设计杂志 公共艺术作品论文 园林艺术论文文献 公共艺术设计论文 论文艺术 平面艺术设计毕业论文

关于艺术类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与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效应:一种被激活的粤港澳艺术生态相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艺术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14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效应:一种被激活的粤港澳艺术生态,该文是关于艺术类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与巴塞尔和粤港澳和艺术展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效应:一种被激活

的“粤港澳”艺术生态

The Efficiency of Hong Kong Art Basel:An Activated Art

Ecology of Guang Dong, Hong Kong and Macao

杨 西(Yang Xi)

《黑色的玻璃太阳》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黑色凸面玻璃、不锈钢、钢、单频灯、变压器 120cm×10cm 2071年

左·《White Carnival》 奥斯吉美奥斯兄弟 音箱装置 2016年(立木画廊香港空间)

右·《刷新、牺牲、新卫生、传染、清新、机器人、空气、家政、家务帮、、Dyson、现代人》 周育正 2017年

自2013年巴塞尔艺术展收购香港国际艺术展以来,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就成了每年全亚洲最大的艺术盛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主办方的倾力打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整体品牌平台的搭建也日趋完整,成为亚洲地区最为重要的艺术博览会.从第三届开始,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展览时间由5月份提前至3月份,这既与自家巴塞尔在6月的主场展览拉开了时间距离,同时也避开了威尼斯双年展、达喀尔双年展以及柏林双年展等一系列国际重要的展览和艺术活动.除了时间上的调整,香港巴塞尔的展览板块也作出了很多新的尝试,在最初的“艺廊荟萃”“亚洲视野”“艺术探新”“艺聚空间”四个基本单元的基础上,又增设了“策展角落”“艺文出版”“光映现场”以及“与巴塞尔艺术展对话” 等单元,极大地丰富了作品以外的想象空间,也使艺术展构架更为完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为了扩大自身品牌影响作出的这些战略性改变,无疑都是为了让更多的欧美画廊和藏家能够移师香港,更好地关注亚洲市场.

作为当今世界上公认的顶级水准的艺术博览会品牌,巴塞尔艺术展的运营模式和传播方法无疑是成功的,也充满着巨大的诱惑力.但其严格的审核规范和高昂的展位费让很多中小画廊望洋兴叹.品牌准入门槛的严苛和参展画廊的超稳定,使得香港巴塞尔展会在保持水准的同时也缺少了变化.虽然每年也会有几张画廊新面孔,但和展览会整体的单调和重复相比,仅仅是杯水车薪.这种状况逐年明显,尤其让每年都来的艺术家、策展人、画廊主、藏家们感到乏味和无聊.和参加展览相比,这些专业人士更享受现场社交的乐趣.展览还未开始,香港巴塞尔展厅外已是熙熙攘攘,艺术圈的各路VIP们汇聚于此,热烈攀谈,互通信息.实际上,不仅是香港巴塞尔,这种景象也是今天世界各地艺*共有的日常景观.

上·《100 YRS》 道格·艾特肯 雕塑162.6cm×223.5cm×25.4cm 2014年

中·《Green(permanent)》 General Idea 艺术小组装置 1991年

下·《异乡》 刘唯艰 布面油画200×250cm 2016(深圳谷仓当代艺术中心)

左·《The Loan》 米凯尔·博伊曼斯 布面油画 310cm×205cm 2011年(卓纳画廊香港空间)

中·戴尔·奇胡利 玻璃作品(白石画廊H Queen´s空间)

这正如托马斯·赛多克斯[康纳利·毕沙罗· 赛多克斯画廊(SEYDOUX & ASSOCIéS Fine Art)的合伙人]所言:“我想艺术市场最大的改变之一,就是艺术博览会成为社交活动,并且接手成为生活形态的选项.”[1]实际上,对于很多圈内人士而言,来香港巴塞尔确实更像是一场以艺术为名义的私人旅行,是一种有规律的“生活形态”.此种生活形态恰恰是“巴塞尔效应”的体现,也是被艺术展会所引导的职业化的生活方式,吸引着定期旅行的艺术界人士.除了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带来的社交潮流外,从另一方面来看,“粤港澳”艺术圈在更大意义上面对的是“巴塞尔”所引发的一连串的“文化效应”,这样的效应使“粤港澳” 艺术圈的内部也开始逐渐被激活,并作出了多种层面上的回应.

Art Central艺术博览会的诞生就是最明显的例证.Art Central的展期基本与香港巴塞尔一致.它起初给人的印象是香港巴塞尔的“卫星”博览会.如今走过第四个年头,Art Central在选择画廊上也逐渐有了自我的定位,有意和香港巴塞尔拉开距离.就今年而言,Art Central已经汇聚了上百家来自世界各地的画廊,其中多数的参展画廊来自于亚太地区,并有近30家画廊是首次参展.作品呈现出年轻化、工艺化、趣味性强的趋势,并有大量的大师版画、摄影等低投资的作品亮相.Art Central的存在,实际上是在香港巴塞尔之外,提供了“系统外”画廊与藏家和大众接触的平台.

在两个艺*如火如荼之时,在港的画廊也是大动作不断.如高古轩画廊在香港巴塞尔开幕前夜推出了詹尼弗·圭迪(Jennifer Guidi)的亚洲首展, Massimo De Cario展出了道格·艾特肯(Doug Aitken)的展览,Ben Brown Fine Arts推出了Gert& Uwe Tobias个展,“艺术门”位于H Queen’s的新空间揭幕展是意大利艺术家阿卡恩基罗·萨所利诺(Arcangelo Sassolino)的个展……这些展览基本上都是艺术家在中国或亚洲的首展.另外,立木画廊除在本次艺*上展出了巴西艺术家奥斯吉美奥斯兄弟(Gusto & Otio Pandolfo)的作品外,在画廊空间中对作品作了延伸,一组音箱装置《White Carnival》特别引人关注;汉雅轩则推出了吴山专和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Inga Svala Tho?rsdo?ttir)的项目《引用!引用!引用!》,呈现出与其在展位上架上绘画居多的不同面貌.在传统的大画廊中,豪瑟&沃斯画廊香港空间首展选择了美国知名艺术家布拉德福特(Mark Bradford),佩斯画廊的新空间展示了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的新作,贝浩登画廊则是呈现了KAWS的个展,白立方画廊同期开幕了安东尼葛雷姆(Antony Gormley)的个展,德萨画廊选取了马诺洛·米利亚雷斯(Manolo Millares)和安东尼·塔皮埃斯(Antoni T&agre;pies)两位大师的作品进行展览.另外,在H Queen’s的最新空间中,白石画廊选择呈现美国艺术家戴尔·奇胡利(Dale Chihuly)的展览,梳理了艺术家50年创作的一个轨迹;深圳的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对梁铨创作和风格的流变进行了探究.可以看出,很多项目空间都选择在此时发声,探讨了艺术在地性和全球化关系的项目与议题.

综观与会期间画廊的种种动作,无非都是被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热潮所激活,在这股热潮中,我们可以看到画廊基本形成了三种展陈特点:一、进一步阐释参会作品.例如,立木画廊和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在博览会当中,新藏家易于被直观感受所诱导,面对高压的视觉信息扑面而来之时,最为需要的便是了解展览作品的背景和系统的观察,画廊一方面在艺*上拿出重要的作品,另一方面在画廊自己的空间内梳理和系统地呈现艺术家的创作面貌,这无疑给艺*上的作品增加了强有力的注解,同时也给藏家以一定的购买信心.二、通过实验项目提升内驱力,与艺*呈现完全不同的关注方式.诸如汉雅轩和卓纳的展览,汉雅轩画廊呈现了吴山专和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的最新研究,展示了艺术家推衍和工作的方式.卓纳画廊推出的沃尔夫冈·提尔曼斯(Wolfgang Tillmans)的作品展中,不乏有很多是在香港创作的作品,以此流露出国际画廊的在地表现.这些新的实验项目在某种意义上是对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回应,香港并非仅仅只是一座贸易港口,而应当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汇”的特殊的转折点.三、借势导流,借着香港巴塞尔的东风,大的画廊纷纷推出商业成熟的艺术家个展,吸引大量藏家和游客的关注.而项目空间选择以自身的方式回应商业大潮的来临,实则也在借助香港巴塞尔的人气,希望让更多的人进入并参与到当地的艺术展览中,以显示出“粤港澳”艺术生态的丰富性.香港巴塞尔除了商业和社交的价值外,也在很大程度上宣传了当代艺术,并让更多的人开始了解和关注当代艺术.

右·“艾未未:驳议” 展览现场(唐人当代艺术中心 H Queen´s空间)

左·《Liminal Air Space-Time》 大卷伸嗣(Shinji Ohmaki) 装置 2018年

同时,非画廊系统的艺术机构的展览也开始有所导向地被激活,在OCAT深圳馆展览“偌大空间”中的参展艺术家李杰、崔洁的作品在香港巴塞尔上均有展出;东莞会合点当代艺术空间展出了本地艺术家李景湖的作品;广东镜花园早已开幕的王音个展也在一定角度梳理了王音近些年的绘画实践,为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展出埋下了伏笔;时代美术馆也在香港巴塞尔的同期开幕了奥马尔· 法斯特(Omer Fast)的个展“看不见的手”,以及深圳设计互联的“数字之维”;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主办的希腊艺术家阿波斯托洛斯·乔治亚(Apostolos Georgious)的个展“情景”也相聚于此;作为艺术商业综合体的K11也在其新展 “Emerald City”中带来了39组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策展人刘秀仪通过“几何学”的概念将这些艺术家串联起来,借此找出不同社会背景中的文化共通问题……与此同时,大的拍卖机构也在同期举行了预展,例如苏富比、佳士得、罗芙奥等拍卖公司,借助相互藏家的资源,将3月的艺术市场和艺术氛围推向了.

在巴塞尔艺术展还未进入香港之前,我们很难在国际艺术版图上看到“粤港澳”艺术圈的身影,经过巴塞尔艺术展五年来的带动,香港似乎正以加速度形成新的亚洲艺术交流中心地位,使全球的艺术资本开始关注到香港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艺术.湾区经济以其开放性、创新性、宜居性和国际化为其最重要特征,从这样的氛围来看, “粤港澳大湾区”开放的姿态、良好的制度保障和以英语为背景的语言环境使其生成了具有活力的新艺术生态,于此产生了香港自主品牌M+的建立、大型国际画廊入驻H Queen’s等现象,这股热浪在深圳、广东等地继续发酵,蜂巢当代艺术中心、谷仓当代艺术中心、HI艺术中心等国内艺术机构和画廊纷纷在深圳设立分支机构,展览在关注本土的同时,也开始接轨国际艺术家和国际艺术资本.因此,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带来的并非只是单纯的画廊资源,而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激活方式.这促使“粤港澳大湾区”逐步成为了一个全球化的艺术市场,而非是一个强调本身地域性的港务区.在这样的状况下,“巴塞尔”在香港的落地生根,依托国际展览品牌产生的生态效应,无论对于参展画廊还是对于藏家,“巴塞尔”都充满着巨大的吸引力,品牌的效应和新兴市场的潜力使双方获得了双赢的局面.值得关注的是,这不仅是一种艺术市场的成功,重要的是它同时给其他地区带来的良性变化.或许我们应该借机来思考并讨论,构建与完善中国艺术产业在生态、模式等方面更多的可能性.

注释:

[1]《钱爆—21世纪艺术市场大爆发》,乔治娜·亚当著,项幼榕译,《典藏艺术家庭》2016年,第135页

责任编辑:孟 尧

右·《All Or Nothing》(局部) 詹尼弗·圭迪 152.4cm x 243.8cm x 3.8cm(高古轩画廊)

《卡西乌斯》 阿卡恩基罗·萨所利诺 货车轮胎及不锈钢112 x 107 x 77 cm 2018年(艺术门H Queen´s新空间)

简而言之,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艺术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巴塞尔和粤港澳和艺术展相关艺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马光远: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中国下一个30年看哪里6月8日,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在2018’粤港澳大湾区高峰论坛上表示,北关注雄安,南关注粤港澳大湾区 2018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元年 目前,大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都在.

2、 早期电影明星宣传效应:以王汉伦为个案 摘要早期的中国电影经历了一个从关注影像叙事到关注电影明星的过程,这是因为电影经营者们发现,电影演员可以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甚至可以取代电影故事本身的吸引力,电影明星制即由此产生,早期电影明星王汉伦的事迹.

3、 防治结核病:一场被淡忘的全球战争 “我们的(防治)进展速度仍不够快——死亡人数和患病人数之多就是很好的说明 ”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结核病规划主任Mario Riglione博士在评.

4、 串式新闻:一种社交媒体的新闻样态 【摘要】新媒体催生了许多新的新闻样态,如为适应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而诞生的新的新闻样态串式新闻 串式新闻的成因有两个一是过程新闻,二是对话新闻 它是一种适合新媒体语境下社交媒体话语表达的碎片性、新闻.

5、 刘邦和朱元璋:两种创业的风格 ◇ 许倬云一、重友情、薄亲情成就了刘邦的伟业中国的纪、传、表、志实际上已经终结,我们已转向西方的传统 西方史学传统以人为主角,并解释历史人物为何有如此的作为 今天我挑了两个历史人物作为例证,一是刘邦,.

6、 在左右之间:一种与物的文化批评读《法兰克福学派内外:知识分子和大众文化》 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一直以批判的深刻和救赎的热情见长,不仅在现代与后现代哲学转折之间, 该理论承前启后、始终富有辩证张力;从全球化时代“新左派”与“自由主义&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