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高职院校毕业论文 高职院校论文 高职课改论文 高职数学论文 高职会计毕业论文 高职体育论文

高职院校方面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和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专业方面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高职院校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17

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专业,该文是高职院校方面在职开题报告范文与高职院校和教师和背景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武正营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31)

摘 要: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没有经历过教师专业教育和训练,不符合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他们的专业发展应该经历两个与其他教师不同的阶段和内容.第一个阶段是入职后3~5年,目标是适应和生存,内容是熟悉适应高职院校的环境,侧重学习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策略是高职院校提供相应的资源促进其主动发展.第二个阶段是前一阶段的发展,目标是提高教育能力水平,逐步实现自我完善,内容是提升教育*、价值观,建立教师专业承诺,策略是高职院校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教师形成反思—实践模式.前后两个阶段都需要建立反馈—评价和问责机制来促进和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8)11-0070-06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企业需要的实践型和技能型人才,因此国内外高职院校师资建设普遍重视从企业引进实践型的专家.在职业教育非常成功的德国、法国等国家,他们对职业教育教师招聘的要求是必须具有企业工作经验[1].这种做法在我国已经上升为国家政策的层面.我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验收条件规定“招用的专业教师应有企业经验”[2].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录用的专业教师应有企业经验”[3],我国高职院校因此从行业、企业大量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来校担任教师.

高职院校在引进这部分人员时,对他们考察的侧重点不是看他们是否接受过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训练,也不是看他们是否具备成为一名专业教师的资格,而是看重他们的实践经验.这种具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人员(以下称企业工作背景教师)来到高职院校担任教师,能否正确理解高职教育的本质和内涵,能否胜任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要求,以及他们如何实现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为本文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一、研究现状和问题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追求专业地位,改善教师境遇的运动,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明确规定教师是一种专门性的职业.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教师通过严格、持续地学习来获得这些技能.对于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概念学界虽然还存在一些争议[4],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善,已经为教师教育实践领域所广泛接受.本文是在承认教师专业化并接受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前提下,运用教师专业发展的既有理论来讨论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教师既然是专业化的职业,那就需要符合专业职业的特征或者说专业职业的条件.1960年,有学者研究了21位作者关于“专业”的著作,发现这些著作列举了23种以上“专业”的要素.其中提得较多的是:具有一门建立在理论知识基础之上的技能(技术);提供教育和训练;测验成员的能力;建立专业组织;形成专业准则;提供公益性服务[5].据此,笔者认为教师职业作为一个专业性的职业,一般应该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技能教育,受到教育教学的专业性训练,经过有关教师组织严格的考核筛选,获得进入教师专业的资格,具有公众、行业认可的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职业承诺.而我国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的新教师不具备教师专业的资质,进入了教师专业群体,承担专业化教师才能承担的专业工作,这就导致了与教师专业化理论的冲突.

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与一般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相比具有特殊性.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与一般教师的最大区别就是缺乏入职前的系统教育和训练.从职业社会化理论的角度来看,他们缺乏职业预期社会化的过程.从教师专业化的理论来讲,企业工作背景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训练,没有获得教师职业资格,而因为实践经验的优势进入了教师行业.在实际操作层面,虽然我国教师专业化的程度不高,有很多硕士或博士毕业后也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专业化教育和训练,直接进入了教师行业,但是他们基本都接受了长期的高等教育,经历了高等教育学术环境的熏陶,或者担任过助研或助教,对于高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解.而能够进入高职院校担任教师的企业专家,大多是长期在企业工作,基础学历为本科、专科甚至中专,没有经历过硕士或博士阶段的教育学术训练和熏陶,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由于长期在企业工作的原因,还可能会形成片面的教育观.这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效率的价值观,非常有可能误导或干扰高等教育的实施[6].

二、教师专业化的基本理论回顾

(一)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满足基本学习需要》从外部保障的角度规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专业发展是通过系统的努力来改变教师的专业实践、信念、以及对学校和学生的理解[7].《世界教育报告2000教育的权利:走向全民终身教育》从教师成长角度界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强调教师个体知识、技能的获得以及教师专业生命质量的成长[8].我国学者基本采纳了从教师个体角度来界定教师专业发展.有学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不断成长,不断学习、反思和探究,接受新知识,拓宽专业内涵,提高专业的过程,达到至专成熟的境界,强调教师的终身学习和终身成长[9].笔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教师个体专业的发展,但应从外部环境如国家、社会、所在院校和教师个体内在的努力两个方面着手.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结构

关于教师发展的专业结构学界也有比较明确的界定,主要包括:第一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学者曾经将其归纳为专业知识,专业知能,知识技能的掌握,或教会学生学习和育人的能力[10-13].实际上就是教书育人的技能.第二是专业理念和情感,以及教师专业的期望和专业价值观等[14-17].第三是服务的理想和专业服务精神[18-20].此外还应包括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维度[21].由此可见,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结构包括:首先,教师内在精神上的教育理念、情感和价值观等;其次,所授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再次,传授专业知识、技能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最后,教师自身具有不断学习和成长,逐步提升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的能力.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机制

学者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实现的策略机制主要有:第一,改进外部环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如教育环境因素,如国家制度、学校文化、学习社群和班级互动[22].第二,通过自我反思—实践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就是教师运用经验、反思、证据、数据、概念和理论等条件实现专业化维度的过程[23-24].第三,学者们还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应实行多维评价[25]和建立教师专业化问责制[26].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主要偏重方法的研究,体现了外部、内部和评价问责机制的统一.但是考虑到教师特质的不同,我们注重教师一般专业发展策略的同时,还应重视不同教师个体的适合的发展策略.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从概念内涵,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结构,以及教师发展的实现机制及评价机制,内容详实,论证充分,具有可操作性,可以说教师专业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理论体系.但是当前教师发展理论体系关注的对象都是接受过教师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的训练,已经获得教师职业资格的专业教师,强调的是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或终身发展.而对于没有经历过教师专业化教育的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缺乏应有的关注.

三、我国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教师的专业发展

根据教师专业化理论的要求,笔者认为企业工作背景教师的专业发展应分为两个与其他教师专业化不同的阶段进行,特别要突出第一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入职后3~5年的适应和生存的专业发展阶段.企业工作背景教师进入高职院校这样一个陌生的领域,从事全新的工作,是一个有经验的新手,需要熟悉高职院校的环境,建立人际关系,学习基本的教育理论,进行教育教学的实践训练.这一个阶段教师专业发展重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训练,主要任务等同于弥补教师之前缺失的专业教育和训练.第二个阶段是3~5年以后的专业发展阶段.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与其他教师一样熟悉了高职院校的环境,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初步形成了共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观,掌握了基本的教育技能,能够胜任教师的基本教育教学工作.在这一阶段与其他教师一样进入教师专业发展的较高一级的发展阶段.虽然分为两个阶段,但是这两个阶段专业化的内容不是完全分离的,其中有交叉和重叠.第一阶段的专业适应阶段也有第二阶段专业化发展的内容,第二阶段的专业化发展也会存在对新环境的适应,只是两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这两个专业发展阶段与接受过教师专业化教育和训练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也有明显的不同,从研究来看,其他教师也要经历入职初期的适应阶段,但是他们的适应一般是工作的适应和环境的适应,就是能否把自己的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教育实践中,能否适应学校的教育环境.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专业化的第一个阶段也是适应和生存,但是除了适应环境之外,特别重要的是还要接受教师专业的教育和训练.因此,这一个阶段的任务与其他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明显不同.经过3~5年的专业化训练之后的阶段,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与其他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共同进行.

(一)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专业化的第一阶段——专业适应和专业发展阶段

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的教师初来乍到,面临全新的环境,往往会产生不确定性、模糊性的判断,会产生心理上的焦虑.虽然在专业实践方面是专家,但是在教学上是新手.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专业化第一阶段的目的、内容和策略都与普通新教师有所不同.

1.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专业发展第一阶段的目标

对于所有新教师来说,在入职初期,适应和生存都是主要的目标.能够适应和生存的指标表现为角色清晰、绩效提高、职业满意、职业承诺和长久任职高职院校[27].对于企业工作背景教师来说,在当前情境下适应和生存不仅是留在学校,留在教师职业.笔者认为他们角色不清晰,教学效果不好,教师职业满意度不高,职业倦怠等情形出现也是适应不良,专业发展不好的表现.企业工作背景教师由于长期在企业工作,短期内很难适应向教师角色的转变.因此,虽然适应和生存是主要的目标,但是实现角色转变和角色清晰至关重要.

2.企业工作背景教师第一阶段专业发展的内容

新教师社会化理论认为新教师应该学习和适应的内容是高职院校的历史、习惯以及传统,高职院校的学术政治,人际关系的处理,认同高职院校的价值目标,熟练掌握教育教学技能[28].从新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部分教师首要的任务是适应环境,主要是要了解高职院校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学校的传统,还要了解学校内部的权力结构,知道在学校发展应该如何与相关的人员打交道等.其次是学习基本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弥补教师专业教育和训练的不足.

3.企业工作背景教师第一阶段专业发展的策略

如何适应和生存,范曼恩(Van Maanen J)定义了6个纬度的社会化适应策略:集体的和个人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系列的和随机的;固定的和可变的;伴随的和独立的;授权的和剥夺的[29].后来,乔恩斯(Jones G R)把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集体的,正式的,顺序的,固定的,伴随的和授权的策略,鼓励新成被动接受先设的角色;另一部分是个人的,非正式的,随机的,可变的,独立的,剥夺的策略,鼓励新手主动发展特定角色[30].研究认为在新教师适应的不同时间点,高职院校应提供新教师可选择的相应的资源,促进新教师主动适应[31].研究发现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普遍认为有效的社会化适应经验主要是:同事的支持、指导老师的帮助、学生的反馈、院系领导的关心、学校组织的培训、自己的主动学习等[32].综上笔者认为企业工作背景教师第一阶段的专业发展策略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的专业发展策略,借鉴社会化资源理论,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相关关系网络的支持.

(二)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专业化的第二阶段——专业的终身发展阶段

德耶夫斯(Hubert Lederer Dreyfus)等把教师专业发展划分为五个层次,即新手(Novice Level)、胜任(Competent Level)、熟练(Proficient Level)、专家(Expert Level)和大师(Mastery)层次[33].经过三到五年的适应和专业发展阶段,企业工作背景教师具备了相应的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具备了专业化教师的基本条件,有关机关或组织应按照教师资质的要求对这部分教师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授予法定教师资格.至此,这部分教师就和其他接受过教师教育训练的教师一样进入了教师专业化的第二个阶段——依次经历教师专业发展的胜任、熟练、专家和大师的层次.在这一个阶段,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与其他接受过教师专业化教育训练的老教师一样,熟悉校园环境,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具有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但是他们比其他教师突出的优势是他们具有丰富专业实践经验,他们从专业实践的现实中来,他们更加熟悉专业实践的现实,如果他们对教育的投入度很高,可能会成为高职院校培养实践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中流砥柱.

这一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是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学习运用最新的教育教学技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想、教育*和教育价值观.

这一阶段教师专业发展侧重的主要内容:一是继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内化专业*、专业价值观和专业承诺等.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专业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所以企业工作背景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科专业新知识的发展,与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关注企业专业实践领域新技术的发展,保证传授学生最新的专业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在发展,教育教学知识和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教育展示技术经历了手工制作、幻灯、录影录像带、光盘、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以及现在包括手机在内的各种终端的信息技术.企业工作背景教师应掌握和运用教育教学的最新科技和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是培养人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企业工作背景的教师开始都会有一个想法就是我从企业来,我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因此,我最有资格培养企业需要的人.这种想法从传统的行业、企业师傅带徒弟的角度来看,无疑是正确的.但是,高等教育的内涵远不仅如此.教育的使命还在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心智.如果高等教育仅仅注重传授一定的操作技能,那么无异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工业流水线上的操作工.随着智能科技的发展,这些简单的操作工终将被机器代替.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也应具有其他大学教师所应有的内涵和品格,如学术自由,追求真理,人文关怀等.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也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批判创新能力.教育*和价值观的提升是企业工作背景教师所特别需要培养的,因为他们长期的企业工作经历已经形成了金钱和效率的价值观,要想转变这种金钱和效率的价值观,确立高等教育培养全人、学术自由、追求真理和人文关怀的新价值观需要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

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专业发展第二阶段的实践策略.第一个阶段某些专业适应的策略在这一个阶段还可以沿用,如高职院校根据企业工作背景教师的需要提供可选择的资源,经常组织开展培训,教师自己主动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取专业发展的各种资源.高职院校制度性的专业发展策略和教师个人性的专业发展策略相互配合,共同促进专业发展.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笔者认为这一阶段的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侧重点是:第一,高职院校应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认为良好的外部环境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营造教师文化、形成教学共同体、整合各种资源、引导、推动、支持教师多样化和自主式发展,推动部门之间分工协作,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建立帮扶机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实时咨询和帮助[34--37].高光认为教师专业发展首先要针对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做好“加减乘除”四项工作.此外,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应基于教师的需求,应是自我的发展[38-40].第二,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与其他教师一样需要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建立反思—实践模式.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探究教师的专业发展,建构符合教师发展规律的生态化模式,具体的策略包括:关注自我意象、反思教学实践[41].崔允漷教授等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即教师专业实践的改善[42].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实践模式要求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反思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在反思中实践,经验和教训的反思结果再回到实践中来检验.

(三)反馈—评价和问责机制贯穿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专业发展的全过程

为有效促进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专业发展,节约办学成本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高职院校应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反馈—评价和问责机制.高职院校引进企业实践“专家”来校任教,付出很大的经济成本,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专家”的作用,如何能够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教育专家,除了上面论述的教师发展策略和实践机制外,高职院校还必须建立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专业发展的适应、生存和发展效果的保障机制.

教师专业发展反馈-评价机制是获取信息、评价教师适应和发展状态的机制,主要有外部反馈—评价和内部反馈—评价两种方式.高职院校和企业工作背景教师本人从专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就应该建立相应的外部和内部反馈—评价机制.外部反馈—评价的主要实施主体是高职院校的人事部门和所在院系.人事部门和所在院系应及时掌握教师的适应和发展情况,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提高适应和发展的质量.人事部门定期通过邮件征集反馈信息,定期召开座谈会征求专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教学督导观课的反馈意见和学生评教的结果,判断教师专业发展的效果,促进有效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所在院系负责人亲自或指派其他老师了解和帮助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专业适应和发展,经常深入课堂观课以了解教育教学的情况,然后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汇总,与人事部门沟通,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企业工作背景教师的专业发展.美国高校的经验是在新教师入职后第三、六、九、十二个月开展培训和资源提供情况调查,学校每月都会给新教师发送电子邮件,征求反馈意见,并随时准备提供帮助[43].同时,外部反馈—评价的结果也可以促进新教师本人对自己适应情况的了解,了解到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如何改进等.内部的反馈—评价主体是新教师自己,他们从同事、领导和学生、观课督导等的反馈方面有意或无意的获取自己日常的反馈信息,评价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优势和缺陷,采取有效措施查漏补缺.

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专业发展问责机制是指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因为某些责任人失职导致教师适应不良或专业发展失败,从而引起企业工作背景教师角色不清,效率下降,职业满意度缺失,产生离职倾向或者离职现象,相关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的机制.企业工作背景教师所在院系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负有直接责任,人事部门承担全校的教师专业发展业务工作,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专业发展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所在院系负责人、人事部门负责人和分管人事工作的学校负责人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企业工作背景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也负有主体责任,如果是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个人的原因导致专业化不能取得预期效果,那么教师本人也应该承担相应降职、降级或离职的责任.

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教师没有经过教师专业教育和训练,没有获得教师专业的资质,直接担任高职院校的教师,从教师专业化理论的视角来看,无疑是有缺陷的.本研究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是一个补充,对于高职院校和企业工作背景教师改进专业发展工作具有参考价值.研究建构了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专业化两阶段模式,第一阶段入职3~5年内除了适应环境,学习了解高职院校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外,最重要的是要“补课”,弥补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不足.高职院校应采取各种策略,对企业工作背景教师进行专业化教育和训练,使其逐步学会如何教学.第二个阶段也即入职3~5年之后,企业工作背景教师获得了充分的教育知识和技能,进入运用教育专业知识进行实践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工作背景教师应建立反思—实践机制,在反思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观,培养高校教师的人文情怀,逐步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这样不断成长的过程,孕育着对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的热爱,有利于促进企业工作背景教师确立坚定的教师职业承诺.

参考文献:

[1][6][27][28][32]武正营.我国高职院校企业工作背景新教师社会化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6.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做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2013年验收工作的通知[EB/OL].(2013-07-08)[2017-12-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737/s3876

_qt/201307/t20130708_154121.html.

[3]教育部.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EB/OL].(2004-04-19)[2017-03-01].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

mlfiles/moe/moe_42/200409/1182.html.

[4]陈桂生.“教师专业化”面面观[J].全球教育展望,2017(1):90-99.

[5](英)亚当·库珀,杰西卡·库珀.社会科学百科全书[M].翁绍军,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600-601.

[7]UNESCO.World declaration on education for all: meeting basic learning need[EB/OL].(1990-03-05).[2017-12-20].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2/001275/127583e.pdf.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2000教育的权利:走向全民终身教育[R].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文科,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5.

[9][13][14][19][22][23]朱旭东.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模型建构[J].教育研究,2014(6):81-90.

[10][18]曾荣光.教学专业与教师专业化:一个社会学的阐释[J].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报,1984(1):4-17.

[11][15][20][21]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41-46.

[12][16][17]宋广文,魏淑华.论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5(7):71-74.

[24][39]陆晓红.教师专业发展叙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25][34][36][41]任其平.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化培养模式[J].教育研究,2010(8):62-66.

[26][35]许楠.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维度——基于中美两国的比较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29]Jones G R.Socialization Tactics,Self-Efficacy, and Newcomers´ Adjustments to Organiza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6(2):262-279.

[30]Van Maanen J.The Fact of Fiction in Organizational Ethnography [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79(4):539-550.

[31][43]武正营,钱小龙.美国高校新教师四阶段培训模式研究——基于社会化资源理论的视角[J].外国教育研究,2016(10):78-89.

[33]Dreyfus S E,Dreyfus H L.A Five-Stage Model of the Mental Activities Involved in Directed Skill Acquisition[J].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Document Number, 1980(5):1-18.

[37]陆道坤.斯坦福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4(3):48-54.

[38]周坤亮.何为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基于十四份“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列表”的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4(1):39-47.

[40]高光.教师专业发展:外部驱动与自主发展之间的关系[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

[42]崔允漷,王少非.教师专业发展即专业实践的改善[J].教育研究,2014(9):77-83.

(责任编辑:张维佳)

总而言之:这是关于高职院校和教师和背景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高职院校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高职院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敏感探析 摘要研究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敏感,对于提升教学的时代感与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课堂教学敏感在形态上具有复合性、中介性、双歧性、实践性……特征,并对教师、学生、课程有较高的价值效应,受.

2、 生源危机背景下高职院校招生工作探析 摘 要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各高校近期一直处于不断扩招生源的状态,因此,高职院校招生工作是近年来探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就生源危机下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展开讨论,主要以高职院校招生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为基础,在此.

3、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存在的问题与 摘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质量 本文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出发探讨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特点,认为存在教育理念滞后、专业素质不高、专业方向迷失三方面问题,建议.

4、 高职院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安徽滁州239000)摘要现阶段,高职院校贫困生问题成为当前国家、高校、社会各界所普遍关注的问题 国家出台实施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加强对贫困生的资助,资助工作开展至今,极大的解决了很多.

5、 信息化条件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现状和分析 摘要从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辅导员工作使用“信息化”基本状况、对网络、信息化的认知状况和高职辅导员面临的工作难题……三个方面了解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现状,从信息化拓展了辅导员工作的模.

6、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困境与其 摘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优质职业人才和引领教育改革的双重责任,其重要性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但是“双师型&rdqu.