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 电脑知识和技术杂志 农村新技术杂志 现造技术论文 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电脑知识和技术期刊 电子技术投稿 软件开发论文开题报告技术指标 电气工程技术论文 物联网工程技术论文 步进电机的细分驱动技术开题报告 信息技术德育论文

关于技术类本科论文怎么写 跟技术史随感有关论文怎么撰写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技术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08

技术史随感,本文是关于技术类本科论文怎么写跟技术史随感和随感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图书馆论坛》开设的“图书馆技术史”栏目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在业界是独创的.懂技术的人不关心历史,懂历史的人不关心技术,于是就出现了空白.其实我也对技术史有兴趣,写过几篇博客和论文.

技术发展的步伐难以想象,如果不注意积累,有关资料就会消失,所以说写技术史的文章有一定的难度.此外,技术史的文章大概也很少有人能读懂.某一技术还在使用的时候,大家不一定关心技术细节,等它被淘汰了,就更少有人注意它了.比如,现在有多少人懂或者理解DOS操作系统呢?大多数青年人没有见过软磁盘吧?

“图书馆技术史”栏目引发我无限的思考,随手写下一些文字,也算一种记忆吧.口摩尔斯电码

4月27日是摩尔斯(Samuel Finley BreeseMorse,1791-1872)的诞辰,我从谷歌的涂鸦图标得到了提醒.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摩尔斯呢?

现代通讯设备远远超出了摩尔斯当时的想象,他却是现在日常使用最频繁的手机信号的鼻祖.

我们的手机中还有采用摩尔斯电码表示求救信号(SOS)的铃声,我问了一些人,但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个铃声是什么意思.有一次朋友的手机发出三短三长三短的电码声,我问他是什么意思,他摇摇头.这种只有求救时才发出的声音,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前发出的信号,怎么能出现在手机铃声里呢?你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它呢?

我一直到大学毕业,还使用着电报这种通讯工具.

在不到200年里,特别是近20多年间,通讯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应该记住先驱们的贡献.

口 自己动手

20年前我算是PC(微机或个人计算机)“高手”,图书馆的机器出现问题,都找我帮忙.那时候国家图书馆自动化部忙着开发大系统,人员流动快,对PC机没有什么兴趣,也不负责PC维护.我凭着经验和数十盒软盘软件,能解决其他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小有名气.

到了586奔腾电脑时代,操作系统进入Windows 2000,图书馆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越来越多,我们这些业余的“电脑人才”就显得没有什么用了.自己工作很忙,计算机出问题,懒得自己整.但是,有时候系统维修人员来了后,直接建议格式化,还要备份数据,我就不愿意了.格式化会删除我已安装的程序和设置,有些程序我也找不到了,而且我自己的数据可不愿意被别人备份去,于是有时候还是自己琢磨修理——自己的计算机自己最了解,就像久病成良医一样.

有一次笔记本启动失败,桌面都找不到,显示是wininet.dll动态连接文件问题.过几天就要出差,想到第二天找系统维修人员要花费多少时间,我就害怕了,还是自己琢磨吧.花了几个小时,比预料顺利,系统终于再次启动.弄电脑顿费时间,不过时间也不那么简单地就浪费掉,时间换来经验,经验换来收获.

我很喜欢动手,家里有各种小工具,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记得过去经常动手的时候,皮肉受伤是经常的事,曾经被220伏交流电烧了手指,过一个月才痊愈.回想这些事情,感觉很有意思.

在北方居住久了,感觉北方人似乎比南方人更崇尚“劳心”,不屑于“劳力”做手工活儿,反对“奇技淫巧”.这其实也是阻碍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之一.

口 从DOS到Windows

在1 980年代的大学里,微机是新鲜事物,我们用穿孔带打自己编的程序,编了半天,计算机一下子就过去了,没有找到感觉.

到了工作单位,开始使用计算机,最早是286,显示器从CGA、EGA、VGA到SVGA,经历过的操作系统有PC-DOS、MS-DOS、Windows 3.1、Windows 95、 Windows 97、Windows 98、Windows 2000、Windows XP等,一直到现在的Windows 10.当时大家在讨论图书馆分类法的时候,对Windows是否是操作系统还有争议,因为必须先安装DOS,才能再安装Windows.

我还搭建过N owell和Windows NT局域网,用于共享使用光盘塔下载美国国会图书馆的MARC数据光盘和OCLC CatCD光盘.当时我在采访部工作,外文编目部缺少系统维护人员,我就抽空去帮忙,为此,当时的外文编目主任年底还给我一份荣誉证书呢.

文字处理软件用过Edline、WordStar、WordPerfect、WPS等最后是Microsoft Word.

我现在还喜欢用DOS命令找文件,不喜欢用Windows中的File Manager(现在是“我的电脑”或“计算机”),一方面是习惯问题:另一方面,DOS命令可以用于不少批量备份操作,每天下班备份是必须做的事情.虽然有人建议改用云盘备份数据,我还是坚持用自己的硬盘或U盘,通过DOS批操作备份,现在看来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因为不少云盘服务商关张了.

当时的GUI(图形用户界面)很新鲜,大多数是CLI(命令行)界面.即使有GUI,也没有多任务的分时功能.做一个进程的时候,只好干等着它完成,不能做其他事情.

鼠标器是奢侈品啊!开始用串口接,没有专用的鼠标口,更没有USB口.计算机之间的文件传递.如果用软盘(360KB)太慢,就用并口或串口对接,要搬动机器,很麻烦.

光盘也是新鲜事物,当时全国没有多少人知道光盘,更没有几个人用光盘.我们用日立的Hitachi 1500和1700的驱动器,比现在的笔记本电脑还大.如果用四个光盘驱动器串联,就需要对启动参数进行配置.为了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实现最佳配置,一般要琢磨和试验很多次,反复重新启动计算机,以协调autoexec.bat和config.sys两个文件,主要是buffers和files等参数,克服计算机内存的限制,非常麻烦.而且不同型号的计算机(Compaq、AST、Acer),其实际可用的内存各不同,在一种品牌的计算机上可以用的东西,在另一种计算机上就不能用了.后来有了光盘优化软件,最后有了Windows95,一切问题得以解决,光盘也不再是陌生的东西了.硬件中物理内存的增加和Windows的虚拟内存功能,使得我们不必再为内存空间而烦恼.

使用集成系统后,逐渐由专业人员负责维护服务器,我们就淡出舞台.不过,我现在还保持着对计算机的兴趣,自己安装,自己维护.

口 软磁盘

我*的宝贝里有各种计算机储存介质,最早的是NEC的八时大软磁盘(大概是1990年),不清楚能储存多少东西,最多几百KB吧:接着是五时软磁盘,储存量为360KB或1.2MB:然后是3.5时软磁盘,储存量是720KB或1.44MB.我还*了Imation的DC6150磁带,当时储存量150MB是很厉害的了.

在使用软盘的时代,为了,要用专门的软件,把大程序切分成若干部分(经常是10多个)存到软盘中,然后到自己的计算机里安装,非常麻烦.有时候软盘用了1 0次左右(或者存放较长时间)就坏了,要重新复制.例如,当时的Microsoft Word 2.0就用了1 0多个软盘.

201 0年5月9日《新民晚报》一则消息说,三时软盘正式退出市场.这说明技术进步到了一定程度,三吋软盘不再需要了.

当年要,都靠三时软盘.一套Word 6.0软件要用一盒(10个)三吋软盘来保存.软盘可靠性差,一套软件如果有一张软盘损坏,就不能使用.当时硬盘也很小,最多几百MB,不可能把什么东西都放在硬盘里.现在USB盘的储存能力远远超过过去的硬盘,软盘更没有用武之地了.

不过,报纸上的解释明显错误.记者说,为什么计算机上没有B盘,是因为A盘是三时软盘,B盘是五时软盘,而五时不再使用,所以就没有B盘了.这个解释很牵强,明显是不懂技术或者是不懂历史的人写的.其实,计算机上有两个软盘驱动器接口,装三时或五时软盘都可以.最早的时候,硬盘很小,就用两个软盘驱动器来做软盘间的复制,A盘和B盘可以都是三时,也可以都是五时,或者是一个三时一个五时.到五时软盘基本被淘汰的时候,就剩下一个或两个三时驱动器了.即使要在两个软盘之间复制数据,也可以通过硬盘来进行,因为那时硬盘已经足够大,而且有不少可以复制软盘的软件,于是装B盘的计算机越来越少.

过去系统出现故障,必须用含有系统的A盘(三时或五时)来启动,并诊断故障.后来光盘和USB盘也可以作为引导盘,A盘的作用逐渐淡化,直到现在基本消亡.

至于八时软盘,我没有用过,但一个哥儿们用过.大概是在1 993年,我用的是康柏(Compaq)386电脑,是当时最好的品牌,有一个串口可以接那种驱动器,他周末到我办公室来做数据传输.那时其他计算机只有并口,没有串口.有时候我也用这两个口进行数据传输,速度很慢,几兆的数据要传半天,不过比软盘之间的传递快.

周末去中关村市场,感慨颇多.记得当时买一个康柏电脑用了3万,而我们的工资不到四位数.现在我们的工资达五位数,一个普通家用电脑主机却只要2000元!

技术进步给我们带来的好处真多!

口机电时代的气送装置

2016年我访问法国国家图书馆老馆,发现还保留着机电时代的气送装置,看上去像一架管风琴,但大多数人不认识它.

在计算机技术还不发达的年代,图书馆就用这种设备传递索书单,通过自动控制和气压的技术来实现.现在传递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图书馆拆除了这样的设备,所以青年馆员不知道这些东西是做什么用的.

当时到图书馆的读者,如果需要借阅资料,就要查卡片目录,然后誊写索书单,交给图书馆员,图书馆通过气送装置,以物理方式把索书单传递到书库,书库里的员工看到索书单,取出图书,放到轨道传送装置上,送出书库.当然,为了避免传递中的错误,读者的索书单还需要用复写纸来写,一式两份,备查.传送装置当时用的是自动控制技术,现在当然改用电脑控制了.

采用集成系统后,物理传送不再需要,而通过电子方式即可实现瞬间的信息传递.若干年后,如果图书馆藏书都是电子版,不仅书目信息传递不再需要传送装置,连文献信息传递都不需要传送装置了.

口 办公自动化系统

国家图书馆2003年使用基于Lotus Notes的办公自动化(OA)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图书馆内再也看不到每天来回奔波送文件的文书们了:图书馆员工之间也可以通过OA系统的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交流,打破了级别、空间的限制,增加了决策的效率和透明度.但是,OA系统是C/S(客户端/服务器)模式,需要安装软件才能使用,而且因为限于馆内网,在馆外不能使用,所以,如果出差在外,即使安装了软件,没有VPN权限,就不可能处理公文;如果用公共计算机,更不可能处理公文,影响了工作效率:而且只限于科组长以上的干部,信息发布受到了局限.那时候的工作模式是:馆领导发通知给部门主任和文书,文书再将保存的文件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所有组长和员工.

2011年1月1日启用新版OA系统,Web界面,面向所有员工,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而且还有手机上网处理功能.新OA系统里有政务公开、信息发布、部门空间、日常办公、个人办公、内部邮件、日程安排、会议预约、工作汇报、即时通讯(IM)、手机提醒等功能,满足个性化需要.

我关心技术应用的事情,之前与系统部的工作人员讨论过OA优化问题,提了不少建议,许多都在新版里得到采纳,我很高兴.同事们说,系统部应该给我发额外的奖金,因为我帮他们进行了测试和研发.

OA系统虽然方便,但离无纸办公还有一段距离,还需要定期打印文件进行归档.

口 自己写软件

国家图书馆启用集成系统之前,有一段时间外文采编工作的自动化处于停顿状态.NEC大系统开发了数年,一直没有全面启用,只是中文编目局部使用,而外文采编工作只能采用局域网进行光盘套录,一方面用于卡片打印,一方面作为数据积累.

外文采访工作怎么办?好在我是理工科出身,学习计算机软件比较容易,就自己弄了一个ISBN查重系统,让选书员摆脱了卡片目录,每人一个五时软盘积累自己的数据,相当于过去每人案头的小目录柜,自己选过的书不会重复选.然后由组长汇总到一台PC机上,所有发订数据都有记录,可做最后查重用,也可以统计各个书商的订单数量.因为当时的NEC西文终端没有硬盘,只有360KB的五时软盘驱动器,储存量小,还容易损坏,不能与IBM计算机兼容,而用于汇总各个软盘的中文终端只有20MB的硬盘,随时维护每个选书员的软盘也是一项必需的工作.

刚学编软件时非常兴奋,经常反复修改,忘记白天黑夜,忘记周末,随时想起办法就随时做.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很理解程序员的辛苦.我用的程序软件一开始是dBase,后来是FoxBase及其升级版本.

过了几年,大家都觉得这个小软件好.软件编制到一定程度,就有公司承诺帮我们完善,于是我的简单软件就逐渐美化,最后成为图形界面,一直用到现在.

我还编制了一些小程序,从Books in Print(在版书目)等光盘里下载数据,是逐行冒号分隔字段的格式,批量转换成数据库格式,然后在自己的数据库里查重,筛选出可以进一步选择的重点图书,如中国学图书和学术名著,然后手工按书名查重,最后发订.依靠这个手段,补订了几万本有价值的图书,也算给后人一个交代了.

还有一件1990年代的事情,国际交换对外发包裹用的地址签,开始用Word等文本处理软件,后来负责俄语的应老师编制了一个dBase数据库,储存几百个地址,打印地址签时直接从数据库抽取地址,地址更新时只需要更新数据库即可.应老师调离国家图书馆后,我就帮忙负责维护、备份并完善.一直到前年,我们请专业人员编制新的软件,这个小东西才寿终正寝.在开发软件之前,备份数据顿费周折,因为PC机太老,用的是Windows 98操作系统,由于接口问题不能联网,而且无法用并口和串口等接口输出数据,也不能识别新的U盘,最后只能找到64MB这种“古老”的U盘,才得以读取数据.新地址系统启用后,我不再费心想这些事情了.

口 系统招标

1990年代,国家图书馆实现局域网下的中文图书机读编目,而外文图书编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动化,但只是用西文光盘套录数据,保存在软盘上积累数据,转至OPAC检索,同时打印卡片.其中,日文编目光盘仅限于卡片打印,而其他语种的编目工作只能依赖于手工操作.

1999年底,开始西文图书采编软件选型工作,拉开了外文图书编目自动化发展序幕.笔者作为选型工作的主要参与者,见证了这一历程.在综合评估软件的先进性、多文种功能、可扩展1生、集成1生以及与国家图书馆业务工作的一致1生等标准后,2001年9月与以色列Ex Libris公司签约,引进Aleph 500软件作为集成系统.领导决定该选型不应仅限于西文图书采编,也适用于所有业务流程.

集成系统的引进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充分开发其功能更为重要.多年来外文采编人员已习惯于卡片编目,最多也就是光盘套录,不知道如何通过联机方式获得数据.一开始大家还是用卡片目录的思维,认为要建立采访目录、编目目录、读者服务目录等几个数据库,这个思维定势需要通过培训解决.从光盘检索到联机编目,编目工作人员首先需要转变的是检索数据的方式,也就是要解决使用239.50协议远程检索问题.经过不断探索,实现了在Aleph 500系统内部进行西文文献网上数据查询功能,依次解决了日文、俄文等文献检索,并逐步探索其他非通用语种文献的网上查询功能.此外,光盘检索下载的不少数据保存在软盘上,磁盘损害导致数据缺失,编目人员也要费精力弥补.

解决西文和日文套录后,就需要解决特殊字符(例如西文带重音的字母和越南文字母)显示乱码和无法检索的问题.Aleph 500系统支持Unicode大字符集,但为了客户端和OPAC的正确显示,还需要安装特殊的显示字符集,进行有关的设置.通过安装当时Windows 2000的最新输入法,确保编目人员高效录入日文中的假名和汉字,通过联系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NIl)的技术人员获得汉字对应表,从而解决了日文汉字的检索问题,通过Aleph 500参数表的设置解决了西文特殊字符的检索问题,方便了读者的使用.

在大语种中,俄语文献是最晚在Aleph 500系统中实现编目的.虽然俄语的输入方式比较简单,用基里尔字母的输入法就可以录入,但是与拉丁字符貌似相同的字母,在一定时期内困扰了编目人员导致检索错误.例如,基里尔字母表、拉丁字母表、希腊字母表中都有形似A的字母,可是它们的计算机代码完全不同,而且排序位置也不同.此外,因为俄罗斯网络信息的局限性,网上下载数据的问题也困扰着编目人员,要过几年后才逐步解决.

在其他语种编目方面,外文采编人员发现Aleph 500系统提供从右到左书写的文字的录入方式,为阿拉伯文和希伯来文的编目提供了可能.

Aleph 500系统的引进和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为编目自动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为启动规范控制环节提供了可能.借此契机,我们开始了规范控制工作,从引进西文规范数据库到将规范控制纳入正常编目流程,从西文规范控制向俄文逐步推广,积跬步而致千里,数据库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一滴地提升.

业务的自动化管理走上正轨后,开始进行数据回溯,小语种文献的编目问题也亟待解决.Aleph 500系统支持大多数语种的编目,但是印地语、泰语等文字的客户端显示一直存在问题.201 1年Aleph 500系统升级,提供有关字符集,这为解决最后几种小语种的编目问题扫清了障碍.201 1年以来小语种专业人才的大规模引进,也为小语种文献编目和回溯工作创造了条件.目前完成回溯工作的文种包括西文、日文、俄文、韩文、越南文、蒙古文、印地文、泰文、阿拉伯文、希伯来文、孟加拉文、乌尔都文、梵文等.能利用我熟悉语言和熟悉计算机的优势逐步实现各种语言的采编自动化,我很高兴.

技术的进步永无止境,现在的时髦产品,过几年就成为历史.希望有更多的人关心图书馆技术史,为后人留下一些记忆.作者简介顾彝,博士,研究馆员,国家图书馆外文采编部主任.收稿日期2017-02-06

本文汇总:上文是一篇关于技术史随感和随感方面的技术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送课下乡随感 文蔡莉娥这学期,我被学校选派参加送课下乡活动,这是我校一次教育教学研讨的难得机会,自己能够参加这次“送课下乡”,心中确实激动不已,虽然忙碌了一些,但是感触非常深刻,可谓是收获颇.

2、 抒情散文的美感实现《荷塘月色》教学随感 广西马山县金伦中学(530600)陆相嘉摘要一篇散文就是一个艺术世界,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就是一个和谐的美感空间 从文本写作呈现的美的基本形态,文本画面的美感实现,文本解读的美感现实三方面解读荷塘月色 .

3、 都市小说的成长之路仍在不断铺设中《广州文艺》第四届都市小说双年展作品随感 我们身处急剧变化的时代,突出的特质之一是城市化进程令人惊异飞速加深,对于这一特质,作家一如既往地投射了关注 在作家的努力下,将目光于都市生活的小说创作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也面临着困局,促使这一类型.

4、 新疆随感 太阳的馈赠西部有辽阔的山河,飘香的瓜果,醉人的歌舞,也有黑黑的脸膛,宽大有力的手掌和热情直爽的性子 这都是太阳的杰作 从乌鲁木齐通往博乐的高速公路两边,是大片大片的棉花地、玉米地、葵田和瓜田 是一片肥.

5、 我们身边的他们教学《他们贡献大》一课点滴随感 我们常把品德课归入德育教育的行列中,因为品德学科是以道德判断为重点的学科 苏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中的他们贡献大就是道德判断类非常典型的一课 我从研读教材到备课,从分析学情到执教,有了一些如何教学道.

6、 三十行诗说透一条街的宿命读梁平《成都词典:草市街》随感 “我就是你的爷! ”我被惊住了 我被唬住了 我被吓住了 我被镇住了 一声喊一声雷 谁在喊啥意思嘛谁是谁的爷,谁是谁的儿子谁是谁的爷爷,谁是谁的孙子喊得斩钉截铁,又认真又肯定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